1. 葡萄酒中的結晶是什麼
葡萄酒結晶體——酒石的形成,主要成分是來自於葡萄酒的酒石酸(專Tartaric Acid),原因是將葡屬萄酒貯放於特別冷的環境當中。酒石結晶體的形狀,沒有一定的規律,有時還有點黏性,通常附著在瓶底、瓶肩或者出現在軟木塞之底端。
葡萄酒里邊的結晶並非質量問題,它不僅沒有害,反而是葡萄酒在發酵過程中和成熟過程中尤其是成熟過程中必定會產生的物質,是葡萄酒成熟的標志。
因為影響葡萄酒口味的不穩定物質已從酒中分離出來,從而使葡萄酒變得更加純凈,酒味結構更加穩定,口感也更加醇厚潤滑。只有質量優質的葡萄酒才會有沉澱物即酒石。干凈、澄透之葡萄酒也可能會出現沉澱物-結晶石(Wine
Crystals)。
假使葡萄酒出現這樣的情形,並不會影響葡萄酒的口感,只是結晶石形成之後無法溶解還原。
2. 葡萄酒里那些白色的結晶物是什麼
我也想請教一下酒裡面有白色和黑色的東西是什麼是酒有沉澱嗎?如何處理
3. 葡萄酒裡面有哪些物質
水 水是葡萄酒的主要成份,約占-90%。但葡萄酒中的水,是葡萄植株的根系從土壤中直接吸收的,因此,是生物學純水。它也是葡萄酒中其它物質的載體,正是這些物質,才使每一種葡萄酒具有其個性和風格。水,是葡萄酒「生命」的源泉。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酒精 即乙醇,它是酵母菌利用葡萄漿果中的糖進行發酵的主要產物。葡萄酒中酒精的含量通常為7-16%(V/V),但一些自然甜型葡萄酒和加強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達到23%(V/V)。酒精是葡萄酒香氣和風味物質的支撐物,它也使葡萄酒具有醇厚和結構感。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糖和甘油 葡萄酒中的糖通常是漿果中未經發酵的部分。干型葡萄酒的含糖量低於4g/L,而甜型葡萄酒中的含糖量可達到80g/L或更高。甘油是酒精發酵的主要副產物,其含量通常為5-12g/L。糖和甘油都可使葡萄酒具圓潤和肥碩感。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酸 葡萄酒中的酸主要有兩大類: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葡萄漿果本身的酸:酒石酸、蘋果酸和微量檸檬酸;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發酵產生的酸:乳酸、琥珀酸和醋酸等。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葡萄酒含酸量過低,則口味平淡,貯藏性差;相反,含量過高,則酒體粗糙、瘦弱。因此,葡萄酒中酸的成份和含量可影響葡萄酒的協調感和貯藏性。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丹寧和色素 在紅葡萄酒的釀造過程中,由於對果梗、果皮和種子的浸漬作用,使存在於其中的丹寧和色素溶解在葡萄酒中,其含量通常為1-5g/L。丹寧可影響葡萄酒的結構感和成熟特性;而色素則主要影響葡萄酒的顏色。2dg福州美酒資訊網
其它物質 在葡萄酒中,還含有很多其它的物質,如酯類、高級酯、脂肪酸、芳香物質、多種礦物質(包括微量元素)、微量的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以及多種維生素(VB1、VB2、VB6、VB12、Vc、Vh、Vp等)和各種氨基酸。
4. 葡萄酒里有什麼成分都有什麼作用
葡萄酒含有的主要成分如下:
(1)水分:直接來源於葡萄本身。
(2)酒精:學名乙醇,這些乙醇是葡萄中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發酵而產生。
(3)糖:葡萄酒中糖的含量隨酒種而變化(干、半干、半甜、甜)。
(4)單寧:約為0.1-2.5克/升,主要來源於葡萄的果皮。
(5)酚類物質:約為0-0.5克/升,在紅葡萄酒中含量較多,是構成葡萄酒顏色的主要成分,其來源主要是葡萄的果皮。
(6)有機酸:葡萄酒中的有機酸主要指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乳酸、琥珀酸及少量的氨基酸,這些成分主要來自葡萄原汁,對葡萄酒的協調起了決定作用,因此葡萄酒的好處以及主要成分很大部分是有機酸的成分體現出。
(7)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B族維生素為最多,VB1、VB2、VB12、VB6,微量元素有鉀、鈣、鎂、鐵、錳等。葡萄酒中的酸,可促進胃酸的分泌,在食前飲用具有開胃的作用,葡萄酒中含有的山梨醇,還有助於膽汁和胰腺的分泌,所以可以幫助消化。
葡萄酒中含有的白黎蘆醇,是一種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炎和抗過敏作用,同時也有降血壓和降血脂的作用,甚至對腫瘤的有效治療有明顯的效果。葡萄酒作為一種酒精飲品,除了能讓人體釋放煩惱之外,它所含有保健功效也慢慢被大家所認知,並在葡萄酒養生方面日益受到重視。
(4)葡萄酒中什麼物質會是銀色的擴展閱讀:
紅酒錯誤飲用
1、一口悶。飲酒過快,易使血液中乙醇濃度升高,加快血液流動和血管擴張,有損全身健康。慢慢飲下,身體才有充分時間把乙醇分解掉。
2、愛貪杯。「飲少些,但要好」是飲用紅酒的一句諺語。然而,很多人卻搖著酒盅,一杯一杯地比酒量。研究顯示,一天飲用4杯以上紅酒,心臟病風險便會增加。過量飲酒還易導致酒精肝和脂肪肝。
3、倒太滿。酒斟滿再喝乾,是國人的飲酒習慣。但紅酒倒得太滿,會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不利於酒香揮發,建議倒入1/3杯。
4、兌飲料。在紅酒中加入碳酸飲料,會加快血液對酒精的吸收,易刺激腸胃和大腦。紅酒中加入冰塊,會引起胃寒脾虛者身體不適。
5. 為什麼葡萄酒中會有一些結晶物出現
(1)釀造而來
葡萄酒在裝瓶前為了保證良好的外觀一般都會進行過濾或沉澱工序,再回嚴格答的過濾都會有沉澱物質存在,為了保證風味都會是較輕度的過濾。如果為了過分追求外觀澄清而過濾太甚,反而會使葡萄酒喪失不少果香、花色素和單寧等多酚類化合物等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有些酒甚至在有酒泥(Lees,死亡的酵母其他固體物質)的情況下陳釀並直接裝瓶,給予葡萄酒更飽滿的酒體、復雜性以及一定的色澤感。
(2)瓶中而來
裝瓶時間長短、存放環境、存放溫度等都會讓葡萄酒中的酚類物質結合產生自然沉澱。雖然這是正常情況,但還是要在飲用的時候把它們除掉。因為這些沉澱物會讓酒喝起來有苦味,令人不悅;倒在杯中也會影響葡萄酒的外觀色澤,給人不好的印象。
6. 葡萄酒里的結晶是什麼物質
結晶和來沉澱在葡萄酒——自特別是舊世界強調傳統方式釀造的葡萄酒——當中是非常普遍存在的。
結晶物質來源與葡萄酒當中的酒石酸。雖然這種結晶在白葡萄酒當中出現得更多,但是在紅酒中出現也是完全正常的。
再來說說沉澱
眾所周知,葡萄酒是通過酵母的作用,把葡萄汁內的糖分轉化成為酒精。酒瓶底端的中沉澱物正是這瓶酒中酵母先驅的遺物。
總而言之,無論是結晶還是沉澱,對於葡萄酒來說都是正常的顯現,你可以放心飲用這瓶酒。
雖然這些東西對健康沒有影響,但是在人們品嘗葡萄酒時吃到他們終歸會有一些小小的不滿。
你因該已經看到酒瓶底部凹進去的那一塊了吧,那正是為了讓這種物質集中沉澱,防止它們在倒酒的時候流出所設計的。
7. 葡萄酒中的什麼物質決定了它的顏色
葡萄酒的視覺特徵取決於其中的化學物質和微粒如何吸收以及反射可見光。顏色的強度取決於酒中色素的含量和化學組成,以及反射光的密度和質量。顏色的純度取決於各種色素吸收的可見光譜的分布范圍。光譜范圍越大,感知的顏色種類越多。葡萄酒的顏色是由發酵過程中從葡萄皮中浸提出來的花色苷、色素類物質組成, 但是在發酵、 陳釀、 貯存等過程中葡萄酒顏色的色度、 密度、 成分等都在發生著酶學和化學的反應。一般來講, 新酒中的顏色主要是由單體花色苷組成, 陳釀過的葡萄酒的顏色絕大部分是由寡聚體和多聚體色素決定。
1.花色苷對葡萄酒顏色形成的影響
花色苷是紅葡萄和紅葡萄酒顏色的決定因素,它決定紅葡萄酒色澤。在葡萄中,花色苷以葡萄糖苷的形式發揮著決定作用。葡萄糖苷可以和一個或多個葡萄糖相結合。結合物的化學穩定性以及水溶性都比結合前高。葡萄糖苷還可以和醋酸、香豆酸或者咖啡酸相結合。
葡萄中含有的5類花色苷分別是花青苷、芍葯苷、飛燕草苷、矮牽牛苷和棉葵苷。它們是以花色苷分子B環上的羥基和甲基數目來劃分的。葡萄酒中這幾類花色苷的含量和比例因葡萄品種和種植條件不同有著明顯不同。花色苷B環上的羥基化程度決定了色調和顏色的穩定性。自由的羥基基團增強了藍色,而甲基則增強了紅色。如果葡萄酒中含有較高的棉葵苷或者芍葯苷那麼酒的顏色將會非常穩定。
漿果之中花色苷的含量決定著紅葡萄酒顏色的深淺, 葡萄中花色苷的濃度是紅葡萄酒釀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果實質量因子。紅葡萄酒新酒的顏色主要是由花色苷的濃度、pH、二氧化硫濃度和輔色素等決定。在釀酒過程中,葡萄中的花色苷類物質只有一小部分(大約 20 %)溶於葡萄酒中。在發酵結束後, 又有一部分花色苷不可避免地損失掉,花色苷的損失比率與葡萄酒的加工工藝有關。 酵母菌和葡萄酒中的固形物都可以固定花色苷,使它變成無色物質;酒精破壞了花色苷輔色素;花色苷和單寧類聚合形成無色的聚合物,以及在釀酒過程中 pH 的改變使各種花色苷的平衡改變等都是紅葡萄酒顏色下降的原因。一些研究表明, 在發酵之後,紅葡萄酒顏色的下降是花色苷不斷聚合,單體花色苷的減少造成的。
8. 葡萄酒裡面有哪些比較重要的成分、物質在裡面
簡單介紹一下葡萄酒的主要營養成分
1、糖
紅酒中所含糖類佔0.5%~~20%,絕大部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蔗糖僅佔1%以下),能直接被人體吸收,成為人體能量的直接來源。
2、白藜蘆醇
(1)抗菌作用。研究表明,白藜蘆醇是天然的抗氧化物和自由基廓清劑,是一種酚類植物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真菌病害感染、壞死區的擴展。
(2)白藜蘆醇能降低高血脂及冠心病的發病率,對心血管系統起保護作用。白藜蘆醇可以提高外周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的含量,調節低密度脂蛋白的比例,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活動性,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動脈粥樣的硬化的發生。
(3)抗癌、抗誘變作用。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白藜蘆醇能有效抑制與癌症各項相關的細胞活動,也就是說,在癌症發生的起始、增進和擴展三個階段,白藜蘆醇都有防癌活性,並對癌症發生的三個階段全部抑制。幾年前,研究者們就發現白藜蘆醇在阻止細胞癌變和惡意擴散的同時,也能防止關節炎和其它疾病的細胞發炎。
(4)抗衰老、抗疲勞作用。2003年,美國哈佛大學辛克萊教授研究認為,白藜蘆醇可能是研發抗衰老葯物的關鍵。有關研究表明,白藜蘆能激活許多抗衰老基因,提高某些抗衰老酶的活性,從而延長機體的壽命。
3、有機酸
葡萄本身含有天然的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等有益人體健康的元素,發酵過程中更增添了乳酸和蜜臘酸。每升葡萄酒內,含酒石酸2~7克,蘋果酸0.1~0.8克,檸檬酸0.1~0.75克,這些酸類是維持體內酸鹼平衡的重要物質,同時也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促時食慾,幫助食物消化吸收,有利於維生素C的穩定,有效調解神經中樞,舒筋活血,對腦力和體力勞動者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4、氨基酸
每升葡萄酒中,含蛋白質1克,各種氨基酸25種,計0.3~0.6毫克,蘇氨酸含量16.4毫克、纈氨酸21.7毫克、蛋氨酸6.2克、色氨酸14.6毫克、苯丙氨酸25.5毫克、異亮氨酸32.4克、賴氨酸51.7毫克。這些都是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因此,適量飲用紅酒,可以補充機體所必需的氨基酸,維持代謝平衡。
5、單寧酸
單寧酸亦稱單寧、鞣酸,是植物界常見的成份。單寧酸屬多酚類物質,進入人體後能和細胞內的化學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動物試驗顯示,單寧酸能加強人體細胞的抗氧化素活性,抑制細胞突變,阻止細胞癌變,抑制癌物質的活化,預防某些食物的成份在胃裡轉變成致癌物質亞硝酸胺,能抑制促癌物的促癌作用,並能抑制腫瘤生長。
6、原花色素
原花色素是一種生物類黃酮,是有效的斷鏈抗氧化劑,其抗氧化作用是維生素C的20倍,維生素E50倍,可以防止自由基的破壞。科學家認為,原花色素是清掃自由基最強的抗氧化劑,起因於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是引發大量疾病的首要因素,這些疾病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關節炎、糖尿病、中風、白內障等。另外,原花色素還能保護大腦與神經組織,因為它有跨越血腦屏障的獨特能力,能改善血液循環,減少癌症;它與膠原蛋白結合,助長細胞健全,使你有靈活的關節和年輕的皮膚。
7、槲皮酮
紅葡萄酒中有一種被稱為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成分,此種物質以抗氧化劑與血小板抑制劑的雙重「身份」,保護血管彈性到暢通。它能夠抵抗陽光輻射、化學反應,以及日常生活壓力所造成化學損傷。代謝物黏附在動脈管上會堵塞動脈,使之變窄,從而引發心臟病。槲皮酮能夠通過阻止膽固醇的吸收來預防心臟病。
8、維生素
葡萄酒是含維生素豐富的飲品。每升葡萄酒中,硫胺素含量為0.008~0.086克、核黃素為0.086毫克、尼克酸0.65~2.10毫克、維生素B6為0.6~0.8毫克、葉酸為0.4~0.45微克、維生素B12為12~15毫克。此外,肌醇含量也較多。
9、礦物質
葡萄酒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每升葡萄酒中,氧化鉀含量為0.45~1.35克、氧化鎂0.1~0.25克,它們對人本都有益;磷的含量也相當高,每升葡萄酒中,含五氧化二磷0.4~0.9克。葡萄酒中鈣的含量雖然不高,但可被人體直接利用。
葡萄酒中所含的鈣、鉀、錳、鋅等元素在促進骨骼、肌肉的生長和發育,防止血管硬化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9. 葡萄酒中的有效成分是什麼
萄酒的成分相當復雜,它是經自然發酵釀造出來的果酒,它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果汁,佔80%以上,其專次是經葡萄里屬面的糖份自然發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13%,剩餘的物質超過1000種,比較重要的有300多種。
紅葡萄酒其它重要的成分,如酒酸、果性、礦物質和單寧酸等。雖然這些物質所佔比例不高,卻是酒質優劣的決定性因素。質優味美的紅葡萄酒,是因為它們能呈現一種組織結構的平衡,使人在味覺上有無窮的享受。
(9)葡萄酒中什麼物質會是銀色的擴展閱讀
紅白葡萄酒雖然在釀造上本無大的差異,然而在營養成分上卻相去甚遠。紅葡萄酒因為有果皮渣的存在,所以發酵後丹寧、色素等酚類物質溶解在葡萄酒中,
這些物質除了促進血液循環外,紅酒中的單寧可去油膩、防止血管硬化和膽固醇增加率。而白葡萄酒因使用澄清葡萄汁發酵,也就不存在這些保健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