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扬州时报 扬州日报 扬州晚报哪个好
扬州日报不错,各方面信息都很全,消息也很有适时性。推荐~
B. 运河繁华在扬州有什么韵味
夜半时分,自南京五马渡起航的长江客轮,悄然抵达扬州。
清晨,世居东关街上的张泽清总要约上老街坊,去“钜源”茶食店叫笼翡翠烧卖,烫碗姜汁干丝,泡壶魁龙珠茶,听段扬州评话。“谢馥春”、老茶馆、“三把刀”……东关街上这些特色浓郁的文化元素,构成一幅魅力四射的长卷,“老扬州”的生活触手可及。
8月10日,从扬州广陵新城的高楼上俯瞰运河,但见南来北往的货船穿梭不息,井然有序。这“舳舻相接、帆樯栉比”的繁忙景象,已持续千年。时至今日,大运河江苏段仍全线通航,每年货运量超过4亿吨,约占全省综合运输总量的1/5,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更因其丰富多彩的活态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扬州人深知,古城“形”“神”难分,只保有形建筑,不保无形文化,少了文化滋养,“古城美颜”也难持续。
晶莹的玉器、精美的刺绣、悠远的古琴、厚重的雕版……8月10日,来到位于大运河遗产点个园对面的“扬州486非遗集聚区”,记者看到,雕版印刷、古琴艺术、扬州剪纸、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等21项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工艺师们,正在向市民与游客现场展示技艺。
一块黄梨木板,一把锋利拳刀,一位花样年华的女子正屏气凝神刻字。“发刀要快,干净利落;挑刀要准,不偏毫厘。”身后,71岁的非遗传承人陈义时轻声指点徒弟。
“掌握雕版技术,没有捷径,要靠一天天练。就说刻字,基本功起码要练6个月,能刻一些简单的字需要一年,3年左右才能出师。”陈义时表示,“雕版印刷技艺成功入选世界级非遗,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作为传承人,我打心眼里高兴。更重要的是,技艺有了新传人。”
运河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如何让其进入百姓家,融入寻常生活?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李政成向记者介绍,扬州举办了“大运河书香文脉传承发展论坛”,创作舞剧《水印扬州》、木偶剧《运河之花》、扬剧《鉴真》、广播剧《运河之子》等作品,推动“运河风情”“江南曲美”等节目品牌赴10多个城市展演。在扬州戏曲园,每周都有戏剧上映,受到市民热捧。
目前,扬州正对境内的10个遗产点和6段河道以及古镇、古闸、古坝、古码头、古民居等进行有计划的修缮保护。扬州颁布实施了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等3项制度,成为运河全线首个公布实施保护规划的城市,并规定各类遗产点、河段不得因城乡建设项目遭受新的建设性破坏。近年来,扬州先后叫停了仪征运河“一河两岸”、高邮市运河故道等可能损害运河遗产的建设项目。
来源人民日报
C. 扬州人看的最多是哪家日报有投稿的吗
扬州日报,扬州晚报
D. 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文人墨客钟情的千年古城,它是如今的什么地方
扬州,江苏省地级市,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内和具容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
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
E. 扬州运河代表性文化是什么
我去年夏天去扬州玩过,扬州是京杭之心,历史名城,有一些留存的古建筑很有代表版性,比如历史老街东关街权。全长估计有1000多米吧,街上有多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寺庙园林,还有各种商铺,什么油米坊呀、八鲜行呀、竹木行呀,古风古韵,文化氛围浓厚,每到假期都有很多人去的。特别是4月份旺季的时候,晚上人挤人,带小孩的都不敢让娃在地上走的。还有瘦西湖,这个湖之所以瘦长,是因为它原本就是古代运河河道的一截。大运河是世界遗产,瘦西湖就是其中的一个遗产点。运河遗产点还包括有几个盐商大宅,像东关街上的个园就是。
F. 扬州日报的投稿方式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你好,扬州日报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查看。
G. 京杭大运河对扬州发展有什么影响
隋扬帝开凿大运复河,在航运为主制要运输途径的年代促进了大运河沿岸城市的经济发展,而扬州地处大运河入江要道,成为南来北往的运输中心,使得大量的财富聚留在这里,据史料记载,扬州在16世纪中叶,即明朝时期曾一度是全世界经济最繁华的地方,这其中盐业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从19世纪后期开始,陆路交通开始发展,扬州也自此走向衰败,到解放初期,扬州只有2个半的工厂,基本没有工业。
H. 扬州日报 电子版最新2920年7月22号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20日上午9:30,扬州中学建校110周年校庆盛典隆重举行,此时0时经线专为22.5°W,校属庆仪式开始时,与扬州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是从22.5°W向东到180°经线,占全球范围的比例大于二分之一.
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