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葡萄酒的一些问题。
你可以先从张裕来的玫源瑰红葡萄酒喝起,香甜可口。十几块钱一瓶,是真酒。
然后尝尝中国特产的青稞干红【香格里拉大藏密】这里单宁极少,香浓醇厚,你肯定会喜欢。
然后尝尝葡萄牙的波特酒和西班牙的雪莉酒,都是甜香类型的,如果太甜可以适当加入苏打水喝。
国内大多都是干红,很少有半干半甜之类。
张裕和龙徽有一些,价格最高的也就是50来块钱,很划算。长城的就算了,葡萄品种没有张裕和龙徽的好。
然后是桃乐丝的,如果你能找得到的话。
剩下的就是进口的,非干红的进口葡萄酒真的是很少。
Ⅱ 关于葡萄酒方面的问题
张裕在央视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推广“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欲造成“解百纳”归属的既成事实这是聪明的选择,还是一个冒失的决定呢?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广告招标大会上,张裕集团以1950万元投入成为葡萄酒行业惟一成功中标者,买下央视黄金档15秒广告。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对此举坦承,这1950万元的广告,将全部用于张裕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市场推广上。
张裕此举,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因为此时,“解百纳”正处在一场极为凶险的品牌泛化危机风暴之中。
纠纷起自解百纳商标归属
这场纠纷的起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当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成功,4月拿到证书。
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月,长城、王朝等企业联名反对,并上书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取消张裕的注册,原因是“张裕不能私自拥有解百纳,因为解百纳应该是红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而不是商标专用名称。”
一场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卷入重量级企业最多、言辞最激烈的第一商标纠纷案由此拉开序幕。决定这场纠纷的胜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对“解百纳”的身份认定。
张裕:解百纳是我的
根据张裕的说法,“解百纳”是其亲手养大的一只金母鸡。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张裕公司早于1936年9月15日经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并取得了注册证书。1959年,张裕又向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并准予备案。新《商标法》颁布后的1985年和1992年,张裕公司又分别将“解百纳”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应归其名下。在我国从没有一个葡萄酒品种称为“解百纳”,也没有一个或几个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系列称为“解百纳”。
同行:别想独占解百纳
而同行的另几大巨头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的说法。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几乎所有和酒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都卷入到这一场纷争中。或支持,或反对,葡萄酒市场整整喧闹了两年。2003年11月,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
就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张裕却宣布以近2000万高价买下中央电视台的部分黄金时段的广告,并且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
低档解百纳瓦解张裕防线
就在张裕孤注一掷豪赌“解百纳”的同时,另一场危机却悄悄向张裕袭来。
在几大业界巨头为了“解百纳”归属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纳”的葡萄酒,悄悄登上了市场,生产厂家达到30多个,而且最低价位只有10元一瓶,远远低于张裕“解百纳”干红六七十元一瓶的售价。
这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市场无序竞争局面对“解百纳”保持中高档葡萄酒品牌构成极大威胁。用营销界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品牌泛化危机”。即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出色的业绩时,其原创品牌往往容易成为其他同行仿效的对象,原创品牌有被指代为这类产品通称的危险。
被泛化后的“解百纳”至少有以下几个危险:一是从中高档货下滑至低档,从而失去对抗外国品牌的能力;二是市场的压力迫使张裕放弃“解百纳”这个牌子;张裕好不容易做起来的解百纳市场,因为同时出现30种解百纳令消费者失去辨别能力,而最终失去市场信任,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参考资料:http://brand.icxo.com/htmlnews/2004/02/24/88071.htm
回答者:老妖真精 - 首席运营官 十三级 1-11 19:20
--------------------------------------------------------------------------------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老妖 真经!~
多谢了
--------------------------------------------------------------------------------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好
100% (2) 不好
0% (0)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楼上说的有问题,,“,“解百纳”是一种法国葡萄的名字,用这种葡萄酿的酒就叫“解百纳”。 怎么市场上有许多十几元的解百纳,?
评论者: laolang999 - 童生 一级
--------------------------------------------------------------------------------
其他回答 共 3 条
张裕在央视投入近2000万元用于推广“解百纳”干红葡萄酒,欲造成“解百纳”归属的既成事实这是聪明的选择,还是一个冒失的决定呢?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广告招标大会上,张裕集团以1950万元投入成为葡萄酒行业惟一成功中标者,买下央视黄金档15秒广告。张裕集团副总经理孙健对此举坦承,这1950万元的广告,将全部用于张裕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市场推广上。
张裕此举,让很多人出乎意料。因为此时,“解百纳”正处在一场极为凶险的品牌泛化危机风暴之中。
纠纷起自解百纳商标归属
这场纠纷的起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2年初。当年2月,张裕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成功,4月拿到证书。
在张裕“解百纳”商标注册成功后一个月,长城、王朝等企业联名反对,并上书国家工商总局申请取消张裕的注册,原因是“张裕不能私自拥有解百纳,因为解百纳应该是红葡萄品种的中文名称,而不是商标专用名称。”
一场中国葡萄酒行业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卷入重量级企业最多、言辞最激烈的第一商标纠纷案由此拉开序幕。决定这场纠纷的胜败的关键因素,就在于对“解百纳”的身份认定。
张裕:解百纳是我的
根据张裕的说法,“解百纳”是其亲手养大的一只金母鸡。1931年,当时兼任张裕经理的中国银行行长徐望之先生,取“携海纳百川”之意,将这种高档葡萄酒命名为“解百纳干红”。张裕公司早于1936年9月15日经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批准,正式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并取得了注册证书。1959年,张裕又向当时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并准予备案。新《商标法》颁布后的1985年和1992年,张裕公司又分别将“解百纳”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解百纳”商标应归其名下。在我国从没有一个葡萄酒品种称为“解百纳”,也没有一个或几个酿造红葡萄酒的葡萄品种系列称为“解百纳”。
同行:别想独占解百纳
而同行的另几大巨头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解百纳”系法文“Cabernet”的译文,是行业已经通行的“解百纳”品系的称谓;1980年出版的有关葡萄酒的书籍中,有将赤霞珠称为“解百纳”、品丽珠称为“解百难”、“卡门耐特”的说法。解百纳干红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中高端葡萄酒的代名词。如果张裕注册了“解百纳”商标,对于整个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打击。言下之意,解百纳是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私占。
几乎所有和酒相关的企业和机构都卷入到这一场纷争中。或支持,或反对,葡萄酒市场整整喧闹了两年。2003年11月,这场纷争进入到司法仲裁阶段。
就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张裕却宣布以近2000万高价买下中央电视台的部分黄金时段的广告,并且全部用于高端品牌“解百纳”的品牌推广。
低档解百纳瓦解张裕防线
就在张裕孤注一掷豪赌“解百纳”的同时,另一场危机却悄悄向张裕袭来。
在几大业界巨头为了“解百纳”归属而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大量的冠之以“解百纳”的葡萄酒,悄悄登上了市场,生产厂家达到30多个,而且最低价位只有10元一瓶,远远低于张裕“解百纳”干红六七十元一瓶的售价。
这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市场无序竞争局面对“解百纳”保持中高档葡萄酒品牌构成极大威胁。用营销界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品牌泛化危机”。即当某一类产品在市场上取得出色的业绩时,其原创品牌往往容易成为其他同行仿效的对象,原创品牌有被指代为这类产品通称的危险。
被泛化后的“解百纳”至少有以下几个危险:一是从中高档货下滑至低档,从而失去对抗外国品牌的能力;二是市场的压力迫使张裕放弃“解百纳”这个牌子;张裕好不容易做起来的解百纳市场,因为同时出现30种解百纳令消费者失去辨别能力,而最终失去市场信任,市场份额大幅萎缩。
回答者:吴田田 - 状元 十四级 1-11 19:23
--------------------------------------------------------------------------------
“解百纳”是精制该酒所用的三种葡萄的英文名称的缩写,他们是赤霞珠、品丽珠和蛇龙珠。
回答者:生活life - 秀才 二级 1-11 19:32
--------------------------------------------------------------------------------
我来简单的说一下你就明白了,“解百纳”是一种法国葡萄的名字,用这种葡萄酿的酒就叫“解百纳”。
Ⅲ 常见的葡萄酒问题有哪些
1、葡萄酒根据颜色类: 1、 红葡萄酒 2、白葡萄酒 3、桃红葡萄酒 2、葡萄酒根据残糖量回类 1.干型答葡萄酒:残糖量于4克/升口察觉甜味酸味爽口觉 2.半干型葡萄酒:残糖量4-12克/升间微觉甜味 3.半甜型葡萄酒:残糖量12-45克/升间具甜爽 4.甜型葡萄酒:残糖量超45克/升口能明显具甘甜、醇厚 3、葡萄酒根据二氧化碳压力类 1、平静葡萄酒(still wines) 2、起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s
Ⅳ 关于红酒的问题
简介
红酒的成分相当复杂,是经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果汁,占%以上,其次是经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发酵而成的酒精,一般在10%至30%,剩余的物
法国威特朗干红
质超过1000种,比较重要的有300多种,红酒其他重要的成分有酒石酸,果胶,矿物质和单宁酸等。虽然这些物质所占的比例不高,却是酒质优劣的决定性因素。质优味美的红酒,是因为它们能呈现一种组织结构的平衡,使人在味觉上有无穷的享受。
历史
红酒即红葡萄酒(英语:Red wine)是红色的葡萄酒,葡萄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到前500年之间在法国南部出现,而后它开始在地中海盆地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繁衍传播。在葡萄酒出现的早期,这种饮料一直被视认是一种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高尚饮品,也是一种用来敬拜酒神巴古斯(Bacchus)的祭神用品。
红酒在全世界的基督教徒的心中还代表了耶稣基督的血液,这点促进了红酒的平民化,使得平常民众也拥有了饮用甘美的红酒的权利。(参见圣餐礼)
法国与葡萄酒
提起葡萄酒,人们便会想到法国,为什么呢?虽然法国不是葡萄酒最早酿造的国家,也不是葡萄酒产量最大的国家,但却是一片拥有最多好葡萄酒的土地,法国生产着世界上最优秀的的葡萄酒,无论是波尔多(Bordeaux)的名庄,勃艮第(Burgundy)价值连城的佳酿还是贵族气息的香槟(CHAMPAGNE),都为世人所倾倒。法国的葡萄酒中最为出色的就是红葡萄酒,成为其他国家模仿的典范。“有着法国葡萄酒的风范”已经成为一个葡萄酒的赞美之词。决定葡萄酒好坏的六大因素:葡萄品种、气候、土壤、温度、葡萄酒管理和酿酒技术,无论哪一个,法国都有着最优越的条件,因此就成就了“葡萄酒王国”的地位。
在法国(France),葡萄酒的文化是伴随着法国的历史与文明发展起来的,在这个欧洲国家里,葡萄酒文化已经渗透进了法国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以及生活的各个层面,与人们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在法国,葡萄酒代表着高贵,作为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大国,法国葡萄酒文化也影响着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情趣。法国葡萄酒产量一直排在世界前茅,就其人口和地域面积来讲,当是量产大国。
Ⅳ 关于葡萄酒的问题
红葡萄来品种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自
Tibouren、户太9号葡萄、果诺、等葡萄酿出来的酒是鲜红色的,国产的野山葡萄、Lambrusco、Blaufrankisch酿的酒是一般是紫红色的。
当然这其中和酿造工艺和酿造时间也是有关系的。
未必要鲜红色的,只要知道什么样的葡萄酒好就可以了^_^
Ⅵ 有关红葡萄酒问题
不会增肥,红葡萄酒正在日益成为国人保健饮品中首选,它具有多重保健功效,尤其是对心脑血管非常有益。当然早上空腹是不宜喝的,适宜在晚上睡前一小时左右喝,且每天不超过150-200毫升为益。
Ⅶ 有关干红葡萄酒的问题
葡萄酒百元内很多选择,日常饮用葡萄酒对身体很好,例如对防治癌、冠状动脉疾病、脑中风有作用,软化血管,有益心脏和肺,能帮助抵御慢性支气管炎等。
但注意一定要买100%葡萄酿造(看背标)。口感就因人而异,初入门我建议饮用澳洲,智利酒,果味比较重,容易接受。如:澳洲鹰标赤霞珠(90元左右),智利120梅洛及赤霞珠(85元左右)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价钱都在100元以下。
适合女士引用的可以选择桃红葡萄酒,这种酒是用红葡萄酿造,但在过程中提前去皮过滤,所以颜色是可爱的粉红色。口感较甜。可选择法国的CHATEAU
ADISSAN(阿迪桑城堡)酒庄的桃红葡萄酒,价格90元左右。
喝酒如果想对身体有好处,最好选择干红,因为其中的糖分含量在4%以下。
其实,波尔多也有很多在百元以下的。不要以为法国酒就一定很贵,那是要看你到哪里去买。家乐福,欧尚是最适合大众购买的地方。那里的酒比较便宜,也有比较好的酒销售,层次即适合普通人也适合中等水平的消费。有时
Ⅷ 关于红葡萄酒的问题
……加食用碱,颜色变深的是真的,颜色不变的是假的。
没有开瓶器可以直接吧塞子捅进瓶子里……但是里面会有少量的木屑,而且开瓶后不太容易保存……
Ⅸ 关于红酒的问题!
1、红酒是可以作假的,所谓的三精一水就是这个样。超市里100块以下的多半是这样,但并不是100块以上的就不是这样,问题在于你怎么样去区分。你那个卖过长城的朋友的那种说法,我个人是绝对不赞同的,卖二三十块钱的红酒可以作为保健作用来喝?那相当于拿货价是十来块的红酒不可能是用真正的葡萄酿造的,你那朋友不是自己不懂行就是有意欺骗你。三精一水(作假)的红酒主要集中在国产酒,特别是擦边球的那些酒,打上所谓的长城,华夏什么的名头的各类公司出产的红酒。第二种是集中在进口国外原液国内灌装的红酒,这类酒一般进口的原液质量都不怎么样,然后在国内灌装时还会再加各类勾兑东西,这一类也不是好酒。
2、建议买一进国外的酒,这基本上是对的,但也得注意几个方面:第一、得买原瓶原装进口红酒,这就得排除掉进口原液国内灌装酒这一部分,毕竟这一类酒也会打上进口国外酒的名头。第二、你得有相应的红酒知识去分辨,法国酒也有一部分是很便宜的酒,像VDT一类的酒,其实口感很多是不怎么样的,你得会学会选择, 怎样选择澳洲酒、法国酒等。第三、100块钱,是可以买到不错的酒的,你在买的时候得注意到你是在什么渠道买的酒。在网上买的应该有很多不错的,还是那句话,得学会分辨。我没在网上买过酒,没法给你建议,不好意思。
3、关于窖藏:你得先清楚整个红酒的酿造过程,从葡萄的采摘、酿造、橡木桶发 、到最后装瓶大概的流程。红酒是有生命的,是指从葡萄采摘,酿造到装瓶,存放,最后到整瓶葡萄酒过了最佳饮用期,然后死掉的过程。像拉菲的正牌酒,顶级法国名庄酒,也只是在橡木桶陈年18-20个月的时间,然后装瓶。而也有很多澳洲酒都不用橡木桶陈年,也同样具有它自己的风格,而用橡木桶陈年一般只是为了让葡萄酒更具特点、风味与复杂的个性。
红酒是需要一定的稳定的存放环境,最佳的就是地窖的存放,因为地窖的环境比较稳定,各方面条件好,可以让红酒慢慢成熟,然后达到最佳饮用期。像恒温酒柜也是不错的选,。如果存放条件不好,会加速红酒的成熟(非正常成熟的),甚至让红酒变质。
红酒存放的过程,不管是窖藏还是恒温酒柜存放,还是随便放在家里头,其中的单宁酸是不会变多变少的,只会变成熟变柔和。这个跟所谓的窖藏是没有关系的。
红酒的价值在于里面的品质风格的某些不同,而不在于营养价值的高低。
一瓶上万块的名庄酒,跟一瓶普通百来块钱的AOC餐酒,营养成分是一样的,差距的就是在于酒里面某些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导致酒质的千差万别,当然也包括品牌价值在里面。
不同年份的价格差异更多是只跟该年份好坏的差异,而不是跟年份的长久有差别的。像一瓶过了成熟期甚至老化死掉的红酒,年份可能是十几二十年,都比不上一瓶存放两三年刚开成熟期的红酒,因为前者都变质了,你说这时是年份老的值钱呢还是年份短的值钱呢?对现在的国产红酒谈年份是没意义的。
最后说再说一下窖藏这个概念,当你熟悉红酒这一种文化后,你就会觉得窖藏这个词,在国内的情况就跟最早提到的年份、树龄是一个样的,对于国内的厂家来讲。这仅仅是一个炒作的概念而已。
建议楼主多了解些红酒知识,那么你就更能买到称心如意的红酒了。
有兴趣可以跟联系。
完毕:红酒百分百 老纪
Ⅹ 关于葡萄酒问题
原装进口与原汁的区别在于,一个就是已经装瓶和未装瓶的葡萄酒。
鉴别无法是从标专签,木塞,还有酒色酒属香这几个方面。这个网络文库有很多,我就不复制粘贴了,给个链接你。http://jingyan..com/article/92255446f39b4d851648f4b8.html
新世界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不一样,旧世界对葡萄酒的规格及产地有严格要求,如法国会分成多等级酒庄,如AOC酒庄生产的酒价值不菲。一般来说法国出口餐酒多点,价格大致100~200左右。如AOC级别的酒的话,大致几千到上万。
新世界的要求就没那么高了,基本都差不多,也没多大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