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藏泉圣云酒卖多少钱
茴香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里面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钾元素以及维生素,可达到温补肾阳的功效,特别适合于秋季身体怕冷以及手脚冰凉的人群。
B. 写出出处和作者 日出江花红胜火 洛阳亲友如相问 劝君更尽一杯酒 碧玉妆成一树高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 《忆江南》
洛阳亲友如相问 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劝君更尽一杯酒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 《咏柳》
C. 洛阳唐僧寺庄园产的汉红赤霞珠葡萄酒多少钱一瓶
喝着真难喝
D. 请问教令狐冲喝葡萄酒要用夜光杯那个人是谁那他还说了其他几种酒是什么酒又要用什么杯来喝谢谢。
黄河老祖其中的祖千秋。
(1)高粱酒 青铜爵
“至于这高粱美酒,乃是最古之酒。夏禹时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那便是高粱酒了。饮这高粱酒,须用青铜酒爵,始有古意。至于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虽美,失之于甘,略稍淡薄,当用大斗饮之,方显气概。”
(2)葡萄美酒 夜光杯
“古人诗云:‘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艳红之色,我辈须眉男儿饮之,未免豪气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后,酒色便与鲜血一般无异,饮酒有如饮血。岳武穆词云:‘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岂不壮哉!”
(3)汾酒 玉杯
“喝汾酒当用玉杯,唐人有诗云:‘玉碗盛来琥珀光。’可见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4)百草酒 古藤杯
“这百草美酒,乃采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气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饮先醉。饮这百草酒须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饮百草酒则大增芳香之气。”
(5)玉露酒 琉璃杯
“饮这玉露酒,当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细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饮,方可见其佳处。”
(6)梨花酒 翡翠杯
“饮这坛梨花酒呢?那该当用翡翠杯。白乐天杭州春望
诗云:‘红袖织绫夸柿叶,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卖这梨花酒,挂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饮这梨花酒,自然也当是翡翠杯了。”
(7)关外白酒 犀角杯
“这一坛关外白酒,酒味是极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气,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饮,那就醇美无比,须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
(8)状元红 古瓷杯
“饮这绍兴状元红须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强可用,但已有衰败气象,至于元瓷,则不免粗俗了。”
另有金光灿烂的金杯,镂刻精致的银杯,花纹斑斓的石杯,此外更有象牙杯、虎齿杯、牛皮杯、竹筒杯、紫檀杯等等,或大或小,种种不一。
E. 新强葡萄酒的历史故事
葡萄是中亚西亚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输出的最著名的水果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产量最大的水果。
据国外考古发掘,葡萄酒大约出现于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起源自小亚细亚至中东一带。
葡萄日久成浆,在自然界的一定条件下容易变成酒。史前人们已懂得将它作为饮料。在古埃及和巴比伦,均可找出有关葡萄酒象形文字的资料。我国在两千年前已能酿造葡萄酒。
公元前600年,古叙利亚海滨的腓尼基人,曾将葡萄酿成的酒运至古希腊。希腊是欧洲首先制造葡萄酒的国家,由于地中海沿岸各国气候条件适宜栽种葡萄,因此葡萄后来成为西欧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公元500~1400年期间,欧洲成为世界葡萄酒的酿造中心,葡萄酒则成为欧洲人用餐时的普遍饮料,乐师为之歌颂,诗人为之赞美,演变至今,葡萄酒、面包和肉类这三种食品,在葡萄酒消费国家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食物。
汉时“蒲萄”二字的发音,源于希腊文“botrytis”。近年在新疆鄯善考古发现的苏贝希墓葬中,有战国时期的葡萄籽,这是葡萄西来的一个信号。
古代新疆与中亚地区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制紧密相关。中亚地区在五六千年前就已经栽培葡萄。在今土库曼斯坦境内发现的公元前4世纪的居民点遗址中,有葡萄籽核。《史记· 大宛列传》中,有汉时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扜罙、于阗等地种植葡萄,出产葡萄酒,“以蒲桃多酒,富人藏万石,久者数年不败” 的内容。
先秦时期,葡萄和葡萄酒由西向东在新疆北疆地区传播。新疆伊犁河流域、奇台、木垒及东疆地区哈密、巴里坤等,已开始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
公元前2世纪,随着塞人的迁徙,中亚和新疆地区小国林立。大月氏也自故地河套一带西迁伊犁河、楚河,当地的塞人一部分退缩到锡尔河北岸,后称康居。公元前140年,塞人中的一部分进入阿姆河以南地区,灭掉希腊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建立大夏国,另一些进入费尔干纳盆地,建立了大宛国。与此同时,又一部分塞人南下,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些则建立了若干城郭小国。《史记》所载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的酿造,似乎也与塞人的迁徙密切相关,塞人的迁徙路线或许就是这一时期葡萄和葡萄酒的传播路径。
东汉时期,王逸《荔枝赋》有“西旅献昆山之蒲桃”)之语,汉时,西部界域南部已到喀喇昆仑山南北两麓。这著名的贡品就来自昆仑山。
《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上》载 “王治且末城,……有蒲陶诸果”。
上世纪初,斯坦因在尼雅遗址(古精绝国)发现一处公元1~3世纪的果园,保存着已枯死的成排的桃、杏、葡萄等果树。
秦汉时期,葡萄已经西域传入内地。西汉建元四年(前137年)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说,秦都咸阳种植葡萄,汉初时都城长安已有葡萄栽培。张骞凿空西域后,内地葡萄种植进一步扩展,长安之地葡萄种植兴盛。与此同时,葡萄酒酿造术也传入内地。东汉时,葡萄酒仍非常珍贵,据《太平御览》卷九七二引《续汉书》云:扶风孟佗以葡萄酒一斗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刺史。用一斗葡萄酒竟能换得如此高官,足以证明葡萄酒在当时之宝贵。
魏晋时期,于阗、且末及精绝一带,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盛行。苻坚部将吕光征服龟兹国时,说“胡人奢侈,厚于养生,家有蒲桃酒,或至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矣”。那时的龟兹,葡萄酒总是被大桶大桶地享用,人们在酒窖里日夜酩酊大醉,连守城的士兵也不例外。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西域民族嗜酒如命,收录在《突厥语大词典》中的民歌证实了这种豪饮:“让我们吆喝着各饮三十杯。让我们欢乐蹦跳,让我们如狮子一样吼叫,忧愁散去,让我们尽情欢笑。”
南北朝时,高昌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兴盛发达。《太平御览》中有高昌洿林、无半、八风谷、高宁等地种植葡萄、酿造葡萄酒的文字。此时敦煌已见葡萄酒酿造的记载。三国时,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传播到都城洛阳,葡萄栽培传入西南益州。
唐朝时中国西部的疆域远超过汉代。唐灭高昌国设置为西州。《太平御览·唐书》中说:“葡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贡献,人皆不识。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葡萄酒是唐西州的贡品,也是唐财政收入中特种收入的一种,此时上供的已不仅是葡萄酒,还有用来酿造葡萄酒的葡萄浆。
隋唐时期,西域的葡萄、葡萄酒对内地的传播更为频繁,内地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也迅速发展。除西域外,唐朝葡萄种植和酿造产地已广布于内地,到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葡萄已普遍种植,西南地区也出现葡萄名酒。
2003年,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的考古中,考古人员从约2500年前的一座墓穴里发现了一株葡萄藤标本,认定它属于圆果紫葡萄的植株。
2004年,新疆新和县龟兹历史文物保护项目组在距县城50余公里处的索克库勒吐尔(维吾尔语意“咸水湖”)烽燧约500米处,发现了200余亩唐代葡萄园遗址。
在自治区博物馆,有几粒1600年前的葡萄干,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地下古墓。阿斯塔那古墓群是高昌回鹘王朝的公共墓地,在已出土的各种珍贵文物中,有不少租种葡萄地、浇灌管理、买卖葡萄园的契约、书信、账册等文书,还有随葬的葡萄(葡萄干)、葡萄枝、种子等。高昌的居民将一串串鲜葡萄供奉在死去亲人的墓室里,为的是让他们在幽冥世界里继续吃到生前喜爱的这种美味的水果。这在当时,可能是一种风俗。
新疆葡萄的品种
一、无核白
无核白,维吾尔语为“基什米什”或“阿克基米什”,本地回族称“吐鲁峰”,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现代园艺学家始称“无核白”。
它是新疆最为知名的葡萄。原产于伊朗,公元3世纪以前就传入新疆地区。公元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传入我国内地,因气候、环境(如特定的光照、温差等)的影响,在内地种植的无核白葡萄,其品质、产量远远不及新疆地区。
目前,无核白葡萄以吐鲁番地区栽种面积最大,其次为和田以及南疆其他一些地区。
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汁多味甜,素有“珍珠”美称。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二、和田红葡萄
在和田的维吾尔民间,有一个极为普遍的说法:红葡萄是阳性的,男人吃了好,而绿葡萄是阴性的,适合女人吃。
和田红葡萄维吾尔语称“克孜玉助姆”,为便于和吐鲁番等地所产的红葡萄有所区别,大都称之为和田红葡萄,在新疆的栽植历史应有千余年。斯坦因的《西域考古记》中记载,在尼雅废址上,发现有排列整齐的葡萄架。尼雅消亡距今已16个世纪以上,至于所栽种的是不是今天的和田红葡萄虽难以确证,但和田红葡萄的栽种年代应在此前后。
和田红葡萄较为高产,且抗寒、旱、盐碱,皮厚,耐贮运。目前多以制葡萄干和酿酒。
三、马奶子
因其形状像马的乳头,维吾尔语称“赛宛”,意即马奶。《苏联葡萄品种志》载,此品种起源于中亚南部地区,在公元初,由康居(今萨马尔罕)引入中国。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太宗破高昌国(今吐鲁番)得马乳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将其传入内地。
主要种植地在吐鲁番和南疆的墨玉、皮山县等地,北疆较少。
马奶子葡萄果粒圆柱状,重6~8克;白绿色,有小核,宜鲜食。
四、喀什喀尔
从名字看,此种最早可能分布在南疆喀什一带。现在全疆各地均有分布,但成片种植的较少。南疆各地的维吾尔人以颜色、形状各称为阿巴玉助姆(白葡萄)、雍布拉克玉助姆(圆葡萄)、奎克玉助姆(绿葡萄)等。
五、木纳格葡萄
维吾尔语意为“晶莹剔透”,以果皮色泽可分为红木纳格,黄木纳格和绿木纳格1995年荣获国家农业部“木纳格葡萄金奖”。木纳格属欧亚种,由中亚传入我国已有数百年,南疆以阿图什所产木纳格品质最佳,产品远销内地,成为闻名国内外的珍奇果品。
木纳格葡萄粒大,皮韧,色泽鲜艳,汗多,籽少,糖分高,晚熟,耐贮运,易保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每年9月底成熟,在新疆阿图什等地可自然采摘到10月底11月初,是目前国内最好的鲜食品种之一。
六、琐琐葡萄
维吾尔语称“翁恰玉助姆”。“翁恰”在维语中是“没有长大而夭折”的意思。也许因为琐琐葡萄果粒太小,人们以为是尚未长成而夭折的葡萄。西晋人郭义公的《广记》载:“琐琐葡萄,出西番,实小如胡椒,小儿常食,可免生痘。”另《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详细论述了琐琐葡萄的药用价值。时至今日,它仍是吐鲁番等地的维吾尔人用来治疗小儿麻疹的首选良药。从前,琐琐葡萄在内地比驼皮和獭皮还要贵。
琐琐葡萄最早起源于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主要产地在吐鲁番,南疆也有部分种植。
七、和田黄葡萄
维吾尔语称“赛尔根查拉斯”(即黄葡萄),分布于和田及南疆部分地区。
来源于俄罗斯。
八、红太妃、白太妃
红太妃和白太妃皆源自阿拉伯。公元7~8世纪,红太妃传到了中亚。至于名字的来源已难以考证,听名字便可判断这是一个美丽而高贵的品种。在中亚有一定的栽培数量,新疆伊宁、巩留及霍城等地出产。
新疆种植葡萄的历史非常悠久,品种繁多,总数可达数百种,除以上所列举的几种主要品种外,鲜食品种还有萨巴珍珠、白哈丽丽、葡萄园皇后、郁金香、无红子露等等。可供酿酒的还有二号白香、苏丹玫瑰、法国兰、玫瑰香、伊犁香等等。
和田葡萄树王
葡萄树王位于和田洛浦县杭桂乡斯坦乌其村一小院内,经国家林业部门鉴定已有156年树龄,目前占地约1.2亩。主干较水桶粗,架上的藤较碗口粗,树皮斑驳脱落,露出黑褐色的树干。主干枝以下已找不到一丝绿意,主干枝以上枝中萌生出数不清的新枝,叶圆卵形,三裂至中部附近,边缘有粗齿。圆锥花序与叶对生,浆果椭圆形,表皮有白霜。果实汁多皮薄,晶莹甘甜,亦能制成葡萄干和酿制葡萄酒。
秋夏之日,来到这里,院内院外、道路两边被葡萄架上的藤蔓覆盖,而这些藤蔓都是由葡萄树王生发而来,树根从院子的地底下延伸到院外,枝繁叶茂,多时每年能收1000公斤葡萄,其中一串葡萄重可达一公斤以上。据当地人说已有60多个冬天不需埋土,依然果实累累。
在和田地区,此树与核桃树王、无花果树王齐名,被誉为“和田三棵树”。
F. 洛阳九五至尊酒价格表是多少
1、九五至尊(王者天下)498元一瓶
2、九五至尊(王者归来)158元一瓶
3、九五至尊(王者风范)318元一瓶
4、九五至尊(至尊)528元一瓶
5、九五至尊(天尊)318元一瓶
6、九五至尊(地尊)168元一瓶
7、九五至尊(金尊)238元一瓶
8、九五至尊(银尊)168元一瓶
9、九五至尊(红爵)328元一瓶
10、九五至尊(红尊)168元一瓶
11、九五至尊(明之尊)218元一瓶
12、九五至尊(唐之尊)398元一瓶
13、九五至尊(汉之尊)688元一瓶
14、九五至尊(盛唐至尊)666元一瓶
15、九五至尊(大汉天子)999元一瓶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G. 洛阳汉红葡萄酒是营销是传销吗
作为一个抄商品,不会传销,但可能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行传销。是不是传销,应当按其具体的经营运作模式进行判定。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根据国务院《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H. 古人喝的酒是什么酒
女儿红
十八年佳酿天下红
因历史典故而来的女儿红酒,色如琥珀,澄黄透明;味比琼浆,醇厚甘鲜;酒体协会协调,口感极佳,更具有半干型绍兴酒特有的馥郁芳香。它以精白优等糯米、生麦曲和鉴湖水为主要原料,采用独特酿造工艺,多年陈化而成,滴滴入口,唇齿留香!故以陈醇,真来形容女儿红酒,陈以炼香,醇赋酒格,女儿红酒的命名,源于江浙一带地方风俗:民间生女之年要酿酒数坛,以喻望女成凤之意,并在坛外雕绘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彩图,泥封窖藏,待到女儿长大至十八岁出嫁时,把酒取出来招待宾客,以示喜庆吉祥。
绍兴花雕,是以酒坛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绘而得名,色彩斑斓,图案瑰丽,题材多样,四时花卉,灵禽神兽,历史典故,无所不有。她不仅为绍
兴黄酒增添了诱人的装潢,也为古城绍兴镶了一道独特的光环,揉和着绍 兴浓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风情画卷。
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竹叶青酒
据史记载,竹叶青是我国历代都生产的名酒。其色泽金黄带绿,纯净透明,香甜适中,柔和爽口,有淡淡的苦味而无强烈的刺激性,其余味中有汾酒和药材浸液形成的特殊感觉。45度酒,适当饮用有调和腑脏、疏气养血等良好功效。
竹叶青的酿制方法最初仅是在酒液中浸泡嫩竹叶,以取得淡绿清香的色味。自从白酒普遍生产和饮用以后,配入竹叶青的酒基多以白酒为主。配入的原料更是多种多样了。目前,国内各地生产竹叶青,以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厂的产品为最佳。
杜康酒
据史书记载,杜康是夏代仲康时用粮食酿酒的鼻祖,周宣王时杜康后人因避难而定居于洛阳南的汝阳县。杜康当年造酒的遗址说是在汝阳
县蔡店乡杜康村,这里酿造杜康的泉水清冽碧透,味甘质纯,因杜康为造酒者的始祖,使杜康成了今天酒的化身。
杜康酒属浓香型酒,以优质小麦、精选糯米、高梁为酿酒原料,高中温曲混合使用,并采取“香泥窖封,低温入池,长期发酵,精心勾兑”等先进工艺制成。杜康洒久负盛名,历史文人多有赞誉,三国曹操曾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名句。
古老的乳酒
狩猎,是原始人的重要生产活动。随着狩猎方法和工具的改进,人们可能一次捕到较多的活的野兽,一时吃不完,就用绳子缚住或者用围栏围住,留待以后宰杀。被缚或被关的野兽中完全可能有正在哺育幼兽的母兽,也可能在被缚、被关时生了幼兽,于是人们就有了尝到兽奶的机会,当然也有了挤兽奶的条件。挤下的兽奶一时吃不完,保管不善,和含糖的野果相似,也会受到自然界的微生物的作用生酒。人们偶然尝了这种酒,觉得味道很好,就有意识地模仿着酿造起来,就是最早的乳酒了。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发展起来以后,就可能有了乳酒,可见这种酒之古老。《礼记·礼运》中提到的“醴酪”,就是指的乳酒。至于是什么动物的乳酿制的酒,则说不清了。从一些古籍中看,马乳制的酒肯定是乳酒中很重要的一种。如汉代朝廷专设有“挏马官”,负责生产马乳酒。宋史中也提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一带)“马乳酿酒,饮之亦醇”。元代诗人许有壬写的《马酒》诗中说:“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新醅撞重白,绝品挹清元。”看来这种酒既甘甜,又醇厚。
兰陵美酒
产于苍山县城西南的兰陵镇。酿制历史可上溯到春秋时代, 距今有2000多年。当时,兰陵名为东阳,所以此酒古称东阳酒。系采用重酿工艺制成。取黍米为原料,以纯净甘冽的古老深井水制糊,放麦曲糖化,然后添优质大曲酒,入瓷缸密封,重酿半年启缸。酒色呈琥珀光泽,晶莹明澈;保有原料的天然混合香气,浓郁袭人;酒质纯正甘冽;口味醇厚绵软。含酒一般在25度左右,糖14--15%,以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17种氨基酸,营养丰富。
常饮有养血补肾功能。是一种黄酒类优质滋补酒。新加坡《南洋商报》曾载文说:“兰陵美酒酒质醇厚,适合各界男女饮用。”此酒自唐代声誉鹊起,畅销 西京(今西安)、江宁(今南京)、钱塘(今杭州)等名城。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赋诗赞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状元红
女儿酒就是生女儿的人家,在女儿出生当年酿制几坛酒,密藏于地窑或夹墙内,一直到女儿出嫁时取出来,或作陪嫁,或在婚宴上款待客人。因为女儿酒的酿制寄托了父母希望,所以酿制时不仅选料、技艺十分精心,连酒坛也刻意妆扮,请画匠粉绘各种吉祥图案和题上吉祥祝辞,如“花好月圆、万事如间、白首偕老”等,将父母心愿表达出来。这种酒坛后来被人称“花雕”。
生女儿人家如此,生儿子人家也不甘落后,于是绍兴人就有了生儿子就酿酒,并在酒坛上涂上朱约色,着意彩绘的,这种酒被命名为状元红,表示儿子有状元之相。
无论是女儿酒、状元红,从酿造到饮用,即使是不提倡晚婚的古代,也要等17到18年以后,一坛酒存放17到18年以上往往会浓缩成半坛,甚至更少些,其质量肯定更佳,在女儿成亲或儿子大喜的日子里,做父母的用这种酒来款待诸亲好友,受赞扬自然不在话下,于是更喜上加喜。
状元红以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大麦制曲,并采用清河泉头水为酿造用水,加入人参、砂仁、豆蔻、川牛膝等30余味名贵中药,浸泡提炼,成为成品。
酒液红润晶莹,色泽自然,芳香馥郁、甘美可口。适量饮用的调和血气,补中固本,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之功效。
葡萄酒
魏文帝曹丕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喝葡萄酒。他不仅自己喜欢葡萄酒,还把自己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喜爱和见解,写进诏书,告之于群臣。魏文帝在《诏群医》中写道:“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陆机在《饮酒乐》中写道:
蒲萄四时劳醇,琉璃千钟旧宾。
夜饮舞迟销烛,朝醒弦促催人。
春风秋月桓好,欢醉日月言新。
《饮酒乐》中的“蒲萄”是指葡萄酒。诗中描绘的是当时上流社会奢侈的生活:一年四季喝着葡萄美酒,每天都是醉生梦死。这时的葡萄酒是王公贵族们享用的美酒,但已比较容易得到,决非汉灵帝时盂他用来贿官时的价格,否则谁也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喝它。
I. 中国八大名酒
中国八大名酒如下:
1、茅台酒
茅台酒原产于贵州省茅台镇,已经有 800 多年的历史,以高粱为原料,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1996 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加以保护。后来又先后被列入国家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论如何排名,茅台酒都是中国白酒中当之无愧的榜首,不仅因为它悠久的历史和顶尖的品质,也因为茅台在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经济、外交事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五粮液
五粮液为大曲白酒,产于四川宜宾市,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 5 种粮食发酵酿制而成。五粮液是四川省宜宾市特产,2012 年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现在的五粮液主要靠陈酿勾兑而成。五谷酿出的五粮液原酒按质分级并分别储存为基酒。储存期满后,勾兑人员逐坛进行感官尝评和理化分析,根据不同产品在质量和风格上的要求进行勾兑组合,才为成品五粮液。
3、剑南春
剑南春产于四川省绵竹县,绵竹素有“酒乡”之称,是唐代剑南道的辖区之一,唐代还多以“春”字誉美酒,此酒因此得名“剑南烧春”,是正史记载的大唐御酒。
相传李白为喝剑南春曾在这里把皮袄卖掉来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传说。剑南春以高粮、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谷物为原料,属于浓香型。
4、泸州老窖特曲
“泸州老窖”是出产于四川泸州的单粮浓香型大曲酒的通称,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还拥有国窖 1573、泸州老窖特曲、头曲和二曲等一系列子品牌。
泸州古称江阳,酿酒历史久远,自古便有“江阳古道多佳酿”的美称。泸州出土文物显示泸州的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泸州老窖特曲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点。
5、汾酒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源自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
1915 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老白汾”也获得了甲等金质大奖章。现今生产汾酒的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山西省政府授权经营。
注意事项:
1、茅台酒是风格最完美的酱香型大曲酒之典型,故“酱香型”又称“茅香型”。其酒质晶亮透明,微有黄色,酱香突出,令人陶醉,敞杯不饮,香气扑鼻,开怀畅饮,满口生香,饮后空杯,留香更大,持久不散。
口味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茅香不绝。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酒度53度。陈毅有诗:“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诗章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2、董酒采用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厂区西面八公里的水口寺地下泉水为酿造用水,小曲小窖制取酒醅,大曲大窖制取香醅,酒醅香醅串蒸而成。其工艺简称为"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再经量质摘酒,分级陈酿,科学勾兑,严格检验,精心包装而出厂。
J. 中国八大名酒是哪几种
中国八大名酒是茅台酒、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特曲、汾酒、西凤酒、董酒、古井贡酒。
1、茅台酒
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是汉民族的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1915年至今,贵州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遵义董酒并称贵州省仅有的两大国家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有"国酒"之称,是中国最高端白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