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百科 > 如何釀葡萄酒研究過程情況

如何釀葡萄酒研究過程情況

發布時間:2021-01-30 23:06:07

㈠ 在家釀葡萄酒詳細過程

自釀葡萄酒怎麼做

自釀葡萄酒需要准備釀酒器,白砂糖以及葡萄,葡萄要選擇顏色深一些的,要是熟透的,這樣做出來的葡萄酒顏色也會更加好看,把葡萄全部都清洗干凈,放到清水裡面浸泡二小時,然後葡萄表面會有一層白白的,這是一種天然的發酵劑,所以不用把它去掉,等到水分控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選擇一個玻璃的容器,提前清洗干凈,然後再把葡萄捏碎後放進去,放一兩左右的葡萄就需要搽上一層白糖,不要放得太滿,一定要留出一些部分,讓它有空間發酵,全部放好以後把它密封,避免蟲子進去,每天需要打開來攪動一次,差不多三天左右就開始發酵,打開的時候會聞到一些酒的味道,過一段時間,發酵的程度就已經足夠,需要准備倒酒的工具,把酒過濾得出來裝到玻璃瓶裡面保存。

自製葡萄酒危險!

專家的回答是,自己釀制的葡萄酒中隱藏著有毒、有害的物質:甲醇、雜醇油專家表示,葡萄酒以鮮葡萄或葡萄汁為原料經發酵釀制而成,是含有一定酒精的發酵酒。經檢測發現,大量自釀葡萄酒樣品顯示,這些酒中含有不同濃度的甲醇和雜醇油。部分樣品中甲醇的含量超過國家葡萄酒中甲醇標準的400mg/L,甚至超過1000mg/L,雜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

容器選擇可能導致有毒

在酒的釀造過程中發酵是最關鍵的,如果我們用玻璃,陶瓷作為發酵容器,是可行的。但要是用不銹鋼或鐵的容器來作為發酵容器,是很可能釀毒葯,會造成鉛含量超標,自釀這樣的葡萄酒就很危險。

衛生問題

發酵時間一般是要7天,若你的發酵容器沒有洗干凈,攪拌的時候容器沒有干凈,在這期間細菌會讓葡萄腐爛。這樣的葡萄酒人體喝下去後,容易造成腸胃病痛,嚴重的話是乙醇中毒。

好吧說了那麼多還是希望大家可以有所警覺,盡管自己釀造葡萄酒雖然實惠,但是有上面提到的幾點危害,大家應該警惕,避免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專家建議大家沒有專業知識最好不要隨意自釀葡萄酒。

㈡ 葡萄釀酒過程步驟

葡萄酒製作步驟

1、選好葡萄

1斤葡萄能出6-8兩酒,第一次做的朋友可以先買5-10斤練練手,買之前要嘗一下甜度,一定要買甜度高、不澀的葡萄。

2、鹽水清洗葡萄

鹽水(濃度3%)泡葡萄,泡10-15分鍾,主要目的是消毒殺菌,葡萄表層的白膜不用搓掉,帶著白膜發酵更快更好。泡完鹽水再用清水洗1-2遍,同時摘除壞葡萄。

3、摘除葡萄、晾乾

成串的葡萄不容易晾乾所以要先摘除,朋友們千萬別犯懶喲~用剪刀或者小刀剪掉,不要直接摘容易形成開口滋生細菌。
摘完後放在篩子上晾乾,一定要晾至全乾,不能帶生水!
家裡有足夠空間的可以平鋪晾乾,不要強光曬,要保持水分!

4、加白糖、揉碎葡萄

十斤葡萄,准備加3斤白糖(中等甜味),揉的時候分3次加入,這樣葡萄更容易出汁,徒手揉手洗干凈就行,愛干凈的朋友可以帶上一次性手套

5、揉完倒進大容器

這里的容器是專門買的玻璃罐,已經熱水燙過消毒了,大家在做葡萄酒時用的容器,一定要消毒哦。裝的時候不要太滿,留一些空間來發酵。

6、靜等發酵

裝進容器密封後,放在家中陰涼處,不要被陽光曬到,也不要好奇開蓋,因為我們在揉爛過程中已經加了糖,所以後面不用攪拌,整個發酵過程也就20天左右。
大約1周左右,葡萄酒開始水肉分離,是好的開始,再等2周就大功告成!

7、過濾

葡萄酒釀的時間越長,酒味越濃,花花不喜歡太濃的,所以22天就開蓋濾渣了,用濾網和紗布兩層來過濾~

8、保存

自製的葡萄酒沒有什麼化學添加,所以一定要做好保存工作,平時想喝就多分裝一些小瓶子,想留到過年的話最好單獨保存,不要打開,放在家裡陰涼通風處就行~

㈢ 葡萄酒怎麼做,過程

一、 摘葡萄
葡萄是製作葡萄酒的關鍵,好的葡萄是釀好葡萄酒的基礎,釀紅葡萄酒的葡萄有赤霞珠、品麗珠、美樂、西拉子、黑比諾等,最好不用食用葡萄釀酒。
北京地區摘葡萄一般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太早了葡萄成熟度不夠,釀出葡萄酒質量較差。
河北的懷來地區、秦皇島的昌黎地區、煙台的蓬萊地區都是我國釀酒葡萄主產區。
摘葡萄時最好帶上工作手套、果木剪子、鉤刀和扁寬的盛放容器,太深的容器不太好,容易將葡萄壓癟了。因為在進行壓榨前,要進行適當的挑揀,將壞腐葡萄揀出。如果壓爛的葡萄太多,會對挑揀帶來麻煩。摘釀酒白葡萄最好用食品塑料袋包好扎口以防氧化。
二、第一階段發酵((浸漬發酵)
新摘的葡萄要盡快破碎。但在這之前要做好准備工作,如果想做出地道的葡萄酒,那就要認真地嚴格按葡萄酒工藝去做,該加的輔料就要加,因為這些工藝都是前人(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經過上百年摸索研究出來的。如果不嚴格按照工藝去做就不能保證製作質量。
1. 要准備的輔料:
a. 葡萄酒用酵母 —— 葡萄酒酵母種類很多。不同品質的酵母釀出酒的味道是不同的。葡萄的品種不同,酵母用量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100斤葡萄加乾酵母8~10克。
b. 偏重亞硫酸鉀 —— 大約含50%的SO2,葡萄酒製作過程中SO2要加兩次,本階段用量按SO2 30豪克/升,大約100斤葡萄3.0克左右。當然也可以用含6%SO2的亞硫酸(100斤葡萄大約需要25ml)。
c. 橡木片 —— 是提高葡萄酒品質與口感重要輔料。100斤葡萄加150克左右。
d. 果膠酶 —— 能提高葡萄酒的澄清度,有利於提取葡萄皮中的色素,提高出汁率。一般加了它就不用加澄清劑了。它的加量也是要根據葡萄品種不同用量不同,一般100斤葡萄用1.5~3克之間。
e. 磷酸氫二銨 —— 酵母營養劑,可以維持酵母的健康生長,讓酵母充分、及時地將葡萄里的糖轉為酒。它的用量應按150毫克/升,100斤帶皮葡萄液計算用6~8克左右。
f. 蔗糖 —— 在國外做葡萄酒加糖被嚴格控制的,主要是會影響葡萄酒的口味。所以越少加越好,只要葡萄的甜度夠就不加。加糖的多少會直接影響葡萄酒的酒精度,因此是要先測葡萄汁的甜度,糖度達到製作12度葡萄酒的濃度值——230克/升,就不加糖,否則就要補齊糖度。葡萄汁的糖度值是要通過比重計測量後查表得出,然後再套用如下公式:
加糖量=葡萄汁重量X(B2-B1)/(100-B2)
(式中,B1為原始糖度;B2為期望糖度。糖度都用波利度Brix的值)
至於葡萄汁密度與糖度的換算關系,請查看附表。
2. 要准備的工具和容器:
a. 第一階段容器 —— 首先是葡萄最初連皮發酵的容器,該容器的容積應該是,將你要製作某個品種葡萄全部裝入還要再增加1/3的容積總和。該容器應盡量的大一點。因為這一階段它不用搬動。唯一要做的工作就是每天的攪拌(一天二、四次)。容器材料最好是帶蓋的304號不銹鋼桶,桶蓋與桶接觸的部位,應有一圈無毒膠皮(或玻璃膠)。其次是食品級的帶旋蓋的白PVC塑料桶也可以。
b. 量筒、比重計、溫度計、PH試紙、克秤等 —— 這些工具都是為了測葡萄汁的比重和測葡萄汁的溫度用。量筒買250ml左右的,比重計買1.0~1.1、0.90~0.99兩種。溫度計 -10~100度的。PH試紙最好是2.5-4.5段。60ml和20ml的針管各一支。
3. 本階段操作步驟:
做葡萄酒第一階段最關鍵,首先將採回來葡萄(不用洗,如太臟可局部用水沖洗用風扇吹乾)盡快去梗破皮後放入准備好的容器中,不要超過容器總容量的2/3。「去梗破皮」看起來輕松四個字,如果葡萄數量大的話可採用網上介紹的以下幾種方法:

a. 如果容器大可用套上無味的大塑料袋腳踩後揀出梗枝;
b. 找一個盡量大的食品級帶封口拉鏈的塑料袋,將葡萄放入腳踩破後揀出梗枝倒入桶內;
c. 買一個塑料搓衣板,將整串的葡萄在搓衣板上搓;

總之以上方法只要將葡萄破口即可不用搞得很爛。
葡萄破皮後首先要加偏重亞硫酸鉀(或亞硫酸),將偏重亞硫酸鉀加10倍的溫開水化開,再加到葡萄汁中,攪拌均勻,而後可繼續加果膠酶,將果膠酶加入幾十倍的涼開水溶解攪拌,半小時以後加入葡萄汁中。這時最好將葡萄漿盡量處於12度左右低溫狀態。如果環境溫度太高,可向桶內加密封好的冰凍礦泉水瓶降溫。同時盡量蓋緊桶蓋。
12-24小時後將桶回溫,加酵母,將乾酵母加入10倍37℃左右的溫開水,再加入與酵母相同數量的白糖攪拌。待酵母開始再生,有大量的泡沫冒起來,約半小時後感覺酵母的溫度與桶溫基本一致後,將酵母液加入到葡萄漿中,蓋蓋子前,測量葡萄汁的溫度和比重做為基礎數據(最佳值:溫度24度;比重1.095——達到此值不用加糖,小於此值應適當加糖)。
24小時看到發酵已經開始後,加橡木片、丹寧(100斤加2克~2.5克,也可不加)。每天攪拌兩到三次,這時桶蓋不用蓋太緊。同時早中晚測量葡萄汁的溫度和比重。液溫超過27度,比重下降過快,就要適當採取降溫措施,加冰凍礦泉水瓶放慢發酵速度。第一階段最好控制在7-8天完成。
第三天加磷酸氫二銨酵母營養劑。營養劑的添加科學的方法是要測葡萄汁的含氮量,含量夠就不用加。但家庭沒此條件,就只能根據葡萄成熟度、發酵快慢綜合考慮是否添加。一般較成熟的葡萄就不用添加或少添加。
發酵後期比重值降到1.00,能看到發酵結束的跡象(氣泡減少或消失,皮渣有沉澱,桶溫與環境溫度差值減小)就要將桶蓋蓋緊,開始考慮倒桶以防酒體「還原」(比重降到0.992以下,酒體會出現異味)。
這時就可進入第二階段發酵。
三、 第二階段發酵(蘋果酸-乳酸發酵)
第二階段是要嚴格單向閥密封的,雖然經過第一階段半開放式發酵,大部分發酵產生的CO2氣體都跑光了,但是不可能完全完成,因此還會有部分氣體析出。另外第二階段的發酵(蘋乳酸發酵)也會有CO2析出,同時又不希望葡萄酒被氧化,所以這一階段需要單向密封,讓氣體只出不進。這就對容器有一些要求(以下描述均以100斤葡萄出25升自流酒為例)。
1. 要准備的工具和容器:
a. 第二階段的容器1 —— 泡菜壇子(有玻璃制、陶制等)
泡菜壇子的最大好處是壇口的水封完全能滿足單向密封的要求,初學者願意用透明玻璃壇子,這樣好觀察酒的發酵情況。玻璃泡菜壇子一般容量較小,15升算大的了,陶制泡菜壇子有50升的。
泡菜壇子使用時要注意及時向封口處加水,尤其在北方地區冬天較乾燥,如果3、4天不給封口加水就會幹掉,這樣會影響密封效果,使葡萄酒品質變差,甚至製作失敗。
有消息說新陶制的和玻璃制的壇子都會有含鉛超標情況,所以最好買來後進行一些處理,如用水泡幾天再將水倒掉晾乾備用。玻璃壇子盛酒後應盡量避光。
b. 第二階段的容器2 —— 試驗(醫)用龍口瓶
醫用龍口瓶分廣口瓶和細口瓶,最好用細口瓶,瓶口小好密封,同時還好觀查、好搬動,分散風險。細口瓶的體積也沒有太大的,通常最大的是20升,細口瓶由於是為試驗(醫)用,因此一般品質較好。細口瓶的瓶塞都是磨砂玻璃的,這種瓶塞要想達到單向密封效果不是很好,只能用於第三階段貯藏階段。因此要另行購買相應尺寸的橡皮瓶塞、L型玻璃管及相應尺寸的膠皮管(或帶單向閥的玻璃管),橡皮瓶塞中間位置要打一個與玻璃管相匹配的眼,以便將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將瓶內的氣體導出,玻璃管的另一頭接軟膠皮管,膠皮管的另一頭接到一個深底的容器中,容器加滿水,就行成了一個單向密封結構。細口瓶及附件一般賣玻璃儀器商店都有購買。容器2的優點是,只要盛水的容器足夠大,加水足夠多就不會有漏氣的問題;透明的容器可觀看發酵情況(但在本階段盡量讓瓶子避光);換成磨砂玻璃瓶塞(或備一個不打眼的橡膠塞)也可作第三階段貯藏容器。
c. 當然最好還是用316材質的不銹鋼密封桶了。
d. 2.5-4.5段的PH試紙。
2. 要准備的輔料:
a. 葡萄酒用乳酸菌 —— 葡萄酒專用乳酸菌乾粉,即不是做酸奶的乳酸菌,也不是治胃病的乳酸菌葯片。葡萄酒添加乳酸菌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尖酸,使得果香、醇香加濃,口感柔協肥碩,經過蘋乳酸發酵(又稱後發酵)的葡萄酒才稱得上名副其實的紅葡萄酒。
至於用量,不同的乳酸菌品牌,啟用量是不同的,只能參考使用說明書了。
b. 偏重亞硫酸鉀 —— 大約含50%的SO2,本次用量大約25升葡萄汁按70毫克/升計算,3.5克左右。這樣第一次加硫大部分揮發,殘留部分加兩次加硫,葡萄酒總含SO2量不會超過100毫克/升,遠遠小於國家標准250毫克/升。
c. 50-60目的尼龍濾布1平方米。
3 .本階段操作步驟:
第一階段發酵基本結束後,發酵容器中形成三部分,上部是皮渣,中間是酒體,底部是酒泥和部分沉底的皮渣。將中間部分酒體(又稱自流酒)用導管抽出倒入准備好的第二階段容器中,第一階段容器中剩餘的皮渣通過輕微壓榨方式還可以出一部分酒也可加入其中,這部分大約100斤葡萄出25升酒左右。皮渣通過重壓榨還可以出一部分酒大約2-3升左右應另裝其它容器發酵(壓榨酒的出酒質量稍差於自流酒,在此不論)。自流酒密封單向隔絕空氣、避光,馬上就可進行蘋乳酸發酵。蘋乳酸發酵分兩種:自然發酵、人工發酵。
1 自然發酵 —— 自然發酵條件為,PH3.2以上,酒精度12度以下,溫度18-22度之間,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所用葡萄存在活性乳酸菌種。以上條件只要有一個不滿足發酵就不會進行。因此成功與否是不確定的。
2 人工發酵 —— 向酒體中施加乳酸菌種,其發酵要求的工藝條件與蘋果酸—乳酸自然發酵控制的條件一樣。經過20-30天左右的發酵,盛酒容器中沒有氣泡析出了,第二階段發酵過程已經結束,這時應立即往酒中添加SO2,控制乳酸細菌、酵母菌的活動,並倒桶一次,分離酒腳。當然最好能用專門的消毒過濾裝置,把酒中的乳酸菌和酵母菌分離掉。
在第二階段中只要葡萄品質好,注意器具的消毒殺菌、隔氧,輔料施加得當,一般情況不需專門澄清過濾就能產生很清澈的葡萄酒了。

四、貯藏
葡萄酒的貯藏要求全密封容器,儲藏酒時要將酒加滿罐、避光,溫度控制在10-20度無異味的房間內。
1. 要准備的工具和容器:
第三階段的容器
a —— 第二階段的容器都能作為第三階段的容器,只要多增加一個作為中轉用即可。用細口瓶是第一選擇,但要決對做好瓶口的密封,密封操作不當辛苦2個月做的酒就有可能前功盡棄。倒瓶後只要將第二階段的橡皮塞換上備用無眼的橡膠塞。
要准備的輔料:
b 200-300目的尼龍濾布1/2平方米。
2. 本階段操作步驟:
葡萄酒經過兩次發酵,再通過200目的中度過濾,就初步成為粗酒了。這時最好不要馬上喝,因為粗酒容易醉人。
這時最好將酒倒到事先准備的容器中陳釀,這個階段的容器不用太大,因為有可能屋裡屋外搬進搬出。在北方地區晚上室外溫度在零下-5度左右可以將酒拿到室外冷凍降酸處理。這階段放置時間可根據當年的葡萄酸度來調節。當年葡萄較酸就放7-10天,否則3天左右即可。但如室外溫度降到零下7度,一定要移回室內。否則會就會結冰影響質量。
經過冷凍的葡萄酒會在容器的底部結一層硬質的酒石酸晶體。在來年4月(或環境溫度超過20度)天氣轉暖時要倒1次桶,將酒石酸去除。倒桶後可繼續大桶(瓶)貯藏直至來年10月裝瓶。
五、裝瓶
本階段要准備的工具和容器及輔料:
a. 第三階段的容器2 —— 專門的儲酒容器,如葡萄酒瓶、盒中袋等。
b. 酒瓶塞、熱縮管 —— 用葡萄酒瓶盛酒,就要用到酒塞、熱縮套管,酒塞種類很多,純木塞有整木的、1+1的(碎木粘合兩頭再帖整木皮)、碎木粘合的。另外還有合成橡膠塞,高分子合成塞等等。要是想裝瓶長期保存(超過半年),最好用整木的或1+1的或高分子合成塞。短期保存用什麼都行。
c. 壓塞器 —— 用途就是將瓶塞壓入酒瓶內。一般買來的木塞直徑都是22mm左右而瓶口內直徑只有18mm左右,所以只有藉助工具才能將瓶塞壓進瓶內。
d. 維生素c —— 在裝瓶前,在酒中加維C,用量100斤1~2克,起到保持酒質的作用。
有條件還可以配置過濾設備。
性急的釀友可以在來年的3~4月裝一部分瓶,但最好還是在來年9月以後裝瓶。因為陳釀是做好葡萄酒的一個重要環節,1年的陳釀期是必不可少的。
倒桶、裝瓶的最主要原則就是要盡量避免酒體太多的接觸空氣,由於家庭條件所限,在倒桶、裝瓶時不可能做到隔氧,因此盡量縮短倒桶、裝瓶時間,減少酒體與空氣的接觸面。因此最好用管子抽,而且要從上部開始抽,逐漸下移管頭,有條件可用微型清潔水泵加過濾設備抽酒。另一頭要讓酒順瓶邊流下去。要盡量裝滿。裝瓶最好裝好一瓶酒馬上壓瓶塞。

最後提醒一點的是消毒,所有與酒接觸的容器和工具都要認真消毒,以盡量減少細菌的侵入。消毒手段主要有:開水燙、火燒加溫、75%酒精擦拭、微波爐加溫、亞硫酸清洗等。還可購置能產生富氧水的消毒機消毒。

㈣ 怎麼釀葡萄酒

葡萄酒是大自然的產物,是健康的酒精飲品。隨著生活水平、鑒賞能力的提高和人們對健康飲酒的認識,葡萄酒已逐步成為中國人喜愛的酒種。但商場內一排排包裝各異的葡萄酒卻常常會給你無從下手的困惑,做聰明的葡萄酒消費者唯一的途徑就是當一名葡萄酒的內行。

而欣賞葡萄酒並不是看幾篇文章就能體會到她的內涵和多變,聽他人講一萬次葡萄酒的特點區別,也沒有親自嘗一口來的直接和印象深刻。

記得:葡萄酒,它首先是酒,是含酒精的飲料,是入口的食物。葡萄酒,不是生活必須品,她卻是能帶給你奇妙夢幻般享受的「上帝之水」。要相信自己的感覺,選擇自己喜歡的。

有條件的朋友在閑暇之餘自己動手釀造葡萄酒,在娛樂中了解了葡萄酒的品種、工藝知識,感受回歸自然、陶冶情操、給平淡的生活增添成功樂趣。在親朋好友聚會時端起一杯自己做出來的葡萄酒,給大家介紹你這杯酒的來歷過程,與朋友們分享你成功的喜悅,豈不是一舉多得的美事?

自己在家就能做出葡萄酒來?回答是肯定的,所以她才是與人類歷史同樣悠久的飲品,是「大自然的產物」。

釀酒很簡單,想要釀出好酒可就是需要點學問和經驗了。至於您的酒香氣、味道、顏色等物理指標如何,我相信普通人對酒的評判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自己的孩子最漂亮」這一不變的真理,用來回答對葡萄酒的真實感受是再合適不過了。

以下是一些初次釀造葡萄酒的常見問題,解答結合了現代葡萄酒釀造工藝與傳統葡萄酒釀造方法的優點,簡單易行,希望對躍躍欲試的美好生活愛好者有所幫助。

1、什麼葡萄可以用來釀葡萄酒?

自釀葡萄酒,講究的是因地制宜,自娛自樂,對葡萄品種沒什麼特別規矩,只要是葡萄就可以玩玩,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年選擇3、2個葡萄品種同時釀 (也就是多准備幾個容器而已),會在對比中更深地感受不同葡萄品種對酒風格的影響。釀紅葡萄酒必須用紅色葡萄,顏色越深(紫黑)越好,成熟度越高越好,紅皮紅肉更好;白葡萄酒用白(綠色)葡萄或紅皮白肉的葡萄(發酵前壓榨去皮)。

葡萄酒的酒精度是由葡萄所含的糖分轉換而來,紅葡萄酒的顏色來源與葡萄皮肉所含的色素,所以,應盡量選擇成熟度好、新鮮、干凈衛生的葡萄用來釀酒。若家居葡萄酒產區能買到專用釀酒葡萄,那就使您可以用自釀的葡萄酒與商店花錢買來的葡萄酒做一個對比品嘗,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事兒。

紅葡萄酒常見的釀酒專用葡萄品種有: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麗珠(Cabernet Franc)、蛇龍珠(Carbernet Gernischet)、梅鹿輒(Merlot 美樂)、佳麗釀(Carignane)、黑品樂(Pinot Noir)、佳美(Gamay,Gamay Noir)、西拉(Syrah)等。

白葡萄酒常見釀酒專用葡萄品種有:雷司令(Riesling)、貴人香(Italian Riesling)、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1anc)等。

另外,紅皮白肉的玫瑰香鮮食葡萄也常用於白葡萄酒(去皮後發酵)和玫瑰紅葡萄酒(帶皮發酵)的釀造,而且成酒的香氣很特別。至於不同葡萄品種釀出的葡萄酒的風格特色,網上有很多有關釀酒葡萄品種的介紹,這里不一一介紹。

2、需要專用工具和專用敷料嗎?

不是必須。瓶瓶罐罐、水桶、大缸都可以當容器。少量觀賞試驗,推薦使用透明的玻璃瓶、可樂瓶、礦泉水瓶。為防止與空氣過度接觸而使得酒液氧化,最好用口孔較小有蓋的容器,或者用塑料布包裹後捅破一小孔。酵母、澄清劑等輔料添加物也應該盡量少用或不用,但SO2對葡萄酒的長期保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弄到少許SO2 含量6%的亞硫酸是最好不過的。

3、用塑料桶好還是用壇子好?

用具發酵時沒規矩,食品級用無毒塑料、壇子都可,當然,玻璃瓶、瓷器、不銹鋼罐更好。切忌與鐵、銅、錫等金屬接觸。

4、葡萄要不要用洗滌劑清洗?

不要。洗滌會大量損失葡萄皮上的天然酵母,使得發酵的自然啟動變的困難。如果不是對化學農葯的忌諱,連葡萄的沖洗也盡量避免。酒精它自然的消毒能力,您大可不必追求在絕對潔凈的真空中生活,切忌談微生物色變。如果您勢必要洗,也盡量減少洗滌強度,且盡快涼干後再破碎釀酒。

5、葡萄入罐(瓶)前需要除梗破碎嗎?

需要。葡萄汁液與葡萄皮接觸,有助皮上的天然酵母繁育快速啟動發酵。紅葡萄酒破碎程度擠破即可,避免搗成糊狀給後期的過濾找麻煩。白葡萄酒需要取汁發酵,破碎壓榨當然就是要榨乾最後一滴汁。

6、發酵過程理想溫度是多少?

紅葡萄酒控制在25-30度,白葡萄酒控制在18-20度。

7、容器里裝多少為合適?

前期的酒精發酵會產生大量氣體,葡萄皮會分層漂浮於酒液上方,保險期間容器應留有30%左右的剩餘空間,以免寶貴酒液溢出。發酵由啟動(少量冒泡)——強烈(大量氣體外逸)——減弱(起泡驟減)——靜止(發酵完成)。此階段時間約1個禮拜左右。

對紅葡萄酒來說,後期的蘋果酸-乳酸發酵(不是必須)會降低酒的尖酸而使得酒質更柔潤可口。溫度合適(20度以上),酒精發酵後的葡萄酒會自然啟動蘋乳酸發酵(很多情況下蘋乳酸發酵不能正常啟動),此時皮渣已濾出,氣泡細膩干凈,也沒有酒精發酵那麼激烈,容器上方留有10%空間即可。盡量避免空氣的介入同時又要排出容器內的氣體,有條件的可用簡易單向閥控制氣體只出不進。此階段的時間約需半個月左右。如果當年沒有啟動蘋乳發酵,可滿瓶密封存放,酒液在過冬低溫會析出酒酸石(米粒大小,晶體狀),降低酒液的酸度,等來年溫度合適時,用虹吸法除去沉澱,期待蘋乳發酵會自然啟動。溫度常常事葡萄酒蘋果酸- 乳酸發酵的決定因素。

8、加糖的原則是什麼?

是否需要加糖和加多少糖,是根據最後想釀成的酒度和葡萄原料的糖度來推算出添加量的。

一般是17克糖/升能產生1度的酒度。自然釀造最高能達到的酒度是15度。葡萄汁含糖量低——酒度低,難以保存;糖太高——發酵不徹底,產出甜葡萄酒。

9、那麼每次加糖間隔多長時間?一共加幾次為好?

如果葡萄成熟不是很好,糖度低,將來出酒達不到12度酒精,會影響酒的口感和保存。這時可以考慮加糖,每加17克糖/升產生1度酒,一般每升葡萄汁液可加入34克白糖,給酒增加2度,如果葡萄實在太不成熟可以考慮加68克糖/升,產生4度酒精。比如德國太冷,葡萄糖度低,只能做到7度酒,法律允許加 68克到11度酒,而法國波爾多隻能加34克達到12度酒,且要經國家審批才可以。

加糖要在發酵起動後二天或第三天,那時發酵最旺盛,酒中酵母含量達到最大,酵母活力旺盛,這時候加糖,有利於發酵的比較徹底,不留下殘余糖,保證酒的穩定。殘余的糖會被乳酸菌分解帶來刺激和苦味。糖的添加分兩次,間隔1-2天。以上說的是紅酒白酒可保留殘余糖成半干8克。但是白葡萄酒要避免蘋果酸-乳酸發酵,酒精發酵(5-6天)後立即分離酒腳、裝滿容器、降溫到17度,有條件的添加SO2封閉容器。

「蘋果酸乳酸發酵」是指的紅酒。是酸的轉化,不產生酒精。

10、發酵時是不是應該把糖全部加入,蜂蜜或者冰糖是不更好?

糖最好分次加入,過高濃度的糖會影響酵母的繁殖,由於冰糖顆粒太大會影響融解;冰糖效果其實並不如白糖;蜂蜜當然可以,但是蜂蜜里的水份含量高而且還含有其它的微生物。

11、發酵的時候要不要密封?葡萄入罐後需要通氣嗎?

不要密封。

需要微透氣。發酵需要氧氣,同時又有大量的CO2排出,過度密封有爆炸的危險。

因為發酵過程不是簡單的一個方程,有多個方程。酵母自身繁殖需要微氧,色素與單寧結合成穩定的顏色需要氧氣參與,否則顏色會退化,這是大工業生產過程中開放式倒罐的原因,另外倒罐通風也可以去除酒中的還原硫化氫臭味,酵母本身發酵會自生SO2如果不給氧,會還原出臭味來。這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得出的工藝總結。

12、第一次發酵時要不要攪拌?

要。通常一天2-3次,把漂浮的葡萄皮壓到酒液里,利於浸泡浸漬出葡萄皮上的單寧、色素等酚類物質。

13、發酵期一般需要多久完成?

25天左右。第一步是葡萄糖份轉化到酒精的發酵,有明顯的氣泡,氣泡量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大約需要一個禮拜;第二步是對紅葡萄酒而言的蘋果酸到乳酸的發酵,氣泡細膩均勻干凈,也是經歷少-多-少的過程,大約半個月。

14、紅葡萄酒什麼時候皮渣與酒液分離?

發酵啟動(明顯的泡泡上升)的5天左右就應該皮渣分離了。丟掉過濾出來的皮渣,保留酒液。初次過濾(皮渣分離)可用干凈的布料或絲襪等等(滴滴皆辛苦,過濾不要忘記用力擠壓出皮渣里殘存的酒液)。

15、白葡萄酒發酵前要不要去皮?白葡萄酒去皮壓榨過程要不要快速操作?有什麼簡便好方法?

要去皮。為了降低葡萄汁中懸浮物和酚類物質的含量。破碎取汁最好是隔氧操作,防止葡萄汁氧化。如果量小,把葡萄粒摘下來裝入透明的縮料食品袋子裡面,把空氣排除去,封口,或口朝上,用手掌壓袋子裡面的葡萄,這樣手不會沾到汁液,又隔離了空氣,然後把汁液倒入容器。袋子大用腳踩,如果袋子結實可用多用幾次。

16、自釀白葡萄酒要不要低溫發酵?

溫度要嚴格控制在18~20度。

17、自釀酒能放多長時間?儲存的時候必須把皮過濾掉嗎?

自釀的葡萄酒因為沒有使用工業生產的酵母和下膠澄清等工藝手段,酒液中會含有無害健康的微量雜菌,應在低溫逼光條件下保存,在一兩年內與親朋好友共享。當然,如果你的葡萄原料質量很高(葡萄品種、成熟度、衛生條件、當年的氣候等條件好),也不排除你能釀造出經得住陳年的好酒。

酒精發酵一般在1個禮拜左右就應該把皮渣過濾了。一般1個月後就可以喝了,最好是3個月(過冬)經過一段時間的隔氧、低溫、靜置、沉澱、過濾後喝更好。除渣後期的過濾,只需靜放一段時間後,用虹吸法濾出上部清澈的酒液滿瓶(盡量減少容器內的空氣)、密封(隔氧)存放,丟掉底部沉澱。

18、為什麼要過濾?皮有營養,家釀不要外觀只要質量?

首先是功能。酒的基本作用:鬆弛神經、使人興奮、營造氣氛,,,這是同樣生理工效的一杯漂亮的顏色、清澈的感官、優美的酒杯造型與一大碗漂浮著顏色陳舊難看的漿糊粥的選擇。

其次是原理。葡萄到葡萄酒的過程是糖發酵到酒精的發酵過程,這個過程是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完成的。葡萄中的糖分經過發酵過程轉換成酒精後,甜度消失酒精度已定,與有無皮渣已沒有關系。第一次發酵結束後過濾是必須的,皮渣中有不少對葡萄酒並不好的東西,同時也有不少雜菌,除了美觀的原因外對酒的穩定有很大影響。

最後是概念。白酒是糧食釀造的,喝一杯酒不等於吃了一碗大米;同理,喝一杯葡萄酒也絕對不等於吃一串葡萄,其成分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葡萄酒是上帝賜予人類的自然產物,不需要添加任何外加物就可以享受的酒精飲品。但喝酒不同於吃葯,唯美一點,在家也浪漫一些豈不更好?

19、我喜歡喝甜的葡萄酒,發酵時多加糖就行,對嗎?

自然釀造法得來的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最高能達到15度,釀造時過多地加糖,就會得到甜葡萄酒。但是,葡萄酒中含糖量高,酒液的殘余糖分高,稠度高,不但會給釀酒過程添加難度,影響成酒的澄清度,還會造成微生物繁殖、酒容易壞等難以保存等後果。
喜歡喝帶甜味的葡萄酒,可以在喝的時候根據自己的口味臨時在干(不甜)葡萄酒中添加糖、果汁或蜂蜜,很方便得到你喜歡的甜葡萄酒。當然,如果是葡萄原料本身自帶的含糖量高到可以釀出甜酒,您可千萬不要拒絕這難得的機會!

20、我喜歡喝高度酒,又要享受葡萄酒的保健作用和味道,怎麼辦?

白蘭地就是低度葡萄酒經過蒸餾得來的。
酒精度高的葡萄酒易於保存。喜歡喝度數高點的朋友,在葡萄酒釀造完成,適量添加白蘭地或白酒後,滿瓶、密封保存。

21、家庭自釀葡萄酒用小包裝的釀酒輔料(酵母、果膠酶等)哪裡有賣?

如需要葡萄酒酵母-果膠酶-單寧-發酵助劑等釀酒輔料的朋友,

22、配備簡單的檢測工具,晉級為專家型自釀高手 :

比重計——用於測算葡萄汁糖度含量和估計成酒的酒精度,測量范圍0.9000-1.100。若測量范圍沒有跨越0.9-1.1的,可用0.9-1和1-1.1的兩個比重計,根據發酵過程酒液情況分段使用;

量桶——用於測算葡萄汁糖度含量和成酒的酒精度,高度與比重計匹配使用,250ml的就行。
這兩樣東西普通的化驗室用品店有賣。

試想一下,發酵期間每天聞著家裡徐徐飄然的葡萄香、酒香,親眼看著偉大的葡萄在氣泡升騰中魔法似的變成高貴的葡萄酒,再能預期知道上帝賜予您的葡萄酒是濃烈還是寡淡,這種帶著自信的期盼是不是更讓人幸福地沉醉其中?

附:葡萄汁的比重與糖度和成酒酒精換算表(以20攝氏度為准)
比重 每升葡萄汁中含糖量(克) 釀成酒後含酒精量(%)
1.037 68 4.0
1.040 76 4.5
1.043 84 5.0
1.047 95 5.6
1.050 103 6.0
1.053 111 6.5
1.056 119 7.0
1.059 127 7.5
1.063 138 8.1
1.066 146 8.6
1.069 154 9.0
1.072 162 9.5
1.075 170 10.0
1.078 178 10.5
1.082 188 11.0
1.085 196 11.5
1.088 204 12.0
1.091 212 12.5
1.095 223 13.1
1.098 231 13.6
1.010 239 14.0
1.105 250 14.7
1.107 255 15.0
1.111 266 15.6

㈤ 葡萄酒的釀制過程

以紅葡萄酒為例
第一步,葡萄運到酒廠後,即被除去莖、枝乾等,然後壓破,將果肉放入發酵的容器內.去除干莖是為了避免產生過量的丹寧酸。
第二步,進行發酵。傳統的發酵容器為木製,但不銹鋼容器以其較清潔衛生,可更好地控制發酵過程,較容易控制化學放熱反應產生的熱量而漸漸地取代了木製容器。發酵過程持續五至十天,溫度需控制在不超過30℃。發酵過程中我們只使用自然的酵母菌,同時過程中需要添加糖份。
第三步,葡萄皮會上浮到液體表面.每隔一段時期就必須將發酵而成的葡萄汁從上至下翻轉過來,以求葡萄汁與果皮增加接觸後加強葡萄酒的色澤。
第四步,一旦所有的糖分轉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就表示發酵完畢.然後將剛釀造好的酒倒出,以避免葡萄汁內含有不需要的丹寧酸。
第五步,等酒(被提煉出來後,剩餘物質將繼續放入容器進行擠壓,擠壓後製成的酒稱為Vin de presse,由於Vin de presse含有大量丹寧酸,因此十分小心地混合經過再次擠壓生成的Vin de presse和前次產生的酒是今後葡萄酒成熟和儲藏的關鍵。
最後,將進行第二次發酵,名為」產生液體的發酵」.通過這次發酵,酒中的酸自然地被轉化和中和了。這個過程需要精湛的技術控制方能釀造出醇厚的紅葡萄酒。

㈥ 葡萄酒是怎麼做成的,研究報告表400字

葡萄酒的釀制方法:
第一步:買葡萄
選購葡萄時,可以挑選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顆顆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緊。這些葡萄一是容易發酵,二是價位相對較低。常見的葡萄、提子、馬奶子等,都是可以用來製作葡萄酒的。
第二步:洗葡萄
由於葡萄表皮很可能殘留農葯,清洗葡萄的環節就相當重要,最好能夠逐顆清洗,再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同時剔除爛葡萄。一些愛干凈的人,喜歡把葡萄去皮後釀酒,這也未嘗不可,但是少了一些葡萄皮特有的營養。
第三步:晾乾葡萄
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當中,等葡萄表面沒有水珠就可以倒入酒壇了。
第四步:選擇容器
酒壇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張用塑料容器,因為塑料很可能會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第五步:捏好葡萄放進容器
雙手洗凈後,直接捏葡萄,操作辦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勁一握,然後放入酒壇中,再把糖放在葡萄上面,葡萄和糖的比例是10∶2,即10斤葡萄放2斤糖。
第六步:加封保存
將酒壇子密封,如果是陶瓷罐的話,可以到買黃酒的小店要點酒泥,加水後糊住封口。加封後,酒壇子需放在陰涼處保存,平時不要隨意去翻動或打開蓋子。
第七步:啟封
天熱時,葡萄發酵時間需要20天至一個月左右,現在這個季節做葡萄酒,發酵時間需要40天左右。啟封後,撈出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注意,如果喜歡酒勁足一點,只需延遲啟封時間就行了。啟封後,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後,別忘蓋好酒壇的蓋子,以免酒味揮發。
以上是轉載,大致是這樣,但有不同的意見,供你參考:
1、葡萄不需過分沖洗,因為發酵所需的酵母,來源於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過分沖洗會大量減少酵母的數量,不利於發酵。
2、發酵初期,不要把蓋子封的很嚴,因為這時候是酵母繁殖時,需要氧氣;
3、發酵旺盛時,需把蓋子打開,因為發酵過程產氣,封的太嚴,會撐壞容器,蓋上幾層稀布就可以了。

㈦ 如何家釀葡萄酒 要具體的過程 這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家庭釀制的紅葡萄酒味道純正,價格便宜,不加任何添加劑和防腐劑,干凈沒有毒性,喝起來特別放心。
一,一定要在葡萄大量上市的夏天買自然成熟的葡萄,不要買反季節的大棚里栽種的葡萄。要買紫紅色的成熟了的葡萄(嘗嘗味道,很甜的一般是成熟了的);看看果蒂處,如果是青的,而且味道酸,就可能是打了「催紅素」的,這樣的葡萄最好不要買。

二,用剪刀貼近果蒂處把葡萄一個個地剪下來,可以留一點果蒂,以免傷了果皮;不要用手去揪葡萄,揪下葡萄就可能傷到了果皮;凡是傷了果皮的葡萄放到一邊去,留著吃,不用它做葡萄酒。

三,把剪好的葡萄沖洗干凈後用淡鹽水浸泡十分鍾左右,這是為了去掉葡萄皮上的農葯和其他有害物質(前面說到葡萄傷了皮的不要用來釀制葡萄酒,就是害怕浸泡時鹽水浸到果肉裡面去了,影響葡萄酒的質量)。然後再用清水沖洗一遍,再把¬水瀝干。

四,把葡萄倒在盆里,用手把它們一個個捏碎,葡萄皮,葡萄籽和果肉全都留在盆里,然後按照六斤葡萄一斤白糖的比例(喜歡甜一點的可以適當多放一點),攪拌均勻,等白糖完全融化以後裝在洗干凈的瓶子里。注意,瓶子不要裝得太滿,要留出三分之一的空間,因為葡萄在發酵的過程中會膨脹,會產生大量的氣體,如果裝的太滿,葡萄酒會溢出來。另外,為了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去,在瓶蓋上最好用塑料袋纏緊 .

五,夏天氣溫高,過二十一天葡萄酒就釀好了;如果氣溫低(低於三十度)可以多釀幾天。要注意的是,釀的時間越長酒味越濃;葡萄酒釀好以後,放的時間越長,酒味越濃。如果不喜歡太濃的葡萄酒,所以即使氣溫不高,最多二十六七天就可開瓶濾渣。¬

六,葡萄酒釀好以後,要把葡萄籽,葡萄皮,還有發了酵的果肉都濾掉,這就要濾渣。濾渣的工具用漏瓢;有的人用紗布過濾也可以;反正因陋就簡,家裡有什麼可以用來去掉渣滓的,就土法上馬,物盡其用,留下葡萄酒就行了。要注意的是,濾渣的工具一定要嚴格消毒,不要把細菌帶到酒裡面去了哦。 選自:歡伯網

㈧ 葡萄酒的釀制過程呢

一)釀造茅台葡萄酒紅酒的葡萄品種主要為國際公認的優質釀酒葡萄—解百納(CABERNET)葡萄品系(即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品麗珠: CABERNET FRANC;蛇龍珠CABERNET GERNISCHT)。茅台葡萄酒的生產流程:採收葡萄:葡萄受風土、氣候、技術影響很大,釀造葡萄酒必須注意葡萄的品種,不同品種的葡萄所釀造的葡萄酒具有不同的風味,所謂「三分工藝,七分原料」。茅台葡萄酒的優質原料在成熟後,24小時內迅速進行了破碎加工,以盡量保證破碎葡萄的新鮮度。除梗:由於葡萄酒的釀造不需要過多的葡萄梗,所以須將葡萄梗要求除掉,保留下葡萄的果粒,這是因為,葡萄梗中含有較高的劣質單寧,而劣質單寧可以使葡萄酒的味道變的粗糙。發酵:將已經破皮的葡萄連同籽及果皮,全部一起加入酵母來進行控溫發酵。葡萄皮中的色素在浸漬的作用下,釋放於酒中,使酒產生悅人的色澤。葡萄中的糖份則在酵母的作用下轉化成酒精;葡萄籽與葡萄皮中的單寧酸也產生於酒中,使葡萄酒產生了酸澀味道。壓榨:將發酵結束後的葡萄酒,經轉罐後,將含有葡萄皮、葡萄籽的葡萄酒進行壓榨取汁。茅台葡萄酒採用了國際上先進的氣囊式壓榨機,對其進行溫柔的壓榨,不破壞果籽及果皮的結構。避免了葡萄籽及葡萄皮中的劣質單寧進入葡萄酒中,以影響其風味。蘋果酸-乳酸發酵:這個過程降低了葡萄酒的酸度,增加其細菌穩定性,更增加茅台葡萄酒口味和香氣的復雜性,改善其風味,使其香氣細膩,口感圓潤,口味醇和綿長。橡木桶陳釀:在有氧條件下進行的橡木桶陳釀出的茅台葡萄酒,萃取了橡木中香味物質,使茅台葡萄酒通過橡木進行揮發,揮發產生的空間使酒增強了與空氣的接觸和氧化,使茅台葡萄酒的顏色從剛發酵結束的紫紅色逐漸變成寶石紅色。並使茅台葡萄酒更為柔和、圓潤、肥碩,完善其骨架和結構,改善其色素穩定性。調配:不論是葡萄的品種、栽種的土壤、採收的年份、氣候、釀造的方法等,都會影響到葡萄酒的風味。所以,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口味的葡萄酒,這就是葡萄酒的特色。通過高級調酒師的調制、培養,創造出了不同口味的茅台葡萄酒。低溫冷凍:經過低溫的冷凍,可以使酒中的酒石酸更加穩定,而得到清澈、晶瑩剔透的茅台葡萄酒。過濾、灌裝:經低溫冷凍後,經過過濾、灌裝、打塞、貼瓶標的生產流水線,一瓶口感醇厚、色澤晶瑩的優質茅台葡萄酒誕生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釀葡萄酒研究過程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