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格爾木啤酒廠

格爾木啤酒廠

發布時間:2021-02-20 14:26:41

A. 雪花啤酒的營銷大事件

1.雪花勇闖天涯
「雪花勇闖天涯」活動是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獨立創新的具有原創性的品牌推廣活動,它不僅是國內啤酒品牌最大規模、區域最廣泛的一次全國范圍的品牌推廣活動,更是雪花啤酒為回饋中國消費者所創立的一個獨特的文化品牌。至今,「雪花勇闖天涯」活動已經成功地舉行了九屆。
1、2005年,雪花啤酒首次聯合美國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推出了「雪花勇闖天涯」雅魯藏布大峽谷探索活動,對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進行探索。
2、2006年,雪花啤酒開展了「勇闖天涯探源長江之旅」的活動。探索隊從青藏鐵路的起點西寧出發,穿越大可可西里區域,抵達了長江源頭岡加曲巴冰川。
3、2007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遠征國境線」活動。活動共分五大縱隊,遠征足跡遍布中尼、中緬、中老、中越、中朝、中俄、中哈、中巴等十餘個邊境地區,穿越四十多個縣市,行程近兩萬公里。
4、2008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極地探索」活動。隊員穿越了柴達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沙漠,對中國境內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干極」若羌和「風極」庫爾勒進行考察。
5、2009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挑戰喬戈里」活動。活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哈巴雪山集訓選拔;第二階段:獲勝選手參加挑戰喬格里活動。雪花啤酒首次以非專業登山隊的身份挑戰地球上最難以攀登和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二高峰喬格里峰」,最終成功挑戰海拔6200餘米。
6、2010年,雪花啤酒開展「勇闖天涯共攀長征之巔」活動。200餘名隊員沿著紅二方面軍之紅二、六軍團的足跡,穿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共同徒步翻越雅哈雪山,並按照當年紅軍足跡分兩支隊伍分別徒步翻越紅軍長征路上海拔最高的的藏巴拉雪山埡口(海拔4890米,紅二軍團),卡瓦落日雪山埡口(海拔5992米,紅六軍團),最終在甘孜會師。
7、2011年,雪花啤酒「勇闖天涯穿越可可西里」活動。活動從格爾木出發,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最後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沿大北線穿行,最終抵達拉薩,全程共計4138公里。隊伍除體驗廣袤無人區的艱辛路程和絕美風光外,更通過踐行環保、捐贈藏區小學等公益行動,傳承了雪花啤酒勇闖精神及高度社會責任感,為可可西里帶去了最真誠的關愛。
8、2012年,「雪花勇闖天涯沖破雪線」活動。經過全國層層嚴酷選拔脫穎而出的勇士們組成雪花勇闖隊伍,從康定出發,經上木居、貢嘎寺、ABC、C1,沿貢嘎雪山的西北線路中難度極大、尚無人攀登的專業登山路線進行攀登。本此活動極具挑戰,隊員們每天負重15公斤,最多時一天徒步攀登12公里,期間還要涉水、攀爬斜度約60度的亂石坡,途中飽受高原缺氧、體能透支等多方面的登山考驗。最終42名勇士沖破重重險阻成功沖破海拔5300多米雪線。
9、2013年,「雪花勇闖天涯翻越喜馬拉雅」活動。活動自拉薩啟程,高海拔地區的徒步行走,艱險難行的曲折道路,不斷滾落的山體碎石,連綿無盡頭的搓衣板坡……這是一段讓專業人員都要咬緊牙根的絕望地帶!徒步行進於曉烏措、湯湘、白當等雪域高原,縱覽數座8000米以上的世界級高峰,經過六天的長途跋涉,沖破重重艱險,雪花勇闖天涯的勇士們用勇氣去挑戰人生的高度,用身體力行詮釋人生的意義,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北坡徒步翻越至南麓並抵達加德滿都,順利完成「翻越喜馬拉雅」的偉大征途。


2.雪花純生·古建築攝影大賽
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由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攜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共同主辦,從2009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五屆。在每年大賽活動期間,主辦方華潤雪花啤酒都會在全國范圍內徵集中國古建築題材的攝影作品,並開展幾十場的攝影外拍、講座、影展等形式的外拍活動。
通過五年的積累,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在建築領域、攝影界內產生了巨大影響,受到了建築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的廣泛關注和認可。目前,該攝影大賽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以中國古建築為拍攝題材的攝影類活動。並在2013年首次走出國門,遠赴莫斯科進行展出,受到了俄方的高度評價;
目前,2014年雪花純生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現已啟動,正在火熱徵集作品中,歡迎廣大影友積極參與。
3.古建五書
雪花啤酒於2008年聯合清華大學開展了「普及與傳承——中國古建築研究與傳播合作項目」,雙方合作五年,以「古建五書」形式逐年推出一套中國古建普及讀本以來,《北京五書》、《民居五書》、《古都五書》等陸續出版,古建築科普書籍達31冊,有力地推動了古建築知識體系的完善,提升了社會大眾對中國古建築的價值認知;
由雪花與清華大學聯合拍攝8集大型紀錄片《中國古建築》在央視在內全國13個省、市電視台共計27個頻道,引起了強烈反響。

B. 說一說西藏和平解放以來的"巨大變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發展實現了重大飛躍。
五十年來,西.藏在經回濟制.度、經濟結構上發答生了巨大變化,經濟總量上實現了巨大飛躍,徹底告別了封閉的庄園制自然經濟,正在向現代市場經濟邁進。
2、現代工業從無到有,逐漸成為帶動西.藏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
迄今已經建立起包括能源、輕工、紡織、機械、森工、采礦、建材、化工、制葯、印刷、食品加工等20多個門類,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培育出拉.薩啤酒、奇正藏葯、珠峰摩托等一批全國知名的企業品牌。
3、能源、交通等基礎產業蓬勃興起。
電力發展迅速,形成了以水電為主,地熱、風能、太陽能等多能互補的新型能源體.系。
4、第三產業已成為西.藏第一大產業。
現代商業、旅遊、郵電、飲食服.務、文化娛樂、IT等在舊西.藏聞所未聞的新興產業迅猛發展。5、農牧業生產方式發生根本轉變,生產力水平和生產效益大幅度提高。
和平解放以來,國家投巨資興建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大力進行以「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和拉.薩河、年楚河)中部流域綜合開發為代.表的大批農牧業基礎項目,極大地改善了西.藏農牧業的生產條件,農牧民靠天吃飯、養畜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在成為歷史。

C. 翟青的援藏經歷

在1995年赴任的中央國家機關首批援藏幹部中,原國家經貿委派去的翟青是最年輕的副局級幹部,時年31歲,正值而立。彈指一揮間,十五載春秋荏苒。當現任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的翟青向記者回憶援藏歲月時,已至中年。「那是我一生中非常值得回憶的階段」。說話時,翟青嗓音低沉而富具穿透力,眉宇間流露出堅毅,恍然間仍是那位剛剛走上高原的年輕人。計經委來了個年輕人1995年6月,原國家經貿委在多位報名援藏的候選人中,最終決定選派最年輕的翟青。「當時,一方面各部委正在落實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另一方面時值國內掀起學習孔繁森的高潮,所以大家進藏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之所以報名援藏,翟青除了熱情,還有「底氣」。「我在1992年去過一次西藏,到過海拔5000多米的定日縣。第一天也出現了高原反應,頭疼得要命,感覺頭皮發脹,就想揪著頭發往外拽。但還是仗著年輕,吃些葯,睡一覺,第二天就好了。因為有這次經歷,所以很有信心。」其實也有忐忑。翟青報完名,才想起事先沒有徵求家人意見,尤其是還沒和懷孕的妻子商量。「結果回到家一說,家人都非常支持」。說到這里,他不免感慨。6月29日,翟青一行89人抵達西藏。這一天,也成為他終生難忘的日子。進藏後,翟青被任命為自治區計劃經濟委員會(以下簡稱「計經委」)副主任,負責企業管理和技術改造、技術進步等工作。上任之初,因為年輕,他難免更加引人矚目。翟青晚上在單位院子里散步時,常能聽到有人議論「這就是北京來的年輕人,當了我們的副主任。」對翟青而言,這種矚目是壓力也是動力,或者說是清醒劑。「剛去時,我要求自己多看、多聽、多想、多向別人學習。」他說:「關鍵是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像欽差大臣一樣,指手劃腳,肯定不行。要時刻想著自己就是一名自治區黨委和計經委黨組領導下的普通幹部,這樣大家才會相信你,接受你,總之要和大家融合在一起。」緊接著,更大的考驗不期而至。當時,自治區國有企業以輕紡、手工業為主,普遍規模較小,技術落後。即便是自治區規模大些的支柱企業,如拉薩啤酒廠、水泥廠、皮革廠、地毯廠以及幾個礦業企業等,和內地同類企業相比,仍然顯得規模偏小,生產工藝落後。拉薩啤酒廠,這顆西藏的「明星企業」,在剛開始生產時一度供不應求,後來因為生產工藝落後導致產品質量不穩定,到了1995年,生產經營已經非常困難。自治區領導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決定由計經委牽頭,圍繞加快自治區支柱產業的發展,組織實施「510工程」,即滾動安排10個技改項目、10個新產品開發項目、10個拳頭產品培植項目、10個企業改組、10個企業改制。上任不久的翟青被任命為「510工程」辦公室主任,主要負責技改、新產品開發和拳頭產品培植工作。深感責任重大,翟青馬不停蹄的和同事們投入工作,先後奔赴山南、林芝、日喀則、那曲、拉薩等地,深入企業調查研究,爭取中央資金支持,協調財政、銀行等部門,引進內地經營管理人才,改造企業生產工藝。在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下,在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下,經過一番努力,從1996年開始,拉薩啤酒廠、拉薩水泥廠、拉薩地毯廠等幾家國企很快脫胎換骨,走出生產經營困境,煥發了「第二春」,步入新一輪高速發展期。到翟青離任時,「510工程」共批准22個項目立項,安排投資1.9億元,完成企業改造15家,為自治區培植了諸如藏葯、紅景天、啤酒等一批品牌產品,形成了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1997年,「510工程」項目完成工業增加值1.3億元,占當年工業增加值4.2億的31%,實現利稅3500多萬元。拉薩啤酒廠甚至重現了供不應求的昔日風光。一次,計經委一位同事結婚,想盡辦法也買不到婚宴用的啤酒,排隊等又不趕趟,無奈之下找到翟青,說「翟主任,趕緊幫我買些啤酒吧。」翟青以實際行動為自己贏得了信任。自此,不管是主要領導還是同事,都支持他放開手腳干工作,「在工作環境上,那幾年是非常好的。」「那幾年,做了一些事情」提起在西藏的工作,翟青對自己的評價是「那幾年,做了一些事情」。其實言猶未盡。在西藏三年,兩個春節在拉薩度過,無暇探望襁褓中的孩子,都是為了手頭的工作,當得起「盡心盡力」。而同事對他,亦是有口皆碑。大家對他的評價是:想幹事,會幹事,能幹事。翟青說:「我剛開始去的時候和後期工作中是不一樣的。剛去時一腔熱血,初生牛犢不怕虎。實際上西藏有它自己的特點,有它自己的實際情況。怎樣把自己對中央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同當地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拿出一些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建議和措施出來,才是最重要的。」1996年初,西藏自治區組建經貿體改委,翟青出任副主任,同時兼任自治區房改辦主任。除了負責企業發展改革,又負責起住房制度改革。根據國家以及自治區有關房改政策,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他牽頭制訂了《自治區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及配套實施細則,僅起草的文字材料就有近10萬字。同時著手組建了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標志著涉及到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自治區住房制度改革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到1997年10月,投資近7000萬的拉薩市第一期安居工程如期竣工。翟青負責的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家房改辦的肯定。另一項讓他印象深刻的工作,是在自治區政府領導下,搞了一場「百人百日企業大調研」的「雙百行動」。由自治區領導牽頭,經貿體改委具體組織,會同相關部門對自治區的國有企業基本情況進行大調查。翟青介紹說,當時內地企業改革改制改組進展比較快,自治區這方面工作相對滯後。原因在於,企業家底不是太清楚,經營狀況不清楚,改革方向不清楚,具體的改革措施不知如何下手。為掌握一手資料,翟青在負責協調相關工作的同時,還帶隊調研了近30家企業。這場「雙百行動」最終歷時3個多月,調查了660多家自治區國有企業,涉及職工6萬多人。調查范圍之大,涉及面之廣,時間之集中,在自治區企業工作史上堪稱前所未有。通過大調研,摸清了家底,找准了問題。情況既明,對症下葯。經貿體改委根據調研情況形成了《加快西藏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向自治區政府做了詳細匯報,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如何使企業管理工作走向程序化、規范化、制度化,是翟青在工作中思考得最多的一個問題。在經貿體改委黨組的領導下,翟青組織有關處室制定了《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資金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510」工程項目申報程序》、《西藏自治區「510」工程實施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拳頭產品培植項目管理辦法》、《西藏自治區邊境配額貿易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翟青深知,企業管理現代化、科學化,「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針對自治區部分企業領導幹部業務素質不強,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狀況,他組織了共有50多人參加的自治區企業領導培訓班,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授業解惑。此舉不僅贏得了企業領導的歡迎,而且得到了自治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真正想做些事情,必須以當地實際為基礎,結合中央政策,拿出的辦法才可行。」翟青說。他還有一個特別深的體會是,想做好這些工作,必須爭取當地幹部、老援藏幹部的理解和支持,否則這些工作落實不了。「如果想法很好,但由於工作方法、工作策略不妥,得不到理解和支持,那工作就沒法落實,甚至會適得其反。地方幹部有非常寶貴的一些經驗。他們多年來行之有效的一套工作方法,很有價值,不可能拋棄。所以,他們的工作方法、工作經驗,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他說自己其實也有遺憾,「有些工作情況熟悉了,時間也結束了,來不及做得更好」。「能不能給我們西藏一些項目?」回到北京後,翟青先後從國家經貿委到國家發改委再到國家環保部,幾易其職。但不管單位怎麼調動,職務如何遷升,他的心裡總是惦念著西藏高原。剛回京時在國家經貿委任副司長,有次聽取項目匯報,一聽到有國際援助資金,他打斷匯報張口就問:「能不能給我們西藏一些項目?」後來從事環保工作,每到一個城市,心中都會不自覺地拿當地環境和西藏比一比。「我經常想,像北京這些內地城市,什麼時候天空能藍得像西藏那樣,該有多開心吶。」「真想西藏啊!」離開西藏十二年,他一直沒有機會回去。僅有的幾次出差機會,被他讓給了那些沒去過西藏的同事。但他一直關注著西藏的一切消息。每次見到從西藏回來的同志,翟青都喜歡問東問西,聽到有好消息,他就高興。「在西藏的朋友、同事一直都有聯系,他們說那裡的變化很大,連我以前住的房子都拆了。」在西藏三年,翟青和當地幹部建立了良好的交往。同事認可他,說他為人坦盪、開誠布公;朋友喜歡他,稱他是好兄弟。「在拉薩過節沒有感到過孤獨。公覺次仁書記對我們這些援藏幹部很好,經常把我們叫到家裡,包餃子、吃面條,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其樂融融」。「一次過藏歷年,去尼瑪家裡拜年,和他喝青稞酒,一碗有差不多一斤,喝得我暈暈乎乎。」說起他的那些朋友,翟青的眷念之情溢於言表。藏歷正月初三,藏族同事、朋友們還會拉上翟青,結伴來到寶瓶山和葯王山,插經旗、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插旗掛幡以後,大家找一處背風、向陽的坡地,喝酒、唱歌、談笑,酒濃情重,盡情享受新鮮清潔的空氣和明麗燦爛的陽光。「盡是高興事,有沒有覺得苦的時候?」記者問他。「生活習慣的時候,就不會覺得苦。何況,我在拉薩生活已經比在地方的同志條件好多了。」他笑著講了一個故事:一次,陪領導去格爾木,途經那曲黑河鎮,天色已晚,遂決定就地住宿。晚上,到當地幹部家裡吃飯,那位幹部一邊擀麵條,一邊添火。只要火苗弱了,他就抓起幾塊牛糞扔進火堆,然後拍拍手,繼續擀麵條……現實環境遠非翟青形容得那樣輕松好玩。且不說高原缺氧,僅僅是依靠電熱毯應付冰冷的寒夜,捱過漫長的冬天,已令人聞之生畏。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生活,除了熱情,還需要毅力,需要決心,需要忠誠。進藏工作三年,無論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北高原,還是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都曾留下他不畏艱辛的身影。藏族同胞的帳篷里,也曾傳出他那爽朗的笑聲。「三年的時間,在人生經歷中是短暫的,但三年的西藏生活卻為我積累了終生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它讓人永遠難忘,一直激勵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勤奮努力、奮發上進。」他這樣飽含深情地總結西藏歷程:「青春有限,三年無悔。」

D. 青島啤酒在格爾木怎麼樣

還行吧,這邊更認可拉薩啤酒和雪花啤酒🍺

E. 格爾木哪裡有好吃的

對上面的做補充啊
··他那也不錯··
格爾木賓館對面的東北餃子超好吃(餃子館院子裡面就專是騎行者格爾屬木驛站),強烈推薦
格爾木的烤肉也好吃!
熬念「nao(一聲)」,用伏茶煮制,色澤類似紅茶,裡面放鹽。聽老闆講如果裡面加入酥油就成了酥油茶
如果你愛熱鬧,那就一定要到昆侖公園南側的廣場上,那裡有很多民族特色的帳篷,主要賣肉串和啤酒,不過還是夏天晚上尤其熱鬧……

閱讀全文

與格爾木啤酒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