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宿遷項王故里啤酒節

宿遷項王故里啤酒節

發布時間:2021-02-15 15:08:15

❶ 項王故里開放時間和票價

嶂山森林公園 免費、楓墓園紀念塔 免費、洪澤湖 20一人 、駱馬湖 免費、

❷ 項王故里門票價格和開放時間

我是宿遷人 住在項王故里對面的小區 現在先不要去 我十一去好多店鋪版還木有開權張 入口大門都沒開 項王故里景區門票為120元,贈送價值30元,可在景區內通用的項王重寶和虞姬通寶銅幣。但全球「項」氏和「虞」氏後人憑有效證件一律可免票入園 最好過段時間 等店鋪齊全 人多了再來 那樣才好玩 二期明年五一結束

❸ 今年宿遷項王故里的燈會維持多長時間

從一些媒體獲悉
2019年宿遷燈會將於 1月29日(農歷臘月二十四 )在項王故里景區拉開序幕,並持續到2月20日(農歷正月十六),持續23天。

❹ 端午打算去宿遷,想問下項王故里景區有特出演出嗎,在什麼時間段

端午期間,項王故里景區有特殊演出就是:走秀還有點將活動。基本是2小時一次,早上9點以後,晚上5點前。

❺ 宿遷人去項王故里要門票嗎

需要門票的,大概30左右

❻ 端午假期去宿遷,請問項王故里景區有特色演出嗎,什麼時間

好像每天前50名進景區的遊客,會得到景區贈送的小禮物。
並且還有文藝匯演,反正項王故里每年端午節都會有很多的活動

❼ 宿遷景點有哪些

龍王廟行宮
行宮龍王廟行宮,原名為"敕建安瀾龍王廟",坐落於宿遷市西北20公里處的古鎮皂河。該建築群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23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皇帝的復修和擴建,形成了現在佔地36畝,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頓於此,並建亭立碑,帑金修繕,故又俗稱為"乾隆行宮"。1983年,江蘇省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公布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二OO一年六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王廟行宮建築群,布局嚴整,規模宏大,軸線分明,左右對稱,氣勢磅礴,雄偉壯觀。整體呈長方形,內外宮牆。中軸線上建築物主次清晰,錯落有致。自南向北,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最南端為古戲樓,古戲樓向北,為青磚鋪設的寬闊廣場。廣場北側是山門,山門的正上方,青磚鑲嵌著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七個鎦金大字"敕建安瀾龍王廟"和一方"乾隆御筆"印。
在第一道院落的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碑亭正中聳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鐫刻"聖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聖旨全文,主要內容記敘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廟的經過。碑身的背面和碑帽的兩面分別鐫刻有乾隆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處所題寫的御筆詩文。整個御碑亭的設計,造型大方,凝重端莊,充分顯示了皇家建築的特點、風格以及獨有的藝術魅力。
在御碑亭的兩旁,建有鍾、鼓二樓。乾隆皇帝下榻此廟時,撞鍾擊鼓,兩廂奏樂,以最高禮儀恭迎皇帝的駕臨。
御碑亭的北側是龍王廟行宮的主要建築龍王殿。龍王殿,雕梁畫棟,斗拱飛檐,結構嚴謹,裝飾華麗,金碧輝煌,氣韻無窮。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龍王廟,均在這里朝政議事,敬神祭祖。
龍王廟行宮的最後一進院落,是乾隆皇帝的寢宮。也稱禹王殿,禹王殿屬於宮式大作,屋面飾黃色琉璃筒瓦和龍吻,大殿分上下兩層,佔地面積360平方米,殿高20多米,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乾隆六下江南,五次臨幸於此都是夜宿於這殿宇樓上,人們稱為"正宮"。與正宮相呼應的是東宮和西宮,這是隨同南下的皇妃們居宿的地方。東西宮門前植有柏、柿、桐、椿、槐、楊六樹,取意"百世同春""百世懷楊",象徵大清江山和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興旺不衰。
龍王廟行宮這一珍貴的古建築群,在"文革"中一度遭到破壞,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八十年代初,經過幾百年風雨剝蝕以及戰亂和人為破壞的"敕建安瀾龍王廟",仍然以它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高超的古代建築技巧,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重視。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共投資1000萬元分別對龍王殿、御碑亭、鍾、鼓樓等建築物進行了大規模修繕。恢復了"敕建安瀾龍王廟"的歷史原貌。
洋河酒廠工業園
洋河酒廠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中國著名酒都,古鎮洋河位於泗陽縣西30公里,北距地級宿遷市20公里,地處泗陽、泗洪、宿豫三縣交界,自古商賈雲集,交通便利,區位優勢獨特,屬人文風景旅遊區。省道徐淮路穿境而過,正在建設中的徐淮鹽高速公路繞城而過。洋河鎮是中外聞名的酒都,目前擁有大小酒廠200餘家,特別是洋河大麴興於隋唐,隆盛於明清,為清朝皇室貢品。20世紀初,洋河大麴連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和南洋名酒賽會金獎。1979年躋身於中國八大白酒行列。
洋河鎮以盛產洋河大麴而聞名遐邇,國家大型企業洋河集團有限公司(原洋河酒廠)坐落鎮中心,每年有數萬噸洋河大麴供應國內外市場,在洋河酒廠牽動下,洋河鎮經濟迅速發展。改革開放以後,洋河鎮充分發揮本地的釀酒優勢,大力發展以酒為龍頭的鄉鎮企業,現全鎮達國家發證的白酒生產許可企業40家。洋河集團酒文化歷史淵源深厚,可供開發的資源眾多,酒文化博物館、地下酒窖、美人泉、自助釀酒車間、旅遊紀念品、米市街、名人故居等項目均具有獨到特色。景區仍將繼續挖掘酒文化歷史,發揮酒都效應,重點打造以酒文化為基礎的游覽區。
項王故里
項王故里國家2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項王故里坐落於宿遷市宿城區的項里居委會,古黃河與大運河之間,徐淮路東側。是為了紀念蓋世英雄項羽於唐宋時修建。
項王故里,簡稱「項里」,又稱為「梧桐巷」。是秦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拔山蓋世」英雄、西楚霸王項羽的出生地。項羽名籍,字羽,生於公元前232年,二十四歲時起兵反秦,率諸侯入關,自稱西楚霸王。在與劉邦楚漢爭戰中失敗,羞渡烏江自刎而死,年僅3l歲。家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既勇猛又豪爽的英雄,在其出生地——下相梧桐巷立碑、建坊。項王故里為三進院落,整體布局前宮後院,建築風格仿漢式。從石碑坊東下,走進子母闕,踏過石板道,迎面便是山門。山門橫匾「項王故居」四字為末代皇帝之弟溥傑手書。通過山門就來到故里的核心院落,主體建築英風閣坐落其中。英風閣為全木構架,青瓦覆蓋,直欞方窗,紫柱白牆,古樸壯觀。門匾為原全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題書。閣內尊置的項羽石雕像,身披戰袍、腰佩寶劍,東西山牆上鑲嵌著反映項羽生平重大事件的六幅壁畫。院內有鐫刻《項羽本紀》和頌揚項羽詩文的百米長廊。院中置霸王巨鼎。鼎高2.6米、直徑1.9米、重8噸。鼎上銘文64個字,精闢地概括了項羽的一生。鼎四周草坪中分植槐樹、橡樹各兩棵,寓意懷念項羽。英風閣後面便是故里的第三進院落。被外國一位植物學家喻為「天下第一槐」的項王手植槐,雖歷經兩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仍然青秀挺拔。古槐盡管老態龍鍾,但它的根系又在離母體僅幾米之遠的東南角長出一棵新枝。古槐北首是梧桐巷留下的項里桐。故居紀念室為三進院內唯一建築。室內纖柔但剛強的虞美人雕像,展示了一位英雄夫人賢淑忠貞的高貴品質。而院內的古井、烏騅馬、馬槽、習武處和遍植的名樹珍花,到處都散發出久遠而厚實的生活氣息。
宿北大戰紀念館
宿北大戰紀念館宿北大戰紀念館地處宿遷城區幸福路中心廣場北端,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宿遷市公園、陵園合一的新景區,園內有七處烈土紀念碑、紀念塔、雕像和革命文物陳列館,並有各種新式建築,是一個集瞻仰先烈、學習革命歷史與旅遊休憩為一體的勝地。
進入館區,就是宿北大戰紀念塔。塔高33.12米,基層坪台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陳毅元帥親筆題寫"宿北大戰馬陵山革命烈士紀念塔"。在東大門的圍牆上,29尊宿北大戰群英塑雕。雄姿各異,栩栩如生。每年清明節或重大節日,地方黨政機關、部隊、學校等在此舉行紀念集會。宿北大戰紀念館於1978年建成,建築面積1920平方米。館廳展覽內容,共分兩大部分:一是宿北大戰資料陳列,共佔10個展廳,展出圖片、畫面、實物和革命文物計930餘件;二是宿遷地區革命斗爭史料陳列及擁軍支前資料陳列,占兩個展廳,陳列展品305件。一件件遺物,一幅幅珍貴照片,再現當年激戰七天七夜的壯烈場景。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等五前委的合影照,令人肅然起敬;陳毅司令員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豪放氣質儼然就在眼前,巨手一揮,決心下定:"奪取峰山,斬斷預三旅!"宿北大戰紀念館二樓西頭展廳,展示有美式裝備輕機槍、重機槍、鋼炮等戰利品。一九八四年,為迎接全國烈士陵園管理工作現場會在宿遷召開,館區又新建了七處烈士紀念碑、亭、雕象等,達到碑、亭、塔、館全面配套。
嶂山森林公園
嶂山森林公園國家2A級風景區,屬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宿遷中心城市北部。從發展大道運河橋轉嶂山大道可達,距宿遷市區7公里。距徐州火車站98公里,新沂火車站45公里,徐州觀音機場60公里,距連雲港碼頭110公里。1997年5月由江蘇省農林廳命名成立。同年6月8日,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為公園題寫園名。
該公園是一個自然與人文相結合的大型景區,總面積10450畝,宿(遷)新(沂)公路穿越境內。此處屬層巒翠迭的丘陵崗地,最高處海拔73.4米(為市區之最)。境內峰巒起伏,溝壑縱橫;碧水小湖,森林幽古,形成特異的風光帶,被稱為"江蘇的西雙版納"。向西4公里即是煙波浩渺的駱馬湖,山水相映,分外妖嬈。園區有森林6000畝,樹木70餘種,野生動物100多種。登高遠眺,湖光山色、城市新貌、田原風光盡收眼底。園內人文景觀繁多,有新石器時期和西漢時期的文化遺址;有唐、宋古戰場和近代「宿北戰役」的遺址;有優美動人的神話與往事傳說,使整個風景區更賦靈感。
綜合該公園的概貌,有三個特點:一、山水風光秀麗迷人。嶂山森林公園的南部為草坡地,猶如塞北草原。中部有三個山丘,丘間有三個小湖,湖光山色,酷似江南景色。公園北部為一片緩坡地,溝壑縱橫,其間山坡、河灘、竹林、果園、農舍、菜畦、農田,錯落有致,風景各異,象是夢幻般的桃花源。二、森林景觀野趣無窮。嶂山森林公園的樹木古樸蔥蘢,與特異的山、水、溝、壑的地貌相結合,透出一派原始莽蒼的氣氛。三、人文景觀底蘊深厚。園內古代重大事件的遺跡、遺址很多。有宋營遺址、唐薛仁貴藏軍洞和一座西漢古城遺址,最著名的景點是宿北大戰三台山阻擊戰遺址。1946年12月,我華東野戰軍在陳毅、粟裕指揮下,全殲國民黨整編師,開創了解放戰爭初期全殲國民黨正規軍整編帥的先例。三台山阻擊戰遺址成為革命傳統教育和供人游覽的著名紀念地。園內,尚有許多神話傳說,如八仙洞、張果老追驢遺跡、關公與三台山、白馬澗現寶沙等等,這些故事不但優美生動,而且各有遺跡或實景可尋。虛虛實實,優美動人,充分反映了歷代勞動人民豐富的精神世界,反映了一代代人民群眾美好的憧憬。
蘇北花卉示範園
沭陽縣蘇北花卉示範園位坐落在美麗的新沂河畔,虞姬故里花鄉沭陽,是在沭陽縣原有30萬畝花卉苗木生產基地中心區域基礎上,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充分依託西楚大地花鄉沭陽的歷史文化和資源優勢,並以發展生態農業旅遊整體規劃創辦的。 整個示範園佔地1600多畝,辦公科研機構佔地200多畝,綠化覆蓋率高達98%,示範園分為東西兩個大區,分布著常綠喬木種植區、落葉喬木種植區、花灌木種植區,鄉土樹種種植區等十多個種植區近百個品種,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小橋流水,曲徑通幽。
虞姬公園
位於宿遷市沭陽縣城區北側公園路19號,距離宿遷市區70公里,京滬高速和205國道可達,是沭陽縣唯一一座縣級歷史名園,始建於1929年,因歷史名人虞姬故里而得名,屬自然風景旅遊區。
虞姬公園總面積120餘畝,其中湖面佔三分之一,景區內古樹名木繁多,有珍稀樹種楸樹、梓樹等,其中一株一面余年樹齡的枸杞生長的非常茂盛,是蔣介石先生親手所植。一株古白榆雖然經歷了120餘年的風雨,依然長勢良好,骨幹清奇。50餘米長的紫藤長廊在紫藤花開時節香飄滿園,那紫氣溢動的韻味令無數遊客心醉不已。古建築逍遙廳從北朝南,斗拱飛檐,古樸幽雅,結構獨特,歷史悠久,是該縣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景區內還興建了東籬菊圃和西苑牡丹,每年秋季的菊花展覽和春季的牡丹展覽從規模和檔次上都居蘇北之首。革命烈士吳苓生塑像、沭宿海抗日中學紀念塔、淮海中學紀念碑亭、曙紅橋、惜紅亭等置於園內,形成系列化革命傳統教育景點,2005年初,經縣委、縣政府有關領導批准,該園成為縣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該縣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接受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滌盪心靈,激發學業習熱情,樹立遠在理想的最佳場所。景區內每年春節舉辦新年廟會,5月舉辦啤酒節,每暑期舉辦夏令營活動等。
周圈花木盆景市場
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位於沭陽縣新河鎮境內。近年來,該鎮立足「以花富民,依花名鎮」的發展思路,緊抓傳統花卉產業,做大做強產業結構調整文章,搶占市場至高點,成為全國知名的「花卉第一鎮」。
隨著花木產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對花木交易的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是交易場所等硬體載體的配套,新河鎮原有花木市場「周圈盆景長廊」,由於面積小,配套落後,雖然為花木發展在一定時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
為此,為做大花木盆景市場建設,2004年10月份,該鎮黨委、政府特邀南京、常州等地的專家學者來此考察論證,並報經縣委、縣政府批准,決定在周圈盆景長廊的基礎上建設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該市場分苗木交易區、盆景交易區和服務功能配套區,佔地102畝,可容納254戶花木經營戶進行現場製作、營銷。截至2005年11月底,該市場全部竣工,總投資到380餘萬元,市場的下水道、水電設施,電腦網路設施、通訊設施、有限電視等全部安裝配備到位。盆景市場內連體溫室(式)通道全部開通,建成了三角廣場、大型停車場,並圍繞苗木市場路兩側栽植8厘米以上高桿女貞600株,盆景市場大門兩側綠化面積4000平方米。栽植五針松、紅綠梅、桂花等花木。
新河鎮具有400多年的花卉生產歷史,可以培植繁育各種名、特、優花卉盆景和綠化苗木,有各類觀賞、樹樁等盆景1000餘種。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和銷售經紀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150餘人。
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的建成,已成為蘇北地區最大的花木交易市場,充分發揮了沭陽的南花北載,北花南移的花卉交流交易中心和集散地作用,以周圈生態花卉苗圃盆景市場為龍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帶動全鎮花卉苗木盆景的生產銷售,拉動全縣農業經濟的發展,直接受益農戶可達26000戶,可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為推進沭陽農業的八大創建,拉動全縣花木產業更新進程,加快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相關產業聯動,提高農民收入,實現富民強鎮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中國楊樹博物館
該博物館位於泗陽縣農場境內,緊鄰泗陽縣城,距離宿遷市區6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中國唯一的以楊樹為主題的博物館。總佔地面積0.9547公頃,該項目建圓形框架兩層,層高7.56米,建築面積1443平方米,無土毯式草坪;「意楊王」直擊雷防護工程、雕塑製作、豆石道路、大理石廣場、古井壹口,總佔地面積約9650平方米。景區目前已投入資金人民幣500萬元。景點主要分為三個觀賞區:意楊之王觀賞區:通過觀賞中國最大四株意楊之王,來體驗濃郁的意楊之鄉的鄉土文化氣息。意楊產品觀賞區:領略意楊產品的多種用途,感受意楊在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經濟建設中所起的作用。意楊群陣觀賞區:通過觀賞成片意楊栽植,使人置身於意楊林中,呼吸自然新鮮空氣,使人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梵音寺
原址坐落於大運河北岸眾興門之內,始建於清初,前稱為觀音庵,佔地約1畝,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文革」期間,庵中殿房僅存四間,由萬玉師常住。1990年,庵事由揚州祗陀林聖意師主持,信眾日增,法樂漸興。1992年春,旅台鄉友陳慧劍先生回籍探親,其幼孫漢清偶行乃祖入庵謁佛,見情感慨系之,返回後,隨撰文刊諸於所創《龍樹採住詩》,倡議台眾,捐獻美金7萬余元,贊助觀音庵之重建。此後,於1993年月,在原黃河南岸,泗陽棉花原種場轄區之內,擇地2畝6分凈地為重建之所,8月經淮建公司六隊承建,慧劍先生長子愛群督導工程,次年5月底全部竣工,現距離宿遷市區60公里。計山門一座,大雄寶殿、地藏殿、兩側寮房,廳廚共21音,殿宇面積500餘平方公尺,內供釋迦、樂師、彌佗、觀音、地藏等佛、菩薩、聖佛九尊,寺內鍾鼓、法器等。此後,暮鼓晨鍾,寶鼎香雲,院內蒼松翠柏、瓊花瑤草相映,實為一可供瞻仰之勝境。
烈士陵園
江蘇省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泗洪縣城南郊,距宿遷市區約70公里,建於1954年,佔地500餘畝,屬人文風景旅遊區。陵園內有鄧子恢同志親筆題寫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塔的兩側是紀念碑廊,碑廊里有陳毅同志親自撰寫的碑文,並鐫刻著泗洪籍2800位烈士的姓名。塔的前方是紀念廣場,建有喻尊霞塑像等建築物。塔的背面是陵園墓區,長眠著158位烈士。墓區中還建有江上青、張永遠、曹化東等烈士墓。近年陵園內新建了兩座革命紀念館,館內收集了革命戰爭時期一些珍貴文物、歷史照片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
雪楓墓園
雪楓墓園位於泗洪縣半城鎮境內,距縣城約25公里,距宿遷市區7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遊區。是為紀念彭雪楓將軍而修建。雪楓墓園建於1945年5月,佔地105畝,原名淮北烈士墓園,1978年更名為雪楓墓園。歷時一年零兩個月。迎門聳立的是淮北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塔高8米,頂端置新四軍戰士銅像。園內建有彭雪楓烈士墓,墓內設有拱橋,木棺東西向懸掛,頂部置仿古裝飾,表層用水泥澆注。墓園的碑廊里還有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現代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題寫的輓聯輓詞。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屬自然風景旅遊區。位於江蘇省泗洪縣東南部。距泗洪縣城約27公里,距宿遷市區約60公里,距南京約2小時車程、徐州1.5小時車程。是集科普、科教、游覽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01年被批准為省級自然生態保護區,同時被環保廳正式命名為「江蘇省首批環保教育基地」,2006年2月11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在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境內,是整個洪澤湖地區中濕地生態系統保存最為完整的區域。由原楊毛嘴濕地為中心的天然濕地生態系統、湖濱珍禽鳥類保護區、生態森林公園(休閑度假區)、生物多樣化科普區、萬畝水產養殖生態示範區和萬畝無公害稻蟹立體養殖示範區六大功能區組合而成,核心區面積近15萬畝。濕地自然保護區內水域、灘塗廣闊、濕地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淡水濕地自然保護區,列華東第4位,全國第11位。
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地區地形復雜多樣,濕地和平原鑲嵌分布,水路交錯,湖岸曲折。地貌大體可分為湖區和湖濱平原兩種類型,植被以水杉、池杉、速生楊等無性系為主。洪澤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內物種極為多樣,動植物資源也極為豐富,有浮游動物35科63屬91種,其中有較高經濟價值的田園螺、秀麗白蝦、中華絨螯蟹等共計12種;有魚類67種,分別隸屬於9目16科50屬;有鳥類15目44科194種,占江蘇省408種鳥類的47.5%,其中屬國家Ⅰ類重點保護的有大鴇、白鸛、黑鸛和丹頂鶴4種;國家Ⅱ類重點保護的有白鶴雁、大天鵝、小天鵝、鴛鴦、灰鶴、猛禽類等級26種。最近還發現了世界瀕危鳥類震旦雅雀。洪澤湖濕地保護區內自然資源保護完好,現已建成洪澤湖濕地博物館、洪澤湖魚類繁育中心、洪澤湖賞荷苑和洪澤湖景觀大道等諸多旅遊景點。

❽ 今年宿遷的燈會是在項王故里舉辦嗎

從一些媒體獲悉
2019年宿遷燈會將於 1月29日(農歷臘月二十四 )在項王故里景區拉開版序幕,並持續到2月權20日(農歷正月十六)

燈會區域

項王故里核心景區(主會場,收費),項王故里西楚大街(分會場,免費)

全價票 20元/人

以下為某網的部分信息截圖

❾ 宿遷項王故里的對聯;進入景點後有個對聯亡秦什麼的

【人物簡介】虞姬,秦朝末年的 著名女性人物之一,今沭陽縣顏集鄉人。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愛妾,相傳容顏傾城,文武雙全,舞姿美艷。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直到最後在楚營內舞劍自刎由此上演了一場「霸王別姬」的美麗神話。 她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虞姬,這個美麗的名字,將是我們心目中不朽的傳奇。 [編輯本段]【項虞相識】按《史記》、《資治通鑒》載,項梁殺人避禍攜項羽由下相奔吳中,即今日蘇州地。虞氏為會稽郡{秦末置春秋吳、越地域為會稽郡,以吳(今蘇州)為郡治吳中望族。項梁叔侄在此結交江東子弟。虞姬,吳中虞氏美女(估計也是當地貴族)慕項羽英名,嫁與項羽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說是項羽有幸淂識虞姬,得此佳人,共譜華章。 [編輯本段]【圍困垓下】虞常隨項羽出征。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項羽寫)。 此際,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自刎,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城東15華里、303省道南側有虞姬墳。 後來清朝有位詩人以虞姬的口吻作詩一首:【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虞姬如此大義凜然、忠於愛情,人民至今傳頌不已。 [編輯本段]【虞姬故鄉】紹興一說虞姬是充滿悠久文化的美麗江南名城-----紹興,具體出生地是今紹興縣漓渚鎮美女山腳下的塔石村,風光秀麗的美女山也是因此地出此奇女子而命名的.美女山比鄰書法聖地蘭亭和西施故里紹興諸暨,因此此地出美女不足為奇。 沭陽一今沭陽縣顏集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台、項宅等史跡。 虞姬遺跡 靈璧虞姬墓到靈璧縣城東、宿泗公路南側,有一片終年常綠的樹林,樹林中有一座古墓。墓基隆起,碑石林立,靜穆凝重。這就是安徽省重點保護文物——虞姬墓。園內有陳列室,陳列室採用磚木結構,粉牆小窗,青灰色小瓦,內進雕梁畫棟,結構巧妙。 定遠虞姬墓位於安徽定遠二龍鄉 虞姬顏集鎮虞姬廟明崇禎年間,虞姬故鄉人民在顏集鎮西首建立虞姬廟,以祭祀這位巾幗英烈。 清乾隆年間,鄉人吳九齡、葉祥麟等又為該廟建中殿、後殿,廟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裝塑像,顯示家鄉人民對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 [編輯本段]【相關詩文】蘇軾《虞姬墓》北宋熙寧四年(1071),蘇軾赴杭州就任通判,途中作《濠州七絕》,其一為《虞姬墓》: 帳下佳人拭泗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 蘇軾之詩作於濠州定遠。鄭君,指項羽忠臣鄭榮,被漢軍俘獲而堅貞不屈。劉邦欲考察被俘楚臣是否戀舊主,均令改名為「籍」(項羽又名項籍),唯獨鄭榮拒絕,因此被逐。 蘇轍《虞姬墓》蘇軾之弟蘇轍,亦有《虞姬墓》詩,記詠黥布叛楚投漢,范增受項羽疑忌而離去,霸王成為孤家寡人,只有虞姬與之共患難: 「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今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虞姬故里袁枚《過虞溝游虞姬廟》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曾任沭陽知縣,離任43年後重遊沭陽時,特地再到顏集鄉憑吊虞姬,作有「過虞溝游虞姬廟」詩,並自註:「相傳虞故沭人也。」其詩雲: 為欠虞姬一首詩,白頭重到古靈祠, 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 竟成神重桑梓,魂猶舞草濕胭脂, 座旁合塑烏騅像,好訪君王月下騎。 虞姬廟對聯民國期間,曾對虞姬廟進行修建。抗戰期間,因兵燹失修而圮毀。 園內虞姬墓前有石碑刻一副對聯,頗為傷感: 虞姬墓上聯: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下聯:姬兮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橫批:巾幗千秋。 [編輯本段]【相關成語】【霸王別姬】bà wáng bié jī 釋義 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現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台。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霸王項羽在和漢高祖劉邦奪封建統治權的戰爭中,最後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訣別。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強行辦事。 故事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後自刎身亡。 [編輯本段]【虞之美人】植物:虞美人『名 字』 花卉:虞美人 學名/拉丁名:Papaver rhoeas L. 英文名字: poppy 別名: 麗春花、小種罌粟花、苞米罌粟、蝴蝶滿園春 民間稱為:麗春花、錦被花 『科 屬』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毛茛目 Ranunculales 科: 罌粟科 Papaveraceae 屬 :罌粟屬 Papaver 種: 虞美人種 Papaver rhoeas L. 『簡 介』 虞美人亦稱田野罌粟(field poppy)或法蘭德斯罌粟(Flanders poppy)。 學名為Papaver rhoeas。罌粟科(Papaveraceae)一年生(罕二年生)植物,原產於歐洲、北非和亞洲,現已引入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北美洲。 花生於25~90公分(10~35吋)高的莖頂上,直徑約7~10公分。花瓣4片,通常為鮮艷的紅色,有時基部有一黑色斑點。從前虞美人為耕地內分布廣泛的雜草,種子在泥土內休眠多年,於土壤被翻耕時方發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受戰爭蹂躪的土地遍開虞美人,於是虞美人成為這次戰爭的象徵。 雪莉罌粟(Shirley poppy)是最常栽培的庭園罌粟種類之一,由虞美人培育而成。虞美人亦可提取一種紅色染料用作某些酒類和葯物的添色劑。其實虞美人也是罌粟的一種,因為毛茛目、罌粟科、罌粟屬的所有植物都稱為罌粟。不過大部分罌粟都是可以種植的,可是毛茛目 罌粟科、罌粟屬的鴉片罌粟種和苞鱗罌粟種的罌粟的果實是可以制毒品的,國家禁止種植。 『花 語』 白色虞美人:象徵著安慰、慰問 紅色虞美人:代表著極大的奢侈、順從 虞美人在古代寓意著生離別、悲歌 詞牌名: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古代詞開始大體以所詠事物為題,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後即開始名為調名即詞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曲牌:虞美人南曲南呂宮、北曲正宮均有。南曲較為常見,字句格律與詞牌半闋相同,用作引子。 [編輯本段]【身世之謎】虞姬是秦末江蘇省宿遷市沭陽縣人,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姬。 【公元前209年】,項羽幫助叔父項梁起義反秦,虞子期是 項羽軍中的一名戰將,虞子期的妹妹虞姬不僅貌美,而且好武。她十分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願嫁給他為妾。隨項羽出征,後來項梁戰,項羽升為上將軍,經過巨鹿一戰,項羽聲名遠播。不久項羽便進入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連年的征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甚好。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的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再有牽掛,唱完《和垓下歌》,拔劍自刎。 項羽悲痛萬分,在倉促間只好草草掩埋了虞姬,隨即項羽帶著八百騎兵連夜突圍而出,被漢軍追至烏江邊,烏江亭長說江東還是霸王的地方,漢軍沒有船,讓霸王渡江東山再起。項王說,自己當年與江東8000子弟出征,現在全部戰,自己不願苟且偷生,並無顏面再見江東父老,謝絕的烏江亭長的好意,不忍心將良馬(烏騅馬)殺掉,將馬送給烏江亭長引渡,然後率領28個子弟兵執短兵器和殺來的漢軍再次拼殺,最後項王見到自己的舊部下呂馬童,說:不是我項羽不能打,今天天要亡,我又奈何,既然老朋友都來了,那就讓老朋友得萬戶侯(劉邦當時用重金購項羽首級),希望慷慨地自刎在烏江邊,將頭送給了呂馬童。 史記中說: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編輯本段]【霸王別姬】清朝詩人何溥的《虞美人》詩雲:「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指虞姬)。」 認為八千楚軍被迫投降劉邦,沒有一人像虞姬那樣的堅貞。 「霸王別姬」是秦漢時期最為動人的故事之一。虞姬忠於愛情,為讓項羽盡早逃生,拔劍自刎,其情,驚天地!其義,泣鬼神!作者在畫中運用動感很強的渦輪線、誇張的衣袖以及視覺沖擊力很強的桔紅色來表現虞姬剛烈的性格。這里的霸王用大家都很熟悉的京劇霸王臉譜,為了不奪虞姬的形象,只把霸王隱在虞姬舞動的袍子中,霸王細密的胡須直線和虞姬身上的渦輪曲線形成靜與動的對比,更襯托出虞姬舞劍時旋轉的動感。 畫內題詩用的是項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再看《虞姬》: 腸斷烏騅夜嘯風, 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飲劍何如楚帳中。 詩的大意是:夜聞烏騅馬的嘶鳴,叫人肝腸寸斷。虞姬在幽恨中直直地對著眼中有兩個瞳子的項羽大將軍。項羽部將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後來被剁為肉醬而投降了劉邦,何如虞姬那樣自刎於楚帳中而芳華百代? 關於虞姬,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有簡略的交待。項王被漢軍圍於垓下,夜聞四面楚歌。「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 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虞姬對項羽的和歌,據《楚漢春秋》記載是:「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另據《情史·情貞類》記載:「(虞姬和歌之後)姬遂自刎。姬葬處,生草能舞,人呼為虞美人草。」 「虞美人草」,多麼動聽的名字! 虞姬於四面楚歌聲中,張愛玲在讀中學時所寫的《霸王別姬》里,卻感嘆:「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話,她將得到些什麼呢?她將得到一個『貴人』的封號,她將得到一個終身監禁的處分……他們會送給她一個『端莊貴妃』或『賢穆貴妃』的謚號……」就算楚霸王當了皇帝,她也不過是成千上萬的貴妃中的一個而已。 虞姬究竟是什麼人?她的絕世容貌如何?早已消失在歷史帷幕的深處。現代人,梅蘭芳等藝術家,一直借題發揮,扮演《霸王別姬》,讓她到台前且歌且舞,亦悲亦泣,把「幽恨」二字張揚到了美學的境界。虞姬形象如何,我們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擁有美貌、才藝與風情三大優勢(林黛玉筆下的五美,包括她自己 項羽與虞姬的圖片,都是色、藝、情三者兼而有之,所以林妹妹才如此地惺惺相惜),這就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大王像《金瓶梅》開篇里說的:「只因撞著虞姬……豪傑都休。」從歷史和政治上來說,項羽是敗軍之將,劉邦是開國之勛。但從人格力量和美學角度看過去,項羽因了虞姬,因了在最後一搏的生關頭竟然對虞姬「泣數行下」,讓後人,至少是讓我覺得,這個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大將軍更有人情味,更具個性光彩,比起劉邦來也就顯得更真更善更美。 有趣的是,項羽與虞姬,西施與勾踐、夫差,王昭君與漢元帝、匈奴單於呼韓邪,紅拂女與李靖,甚至綠珠與石崇,這五組男女關系中,當作為歷史敘事的時候,人們注重的是它的男主角,但一旦當作人生際遇去解讀、吟誦、傳唱、演繹時,女性形象大都光彩照人,甚至使刻板、枯燥、冰冷的歷史教科書也因此有了人性的光彩和生活的溫情。

閱讀全文

與宿遷項王故里啤酒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