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酒水禮儀案例
百家講壇 金正昆講禮儀 酒水禮儀
(以茶待客,以酒會友,古往今來酒水一直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逢年過節,更是少不了它們的身影,以至於無酒不成宴。別看推杯換盞碰得輕松,呼朋換友喝得暢快,酒水中的講究可真是不少除了人們熟悉的茶以為,各種各樣的洋酒,不同品牌的咖啡悄然而至,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節日里喝的選擇多呢,要了解的禮數也就多了。敬茶有什麼講究,喝洋酒要搭配什麼。喝咖啡怎樣才稱得上優雅,把這些問題解決了,那不管紅茶,綠茶,洋酒,咖啡您都能應付自如。今天金正昆教授就在您走親訪友的空暇時間來說道酒水中的禮儀,讓您喝得優雅,喝得開心。)
中國人過去講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吃和喝,它往往在日常生活中聯在一起,你說俗也行你說雅也行,吃吃喝喝是我們每個人不能迴避的問題,但是在日常交往中對喝的問題,也就是關於酒水的問題,你要不太清楚有時候就比較麻煩,比如舉個例子,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你斟茶倒水或者續飲料,是滿了好還是不滿好,其實你要了解現代時尚或者現代禮儀的話,我們其實有一個套數叫做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這是我們現在日常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事,但是倒過來說酒滿敬人它大概適用的范圍也就是在國內,你要到歐美國家去,這個酒滿敬人還真不靈,這洋酒這個東西很少有倒滿的事,你想您到酒吧去,點一杯白蘭地或者點一杯威士忌酒的話,沒有見過給你弄滿,中國喝酒是酒滿敬人,洋酒這酒滿有欺人之嫌,所以它有一個分寸。再舉個例子,你斟茶倒水. 上茶的前後順序有講究,有一次到一個機關去講課,我是客人,一進門他們領導陪我就座,然後領導吩咐上茶,進來一個同志,大概是辦公室同志,跟那個領導肯定很熟,第一杯茶想都沒想就放到領導那兒去了,把領導搞了個大紅臉,說你看我這單位沒規矩吧,當著那女同志講說,第一杯你得給金教授,金教授是客人,先賓後主這是基本的順序,所以日常交往中關於酒水的這個禮儀很多,當然有些也不一定是禮儀的問題,比如經常有女同志問我,吃飯的時候被人家灌酒怎麼辦,這個都是我們日常交往和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什麼是酒水?酒水是在日常交往中比較正式的場合使用的飲料這樣一種統稱,含有酒精的飲料就是我們所說的酒,還有所謂軟飲料,這個軟飲料,大家有經驗的知道,她的概念就是不含酒精的飲料,比如水、果汁以及其他類型的飲料,那麼我們在日常交往跟工作中,我們大概作為中國人遇到最多的飲料,我們給它排個順序,大概是這么幾種,就是茶、咖啡和洋。
喝茶的禮數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日常飲料,茶是老大中的老大,你不管可口可樂怎麼時尚,你也不管喝礦泉水多麼時髦,但是對日常的中國人來講,茶是我們待客之首選,中國人傳統禮俗,無非就是兩句話待客.,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那麼我們在日常交往中招待客人喝飲料,那麼有的時候,關於茶的問題,你還是必須注意的。
第一:品種的選擇,我們知道正像中國地大物博一樣,中國茶其實也分了很多類型,不同地區的人喝茶有不同的講究,比如現場的觀眾應該大部分都是北京人,真正老北京比較喜歡喝的茶,愛喝花茶,再比如我們江浙人,我們江浙人喜歡喝綠茶,你去過我國的台灣省去過我們的福建省,去過廣東,你會發現他們那個地方喜歡喝茶,喝什麼茶,喝烏龍茶,這烏龍茶實際上就是一種半發酵的綠茶,人家對烏龍茶有一個非常好的名字叫"綠葉紅鑲邊",它發酵了一半,所以你把那個烏龍茶比較好的品種,你把它泡開,中間那塊是綠的,邊上已經發酵了,是紅色的,另外你要是去過西藏,去過雲南,你會發現,他們那個地方的人,很多人喜歡喝壓縮茶,比如牧區的人,很多人喜歡喝磚茶,把磚茶跟牛奶煮了,就是奶茶了。如果你要去過雲南旅遊,你會注意到普洱茶也是很不錯的一個當地的品種,我在這兒不厭其煩地講茶的品種是什麼意思呢,禮儀有一個基本原則,記得我講過,交往以對方為中心,尊重對方就是尊重對方的選擇,所以你那個茶,上茶,上好茶之前,你得注意,你別給人家上的是你認為你說的是好茶,比如我是上海人,在我們這兒就是講碧螺春、黃山毛尖,或者西湖龍井是好茶,可是你要是北京人,沒准你愛喝花茶,所以我可以給你個建議:王先生,我家有剛剛下來的明前茶是綠茶,碧螺春,另外也有你們北京的茉莉花茶,而且張一元的好東西,你要哪一種,我給他個選擇,你別跟他說你就喝這個,萬一人家不愛喝呢。
第二:你要注意什麼,是茶具的選擇,中國人喝茶特別是有比較講究的,像什麼工夫茶、三泡台、民族地區和其他一些省份喝的茶,它那個茶具是非常講究的,要聞、要捧、要嗅、要敬、要續,到了有些地方,包括到了日本,都發展成茶道,一種表演的程序。那我們在一般家裡自己喝或者接待客人的時候,倒不必特別講那個程序,但你得明白泡茶有講究,比如瓷器泡的茶,瓷杯泡的茶,紫砂陶具泡的茶,可能效果比較好,再好的茶,你弄那個鋼精鍋一泡,或者是你拿大瓷杯一沖,玻璃杯一弄,意思就少了很多,另外我們從接待客人的角度來講,有一個禮儀一定要跟各位說,就是你招待客人那個茶具一定要干凈、整潔、完整無損。我講這個是什麼意思,因為我們有的時候家裡倒不至於但是個別公共場所接待客人,那個杯子它沒准裂了或者缺一個邊,我記得有一次到一個同志家裡去,那個同志招待我喝的茶杯,你不喝吧不禮貌,你喝吧你忍無可忍,因為什麼呢,那個茶垢遍橫,而且那個杯子有個縫,那個縫上都是茶銹,讓人覺得骯臟不堪,我給你說個大嘴角的話,我一般到公共場合去到外人家裡,人家給我公用的杯子我都不喝,我寧肯喝一次性紙杯泡的茶,我也知道紙杯泡茶有時可能沒味,但是我願意用這種而且我一般跟接待單位負責接待工作的同志講我說你如果接待的客人人數比較多需要客人自助,或者有的時候應接不暇的活,一次性紙杯上袋泡茶,因為紙杯泡好茶也泡不出那味,袋泡茶它有一個好處,一是費用比較節省,二是茶的取放比較文明。我們經常有這樣的同志,我到他家裡去了,他幫我來拿茶,或者我去開會,我拿著個杯子,他幫我續茶,他給你弄點好茶吧,我倒願意那個取茶過程不太好,有一次到一個朋友家裡去了,老金,知道你們南方人愛喝綠茶,我這兒黃山毛尖剛下來的2000一斤,弄點吧,我挺高興,罐子抱來了,下手抓,這個很恐怖的,一邊抓一邊還問我夠了嗎,夠了嗎,你說這讓我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實際上這個就有點不太合適了。
第三:上茶要講究,上茶是有講究的,比如一般來講給客人上茶如果這兒開會,貴賓一個會客室里,接待室里,標准化做法,上茶是從右後側上比較好,你舉個例子,假定金教授現在做報告,你從正面過來給我上茶我容易走神,我得看著你,而且你給我上完茶,我還得說聲謝謝,搞不好影響我的思緒,所以你要比較禮儀的規范的做法,就是從我右後側過來,因為一般人都用右手去端茶杯,這個就比較好,而且比較專業的說法呢,你那個杯耳杯的把手應該是朝外的,這樣我伸手好拿,你想想我右手拿你杯耳朝內,我怎麼拿,我得轉圈,這都非常講究,另外順序有講究。順序我們一般講這么幾句話,先賓後主,剛才講了,先女後男,先尊後卑,如果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一般應該給女士先上,這是女士優先,你到外面吃飯這都是基本規矩了.。如果到家裡來,接待客人的話,比如到你單位去,到你家裡去,上茶的基本順序是先給客人上,後給主人上,賓主雙方不止一個人呢,標准化順序就是應該先給客人這方面上,給客人上的時候按照順序,地位高的先上,地位低的後上,然後再給主人上,地位高的先上,地位低的後上,所以順序是非常講究的,禮儀是講序,排序它是個教養。第四:品茶的禮儀如果在比較重要的場合,比如現在我們很多地方,有茶市,茶樓,茶屋,到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去,比如雲南福建,它還有茶道性質的表演,那麼這個地方,你就得適當地注意品茶。
品茶要注意的問題。第一:神態要謙恭,比如人家給你倒茶,說聲謝謝,有些地方講究扣指禮,手指在桌子上在檯子上敲一敲,據說扣指禮是乾隆皇帝時候傳下來一個典故,現在南方比較流行,港澳台都比較流行,據說乾隆他喜歡微服私訪,有一次到了蘇州了,到了蘇州,當地地方官知道他在這里,但是不知道在哪兒,害怕萬歲爺出事,就派人去尋找,沒想到進一個茶樓發現乾隆在那兒喝茶,這些人上去了,就跟乾隆你說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一跪人家就知道這是皇帝,沒准附近有個人給乾隆弄個不禮貌的或者刺殺的動作。這擔待不起,但是要表示那種恭敬之意,馬上要意思意思,意思意思,乾隆也是很有意識,他們向乾隆致意的時候,乾隆不回禮不合適,回禮也不合適,乾隆用手指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曲一曲,在桌子上敲了那麼兩三下扣指禮,那意思就是你看彎腰了,這個我們倒不一定去模仿,可是總而言之,人家為你服務的時候你答之以禮,這也是一種基本教養。第二:姿態要優雅,你得注意,你別喝得噗噗噗直響,別吸,另外茶葉萬一進了嘴,向我們比較講究,那茶杯有個蓋的,你拿蓋撇一下再去喝,它萬一進了嘴別再吐回去,所以這個優雅。第三:品茶要得法,比如人家客人給你獻了茶以後,你要可能的話,先捧到鼻子邊上先嗅一嗅,然後小口喝一喝,茶的液體茶水你要在嘴裡含一含,舌頭先去浸一浸,然後再慢慢的再咽下去,不管你能不能真正喝出它的意思,意思得到。有同志做牛飲狀一杯就下去了,你說人家烏龍茶給你表演茶道就一小杯,你怎麼也得喝個兩、三口就下去了,解渴去了,所以他意思沒到。
喝咖啡的禮儀
喝咖啡有時候有些技巧你不懂還真麻煩。那天一個女孩子跟我在那兒聊天,我就問她,我說:"你注意了嗎,你看歐洲影視片外國人在點咖啡的時候,那個有身份的紳士和淑女點咖啡經常選「來杯黑咖啡」,「來杯黑咖啡」。倒過來說他不要白咖啡,白咖啡一般叫法式咖啡,法蘭西咖啡實際上就是加牛奶那種,一般人倒不太喝法式咖啡,在外人面前他都點黑咖啡,你知道為什麼嗎?它有講究,它講究是什麼,喝黑咖啡在歐洲人眼裡,是有身份的標志,為什麼,因為黑咖啡就過去來講,它一般是在人們吃完正餐之後喝的,我們曾經講了西餐禮儀,我說一個正規的西餐,它這個菜的套數很多,先吃開胃菜,接著喝湯,然後吃魚,接著吃肉,肉有的時候有兩道,首先吃牛排,然後吃烤肉,接著要吃布丁,又吃冰激凌還吃水果再吃點心,你說他膩不膩,所以這個時候,你要讓他喝白咖啡加牛奶,他還能咽下去嗎,所以這時候喝黑咖啡,就類似我們中國人吃了油膩之後,喝杯釅茶,喜歡弄個烏龍茶刮刮油,去去膩是一個道理,那你倒過來說,誰經常喝黑咖啡,天天吃大魚大肉的人,所以這是有身份的標志,久而久之,點黑咖啡就是在歐洲國家在外人來講,應酬成了有身份的標志。這樣一個講究,所以你對咖啡的品種需要了解的知識大概有這么幾個。
第一,一般而論待客強調現磨現煮的咖啡。當然我們國人包括一些企業招待客人沒這個能力,另外你也煮不好,沒准你還沒武器,這樣的情況下你招待他可以上速溶咖啡,但是別刻意強調了,別刻意強調,就跟咱不能招待人家說,咱這是招待你吃方便麵一個道理。第二:選取咖啡豆的講究,比如藍山咖啡、爪哇咖啡、巴西咖啡、哥倫比亞咖啡,它都有一些不同產地,出產的咖啡豆是非常有名,像我們有喝高檔咖啡經驗的人都知道,產在牙買加的藍山咖啡非常有名,所以人家要是告訴你說老王這個咖啡是藍山咖啡,你要誇的因為一般藍山咖啡得好幾百,物以稀為貴,那個咖啡確實比較醇香,它跟一般的咖啡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講究的話,講層次,講平位,咖啡豆有講究,不僅要磨要煮而且豆有講究。第三:咖啡添加東西的講究,我們一般老百姓經驗,就是加點伴侶,其實有很多加法,比如有所謂皇室咖啡,皇室咖啡是加什麼呢,皇室咖啡實際上就是加白蘭地酒,據說這個拿破倫大帝率法軍在19世紀初征伐俄羅斯的時候,天氣非常寒冷,所以這個老兄和他的士兵都挨凍,他就想了一個辦法,喝咖啡覺得還不夠解渴禦寒,乾脆把白蘭地放進去了,是拿一勺白蘭地在泡好的咖啡上面燃燒,使白蘭地酒的香氣跟咖啡的香混放在一起,這叫皇室咖啡。還有加威士忌酒的,還有加入奶油的,也有加入茶的,它其實有不同講究,比如我們現在,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有的時候,在高檔社交場所還能碰到一種所謂的高壓蒸汽濃縮的咖啡:義大利式咖啡,它其實採用一種特殊的器皿,把咖啡給它濃縮了,那杯子非常小,比我這拇指也大不了多少,但是,可以說是咖啡的萃取、咖啡的精華,它也可以加牛奶也可以不加牛奶,有濃縮的黑咖啡,有濃縮的白咖啡,那玩意兒一杯也就夠了,所以咖啡品種有講究。
接著你得注意,喝咖啡它其實是我們社交場合的一個點綴,是以提神、是以點綴為主,不以解渴為主,所以你喝咖啡你千萬要注意,不能連續喝。咖啡我們知道也有凍的,但是絕大多數咖啡都是燙的,之所以燙就是讓你慢喝。如果你在比較重要的場合喝咖啡,那就要注意喝咖啡的程序問題。譬如咖啡,一般全套上來的咖啡,它是一個,碟子,一個杯,另外還有一個調羹,一個勺子,懂行的同志都知道,那個勺子是不用的,你就讓那個勺子躺在托上面就行了,千萬別讓勺子躺在杯子上面,搭放在杯子上面,更不能讓它在杯子裡面立正,這個在很多國家都是犯忌的。勺子你要注意別亂用,勺子基本沒用,頂多有這么兩個用。第一、加了牛奶糖塊之後略加攪拌;第二、咖啡比較燙,你也得攪一攪。
第四、喝咖啡要注意的問題。比如社交場所是在露天的情況下外國人有一種社交活動,叫做咖啡會。往往是他們的夫人和家人一塊兒在庭院裡面,大家自由走動、自由組合、自由交際。這個時候,你這個杯子怎麼個拿法呢?一般的情況下你注意,標准化拿法是應該用左手拿著托,然後杯子是站在拖上面的,你別拿手像拿茶壺似的,拎著就出去了,像老頭遛鳥,一手拎籠子,一手拎茶壺,這個非正式場合;但是正規場合,你拿手捂著咖啡杯是非常不合適一做法。喝的時候標准化做法是什麼?如果你坐在桌子邊上喝咖啡,碟子在桌上別動它,拿起咖啡杯直接喝就行。你要坐在桌子邊上你喝咖啡還把碟子拿過來,有裝洋蒜之嫌。但是如果你在外面走動,比如你在露天花園里走動,或者你站著跟別人說話,這時候你得注意,標准化做法是什麼呢?杯子首先在碟子上站著,連杯子帶碟子一塊兒拿過來,拿過來之後,碟子放到齊胸的高度,這個手還拿著,然後把杯子拿起來喝。明白我的意思嗎?這個碟子放在這兒什麼好處?就是萬一咖啡它要流出來的話,正好流到碟子上去,不至於搞你一身,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喝洋酒的禮數
洋酒作為舶來品,到我們國內也就一、兩百年,而種種原因,我們很多同志不太熟。比如洋酒就有一個最重要的講究,在餐桌上就吃喝而論,洋酒跟菜餚是有搭配的。吃西餐,吃不同的菜就講究喝不同的酒。我那天跟一同志講,我說基本的規則是什麼呢?基本的規則是吃紅肉喝紅酒,吃白肉喝白酒,其實我指的是干白和干紅。譬如,你對洋酒真了解,你會知道餐桌酒搭配有下列幾個程式,當然我講的都是非常標準的程式。你一般倒未必做得到,像我們中國人吃飯喝酒,往往就是一種酒。有時候朋友在一塊兒聚,一箱啤酒往這兒一堆,直到把你干倒為止,一種酒給你戰到尾。老外他其實是比較講究的話,是吃一道菜他換一種酒,他有不同講究的。基本搭配是什麼呢?基本搭配是這樣的,喝洋酒有禮數:第一、先喝白酒後喝紅酒,當然,我們這里講的白酒和紅酒都是葡萄酒;第二、先喝淺色的酒,後喝深色的酒。這大家知道,白酒肯定是淺色的,紅酒肯定是深色的。其實,你要是喝過葡萄酒的話,老外的餐桌上喝的酒基本上都是葡萄酒,比如香檳酒。大家知道,其實就是發泡葡萄酒。有一種特殊的工藝讓它發泡了。白蘭地酒它也是葡萄酒,是蒸餾葡萄酒,所以老外在餐桌上上的酒它都是葡萄酒。中國人愛喝的啤酒在老外眼裡是一種飲料,不上桌的。其實你要喝過葡萄酒的話你會知道,葡萄酒除了紅和白之外,還有一種介乎二者之間的顏色——玫瑰紅。有時候,國內叫做桃紅,就是色有點紅,但是不是紅葡萄酒那種深紅,它就是色比較淺,所以喝酒的話,如果你要講搭配,除了先喝白的後喝紅的之外,第二個規則就是先喝色淺的,後喝色深的。第三個講究,先喝年輕的酒,後喝年長的酒,就是這個酒,它有時候這個洋酒,它講究儲藏的年份。相對而言,年份越長,存放的年份越長,這個酒就越名貴,味就越醇厚。所以如果你的桌上有幾種葡萄酒的話,你得注意先喝那個年份淺的,後喝的是年份深的。就是先喝年輕的同志,後喝年老的同志,為什麼?年老的名貴,壓軸戲。第四個講究,先喝味淡的酒,後喝味甜的酒,像白蘭地酒、威士忌酒、金酒,這種味重的烈度比較重的酒一般都是壓軸的。最後喝的。因為吃多了用它來話界油膩。還有一個講法就是什麼呢?先喝酸的酒,後喝味甜的酒。道理很簡單,甜酒你要一喝它就飽了,它膩。所以甜酒是最後喝的。所以喝酒是有一些講究的。我下面考慮到同志門的實際需求,跟跟大家作個簡單的介紹。
酒吧里喝酒
我們社交活動像歐美人他喜歡到酒吧去喝酒。如果你在國外吃過老外的宴請,你會發現一般的工作餐,朋友談判或者做生意吃飯,他一般在餐館里吃飯是不喝酒的。不像中國人,我們其實過的是比較幸福的,每餐必喝,如果有空,老外他怕影響工作,影響社,上班他不喝的。什麼時候喝?歡迎宴會、告別宴會,宴會上喝,還有就是社交場合去酒吧喝。酒吧人們喝什麼酒,酒吧人們一般喜歡喝的酒,威士忌酒和雞尾酒。這個威士忌酒它比較濃烈,大家知道,威士忌酒最好的產在英國,蘇格蘭威士忌非常有名。要加點蘇打水、加點冰塊去喝的,可以凈飲、干喝,也可以加點東西,但是它烈度就比較高了。威士忌酒要含酒精的話,含到40度的,40%的,它非常厲害的。白蘭地酒,威士忌酒酒精含量都是40度,它非常烈的。另外,雞尾酒品種比較多了,大家知道所謂雞尾酒是用酒和果汁和其它飲料包括不同的酒的品種搭配在一起的一種混合性飲料。這個一般來講,雞尾酒適合人們在酒吧里去喝,或者在各種各樣的大堂裡面來喝。雞尾酒有時候有個講究你得注意,雞尾酒一個什麼講究,就是它不同的品種它大概適合不同的對象,它有一個身份確認。比如在我們國內,凡城市白領都知道一個品種,紅粉佳人。這種雞尾酒其實是姑娘們喝的。因為它味比較淡。佳人也,美麗女郎。你說金教授我一個大老爺們跟大家一塊兒去玩了,我跟他講,我說我來杯紅粉佳人,這個身份確認就出問題了。倒過來說,現在還有一種帶著點女性名字的雞尾酒,倒未必是女人喝的,血腥瑪莉。這些酒我剛才講的紅粉佳人、血腥瑪莉,還有曼哈頓、螺絲刀都是所謂十大雞尾酒品牌。人們常備的,一般調酒師都會的。血腥瑪麗這種雞尾酒,它的烈度就比較高了。你別看它有一個洋女人的名字叫瑪麗。但它因為帶了個血腥的詞,不是一般女人喝的,老爺們喝的,這烈度比較高。所以,你要是個年輕姑娘點這個酒,就跟我們講,一個很淑女的女孩突然夾起一根香煙一樣,有點讓人匪夷所思,身份確認上有點問題。所以,喝雞尾酒,你得注意這個事。
餐桌上喝酒
餐桌酒就是吃飯的時候喝酒。餐桌酒一般我們分三大類型。三大類型怎麼講?叫做餐前酒、佐餐酒、餐後酒。所謂餐前酒,一般是吃主菜之前喝的,就是我上次在講西餐講吃開胃菜的時候喝的。一般味比較淡,或者味道比較酸甜爽口,讓你打開口味。一般西方人比較喜歡喝的餐前酒像雞尾酒、香檳酒等都是常見的品種。你要注意,香檳酒它的杯子是有講究的。外國人酒杯不同用來裝不同的酒,不像我們中國同志有時候比較隨意,有時候拎著瓶子就喝了,拿茶缸就幹了。它那個是不同的杯子放不同的酒。香檳杯最常見的是什麼杯子呢?就是鬱金香型酒杯,細長細長的,腿長。杯子像一個細長的管子,像鬱金香花蕾一樣。你要注意,這個香檳酒的標准拿法是捏杯腿的,因為香檳酒最佳的飲用溫度是攝氏四度左右,它需要冰鎮,一般是在冰桶里拿出來的。瓶子一開,泡沫飛出來,有喜慶的香味,而且泡沫飛迸,感覺比較好,你想想,它就是因為冷凍,它才有這種感覺。你拿手把那杯子身子一握,泡可能就少了,意思就差了。這種鬱金香型酒杯有時候也可以放雞尾酒。有的時候香檳酒還有一種杯子:半球性酒杯,這一般適合在簽字儀式、宴會上面來的。注意,西方人比較重要的場合用來乾杯的酒,唯獨只有香檳酒,不像我們抓到什麼都可以干,反正就是把你干倒,就是要跟你幹了。老外他比較講程序,他用來乾杯的酒,祝賀的酒唯有香檳酒。另外他開業、剪綵、簽字儀式、新船下水等表示祝賀都喜歡香檳酒。那麼一般吃主菜,吃肉吃魚這時候喝酒,就是所謂的佐餐酒。
佐餐酒分為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一般你在西餐的宴會上,桌上會放三個杯子。這三個杯子是在你右手的正前方,由外側向內側依次走,這三個杯子是什麼杯子呢?最外面這個就是白葡萄酒,中間這個是紅葡萄酒,最裡面這個是是清水杯。由外側到里側越來越大,白葡萄酒杯最小,紅葡萄酒杯居中,水杯最大。其實佐餐酒就是紅白兩種葡萄酒。那麼白葡萄酒是配白肉的時候喝的,什麼是白肉,我們曾經講西餐講過,就是所謂的雞肉、魚肉,這樣一種海鮮跟禽類的肉,做熟了之後,它肉一般是白色的,味比較淡,白葡萄酒味比較淡。所以淡味酒配淡味菜吃比較好。那你要注意什麼呢,白葡萄酒最佳的飲用溫度是攝氏13度左右,10度到15度之間,13度左右喝最好。你怎麼能達到這個溫度?標准化做法,喝白葡萄酒時加冰塊的。其實你要看白葡萄酒杯跟紅葡萄酒杯差不多,就是白葡萄酒杯稍微小點。但是你記住了,它的標准化拿法是拿杯腿。因為加了冰塊了,你這手上去,那冰等於白加。吃紅肉,紅肉就是牛肉、羊肉、豬肉,做熟了之後它顏色是紅的,它味兒比較厚,搞不好還有腥臊之嫌,要放很多香料,適合於紅燒、烤。所以這樣的話,你得注意,吃紅肉的話它一般配味比較重的紅葡萄酒。紅葡萄酒標准飲用溫度,標准飲用溫度,18度左右,攝氏18度。所以這個喝紅葡萄酒的標准做法,我曾經在前言的時候也講了,是什麼都不加的,是什麼都不加的。用金教授的話講,加雪碧比較傻,加檸檬尤其傻,加冰塊特別傻,全加,大傻。因為紅葡萄酒是在18度左右飲用的,所以它的標准化拿法是拿杯子身體,不捏杯腿,因為它沒必要去捏杯腿。所以這是它一個比較重要的作法。
餐後酒,主菜吃完了,需要化解油膩。喝紅茶也行,喝黑咖啡也行,當然也可以喝酒。餐後酒一般是什麼酒呢?白蘭地酒、威士忌酒。老外有時候有個習慣,吃完了主菜,主人或致歡迎詞和告別詞,一般致辭的時候會乾杯。那麼這個時候喝香檳酒也有可能。還有的時候會喝一些甜酒,像雪莉酒、金酒之類。我們剛才講了,先喝淡的,後喝甜的;先喝酸的,後喝甜的。這個時候你得注意,其實最重要的,在比較正規的場合我們見到的餐後酒就是白蘭地酒了。白蘭地酒它是壓軸戲。好貨都是最後出來的,所以它是餐後酒。主人在白蘭地酒上來的時候,會給你隆重推薦。大家看影視片或者日常交往,注意過沒有,這個比較正規的場合,這個最好的這瓶酒拿出來,第一杯是要給主人喝的,俗稱試酒。你知道為什麼這杯酒給主人試嗎?其實是告訴客人,放心大膽地喝,無毒。古人打仗,有時候城下之盟,擔心你給下了葯,所以第一杯酒要主人試一試。其實這也是一個程序。白蘭地最佳飲用溫度要上攝氏20度,當然這個酒你又沒有辦法泡,不能像我們老黃酒去泡一泡,燙一燙,蒸一蒸。怎麼辦?就跟杯子拿法有關,你要有經驗的話你會知道,白蘭地酒杯是大肚子杯、小口杯、矮腿杯,腿非常矮。標准化做法是什麼呢?用中指和無名指夾著杯腿,讓整個酒杯坐在手掌之上,讓它是用手掌托著這個杯子的。它一般喝白蘭地有個程序,首先是觀其色,要托起來看,據說是像到XO這種檔次的酒都清澈透明。透過薄薄的酒杯,手指掌紋都看得非常清楚;第二觀其香,要移到鼻子附近來嗅一嗅,因為好酒,那瓶酒要七八百的,你得給人家捧場。它為什麼要有這個程序?因為這個一般的酒在瓶子里放大概也就是十七、八度。但是白蘭地杯杯子肚子大,杯底比較薄,你托到掌心你這么托幾分鍾,觀其色,嗅其香,實際上就是通過手掌心給杯子里的酒加溫了。它其實有這樣一個絕招的,表面上看他正在那兒品酒、在那兒觀酒,實際上是加溫。這樣的話喝到嘴裡味道就比較好。當然不管是喝中國酒還是喝洋酒,我主張有兩個問題要注意。第一個問題:量力而行。有的時候,我們一醉方休,那是愉快。但是有的時候,你一醉方休影響了工作,甚至傷害了身體,或者給別人增加了麻煩,那就太不合適。所以飲酒主張量力而行;第二,應該尊重客人的選擇,主人要講主隨客便,客人要講客隨主便,你不要隨便灌別人。比如剛才講,有女同志說不能夠喝酒怎麼辦?那你就跟他說你不能喝。如果人家講不能喝,不願意喝,不想喝,別勉強。有的同志講,喝不喝是對我的感情的問題。什麼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一點點,這不符合現代社交的時尚。美酒加咖啡,除了一個環境的優雅之外也有我們當事人自己的教養在內,所以二者恐怕是不可或缺的。謝謝各位!
B. 喝酒陶瓷杯與玻璃杯哪個好
不管喝什麼酒絕對玻璃杯看上去優雅,但是也分喝什麼酒,白酒,啤酒,紅酒,雞尾酒,玻璃杯都是不同的
C. 用瓷杯喝啤酒為什麼泡沫消失非常快不想一次性杯子喝啤酒泡沫可多消失的還慢
啤酒起泡是因為裡面有二氧化碳,在高壓的環境下二氧化碳飽和在啤酒裡面,當我們打開瓶蓋二氧化碳就會釋放出來,瓷杯的導熱性能比紙杯要好,在室溫下二氧化碳的釋出自然用瓷杯會快一點了
D.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各種酒用什麼樣的杯和酒吧的各種酒
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喝什麼酒,便用什麼酒杯。通常酒具如翡翠杯、犀角杯、古藤杯、青銅爵、夜光杯、琉璃杯、古瓷杯、金杯、銀杯、石杯、象牙杯、虎齒杯、牛皮杯、竹筒杯、紫檀杯等等。
喝汾酒當用玉杯,唐人有詩雲:「玉碗盛來琥珀光」。玉杯增酒之色。
白酒酒味是極好,但少了一份芳冽之氣,用犀角杯盛之而飲會醇美無比。犀角杯增酒之香。
飲葡萄酒當用夜光杯。古人詩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葡萄美酒作艷紅之色,須眉男兒飲之,未免豪氣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後,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如飲血。
高粱酒乃是最古的酒,夏禹時儀狄作酒,禹飲而甘之的便是高粱酒。飲高粱酒,須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
上佳米酒,其味雖美,失之於甘,略稍淡薄,當用大斗飲之,方顯氣概。
百草美酒乃採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氣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飲先醉。飲百草酒須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飲百草酒則大增芳香之氣。
紹興狀元紅須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於元瓷,則不免粗俗了。
梨花酒當用翡翠杯。白居易杭州春望詩雲:「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玉露酒當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細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飲,方可見其佳處。
E. 喝不同的酒,應該用什麼樣的酒杯
什麼酒配什麼杯,這個是有一定規矩的,有的是有些道理,有的倒不一定是有充分道理,不過長時間一直這么用成了傳統。
飲酒須得講究酒具,喝甚麼酒,便用甚麼酒杯。喝汾酒當用玉杯,唐人有詩雲:『玉碗盛來琥珀光。』可見玉碗玉杯,能增酒色。
關外白酒,酒味是極好的,只可惜少了一股芳冽之氣,最好是用犀角杯盛之而飲,那就醇美無比,須知玉杯增酒之色,犀角杯增酒之香,古人誠不我欺。
至於飲葡萄酒,當然要用夜光杯了。古人詩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要知葡萄美酒作艷紅之色,我輩須眉男兒飲之,未免豪氣不足。葡萄美酒盛入夜光杯之後,酒色便與鮮血一般無異,飲酒有如飲血。詞雲:『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飲高粱酒,須用青銅酒爵,始有古意。至於那米酒呢,上佳米酒,其味雖美,失之於甘,略稍淡薄,當用大斗飲之,方顯氣概。 百草美酒,乃採集百草,浸入美酒,故酒氣清香,如行春郊,令人未飲先醉。
飲這百草酒須用古藤杯。百年古藤雕而成杯,以飲百草酒則大增芳香之氣。
飲紹興狀元紅須用古瓷杯,最好是北宋瓷杯,南宋瓷杯勉強可用,但已有衰敗氣象,至於元瓷,則不免粗俗了。
飲梨花酒該當用翡翠杯。白樂天杭州春望詩雲:『紅袖織綾誇柿葉,青旗沽酒趁梨花。』你想,杭州酒家賣這梨花酒,掛的是滴翠也似的青旗,映得那梨花酒分外精神,飲這梨花酒,自然也當是翡翠杯了。
飲玉露酒,當用琉璃杯。玉露酒中有如珠細泡,盛在透明的琉璃杯中而飲,方可見其佳處。
理想的白酒杯為圓身有杯腳,若用手直接托著杯身,可令凍酒變溫,杯腳可方便旋動酒液,令香味散發。
香檳杯的傳統款式為高身杯,多以水晶製造,香檳也可盛在高腳杯內。
盛放威士忌的應為矮的平底無腳玻璃杯,通常杯型較肥、較重,有厚底,現代款式較為素凈,但不少也會帶有精緻的切割圖案。
盛白蘭地的是圓身、氣球形的短腳杯,藉手的溫暖可散發酒的香味,但要注意白蘭地不能盛得太滿。
烈酒的酒杯為長身,杯身中段微微收窄,杯腳短,通常有許多不同的尺碼。
雞尾酒杯為混合烈酒而設計,素凈的設計較為普遍。
F. 馬克杯和陶瓷杯的區別是什麼
G. 瓷杯喝啤酒
沒覺得瓷杯倒啤酒起的泡沫少呀?是碰巧了吧?
H. 喝酒玻璃杯陶瓷杯哪個好
各有所長 玻璃裝啤酒就是直觀確定漂亮得多 讓喜歡喝啤酒的朋友感覺到酒香帶來的快樂
I. 正品星巴克陶瓷杯啤酒桶馬克杯多少錢
星巴克的馬克杯,今年(好吧,去年)價格在100元左右,每個款式的價格略有差異,不過大概都是這個價位。
J. 陶瓷杯的分類
根據材料分類抄,如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銹鋼杯,木魚石杯,景泰藍杯等,
根據功能分為日用杯,廣告杯,促銷杯,保健杯,等,
根據寓意分為合歡杯,情侶杯,夫妻杯等,
根據結構工藝分為單層杯,雙層杯,真空杯,納米杯,能量杯,生態杯等.
保溫杯,馬克杯、啤酒杯,咖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