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珠海东澳岛船票时间
快船一般复是8:15和14:40发船,制航程约40分钟,价格56元。横琴码头有不定期航班直达南沙湾码头(全程约35分钟),价格约35元。珠海的香洲港码头及横琴码头都有船到达南澳岛,香洲港一般到达东澳码头,横琴一般到达南沙湾码头,游客在香洲港坐船的比较多。
东澳岛属珠海市万山区管辖,是一个石奇水美,花木葱茏,空气清新的美丽小岛。东澳岛非常完整地保留着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明媚的阳光与岛上浓绿的森林构造了东澳岛几近完美的生态旅游环境。
(1)横琴啤酒节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穿便装和舒适的平底鞋,特别是女士要预备防晒油和遮阳物品,不要穿高跟鞋。
2、晕船者在上船前不要吃得太饱,作好防晕准备。
3、岛上多喝水,吃海鲜尽量不要生吃,并注意适量,不饮用大量啤酒。
4、到海里畅游最好穿上救生衣;沙滩沿途设有免费的更衣室及淋浴设施。
5、到岛上后,要尊重当地风俗。
6、请保护岛上环境的清洁,不要任意丢弃垃圾。
⑵ 中国国际马戏节的举办意义
打造文化品牌 加快文化惠民
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历来受到珠海的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嘉多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最重要的软实力,珠海要加快文化建设步伐,打造文化强市。
2000年以来,珠海在文化产业体制创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品牌打造等方面取得不错的发展成绩,已经拥有北山音乐节、沙滩音乐派对、珠海文化大讲堂等多样的文化活动品牌。但一个客观的事实是,珠海文化活动尚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品牌活动,这对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个软肋。
萌芽于周、形成于汉、盛行于唐,中国拥有历史悠久的中国杂技,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杂技节却为数甚少,尤其是马戏类节目,更是整个杂技大类中的“短板”。
马戏节的举行则可有效弥补这一短板,进而提高中国民族文化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世界影响力,承担着特殊的国家使命。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表示,本届马戏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办国际马戏节,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活动,不仅填补了广东和珠海的空白,也填补了中国杂技发展史的空白,对加强中国艺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促进我国杂技艺术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我国杂技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马戏节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将起到重要作用,也将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自有民族文化品牌的魅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将建立起国内外杂技马戏界的交流与互动平台,提高中国杂技马戏的竞争力,加快中国杂技马戏水平的自我发展与提升。
这对珠海文化品牌的打造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举办马戏节是珠海深度开发文化旅游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打造新的文化新品牌,并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更好的融合,从而推动珠海文化的发展、繁荣,也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珠海市相关负责人说。
在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同时,珠海同样希望马戏节能够成为珠海推动文化惠民的载体。据了解,此次马戏节期间,珠海将安排20多场惠民演出,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具有国际水平的马戏表演,享受到珠海文化建设的成果。同时,也有望将马戏带来的欢乐元素注入城市文化当中,为城市发展凝聚更多正能量。
共建旅游休闲中心 促进港澳文化繁荣
澳门,一座以博彩业闻名的城市,2000年以来一直在加快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依托博彩业所吸引的客流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但其产业发展却受到土地空间的制约。
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横琴,实行封关运作后与澳门之间来往便利,又拥有数倍于澳门的土地空间,在配合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共同促进港澳地区文化繁荣方面承担特殊责任和使命。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横琴打造成为与港澳配套的国际知名休闲旅游胜地,《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也提出,要发挥粤澳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演出资源优势,开发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产品,发展具有岭南特色、中西融合的文化品牌。珠澳两地共同打造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已成为两地共识。
位于横琴的马戏节,在两地休闲旅游合作史上将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珠海在马戏节申报时指出,马戏节的举办可以完善粤港澳地区文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不同主题、特色、档次的多元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实现三地文化旅游休闲产业在门类上的互补共赢发展。
“举办马戏节、发展高品质度假旅游项目,可以把珠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串联成“一程多站”的文化旅游线路,开辟文化旅游共同市场,增强珠澳文化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和对珠江口西岸的辐射力,推动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因此十分必要。”
此外,通过举行马戏节促进横琴乃至珠海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是珠海申办马戏节的重要原因。休闲旅游是珠海和横琴的产业发展重点,2013年,珠海对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高端谋划,也取得了成效。
横琴新区已引进“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丽新星艺文创天地”等项目,旅游休闲和文化创意已初步形成“大项目+龙头”的发展模式,马戏节作为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最具有国际市场号召力的子项,将有利于形成珠海休闲旅游的新品牌,促进产业发展。
提升城市品牌 聚合发展能量
谈起法国的戛纳,人们瞬间会想起每年5月在这里举办的电影节;说起德国的慕尼黑,人们会想到慕尼黑啤酒节;而意大利威尼斯的双年展,也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而直到今天,很多人提起珠海,都会想起曾经的珠海电影节。
从国内外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大型的城市活动可以让一座城市声名远播,甚至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中国国际马戏节就有望为珠海带来城市知名度的提升。
当今社会,知名度和关注度就是生产力,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中山大学视觉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教授冯原介绍,城市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对城市带来的成果分两种,其中一种表现在舆论关注方面,“就是舆论会非常关注活动本身及举办活动的城市,这种关注涉及很多方面,并且可持续性非常强,对提高城乡知名度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上,在珠海,此类活动已有先例。两年一届的中国航展已成为珠海最闪亮的城市名片,不少外地人都是通过中国航展而知晓、认识、熟悉珠海这座城市的。而在举办马戏节后,珠海将再添重量级的“国字号”活动,形成“双年看航展,单年看马戏节”的城市品牌活动。
在冯原看来,作为特区,珠海与部分地区相比,在经济发展和吸引人才方面有一些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城市号召力和影响力方面有待提升,马戏节的举办,正是以新的城市文化品牌为抓手,推动提高城市知名度。
“城市形象不是抽象、空洞的,不能离开城市活动而独立存在,而是要靠城市的各种活动来具体达成,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也对城市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一旦达到以后,就为城市创造了最好的识别形象。通过马戏节等一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珠海可以成为一个被谈论的、或者被广泛传播的城市,其城市形象也就深入人心了。”冯原说。
马戏节的举行也将为珠海对外传播带来绝佳机遇。当前,珠海处于大发展前夕,对外界的各种资源需求更为迫切,做好对外传播也异常重要。南方民间智库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彭澎认为,借助马戏节这个平台,珠海正加紧策划向外传播港珠澳大桥、横琴新区、高栏港等开发建设带给珠海的区位优势、宜居环境和高端产业进一步凸显出来的优势,使外界对珠海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有利于吸引人群、资本的关注,为珠海的发展聚合更多资源。
主动加压、倒逼机制 促进城市升级
南湾大道双向两车道变成三车道、迎宾南路铺上新沥青、横琴镇中心城区通过整治变身具有海岛风情的浪漫小镇、环岛东路两边换上精致的绿化、拱北口岸地区乱摆卖减少、陈旧的建筑外立面也换上了亮丽的新外观……如今的珠海,整个城市面貌都在悄然改变。
这得益于借马戏节举办主动加压形成的倒逼机制。从国内众多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借助一些大型活动的举行,以此倒逼城市各项基础设施、行政服务、对外接待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城市设施和服务的升级。
马戏节的举行同样给珠海的城市建设带来大的变化。据了解,在马戏节之前,珠海已围绕“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部署了众多工作,以马戏节举行为时间节点,珠海主动加压,倒排工作进度,推动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比如交通运输保障、城市环境治理、衣食住行配套服务提升等。
其中,马戏节举办地横琴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城市面貌均加速提升:横琴码头经改造后成为具有南欧风情、与澳门建筑遥相呼应的新景观;宝兴路临街建筑提升后变成黄、蓝、白三色相间的明亮外墙……马戏节让人们提前见证横琴新区开发建设的成果。
而在主城区,众多城市面貌改造项目也在陆续进行,部分项目已经完工:广珠城轨两旁景观林改造已绿意盎然;改造后的石花路、迎宾南路、南湾大道等行车更为通畅、平衡;各主干道两旁以前稍为杂乱的广告牌经过整治后变得有序、整洁;接驳设施的完善使整个城市的交通更为便捷通畅。
据了解,为了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珠海启动实施“八大服务提升行动”,具体包括餐饮管理、酒店接待、城市公共景观及交通、旅游产品、商贸流通、现场综合服务、从业人员素质提升、税收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实现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为马戏节的举办提供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
“类似马戏节这样的城市活动,可以倒逼珠海升级现有的基础设施,无论是场馆还是酒店或立体交通,城市都会长期受益于这些集中建设的现代化设施。同时,城市接待能力、市民礼仪水平都会提高很多,这对珠海的长远发展都是促进。”彭澎说。
激活产业链条 促进经济提速提质
每年吸引约13万名电影界人士和游客、两周内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约合2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价值超过57亿人民币……从法国南部一个普通的渔港小镇发展为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电影节已经成为戛纳的形象宣传窗口和经济“火车头”,其产生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收入相当可观。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型的城市活动给城市带来活力的同时,也活跃着一方经济,以节招商、以节促游的概念如今已被广泛应用。而马戏节一旦培育壮大,成为文化旅游品牌,将有效激活酒店、购物、旅游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城市活动对城市的影响还表现在商业活动层面,比如旅游、酒店、消费的增长,像马戏节这样具有国际级水平的盛大活动在珠海举办,一定会刺激或带动其他行业领域的发展,许多行业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受益于这个活动。”冯原说。
当前,珠海正处于提速提质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横琴新区、港珠澳大桥等城市新标签的崛起,再次激起了国内外对珠海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前景被高度看好。如何借助马戏节这一平台,可以将珠海的突出优势、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宣传推介出去,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珠海、关注珠海,让更多的投资者来到珠海、投资珠海,从而为城市发展吸引和汇聚更多的优质资源,成为珠海的一道重要课题。
彭澎认为,城市活动对举行城市的区域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都会有较大的带动,珠海可进一步对本地拥有的城市活动进行统筹考虑,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将这些存量的资源充分盘活,使城市活动成为推动珠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在马戏节举办的过程中,这些资源都将与活动本身的营销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旅游、居住、招商引资引智的吸引力。除了直接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之外,还可能带来一些外来投资,如果将城市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顺势推广,将可能迎来巨大的商机。”彭澎说。
⑶ 最美旅游城市排名
最美的旅游城市排名,我觉得应该是西安,桂林,大理,丽江,厦门,深圳这地方吧。
⑷ 珠海的文化
珠海文化隶属香山文化,与中山、澳门同宗同源。香山文化在地缘上是指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门在内的地域文化。它在本质上集中体现了岭南文化中广府文化的文化特征,是中原文化、土著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相互碰撞和不断融合的产物,是相对岭南文化而言的子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珠海是一座具有浓郁代文化氛围的城市。从浪漫的休闲海滩,到欧式的午夜酒吧;从万头攒动的娱乐广场,到温馨宁静的文化馆站,珠海文化的内涵被放大,成为一种具有经济推力的“大文化”。
民居文化有170余年历史的会同村,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占地9.6万平方米的村子里,有会馆、碉楼、祠堂和数十所民居,格局齐整。而梅溪村的陈芳家宅,也有110余年历史,作为清驻夏威夷首任领事陈芳的家庭庄园,占地5.7万平方米的建筑群雕梁画栋,中西合璧,人称“岭南大宅门”。
民俗文化珠海的疍家人,是过去被称为“水流柴”的海上渔民。疍家人唱的歌叫沙田民歌,有170多年历史,分为高堂歌、咸水歌、大罾歌等,歌声高亢宏亮。珠海民间还有一种风格原始的祭神求福活动,人称“飘色”,是用巧妙的支撑装置将盛妆的男女幼童,高擎在半空进行表演。
2010年广东省珠海市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4。
留学文化135年前,“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在家乡创办了留学预备学校“甄贤学社”,之后“读书拜孔子,留学拜容闳”渐成珠海世风。珠海承办了一系列以留学为主题的国际交流研讨活动,规划并开始建设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中国留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留学文化设施,“容闳与留美幼童丛书”更受到海内外关注。
传记文化丰富的近代史料资源,为珠海提供了历史名人传记写作与出版的沃土。《珠海历史文化书系》第一批成功付梓。这部书系,分四套丛书,首批出版20余种,煌煌百万言,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其涉猎领域之广,历史线索之长,卷帧之浩繁,是一次对珠海地方史志的全面梳理。
海洋文化香炉湾的“珠海渔女”雕塑,象征珠海是海洋的女儿;中国海岸线最后一艘保存完好的清代三桅式古帆船,为珠海平添了海洋的神秘;海盗遗踪与海防炮台,记录着古往今来海洋上的风云变幻;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存和清代海关的遗址,则昭示着近代中国从大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漫长历程。
度假文化作为江海交汇、景色迷人的岭南水乡,珠海是海内外闻名的度假胜地。“住水边,食海鲜、玩水面、亲近大自然”的省级白藤湖度假区;有“岭南华清池”之称的御温泉度假城;依山傍水、以酒文化为主题的斗门酒吧城;集会所、枪会、狩猎场、山地高尔夫球场为一体的万盛乡村俱乐部等,都是阖家小住、情侣度假或是亲友欢聚的理想去处。
休闲文化情侣路仿佛珠海的城市名片,无论是在月下的礁岩观潮听涛,还是随风中的游艇漂海垂钓。
酒吧文化毗邻港澳的珠海,是开放型的国际化城市,酒吧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城市色彩。水湾路的酒吧一条街,虽然不及香港的兰桂坊热闹,但掩映在绿色园林中的露天欧式情调、正宗的葡萄牙红酒和德国啤酒,却也吸引了流连忘返的国内外酒客。在湾仔的濠江边和斗门的白藤湖畔,又有两条新的酒吧街即将建成。
沙滩文化珠海有340多个海滩,虽然多数尚未开发,但珠海人的海滩情结却难割舍。从市区的菱角咀,到高栏岛的飞沙滩;从东澳岛的南沙湾,到三灶岛的金海岸;从外仃伶的银沙泳场,到荷包岛的大南湾。
演艺文化珠海的合唱艺术在海内外颇为知名,多次赴美国、新加坡等国交流。全国教师合唱节也在珠海落户。海泉湾的歌舞晚会将代声光技术融入古老的海滩,女子中乐团则将幽扬的千年中华古韵洒落在年轻的经济特区城市。珠海粤剧团的姚志强、赖琼霞更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影视文化珠海因优美的城市环境,成为国内影视摄制单位普遍看好的外景地。每天都有摄制组在珠海拍戏,最多时竟有八部影视作品同时在珠海拍摄。电视连续剧《失乐园》、《绿萝花》、《棋行天下》、《可怜天下父母心》、《相约青春》、《偷心之问》、《命运的承诺》等,均以珠海为主要外景,并由此带旺了珠海的影视制作业和演艺服务业。周星驰著名的电影《少林足球》亦是在珠海拍摄。
传媒文化珠海的传媒品种比较齐全。有一张日报、一张晚报、一本时尚期刊、一本通俗文学期刊、一家图书出版社、一家音像出版社,形成了“两报四社”规模的珠海报业集团;三个电视频道、两个立体声广播频道、一张生活类周报,组成了珠海广播电视台。珠海政府网站、“珠海视窗”等网络传媒也迅速崛起。
广场文化珠海市50多个大小不等的文化广场,成为群众文化活动主阵地。9个人民团体分头组织,市财政连年拨款扶持,每年70多万人参与,形成了以人民团体为主,社会各界齐抓共建广场文化的崭新模式。市政府要求:规划与建设部门统一行动,确保2010年前每个街道办(镇)建成不少于一个3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
堂馆文化从2001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5000万元,并逐年递增1000万元,珠海博物馆一期、珠海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珠海大会堂改造工程、珠海图书馆、珠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古元美术馆等完工并投入使用。
生态文化珠海高度注重生态保护,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文化。全国最大的海岸滩涂湿地保护区、全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全国罕见的水松林保护区、全国惟一的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平添了珠海的生态魅力。而横琴岛上依山临海的深井村,被珠海市确定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点”。
宗祠文化珠海祠堂众多。黄杨山一带有多个赵氏大宗祠,均为南宋王朝兵败崖门之后,由散居当地的皇室后代所建,其中南门的绿漪堂保存最为完好;明代的荔山黄氏大宗祠,记录了族人的吏治;清同治年间的杨氏大宗祠,则是杨家将后代南迁后的祖祠,保存有朝廷褒奖的封匾。
创意文化珠海的“全球悟空创意行动”,堪称中国民族卡通走向世界的先行者。行动以中国传统的卡通动漫形式与汉语言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打造创意文化的核心产业。“火车头设计”则在珠海建立了一个卡通形象设计节目制作品牌形象授权衍生产品及市场营销等各环节相互促进的良性产业链。
餐饮文化珠海毗邻港澳,本身又是移民城市。港式海鲜粤菜、港式粤味早茶、澳门葡国菜等,作为高档餐饮的主流特色,洋溢着浓郁的港澳风情。以本地出产物为主、体珠海地方人文特色的“浪漫蚝情”等十大珠海名菜,散透一种质朴的纯真。而风味各异的潮州、湖南、四川、东北、中原、西北菜系,更体珠海餐饮文化的包容性。
⑸ 珠海哪里有进口啤酒经销商
横琴有,创业园区内,有啤酒,有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