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经济
环江地处云贵高原南延部分,境内多为石山。解放前交通闭塞,商业落后。民国22年(1933年)版的《思恩县志》记载:“县地处偏鄙,商场冷落。”民国26年版的《宜北县志》亦云:“县属本省之极边,商场冷落,以县城论,虽有商铺数间在街开设,然资本微薄,货物无多”,“宜北商业之衰落也”。解放后,国家在加速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供销合作商业,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不断地拓宽门路,扩大网点,商业日渐繁荣。但是,1957年以后,商业的经营体制几经更迭变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商业活动倍受干扰,个体、私营商业几乎全被取消,集体商业并入国营商业,管理混乱,渠道单一,流通不畅,市场萎缩。1978年以后,梳理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逐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的格局,从而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体,个体商业为补的社会主义的商业初具规模。1987年,全县拥有商业经营单位2190个,饮食业859个,服务业497个,共3546个,从业人员5609个;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2125.27万元,比上年的1967.84万元增长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801.64万元,比上年的6087.65万元增长11.73%。
2006年环江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79亿元、6.34亿元和5.85亿元,分别增长13%、18%和10%;财政收入完成1.7003亿元,比上年增长30.73%。
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95亿元,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2亿元,占39.56%;第二产业增加值11.79亿元,占3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0.54亿元,占28.53%。财政收入完成3.05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05亿元,增长25%。
2012年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322206万元,比上年下降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8925万元,比上年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5890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3994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24%;第三产业增加值107390万元,比上年增长3.3%。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46.2%、20.4%、33.3%。人均GDP为11740元,比上年下降1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293万元,比上年下降42.3%;财政收入2.51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3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17.7%和5.9%,人均财政收入915元,比上年下降18.08%。
2014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11%,低于目标任务0.8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6.75亿元、9.34亿元、13.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0%、10.71%、8.43%,三次产业比例为43:24:33);财政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3.60%,完成年初预算任务的100.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26.26%,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31.65%,完成全年任务的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3.00%,完成全年任务的97.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8亿元,同比增长12.00%,完成全年任务的99.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0元,同比增长10.00%,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农民人均纯收入6288元,同比增长11.00%,完成全年任务的99.00%。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是广西桂西北地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45334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2697公顷,农作物种植品种十分广泛,主要有水稻、玉米、桑蚕、西瓜、油菜、花生、西红柿、烟叶、果树等。
2006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5.5万亩,比上年下降4万亩,粮食总产量12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桑园投产面积10.86万亩,比上年增长64.55%,产鲜茧22.75万担,比上年增长81.37%,总产值3.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29%;糖蔗种植面积11.6万亩,比上年增长30.1%,预计进厂原料蔗40万吨,比上年增长62.5%,糖蔗总产值达1.07亿元,比上年增长72.88%;水果种植面积15.6万亩,增长6%,产量1.4万吨,比上年增长9%;香猪出栏38万头,比上年增长18.8%。
2011年全县种粮38.01万亩,总产11.88万吨,全县新增桑园1.7万亩,总面积达15.8万亩,蚕茧产量15.5万吨,农民售茧收入突破5亿元大关,再次荣获“全区十佳桑蚕生产基地”称号。全县糖蔗扩种2.6万亩,总面积稳定在18.05万亩,预计甘蔗总产55万吨。全县造林7.2万亩,速丰林总面积超过40万亩,人造板产量9.72万立方米,实现林业总产值7.7亿元,其中林产加工产值2.54亿元。全县香猪出栏33.86万头、菜牛存栏4.8万头。
2011年投资1355.08万元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灌溉面积8060亩;投资1265万元对6250亩坡耕地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受益3393人。 2006年培植产值超亿元企业6家,产值超千万元企业23家,上交税金百万元以上企业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完成总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39.18%;完成工业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44.88%;实现利润1.2亿元,比上年增长97.4%;实交税金1亿元,比上年增长50.93%。非公经济继续发展,新增个体工商户1092户,新增总产值2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3%;新增私营企业39家,新增产值1.25亿元,非公经济成为推动环江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1年工业技改投入11.6亿元,完成了部分有色金属企业的重组改造,提升了糖业、缫丝企业标准,壮大了农、林产品加工业龙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6亿元,同比增长36.19%,增加值6.94亿元,同比增长34.76%。
②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介绍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地处广西西北部,地处桂西北云贵高原东南麓,东邻融水,罗城县,南接宜州、河池市,西隔打狗河与南丹县相望,北与贵州荔波、从江两县毗连。距首府南宁331公里,距桂林340公里,距金城江市48公里,距刘三姐故乡宜州67公里,交通方便。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县,成立于1987年,全县总面积为4572平方公里,辖6镇6乡,总人口37.82万人,其中毛南族人口为5.9万人,占总人数的14.38%,县内居住着毛南、壮、苗、瑶、仫佬、水、侗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在此交流融汇,环江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大小环江两条河从北至南贯穿县境,造就了青山巍巍,绿水长流的秀丽景色。境内植被保存完好,生态环境优良,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江木论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与举世闻名的文雅天坑群,境内珍藏着众多的名贵动、植物。12环江的“菜牛”和“五香”(香猪、香牛、香米、香鸭、香菇)等特产名扬区内外,环江是全国菜牛之乡,同时境内有丰富的煤、铅锌等矿产资源。环江是广西第三林业大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有九万山久仁和木论喀斯特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广西第二大文雅天坑群,是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环江还是“全国兰花之乡”。
③ 广西环江毛南红福神酒业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西环江毛南红福神酒业有限公司是2007-06-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回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注册成立答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环江县思恩镇中兴村那康道班旧址。
广西环江毛南红福神酒业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1226669701394P,企业法人谭孔政,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西环江毛南红福神酒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黄酒生产与销售;兼营民间工艺品等民族特产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西环江毛南红福神酒业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④ 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做什么生意好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人口总数那么多,这就是商机,能做的行业太多了,内找个适合环容江毛南族自治县市场情况的产品就行了,先看看现在当地哪些行业的竞争大,哪些行业比较热门,在热门的行业去找一个冷门的项目也不错,建议你多去考虑风险低,成本小,市场大的特色项目,那种项目是比较容易做起来的,要求的东西并不多。
⑤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名优特产
环江得天独厚的自然重要条件孕育着许多珍贵的农副土特产品,有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品:川山凉席、毛南族花竹帽、下南菜牛、醇香浓馥的毛南红窖酒、被誉为“五香”食品的香猪、香鸭、香牛、香粳、香菇,著名地方产品有川山凉席、明伦香粳、龙岩香菌和茶油、下南菜牛、宜北香猪等。 环江香牛也叫“下南菜牛”。是毛南族群众用传统的方法对本地黄牛进行育肥而成的。菜牛是毛南山乡的特产,现在也是毛南族农户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少村民靠养菜牛致了富,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幸福生活。环江香牛产于环江县内国家级喀斯特地貌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
该牛一生以传统的栏圈养为主,不劳役,专门采食野生莎树叶和青麻叶等野生保健植物,其肉与常规牛肉不同,素有“三隔肉相间”之称。 环江腊香猪是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历史悠久的名贵特产--环江香猪为原料(每头重7公斤左右),采用民间腊制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制而成。环江香猪原称“宜北香猪”,始自明朝。
环江香猪属中国珍稀猪种,2003年10月27日通过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论证。产于桂西北部九万大山区域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的明伦、东兴、龙岩等乡镇高寒山区,无其它猪种杂人,农寨自然放养,该猪主食山藤野菜,薯杂豆类,从而保持正宗香猪的原汁原味。环江香猪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20种之多,含量均比普通猪多两位以上。 环江香糯(粳)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五香物产之一,产于该县中部、东部、北部的大安、洛阳、长美、驯乐、明伦、东兴、龙岩等乡镇,因稻穗丰盈硕大,香味特异而闻名,素有“一田种糯遍垌香,一家煮饭全村香”的赞誉。环江糯(粳)分有红、白两种,颗粒细长,红粳脱壳后,米粒呈粉红色,白粳脱壳后呈雪白色。
⑥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黑香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黑香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7年,位于环江县中心地域――洛阳镇城北开发区,面临环江至贵州荔波二级公路,背靠金茂线的普洛火车站,交通十分便利,信息快捷灵通。公司现有员工50多人,其中管理技术人员18人,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总投资700多万元,建有国家标准的厂房及化验室,拥有速冻、冷藏、烘烤,真空灭菌包装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流水线,年加工香猪13万多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黑香猪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十分注重产品质量。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公司于2004年8月建立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2005年8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QS”认证。同时公司的管理体系也进行了改革,2005年3月采用先进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同年12月通过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国际化的标准管理,使得该公司生产的腊制产品在产品质量,产品销量都居于同行首位。“友礼”牌腊制环江香猪产品是以精选优质上等的环江香猪为原料,采用传统制作工艺,结合现代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其色泽亮丽、肉质柔嫩、香醇爽口、荤而不腻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的赞誉;其外包装盒是由广东美院著名教授设计,档次高雅、美观大方,深得顾客的喜爱。“友礼”牌产品经过有关部门、专家评审,荣获:2002年河池地区首届烹饪大赛一等奖;2005年授予“河池七珍”品牌;2005年广西消费者协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商品”;2005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QS”认证;2005年通过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友礼”牌环江香猪产品的销售网络已遍及广西各重点县市和广州市。在南宁已挺进世界级超市――沃尔玛,曾亮相并畅销于广交会。随着品牌产品的日趋形成,产品销量与日俱增,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大,饲养环江香猪的农户收入也在慢慢增加。为此,我们力荐“友礼”牌腊制环江香猪产品为2007年广西名牌产品和优质农产品。
法定代表人:韦总乾
成立时间:1997-07-15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51226200000400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广西环江县洛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