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1)青岛啤酒连军扩展阅读:
青岛啤酒包装箱的鉴别:
青岛啤酒包装箱规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为出口纸箱、内销纸箱两种。
内销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用的是大红色,箱面上标有:“中国啤酒唯一驰名商标”和“此包装仅限中国境内销售”的文字,字体是宋体,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岛啤酒字体的英文字母及栈桥图形等用的是深绿色,字体是正楷,间架结构协调规范,比例适当,色泽均匀,印刷清晰。
出口、内销包装箱绝大部分用热熔胶封口,从封口处打开检验,有两道热熔胶,呈条状痕迹,箱面上有激光射码机打印的生产日期,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点有扩涨感。
假冒包装箱的印刷质量粗糙,箱面上字体及图形色泽暗淡,不均匀,字体印刷清晰,纸箱粗糙且软,包装箱用浆糊或胶水人工刷胶封口,无热熔胶条,生产日期是用塑胶刻制人工盖上的,由点组成的数码,每个很死板,地扩涨感。
❷ 青岛啤酒的实力到底如何
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港交所:168、上交所:600600)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创始于1903年。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国有青岛啤酒厂。
历史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建厂初期的年生产能力是2000吨,生产设备和原料全部来自德国,产品品种有淡色啤酒和黑啤酒。在上海、青岛、芝罘、天津、大连设有销售总代理。
当时,产品质量就很出色。据日本田原之次郎所著《胶州湾》一书记载:“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生产的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览会上展出,获得金牌奖。”
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乘机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于当年12月正式开工生产。日本人对工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1939年建立了制麦车间,曾试用山东大麦酿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国产以及西贡产;酒花使用捷克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外汇管制,啤酒花进口发生困难,曾在厂院内设“忽布园”进行试种。由于设备能力的扩大,1936年实际产量四打装103202箱(3208吨),最高年产量曾达到4663多吨。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年10月工厂被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工厂的主要管理人员从厂长到各主要生产部门配备的负责人和技师都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在生产和工艺技术问题的处理上由专业人员负责确定。
1979年以后,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工厂的活力日益增强,基本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厂大规模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装备。1981年,在中央和国务院领导的关怀下,国家计委、进出口委、财政部批准投资4551.62万元,进行10万吨扩建工程,于1986年8月竣工投产;1986年的产量在全国啤酒行业里首先突破10万吨。同年国家计委又批准拨款4998.39万元,进行13万吨技术改造工程,并要求在1988年建设13万吨的同时,要统筹考虑建设20万吨和30万吨的发展规划,以加快青岛啤酒的发展步伐。这个时期,年产10万吨的青岛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于1991年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的青岛啤酒第三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中;年产2万吨的青岛啤酒四厂,也于1991年2月开始生产。到1992年末,青岛啤酒的年产量已达24万吨(一、二、四啤的青岛啤酒合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青岛啤酒厂的生产品种与生产结构,也不断有新的变化。青岛啤酒厂主要生产12o淡色啤酒,但也曾生产过黑啤酒。后来由于啤酒出口量扩大,酿造能力有限,故在1972年即停止了黑啤酒的生产,将青岛黑啤酒的技术工艺及有关设备,转移到其他厂生产,使用青岛牌商标。在日本人经营时期开始的制药--维他益车间,1977年后改为“青岛啤酒制药厂”,又增加生产三合素、酵母粉等,1980年,根据国家整顿药厂的要求,停止生产。1964年,为了发展葡萄酒工业,市一轻工业局决定将果酒车间从青岛啤酒厂分出,成立青岛葡萄酒厂。1958年,根据市一轻工业局要求,青岛啤酒厂成立罐头车间,增加罐头生产(有午餐肉、猪肉罐头、鱼类罐头、苹果罐头等)。1963年,为全力搞好啤酒的生产,罐头车间下马停产。
1978年,青岛啤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由美国的莫纳克公司作为青岛啤酒的总代理。当年销量为2万箱。此后,在有几十种国外啤酒激烈竞争的美国市场上,青岛啤酒以其较高的品质、独特的风味加之美国代理的大力促销宣传,终于巩固了在美国的销售市场,并在美国50个州建立了强大销售网络,进入了中国餐馆和国外开办的连锁饭店及超级市场。从1978年青岛啤酒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到1992年的15年里,青岛啤酒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由2万箱增至120万箱,销量排列名次由第十三位跃为第九位,所占市场比重由0.3%增长到1%以上。1987年至1992年,青岛啤酒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占亚洲12个国家出口量的25%。
在漫长的100多年发展历程中,青岛啤酒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因而,产品质量比较稳定,被国内外消费者公认为名牌产品。1963年4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获轻工业部金质奖章;1979年9月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80年、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质量金质奖。1980年4月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著名商标”称号;1991年9月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在国际上:1981年、1985年两次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评酒会上获得冠军;1987年5月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举行的国际啤酒评比中名列榜首;1991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蒙顿国际评比大赛上获金质奖。
目前公司全资拥有青岛啤酒一厂、二厂、四厂、扬州啤酒厂、日照啤酒厂和青岛麦芽厂并控有青岛啤酒西安有限公司55% 的股份及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目前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利税、 出口创汇等指标位居中国啤酒行业之首。
青岛啤酒集团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品牌及技术优势,以民族资本为主,以弘扬民族工业为旗帜,国内收购兼并厂和新建厂并举,尽快扩大规模经济,并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把青啤集团建成具有超强实力的、跨地区、跨行业、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
❸ 青岛啤酒在国际上出名么
青岛啤酒在国际上有名,青岛啤酒是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之一。1906年,在慕尼黑国际啤酒博览会荣获金奖;1948年,青岛啤酒开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当地《星洲日报》称该啤酒质量远驾于其他啤酒之上,当地侨商争求其代理资格。
1972年,青岛啤酒进入美国市场,1988年在美国的销售量已达124万箱,到现在仍然是美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亚洲啤酒品牌。截至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界71个国家和地区。
(3)青岛啤酒连军扩展阅读
国际著名啤酒
1、百威
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1876年诞生于美国,创始人是Adolphus Busch,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其独特品质在超高端啤酒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
2、科罗娜
以其独特的口味成为世界上销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国进口啤酒排行第一名,由莫德罗啤酒公司生产。
莫德罗啤酒公司位于墨西哥,创建于1925年,在当地有八家酒厂,年产量达到4100万吨,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科罗娜 CORONA EXTRA是其主力产品,也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品牌。
❹ 有人和我说青岛啤酒连瓶盖都是自己公司生产的 青岛啤酒迟早倒闭 这是为什么
就是涉及的范围太宽了,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在啤酒上,搞那些其他的分散了精力,还不如主攻啤酒这块,把其他的附属的外包出去。懂了不?
❺ 青岛崂山啤酒和青岛啤酒有什么关系
崂山啤酒厂原来不属于青岛啤酒厂,属于崂山区啤酒厂。其主要功劳归于原来的厂长赵培义。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政协副主席赵培义
赵培义 1942年1月出生,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办事处蒲里村人。1961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在职大本学历,高级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原任崂山区政协副主席。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6133部队特务连无线电员,青岛机床厂厂办秘书、宣传科长,《青岛日报》实习编辑,青岛纺织器材厂厂办主任秘书、科长,崂山县王哥庄公社管委副主任,崂山区沙子口镇副镇长,崂山啤酒厂党总支书记、厂长兼党委书记(大型一企业),崂山区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已退休。现任青岛龙海华实业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相关荣誉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山东省劳动模范、青岛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一轻工业明星企业家、山东省一轻系统优秀党委书记;曾被山东省一轻总会、山东省人事厅荣记二等功;中华酒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酒行业卓越贡献奖、500强人金奖;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国防后备力量战线先进人物;被山东省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授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干部;被青岛市委、市政府授予青岛市贡献突出科技人才称号,并被评为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是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会员、青岛建工学院客座教授;曾当选市及区的大代表、政协委员、常委。
崂山啤酒
青岛崂山啤酒厂坐落在美丽的青岛之滨,著名的旅游胜地崂山脚下,青岛崂山啤酒厂建于1982年,现有职工1200人,占地面积800亩,年啤酒生产能力15-20万吨,矿泉水2万吨,企业固定资产近6亿元,是国家大型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自1992年以来连续四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经济效益最佳企业,是轻工总会重点支持的200家大中型企业之一。93年至98年连续六年被授予山东省明星企业称号。 采用著名崂山泉水和澳大利亚进口大麦酿制的崂山啤酒,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崂山牌商标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崂山啤酒是全国轻工总会报国务院审批的啤酒行业保护民族工业十大品牌之一,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奖,青岛崂山啤酒厂所属的崂九乐矿泉厂生产的崂九乐矿泉水,经地矿部和省物探院检测,完全达到国际矿泉水质量标准,是青岛市蕴水量最大的矿泉水井群,被认定为一级矿泉水生产企业。 崂山系列啤酒和崂九乐系列矿泉水全部通过了英国UKAS皇冠标志质量认证和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为崂山啤酒和崂九矿泉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崂山系列啤酒和崂九乐系列矿泉水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受到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赞誉。
近年来,随着啤酒厂的品牌兼并崂山啤酒厂就被挂上了青岛啤酒的招牌,但工艺不变,口味独特,是我们崂山人民意志深爱的品牌!爱崂山-就爱崂山啤酒!
❻ 青岛啤酒的董事长是谁
金志国1975年进入青岛啤酒公司前身青岛啤酒厂工作,历任职员、动力处处长回,1994年任青岛啤酒厂厂长助理,答1996年10月出任青岛啤酒西安有限公司总经理,2000年8月任青岛啤酒总经理助理兼北方事业部总经理、西安公司总经理,2001年8月就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8年6月就任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❼ 青岛啤酒历史上的毛刷事件
1978年,青啤出口剖香港的啤酒中有一瓶里有毛刷,响当当的青岛啤酒竟发生了如此事情!此事通过新华社迅速地惊动了中央高层领导。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李先念同志在10月27日作出批示:“青岛啤酒质量如此下降,而且长期不改,看了这份内参清样,实在令人气愤。建议青岛啤酒厂停产整顿,限期改正。”另一位中央领导也批示道:“今后强调商品质量,明年应该见效。青岛啤酒投资一千二百万元,质量没上去,轻工业部派人去,限期改进。”10月30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康世恩同志批示:“派有力工作组去检查,认真解决该厂问题。一定要恢复青岛啤酒的质量和声誉。”
“毛刷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青岛啤酒厂是家历史悠久的老企业,建国后,虽然国家不断投入,但都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的基本建设,而被人称为“爷爷电机”、“奶奶糖化锅”,是1903年建厂时德国人从欧洲搬来的1898年的产品,日本人30年代运来的“保田”商标机、洗瓶机等,都还在运转,有时三班生产完不成两班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文化大革命”对企业和生产的冲击是灾难性的,把多年建立的规章制度都冲垮了,使得质量下降、事故不断。1974年6月,电焊工人在烧焊管子时引起火灾,烧毁1万多条新麻袋,导致一锅麦芽汁报废;1976年6月,由于啤酒质量下降,装箱后发生爆炸现象,在深圳库存的4万多箱啤酒中,发生爆炸的竟有2万多箱……
1978年11月23日,中央检查团、省轻工局、市经委、市轻工局、市委驻厂工作组在青岛啤酒厂召开会议,传达李先念副主席和康世恩副总理的指示,研究整改措施。12月10日,工厂开始停产整顿(从这些时间上,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社会生活节奏是多么缓慢,拨乱反正是多么艰难)。1979年1月8日,康世恩副总理得知情况后又作出批示:“同意工作组的意见,问题是把整顿工作要抓到底,按时搞彻底。”
在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和省市政府的关怀下,在中央、省、市联合工作组的直接领导下,青岛啤酒厂认真整改,调整了厂领导班子,还实事求是地为“文革”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150多人平反,恢复了24名曾靠边站的技术人员的职务,提拔了3名技术员和3名助理技术员,恢复了19名老工人班组长的职务。
经过4个月停产整顿,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得到了明显改观。轻工业部和省市联合验收组经过认真核查,认为青岛啤酒厂的整顿已达到标准,批准自1979年4月10日起恢复正常生产。5月份出口计划啤酒2383吨,实际完成2391吨,瓶装51批次,优级品率为98.98%,啤酒色泽趋向一致,口味基本相同,外观质量也有了明显改进,出口香港市场反映良好。后来,国家轻工业部向全国通报予以表扬。
“毛刷事件”是青岛啤酒厂的耻辱!厂党委决定,把恢复生产的4月10日作为“提高质量纪念日”,每年都要举行活动,使警钟长鸣!
可以这样说,停产整顿挽救了青岛啤酒厂,使这个在市场享有盛誉的老品牌焕发青春。1979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青岛啤酒被评为国家名酒,荣获轻工业部颁发的奖状。同年9月,在全国第二次“质量月”广播电视大会上,青岛啤酒荣获国家经委颁发的国家优质产品奖银质奖章。1980年4月1日,国家工商管理行政总局颁发国家著名商标证书:“青岛啤酒厂,你厂生产的青岛牌啤酒质量优良,该商标在市场上享有信誉,特授予国家著名商标称号,并颁发此证书。”同年9月,在第三次全国“质量月”活动中,获得国家金质奖章。
“毛刷事件”之后,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原则融汇于青岛啤酒全厂干部职工。一百减一不等于九十九,而是等于零!质量为本成为永恒的主题。“高、精、严、细”的原则扎根在每个员工的心田。
此后,青岛啤酒的质量一直保持高水准的稳定,在国内外获奖不断。1985年4月,全国第四届评酒会举行,青岛啤酒再次被评为国家名酒。同年,在国家优质食品金银牌授奖大会上,青岛啤酒再次获国家金质奖章。1991年9月,首批“中国驰名商标”经评选产生,“青岛牌”啤酒在10枚驰名商标中,并列第三!在国际市场上,青岛啤酒的盛誉越来越高。1981年和1985年两次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国际评酒会上荣获冠军,1987年在美国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举办的国际啤酒评比中名列榜首,1991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国际评酒大赛上获金奖,1993年在新加坡的国际饮品博览会上勇夺最高荣誉奖。
我就是青岛人,以后有关于青岛的历史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❽ 青岛啤酒公司旗下有什么子类品牌
青岛啤酒旗下品牌有奥运标产品、非奥运标产品、自主商标产品和擦边球产品。
1.奥运标产品
主要有青岛啤酒(总厂生产,通称纯厚啤酒、青岛纯生啤酒(总厂生产),青岛淡爽型(总厂生产,通称小王子),青岛超爽(上海松江厂生产),青岛原生啤酒(上海松江厂生产)。
2.非奥运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不能使用奥运标,但是可以使用"青岛啤酒"的商标,这类产品有青岛啤酒(马鞍山分厂生产)
3.自主商标产品
这一类产品连"青岛啤酒"商标都不能用,主要有崂山啤酒、山水啤酒。
4.擦边球产品
这类产品只能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荣誉出品",比如青荷源啤酒(哈尔滨生产),宾王啤酒(福建生产),青岛原浆啤酒(成都生产)。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目前品牌价值1168.75亿元,居中国啤酒行业首位,位列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岛啤酒在全国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拥有60多家啤酒生产企业,公司规模和市场份额居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2015年,青岛啤酒全年共实现啤酒销售量848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6.35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7.13亿元。
目前,青岛啤酒远销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韩国、日本、丹麦、俄罗斯等世界90多个国家和区域。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五大啤酒厂商。
❾ 青岛啤酒是日本控股吗
青岛啤酒不是日本控股。
青岛啤酒的第一大股东是青岛市国资委,是正宗的国资控股企业。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
2017年,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 在北京发布了(第十四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作为唯一入选的“世界级”啤酒品牌,青岛啤酒以1297.62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14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
青岛啤酒介绍:
青岛啤酒厂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当时青岛被德国占领,英德商人为适应占领军和侨民的需要开办了啤酒厂。企业名称为“日尔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1903年,青岛啤酒厂由英、德商人创办,时名“日尔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岛公司”,生产设备、原材料从德国进口。该厂产品1906年即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乘机侵占青岛。1916年9月16日,日本国东京都的“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以50万银元将青岛啤酒厂购买下来,更名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青岛工场”。于当年12月正式开工生产。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当年10月工厂被国民党政府军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岛市政府当局派员接管,工厂更名为“青岛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齐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从行政院山东青岛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将工厂购买,定名为“青岛啤酒厂”。
1993年7月,青岛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内地在港发行H股上市的企业,同批赴港上市的还有上海石化等共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