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揚州時報 揚州日報 揚州晚報哪個好
揚州日報不錯,各方面信息都很全,消息也很有適時性。推薦~
B. 運河繁華在揚州有什麼韻味
夜半時分,自南京五馬渡起航的長江客輪,悄然抵達揚州。
清晨,世居東關街上的張澤清總要約上老街坊,去「鉅源」茶食店叫籠翡翠燒賣,燙碗薑汁干絲,泡壺魁龍珠茶,聽段揚州評話。「謝馥春」、老茶館、「三把刀」……東關街上這些特色濃郁的文化元素,構成一幅魅力四射的長卷,「老揚州」的生活觸手可及。
8月10日,從揚州廣陵新城的高樓上俯瞰運河,但見南來北往的貨船穿梭不息,井然有序。這「舳艫相接、帆檣櫛比」的繁忙景象,已持續千年。時至今日,大運河江蘇段仍全線通航,每年貨運量超過4億噸,約佔全省綜合運輸總量的1/5,是名副其實的黃金水道,更因其豐富多彩的活態文化遺產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是根,文化是魂。揚州人深知,古城「形」「神」難分,只保有形建築,不保無形文化,少了文化滋養,「古城美顏」也難持續。
晶瑩的玉器、精美的刺綉、悠遠的古琴、厚重的雕版……8月10日,來到位於大運河遺產點個園對面的「揚州486非遺集聚區」,記者看到,雕版印刷、古琴藝術、揚州剪紙、金銀細工製作技藝等21項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和工藝師們,正在向市民與遊客現場展示技藝。
一塊黃梨木板,一把鋒利拳刀,一位花樣年華的女子正屏氣凝神刻字。「發刀要快,干凈利落;挑刀要准,不偏毫釐。」身後,71歲的非遺傳承人陳義時輕聲指點徒弟。
「掌握雕版技術,沒有捷徑,要靠一天天練。就說刻字,基本功起碼要練6個月,能刻一些簡單的字需要一年,3年左右才能出師。」陳義時表示,「雕版印刷技藝成功入選世界級非遺,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作為傳承人,我打心眼裡高興。更重要的是,技藝有了新傳人。」
運河文化有著豐富的歷史和現實價值,如何讓其進入百姓家,融入尋常生活?揚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政成向記者介紹,揚州舉辦了「大運河書香文脈傳承發展論壇」,創作舞劇《水印揚州》、木偶劇《運河之花》、揚劇《鑒真》、廣播劇《運河之子》等作品,推動「運河風情」「江南曲美」等節目品牌赴10多個城市展演。在揚州戲曲園,每周都有戲劇上映,受到市民熱捧。
目前,揚州正對境內的10個遺產點和6段河道以及古鎮、古閘、古壩、古碼頭、古民居等進行有計劃的修繕保護。揚州頒布實施了大運河揚州段遺產保護規劃等3項制度,成為運河全線首個公布實施保護規劃的城市,並規定各類遺產點、河段不得因城鄉建設項目遭受新的建設性破壞。近年來,揚州先後叫停了儀征運河「一河兩岸」、高郵市運河故道等可能損害運河遺產的建設項目。
來源人民日報
C. 揚州人看的最多是哪家日報有投稿的嗎
揚州日報,揚州晚報
D. 煙花三月下揚州,揚州是文人墨客鍾情的千年古城,它是如今的什麼地方
揚州,江蘇省地級市,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和具容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
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
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
E. 揚州運河代表性文化是什麼
我去年夏天去揚州玩過,揚州是京杭之心,歷史名城,有一些留存的古建築很有代表版性,比如歷史老街東關街權。全長估計有1000多米吧,街上有多處名人故居、鹽商大宅、寺廟園林,還有各種商鋪,什麼油米坊呀、八鮮行呀、竹木行呀,古風古韻,文化氛圍濃厚,每到假期都有很多人去的。特別是4月份旺季的時候,晚上人擠人,帶小孩的都不敢讓娃在地上走的。還有瘦西湖,這個湖之所以瘦長,是因為它原本就是古代運河河道的一截。大運河是世界遺產,瘦西湖就是其中的一個遺產點。運河遺產點還包括有幾個鹽商大宅,像東關街上的個園就是。
F. 揚州日報的投稿方式是什麼要注意什麼
你好,揚州日報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查看。
G. 京杭大運河對揚州發展有什麼影響
隋揚帝開鑿大運復河,在航運為主制要運輸途徑的年代促進了大運河沿岸城市的經濟發展,而揚州地處大運河入江要道,成為南來北往的運輸中心,使得大量的財富聚留在這里,據史料記載,揚州在16世紀中葉,即明朝時期曾一度是全世界經濟最繁華的地方,這其中鹽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從19世紀後期開始,陸路交通開始發展,揚州也自此走向衰敗,到解放初期,揚州只有2個半的工廠,基本沒有工業。
H. 揚州日報 電子版最新2920年7月22號
北京時間2012年10月20日上午9:30,揚州中學建校110周年校慶盛典隆重舉行,此時0時經線專為22.5°W,校屬慶儀式開始時,與揚州日期相同的經度范圍是從22.5°W向東到180°經線,佔全球范圍的比例大於二分之一.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