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青島啤酒的歷史
建議你去啤酒博物館
登州路 啤酒一條街
1903年,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人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就在這個地方開辦了啤酒廠,起名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當時的年產量為2000噸。 青島啤酒博物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佔領青島後,將德國人的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珠式會社青島工場」,並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當時產品曾出口到西貢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接管了啤酒廠,並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啤酒公司終於回到人民手中,並逐步恢復生機。 幾十年來,青島啤酒的產量一直相對較小。到1975年,年產量僅4萬噸。改革開放後,青島啤酒才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後,青島啤酒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期。年產量從1996年的30萬噸發展到2003年的370萬噸,青島啤酒以其強勁的實力雄霸中國的啤酒市場。 青啤的百年歷程,實際上就是一部制度變遷的歷史;反過來,不同歷史時期的制度保障,又為青啤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無論德國人統治下,還是日本佔領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青啤回歸國有,都很重視企業發展,不斷擴大規模。
B. 青島啤酒原廠以及其歷史背景,分廠地點,啤酒種類謝謝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港交所:168、上交所:600600)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創始於190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國有青島啤酒廠。
歷史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當時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人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開辦了啤酒廠。企業名稱為「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建廠初期的年生產能力是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產品品種有淡色啤酒和黑啤酒。在上海、青島、芝罘、天津、大連設有銷售總代理。
當時,產品質量就很出色。據日本田原之次郎所著《膠州灣》一書記載:「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日本乘機侵佔青島。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將青島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於當年12月正式開工生產。日本人對工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1939年建立了制麥車間,曾試用山東大麥釀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國產以及西貢產;酒花使用捷克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外匯管制,啤酒花進口發生困難,曾在廠院內設「忽布園」進行試種。由於設備能力的擴大,1936年實際產量四打裝103202箱(3208噸),最高年產量曾達到4663多噸。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當年10月工廠被國民黨政府軍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島市政府當局派員接管,工廠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行政院山東青島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將工廠購買,定名為「青島啤酒廠」。工廠的主要管理人員從廠長到各主要生產部門配備的負責人和技師都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在生產和工藝技術問題的處理上由專業人員負責確定。
1979年以後,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工廠的活力日益增強,基本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廠大規模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裝備。1981年,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關懷下,國家計委、進出口委、財政部批准投資4551.62萬元,進行10萬噸擴建工程,於1986年8月竣工投產;1986年的產量在全國啤酒行業里首先突破10萬噸。同年國家計委又批准撥款4998.39萬元,進行13萬噸技術改造工程,並要求在1988年建設13萬噸的同時,要統籌考慮建設20萬噸和30萬噸的發展規劃,以加快青島啤酒的發展步伐。這個時期,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二有限公司於1991年建成投產;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三有限公司正在籌建中;年產2萬噸的青島啤酒四廠,也於1991年2月開始生產。到1992年末,青島啤酒的年產量已達24萬噸(一、二、四啤的青島啤酒合計)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青島啤酒廠的生產品種與生產結構,也不斷有新的變化。青島啤酒廠主要生產12o淡色啤酒,但也曾生產過黑啤酒。後來由於啤酒出口量擴大,釀造能力有限,故在1972年即停止了黑啤酒的生產,將青島黑啤酒的技術工藝及有關設備,轉移到其他廠生產,使用青島牌商標。在日本人經營時期開始的制葯--維他益車間,1977年後改為「青島啤酒制葯廠」,又增加生產三合素、酵母粉等,1980年,根據國家整頓葯廠的要求,停止生產。1964年,為了發展葡萄酒工業,市一輕工業局決定將果酒車間從青島啤酒廠分出,成立青島葡萄酒廠。1958年,根據市一輕工業局要求,青島啤酒廠成立罐頭車間,增加罐頭生產(有午餐肉、豬肉罐頭、魚類罐頭、蘋果罐頭等)。1963年,為全力搞好啤酒的生產,罐頭車間下馬停產。
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由美國的莫納克公司作為青島啤酒的總代理。當年銷量為2萬箱。此後,在有幾十種國外啤酒激烈競爭的美國市場上,青島啤酒以其較高的品質、獨特的風味加之美國代理的大力促銷宣傳,終於鞏固了在美國的銷售市場,並在美國50個州建立了強大銷售網路,進入了中國餐館和國外開辦的連鎖飯店及超級市場。從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到1992年的15年裡,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由2萬箱增至120萬箱,銷量排列名次由第十三位躍為第九位,所佔市場比重由0.3%增長到1%以上。1987年至1992年,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占亞洲12個國家出口量的25%。
在漫長的100多年發展歷程中,青島啤酒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因而,產品質量比較穩定,被國內外消費者公認為名牌產品。1963年4月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青島啤酒被評為國家名酒,獲輕工業部金質獎章;1979年9月獲國家經委頒發的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1980年、1985年兩次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1980年4月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著名商標」稱號;1991年9月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之一。在國際上:1981年、1985年兩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評酒會上獲得冠軍;1987年5月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舉行的國際啤酒評比中名列榜首;1991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蒙頓國際評比大賽上獲金質獎。
目前公司全資擁有青島啤酒一廠、二廠、四廠、揚州啤酒廠、日照啤酒廠和青島麥芽廠並控有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55% 的股份及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目前公司銷售收入、實現利稅、 出口創匯等指標位居中國啤酒行業之首。
青島啤酒集團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揮品牌及技術優勢,以民族資本為主,以弘揚民族工業為旗幟,國內收購兼並廠和新建廠並舉,盡快擴大規模經濟,並大力推進多元化經營,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把青啤集團建成具有超強實力的、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的大型企業集團。
C. 青島啤酒的發展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3)西貢啤酒廠擴展閱讀:
產品特點
口味特點:風味純凈協調,落口爽凈,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麥芽香氣。
原料選用:麥芽:採用進口優質大麥,經青島啤酒獨特的制麥工藝精心制備而成;
大米:以國內領先的大米新鮮控制技術保證大米的優質新鮮,並採用適宜的代碼配比;
酒花:採用優質新鮮的青島大花和制定的優良香花;
水:釀造用水;
酵母:採用青島啤酒獨特的啤酒酵母。
釀造工藝
採用現代一罐法釀造工藝和獨到的低溫長時間後熟技術,歷經30多天精心釀制而成,同時通過國內領先的啤酒保鮮技術,保證啤酒口味的新鮮。
採用了優質麥芽、大米、酒花和水,經過糖化、過濾、冷卻、發酵、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於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在繼續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青島啤酒的釀制工藝已日臻完善,而獨特的後熟工藝和優良的酵母菌種更使其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異和穩定。
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高於國家標準的內部質量控制標准,從原料進廠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廠,須經過系統、嚴格的質量檢測。1995年公司已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組織評審的ISO9002國際標准認證,標志著青島啤酒的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並已與國際接軌。
D. 青島啤酒特色
青島啤酒的口味是非常爽烈的~不同於別的品牌的啤酒
E. 青島啤酒為什麼暢銷
首先來,在品牌上它是中國在世界自啤酒排名里佔有名額.這是品牌優勢!
其二,在釀造上它採用國際最先進的生產設備,無論是糖化、錐罐、釀造工藝、成品包裝都是國內最尖端的!這是硬體設備!
F. 青島啤酒有多少年的歷史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港交所:168、上交所:600600)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創始於190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國有青島啤酒廠。
歷史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當時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人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開辦了啤酒廠。企業名稱為「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Germania Brauerei Akt.-Ges.,Tsingtau.)
建廠初期的年生產能力是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產品品種有淡色啤酒和黑啤酒。在上海、青島、芝罘、天津、大連設有銷售總代理。
當時,產品質量就很出色。據日本田原之次郎所著《膠州灣》一書記載:「日爾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1906年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日本乘機侵佔青島。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將青島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於當年12月正式開工生產。日本人對工廠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1939年建立了制麥車間,曾試用山東大麥釀制啤酒,效果良好。大米使用中國產以及西貢產;酒花使用捷克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由於外匯管制,啤酒花進口發生困難,曾在廠院內設「忽布園」進行試種。由於設備能力的擴大,1936年實際產量四打裝103202箱(3208噸),最高年產量曾達到4663多噸。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當年10月工廠被國民黨政府軍政部查封;旋即由青島市政府當局派員接管,工廠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7年6月14日,「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從行政院山東青島區敵偽產業處理局將工廠購買,定名為「青島啤酒廠」。工廠的主要管理人員從廠長到各主要生產部門配備的負責人和技師都具有大專以上的學歷,在生產和工藝技術問題的處理上由專業人員負責確定。
1979年以後,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工廠的活力日益增強,基本建設的步伐大大加快,工廠大規模引進國際上先進的技術裝備。1981年,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的關懷下,國家計委、進出口委、財政部批准投資4551.62萬元,進行10萬噸擴建工程,於1986年8月竣工投產;1986年的產量在全國啤酒行業里首先突破10萬噸。同年國家計委又批准撥款4998.39萬元,進行13萬噸技術改造工程,並要求在1988年建設13萬噸的同時,要統籌考慮建設20萬噸和30萬噸的發展規劃,以加快青島啤酒的發展步伐。這個時期,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二有限公司於1991年建成投產;年產10萬噸的青島啤酒第三有限公司正在籌建中;年產2萬噸的青島啤酒四廠,也於1991年2月開始生產。到1992年末,青島啤酒的年產量已達24萬噸(一、二、四啤的青島啤酒合計)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市場的變化,青島啤酒廠的生產品種與生產結構,也不斷有新的變化。青島啤酒廠主要生產12o淡色啤酒,但也曾生產過黑啤酒。後來由於啤酒出口量擴大,釀造能力有限,故在1972年即停止了黑啤酒的生產,將青島黑啤酒的技術工藝及有關設備,轉移到其他廠生產,使用青島牌商標。在日本人經營時期開始的制葯--維他益車間,1977年後改為「青島啤酒制葯廠」,又增加生產三合素、酵母粉等,1980年,根據國家整頓葯廠的要求,停止生產。1964年,為了發展葡萄酒工業,市一輕工業局決定將果酒車間從青島啤酒廠分出,成立青島葡萄酒廠。1958年,根據市一輕工業局要求,青島啤酒廠成立罐頭車間,增加罐頭生產(有午餐肉、豬肉罐頭、魚類罐頭、蘋果罐頭等)。1963年,為全力搞好啤酒的生產,罐頭車間下馬停產。
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由美國的莫納克公司作為青島啤酒的總代理。當年銷量為2萬箱。此後,在有幾十種國外啤酒激烈競爭的美國市場上,青島啤酒以其較高的品質、獨特的風味加之美國代理的大力促銷宣傳,終於鞏固了在美國的銷售市場,並在美國50個州建立了強大銷售網路,進入了中國餐館和國外開辦的連鎖飯店及超級市場。從1978年青島啤酒首次進入美國市場到1992年的15年裡,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的銷量由2萬箱增至120萬箱,銷量排列名次由第十三位躍為第九位,所佔市場比重由0.3%增長到1%以上。1987年至1992年,青島啤酒在美國市場上的銷量占亞洲12個國家出口量的25%。
在漫長的100多年發展歷程中,青島啤酒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傳統。因而,產品質量比較穩定,被國內外消費者公認為名牌產品。1963年4月在全國第二屆評酒會上,青島啤酒被評為國家名酒,獲輕工業部金質獎章;1979年9月獲國家經委頒發的國家優質產品銀質獎;1980年、1985年兩次獲得國家質量金質獎。1980年4月獲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著名商標」稱號;1991年9月被評為中國十大馳名商標之一。在國際上:1981年、1985年兩次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評酒會上獲得冠軍;1987年5月在美國密西西比州傑克遜市舉行的國際啤酒評比中名列榜首;1991年9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蒙頓國際評比大賽上獲金質獎。
目前公司全資擁有青島啤酒一廠、二廠、四廠、揚州啤酒廠、日照啤酒廠和青島麥芽廠並控有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55% 的股份及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目前公司銷售收入、實現利稅、 出口創匯等指標位居中國啤酒行業之首。
青島啤酒集團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揮品牌及技術優勢,以民族資本為主,以弘揚民族工業為旗幟,國內收購兼並廠和新建廠並舉,盡快擴大規模經濟,並大力推進多元化經營,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把青啤集團建成具有超強實力的、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的大型企業集團。
G. 請問青島啤酒公司是怎麼進入英國的主流市場的
首先要了解青島啤酒的歷史
1903年,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認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就在這個地方開辦了啤酒廠,起名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當時的年產量為2000噸。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佔領青島後,將德國人的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並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當時產品曾出口到西貢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接管了啤酒廠,並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啤酒公司終於回到人民的手中,並逐步恢復生機。
幾十年來,青島啤酒的產量一直相對較小。到1975年,年產量僅4萬噸。改革開放後,青島啤酒才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年後,青島啤酒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期。年產量從1996年的30萬噸發展到2003年的370萬噸,青島啤酒以其強勁的實力雄霸中國啤酒市場。
青啤的百年歷程,實際上就是一部制度變遷的歷史;反過來,不同歷史時期的制度保障,又為青啤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無論是在德國人統治下,還是日本佔領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青啤回歸國有,都很重視企業發展不斷擴大規模。
當然,不同歷史階段的經濟環境又是不一樣的。德、日管理時期,青啤不可避免要為殖民統治服務,主要銷售對象為其佔領軍和僑民,而不可能是中國的廣大老百姓。消費歧視的存在,使當時的青島啤酒成為一種對外的「貴族產品」。那段歷史所留下的寶貴遺產,就是國際化的經營理念。
新中國成立後,這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啤成為國有企業,其產品開始面向廣大消費者。然而,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造成了資源希缺和產品壟斷,青啤又成為一種對內的「貴族產品」和對外的換匯產品。青島啤酒屬於特供產品,產量比較小,只有通過批條子才能麥到。在這種狀況下,一方面大眾依然無法消費到青島啤酒,另一方面,企業也難以快速成長。
在社會主義經濟逐步確立後,青啤開始真正的面向大眾,通過市場機制配製資源,擴大規模。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並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公司,募集的雄厚資金為日後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6年以後,青啤開始在全國各地大規模並購啤酒企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日益完善的市場環境和經濟制度,對青啤來說如魚得水。
這種有歷史意思的產品很容易被接受,加上青島啤酒現在是國啤,有很多很多的支持,還有一些知名的推廣公司最為推手。這就讓青啤很容易進入各個市場。
H. 青島啤酒的起源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8月15日,是由英德商人合資興建的,起初被稱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年產能力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
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買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
仍生產黃啤酒和黑啤酒,商標有「札幌」、「太陽」、「福壽」和「麒麟」等品牌。當時有日本籍職員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國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8)西貢啤酒廠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驚喜亮相啤酒節
1、知名啤酒敞開喝
酒客們只要來到青島啤酒大篷,就可以體驗到青島啤酒奧古特和青島啤酒黑啤這兩款最新鮮啤酒,領略世界金獎品質的魅力。
而除此之外,青啤大篷還提供純生、原漿、白啤、IPA、藍莓和葡萄果味等不同口味的啤酒,滿足酒客們的不同需求,平時喝過的沒喝過的青島啤酒一應俱全,均可在現場品嘗。
2、史上超大狂歡區
在啤酒大篷區最引人矚目的,是位於中間位置的青島1903大篷和奧古特大篷,兩個大篷並肩而立。「往年青島啤酒大篷往往一座難求,而今年青島啤酒的兩個啤酒大篷的規模擴大到約50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名酒客盡情狂歡。」
青啤大篷的負責人曾超介紹,青島啤酒的兩個飲酒大篷會有不同的風格側重,青島啤酒大篷依舊以狂歡為主題,而奧古特大篷則有略微舒緩的氛圍。
I. 啤酒來自哪個國家
據古代巴比倫的楔形文字記載:公元前4200年,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創造了巴比倫文化。在農業方面,已經種植了類似今天的燕麥和大麥,並有了啤酒。 燕麥是厚皮穀物,即使用杵臼去掉外皮,發芽能力依然很差。大麥發芽則較為容易,當它發芽成為麥芽後,將其貯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將粉碎的燕麥和大麥芽加水揉合,放入酵母,經過發酵、烘烤,即成為啤酒麵包。根據麵包烤制的程度,分別作為深色或淺色啤酒的原料。 蘇美爾人將啤酒麵包加水搗碎,摻入肉桂等香料,有時還放上一點蜜。然後,用柳條編成的篩子,將這種混合液體過濾、去渣、澄清,倒人容器,令其發酵。發酵後的液體,就是最早的啤酒。飲用的時候,將它倒人小容器中,用麥桿吸飲。 古代巴比倫的啤酒釀造業和釀造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據記載:由於不同原料,不同配方,故啤酒顏色的深淺、酒精含量的多少也不同,釀造的啤酒有19種之多。 古代巴比倫在祭祀神靈時,啤酒被作為供品,是祭祀儀式中的主要飲料。同時,它還是工作人員的實物津貼。在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公元前1792-?)所制訂的法典中,有關於取締販賣啤酒的規定。那時,巴比倫已在各地興建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啤酒釀造工廠,出現製作啤酒的家庭手工業。公元前1525年制訂的赫梯法典里,提到啤酒的製作由國家管理。
J.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10)西貢啤酒廠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包裝箱的鑒別:
青島啤酒包裝箱規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為出口紙箱、內銷紙箱兩種。
內銷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用的是大紅色,箱面上標有:「中國啤酒唯一馳名商標」和「此包裝僅限中國境內銷售」的文字,字體是宋體,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體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等用的是深綠色,字體是正楷,間架結構協調規范,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內銷包裝箱絕大部分用熱熔膠封口,從封口處打開檢驗,有兩道熱熔膠,呈條狀痕跡,箱面上有激光射碼機列印的生產日期,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點有擴漲感。
假冒包裝箱的印刷質量粗糙,箱面上字體及圖形色澤暗淡,不均勻,字體印刷清晰,紙箱粗糙且軟,包裝箱用漿糊或膠水人工刷膠封口,無熱熔膠條,生產日期是用塑膠刻制人工蓋上的,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很死板,地擴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