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葡酒知识 > 白葡萄酒国家标准

白葡萄酒国家标准

发布时间:2021-02-12 03:23:46

1. 现在白酒纯粮酒国标执行标准是什么

白酒的执行标准主要指产品执行标准,其主要是按香型分:

GB/T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

GB/T26760-2011酱香型白酒;

GB/T10781.2-2006清香型白酒;

GB/T23547-2009浓酱兼香型白酒;

GB/T20823-2007特香型白酒;

GB/T10781.3-2006米香型白酒;

GB/T16289-2007豉香型白酒;

GB/T14867-2007凤香型白酒;

GB/T20824-2007芝麻香型白酒;

GB/T20825-2007老白干香型白酒;

GB/T26761-2011小曲固态法白酒;

DB50/T15-2008小曲白酒;

DB34/T1315-2010柔和型白酒;

DB34/T1258-2010淡雅型白酒;

DB34/T1791-2012明绿香型白酒;

SB/T10713-2012白酒原酒及基酒。

(1)白葡萄酒国家标准扩展阅读:

纯谷物酒是一种完全由谷物制成的葡萄酒。谷物酒的主要风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音乐制作技术;二是酿造技术;三是地窖泥技术;四是调合技术。

1、主要原料:纯谷物固态发酵工艺,根据高粱香味、玉米甜味、大米洁净、小麦躁狂、糯米、大麦洗涤等特点,选择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为主要酿造原料。要求:全粒、干、杂质少、无霉变,并经过严格分级去除杂质,将高粱碾碎成4-6粒,玉米最大颗粒不超过0.2mm,糯米、大米粉碎成2-4块,麦皮要求破碎。

2、辅助材料:稻壳。酒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淀粉浓度,填补酒糟的轻酸性,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疏松性,有利于酒糟的发酵。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味,金黄色。

3、酒水:清澈透明,略带甜味,清爽清爽。感官。白酒的质量主要是通过理化分析和感官检验来确定的。人的感官评价必须正确地反映酒的颜色、香气和味道的含量。

白酒指标:

1、白酒的感官,质量包括颜色、香气、味道和果壳。身体应该根据眼睛、鼻子和舌头的形象来判断。

2、酒精。在20℃时,100毫升样品中的毫升酒精含量或100克样品中酒精的克数。

3、固体。在100~105℃范围内,对乙醇、水等挥发性组分蒸发后的固液进行了测定。

4、甲醇。按照国家标准,粮酒和粮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其他原料制酒的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甲醇指数转化为100%乙醇)。

5、铅。国家标准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InPb)。过量的铅会导致中毒。

6、锰。健康标准要求酒精中锰的含量不得超过2mg/l(Mn)。锰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人体会引起中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纯粮酒

2.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

葡萄酒的主要质量指标大体可分为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两大类。感官指标主要指色泽内、香气、滋味容和典型性方面的要求,理化指标主要指酒精含量(酒精度)、酸度和糖分指标。从感官指标来看,首先要求葡萄酒应具有天然的色泽。即原料葡萄的色泽,如红葡萄酒是宝石红,白葡萄酒是浅黄色。葡萄酒本身应清亮透明无浑浊。葡萄酒除应有葡萄的天然果香外还应有浓厚的酯香,不应有外来的气味,更不能有异味。滋味与香气密切相关,香气优良的葡萄酒其滋味醇厚柔润。葡萄酒的滋味主要有酸、甜、涩、浓淡、后味等。典型性也称为风格。各种葡萄酒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同时因地区、各厂家的葡萄栽培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同一品种的酒,其风格特点也可能各不相同。每种葡萄酒均应有自己的典型性,典型性越强越好。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对感官指标有明确的规定。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也因酒种不同而有所不同。测定葡萄酒所含的酒精量时,需将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再用酒精计测定。一般甜型、加香型葡萄酒酒精度为11.0%—24.0%,其它类型葡萄酒为7.0%—13.0%。葡萄酒中含有挥发酸和不挥发酸,合称总酸。甜型、加香型葡萄酒不挥发酸含量为5.0—.08/克

3. 葡萄酒的等级分类有哪些

一般葡萄酒只能是破碎或未破碎的新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的或部分的生物发酵而获得的版饮料,酒度权≥8.5%(V/V);特殊产区(气候土壤品种传统)酒度≥7.0%。按色泽分为白葡萄酒(近无色、禾秆黄、金黄色等)、桃红葡萄酒(玫瑰红色)和红葡萄酒(宝石红或石榴红色)。按含糖量分为干葡萄酒(含糖≤4.0克/升)、半干葡萄酒(含糖4.1~12.0克/升)、半甜葡萄酒(含糖12.1~50.0克/升)和甜葡萄酒(含糖≥50.1克/升)。按二氧化碳超压力(20℃)分为平静葡萄酒(二氧化碳超压力<0.05兆帕)、葡萄汽酒(发酵产二氧化碳超压力0.1~0.25兆帕)、加气葡萄汽酒(外加二氧化碳0.1~0.25兆帕)、起泡葡萄酒(发酵产二氧化碳超压力≥0.35兆帕)和加气起泡葡萄酒(全部或部分外加二氧化碳超压力≥0.35兆帕)。

另外,以新鲜葡萄、葡萄汁或葡萄酒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或后经过某些特殊处理、依法酿制的葡萄酒被定义为特殊葡萄酒。该类葡萄酒既具有葡萄品种本身特征,又具有所用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如利口葡萄酒、加香葡萄酒、膜下葡萄酒、起泡葡萄酒、霜露法葡萄酒和冰葡萄酒。

4. 冰葡萄酒的国际国家标准是什么冰白发酵结束后如何终止发酵如何贮存

VQA( The Vintners Quality Alliance ) 加拿大葡萄酒品质联盟缩写,VQA明确规定了哪些地理区域可以种植葡萄,葡回萄酒应该如何酿造,VQA相当于答欧洲的葡萄酒名称系统,如法国的AOC(原产地名号控制)。 不过,加拿大四个冰酒产区中符合VQA冰酒标准的产区可只有安大略省和BC省,但其它两省不执行VQA标准。

按VQA冰酒标准:要利用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采摘和压榨温度不能超过-8℃,采摘时间必须在上午10点之前,葡萄汁白利糖度必须在35度以上,残留糖必须达到125克/升,发酵罐测得的压榨汁白利糖度不得低于32度。

达到一定的酒精浓度,酵母就会自然被杀死,发酵就终止了。所以正常的葡萄酒一般不会超过14%也就是这个原因。

冰酒最好要放在恒温柜中,保持18°C的温度。如果做不到的话,必须存放于阴凉的环境中,卧放或者倒放,而且要避免室内过度的气温变化及光线的刺激,保存时间可长达10~12年。

冰酒一旦开瓶后无法饮用完,可暂时保存在冰箱里或冰桶里冷藏,瓶口塞好以避免异味影响酒质,并于最短时间(最好在5天内)饮用完毕

5. 白兰地的国家标准

在白兰地国家标准GB11856-1997中将白兰地分为四个等级,特级(.O)、优级(V.S.O.P)、一级(V.O)和二级(三星和V.S)。
1.美国
总的来讲认为白兰地是一种采用果汁或水果酒或是其残渣发酵,蒸馏至[95%(V/V)]以内,馏出液具有本产品的典型性的酒精饮料。
它可以是完全无病害、成熟的水果汁或果酱发酵的,也可以是加入了20%(以重量计)以内的皮渣的果汁或加入了不超过30%的酒脚(以体积计)或二者同时添加的果汁发酵后蒸馏的。于白兰地之前,冠以所用水果名称,但葡萄白兰地也直接称为白兰地,它必须在橡木桶中陈酿至少2年,陈酿时间不足的需标“immature”(未成熟)字样。
皮渣白兰地是采用水果皮渣蒸馏所得的白兰地。
超标准白兰地则纯粹是以酸败的果汁、果酱或葡萄酒(但其中不含有SO2)蒸馏的,已无原料的典型性。
很显然在美国,白兰地是个广义词,它既可表示高档白兰地,也可表示超标准的白兰地。
2.英国作为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的白兰地必须是采用新鲜的葡萄汁,不加糖或酒精,发酵、蒸馏所得,必须陈酿至少三年。
3.南非
白兰地必须是采用不加糖的新鲜葡萄酒蒸馏调配而成,其中应不少于30%的采用壶式蒸馏锅蒸馏的酒精[酒度<75%(V/V)],余下的为酒度为75~92%(V/V)的葡萄酒精或葡萄酒酒精[95%(V/V)]。
白兰地必须在橡木桶中陈酿三年。
4.澳大利亚
白兰地是采用新鲜葡萄酿制的蒸馏酒度小于94.8%(V/V)的烈性酒饮料,应具典型性。
白兰地中应含不少于25%(体积比)的壶式蒸馏锅蒸馏的酒精[酒度<83%(V/V)],在橡木桶中贮存应不少于二年,甲醇含量小于3g/L[100%(V/V)乙醇]。
它禁止使用加了酒精的葡萄酒蒸馏白兰地,同时也不允许加粮食酒精,对进口白兰地,必须要附有产地国出具的采用纯葡萄酒蒸馏的证明。

6. 白葡萄酒都什么哪个国家的

法国白葡萄酒
波尔多白酒波尔多白酒大多是以Semillon 和 Sauvignon Blanc两款葡萄酿制而成,其出产的酒款以“甜贵腐白酒”和“甘白酒”为主。波尔多的甜贵腐白酒世界闻名,特别是Chateau D’Yquem 更是家喻户晓;至于波尔多出名的甘白酒不多,不过Chateau Margaux 的Pavillon Blanc则是一个例外。
勃根地白酒勃根地白酒以Chardonnay 葡萄酿造而成,以“甘白酒”为主。勃根地白酒世界知名,更是全世界老饕们追逐的佳酿。杰出的勃根地酒厂,例如:Leflaive, Sauzet, Comte Lafon 等白酒产量稀少,非常不易取得。
鲁瓦尔河白酒另一个有名的白酒产区!! 鲁瓦尔河的白酒以Chenin Blanc 和Sauvignon Blanc 这两种葡萄酿造而成;鲁瓦尔河上游的白酒大多以Sauvignon Blanc为主,中游的白酒则以Chenin Blanc为主。Sauvignon Blanc多酿制成甘白酒,然而Chenin Blanc 则可生产出各式各样的白酒,包括:气泡酒、贵腐酒,和据有陈年的潜力的甘白酒。
隆河区的白酒近20年来隆河区的红酒越来越有名,甚至连隆河区的甘白酒似乎也有慢慢赶上的趋势;特别是用Viognier 葡萄酿造而成的甘白酒,风格清新独特而日渐广为大众接受。除此以外,生产於Beaumes-de-Venise的 甜慕司卡 (Muscat) 白葡萄酒也十分有名。
阿尔萨斯白酒与其他产区比起来,阿尔萨斯的酿酒方式比较沿袭德国方式,所种植的葡萄品种也类似德国葡萄品种。不但如此,阿尔萨斯只出产单一品种葡萄酒,以保持各品种的独有特色。Riesling、Pinot Gris 和Gewurztraminer 这三种葡萄是阿尔萨斯区重要的葡萄品种。大部分的阿尔萨斯酒为甘白酒,但其甜白酒如迟摘型的葡萄酒 (Vendange tardive) 和SGN (特选的高贵葡萄粒),风味可比美贵腐甜酒
http://ke..com/view/874445.htm

“弗兰肯”系列品牌葡萄酒就是由德国最具影响力的著名葡萄酒庄园从1319年开始生产酿造的,经过近700年的精心打造和沉淀,“弗兰肯”品牌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享有极高的声誉,并被公认为全球最好的酒品。据了解,“弗兰肯”系列白葡萄酒在全球共有15个代理商,平均年产量超过100万公升,是全球产量最大、销售覆盖面最广的酒品之一。

德国:世界著名白葡萄酒的故乡之一
德国纬度偏高,气候较为寒冷,所以该国葡萄酒的产区都集中在西南部气候较温和的区域。而德国不同于法国等国家,它主要以盛产白葡萄酒为主,几乎占该国葡萄酒产量的87%。其生产的白葡萄酒类型很丰富,无论是一般的干白、甜白和还是不多见的贵腐霉葡萄酒,你都能在德国寻找到。德国的白葡萄酒酒精浓度较低,果香芬芳清爽,向世人展露了其他炎热产区的酒所不能比拟的优雅和细致。此外,德国生产的冰酒也是闻名全球,因此也被称之为“冰酒的故乡”。德国生产的冰酒清甜爽口,没有加拿大的冰酒的浓郁和甜腻,价格也相对便宜,性价比较高。但如果你想在德国寻找红葡萄酒,恐怕就得费一阵子工夫了。因为德国生产的红葡萄酒产量较少,口味则以清谈型为主。德国葡萄酒的主要产区据悉,德国的葡萄酒产区是全世界葡萄酒产区的最北端,分布在北纬47°-52°之间,主要集中在莱茵河岸和莫舍河岸,包括莱茵、纳赫、摩塞尔河流域、巴登、乌腾堡等地。其中莱茵河区又分为莱茵高(Rheingau)、莱茵汉森(Rheinhessen)和法尔兹(Pfalz)三个产区。莱茵高所产的白葡萄酒多采用德国著名的威士莲(Riesling)。莱茵区所产的葡萄酒统称“莱茵酒”,口味比摩塞尔河产的酒浓郁一些。德国葡萄酒的分级制度 德国葡萄酒的分级制度有4个级别: 一、优质法定产区酒(QualitatsweinmitPradikat)(简称QMP):这是德国最高级别的葡萄酒,它有浓郁的果香和适宜的酸度。这种酒必须以熟透的葡萄为原料,品种和生产地必须符合规定。此外,酒的标签上要注明验证合格的编号。该酒是德国人最喜爱夸耀的纯天然葡萄酒,且它会根据糖度的不同,QPM又分为以下6个级别:一般葡萄酒(Kabinet)、晚摘葡萄酒(Spatlese)、.贵腐霉葡萄酒(Auslese)、精选贵腐霉葡萄酒(Beerenauslese)、精选干颗粒贵腐霉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冰葡萄酒(Eiswein)。二、法定产酒区(Qualitatswein):是德国二等葡萄酒,占德国葡萄酒总产量的70%以上。产于德国政府指定的法定葡萄酒产区,并以当地栽培的优质葡萄为原料,必须经官方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中心鉴定,合格后下达检测标准号码才能销售。三、乡土葡萄酒(Landwein):德国普通佐餐酒,等同于法国VDP级别。四、日常餐酒(Tafelwein):德国最低等级的葡萄酒。可在德国各地生产,酒精度不得低于8.5%Vol,也可用各地同类品质葡萄酒勾兑而成。

7. 国家标准中对葡萄酒的年份有何规定

葡萄酒的年份是指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原料采收的年份。比如,在一瓶葡萄酒标版签上如权果标明的年份是2000年,则说明这一款葡萄酒主要是采用2000年采收的葡萄酿造的。在GB15037—2006《葡萄酒》中对葡萄酒的年份进行了规定:年份葡萄酒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该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葡萄酒为什么要讲究年份呢?因为葡萄酒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酿造原料(葡萄)的品质所决定的。葡萄作为一种农作物,它的生长与果实品质同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之间的气候条件也有所差异。对于雨水太充足、光照不足的年份,葡萄果实水分太多、成熟不佳,就会导致酿出的葡萄酒风味寡淡、品质较低。

葡萄酒在适饮期饮用最好,适饮期是在多少年取决于很多因素,年份是其一,还有葡萄品种,种植和酿造方式,熟成方式,不同的葡萄酒,适饮期是不一样的,比如匈牙利最顶级的贵腐葡萄酒,可以存放上百年,而博若莱新酒,只能在一年左右,最佳适饮期可能就是一个月以内。绝大部分市场上销售的中低价位(300元以下)葡萄酒最佳适饮期在五年以内。

8. 判断好葡萄酒的标准是什么

1、复杂性 (complexity)
正所谓普通的葡萄酒不复杂,上等的葡萄酒不单调。好的葡萄酒,味道一定有两种或以上,第一次动用舌头,你可能感觉到黑加伦子(black currant) 味;第二次则有李子味;第三次甚至可能有近似菠萝的味道!长久以来,葡萄酒专家常苦心思量,寻找其他食物味道去形容一支复杂的葡萄酒。但味道这东西真的可以有100%准确的字眼去形容吗?休·约翰逊(Hugh Johnson)就批评过他的同行们滥用用食物味道词语来描述葡萄酒的不专业态度。

2、香气 (smell /aroma)
有句广告词,叫做闻香识女人,强!但也许不是所有男人可以做到,但是闻香识好酒,通过努力,我们也许都可以学到。一般人的嗅觉能区别超过100种以上不同的气味,凑近酒杯,深吸一口,好的酒会有其特殊的香气。酒的香气是品酒时非常好的指标,好的红酒有颇为复杂的气味,不会搀杂坏的气味或奇怪的味道。精于此道者甚至能由闻酒的过程中区别出包括橡木桶、黑樱桃、紫罗兰,或其它种种不同的香味。

3、回香 / 余韵 (finish / after-taste / lingering / length)
顾名思义,余韵指的是吞下葡萄酒后,余留在口腔中的一点点葡萄酒继续对味蕾产生的味道。这个比较难界定,但你只要想想,我们中国人喝完一杯好茶后,会用"唇齿留香"去形容。其实同样道理也适用于葡萄酒。

4、深度 (depth)
很多中国人喝葡萄酒如啤酒般痛快,简直是暴殄天物。好的葡萄酒,入口后不应立刻吞下,而应该用舌头轻轻撩动,用心感受酒的味道。随着时间增长,依然能保持相似程度的味道,更好的酒甚至味道会逐渐增强;直至某个时间味道开始有减弱的迹象,这时再吞下葡萄酒。

9. 《葡萄酒》GB15037—2006

ICS 67.160.10
X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5037—2006
代替 GB/T 15037—1994
葡萄酒
Wines

2006-12-11 发布 2008-0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15037—2006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品分类…………………………………………………………………3
5 要求………………………………………………………………………4
6 分析方法…………………………………………………………………5
7 检验规则…………………………………………………………………6
8 标志………………………………………………………………………7
9 包装、运输、贮存………………………………………………………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葡萄酒感官分级评价描述………………………8

GB 15037—2006
前 言
本标准的第3章、5.2、5.3、5.4和8.1、8.2为强制性条款,其他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适用于实施日期之后生产的葡萄酒。
本标准的定义部分非等效采用了《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法规》(2003版)。
本标准是对GB/T 15037-1994《葡萄酒》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GB/T 15037-1994。
本标准与GB/T 1503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 定义的描述,参照《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法规》(2003版)和《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增加了特种葡萄酒——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贵腐葡萄酒、产膜葡萄酒、低醇葡萄酒、脱醇葡萄酒和山葡萄酒的定义;
2) 产品的分类,除保留GB/T 15037—1994中按色泽和二氧化碳含量分类外,还增加了按含糖量进行分类;
3) 要求:
——游离二氧化硫和总二氧化硫指标按GB 2758—2005《发酵酒卫生标准》执行;
——总酸不作要求,以实测值表示,以便于葡萄酒类型的判定;
——增加了柠檬酸、铜、甲醇、防腐剂限量指标;其中苯甲酸在发酵过程中可自然产生,并非人工添加,因此规定了上限;
——规定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和“增稠剂”;
4) 增加了净含量要求;
5) 检验规则中,对抽样表及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
6) 为便于对感官进行分级评价描述,特增加了附录A。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酿酒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天国际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甘肃莫高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葡萄酒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康永璞、李记明、田雅丽、王树生、朱济义、陈勇、董新义、田栖静。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5037—1994。

GB 15037—2006
葡 萄 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酒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葡萄酒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58 发酵酒卫生标准
GB/T 5009.29 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
GB 10344 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
GB/T 15038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第75号令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葡萄酒 wines
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含有一定酒精度的发酵酒。
3.1.1
干葡萄酒 dry wines
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4.0 g/L的葡萄酒。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9.0 g/L的葡萄酒。
3.1.2
半干葡萄酒 semi-dry wines
含糖大于干葡萄酒,最高为12.0 g/L的葡萄酒。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18.0 g/L的葡萄酒。
3.1.3
半甜葡萄酒 semi-sweet wines
含糖大于半干葡萄酒,最高为45.0 g/L的葡萄酒。
3.1.4
甜葡萄酒 sweet wines
含糖大于45.0 g/L的葡萄酒。
3.1.5
平静葡萄酒 still wines
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小于0.05 MPa的葡萄酒。
3.1.6
起泡葡萄酒 sparkling wines
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05 MPa的葡萄酒。
3.1.6.1
高泡葡萄酒 sparkling wines
在20℃时,二氧化碳(全部自然发酵产生)压力大于等于0.35 MPa(对于容量小于250 mL的瓶子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3 Mpa)的起泡葡萄酒。
3.1.6.1.1
天然高泡葡萄酒 brut sparkling wines
酒中糖含量小于或等于12.0 g/L(允许差为3.0 g/L)的高泡葡萄酒。
3.1.6.1.2
绝干高泡葡萄酒 extra-dry sparkling wines
酒中糖含量为12.0 g/L~17.0 g/L(允许差为3.0 g/L)的高泡葡萄酒。
3.1.6.1.3
干高泡葡萄酒 dry sparkling wines
酒中糖含量为17.0 g/L~32.0 g/L(允许差为3 g/L)的高泡葡萄酒。
3.1.6.1.4
半干高泡葡萄酒 semi-dry sparkling wines
酒中糖含量为32.0 g/L~50.0 g/L的高泡葡萄酒。
3.1.6.1.5
甜高泡葡萄酒 sweet sparkling wines
酒中糖含量大于50.0 g/L的高泡葡萄酒。
3.1.6.2
低泡葡萄酒 semi-sparkling wines
在20℃时,二氧化碳(全部自然发酵产生)压力在0.05 MPa~0.25 MPa的起泡葡萄酒。
3.2
特种葡萄酒 special wines
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2.1
利口葡萄酒 liqueur wines
由葡萄生成总酒度为12 %(体积分数)以上的葡萄酒中,加入葡萄白兰地、食用酒精或葡萄酒精以及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含焦糖葡萄汁、白砂糖等,使其终产品酒精度为15.0 %~22.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2
葡萄汽酒 carbonated wines
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添加的,具有同起泡葡萄酒类似物理特性的葡萄酒。
3.2.3
冰葡萄酒 icewines
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 ℃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3.2.4
贵腐葡萄酒 noble rot wines
在葡萄的成熟后期,葡萄果实感染了灰绿葡萄孢,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用这种葡萄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2.5
产膜葡萄酒 flor or film wines
葡萄汁经过全部酒精发酵,在酒的自由表面产生一层典型的酵母膜后,加入葡萄白兰地、葡萄酒精或食用酒精,所含酒精度等于或大于15.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6
加香葡萄酒 flavoured wines
以葡萄酒为酒基,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馏出液)而制成的葡萄酒。
3.2.7
低醇葡萄酒 low alcohol wines
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1.0 %~7.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8
无醇葡萄酒 non-alcohol wines
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0.5 %~1.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3.2.9
山葡萄酒 V.amurensis wines
采用鲜山葡萄(包括毛葡萄、刺葡萄、秋葡萄等野生葡萄)或山葡萄汁经过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3.3
年份葡萄酒 vintage wines
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3.4
品种葡萄酒 varietal wines
用所标注的葡萄品种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75 %(体积分数)。
3.5 产地葡萄酒 origional wines
用所标注的葡萄酿制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80 %(体积分数)。
注:所有产品中均不得添加合成着色剂、甜味剂、香精、增稠剂。

4 产品分类

4.1 按色泽分
4.1.1 白葡萄酒
4.1.2 桃红葡萄酒
4.1.3 红葡萄酒
4.2 按含糖量分
4.2.1 干葡萄酒
4.2.2 半干葡萄酒
4.2.3 半甜葡萄酒
4.2.4 甜葡萄酒
4.3 按二氧化碳含量分
4.3.1 平静葡萄酒
4.3.2 起泡葡萄酒
4.3.2.1 高泡葡萄酒
4.3.2.2 低泡葡萄酒

5 要求

5.1 感官要求1)
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外观 色泽 白葡萄酒 近似无色、微黄带绿、浅黄、禾杆黄、金黄色
红葡萄酒 紫红、深红、宝石红、红微带棕色、棕红色
桃红葡萄酒 桃红、淡玫瑰红、浅红色
澄清程度 澄清,有光泽,无明显悬浮物(使用软木塞封口的酒允许有少量软木渣,装瓶超过1年的葡萄酒允许有少量沉淀)
起泡程度 起泡葡萄酒注入杯中时,应有细微的串珠状气泡升起,并有一定的持续性
香气与滋味 香气 具有纯正、优雅、怡悦、和谐的果香与酒香,陈酿型的葡萄酒还应具有陈酿香或橡木香
滋味 干、半干葡萄酒 具有纯正、优雅、爽怡的口味和悦人的果香味,酒体完整
半甜、甜葡萄酒 具有甘甜醇厚的口味和陈酿的酒香味,酸甜协调,酒体丰满
起泡葡萄酒 具有优美醇正、和谐悦人的口味和发酵起泡酒的特有香味,有杀口力
典型性 具有标示的葡萄品种及产品类型应有的特征和风格
注:感官评价可参考附录A进行。
1)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2)特种葡萄酒按相应的产品标准执行。

5.2 理化要求2)
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要求
项 目 要 求
酒精度a(20℃)(体积分数)/(%) ≥ 7.0
总糖d(以葡萄糖计)/(g/L) 平静葡萄酒 干葡萄酒b ≤4.0
半干葡萄酒c 4.1~12.0
半甜葡萄酒 12.1~45.0
甜葡萄酒 ≥45.1
高泡葡萄酒 天然型高泡葡萄酒 ≤12.0(允许差为3.0)
绝干型高泡葡萄酒 12.1~17.0(允许差为3.0)
干型高泡葡萄酒 17.1~32.0(允许差为3.0)
半干型高泡葡萄酒 32.1~50.0
甜型高泡葡萄酒 ≥50.1
干浸出物/(g/L) 白葡萄酒 ≥16.0
桃红葡萄酒 ≥17.0
红葡萄酒 ≥18.0
挥发酸(以乙酸计)/(g/L) ≤1.2
柠檬酸/(g/L) 干、半干、半甜葡萄酒 ≤1.0
甜葡萄酒 ≤2.0
二氧化碳(20℃)/MPa 低泡葡萄酒 < 250mL/瓶 0.05~0.29
≥250mL/瓶 0.05~0.34
高泡葡萄酒 < 250mL/瓶 ≥0.30
≥250mL/瓶 ≥0.35
铁/(mg/L) ≤8.0
铜/(mg/L) ≤1.0
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mg/L) ≤ 50
山梨酸或山梨酸钾(以山梨酸计)/(mg/L) ≤ 200
注:总酸不作要求,以实测值表示(以酒石酸计,g/L)
a 酒精度标签标示值与实测值不得超过±1.0%(体积分数)。
b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9.0 g/L 。
c 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18 g/L。
d 低泡葡萄酒总糖的要求同平静葡萄酒。

5.3 卫生要求
应符合GB 2758的规定。
5.4 净含量
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5]第75号令执行。

6 分析方法

6.1感官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2理化要求
按GB/T 15038检验。
6.3 苯甲酸、山梨酸
按GB/T 5009.29检验。
6.4 净含量
按JJF 1070检验。

7 检验规则

7.1 组批
同一生产期内所生产的、同一类别、同一品质、且经包装出厂的、规格相同的产品为同一批。
7.2 抽样
7.2.1 按表3抽取样本,单件包装净含量小于500 mL,总取样量不足1500 mL时,可按比例增加抽样量。
表3 抽样表
批量范围/箱 样本数/箱 单位样本数//瓶
<50 3 3
51~1,200 5 2
1,201~3,500 8 1
3,501以上 13 1

7.2.2 采样后应立即贴上标签,注明:样品名称、品种规格、数量、制造者名称、采样时间与地点、采样人。将两瓶样品封存,保留两个月备查。其它样品立即送化验室,进行感官、理化和卫生等指标的检验。
7.3 检验分类
7.3.1出厂检验
7.3.1.1 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本标准规定逐批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附上质量合格证明的,方可出厂。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合格证)可以放在包装箱内,或放在独立的包装盒内,也可以在标签上或包装箱外打印“合格”或“检验合格”字样。
7.3.1.2 检验项目:感官要求、酒精度、总糖、干浸出物、挥发酸、二氧化碳、总二氧化硫、净含量、微生物指标中的菌落总数。
7.3.2型式检验
7.3.2.1 检验项目:本标准中全部要求项目。
7.3.2.2 一般情况下,同一类产品的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亦应进行:
a)原辅材料有较大变化时;
b)更改关键工艺或设备;
c)新试制的产品或正常生产的产品停产3个月后,重新恢复生产时;
d)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按有关规定需要抽检时。
7.4 判定规则
7.4.1 不合格分类
7.4.1.1 A类不合格:感官要求、酒精度、干浸出物、挥发酸、甲醇、柠檬酸、防腐剂、卫生要求、净含量、标签、
7.4.1.2 B类不合格:总糖、二氧化碳、铁、铜。
7.4.2 检验结果有两项以下(含两项)不合格项目时,应重新自同批产品中抽取两倍量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7.4.3 复检结果中如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时,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a)一项以上A类不合格;
b)一项B类超过规定值的50%以上;
c)两项B类不合格。
7.4.4 当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由相关各方协商解决,或委托有关单位进行仲裁检验,以仲裁检验结果为准。

8 标志

8.1 预包装葡萄酒标签按GB 10344执行,并按含糖量标注产品类型(或含糖量)。
注:单一原料的葡萄酒可不标注原料与辅料;添加防腐剂的葡萄酒应标注具体名称。
8.2 标签上若标注葡萄酒的年份、品种、产地,应符合3.3、3.4、3.5的定义。
8.3 外包装纸箱上除标明产品名称、制造者(或经销商)名称和地址外,还应标明单位包装的净含量和总数量。
8.4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要求

9 包装、运输、贮存

9.1 包装
9.1.1 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起泡葡萄酒的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应耐压要求。
9.1.2 包装容器应清洁,封装严密,无漏酒现象。
9.1.3 外包装应使用合格的包装材料,并符合相应的标准。
9.2 运输、贮存
9.2.1 用软木塞(或替代品)封装的酒,在储运时应“倒放”或“卧放”。
9.2.2 运输和贮存时应保持清洁、避免强烈振荡、日晒、雨淋、防止冰冻,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9.2.3 存放地点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严防日晒、雨淋;严禁火种。
9.2.4 成品不得与潮湿地面直接接触;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物品同贮同运。
9.2.5 运输温度宜保持在5℃~35℃;贮存温度宜保持在5℃~25℃。

10. 红酒中铁离子的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是多少

红复酒中铁离子制的含量国家标准规定是:(mg/L) ≤8.0。

新的《葡萄酒》(GB15037-2006)国家标准已于2006年12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理化要求:

阅读全文

与白葡萄酒国家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洛维斯红酒怎么样 浏览:743
白酒t20什么意思 浏览:544
白酒可以对什么喝 浏览:115
长城红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浏览:405
法国红酒臭吗 浏览:961
枫塔妮红葡萄酒价格 浏览:160
法国葡萄酒的关税 浏览:514
鹿头的红酒什么牌子 浏览:961
93年矛艺白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594
浓烈的雄黄酒 浏览:954
法国人热爱红酒 浏览:680
怎么就知道红酒好不好 浏览:344
五大连池原浆一号啤酒厂 浏览:646
一瓶葡萄酒10万什么牌子 浏览: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浏览:42
一顿白酒多少箱 浏览:553
哈尔滨啤酒与青岛啤酒多少度 浏览:25
雷欧庭红葡萄酒 浏览:812
后海啤酒多少钱一瓶 浏览:639
红酒忌讳什么药一起吃 浏览: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