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郯城啤酒廠

郯城啤酒廠

發布時間:2021-02-07 00:14:17

1. 臨沂啤酒市場現狀

位居中國啤酒行業前四強的金星啤酒集團昨天正式登陸臨沂。金星啤酒集團整體收購了郯城華凌啤酒廠,並組建了山東金星有限公司。昨天,該公司隆重開業。

有關人員介紹,「山東金星」計劃以3億元的投資挺進臨沂市場,並以臨沂為基地向四周擴展陣地。這無疑將給山東省啤酒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金星啤酒集團是全國食品行業重點企業,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目前是中國啤酒行業的前四強之一。現在,金星啤酒集團已在全國11個省市設立17個子公司和10個配套分公司,啤酒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

據了解,山東金星啤酒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3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啤酒20萬噸。2006年可實現產值1.5億元,上交稅金2500萬元,就業300餘人;2007年可實現產值5億元,稅金7500萬元,增加就業600餘人。

金星啤酒集團進軍我市將對我市乃至全省的啤酒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山東是傳統的啤酒大省,擁有大小啤酒企業40餘家。山東不僅盤踞著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兩大國啤巨頭,而且還有煙台朝日啤酒、泰安泰山啤酒、濟南趵突泉啤酒、臨沂銀麥啤酒及東平琥珀啤酒等啤酒品牌。行業人士指出,這次河南省金星啤酒集團之所以選在郯城再建新公司,是看中了郯城地處山東南大門的地理位置。金星集團總經理王智說,在此設廠,外可拒對手,內可抑競爭,上可影響華中市場,下可限制華東市場,輻射中南市場。

另據了解,山東啤酒的競爭重點在城市,留下的是大面積的農村市場,而「金星」的強項就是做農村市場。以郯城為中心,150公里最佳銷售半徑內無較大規模啤酒生產廠家。郯城全縣人口98萬多,偌大的農村消費人群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也是金星集團為什麼選在郯城設廠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地主要競爭品牌有:銀麥啤酒、王子啤酒、金星啤酒

各競爭品牌的市場表現:

銀麥啤酒的廠址在臨沂。臨沂是銀麥啤酒的根據地。從銷量來看,銀麥啤酒在臨沂市場銷量排第一位。銀麥「特爽」啤酒上印有「人民大會堂」的字樣,被定義為政府專用酒。臨沂市政府對銀麥啤酒給予了大量政策支持,銀麥啤酒霸佔臨沂,銷量穩定。銀麥啤酒的價位在2-10元間不等。2005年,銀麥啤酒銷售量達到27萬噸,銀麥啤酒銷售網路覆蓋到臨沂各個縣城、鄉鎮,周邊地區棗庄、濰坊等地有著較好的銷售成績,如,在棗庄銀麥啤酒就是嶗山啤酒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之一。銀麥啤酒在臨沂當地已經根深蒂固,當地消費者對銀麥啤酒的忠誠度很高。

王子啤酒是江蘇的一個啤酒品牌,在臨沂當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尤其是它的略帶甜味的口感受到當地群眾的喜歡,在酒店指名購買率高。

金星啤酒是河南的一個啤酒品牌,在臨沂市區銷售量不是太大,店招主要在市郊結合部,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各競爭品牌在當地採取的主要推廣手段:

銀麥啤酒主要是買店,在店內做堆頭,免費做店招,還執行瓶蓋兌獎活動。另外,銀麥啤酒被定位為政府專用酒,銀賣啤酒每年給臨沂市政府免費提供大量啤酒(據青島啤酒在臨沂的辦事處經理馬經理講,銀麥啤酒每年能為政府免費提供約20萬元的銀麥啤酒,但這個數據我們認為有待考證,只做參考),政府開會或政府宴請貴賓都喝銀麥啤酒。

王子啤酒免費做店招,在臨沂沒有發現王子啤酒做其它的活動,單純依靠終端進行銷售。

金星啤酒免費做店招,店招主要在市郊結合部。

三、消費者分析

臨沂市是山東省最大的批發城,有著幾十個大大小小的批發城,當地市民大多以小商品批發發家,有私家車的家庭比較多見,臨沂市區消費者的消費水平高。臨沂市有著山東省近九分之一的人口,消費群體龐大。臨沂市當地市民為人豪爽,受當地有著多年歷史的銀麥啤酒的影響,當地市民對啤酒消費有一定依賴性和習慣性,每年消費啤酒量大,是個啤酒消費大都市。

臨沂當地的文化活動較多,但像社區路演的形式,當地很少見,通過走訪消費者,消費者對這樣的活動較為歡迎。也有當地群眾反映,臨沂人平時就是愛湊熱鬧,希望這樣的活動多一些。

在媒體方面,《齊魯晚報》和《沂蒙晚報》在當地發行量較高,是消費者接收產品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時店招或店內海報也是信息產品輸出的有效渠道。

在臨沂當地,消費者普遍喜好銀麥啤酒,這主要取決於銀麥啤酒是臨沂的老牌子,當地市民對消費銀麥啤酒已經形成一種習慣,消費者對銀麥啤酒忠誠度很高。

四、當地的市場環境分析

九月份,在臨沂較大的節日主要有書聖文化節。書聖文化節中的書聖來源於有「書聖」之稱的王羲之(王羲之是臨沂人)。去年的文化節上還舉辦了第三屆文化精品博覽會暨地產品展銷會,主要是文化與產品展覽、展銷活動。

《齊魯晚報》和《沂蒙晚報》在當地發行量較高。臨沂的電視台質量也可以,收視率相對較好。臨沂的公交車比較舊,做車體廣告有損嶗山啤酒的形象。

臨沂人民廣場是臨沂最大的廣場(比濟南的泉城廣場還大),位居臨沂市中心繁華地段,過往車輛行人多,很適合做大型路演。

五、嶗山啤酒在當地的市場表現狀況

嶗山啤酒進入臨沂時常較銀麥啤酒晚,在當地知名度低。

嶗山啤酒在當地超市賣2元,燒烤攤賣3元,與在臨沂市場銷量很好的銀麥特爽啤酒、銀麥純生啤酒相比價格低(銀麥塑包銷量一般,價格和嶗山啤酒相當),但嶗山啤酒相對銀麥特爽啤酒、銀麥純生啤酒的購買率低。

目前,嶗山啤酒只開發了臨沂市場9個縣中的5個縣郯城、蒼山、莒南、沂水、沂南,莒南是近期剛開發,另外4個縣還沒有開發。

在沂水縣,銀麥啤酒佔有市場的50%,嶗山啤酒佔有市場的35%,其它小牌子酒總共能佔到5%。在沂南嶗山啤酒能在佔到市場的60%,銀麥佔35%。

嶗山啤酒進入臨沂後,去年投放了200塊店招,引起銀麥啤酒的惡意競爭,被銀麥啤酒給拆除100塊,但投放的廣告牌在一定時間內也給嶗山啤酒的銷售帶來一定效果。2006年形象大使選拔賽受到了臨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直接拉近了與市政府的關系,大賽同時也受到了當地群眾的歡迎,當地群眾對參與大賽的積極性較高。

嶗山啤酒在臨沂沒有做過活動,也沒系統的做過促銷。這主要取決於嶗山在臨沂市場的基礎不好,正處於打基礎的階段,在嶗山啤酒在山東的三種市場類型中,臨沂市場屬於積累型市場,還處於市場的初級階段。對活動的建議上,結合走訪的荷澤市場與聯通同做的「交話費,送嶗山啤酒」活動,馬經理認為非常可行。青島啤酒郭浩提出的買一包嶗山啤酒送一張刮刮卡活動,即卡上是各個城市的帶言人,集齊17個城市代言人的形象送**嶗山啤酒。這個活動馬經理認為也可行。對路演等活動,馬經理認為臨沂這個市場還處於基礎階段,做一些社區小型演出活動倒是很有必要,這主要是不與「地老虎」正面血拚,同時麻木對方。

2. 郯城縣啤酒廠東城裡二的土地建築是合法的嗎

政府說合法就是合法的

3. 山東有金星啤酒代理商嗎

金星啤酒
進入山東市場
已經很久
了,當然有代理商。具體合作事宜你可以到郯城金星啤酒廠詳談。祝你生意興隆

4. 臨沂市郯城縣一品瀾灣

啤酒廠南邊那塊吧,已經蓋好了

5. 郯城食用二氧化碳

找食用二氧化碳你需要去啤酒廠,二氧化碳時啤酒發酵的副產品。

6. 請問:山東有哪些比較大的酒廠啊

煙台張裕、青來島啤酒、蘭陵酒廠、山東源景陽岡酒廠、山東東阿酒廠、山東浮來春釀酒集團有限公司 。。。
不寫了,給你個網址你看看吧 電話地址聯系人都有(雖然有些不一定正確,不過地址還都沒問題,而且有公司名字也不怕找不到聯系電話)

7. 臨沂郯城啤酒廠在哪 我的位置在麻辣誘惑 具體點的親們 急~~~

大街上那麼多三輪車,花4元錢就把你送到了,就在郯東路,一直向南,在路東

8. 山東酒廠有哪些

濟南溫馨酒廠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濟南市中心部
濟南金醉福酒廠版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
濟南市天橋區泉權城酒廠
地址:濟南市天橋區師范路48
馬頭鎮酒廠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
臨沭縣酒廠
地址: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
山東費縣酒廠
地址:臨沂市費縣
山東蘭陵酒都酒廠
地址:臨沂市蒼山縣
第四啤酒廠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
第二啤酒廠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
青島啤酒廠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李滄區
青島啤酒廠
地址:青島市登州路56-1

9. 郯城當地產哪些酒

郯城酒廠產:古郯、八福盈門、南皇亭、采蓮湖系列白酒;金星啤酒廠產金星啤酒,天一酒業銀杏酒,好多。

10. 郯城後東庄蔣姓歷史

郯城縣
編輯
同義詞 郯城一般指郯城縣
郯城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臨沂市南部,地跨北緯34°22′—34°56′,東經118°05′—118°31′。南部臨近隴海鐵路,為江蘇省邳州、新沂、東海三市縣所環繞,北半部與臨沂市臨沭、河東、羅庄、蘭陵四縣區接壤。縣境東西最大橫距41.9公里,南北最大縱距62.3公里,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面積的0.77%。[1]
截至2011年,全縣下轄1個街道9個鎮3個鄉2個開發區,總人口97萬人。2014年,郯城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57.2億元。[2]
中文名稱
郯城縣
外文名稱
The County Of Tancheng
別 名
中國銀杏之鄉、中國杞柳之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
下轄地區
李庄、馬頭、港上1街道12鄉鎮
政府駐地
郯城縣郯城街道人民路29號
電話區號
0539
郵政區碼
276100
地理位置
山東省最南端,與江蘇相鄰
面 積
1189平方公里
人 口
97萬 (2013年)
方 言
郯城方言
氣候條件
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郯國故城、銀杏古梅園、麥坡地震址、馬陵古戰場遺址、郯子公園等
機 場
臨沂機場
火車站
郯城火車站
車牌代碼
魯Q
行政代碼
371322
GDP
257.2億元(2014年)
現任領導
縣委書記:劉紀民,縣長:劉連棟
特色小吃
馬頭烤牌、糝、沓煎餅、鹽豆子等
目錄
1 歷史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地質
▪ 地貌
▪ 河流
▪ 氣候
4 自然資源
▪ 土地資源
▪ 水資源
▪ 礦產資源
▪ 生物資源
▪ 葯材資源
5 人口民族
▪ 人口
▪ 民族
6 經濟
▪ 農業
▪ 工業
▪ 固定資產投資
▪ 貿易
7 社會事業
▪ 醫葯衛生
▪ 文化事業
▪ 教育
▪ 科技
▪ 城建
▪ 城市公交
8 歷史文化
9 旅遊
10 交通
▪ 鐵路
▪ 公路
▪ 機場
▪ 港口
11 特產小吃
12 著名人物
13 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編輯
山東省 郯城市 古地名:臧
郯城建置,始於郯國。其建成公元前十一世紀。
戰國時期,周威烈王八年(公元前418年),郯國為越所滅,其境入越。
周顯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滅越後,其地又歸楚。直至秦統一六國,郯國之名不復存在。
秦行郡縣制。境地先屬薛郡後為東海郡且郡治所在地,並在楚漢間有一短暫時期亦稱郯郡。屬秦末增置十郡之一。其轄境北近臨沂,南至長江以北的揚州、秦州,東瀕東海,西南到洪澤湖一帶,為本縣建置盛期之一。
漢承秦制。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王莽代漢,東海郡地一度成沂平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本縣建置更趨復雜。先是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東海郡稱東海國,郯縣隸屬關系仍舊。但,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江蘇徐州)。晉初,復稱東海郡,郯縣屬之。晉惠帝時,又改稱東海國。
隋,改郡為州。開皇初,郯郡廢,郯縣隸泗州。大業三年(607年),又改州為郡,泗州改稱下邳郡,郯縣又隸下邳。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縣。武德四年(621年),郯縣屬泗州。貞觀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稱郯城鄉。「郯城」作為政區名,始見於此。元和間(806—820年),復置縣時,遂以鄉名為縣名,稱郯城縣。而後又省入臨沂縣,仍稱郯城,隸屬河南道沂州。
郯城縣自唐後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在此長約500年的時期內,境域所屬,隨臨沂縣而易。
元末,郯城縣復置。[3]
明代,郯城縣隸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沂州。下轄政區為4鄉45社。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兗州府之沂州劃歸直隸州。十二年(1734年),升沂州為府,郯城縣隸沂州府。其下轄政區,清前期為4鄉32社;中後期為4鄉45社。
民國2年(1913年),裁府置道,郯城縣隸濟寧道,下轄5區48保。民國14年(1925年),山東省由四道改為十一道,郯城縣屬琅琊道,轄區依舊。民國17年(1928年),道廢,郯城縣直屬山東省政府,其轄區改為5區44鄉。民國25年(1936年),郯城縣隸屬山東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區更為7區45鄉。翌年,其轄區又為5區45鄉。
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侵佔郯城。1939年11月,八路軍一一五師解放郯西之馬頭鎮。1940年1月,又攻克郯城。與此同時,郯城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隸屬魯南行政專員公署。同年10月底,郯城復為日軍侵佔。1941年2月,由於形勢變化,縣政府撤銷。1942年4月,馬陵辦事處(縣級政權)建立,隸濱海專署。
1943年,郯城大捷後,馬陵辦事處改稱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關系未變。同年10月,縣政府隸屬濱海專署二行署。此間1941—1944年,根據斗爭形勢需要,在郯城縣東部及西部增置了臨沭、趙鎛(蒼山)二縣。
1945年4月,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濱海行署二專署,下轄10區2鎮。
1947年2月,郯城縣為國民黨佔領,人民政府政區同1945年,國民黨政府政區按民國初年設置,後改為23鄉2鎮。
1948年11月8日,郯城縣全境解放,隸屬魯中南行署第六專署。1950年5月隸屬臨沂專區公署。1956年1月,郯城縣人民政府改稱郯城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2月,又改名為郯城縣革命委員會。1981年6月,復名為郯城縣人民政府,隸屬臨沂地區行政公署。[3]
1994年12月至今,隸屬山東省臨沂市。[2]

行政區劃
編輯
2014年郯城縣行政區劃圖
1994年11月10日,撤銷楊集鄉、黃山鄉,設立楊集鎮、黃山鎮。
1995年12月18日,撤銷高峰頭鄉、廟山鄉,設立高峰頭鎮、廟山鎮。
1996年7月3日,撤銷港上鄉、沙墩鄉,設立港上鎮、沙墩鎮(魯政函民字[1996]32號)。
1997年6月4日,司家鄉更名為清泉鄉(魯政函民字[1997]25號)。
2000年,郯城縣轄11個鎮、11個鄉。
2000年12月29日,撤銷十里鄉、歸義鄉,將其並入郯城鎮;撤銷大尚庄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紅花鄉;撤銷清泉鄉,將其並入泉源鄉;撤銷高冊鄉,將其並入馬頭鎮。即郯城縣由11個鎮、11個鄉調整為11個鎮、6個鄉:郯城鎮(歸義鄉、十里鄉)、馬頭鎮(高冊鄉)、重坊鎮、李庄鎮、褚墩鎮、楊集鎮、高峰頭鎮、廟山鎮、黃山鎮、港上鎮、沙墩鎮、勝利鄉、新村鄉、花園鄉、紅花鄉(大尚庄鄉)、泉源鄉(清泉鄉)、歸昌鄉。(括弧內的為被撤並的鄉鎮)
2011年3月,原轄褚墩鎮、黃山鎮劃歸臨沂市羅庄區管轄;
街景
2011年8月,撤銷李庄鎮、沙墩鎮,合並成立新的李庄鎮;
2011年8月,撤消新村鄉,設立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經過鄉鎮整改合並後,郯城縣轄1個街道(郯城街道)9個鎮(馬頭鎮、李庄鎮、重坊鎮、楊集鎮、廟山鎮、港上鎮、勝利鎮、高峰頭鎮、紅花鎮)3個鄉(花園鄉、歸昌鄉、泉源鄉、)2個開發區(郯城經濟開發區、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4]

地理環境
編輯

地質
郯城麥坡地震斷裂帶遺址
郯城縣地處沂蒙山南麓,當沂沭河斷裂帶南延部分。斷裂帶東側兩條斷裂:昌邑——大店斷裂、安丘——莒南斷裂,均較清晰明顯;西側兩條斷裂:唐郚 ——葛溝斷裂、沂水——湯頭斷裂,則隱伏於第四系復蓋層下,並向西南延伸。這四條斷裂走向基本平行通過縣境,構成大型北北東向構造帶。這一構造帶晚期新構造活動中又被北西西向斷裂所切錯,致使區域地質更趨復雜。[5]

地貌
郯城馬陵山之戰遺址
郯城縣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南部、臨郯蒼平原腹心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地面平均比降為二千五百分之一,海拔26~58米。山區面積183.3平方公里,占郯城縣總面積的14.1%,主要分布於東部馬陵山一帶,其次是西北部零星殘孤山丘。 [5]

河流
境內河流屬淮河流域沂河、沭河、中運河水系,流向多為自北向南,均為季節性河流,郯城縣主要河道45條,全長620.7公里。沂河、沭河縱貫縣境,為過境主要河道。其次還有分沂入沭水道、五里河、新涑河、武河、武河行洪道等;蘇魯邊界出境河道有老墨河、白馬河、沙溝河、浪清河、郯新河、柳溝河、黃墩河、黃泥溝等。基本具備承接客水、排泄內澇的功能。 [5]

氣候
縣境屬暖溫帶季風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 依照氣候學上之物候現象和氣溫變化劃分四季,各季不等長。冬季最長153天,夏季次之92天,秋季最短57天,春季為63天。冬季寒冷少雨,為半乾旱氣候,夏季炎熱多雨,為濕潤性氣候,春秋季為溫暖宜人的半濕潤氣候。但隨著地球大氣趨於變暖和污染加劇,縣內氣溫增高,降水減少,日照率降低。年平均氣溫一般在13.1~13.7度之間,南部高於北部。氣溫的變化明顯。縣內降水量的特點是南部多於北部,中部最少。[5]

自然資源
編輯

土地資源
1999年調查,郯城縣土地總面積為196.8萬畝,其中農用地面積139.3萬畝,占郯城縣土地總面積的71%。在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20.2萬畝,人均1.4畝,園地面積12.0萬畝,人均佔有0.08畝。非農用地面積57.5萬畝,占郯城縣土地總面積的29%。[6]

水資源
境內水資源豐富。降水為地表水的主要來源,年降水量比較充沛集中。汛期易發生洪澇,而春秋又常出現乾旱天氣。河川徑流量季節變化大,過境水的利用量較小。地下水資源比較豐富,富集程度很不均勻。 [6]

礦產資源
郯城縣因其在大地構造上的特殊地位,地層比較齊全,構造十分復雜,擁有得天獨厚的成礦條件,礦產資源豐富。據資料統計,金屬礦有鐵礦,非金屬礦有煤、金剛石、重晶石、石灰岩、建築黃沙、建築石材等。
鐵礦:境內鐵礦主要集中在縣境中部十里鄉小埠嶺一帶,故名「小埠嶺鐵礦」。截至2010年,該礦C級儲量為162.8萬噸,開采品位平均50%,最高可達64%。另有東北方向距該礦一公里處的馬屯礦區,儲量為18.5萬噸。上述兩區內礦石皆屬自熔性磁鐵礦,具有品位高、熔點低、有害成分少、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埋藏淺、易開采等優點。
金剛石:為境內代表礦種之一。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發現的四顆特大金剛石中,有二顆出自郯城縣境內。一顆是1981年8月在縣內金剛石礦所發現,重124.27克拉,在四大鑽石中位居第三,取名「陳埠2號」;另一顆是1937年秋天在李庄鎮金雞嶺發現,重281.25克拉,為中國鑽石之最,比位居第二的「常林鑽石」幾乎重一倍。[6]

生物資源
境內生物資源豐富,除人工栽培植物和人工飼養的動物外,野生生物資源種類繁多,且有較強的適應性。
動物:截至2010年,縣境內動物有600餘種,主要有魚類、爬行類、鳥類、獸類和昆蟲類。隨著人口的增長,農葯的大量使用以及無計劃的捕殺,野生動物日漸減少,有的已經絕跡或接近絕跡。
郯城銀杏林
植物:縣內植物種類繁多。截至2010年,郯城縣高等植物有121科764種,其中野生植物89科660種,栽培植物104種。各類植物中,林木樹種中以楊、柳、槐多見,銀杏、板栗最具代表性;葯材有毛莨等百餘種。小麥、水稻、玉米則為境內主要栽培植物。[6]

葯材資源
境內中葯材資源豐富,截至2010年,境內出產中葯材300餘種,以植物性葯材為多,動物性葯材和礦物性葯材種類不多,產量也較小。
植物性葯材:羊蹄(土大黃)、天門冬、太子參、牛膝、白芷、何首烏、地榆、防風、黃芩、葛根、山葯、百部、百合、半夏、香附、茅根、元胡、杜仲、遠志、棗仁、柏子仁、芫條花、柴胡、丹參、桔梗、蒼耳、茵陳、鵝不食草、瓜蔞、兔絲子、紫蘇、薏芯仁等。
動物性葯材:土元、地龍、金蠍、刺蝟皮、桑螵蛸、蟬蛻、蜂房、夜明砂、蛇蛻、僵蠶等。
礦物性葯材:雲母、鍾乳石、硃砂、代赤者石、磁石、青蒙石等。 [6]

人口民族
編輯

人口
街頭小品
1959年,郯城縣總人口即達47.93萬人;1969年,郯城縣總人口為63.16萬人;1979年,郯城縣總人口增至74.86萬人;1989年,郯城縣總人更達85.09萬人;1999年,郯城縣總人口已達96.45萬人。建國50年,本縣凈增人口55.09萬人,凈增率達136.5%。此人口數字為建國前186年間所增人口的16.8倍。若以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數字338770人計算,郯城縣1953—1999年46年間,即凈增人口57.58萬,凈增率148.1%,更為建國前186年間所增人口的17.2倍。1497.6降至1312平方公里。[7]
2010年,郯城縣總人口92萬人。2011年,郯城縣總人口92.7萬人。人口分布密度:從空間分布看,與山河相間之地貌特點一致,呈隨山河走向疏密分布之特點。 馬陵山綿延東境南北60餘公里,約占郯城縣總面積12%,此山區為縣內人口密度最小地區,沂沭河川流縣地腹心40~60公里不等,其幹流兩岸1公里之內為縣人口最為稠密區,山河之間或兩河之間澇窪地區,其人口密度介於二者之間。 從性別構成比來看,郯城縣男女性別比為106.19:100。[8]
2012年年末,郯城縣總戶數25.9萬戶,總人口94.1萬人,非農業人口23.3萬人,男性48.5萬人,女性45.6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6.4:100。出生人口9733人,其中男性5328人,女性440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15‰。[9]

民族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漢族548233人,占總人口的99.52%;回族2648人,佔0.48%;其它有壯族6人,朝鮮族4人,滿族2人,哈尼族1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漢族764884人,占總人口的99.54%,比1964年普查增長39.40%,年均增長1.86%;回族3481人,佔0.45%,比上次普查增加31.46%,年均增長1.53%;其它民族為滿族13人、壯族5人、朝鮮族4人、蒙古族1人。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郯城縣有17個民族。其中漢族871079人,佔99.52%;比1982年普查增長13.88%;回族4094人,佔0.46%,比1982年普查增長16%;其它民族為蒙古族7人,朝鮮族3人、苗族11人、藏族2人、彝族10人、壯族7人、布依族4人、滿族22人,侗族1人、瑤族2人,白族2人,哈尼族3人,傣族1人,傈僳族1人,土族1人。 [7]
2011年,郯城縣漢族佔99.54%;回族佔0.45%;其它民族為滿族、壯族、朝鮮族、蒙古族。

經濟
編輯
城市夜景
郯城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小麥、玉米、水稻等,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瘦肉豬生產基地縣。是銀杏、板栗、琅琊草、蔥蒜姜椒等優質基地。郯城縣為全國四大銀杏產區之一,有「天下銀杏第一縣」的美譽。縣內定植銀杏700萬株,其中百年以上大樹2.8萬株,年產銀杏200萬公斤,銀杏生產已成為郯城縣經濟的支柱產業。工業已形成了包括化工、造紙、機械、煤炭、建材、紡織、食品、印刷等行業的生產體系。
2010年,郯城縣生產總值達到190.4億元,與2009年相比增長13%,其中一產增加值23.9億元,增長3.6%;二產增加值92.5億元,增長13%;三產增加值74.7億元,增長15.2%;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12.2:48.6:39.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370.5億元,增長25.05%,實現增加值82.8億元,增長16.6%;固定資產投資達到84.8億元,增長24.6 %;地方財政收入5.63億元,增長1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3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55元,增長11.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708元,增長14.9%。[10]
2012年,郯城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4.84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11.5%。其中,一產增加值23.52億元,增長4.3%;二產增加值100.74億元,增長9.5%;三產增加值90.58億元,增長15.9%;三次產業比例調整到10.9:46.9:42.2。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5.2億元,增長18.7%;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09.4億元,增長22.8 %;地方財政收入6.39億元,增長18.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8.8億元,增長1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96元,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69元,增長13.85%。[9]

農業
2005年,郯城縣糧食總產61.92萬噸,增長23.5%,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新增銀杏綠化覆蓋面積6萬畝、杞柳5000畝、琅琊草2000畝,無公害蔬菜12萬畝。農業產業化步伐不斷加快。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523家,農業龍頭企業248家,其中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分別達到2家和12家。各項支農政策全面落實。降低農業稅2個百分點,農民減負2437萬元。發放糧食直補資金和良種、農機具購置補貼1526萬元。實施「百萬農戶致富」工程,發放貼息貸款1.46億元,扶持致富項目7.4萬個。[11]
2012年,郯城縣糧食總產量76.1萬噸,單產515.5公斤,第8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年畜牧業發展良好,豬存欄35.8萬頭,出欄51.5萬頭,肉類產量達到5萬噸。 [9]

工業
2005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0.3億元、增長71.7%;利稅11.49億元、增長82.52%;稅收2.8億元、增長36%;完成工業總投入26.7億元,新上投資過500萬元的項目126個,其中過億元的7個;有5家企業實現稅收過千萬元,其中恆通化工1.53億元;郯城縣工業產值利稅率達12.7%,高出全市5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降低6.2個百分點。累計投入7440萬元,其中財政資金750萬元。新發展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企業產值比重達到24.8%,提高了13個百分點。郯城縣新增省級名牌產品和著名商標3個、總數達到8個,有60家企業通過山東省QS質量安全認證,20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德興食品公司標准化示範項目通過國家級驗收。順利完成了縣紙板廠、黃山煤礦改制工作。[11]
2012年,郯城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244家,虧損企業2家。工業總產值377億元,增長19.1%,其中輕工業173家,實現產值245.3億元,增長18.6%;重工業71家,實現產值131.2億元,增長19.8%。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75.2億元,增長18.7%。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83.4億元,比上年增長18.1%;工業耗電量13.33億千瓦時,增長27.8%。高新企業比重上升,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88.1億元,占規模工業企業生產總值比重23.37%,同比提高0.95個百分點。新凱電子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仁和制葯、博士樂液壓被評為臨沂市企業技術中心。24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2家為國有,145家為股份合作經濟,14家為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其它經濟成分為82家。民營工業企業產值367.6億元,增長19.2%。三大主導產業全年實現產值280.7億元,增長17.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74.5%。全年新建55個招商項目中有45個屬於三大主導產業。郯城縣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共17家,虧損企業2家,有工作量的建築業企業15家,簽訂合同額6.86億元,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億元,同比增長15.6%;完成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2萬平方米,實現營業收入4.3億元,營業利潤6960萬元。全年建築行業平均從業人員2023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511人,持證上崗人員987人。[9]

固定資產投資
2005年,郯城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5.9億元,增長44.8%。工業總投入26.7億元億元,新上和技改投資過500萬元的項目126個,其中過億元的7個。2004年確定的工業重點項目已全部建成投產。縣啤酒廠由河南金星集團成功重組,總投資3億元,建設年產20萬噸規模。[11]
2012年,郯城縣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在建項目266個,完成投資額104.3億元;房地產完成投資額4.8億元,合計109.4億元,同比增長22.8%。按行業構成劃分:一產項目8個,完成投資額1.75億元;二產項目144個,完成投資額65.6億元;三產項目114個,完成投資額41.85億元,其中房地產完成投資4.8億元。房地產企業投資完成4.8億元,同比減少3.3%。銷售面積為2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為9.2億元,每平方均價3283元,同比分別增長29.1%、61.4%、25%。[9]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郯城啤酒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