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鑒別葡萄酒的質量
怎麼鑒別葡萄酒的質量?
A)紅葡萄酒並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年份是表示當年葡萄酒質量的概念。紅酒也有新鮮型和陳釀型之分,新鮮型一般果香濃郁,如博若萊酒當年即可上市。陳釀型一般酒香濃郁,醇厚,最佳飲用期視不同的酒而不同,一般在5--10年之間。過了15年酒就不好喝了。 「保質期」從字面上講就是物品能保證質量的期限。眾所周知,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好酒在其陳年的過程中也有個從年輕,到成熟,到巔峰,再到衰落的過程。原則上講,酒在其巔峰期時飲用是最理想的。然而即便是在其衰落期,酒的變化也是漸變的,且也不能絕對地說其就不能飲用了,只是其品質不濟了,或味道不堪入口了,人們自然也就不想再飲用她了。而所謂的「變質」,更多的時候是因為保存不當而造成酒質粗糙或變得酸苦有異味,或是因為發生oaky現象。因此,到底那個時點算是「保質期」,是巔峰期時?還是衰落期中的某一時點? 再者,即使理論上規定,酒在從裝瓶到其要轉為衰落期時的時間是「保質期」,要確定這個時間也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個時間與眾多因素有關:年份, 葡萄品種,釀制工藝,產地,出品人,存放條件等等。雖然有一定規律可循(見前述的文章),但如果要定量的話還是很難的。其中某一個因素變化了,其結果也就會有不同,而常常這種變化的結果是要通過實際品嘗才可最終確定的,並得到一定的預見。也就是說,每支酒,不同年份,視實際情況不同而定。顯然,預先硬性的規定某支酒10年或是20年或是50年,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試想,1900年的Chateau d'Yquem仍然完美,這個「保質期」該如何確定呢? 當然,如果沒有所謂「保質期」的規定,對於葡萄酒知識相對較少的一般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一個比較難於判斷和理解的問題。也為其在選擇時帶來不便。但是,如果硬性規定個「保質期」勢必也會造成誤導。在法國等傳統葡萄酒國家,也沒有法律的規定,限定葡萄酒所謂的「保質期」,但消費者不會有疑惑,是因為他們有相關的知識,能進行必要的判斷。
㈡ 如何看出葡萄酒的酸度
這可能會難倒一大片的專家,與其說看出酒的酸度,不如說概略地判斷酒酸的多寡。酒酸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骨幹),葡萄酒若是欠缺酒酸,則酒質會顯得相當鬆散。酒酸可使得葡萄酒的氣味更加明確,對於品酒後的結束階段(Finish)和尾韻(Aftertaste)提供一定的支撐力,除了使酒質表現得更有活力和新鮮度之外,同時也是天然的防腐劑。酒酸可調和與減低葡萄酒的甜味,但會增加單寧酸的強度。因此,甜度高或酒精度高、單寧酸較少的紅酒,需要更多的酒酸,以維持葡萄酒基本結構。但葡萄酒的酒酸若是過量,會令酒質偏酸(Lean)、艱澀(Hard),並大大地降低酒的香氣,另一方面,缺少酒酸的葡萄酒顯得新鮮度不足,品酒後的結束階段顯得單調、平淡、軟弱不結實,同時覺得葡萄酒的結構不扎實。葡萄酒釀造轉化的過程中,單寧酸和酒酸必需保持一定的平衡,若單寧酸較多,酒酸需相對地減弱一些。葡萄酒的酒酸豐富或欠缺,會表現在外觀和飲用時的新鮮度。無論是紅酒或是白酒,酒酸豐富的葡萄酒,酒液會呈現比較多的亮度,外觀光澤亮麗,假如缺少酒酸,葡萄酒則顯得黯淡沒有光澤,看起來好像陳舊的葡萄酒液體。換句話說,酸鹼值(pH值)低的葡萄酒,除了酒的色澤鮮明外,還透著高亮度,酸鹼值高的葡萄酒,表示酒酸偏低,光澤與亮度可能弱了許多,整體的酒色比較平凡。高亮度的葡萄酒,飲用時具有相當宜人的新鮮度,尤其在舌頭外圍的兩側,可明顯地感受到酒酸作用,會有少許的「叮咬」感,進一步產生適量的口水,這種「叮咬」感對於白葡萄酒來說是一種先贊美之詞,表示酒質新鮮之意。如果酒酸過量,可能會引起口腔內部的刺痛感,甚至類似單寧酸所形成的乾涸作用,使唾液的性質改變,產生收斂性的皺折感。以葡萄酒的產區特徵來說,通常來自寒冷地帶的葡萄酒,普遍有高酸度的現象,主要是日照時間智短,陽光的熱力較弱,致使葡萄的成熟度不足,葡萄果實的酸度因而增高,所釀制出來的葡萄酒酸度也相對提高。產自溫和氣候區,或較火熱的產地,由於陽光照射的時間長、熱力足夠,葡萄果實能完全成熟,酸度因此降低了許多,所釀成的葡萄酒,酸度比較緩和,但如果酸度偏低,可能會使葡萄酒的新鮮度盡失。下次品酒時,可以仔細地觀察紅酒的光澤是亮麗,或是黯淡無光澤,酸或不酸?是否與上述的狀態相同?試試看!趣味十足。
㈢ 怎麼快速識別紅酒酒標
1、看標簽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黑色字體。如果沒有中文標簽,且缺乏相關法定標簽信息,越打著進口的名號,越可能是假的。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2、掃二條形碼
每一樣商品都會有條形碼的,紅酒也不例外,現在手機行業這么發達,早就有這個功能,只要在購買的地方拿出手機掃一遍條形碼,就能知道這酒的信息,還有價格,看看是不是被宰了。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3、看瓶底
業內人士表示,以次充好、偽造產地,是現下購買進口葡萄酒時需要「防備」的幾個方面。一些不法製造商、經銷商通過不法渠道進購價格十分低廉、品質非常低劣的葡萄汁,灌裝在仿造名牌葡萄酒製成的酒瓶或者是回收的名牌葡萄酒酒瓶里,再貼上假標簽,冒充高檔、名牌、正品葡萄酒,以牟取暴利,這便是典型的以次充好、仿冒名牌。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4、看計量單位
原裝進口紅酒酒標上容量均標75cl而非750ml,如標"ml",則為進口罐裝酒或假冒進口酒。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5、看瓶塞
一般紅酒的瓶塞都是有紅酒品牌的名字,跟酒瓶身上的名字是一樣,所以一定要在開了之後拿出來看看,正規紅酒都是這樣的。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6、看色澤
正宗紅酒的顏色是非常自然的,因為是天然的顏色,由葡萄釀制而成,所以顏色肯定是均勻的,可以拿出一張白紙,然後把紅酒倒在紙上,看看有沒水漬,是不是顏色與水漬分開有界限,如果有的話,那麼這紅酒肯定是假冒的,正宗的紅酒是顏色均勻的。
怎樣辨別葡萄酒真假 鑒別紅酒最簡單的方法
葡萄酒行業現在「水很深」,有些假酒包裝得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但成本只有幾塊錢一瓶。所以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挑選。
㈣ 如何根據酒標上的信息判斷葡萄酒質量
總體來說單純從酒標信息是無法判斷葡萄酒質量的。尤其是新世界產酒專國家尤為屬如此。
世界上唯一能從酒標就判斷出葡萄酒質量的是勃艮第酒,等級森嚴的級別和不同的climat是能夠一眼就看出來品質的。但也有的個例是一級園要比特級園好,這非常少見。
酒標無法判斷質量最典型的案例是智利,總的來說單一園這個概念類似於勃艮第的climat,一般被認為是品質很好的,但是智利有的單一園大到三千公頃,這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酒標上的信息是無法完全判斷葡萄酒質量的。
㈤ 如何判斷葡萄酒發酵已經完成
酒精發酵持來續的時間一般自在7到15天左右,這主要跟葡萄品種、發酵溫度、所加入的糖量有關,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品嘗初釀的葡萄酒液來判斷主發酵是否終止。如果可以聞到比較濃的酒精味,而且感覺不到甜味,就說明葡萄汁中的糖分已經大部分被轉化為酒精了,主發酵過程已經結束。
按照精釀葡萄酒的技術要求,一次發酵7-15天,然後進行皮渣分離,分離後的葡萄酒就可以喝了,如果希望葡萄酒的口感和香氣更好,還可以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的時間為1-18個月,具體時間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由自己決定。
把葡萄蒂去掉(注意不要剪破,破掉的葡萄就不要了)用水沖下後控干水分。把葡萄挨個捏碎放到容器里
,把所有葡萄捏碎後把白糖倒入混合均勻,瓶口用紗布裹緊,放置到溫暖的地方,一天以後的葡萄,葡萄皮都浮起來,這時可以用筷子攪拌一下,繼續封好口
第五天後的樣子,總之我每天早上會拿筷子把葡萄皮往下攪一下。第10天的樣子,酒色很清澈了
。第13天時我把葡萄皮等雜質全部撈出後蓋上密封蓋子繼續悶
。第15天時打開蓋子過濾到其它的密封罐子里繼續保存。第17天時的樣子,很漂亮的顏色,這個時候瓶子底會有葡萄酵母,繼續把酒過濾一遍,過濾出去酵母就算完成了。
㈥ 紅酒配料表怎麼才不會被打假
到底存在多來少假酒?我認自為這個不好具體統計,但是我認為我們對假酒的認識僅僅是皮毛而已,其數量非常地巨大。
唐尼為了證明其說法,她還拿魯迪•庫尼亞萬
(Rudy
Kurniawan)葡萄酒售假案加以佐證。庫尼亞萬是自稱是一位身家百萬的葡萄酒收藏家,其從2002年就開始出售假冒葡萄酒,金額年均高達100多萬
美元,不過其已於去年落網。不過,她也表示,庫尼亞萬到底拋售了多少假酒到市面上,我們不得而知。她還拿被瘋狂制假的1990年份的Barton & Guestier Margaux來進一步證實其說法。盡管其制假者Khaled Rouabaj在2004年就已被判刑,但市面上還存在大批的該假酒。
1945年的木桐酒庄干紅葡萄酒(Chateau
Mouton-Rothschild)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被仿製假冒的酒款之一。據唐尼說,庫尼亞萬就有該款酒的獨特「配方」——50%1988年碧尚女爵
酒庄干紅(Pichon-Lalande)+25%新釀納帕谷赤霞珠干紅+25%被氧化了的波爾多干紅。
㈦ 怎麼分辨葡萄酒是否勾對
說實話 你如果不是專業的或者行家 很難
配料表是看不出來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㈧ 紅酒成份怎麼分辨
酒標上有沒註明各種葡抄萄比例或者是不是單一種葡萄釀造對酒質的評判意義是不大的,首先,比如在法國,很少酒庄(包括列級名庄)是用單一葡萄品種釀酒,而且其酒標也不會註明各種葡萄品種的比例,但很明顯他們的酒質量是非常好的;其次,按現在的中國國家標准,背標必須註明「葡萄汁+二氧化硫」,有沒有標明各葡萄品種很多時候是看該酒庄或酒廠的習慣,一瓶新世界單一葡萄品種釀造的幾十元的酒,其質量也不會高。
所以單純從背標看其葡萄酒成分判斷酒質好壞意義不大,再說,現在加上國內造假神通,這就是一張紙的問題,評價一瓶酒品質的好壞,是從整體分析評判,當然最重要的是還是真正喝過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