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葡萄酒的檢測方法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GB 15037—2006 葡 萄 酒(可以去網路文庫,免費查閱)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檢驗。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檢驗。
6.4 凈含量
按JJF 1070檢驗。
表1 感官要求
項 目 要 求
外觀 色澤 白葡萄酒 近似無色、微黃帶綠、淺黃、禾桿黃、金黃色
紅葡萄酒 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棕紅色
桃紅葡萄酒 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
澄清程度 澄清,有光澤,無明顯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封口的酒允許有少量軟木渣,裝瓶超過1年的葡萄酒允許有少量沉澱)
起泡程度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時,應有細微的串珠狀氣泡升起,並有一定的持續性
香氣與滋味 香氣 具有純正、優雅、怡悅、和諧的果香與酒香,陳釀型的葡萄酒還應具有陳釀香或橡木香
滋味 干、半干葡萄酒 具有純正、優雅、爽怡的口味和悅人的果香味,酒體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陳釀的酒香味,酸甜協調,酒體豐滿
起泡葡萄酒 具有優美醇正、和諧悅人的口味和發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殺口力
典型性 具有標示的葡萄品種及產品類型應有的特徵和風格
註:感官評價可參考附錄A進行。
1)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2)特種葡萄酒按相應的產品標准執行。
表2 理化要求
項 目 要 求
酒精度a(20℃)(體積分數)/(%) ≥ 7.0
總糖d(以葡萄糖計)/(g/L) 平靜葡萄酒 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 12.1~45.0
甜葡萄酒 ≥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 ≤12.0(允許差為3.0)
絕干型高泡葡萄酒 12.1~17.0(允許差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 17.1~32.0(允許差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 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 ≥50.1
干浸出物/(g/L) 白葡萄酒 ≥16.0
桃紅葡萄酒 ≥17.0
紅葡萄酒 ≥18.0
揮發酸(以乙酸計)/(g/L) ≤1.2
檸檬酸/(g/L) 干、半干、半甜葡萄酒 ≤1.0
甜葡萄酒 ≤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 250mL/瓶 0.05~0.29
≥250mL/瓶 0.05~0.34
高泡葡萄酒 < 250mL/瓶 ≥0.30
≥250mL/瓶 ≥0.35
鐵/(mg/L) ≤8.0
銅/(mg/L) ≤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鈉(以苯甲酸計)/(mg/L) ≤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鉀(以山梨酸計)/(mg/L) ≤ 200
註:總酸不作要求,以實測值表示(以酒石酸計,g/L)
a 酒精度標簽標示值與實測值不得超過±1.0%(體積分數)。
b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9.0 g/L 。
c 當總糖與總酸(以酒石酸計)的差值小於或等於2.0 g/L時,含糖最高為18 g/L。
d 低泡葡萄酒總糖的要求同平靜葡萄酒。
『貳』 葡萄酒質檢報告哪裡做
食品葯品監督
『叄』 葡萄酒的感官檢驗有哪些項目
摘要】:正 感官檢驗是釀酒工作者早就採用的一種方法。通過酒的外觀、喬氣、滋味和典型回性可以觀答察和判斷酒的品質。在分辨各種酒的品質和典型性等之間細致的差別時,首先要用感官檢驗來鑒別。僅僅用化學分析、物理檢驗和微生物檢驗是辦不到的。為了研究和評定不同葡萄品種釀得酒的質量,我們根據有關文獻和實踐的經驗提出下列方法,供參考試用。(一)感官檢驗規程和感官檢驗表(1)感官檢驗人員的條件
【作者單位】:
【關鍵詞】: 感官檢驗 白葡萄酒 典型性 檢驗人員 微生物檢驗 滋味 樣品 化學分析 香氣 玻璃杯
【正文快照】:
感件燒驗是釀酒工作者早就採用的一種方法。通過酒的外觀、香氣、滋味和典型性可以觀察不月判斷酒的品質。 在分辨各種酒的品質和典型性等之間細致的差別時,首先要用感官檢驗來鑒別。策見僅用化學分析、物理檢驗和微生物檢驗是辦不到的。為了研究和評定不同葡萄品種釀得酒的
『肆』 要裝瓶的葡萄酒要進行檢驗包括器官,微生物,還有什麼
需要的來。在GB 15037-2006《葡萄酒》標准中源規定,葡萄酒的出廠檢驗項目中有微生物指標的檢驗要求,微生物指標的檢驗項目只有一項,是「細菌總數」。指標是應滿足GB2758-2012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發酵酒及其配製酒》標准要求。
『伍』 誰有葡萄酒所有指標的檢驗方法
GB 15037-2006《葡萄酒》中規定葡萄酒檢驗是以組批,即同一生產期內所生產的、同一類別、同一品質、且經包裝出廠的、規格相同的產品為同一批,抽樣後部分封存,其他進行感官、理化和衛生等指標的檢驗。產品出廠前,應由生產廠的質量監督檢驗部門按本標准規定逐批進行檢驗,檢驗合格,並附上質量合格證明的,方可出廠。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可以放在包裝箱內,或放在獨立的包裝盒內,也可以在標簽上或在包裝箱外列印「合格」或「檢驗合格」字樣。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感官要求、酒精度、總糖、干浸出物、揮發酸、二氧化碳、總二氧化硫、凈含量、微生物指標中的菌落總數。
葡萄酒是葡萄榨汁發酵釀成的酒,酒度不底於8.5%(V/V)。
紅葡萄的顏色來源是紅葡萄的果皮,即帶皮發酵後,再分離掉皮渣,得到紅葡萄的原酒。目前舉世公認的做紅葡萄酒的最好品種是赤霞珠、蛇龍珠、品麗珠,這三種葡萄統稱為「解百納」(Cabernet),這三種葡萄色澤穩定,耐貯藏,越陳釀色香味越好,如經過橡木桶數年陳釀,其口味會變得細膩、雅緻而濃郁,目前國內享有盛名的為張裕牌「解百納」干紅,曾在國際上屢獲殊榮。
白葡萄酒顧名思義,是以白葡萄為原料釀造而成,其最大特點是,必須在釀造前,先將葡萄皮和葡萄汁分開,葡萄皮廢棄不用,葡萄汁單獨進行發酵,其優點是果香較濃,口味細膩,但缺點是將葡萄中的主要養分,尤其是對人體健康有很大作用的「單寧」和「多酚」等也喪失殆盡。
酒的品評
人們運用感覺器官(視、嗅、味、觸)來評定酒的質量,區分優劣,劃分等級,判斷酒的風格特徵,稱為品評,人們習慣地稱為評酒,又稱為品嘗、感官檢查、感觀嘗評等。對酒類品質優、次、劣的確定,僅根據理化分析結果制定的指標是不夠的。因為至今為止,尚未出現能夠全面正確地判斷香味的儀器,理化檢驗還不能代替感觀嘗評。酒是一種味覺品,它們的色、香、味是否為人們所喜愛,或為某個國家、地區的人民、民族所喜愛,必須通過人們的感覺進行品評鑒定。
品評是一門科學,也是古代留傳下來的傳統技藝。據《世說新語·術解》記載,「桓公(桓溫)有主簿善制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明代胡光岱在《酒史》中,已對「酒品」的「香、色、味」提供了較為系統的評酒術語。由此可見,對酒的芳香及其微妙的口味差別,從古到今,用感官鑒定法進行鑒別,仍具有其明顯的優越性。任何理化鑒定是代替不了的。酒好、酒壞,「味」最重要。在評酒記分時,「味」一般占總分的50%。蘇東坡認為,評判酒的好壞,「以舌為權衡也。」確是行家至理。
1、對酒品色澤的鑒定
各種酒品都有一定的色澤標准要求:如白酒的色澤要求是無色,清亮透明,無沉澱;白蘭地的色澤要求是淺黃色至赤金黃色,澄清透明,晶亮,無懸浮物,無沉澱;黃酒的色澤要求是橙黃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澤,允許有微量聚集物;葡萄酒的色澤要求是白葡萄酒應為淺黃微綠、淺黃、淡黃、禾桿黃色,紅葡萄酒就為紫紅、深紅、寶石紅、紅微帶棕色,桃紅葡萄酒應為桃紅、淡玫瑰紅、淺紅色,加香葡萄酒應為深紅、棕紅、淺黃、金黃色,澄清透明,不應有明顯的懸浮物(使用軟木塞密封的酒,允許有不時應有潔白泡沫;淡色啤酒的色澤要求是淡黃,清亮透明,沒有明顯的懸浮物,當注入潔凈的玻璃杯中時,應有泡沫升起,泡沫潔白細膩,持久掛杯。對這些色澤標准要求,必須利用肉眼來看酒的外觀、色
澤、澄清度、異物等。對酒的觀看方法是:當酒注入杯中後,將杯舉起,白紙作底,對光觀看;也可將杯上口與眼眉平視,進入觀看;若是啤酒,首先觀泡沫和氣泡的上升情況。正常的酒品,應符合上述標准要求,反之,為不合格的酒品。
2、對酒品香氣的鑒定
人的嗅覺器官是鼻腔。嗅覺是有氣味物質的氣體分子或溶液,在口腔內受體溫熱蒸發後,隨著空氣進入鼻腔的嗅覺部位而產生的。鼻腔的嗅覺部位在鼻粘膜深處的最上部,稱為嗅膜,也叫嗅覺上皮,又因有黃色色素,也叫嗅斑,大小約為2.7~5平方厘米。嗅膜上的嗅細胞呈桿狀,一端在嗅膜表面,附有粘膜的分泌液;另一端為嗅球與神經細胞相聯系。當有氣味的分子接觸到嗅膜後,被溶解於嗅腺分泌液中,借化學作用而刺激嗅細胞。嗅細胞因刺激而發生神經興奮,通過傳導至大腦中樞,遂發生嗅覺。
酒類含有芳香氣味成分,其氣味成分是釀造過程中由微生物發酵產生的代謝產物,如各種酶類等。酒進入口腔中時的氣味所揮發的分子進入鼻咽後,與呼出的氣體一起通過兩個鼻孔進入鼻腔,這時,呼氣也能感到酒的氣味。而且酒經過咽喉時,下咽至食管後,便發生有力的呼氣動作,帶有酒氣味分子的空氣,便由鼻咽急速向鼻腔推進,此時,人對酒的氣味感覺會特別明顯。這是氣味與口味的復合作用。酒的氣味不但可以通過咽喉到鼻腔,而且咽下以後還會再返回來,一般稱為回味。回味有長短,並可分辨出是否純凈(有無邪、雜氣味),有無刺激性。其酒的香氣與味道是密切相關的,人們對滋味的感覺,有相當部分要依賴於嗅覺。
人的嗅覺是極容易疲勞的,對酒的氣味嗅的時間過長,就會遲鈍不靈,這叫「有時限的嗅覺缺損」。我國古人說,「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指的就是嗅覺易於遲鈍。所以人們嗅聞酒的香氣時,不易過長;要有間歇,籍以保持嗅覺的靈敏度。
據說國外對威士忌酒的評級分類,完全靠鼻子聞香。在英國有一個專門用鼻子檢查威士忌的機構。他們共有六個人,對鑒嘗威
士忌都有經驗。其中有五人專門用鼻評麥芽威士忌,一個人專門評硬谷類威士忌。他們每天評威士忌樣品可以達到二百個。他們提出的意見,生產單位和勾兌單位都是作為第一手參考意見。
3、對酒品滋味的鑒別
人的味覺器官是口腔中的舌頭。舌頭之所以能產生各種味覺,是由於舌面上的粘膜分布著眾多不同形狀的味覺乳頭,由舌尖和舌緣的蕈狀乳頭、舌邊緣的葉狀乳頭、舌面後的輪狀乳頭所組成。在味覺乳頭的四周有味蕾,味蕾是味的感受器,也是在粘膜上皮層下的神經組織。味蕾的外形很象一個小蒜頭,裡面由味覺細胞和支持細胞組成。味覺細胞是與神經纖維相聯的,味覺神經纖維聯成小束,通入大腦味覺中樞。當有味的物質溶液由味孔進入味蕾,刺激味覺細胞使神經興奮,傳到大腦,經過味覺中樞的分析,各種味覺就產生了。
由於舌頭上味覺乳頭的分布不同,味覺乳頭的形狀不同,各部位的感受性也就各不相同。在舌頭的中央和背面,沒有味覺乳頭,就不受有味物質的刺激,沒有辨別滋味的能力,但對壓力、冷、熱、光滑、粗糙、發澀等有感覺。舌前2/3的味蕾與面神經相通,舌後1/3 的味蕾與舌咽神經相通。軟齶、咽部的味蕾與迷走神經相通。味蕾接受的刺激有酸、甜、苦、咸四種,除此之外的味覺都是復合味覺。舌尖的味覺對甜味最為敏感。舌根的反面專司苦味。舌的中央和邊緣對酸味和鹹味敏感。澀味主要由口腔粘膜感受。辣味則是舌面及口腔粘膜受到刺激所產生的痛覺。味蕾的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一般十個月的嬰兒味覺神經纖維已成熟,能辨別出咸、甜、苦、酸。味蕾數量在45歲左右增長到頂點。到75歲以後,味蕾數量大為減少。
酒類含有很多呈味成分,主要有高級醇、有機酸、羰基化合物等。這是與釀造原料、工藝方法、貯存方法等分不開的。人們對酒的呈味成分,是通過口腔中的舌頭、刺激味蕾,產生感覺,才能鑒定出酒質優劣,滋味好壞的。
『陸』 怎樣鑒別葡萄酒在質量的好壞
葡萄酒屬於一種原汁發酵酒,是一種國際性酒種,但以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美國等國的產量大,質量好。尤其以法國生產的葡萄酒最為著名。
法國波爾多地區生產的紅葡萄酒優雅甜潤,被稱為『葡萄酒之女王』。
法國勃艮第地區出產的白葡萄酒清冽爽口,賦予氣質,被譽為『葡萄酒之王』。
紅葡萄酒是有紅或黑葡萄連皮及種子一起壓榨取汁、發酵而製成的葡萄酒。由於發酵時間長,葡萄皮中的色素溶進了酒里,使酒液呈紅色,清澈透明。一般為15~16度,貯存4~10年味道最好。由於糖分少,適於吃肉內時飲用。
白葡萄酒主要是用青色葡萄除去果皮核後壓榨取汁、發酵而成。由於發酵時間短,發酵前又去果皮,故酒液顏色較淡,一般呈淺黃色。白葡萄酒貯存2~5年即可飲用,由於澀味和酸味少,具有清香、去腥的特點,比較適合同魚貝類等菜一起用,飲前需冰鎮。
其實鑒別葡萄酒的好壞還是鑒別師來鑒別,一般人是很難鑒別的,除非你達到一定的酒齡(也就是喝酒經驗吧)。如果你想要好的葡萄酒建議你去專門的酒櫃或一些外國進口商店去看看,像超市裡面的就屬於廉價葡萄酒,超市專門賣酒的櫃台還能參考參考。一瓶好的紅葡萄酒年份也夠就會味道會有點澀,喝不習慣的人會覺得不好喝。像中國喝白葡萄酒的人就太少了。
我不太懂鑒別葡萄酒,但是如果是喝的話就會了。不過如果你去買葡萄酒店主是不會讓你品嘗的。呵呵
所以如果你想買好葡萄酒,建議你還是去專賣進口洋酒的店鋪看看。
『柒』 個人怎麼檢驗紅酒真假
1
看手續:可
要求經銷商出示該批次葡萄酒的衛生證書及國外的原產地證書,確認貨證相符。所有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葡萄酒,檢驗檢疫機構都會簽發《衛生證書》,內容涵蓋
了該批次葡萄酒的產地、年份、葡萄種類、灌裝日期等詳細信息,消費者可據此辨別該葡萄酒是否符合相關衛生標准、是否為合法進口食品等。為防範不法人員偽造
假冒檢驗檢疫證單,國家質檢總局自2010年1月1日起啟用新版檢驗檢疫證書,新版證書增加了底紋防復印的特點,證單底紋為天藍色,含有隱含特徵,正常情
況下觀察,隱含特徵不可見,但復印件上會出現清晰的「COPY」字樣。
2
看標簽: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晰,是否仿冒翻印。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及《進出口食品標簽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
簽的內容不僅要和外文內容完全相同,還必須包括以下幾項:食品名稱,原產國家或地區,商品生產日期、保質期、貯藏指南,製造、包裝、分裝或經銷單位的名稱
和地址,在中國國內的總經銷商的名稱和地址等信息。這些信息必須是中文黑色字體。如果沒有中文標簽,且缺乏相關法定標簽信息,越打著進口的名號,越可能是假的。
3 看條形碼:69開頭的為中國灌裝,0為美國,3為法國,7為智利,8為西班牙,9為澳大利亞。
4
看計量單位:以法國為例,其計量單位是cl,而不是ml。
5
看生產日期:原裝進口紅酒的生產日期標注法很特別,如法國紅酒一般標為:L7296A0611:58。L7代表2007年,296代表法國時間從元旦開始的第296天灌裝,A06代表生產線編號,11:58是那天精確的灌裝時間。
6
看正背酒標:進口紅酒正面貼有進口國文字的正標外,背面貼中文背標。
7
看酒封松緊:原裝進口紅酒酒塞上面的酒封都是可以轉動的,因為起密封作用的其實是木塞。
8
看葡萄酒液: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註: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酒質變壞的顏色有渾濁感。
9
酒塞標識: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
10
聞氣味: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11
品口感: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味,則不正常。好葡萄酒飲用時應該令人神清氣爽。
END
注意事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簡單自測的小方法。
鹼法:
根據國家標準的規定,真正的葡萄酒必須是100%的葡萄汁釀造,而葡萄汁中肯定會有花色苷,花色苷遇鹼就會發生化學反應,原本的紫色會變成紫黑色、藍黑
色。因此,如果紅酒中加入食用鹼(俗稱蘇打,做麵包等發酵用)後變色,就說明葡萄酒是真的。假葡萄酒一般是用莧菜紅、胭脂紅、焦糖色、香精、酒精、甜蜜素
加水勾兌而成的,勾兌酒里沒有一點點的葡萄汁,顏色都是色素勾兌出來的,而色素跟鹼不會發生任何反應,所以不會變色。
紙巾法:取
一張上好的紙巾,將葡萄酒滴在紙巾上,由於原汁葡萄酒中的紅色是天然色素,顆粒非常小,在紙巾上擴散開的濕跡是均勻的葡萄酒的紅色,沒有明顯的水跡擴散。
而假冒葡萄酒由於是用莧菜紅等化工合成色素勾兌而成的,色素顆粒大,會沉澱在餐巾紙的中間,而水跡不斷往外擴散,紅色區域跟水跡之間分界明顯,消費者憑此
可以很簡單地辨別真假葡萄酒。
如果消費者對所購買的進口葡萄酒或商家出示的衛生證書有疑問,可通過質檢12365熱線或者12315消費者維權熱線進行咨詢和投訴。
『捌』 葡萄酒的理化指標是什麼
葡萄酒的理化指標包括:酒精度、總糖、干浸出物、揮發酸、檸檬酸、二氧化碳、鐵、銅、甲醇、苯甲酸或苯甲酸鈉、山梨酸或山梨酸鉀等項目的含量,酸不作要求,以實測值表示。
『玖』 國家對紅酒質檢報告的要求,是每個生產日期都要質檢還是每個批次都要質檢
按批次抽檢
『拾』 葡萄酒的主要質量指標有哪些
葡萄酒的主要質量指標大體可分為感官指標和理化指標兩大類。感官指標主要指色澤內、香氣、滋味容和典型性方面的要求,理化指標主要指酒精含量(酒精度)、酸度和糖分指標。從感官指標來看,首先要求葡萄酒應具有天然的色澤。即原料葡萄的色澤,如紅葡萄酒是寶石紅,白葡萄酒是淺黃色。葡萄酒本身應清亮透明無渾濁。葡萄酒除應有葡萄的天然果香外還應有濃厚的酯香,不應有外來的氣味,更不能有異味。滋味與香氣密切相關,香氣優良的葡萄酒其滋味醇厚柔潤。葡萄酒的滋味主要有酸、甜、澀、濃淡、後味等。典型性也稱為風格。各種葡萄酒有各自不同的風格。同時因地區、各廠家的葡萄栽培和釀造工藝的不同,同一品種的酒,其風格特點也可能各不相同。每種葡萄酒均應有自己的典型性,典型性越強越好。我國葡萄酒國家標准對感官指標有明確的規定。葡萄酒的理化指標也因酒種不同而有所不同。測定葡萄酒所含的酒精量時,需將酒中的酒精蒸餾出來,再用酒精計測定。一般甜型、加香型葡萄酒酒精度為11.0%—24.0%,其它類型葡萄酒為7.0%—13.0%。葡萄酒中含有揮發酸和不揮發酸,合稱總酸。甜型、加香型葡萄酒不揮發酸含量為5.0—.0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