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岛啤酒的由来
我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但是市场消费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纪末随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来的,在中国建立最早的啤酒厂是俄国人在哈尔滨八王子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此后五年时间里,俄国、德国、捷克分别在哈尔滨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厂。 1903年英国和德国商人在青岛开办英德酿酒有限公司,生产能力为2000吨,这就是现在青岛啤酒厂的前身。 1904年在哈尔滨出现了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啤酒厂---东北三省啤酒厂;1914年哈尔滨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厂;同年北京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1935年广州出现了五羊啤酒厂(广州啤酒厂的前身)。 1958年我国在天津、杭州、武汉、重庆、西安、兰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资新建了一批规模在2000吨左右的啤酒厂,成为我国啤酒业发展的一批骨干企业。 到1979年,全国啤酒厂总数达到90多家,啤酒产量达37.3万吨,比建国前增长了50多倍。 然而,我们啤酒业大力发展真正发生在1979年后十年,我国的啤酒工业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续增长。80年代,我国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国大陆啤酒厂家发展到813个,总产量达656.4万吨,仅次于美国、德国,名列第三,(到1993年跃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国啤酒厂家增长9倍,产量增长17.6倍,从而我国成了名符其实的啤酒大国。 融合了古老的珍贵典藏和现代设计的青岛啤酒博物馆,作为百年青岛啤酒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集青啤的历史发展历程、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工艺流程、品酒娱乐、购物为一体,为国内首家啤酒博物馆。 坐落在1903年建设的青岛啤酒厂——登州路56号内,它的建成不仅为海内外游客走近青岛啤酒、了解青岛啤酒提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视角”,更成为青岛市引以为傲的旅游产品。 整个临街建筑外墙以仿欧洲古典建筑风格进行改造的青岛啤酒博物馆展出面积为6000多平方米,共分为百年历史和文化、生产工艺、多功能区三个参观游览区域。 青岛啤酒博物馆中最具价值的核心区域当属第一区域———百年历史和文化。在这里,顺着时空的脉络,游客可以通过详尽的图文资料,了解啤酒的神秘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青啤数不胜数的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外重要人物来青啤参观访问的情况。许多从欧洲和全国收集的文物、图片、资料和青岛啤酒的各阶段的实物是这一区域的展示精华。而祖辈曾在青啤工作过的德国、日本友人专门捐献的文物史料,使得这一展区更加引人入胜。
⑵ 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锐意进取,做到奋发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永不满足;
奉献社会,做到对股东、对消费者、对社会真诚奉献。
“锐意进取,奉献社会”,体现了青啤人在追求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
产品特点:
口味特点:
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
原料选用:
1、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2、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3、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4、水:酿造用水;
5、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2)青岛的啤酒文化由来扩展阅读:
企业荣誉:
1963年,全国酒评会上获得金牌奖;
1984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质量金奖;
1987年,青岛啤酒获得美国密西西比国际酒会质量金奖;
1988年,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质奖;同年,荣获轻工部颁发的创汇先进企业奖;
1991-1993年,分别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新加坡的评比大赛上获得金奖;
1991年9月19日,获首批“中国驰名商标”;
1993年,荣获新加坡国际饮品博览会最高荣誉金奖;
1997年,获得23届国际金星奖——“杰出公司形象和质量金奖”;
1999年,中国大陆唯一入选 “亚洲五十大名牌”的企业;
2000年,入选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2001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
2008年,青岛啤酒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十一;
青岛啤酒获得 DET NORSKE VERITAS(DNV)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2010年:
荣膺“中国绿色公司百强企业”;
荣获“首届中国绿金奖”;
荣获“2010中国最佳雇主企业”称号;
入选《财富》“2010最受赞赏中国公司”;
荣获“2010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获得“受推崇知识型机构及卓越知识管理项目大奖”;
荣获“2010年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最佳社会责任报告”;
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
2018年:
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第41位
⑶ 青岛啤酒起源
经考古发现,60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已经开始种植大麦,是为了酿造啤酒。
苏美尔人最早酿造了类似当今啤酒的酒精饮料,除了楔形文字,酿酒技术也是苏美尔人为人类做出的一大贡献。第一批啤酒可能是一次“幸运事故”的产品。随风飞舞的野生酵母飘落到潮湿的大麦中,引起了发酵反应,产生了第一批啤酒。早期的酿酒师们发现可以人工重复这种发酵过程;又发现可以通过添加香草、香料及其他成分酿制出更为可口的啤酒。经过改进,苏美尔人于 4000年前第一次用苏美尔语言,将啤酒的制作过程刻在印章上:将大麦制成面包状进行烘烤,再捣碎加入水制成麦汁,然后便可制成一种可以使人产生“兴奋、美妙、极乐”感觉的饮料。
历史学家证实,啤酒在欧洲受到宗教和皇家的庇护及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才得以流传、延续、发展。在德国慕尼黑市北郊,曾是天主教本笃会修道院的威亨斯蒂芬(Weihens t e p h an)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厂(约1040年)。慕尼黑的奥古斯丁娜和涌泉啤酒厂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著名的慕尼黑啤酒节起源于 1810年 10月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格与萨克森公主特丽萨的婚礼,后来每年举行,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啤酒节盛会。
中国早在新石器时期(距今 4000~5000年)就有用发芽的谷物酿造啤酒的记载。商代甲骨文中记载有,用不同种类的谷芽酿造的“醴”( li),这种“醴”就是原始的啤酒。因为它是用谷物的芽(相当于现代的麦芽),酿造而成的。自宋代起(公元960~1279年),由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中国人口味喜好等原因,中国式的啤酒开始没落并逐渐失传。
中国近代啤酒源于西方文化。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啤酒这种有着浓厚西方文化色彩的酒精饮料在上海、广州、哈尔滨、大连、青岛等城市出现。为了喝到当地生产的新鲜啤酒,中国先后出现了多家啤酒公司和啤酒作坊。其中于1903年由德国人在青岛建造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最为驰名。当时就是亚洲最大、最先进的啤酒厂。青岛啤酒公司在100多年的辉煌历史中创造了中国啤酒的无数项全国第一。 1906年获得了慕尼黑啤酒节金质奖———中国酒业的第一枚国际金奖;建造了中国第一间制麦车间;中国第一次大面积种植啤酒花用于啤酒生产;中国第一个出口的啤酒品牌;中国第一家制作电影胶片广告的公司;中国第一家举办国际啤酒节的公司……
青岛啤酒无数的全国第一,搭起了中国啤酒业的历史脉络;成就了青岛啤酒的百年辉煌;燃起了青岛市民的啤酒激情。
⑷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4)青岛的啤酒文化由来扩展阅读:
青岛啤酒包装箱的鉴别:
青岛啤酒包装箱规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为出口纸箱、内销纸箱两种。
内销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用的是大红色,箱面上标有:“中国啤酒唯一驰名商标”和“此包装仅限中国境内销售”的文字,字体是宋体,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体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等用的是深绿色,字体是正楷,间架结构协调规范,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内销包装箱绝大部分用热熔胶封口,从封口处打开检验,有两道热熔胶,呈条状痕迹,箱面上有激光射码机打印的生产日期,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点有扩涨感。
假冒包装箱的印刷质量粗糙,箱面上字体及图形色泽暗淡,不均匀,字体印刷清晰,纸箱粗糙且软,包装箱用浆糊或胶水人工刷胶封口,无热熔胶条,生产日期是用塑胶刻制人工盖上的,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很死板,地扩涨感。
⑸ 青岛啤酒节的来历和发展急用!!!!
最早的来啤酒节由来
在源1810年10月12日这一天,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路德维希王子(即后来的国王路德维希一世)与萨克森公主特蕾莎的婚礼在慕尼黑举行,全城的居民都应邀到城门前参加这一皇家盛典。典礼过后由皇室成员一同参与的赛马活动则将庆典推向了高潮。随着日后赛马这一活动的保留,渐渐演变成德国啤酒节的传统。
1811年啤酒节延续
到了1811年,继赛马活动后,又一项新的热点——农业展第一次出现在了啤酒节上,其目的旨在促进巴伐利亚的农业。赛马,作为最悠久、当时最为盛行的活动现在已不再举行了,但是农业展却至今仍保留了下来,每隔三年在整个场地的南侧举行一次。
更多内容相继出现
最初啤酒节的游园活动内容很少。1818年出现了第一个狂欢酒会,并搭建起了两架秋千,宾客们可以在小型的啤酒摊前喝酒解渴。随着啤酒摊的数量不断增加,到了1896年,帐篷第一次取代摊位出现在游乐场,而场地的另一边则成为了充满乐趣的游园会。到了1870年,随着德国露天贸易的不断扩展,啤酒节的规模也相应迅速扩大。
⑹ 青岛人喝啤酒的文化是什么样的
青岛最好喝的就是夏天在烧烤店或者啤酒屋和的扎啤,凉凉的,还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喝进肚子里把一整天的烦躁,闷热全部赶走。
青岛啤酒文化有很多年的发展,我虽然不是本地人,但是在我小的时候,每年的暑假看新闻,就会看到青岛啤酒城开幕式,有什么样的特色活动,有时候还会在电视里看到喝啤酒大赛,很是精彩。
这些啤酒都是用铁罐子来打酒的,这些铁罐子能保持啤酒的新鲜度,和不被污染。这是青岛人延续了很多年的老方法,也是我们在青岛的任何大街小巷能看到的风景。
青岛人管喝酒叫“哈酒”,管喝醉了的人叫“酒彪子”。喝酒都是用大杯子,有半斤的,有一斤的。一般夏天喝的比较的多,冬天稍微的少一些。
现在青岛的啤酒分很多种,有一厂的,二厂,三厂一直延续到五厂,还有崂山啤酒,纯生,原浆等种类,当然这几年青岛也有专门的黑啤,每个品种的味道都存在小小的差别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口味,有喜欢和一厂的,也有喜欢和崂山啤酒的,崂山啤酒是用当地的崂山矿泉水来制造的,所以有很多的追随者。不过本地人都偏爱一厂的,一厂的啤酒是最早的开源地,也是当地人对啤酒的一种缅怀吧。
对于青岛的本地人都是非常喜欢喝酒的,他们喝酒就跟喝水似的,跟他们一杯酒,他就能跟你唠上大半天,什么发源地,什么酿酒都会说上半天的。青岛啤酒已经成为一种传承的文化。
⑺ 青岛啤酒的起源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8月15日,是由英德商人合资兴建的,起初被称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年产能力2000吨,生产设备和原料全部来自德国。
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
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买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
仍生产黄啤酒和黑啤酒,商标有“札幌”、“太阳”、“福寿”和“麒麟”等品牌。当时有日本籍职员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国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7)青岛的啤酒文化由来扩展阅读:
青岛啤酒惊喜亮相啤酒节
1、知名啤酒敞开喝
酒客们只要来到青岛啤酒大篷,就可以体验到青岛啤酒奥古特和青岛啤酒黑啤这两款最新鲜啤酒,领略世界金奖品质的魅力。
而除此之外,青啤大篷还提供纯生、原浆、白啤、IPA、蓝莓和葡萄果味等不同口味的啤酒,满足酒客们的不同需求,平时喝过的没喝过的青岛啤酒一应俱全,均可在现场品尝。
2、史上超大狂欢区
在啤酒大篷区最引人瞩目的,是位于中间位置的青岛1903大篷和奥古特大篷,两个大篷并肩而立。“往年青岛啤酒大篷往往一座难求,而今年青岛啤酒的两个啤酒大篷的规模扩大到约5000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3000多名酒客尽情狂欢。”
青啤大篷的负责人曾超介绍,青岛啤酒的两个饮酒大篷会有不同的风格侧重,青岛啤酒大篷依旧以狂欢为主题,而奥古特大篷则有略微舒缓的氛围。
⑻ 青岛啤酒的发展历史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8)青岛的啤酒文化由来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口味特点:风味纯净协调,落口爽净,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麦芽香气。
原料选用:麦芽:采用进口优质大麦,经青岛啤酒独特的制麦工艺精心制备而成;
大米:以国内领先的大米新鲜控制技术保证大米的优质新鲜,并采用适宜的代码配比;
酒花:采用优质新鲜的青岛大花和制定的优良香花;
水:酿造用水;
酵母:采用青岛啤酒独特的啤酒酵母。
酿造工艺
采用现代一罐法酿造工艺和独到的低温长时间后熟技术,历经30多天精心酿制而成,同时通过国内领先的啤酒保鲜技术,保证啤酒口味的新鲜。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稳定。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⑼ 你了解青岛的啤酒文化吗
青岛的啤酒文化其实是特别久远的,而且青岛本来就是盛产啤酒的,每个人都差不多会喝啤酒。
⑽ 青岛啤酒的历史
建议你去啤酒博物馆
登州路 啤酒一条街
1903年,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就在这个地方开办了啤酒厂,起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年产量为2000吨。 青岛啤酒博物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德国人的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珠式会社青岛工场”,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当时产品曾出口到西贡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啤酒厂,并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公司终于回到人民手中,并逐步恢复生机。 几十年来,青岛啤酒的产量一直相对较小。到1975年,年产量仅4万吨。改革开放后,青岛啤酒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后,青岛啤酒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年产量从1996年的30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370万吨,青岛啤酒以其强劲的实力雄霸中国的啤酒市场。 青啤的百年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反过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保障,又为青啤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无论德国人统治下,还是日本占领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青啤回归国有,都很重视企业发展,不断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