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国人在酒吧喝酒时爱吃什么
东方有中国美食,西方有法国美食。除了法国,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对美食倾注如此多的心力。法国文化年在中国的启动掀起了中国人对法国的兴趣。法国美食到底什么样?中法两国虽然相隔万里,但都精于美食。中法饮食到底有什么相同或不同之处呢?喜欢吃原味《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刊登文章“中国人吃油太多”。雷鸣一见便说,“是啊,说的太对了。”他在中国已经待了3年了,也很喜欢吃中国菜,但“中国菜太油腻了。”他笑着说,“我和法国朋友吃中国菜,遇到太油的菜,我们就拿餐巾纸把油吸走了再吃。”像中国菜一样,法国菜也讲究“色香味”。雷鸣先生说,法国菜摆盘也非常精致漂亮,厨师的雕工不亚于中国。法国菜也是香味诱人,不过,它更讲究保留食品的原味,肉有肉味,鱼有鱼味,菜有菜味,所以不会放太多的调料,怕盖住食品的原味。除了法国南方人爱吃辣的,味有些重外,法国菜总体上都比较清淡。“我们做饭时不放太多的盐,盐放在餐桌上,各人根据自己的口味放。”法国人不吃味精,味精是化学制品,在法国禁止销售。雷鸣说,“我们吃中国菜时一定嘱咐不要放味精。”烹调温度低中国美食与其独到的烹饪方法息息相关,中国人做菜煎炒烹炸,讲究火候,法国人怎么做菜呢?雷鸣说,烤箱是法国厨房最常用的炊具,大量的食品都是烤出来的。法国菜常用的烹饪方法还有炒丶煮丶蒸等。雷鸣先生说,中国人炒菜时,油温高丶油烟大,炒几下就好了。法国也炒菜,但油温低,做菜时间相对长一些,低温烹调营养损失少。法国人用的都是葵花子油等植物性食用油,现在大家知道橄榄油对健康大有好处,所以橄榄油用的越来越多。法国人还经常用黄油做菜。黄油是牛奶提炼出来的,热量低丶营养价值高。他们把黄油化开,做汤丶煎肉,做出来的菜美味可口。讲究饮食平衡“法国人非常重视健康”,雷鸣先生说,“法国菜很讲究营养平衡和饮食搭配。在法国,经常可以看到餐馆及一些公共场合贴有宣传画,提醒人们合理饮食,还推荐有营养菜谱。比如膳食金字塔,我们从小就知道。”雷鸣介绍,法国人吃饭,量少种类多,荤素搭配。主菜多是鸡鸭鱼肉和海鲜,“肉你可以尽量吃,但一定要配上蔬菜,如菠菜丶扁豆丶花菜丶番茄等。”法国人吃饭很“秀气”。一个法国人典型的早餐是一个牛角面包加一小杯意大利浓咖啡,午饭可能就是一块小点心或三明治。他们的晚餐比较丰富,但在质不在量,少而精。比如,蔬菜沙拉里一定要有奶酪丶鸡蛋或是鱼肉和鸡肉来搭配;而粗纤维面包丶葡萄酒丶奶酪,都是很有营养的食物。“所以,法国人里胖子不多,在欧洲,法国人的身材是最匀称的。”身材瘦长的雷鸣得意地说。对于从美国传来的汉堡包快餐,雷鸣先生说,在中国不能提倡。他说,针对快餐,现在欧洲实行吃慢餐,就是享受精致的食品,吃饭不匆忙,而是安静丶平和,讲究营养平衡。
⑵ 为什么法国人随时喝酒不怕酒驾违法吗
对于酒后驾驶,法国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趋于严格并且种类繁多。扣分、罚款、撤销驾照和刑事处罚。
轻罪或违章
两种情况可被称为酒后驾驶,一种是血液或呼气酒精含量超标,另一种是在醉酒状态行为驾驶。驾驶者或学习驾驶者的指导人员的酒精浓度且决定其罪行的类别 : 违章或轻罪。
根据法国交通法法规第R234-1条,如果血液酒精含量等或多于0.50g/L,或呼气酒精含量等或多于0.25mg/L,则属于酒后驾驶,且构成四等违章。如驾驶者为公共交通司机,或只有暂准牌照(拿到驾照后的三年内),该血液酒精含量界限降为0.20g/L,且呼气酒精含量为0.10mg/L。这意味着驾驶者应滴酒不沾。
如果驾驶者血液酒精含量等或多于0.80g/L,或呼气酒精含量等或多于0.40mg/L,则构成轻罪。
法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在1994年12月19日的判例中认为酒精含量超标足以证明当事人犯法,即使没有故意的因素。此外,以上规定不限于车的类型,其中也包括无须持照驾驶的。
自2012年3月1号公布的一道法令起,所有陆用机动车辆都应配有一个酒精测试仪。但自2013年3月1号新法令起,缺少酒精测试仪则不会受到任何处分。
每当驾驶者或其指导官参与一起交通事故,或有被中止驾照的可能,警方都应为其作酒精测试。
如果当事人拒绝酒精测试,或该初步测试显示酒精含量超标,警方可进行核查以作为证据。在驾驶者或其指导官以明显醉酒状态行为驾驶的情况下,警方可忽略初步测试,而直接采取核查。如当事人拒绝核查,他将承受与轻罪一样的处罚。
根据法国交通法法规第L234-4条,警方可使用医疗、临床和生物分析,或酒精测试仪进行核查。如果用第二种方法,当事人有权要求二次检验。
法国最高法院刑事庭在1992年2月6日的判例中表示法官可保留在呈堂证供中对肇事者最有益处的证据。
处罚
如是四等违章,违章者将被扣除6分,交135欧元的罚款,该车也将被扣押。其驾照也可能被中止。不过 ,驾照中止期限不可超过三年,且可限于职业外或处于缓刑。要注意的是,此处罚也针对驾驶学生的指导官。
如果是轻罪,犯法者将被扣除6分。根据法国交通法法规第L234-1条,该刑事罪行被判处2年监禁和4500欧元罚款。
根据同法规第L234-2条,法官可决定附加处罚,则中止或撤销驾照(最多三年)、公益劳动,日罚金,禁止驾驶一些陆用机动车辆 (最多五年)、参加交通安全意识课程、及在规定期限内驾驶带有电子防启动酒精装置的车 (最多五年)。
如果违章者是从犯,他将被扣除6分、最高罚款至9000欧元、没收车辆、撤销驾照、参加交通安全意识课程及被判4年监禁。
如果酒驾引起一起交通事故,且有人严重受伤,驾驶者可被判处5年监禁、75000欧元罚款、扣除6分、其驾照全权中止或撤销10年及没收车辆。在事故造成第三者死亡的情况下,驾驶者可被判处7年监禁,100000欧元罚款、扣除6分及全权中止或撤销驾照10年。其次,肇事人也可向受害者进行民事赔偿。
如果驾驶者也在事故中受伤,即使他买了全套汽车保险,他也不可得取任何赔偿。根据法国保险法法典第L113-1条,保险公司应在合同里明确写明该免责条款。其次,保险公司可以提高保险价格自150%到400%,且有权在一个月的通知期后单方解除合约。
但是,保险公司有赔偿事故其他受害者的义务。根据法国保险法法典第L211-6条,即使是酒后驾驶,一切对受害者赔偿的免责条款都不成立。但因肇事者的过失程度,保险公司可向其要求赔偿。
⑶ 法国人喜欢喝酒吗
法国人很喜欢喝酒,他们对酒有着特殊的爱好。 法国是产酒大国,其葡萄酒产内量居世界之容首。法国白兰地和香槟是闻名于世的美酒。法国也是酒的消费大国,据统计,就葡萄酒一项,平均每个法国人一年消耗量就超过75公斤。 在法国,许多家庭有酒窖,里面珍存着各种好酒。在生活比较讲究的家庭里,有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和度数高低的众多的瓶装酒作为陈设品,有的数以百计,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在大小饭店和餐馆里,餐桌上摆放的菜单只有二三页,但酒谱却是洋洋大观,厚厚的一本 法国人不仅喜欢喝酒,而且喝酒的方式也别出心裁:饭前有饭前酒,吃时有送饭酒,饭后有饭后酒。除了饮酒的程序外,还要根据上菜的品种喝相应的酒。如果是鸡、鸭鱼类(呈白色),就喝白酒;如果是猪、牛、羊肉(呈红色),则饮红酒。一般居民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劳动者,经常在中午吃饭前,到附近酒店喝一二杯酒下午下班后,又照例去喝一二杯,每天喝好几次酒。
⑷ 为什么法国人在重大场合不喝酒要喝酒精饮料
法国商业部的法规对酒类零售商实行发放四种资格的零售牌照,也叫酒牌。第一类只能卖不内含酒精的饮料,第容二类可以出售啤酒及饮料,第三类可以卖葡萄酒等,但只限在酒店饭馆当时开饮,第四类可以出售包括干邑酒、啤酒在内的所有酒类。申领四种牌照的任何一种,都必须由银行出具资金证明,并得到财税部门的确认,商业部才予以发放。
对酒嗜好,尤其爱饮葡萄酒、玫瑰酒、香槟酒等,一般不能喝或不会喝酒的人也常喝些啤酒;通常他们惯用的饮料还有矿泉水、苏打水、橘子汁以及红茶或咖啡等。大部分人在参加商务宴会时也都很谨慎,尽量不喝得过多(喝酒精饮料)。必须控制在本人酒量的三分之一以内。西方人觉得在那种场合喝醉了是不太合适的,有可能给自己的商业伙伴留下一个坏的印象。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始终保持斯文的举止,这是欧美人士共守的礼节。
⑸ 法国人经常喝酒吗
在乎于个人.
就像你问中国人经常喝酒吗?
这样的问题对于经常喝酒的人群当然回答:是的.
但是不喜欢喝酒的人就不常喝.
不论什么国家的人都一样
⑹ 欧洲人都喝什么酒
英国人最爱喝的是威士忌,
法国人最爱喝的是白兰地,
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
德国人最爱喝啤酒,
各国酒文化特色醇厚
英国“威士忌”于1839年正式投产。今天的“威士忌”酿造时加入了黑麦、燕麦、玉米等各种原料,正如英国人所说,“混合是一种艺术”。最有仿效力的日本人一直想知道英国人的“混合”是什么艺术,但直到现在,也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艺术”。英国人在调酒方面的能力令人望尘莫及。
法国人饮酒喜欢细品,他们一定要把酒从舌尖慢慢滑到喉头,因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尝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饮。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香槟为喜庆准备,只要遇到喜庆之日,法国人就打开香槟,共同举杯庆祝。但香槟不宜与烤肉同用,因为烟味会夺走酒味。 饮用法国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时,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法则。而且白葡萄酒不宜太冰,红葡萄酒不宜过温。另外,酒杯也有学问,高脚杯可使手掌与酒保持距离,也就是不升高酒温。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国有几个学校专门培养这种学生。
俄罗斯以“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喝酒习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传统”。
德国以啤酒著名,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德国人是变着法子享受啤酒。德国啤酒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装一升!此外还有“啤酒冷”与“啤酒尸”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而躺在路边的人。
⑺ 法国人为啥不喝酒瓶中最后的酒
法国人为何不喝酒瓶中最后剩的酒?那他们也是有很多习惯的
⑻ 谁知道外国的人喝什么品牌的啤酒最多
如果仅以中国大陆以外的地方的单品牌销量计,第一位是BUD LIGHT(属于百威公司)、第内二位容是百威,第三位是SKOL(巴西的一个品牌),第四位是科罗娜,第五位是喜力。
顺便提一句,全球单品牌销量第一的是雪花。
⑼ 关于四个国家的人喝啤酒
如果在餐厅点一杯啤酒,却赫然发现啤酒里有一只苍蝇,英国人会以绅士的风度对侍者说内:请换一杯啤酒容来;法国人会将杯中物倾倒一空;西班牙人不去喝它,只留下钞票,不声不响的离开餐厅;日本人不会去叫侍者,把餐厅经理叫来训斥一顿: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沙特阿拉伯人则会把侍者叫来,把啤酒递给他说:我请你喝...;美国人会幽默地说:以后请将啤酒和苍蝇分别放置,由喜欢苍蝇的客人自行将苍蝇放进啤酒里,你觉得怎么样?
--------------------------------------------------------------------------------
一天,一个英格兰人,一个苏格兰人和一个爱尔兰人进了一间酒吧喝酒。
三人各要了3杯啤酒,突然,有3只苍蝇飞进了三人的啤酒中。被啤酒粘着不能出
来。英格兰人觉得恶心,把啤酒退到一边不喝了。苏格兰人把苍蝇捞上来继续喝
只见爱尔兰人把苍蝇捉起来。对苍蝇狂吼:“把酒吐出来!!把酒吐出来!!”
⑽ 外国人为什么爱喝酒
各国酒文化特色醇厚
俄罗斯以“伏特加”著名。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喝酒习惯用大杯,而且要干杯,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了。俄罗斯人喝“伏特加”时,必先从喉咙里发出“咕噜”声,相传这是彼得大帝留下来的“传统”。
法国人饮酒喜欢细品,他们一定要把酒从舌尖慢慢滑到喉头,因为酒一落食道,再好的味道就尝不出了,所以愈是好酒愈要慢饮。法国的香槟和葡萄酒是世界闻名的。香槟为喜庆准备,只要遇到喜庆之日,法国人就打开香槟,共同举杯庆祝。但香槟不宜与烤肉同用,因为烟味会夺走酒味。
饮用法国的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时,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法则。而且白葡萄酒不宜太冰,红葡萄酒不宜过温。另外,酒杯也有学问,高脚杯可使手掌与酒保持距离,也就是不升高酒温。想做“酒博士”很不容易,法国有几个学校专门培养这种学生。
英国“威士忌”于1839年正式投产。今天的“威士忌”酿造时加入了黑麦、燕麦、玉米等各种原料,正如英国人所说,“混合是一种艺术”。最有仿效力的日本人一直想知道英国人的“混合”是什么艺术,但直到现在,也只仿出了半吊子的“艺术”。英国人在调酒方面的能力令人望尘莫及。
日本人仿佛把喝酒也当成了工作,每天下班,必到酒吧报到。他们做出重大决定往往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酒吧里。谁得到了升迁,一概是要喝酒的,酒吧成了日本男人的天堂。下班后泡酒吧,然后拖着醉态的步子回家,以这种方式饮酒的日本人多半是为了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韩国酒比日本酒更加清淡,度数很低。难怪在韩剧当中,无论男女主角都能一杯杯“豪饮”下去。韩国的能饮之士还研究出一种增加酒味的方法:把柠檬汁和海盐加入酒杯中,感觉跟在酒吧里喝龙舌兰酒一样爽快。
德国以啤酒著名,啤酒节、啤酒园、啤酒香肠、啤酒地下屋……。德国人是变着法子享受啤酒。德国啤酒杯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酒杯,一杯可装一升!此外还有“啤酒冷”与“啤酒尸”的说法,令人摸不着头脑。“啤酒冷”形容人落落大方,“啤酒尸”指那些喝得太多而躺在路边的人。
墨西哥人也很爱喝啤酒,啤酒不但是他们的饮料也是美食。墨西哥啤酒别具一格,他们的啤酒是龙舌兰做的,呈乳胶状,而且酿好后当天就要喝掉。如果有一天你能坐上飞机到墨西哥,饮上一大杯龙舌兰做的啤酒,绝对是一件开心的事。
不仅是外国,其实中国的酒文化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