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張掖葡萄酒是否上市
張掖應該有個長城,長城是中糧集團的,是國企,上市公司。其他的企業沒有上市的。
據估計2010年中國葡萄酒產量達80萬噸,葡萄酒在整個酒類消費結構中佔12%比例。目前共有12家葡萄酒上市公司(紅酒上市公司)構成了紅酒概念股。
1.
張裕A(000869):公司是國內葡萄酒、紅酒行業龍頭企業,其銷售額在全球紅酒企業排名第10;張裕股份的葡萄基地將達到25萬畝,占國家規劃的釀酒葡萄種植面積的1/4;公司現有葡萄酒產能15萬噸/年,擬投資設立煙台張裕葡萄酒研發製造公司,五年內將張裕總產能提高至40萬噸/年;五年內白蘭地產能提高到7萬噸/年,並力爭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達到95%。
2.
通葡股份(600365):公司擁有近5000畝的葡萄栽培試驗園和世界一流、中國最大的地下貯酒庫,公司地下酒窖有橡木酒桶772個,可貯藏葡萄原酒6000多噸;葡萄原酒總加工貯藏能力5萬余噸,年生產能力3萬噸,在同類企業中具有較強的規模優勢;通葡股份將以8.66元/股的價格,向通恆國際發行約4618.94萬股,從而實現了雲南紅借殼上市(雲南紅主要生產干紅葡萄酒,目前年產量為1.5萬噸,產能擴建項目完成後,年產量將增至2萬至2.5萬噸)。
重大資產重組方案2010年12月未獲得證監會審議通過。等獲得證監會審議通過以後,擁有雲南省葡萄酒市場佔有率絕對優勢地位和拓展附近市場的便利條件,未來成長空間大。
3.
莫高股份(600543):公司葡萄酒產能2.5萬噸,冰酒產能4000噸;公司擁有甘肅省規模最大的葡萄種植基地,生產的莫高葡萄酒被列為國宴用酒。
4.
ST中葡(600084):中信國安通過收購ST中葡第一大股東新天國際股權入主上市公司,通過新天國際持有ST中葡37.35%的股份;公司葡萄酒生產規模11萬噸,貯酒能力達15萬噸,成品酒灌裝能力達8萬噸,在新疆天山北坡擁有了15萬畝優質生產基地和年產11萬噸的產能,成為亞洲最大的葡萄酒生產企業。
5. ST銀廣夏(000557):旗下廣夏(銀川)賀蘭山葡萄釀酒有限公司葡萄酒產能6400噸。
6.
ST皇台(000995):公司的葡萄酒產能達到1萬噸居全國第八位。
7.
中國糧油控股(0606.hk)/中國食品(0506.hk),中糧集團擁有「長城」系列葡萄酒產品;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表示將向旗下香港上市子公司逐步注入包括食品、糧食加工及貿易等資產
8.
西南證券(600369):公司擁有控股90%蒙自神泉葡萄酒、參股44.12%的昆明東川長運葡萄酒、參股43.21%的雲南紅河神泉葡萄酒,建設了2萬畝優質釀酒葡萄基地,年生產能力近萬噸。
9. 古井貢酒(000596):控股子公司安徽古井雙喜葡萄酒是國內葡萄酒釀造行業的重點廠家之—。
10.
貴州茅台(600519):大股東貴州茅台集團參股子公司昌黎葡萄酒業,是和香港通寶葡萄釀酒共同投資創建的,目前已形成年生產成品酒萬噸以上。
11.
青島啤酒(600600):公司擁有青島凱軒干紅系列產品。
12.
銀基集團(0886.hk):公司是五糧液最大的經銷商;與多個國家的酒庄簽署合作協議,將會利用現有銷售網路資源的70%來推廣進口葡萄酒,目標是在兩年內將葡萄酒業務做到集團所有業務份額的50%。
Ⅱ 張掖有什麼特產
特產葡萄酒--張掖解百納~張掖小吃源遠流長,其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因張掖盛產小麥,所以小吃以麵食為主,其他次之。小吃名稱五花八門,雅俗語兼有。明清以來的傳統特色小吃主要有臊子面、小飯、鹵豬肉、油糕、涼粉、糊泊、搓魚子、拉麵、釀皮子、豆腐腦等,價廉物美,老少皆宜,馳名省內外。 臊子面 是張掖最為普遍,也是最受歡迎的早餐。臊子面講究"薄、亮、精",就是面要薄、色要亮,吃起來要精。湯以雞湯為佳,牛、豬排骨湯亦可,加入胡椒粉和和姜粉等調好味後,再加入適量水澱粉,使湯達到一定的色度和濃度,最後加入豆腐片。勾好後的湯外觀晶亮透明,色香誘人。面煮好後裝碗加入臊子湯即可食用。 早年張掖最有名是趙子昌的臊子面,其特點是用雙擀杖擀麵,面條形同韭葉,薄似紙片,長如絲帶,嚼起來有筋有骨,吃後滿口余香,澆以蔥花,蕪荽,豆腐丁,肉丁混合的臊子湯,香氣四溢,令人倍增食慾,一直為人們所喜愛。近年來,張掖臊子面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使這一傳統小吃重放異彩。 小飯 因其面塊小、肉片小、豆腐小、菜丁小,以小料做成而故名。小飯所用輔料為當地產紅豆(即雲豆),粉皮和牛肉(羊肉、豬肉亦可)。紅豆煮熟後下入面塊,待面塊熟透後將煮熟的肉塊和粉皮一起繪入鍋內,調好味後即可食用。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張掖李文忠的小飯以選料考究,加工精細,烹制獨特,用料搭配適宜,料色分明,色香味美而遠近聞名。改革開放後,張掖小飯再度成為小吃經營中的主要品種,並被經營者進一步發揚光大,受到人們倍加贊譽。 鹵豬肉 因豬肉在制湯中久煮久熬,肉爛味香,肥瘦相間。出鍋後的成品兩頭略卷,形似舊時西北地區的氈窩,故有人諧稱"爛氈窩"。 香飯 又稱西北大菜,是用豬的心、肝、肺剁成碎末,加入適量麵粉和鹽、蔥、蒜等調料,反復杵臼,均勻上勁,搓成直徑為4厘米左右的圓柱狀,用油炸熟,名曰"卷乾子",斜刀切段。另將膘肥大肉切為長約10厘米,寬約6厘米的極薄片,梯狀碼入碗內,以蓋滿碗內壁為度,名曰"紫蓋子"。再將卷干段裝於碗內肉片之上,加入適量高湯置籠內蒸透,扣於另一大盤內,雞蛋調汁澆於其上,即可食用。此菜色澤鮮美,清爽可口,"紫蓋子"肥而不膩,"卷乾子"香味獨特,營養豐富,美容養顏,是張掖宴席上必上之菜。 油糕 張掖油糕表皮酥脆,色澤金黃,松軟適口,入口粘甜。色、香、味俱佳,從選料,配料,火侯,製作等各個方面均獨具特點。其做法是,將麵粉撒入開水鍋中,水邊開邊攪,製成燙面。然後雙手蘸油,取適量燙面,以白砂糖加少量紅綠絲為餡,團製成直徑約7厘米,略扁平的圓糕,入油鍋炸熟即可食用。 魚兒粉 夏天在張掖街巷中,別具風味的小吃比比皆是,遐而聞名的魚兒粉便是其中之一。魚兒粉是用精細的蠶豆澱粉製作的小吃,形似小魚,顏色有白有紅,配上調料,小菜,活象一條條小魚在碗里游動,吃起來清涼、潤滑,既充飢又解渴,是一種地道的風味小吃。 粉皮、麵筋 粉皮麵筋在張掖極為普遍,也獨具特色,每年秋收後,農村家家戶戶要晾粉皮麵筋,經和面揉團,清水淘洗,發酵蒸烤,切片晾乾等工序製成。久貯不壞,食用方便,既可炒菜,也可燴湯,還適應於吃火鍋。既是張掖名吃的主要原料,又是居家生活的常用餐料,可謂用途廣泛,風味獨特。 搓魚子 手工搓制、形似小魚故名。因其為手工搓制,所以入口精滑,不坨不粘,可以湯食,也可以干吃。原料以蕎麥面,青稞面,小麥面皆可,由食者自定。搓魚子在張掖較為普遍,是歷來人們所喜愛的地方小吃,而且縣區之間的做法不一。民樂和山丹部分地區有一種青稞面搓魚又別具特色,這種青稞面搓魚的特點是長,有四十厘米左右。當地搓制手法嫻熟的婦女可兩手同時搓,一次可搓出4根,出鍋後佐以油潑蒜泥、油潑辣椒面、醋等,食之無菜亦香。 拉條面 張掖的拉條面又稱餳面,歷史悠久,製作方便。面條隨人喜好可粗可細,可厚可薄,可圓可扁,綿軟潤滑,獨具地方特色.拉條面以精細小麥麵粉為原料,根據麵粉的面精質程度加入濃度適宜的鹽水反復揉製成團,揪成大小一致的劑子,搓條成形,抹上清油碼放在容器內松勁,俗稱"醒面",待醒至適當時,取出面劑,兩手各抓一端,均勻用力同時向外拉扯,如此反復對折拉扯,形成適應食者要求的長面條,下鍋煮熟撈出即可食用,可熱食亦可用涼水略激再食,其特點是不坨不粘,精而不斷,食之有味,解飢耐久。為張掖人民日常生活的主餐,更是逢年過節款待貴客的正餐。張掖拉麵的製作,看似簡單,但實際製作時有很多技術要示,關鍵是和面時要掌握好鹽、面、水的比例,拉麵時要掌握好力度,煮麵時要把握好火侯,方能做出好的成品拉麵。
Ⅲ 甘肅紅酒品牌有哪些,甘肅紅酒品牌大全
紫軒酒業,莫高葡萄庄園,莫高國際酒庄,甘肅皇台酒,騰霖紫玉葡萄酒,園內風葡萄酒,敦容煌葡萄酒,祁連葡萄庄園。
Ⅳ 張掖什麼特產好吃,張掖有啥特色好吃的能帶走
紫皮大蒜大抄蒜是民樂的特產之一,栽培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有「大蒜之鄉「的美稱。民樂紫皮大蒜以個大、瓣肥、汁多、味辣、易剝皮而出名。舊時,因地處偏僻,貿易不暢,僅在洪水城郊種植,且種植數量不多,產品多為自食或饋贈親友。清、民國時期,大蒜產量有所增加,年總產量數十萬市斤,除自食外,部分產品還銷往鄰縣。
甘州胰子 甘州胰子是張掖久負盛名、譽滿全省的特產,採用牛、豬、羊的胰子油搗碎加入皂角、石鹼、冰糖等磨細,再用麵粉加水熬制。這種肥皂是一種保健、護膚、美容三者兼顧的土製皂。這種皂皂體發暗,皂形是橢園的,也有長方形的,不芳香,但除垢去油最利,而且有嫩面潤膚作用。
張掖南酒相傳張掖郡建立之後,中原文化相繼傳入河西,釀酒技術也隨之而來。明代詩人劉寬在他所著的《河西賦》中對張掖南酒有這樣的贊美:「嘉禾涌曲泉,有酒如混」。 張掖南酒系採用白酒為坯制的酒基,加入定量的糯米,以葯曲為糖化發酵劑釀制而成。它的釀造工藝流程與馳名中外的紹興黃酒基本相同。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川烏、陳皮、大芋、砂仁、當歸、紅花、桃仁、官桂、山甲、五加皮、地骨、何首烏等四十餘中草葯,但在飲用時沒有葯味。
Ⅳ 張掖國風葡萄酒3500價格
這個葡萄酒的話基本上價格都在七八百左右不過你可以去他們那個庄園去看一下
Ⅵ 去張掖旅遊必買的特產有哪些
一、地方特產黃酒:
張掖黃酒
在張掖是祭祀、婚喪的必備之物,如民間兒女結婚,父母給他(她)釀酒一罐,到時候用來待客。 張掖的黃酒歷史悠久,很早以前當地先民就開始采葯曲。後以高梁青棵大麥為酒基,糯米為引料,選用當歸、桅甘、陳皮、紅花等數十種名貴中葯,加大麥制曲,精工釀造而成,是低糖分、營養豐富的飲料,人體必不可少的十七種氨基酸含量豐富。
烏江大米:
張掖黑河沿岸自古以來溪流密布、水量充足、土地肥沃,有著得天獨厚的水稻生長條件,尤其是張掖烏江堡一帶所產稻米以其個大體長,外形獨特、晶瑩剔透、品質優良、米香濃郁、入口精柔而名聞遐邇,歷史上曾列為貢品供應皇家御膳房。
金花寨小米:
「金花寨」小米產於祁連山北麓,平均海拔2200米,晝夜溫差大,生長期平均日照時間達14小時,是種植小米的最佳區域。據中科院考古證明產區已有5000年種植穀子的歷史,「金花寨」小米平均生長期在180天左右比同類多長50多天,各種成份都普遍高於同類。這里沒有任何污染,空氣清晰、陽光充足,採用祁連山冰雪水和山泉水灌溉,所產小米營養豐富,口感極佳,可謂天然綠色佳品。2010年獲國家有機食品認證。2011榮獲「甘肅省農產品金獎」。經清華大學分析中心檢測「金花寨」小米中含的硒是分別是同類小米的兩倍,一般小米中檢測不出的鍶達到了人體必需的標准。
臨澤小棗:
甘肅種植棗樹歷史悠久,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梁州臨澤,房前屋後、路旁田埂,曠野荒灘種的都是棗樹,臨澤棗雖然不大,但其色澤、肉細、含糖量高、無蟲蛀而聞名遐爾,紅棗營養豐富,據測定:鮮棗含糖24%,蛋白質1。2%,脂肪0。2%,還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紅棗除鮮食外,還可曬制干棗,加工製成蜜棗、熏棗,脆棗、酒棗等,紅棗還是重要的中葯。此外,棗花清香撲鼻,是優良的蜜源,棗木質地堅硬,紋理緻密,是製作傢具和工藝品的好材料。臨澤小棗被評為「甘肅省優質農產品」,獲「甘肅省名、優、特、新產品博覽會金獎」、「全國名、優、特、新特產品博覽會銀獎」,九五年被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型大小」產品;紅棗枸杞汁、棗蜜獲「96香港國際名優特新產品技術博覽會最高金獎」和「中國科技精品博覽會金獎」,紅棗保健醋被衛生部命名為「綠色保健食品」。
祁連玉:
祁連玉是對祁連山、阿爾金山山脈加里東期基性、超基性岩形成的多種玉石的總稱,因產於祁連山而得名。其色彩典雅、造型獨特、質地細膩、意境無窮,是玉中佳品,深受玉石愛好者的青睞,被稱為中國五大玉種之一,自古就有「祁連美玉甲天下」之說。
二、特色小吃
張掖的小吃較有名,比如搓魚子、拉條子、臊面、釀皮、炒炮、揪面片、魚兒粉、牛肉小飯等本地小吃,諸如蘭州拉麵、,燜羊肉、羊肉燜卷子、雞肉燜卷子、新疆烤羊肉串、四川麻辣燙、陝西肉夾饃到處是,且在保持傳統口味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張掖特色,回味無窮。
除此之外,張掖的豆腐腦、灰豆湯、醪糟、馬場酸奶等特色飲品,也是張掖人民的最愛。在張掖,只要是席宴,都會上一道特別的名為「西北大菜」的菜餚,香香的扣肉下是一個個象徵吉祥意義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邊點綴著嫩香的炒雞蛋和木耳以及翠綠的青菜,美味無比。還有張掖的鹵肉,鹵雞爪等各種鹵味,張掖的涼粉,魚兒粉等小吃,都會讓人在這個城市流連忘返。
由於地處西北,光照充足,使得這里的瓜果多而且甜,每年夏秋兩季整車的瓜果被運往外地,為張掖人增加了收入。 張掖如今有濱河集團、國風葡萄酒公司的干紅葡萄酒已經成為國宴紅酒,甘肅祁連葡萄酒業的冰白葡萄酒也獲得世界級大獎,是中國冰白葡萄酒的旗幟。
Ⅶ 張掖有什麼特產
1、臨澤紅棗
臨澤紅棗的主要產地為甘肅省的臨澤、張掖、高台、專酒泉等地,為這屬些地區的主栽品種。臨澤紅棗適宜在西北乾旱地區大面積栽培。該棗樹樹勢較強,樹體中等偏上,棗頭紅褐色,托刺較發達,棗股較小,抽吊力較強,棗吊中等偏上。葉片較大。
2、山丹羊肉
山丹羊肉是甘肅張掖山丹的特產之一,因山丹地理位置獨特,所產的羊羔肉質鮮美、口感絕佳,且沒有膻味,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餐桌上都少不了羊肉的味道。
3、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
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2013年4月15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肅南甘肅高山細毛羊」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4、民樂紫皮大蒜
民樂紫皮大蒜,甘肅省民樂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民樂紫皮大蒜個大瓣肥、汁多味濃、醇香辛辣、味重而美,易於剝皮,耐儲存,是甘肅省傳統的土特產。2009年07月10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民樂紫皮大蒜」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張掖肉牛
張掖肉牛是甘肅省張掖山丹縣的特產。張掖肉牛是主產於甘肅張掖市甘州、臨澤、高台、山丹、民樂、肅南等縣區的肉牛品種。
Ⅷ 張掖葡萄酒叫什麼牌子
紅酒還是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