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島啤酒的歷史
建議你去啤酒博物館
登州路 啤酒一條街
1903年,青島被德國佔領,英德商人為適應佔領軍和僑民的需要就在這個地方開辦了啤酒廠,起名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當時的年產量為2000噸。 青島啤酒博物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人佔領青島後,將德國人的啤酒廠購買下來,更名為「大日本麥酒珠式會社青島工場」,並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當時產品曾出口到西貢和新加坡。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接管了啤酒廠,並更名為「青島啤酒公司」。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青島啤酒公司終於回到人民手中,並逐步恢復生機。 幾十年來,青島啤酒的產量一直相對較小。到1975年,年產量僅4萬噸。改革開放後,青島啤酒才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尤其是1996後,青島啤酒進入一個高速增長的黃金期。年產量從1996年的30萬噸發展到2003年的370萬噸,青島啤酒以其強勁的實力雄霸中國的啤酒市場。 青啤的百年歷程,實際上就是一部制度變遷的歷史;反過來,不同歷史時期的制度保障,又為青啤提供了生存與發展的空間。無論德國人統治下,還是日本佔領時期,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青啤回歸國有,都很重視企業發展,不斷擴大規模。
⑵ 青島啤酒的起源
青島啤酒廠始建於1903年8月15日,是由英德商人合資興建的,起初被稱為「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年產能力2000噸,生產設備和原料全部來自德國。
1906年,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生產的啤酒在慕尼黑博覽會上展出,獲得金牌獎。
1916年9月16日,日本國東京都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以50萬銀元買下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更名為"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青島工場"。
仍生產黃啤酒和黑啤酒,商標有「札幌」、「太陽」、「福壽」和「麒麟」等品牌。當時有日本籍職員15名,日本籍工人7名,中國工人164名(其中女工12名)。
(2)啤酒青島故事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驚喜亮相啤酒節
1、知名啤酒敞開喝
酒客們只要來到青島啤酒大篷,就可以體驗到青島啤酒奧古特和青島啤酒黑啤這兩款最新鮮啤酒,領略世界金獎品質的魅力。
而除此之外,青啤大篷還提供純生、原漿、白啤、IPA、藍莓和葡萄果味等不同口味的啤酒,滿足酒客們的不同需求,平時喝過的沒喝過的青島啤酒一應俱全,均可在現場品嘗。
2、史上超大狂歡區
在啤酒大篷區最引人矚目的,是位於中間位置的青島1903大篷和奧古特大篷,兩個大篷並肩而立。「往年青島啤酒大篷往往一座難求,而今年青島啤酒的兩個啤酒大篷的規模擴大到約5000平方米,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名酒客盡情狂歡。」
青啤大篷的負責人曾超介紹,青島啤酒的兩個飲酒大篷會有不同的風格側重,青島啤酒大篷依舊以狂歡為主題,而奧古特大篷則有略微舒緩的氛圍。
⑶ 青島啤酒起源
經考古發現,6000多年前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已經開始種植大麥,是為了釀造啤酒。
蘇美爾人最早釀造了類似當今啤酒的酒精飲料,除了楔形文字,釀酒技術也是蘇美爾人為人類做出的一大貢獻。第一批啤酒可能是一次「幸運事故」的產品。隨風飛舞的野生酵母飄落到潮濕的大麥中,引起了發酵反應,產生了第一批啤酒。早期的釀酒師們發現可以人工重復這種發酵過程;又發現可以通過添加香草、香料及其他成分釀制出更為可口的啤酒。經過改進,蘇美爾人於 4000年前第一次用蘇美爾語言,將啤酒的製作過程刻在印章上:將大麥製成麵包狀進行烘烤,再搗碎加入水製成麥汁,然後便可製成一種可以使人產生「興奮、美妙、極樂」感覺的飲料。
歷史學家證實,啤酒在歐洲受到宗教和皇家的庇護及廣大消費者的喜愛才得以流傳、延續、發展。在德國慕尼黑市北郊,曾是天主教本篤會修道院的威亨斯蒂芬(Weihens t e p h an)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啤酒廠(約1040年)。慕尼黑的奧古斯丁娜和湧泉啤酒廠可以追溯到中世紀。著名的慕尼黑啤酒節起源於 1810年 10月巴伐利亞王儲路德維格與薩克森公主特麗薩的婚禮,後來每年舉行,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啤酒節盛會。
中國早在新石器時期(距今 4000~5000年)就有用發芽的穀物釀造啤酒的記載。商代甲骨文中記載有,用不同種類的谷芽釀造的「醴」( li),這種「醴」就是原始的啤酒。因為它是用穀物的芽(相當於現代的麥芽),釀造而成的。自宋代起(公元960~1279年),由於中國文化的影響和中國人口味喜好等原因,中國式的啤酒開始沒落並逐漸失傳。
中國近代啤酒源於西方文化。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啤酒這種有著濃厚西方文化色彩的酒精飲料在上海、廣州、哈爾濱、大連、青島等城市出現。為了喝到當地生產的新鮮啤酒,中國先後出現了多家啤酒公司和啤酒作坊。其中於1903年由德國人在青島建造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最為馳名。當時就是亞洲最大、最先進的啤酒廠。青島啤酒公司在100多年的輝煌歷史中創造了中國啤酒的無數項全國第一。 1906年獲得了慕尼黑啤酒節金質獎———中國酒業的第一枚國際金獎;建造了中國第一間制麥車間;中國第一次大面積種植啤酒花用於啤酒生產;中國第一個出口的啤酒品牌;中國第一家製作電影膠片廣告的公司;中國第一家舉辦國際啤酒節的公司……
青島啤酒無數的全國第一,搭起了中國啤酒業的歷史脈絡;成就了青島啤酒的百年輝煌;燃起了青島市民的啤酒激情。
⑷ 青島啤酒的由來
我國古代的原始啤酒可能也有4000至5000年的歷史,但是市場消費的啤酒是到十九世紀末隨帝國主義洋槍洋炮一起進來的,在中國建立最早的啤酒廠是俄國人在哈爾濱八王子建立的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此後五年時間里,俄國、德國、捷克分別在哈爾濱建立另外三家啤酒廠。 1903年英國和德國商人在青島開辦英德釀酒有限公司,生產能力為2000噸,這就是現在青島啤酒廠的前身。 1904年在哈爾濱出現了中國人自己開辦的啤酒廠---東北三省啤酒廠;1914年哈爾濱又建起了五洲啤酒汽水廠;同年北京建立了雙合盛啤酒廠;1935年廣州出現了五羊啤酒廠(廣州啤酒廠的前身)。 1958年我國在天津、杭州、武漢、重慶、西安、蘭州、昆明等大城市投資新建了一批規模在2000噸左右的啤酒廠,成為我國啤酒業發展的一批骨幹企業。 到1979年,全國啤酒廠總數達到90多家,啤酒產量達37.3萬噸,比建國前增長了50多倍。 然而,我們啤酒業大力發展真正發生在1979年後十年,我國的啤酒工業每年以30%以上的高速度持續增長。80年代,我國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遍及神州大地。到1988年我國大陸啤酒廠家發展到813個,總產量達656.4萬噸,僅次於美國、德國,名列第三,(到1993年躍居第二)短短十年,我國啤酒廠家增長9倍,產量增長17.6倍,從而我國成了名符其實的啤酒大國。 融合了古老的珍貴典藏和現代設計的青島啤酒博物館,作為百年青島啤酒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博物館集青啤的歷史發展歷程、深厚的文化底蘊、先進的工藝流程、品酒娛樂、購物為一體,為國內首家啤酒博物館。 坐落在1903年建設的青島啤酒廠——登州路56號內,它的建成不僅為海內外遊客走近青島啤酒、了解青島啤酒提供了一個獨具魅力的「視角」,更成為青島市引以為傲的旅遊產品。 整個臨街建築外牆以仿歐洲古典建築風格進行改造的青島啤酒博物館展出面積為6000多平方米,共分為百年歷史和文化、生產工藝、多功能區三個參觀游覽區域。 青島啤酒博物館中最具價值的核心區域當屬第一區域———百年歷史和文化。在這里,順著時空的脈絡,遊客可以通過詳盡的圖文資料,了解啤酒的神秘起源、青啤的悠久歷史、青啤數不勝數的榮譽、青島國際啤酒節、國內外重要人物來青啤參觀訪問的情況。許多從歐洲和全國收集的文物、圖片、資料和青島啤酒的各階段的實物是這一區域的展示精華。而祖輩曾在青啤工作過的德國、日本友人專門捐獻的文物史料,使得這一展區更加引人入勝。
⑸ 我想寫關於青島啤酒發展的故事,有誰有相關歷年的資料嗎
在我國,能折射百年歷史的企業不少,但像青島啤酒百年來叫響海內外而不衰的卻不多。
200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走完了100年的輝煌歷程。這一年,這家國有特大型企業的年生產能力達到400萬噸,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12.8%,出口量佔全國啤酒出口的50%以上。
青啤又開始了下100年的航程。新的航程將如何走?董事長李桂榮、總裁金志國的共同回答是:堅持國有控股,走股權多元化構架式的國際化大公司之路。
「跨國姻緣」引進「洋資本」
1月9日,當李桂榮談起青啤與美國安海斯—布希(A—B公司,即百威啤酒製造商)合作成功一事時,仍然掩飾不住內心的興奮:青啤進行了一次產權改革大突破。李桂榮坦言,依自己的實力,青啤與世界級大公司相比,差距可謂觸目驚心:2001年,僅A—B一家世界級公司啤酒銷量就近1500萬噸,同年銷售收入是青啤的23倍。
為了求生存,謀發展,青啤人換了個思路:與其競爭不如競合,但青啤一定要控股。
尋找了四五家公司,談了7個多月,最終他們與A—B公司締結秦晉之約。2003年4月1日,青啤公司向A—B公司頒發了首次兩批價值1.164億美元的債券證書,A—B公司向青啤公司頒發了付款證明,巨額「洋資本」進入青啤賬冊,為青啤發展奠定了雄厚的財力基礎。這樁「跨國姻緣」不但標志著雙方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實質性階段,還標志著中國啤酒業正在發生理性的質變,100%國有資本的青啤變成了股權多元化的混合經濟公司。
目前,青啤國有資本持有30.56%股份,仍然是青島啤酒的最大股東,而A—B公司所有債券轉換成股權後為20%股份,成了青啤的最大非政府股東。
「洋高管」帶來「洋觀念」
「洋資本」進來了,「洋觀念」也來了。
「檢查設備的梯子為什麼豎立在車間?」青啤人不明白,這「洋人」怎麼問了這么個問題,梯子不就是這么放嗎?「洋人」以為青啤人沒有聽清楚,建議「將梯子掛到牆壁上,既安全又擴大空間。」「對呀,多少年來,我們怎麼沒有想到。」令他們沒有想到的還有許多,建議將所有閥門、開關、控制節點上,編上號,便於查找問題……自從青啤公司與A—B公司聯盟後,在青啤公司總部或車間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中,多了兩個金發碧眼的「洋面孔」,這就是非執行董事伯樂斯和監事雷納德,他們兩人分別進入青啤公司人力資源和公司治理委員會以及財務與審計委員會。
難解決的是啤酒的「口味一致性。」A—B公司共有12家生產廠,所生產的啤酒口味都一樣。「原來我們只是認為消費者說好喝就行,哪裡還想到口味一致。別說我們青啤的48家生產廠達到口味一致,就是一家廠里罐裝和瓶裝的啤酒口味就不一樣,不同時間裝的不一樣,不是一個操作工操作的不一樣……」為了達到口味的一致性,青啤五廠的冉群總工程師按照「洋高管」提出的「關鍵工序控制點回顧」法,在車間與操作工一起,對生產工序上的一個控制點一個控制點觀察、摸索、討論、記錄,已經奮戰了10個月,解決了200多個問題。初戰見效,五廠產的啤酒含氧量由百萬分之四毫升降到低於百萬分之一毫升,口味基本達到一致,而離A—B公司的標準是千萬分之五。
集團公司決心已定,按國際化管理法操作去做,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三年,最後實現所有生產廠家口味一致。
股權變化變出「新法則」
「反對票0票,100%贊成。」當捏著一把汗的美國A—B公司的代表聽到這一結果時,懸著的心終於落地。這是2003年夏季,發生在青啤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上的情景。此次大會主要表決青啤公司和美國A—B公司合作的事。
早在1993年,美國A—B公司就持有青啤5%股權。因此,按規定,在這次股東大會上,第一大股東———青島國資局的代表和A—B公司代表,都必須放棄投票權。這就意味著,青啤的「獨立股東」將對青啤與A—B聯盟做出最後決定。如果擁有多數股權的「獨立股東」最終否決青啤與A—B聯盟,此次合作便告吹。因此,美國A—B公司代表表現出強烈的擔心。
這次股東大會,讓人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現代市場經濟法制的「威嚴」。權力層和大股東已不能為所欲為,這就是股權變化帶來的新法則。用青啤決策者的話說:國有企業從對上級政府負責,到確立以投資者利益最大化為目標和對全體股東負責,這是一個質的變化。目前,青啤已經形成了董事長、總裁、監事會主席3人分設和不得兼職的體制,形成了一種董事會決定干什麼,總裁研究怎麼干,監事會監督哪些不能乾的良好權力制衡及監督機制。
據透露,在吸收公眾股、法人股和外資股後,青啤還將吸收人力資本股。青啤在改革中加固基業,酒將越釀越香,事業更加長青。
青島啤酒公司簡介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特大型企業,始建於1903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啤酒生產企業。1993年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在香港和上海上市發行H股和A股股票。2003年4月,青啤與世界最大的啤酒釀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正式合作。
青島啤酒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品牌,目前暢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中國啤酒出口總量50%以上。
目前,青啤公司已在全國17個省市建立起自己的生產基地,並建立和完善了遍布全國的市場營銷網路。啤酒生產能力、品牌價值、產銷量、銷售收入、市場佔有率、利稅總額等多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首位。截止到2003年底,青啤公司實現產銷量300萬噸,銷售收入68.2億元,實現利稅17億元,出口創匯4138萬美元。
到2005年,青啤公司產量將達到500萬噸;2010年實現800萬噸,進入世界啤酒行業前列。
這是報紙上的,你改改再用吧
⑹ 青島啤酒的發展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6)啤酒青島故事擴展閱讀:
產品特點
口味特點:風味純凈協調,落口爽凈,具有淡淡的酒花和麥芽香氣。
原料選用:麥芽:採用進口優質大麥,經青島啤酒獨特的制麥工藝精心制備而成;
大米:以國內領先的大米新鮮控制技術保證大米的優質新鮮,並採用適宜的代碼配比;
酒花:採用優質新鮮的青島大花和制定的優良香花;
水:釀造用水;
酵母:採用青島啤酒獨特的啤酒酵母。
釀造工藝
採用現代一罐法釀造工藝和獨到的低溫長時間後熟技術,歷經30多天精心釀制而成,同時通過國內領先的啤酒保鮮技術,保證啤酒口味的新鮮。
採用了優質麥芽、大米、酒花和水,經過糖化、過濾、冷卻、發酵、包裝等工序精製而成,它成功的原因在於獨特的釀造工藝和嚴格的工藝管理,在繼續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通過不斷的技術改進,青島啤酒的釀制工藝已日臻完善,而獨特的後熟工藝和優良的酵母菌種更使其錦上添花,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優異和穩定。
公司制定了嚴格的高於國家標準的內部質量控制標准,從原料進廠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廠,須經過系統、嚴格的質量檢測。1995年公司已通過了由挪威船級社組織評審的ISO9002國際標准認證,標志著青島啤酒的質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並已與國際接軌。
⑺ 你了解青島的啤酒文化嗎
青島的啤酒文化其實是特別久遠的,而且青島本來就是盛產啤酒的,每個人都差不多會喝啤酒。
⑻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的歷史: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國商人和英國商人合資在青島創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
1993年7月15日,青島啤酒股票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國內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同年8月27日,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中國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截至2015年底,青島啤酒在全國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公司規模和市場份額居國內啤酒行業領先地位。
(8)啤酒青島故事擴展閱讀:
青島啤酒包裝箱的鑒別:
青島啤酒包裝箱規格640ml*12瓶、355ml*24瓶、296ml*24瓶之分,分為出口紙箱、內銷紙箱兩種。
內銷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全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用的是大紅色,箱面上標有:「中國啤酒唯一馳名商標」和「此包裝僅限中國境內銷售」的文字,字體是宋體,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酒箱面上的青島啤酒字體的英文字母及棧橋圖形等用的是深綠色,字體是正楷,間架結構協調規范,比例適當,色澤均勻,印刷清晰。
出口、內銷包裝箱絕大部分用熱熔膠封口,從封口處打開檢驗,有兩道熱熔膠,呈條狀痕跡,箱面上有激光射碼機列印的生產日期,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點有擴漲感。
假冒包裝箱的印刷質量粗糙,箱面上字體及圖形色澤暗淡,不均勻,字體印刷清晰,紙箱粗糙且軟,包裝箱用漿糊或膠水人工刷膠封口,無熱熔膠條,生產日期是用塑膠刻制人工蓋上的,由點組成的數碼,每個很死板,地擴漲感。
⑼ 酒友求助有關青島啤酒的故事
青島啤酒是中國歷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創始於190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回為國有答青島啤酒廠。
歷史
1903年,由來自英國和德國的商人聯合投資40萬馬克在青島成立了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島股份公司。採用德國的釀造技術以及原料進行生產。
1993年6月16日公司注冊成立,隨後在香港發行了H種股票並於 7月15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上市,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企業,同年7月公司在國內發行A種股票並於 8月27日在上海證交所上市。本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啤酒製造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
目前公司全資擁有青島啤酒一廠、二廠、四廠、揚州啤酒廠、日照啤酒廠和青島麥芽廠並控有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55% 的股份及深圳青島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5%的股份。目前公司銷售收入、實現利稅、 出口創匯等指標位居中國啤酒行業之首。
青島啤酒集團的發展目標就是要充分發揮品牌及技術優勢,以民族資本為主,以弘揚民族工業為旗幟,國內收購兼並廠和新建廠並舉,盡快擴大規模經濟,並大力推進多元化經營,不斷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盡快把青啤集團建成具有超強實力的、跨地區、跨行業、綜合性的大型企業集團。
⑽ 關於「嶗山啤酒和青島啤酒」的笑話
某公司組織員工前往青島游覽,公司老總的老婆也跟團一起來到青島,在導游安排房間的時候,老總很想和女秘書住一間房,但又擔心自己老婆不答應,於是就問導游怎麼辦。導游想了想,問老總:
這樣吧,我們這里啤酒很有名,青島啤酒和嶗山啤酒都不錯,如果晚飯的時候我問你,是來點青島啤酒還是嶗山啤酒,你如果說青島啤酒,我就把女秘書給你安排到一間房,如果告訴我嶗山啤酒,我就安排你老婆和你一間房,老總答應了建議。
第一天,導游就問:王總,今晚是來點青島啤酒呢,還是嶗山啤酒
王總:當然是青島啤酒。——於是王總和女秘書分配到了一間房
第二天,導游又問:王總,今晚是來點青島啤酒呢,還是嶗山啤酒
王總仍然不加思索:還是青島啤酒吧。——於是王總又和女秘書分配到了一間房
第三天,王總夫人覺得不對了,怎麼這2天都沒和老公住一間啊,於是就找到導游問。導游開始還故意說是因為出現了單男單女的情況,所以就分開成了2個單間,可王總夫人也是個精明的人,導游被迫說出了問喝啤酒的含義。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導游又問:王總,喝了2天青島啤酒了,今晚還是來點嶗山啤酒吧。可王總不明白導游的用意,還是想和秘書住,就說:還是喝青島啤酒吧。
這個時候,王總夫人跳了出來:姓王的,你要是今天還喝青島啤酒的話,我就讓你的員工今晚免費品嘗嶗山啤酒!……………………王總寒,只能說改喝嶗山啤酒吧
這是本人青島旅行中聽到的一個笑話,麻煩斑竹加精,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