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青岛啤酒价格,啤酒批发价格,啤酒批发,上海供应商啤酒报价
说得好!
2.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青岛啤酒是如何实施供应链管理的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就是协调企业内外资源来共同满足消费者需求,当人们把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企业看作为一个虚拟企业同盟,而把任意一个企业看作为这个虚拟企业同盟中的一个部门时,同盟的内部管理就是供应链管理。只不过同盟的组成是动态的,根据市场需要随时在发生变化。
青岛啤酒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
一、实施供应链平台的背景
青岛啤酒华南事业部总部设于深圳,事业部下设青岛啤酒三水、珠海、南宁等九家啤酒生产企业,一家麦芽生产企业和一家销售公司,负责管理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北等六省区11家企业的啤酒生产和市场销售。从1999到2002年青啤一系列对啤酒企业的收购行为使其系列产品在华南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达到了184%。 但是,尽管历经系列变革,管理仍然是青啤华南业务成长的一块短板。当时青啤华南业务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随着青啤华南业务的迅速发展,内部交易成本随之加大,但控制力度随着管理链条的延伸却逐渐弱化。华南事业部各个部门间的协同问题重重。
第二,财务模式方面。由于在财务上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财务部门要对所有部门和活动的财务管理负责,致使财务审批反应慢,其代价要么是增加了业务部门的等待时间,从而可能导致业务机会的丧失;要么是财务管理不得不采取较为松散的方式,导致财务风险增大。
第三,华南事业部与分销商、供应商的协同手段明显不足。当时青啤的信息化仅仅限于单个销售公司的内部管理,而未从整个华南事业部的角度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
第四,最让青啤不能安心的是,华南事业部对经销商还没有达到锁定的程度。一方面是因为青啤提供给渠道的利益较为单一,仅限于单纯的“销售返点”,而这种以货币价值为核心的渠道吸引手段极易被竞争对手复制,渠道在竞争对手高额利益的诱导下可能会转移。
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对外部资源的整合缺乏一个平台,使得诸多有价值的服务,要么因为缺乏相应的工具而无法提供(如在线结算、在线物流、实时订单跟踪等能够有效提供渠道价值的服务),要么因为缺乏集中服务的平台而仅限于非正式、个案式的服务方式。
基于上述考虑,华南事业部在青啤集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于2002年下半年正式筹备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
二、选择外包的供应链管理平台
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涉及的应用主体多,地域范围广,环境复杂,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大,成本相对较高。
平台有特色的一个内容是应用了移动的供应链管理,可以让二级经销商和其下游的经销点不添置任何IT设施,仅仅是通过手机传送信息到平台并接受平台信息,加入以青啤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系统搭建后,从供应商到二级批发商,供应链的所有角色都连接到平台,在平台上协同完成所有业务流和信息流的交换户动。
三、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伙伴共同建设供应链管理平台 在计划建设供应链管理平台时,青啤的思路是,不能单兵突进,要考虑供应链上的其他伙伴,尤其是青岛啤酒的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它们的IT基础薄弱,管理基础不扎实,是供应链上最弱的一环,必须首先承认青岛啤酒、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现有业务流程、业务习惯中的合理性,先固化渠道行为,再追求适度的优化,目标确定不能太超前。
为此,青啤将整个实施分成几个阶段,渐次推行。
第一阶段为项目准备阶段,包括调研、培训和制定工作计划。 从2002年10月到2003年5月,青啤进行需求调研,详细了解以华南事业部为典型的整个青岛啤酒的业务流程、管理特点、IT环境、一级经销商和二级经销商的现状;青啤选择深圳销售客户服务部、深圳办事处、东莞办事处、两名具有代表性的一级经销商这几个供应链上的关键环节,通过实际进入平台操作、现场培训、现场辅导等方式进行培训,使关键环节掌握供应链管理平台,熟悉供应链管理平台的业务标准;对管理人员、业务人员、一级经销商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提供详细、具体的培训,培训人次达400人次以上。
第二阶段为平台推广阶段。为将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纳入华南事业部的总体工作内容,2003年6月开始,华南事业部联合一、二级经销商和平台外包的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一项主题为“百年青啤,百米极速”的渠道增值活动,推进项目的推广。同时青啤成立了由合作双方管理层组成的项目领导小组。
第三阶段为整体应用阶段。从2003年8月开始,其主要任务是在整个华南事业部大规模、全方位应用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用IT手段改造现有的销售渠道,将现有的人力密集型渠道改造成为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的渠道,全面实现青岛啤酒的渠道变革。 在要求经销商使用供应链平台的问题上,青啤运用利益拉动与强制推动两手抓的策略来推动经销商形成使用平台的习惯。让经销商在使用平台时有利可图,同时要求所有经销商都必须按照新的业务标准在系统上下单,否则即使是最大的经销商,直接到工厂去提货也会被拒之门外,除非在系统上补一张单子。
青啤华南的供应链管理平台项目仍在进行中,2004年青啤集团计划在2003年打通全程供应链的基础上,形成供应、产销、批发、分销各个环节的有机协同和规模应用,而且将可能在全青啤集团内大规模推广。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帮助实现四项目标:
缩短现金周转时间;
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实现盈利增长;
提供可预测收入。
供应链管理的7项原则:
根据客户所需的服务特性来划分客户群;
根据客户需求和企业可获利情况,设计企业的后勤网络;
倾听市场的需求信息,设计更贴近客户的产品;
时间延迟;
策略性的确定货源和采购
与供应商建立双赢的合作策略;
在整个供应链领域建立信息系统;
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考核准则等。
3. 青岛啤酒供应链毕业设计目录
青岛啤酒供应链毕业设计我手上恰好有这样的一份文档,
4. 哪里能买到正宗青岛啤酒一厂扎啤
目前青啤一厂是扎啤只供应啤酒厂自己开的酒店,不对市场销售。青岛市面上的扎啤一般是青啤四厂生产的。
5. 四川有青岛啤酒吗
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青岛啤酒的业务涉及得比较少,但是青岛啤酒肯定是有的回。
南部答县的青岛啤酒主要是由青岛啤酒成都公司供应的,在南充市区青岛啤酒还是比较好找的。主要是酒吧,酒店,饭店,扎啤等,都是非常多的,这些场所你可以在南部看一下,还有就是大型一点的商超基本上都供应青岛啤酒易拉罐,价格大约在3.5元左右一听。
有不明白的可以留言
6. 请问青岛啤酒公司是怎么进入英国的主流市场的
首先要了解青岛啤酒的历史
1903年,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认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就在这个地方开办了啤酒厂,起名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当时的年产量为2000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人占领青岛后,将德国人的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当时产品曾出口到西贡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接管了啤酒厂,并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啤酒公司终于回到人民的手中,并逐步恢复生机。
几十年来,青岛啤酒的产量一直相对较小。到1975年,年产量仅4万吨。改革开放后,青岛啤酒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年后,青岛啤酒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年产量从1996年的30万吨发展到2003年的370万吨,青岛啤酒以其强劲的实力雄霸中国啤酒市场。
青啤的百年历程,实际上就是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反过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保障,又为青啤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无论是在德国人统治下,还是日本占领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青啤回归国有,都很重视企业发展不断扩大规模。
当然,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环境又是不一样的。德、日管理时期,青啤不可避免要为殖民统治服务,主要销售对象为其占领军和侨民,而不可能是中国的广大老百姓。消费歧视的存在,使当时的青岛啤酒成为一种对外的“贵族产品”。那段历史所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啤成为国有企业,其产品开始面向广大消费者。然而,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了资源希缺和产品垄断,青啤又成为一种对内的“贵族产品”和对外的换汇产品。青岛啤酒属于特供产品,产量比较小,只有通过批条子才能麦到。在这种状况下,一方面大众依然无法消费到青岛啤酒,另一方面,企业也难以快速成长。
在社会主义经济逐步确立后,青啤开始真正的面向大众,通过市场机制配制资源,扩大规模。199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公司股票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股份公司,募集的雄厚资金为日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6年以后,青啤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并购啤酒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日益完善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制度,对青啤来说如鱼得水。
这种有历史意思的产品很容易被接受,加上青岛啤酒现在是国啤,有很多很多的支持,还有一些知名的推广公司最为推手。这就让青啤很容易进入各个市场。
7. 青岛啤酒在全国的都是青岛啤酒厂生产的吗
(1)不是,青岛啤酒在国内18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5家啤酒生产厂和麦芽生产厂,构筑了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
(2)至于武汉市场的青岛啤酒,一般是由湖北省内黄石应城等地的3家青啤工厂所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