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青島啤酒盈利能力

青島啤酒盈利能力

發布時間:2021-02-18 10:30:32

1. 中國啤酒市場的現狀

從2003年開始,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加入WTO之後,進一步開放的中國市場逐漸融入到了世界經濟的均衡游戲中,外資對於中國市場化的走向進一步確定。

進入2005年,外資進入中國啤酒業的步伐更為快速:

合資公司華潤雪花啤酒4月11日以1.25億人民幣收購阜陽市雪地啤酒;

青島啤酒當天也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批准美國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在青島啤酒的股權比例將由原來的9.9%增加至27%,成為青島啤酒最大的非政府股東;

4月18日,全球啤酒著名品牌「喜力」在上海簽約收購了「蘇啤老大」——大富豪公司40%的股份;

同期,燕京啤酒也拋出全國發展新策略:公司正瞄準華東及華南啤酒市場,今年起擬斥資3億至5億元人民幣用作收購,預期今年落實一至兩個項目。

比利時英特布魯、英國紐卡索、荷蘭喜力、丹麥嘉士伯、日本朝日等跨國啤酒巨子也通過各種形式介入了中國啤酒產業。

「隨著外資收購速度的加快,中國啤酒市場的競爭正在發生變化:最初啤酒行業有1000多家企業,經過收購兼並,目前還剩下400多家,今後啤酒企業的數量還將減少。而這種競爭最終將帶來更高層面的較量。」對於外資的強勢進入,燕京啤酒集團副總經理畢貴索認為,「中國啤酒市場現在全球最大,而歐美多數市場已經飽和甚至萎縮,中國顯然是國際資本的一個理想目標,國內啤酒企業不但要抗衡外來資本,還要應對國內市場的競爭和整合,我們任重而道遠!」

資本整合:規模≠效益

整合大潮一浪勝似一浪,但問題也隨之而來:兼並整合後的兩家人如何實現「1+1≥2」,處在第一、第二啤酒集團之外的300多家啤酒廠如何在國際化的市場大潮中定位自己,無疑成為眾多企業面臨的新課題。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外資就已看好中國的啤酒市場,50多家洋啤酒潮湧而至,當時國內的多數大中啤酒集團被外資控股或收購,經過幾年時間的磨合最終還是因為不適應中國特殊的國情和市場環境而紛紛兵敗。

經過十幾年的拼殺,以青啤、燕京、雪花為代表的中國啤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但目前我國整體上仍有1/3的啤酒廠不具備盈利能力,靠低成本收購完成其擴張的青島啤酒總經理金志國感觸頗深:「與國際啤酒大公司相比,青啤在資產、贏利能力、創新能力、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著很大差距!」

啤酒行業是一個靠規模實現效益的行業,但「規模≠效益」。稍微回顧一下,我們不難發現,青島啤酒在早期的收購過程中,過於強調擴張的低成本概念,結果背負了一大堆「小舢板式」啤酒企業,當期成本低而運營成本高,較重的歷史包袱使青啤到現在為止仍沒有形成真正的戰斗能力。青啤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積極探索國際化合作,引入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彌補前期的不足。

反觀燕京,則採用了「強強聯合」的模式,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雖然當期成本高,但後面的工作相對比較好開展。「強強聯合」模式的難處在於雙方都比較強大,個性十足,都是稱雄一方的諸侯,誰都不服誰,這是問題的一面。但也正是由於都有這樣的個性,他們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像燕京收購的漓泉啤酒,其總資產貢獻率現在達46.7%,居全國同行業首位,單產產量、利稅晉升到行業5強,雙方的市場、人才、機制優勢和資本、技術、品牌優勢均得到了較好發揮,規模效應得到充分展現。

「規模對啤酒行業來講是有意義的,但現在很多大廠的規模效應沒有發揮出來,這跟他的整合能力或者思路有關系。好多大公司表面上是一個公司,是一個大老闆,實際上還是自己管自己那一塊、各自為政,規模效應沒有發揮出來。啤酒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規模、布局確實是比較重要的因素,它是幫助我們實現市場佔領和品牌提升的一個很重要的手段或過程,但它僅僅是一個過程,而非最終目的。」對於如何解決「1+1≥2」的問題,快速成長為行業三巨頭之一的華潤雪花啤酒的老總王群也深有感觸。

狂歡序幕拉開

經過產業整合後的啤酒企業,已經認識到了產業整合中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建立全國性品牌的價值和意義。其中南北市場資源整合成為各家企業市場競爭力提升戰略的工作重點。去年和今年,青島、燕京、華潤三巨頭都已到或將到廣東投資建廠,繼華潤啤酒6.8億元在東莞建立年產30萬噸啤酒的生產基地後,燕京啤酒又在佛山設下10萬噸生產線,而青島啤酒已在粵形成深圳、佛山、珠海三個生產基地。

2005年,各家企業在積極落實區域布局的同時,更是積極實施自己的差異化產品戰略,紛紛爭搶高端產品市場。雖然其市場較小,但利潤很高。2004年燕京啤酒用占總產量20%的高端啤酒實現了50%的利潤,高端啤酒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目前已有多家在2004年有重大舉動的外資啤酒企業宣稱,今明兩年將向市場全面推出自己的高檔品牌,除去塑造其品牌形象的意圖而外,更是期望在高檔啤酒市場中能夠分得一杯羹。

另外,今年南(廣州)北(北京)兩個市場的動態也非常值得關注。去年和今年,青島、燕京、華潤三巨頭紛紛到北京、廣東投資建廠,構築戰略要塞;而青島啤酒今年更是大舉進軍北京市場,高、中、低端全面進入,南北對決之勢業已形成。

品牌打造上各方亦是不遺餘力,華潤2004年請來世界級營銷大師科特勒,為其「雪花」品牌出謀劃策,顯示出本土啤酒品牌意識的不斷深入。

燕京在2005年新年剛過,便傾力參與「世界十佳運動員」的評選活動,借勢掀起了新一輪的體育營銷高潮……

理性看待國際化

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經過一番並購和發展後,現在的青啤、燕京、華潤三大啤酒集團暫居第一梯隊,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緊隨其後。

但AB、SAB、英特布魯、喜力這些世界啤酒行業的巨頭,在經過了原始積累階段後,還會久居人下、藏身其後嗎?中國的啤酒企業如何與這些世界級選手同場競技?結果會怎樣?一二軍團中僅有的兩個未被外資操縱的本土啤酒企業——燕京和金星未來的命運又會如何?

「我們必須明確:國際化只是一個過程,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在關於國際化的問題上,燕京啤酒集團的副總經理畢貴索明確表示:「燕京啤酒國際化的最終目的必然是為了發展中國的民族啤酒工業、打造世界級的中國啤酒品牌。」

如今世界幾大啤酒巨頭均已在中國安家落戶,面對新一輪來勢洶洶的國際資本浪潮,擺在中國啤酒業面前的是鮮花還是荊棘?是坦途還是陷阱?是國際化還是被國際化?在未來的幾年時間里,中國啤酒業將走向何處?國際啤酒巨頭與中國啤酒的角力誰能勝出?中國的啤酒品牌能否成功突圍?

我們拭目以待……(來源:經濟參考報)

2. 青島啤酒是國民黨產的嗎

青島啤酒原為1903年英德商人合資成立,一戰期間,日本人將這家啤酒廠據為己有。1945年抗戰勝利後,中國國民黨藉由接收日偽資產之便,在全國設立了11家黨營企業。青島啤酒工廠也由青島市政府派員接管,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7年6月,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此時尚在籌備階段,以下簡稱「齊魯公司」)從行政院青島區產業處理局將工廠購買,定名為青島啤酒廠。當時,齊魯公司十分注重對青島啤酒的宣傳,青幫大佬杜月笙等紛紛為啤酒代言。因此,青島啤酒在上海的銷路非常好。1948年元旦,齊魯公司正式成立,旗下除啤酒外,還經營橡膠、玻璃、麵粉等產品,成為國民黨最具盈利能力的黨營企業。但好景不長,由於國民政府金圓券改革失敗,該公司運營艱難;又因國共內戰吃緊,該公司遂做好了南遷准備,董事長曾養甫下令公司所屬10個工廠獨立經營。

3. 青島啤酒北京市場前景分析及對啤酒行業前景分析

我國啤酒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速度,人均啤酒消費已經達到國際平均水平。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實力顯著增強,啤酒行業競爭的方式已經由過去主要依靠價格競爭轉為主要在品牌、服務、渠道、戰略、資本等方面的競爭。同時產品結構不斷優化,啤酒噸價持續攀升,行業盈利能力增強。且從行業特性來說,啤酒行業與白酒葡萄酒黃酒相比,具備諸多顯著的優勢。
2009年至2012年,啤酒行業面臨著較好的發展際遇: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給行業發展創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間;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大發展戰略,為啤酒行業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全球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為中國啤酒行業在更大范圍內配置資源、開拓市場創造了條件。
某公司目前的營銷機制及銷售渠道不符合業務和管理的要求,傳統的營銷方法很難打開局面,需要尋找新的銷售模式及銷售渠道。為此特意委託華經縱橫咨詢有限公司設計一個全新的銷售渠道和營銷體制。
華經縱橫首先需要理清每個部門和銷售鏈條職責,通過職責說明書加以體現。根據客戶需求和客戶企業自身的特點,建立切實可行的銷售考核體系。同時,在建立銷售考核體系的基礎上,對客戶的營銷體系提出建議,讓客戶對華經縱橫咨詢有限公司的方案有一個系統的觀點,使得考核的結果應用能夠真正得以體現。其中只有內容如下:
一、啤酒市場容量/市場規模分析
二、啤酒市場推廣策略研究
三、啤酒市場中間商、代理商參與機制
四、啤酒市場網路推廣策略研究
五、啤酒市場廣告宣傳策略
六、啤酒市場推廣與配套供貨渠道建立
七、啤酒新產品推廣常見問題
八、國外啤酒市場推廣經驗介紹
九、啤酒營銷渠道建立策略
十、渠道經銷管理問題
十一、啤酒市場客戶群研究與渠道匹配分析
十二、重點企業市場推廣策略與營銷渠道規劃案例

重要研究工具:
產業鏈模型分析法;
馬斯洛需求層次分析模型;
針對行業競爭力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產品生命周期分析法;
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區域)潛在市場規模預測法;
綠色營銷方法;
風險與效益相結合的投資可行性分析法。

4. 青島啤酒是國民黨黨產

中國台灣網2月28日消息 國民黨行管會主委邱大展表示,國民黨來台不是兩手空空!去年在南勢角倉庫挖出齊魯公司資料,證實青島啤酒是國民黨的黨產。除了齊魯公司這第一桶金,國民黨清查還發現有市值400億台幣的黃金債券,有68箱置於中國信託保管,但要等到「國家統一」後才能要求償還。

5. 青島啤酒國際化的動機是什麼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青島啤酒肩負著中國百年品牌基業長青的重任

6. 面試青島啤酒業務代表通過了,在考慮要不要去。請大家給點意見

還行吧,看你在廣東省哪個地方?青啤很注重培訓方面等工作,如果你不怕苦不怕累,在青啤能學到很多東西,其實每一行都是辛苦賺錢,就看你自己的心態如何面對咯!加油!

7.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跨國公司嗎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它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啤酒製造廠商,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贊助商,目前品牌價值805.85億元,居中國啤酒行業首位,躋身世界品牌500強。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600600)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到2012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市地區擁有59家啤酒生產廠。2012年公司共完成啤酒銷量790萬千升,同比增長 10.48%;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57.82 億元,同比增長11.3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17.59 億元,同比增長 1.20%。其中6、7月份,單月銷量均突破百萬千升,是中國啤酒行業品牌溢價能力、盈利能力最強的公司。

青島啤酒遠銷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澳大利亞、韓國、日本、香港、澳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啤酒行業權威報告Barth Report依據產量排名,青島啤酒為世界第六大啤酒廠商。

閱讀全文

與青島啤酒盈利能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