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每天大量喝啤酒會造成什麼病
每天大量喝啤酒會造成痛風
B. 天天喝啤酒會導致疾病嗎
啤酒是夏秋季防暑降溫解渴止汗的清涼飲料。 據醫學和食品專家們研究,啤酒含有4%的酒精,能促進血液循環;含二氧化碳,飲用時有清涼舒適感;還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啤酒花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揮發油、苦味素、樹脂等,具有強心、健胃、利尿,鎮痛等醫療效能,對高血壓病、心臟病及結核病等均有較好的輔助療效。產婦喝啤酒,以增加母體乳汁,使嬰兒得到更充分的營養。 適量適用啤酒對心臟和高血壓患者亦有一定療效。 (摘自《中國保健》) 喝啤酒須注意: 啤酒的主要特點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較為豐富的糖類、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解暑、增進食慾均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但是啤酒飲入過量,酒精絕對量增加,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並直接損害肝臟組織。飲啤酒時同食腌熏食品,可使致癌物亞硝胺及其化學成分進入肝臟,損害肝細胞。 研究證實,過量飲用啤酒,不但起不到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效果,相反還促進了動脈血管硬化、心臟病和脂肪肝等病的發生、發展。另外一些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患者就不宜飲用啤酒,因喝啤酒會造成胃黏膜損害,引起病人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噯氣頻繁、食慾減退。萎縮性胃炎病人症狀尤其顯著。啤酒以大麥為主要原料,我國醫學界認為,大麥芽有回乳的作用。用大麥芽釀成的啤酒,會抑制奶水的分泌。所以,哺乳期婦女最好不要飲用啤酒。 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結石的發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不但含有鈣、草酸,而且還含有烏苷酸,這是促使腎結石發生的物質,因此,有泌尿系統結石的病人,應盡量少飲甚至不飲啤酒。可見,啤酒也像其他食物一樣,飲食過量或不當時,不但起不到營養機體的作用,相反還對機體造成損傷。因此,合理飲用啤酒是值得注意的。那麼,該怎樣合理飲用啤酒呢? 首先應適量。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拉罐量),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啤酒瓶量),每次飲用100?200毫升更為適宜。其次是適溫。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於最佳狀態,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再者不宜與腌熏食品共餐,宜食水果及清淡菜餚,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酒菜。 摘自:《生活時報》 消夏當心「啤酒病」 啤酒營養豐富、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8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較高的熱能,被人們譽為液體麵包。但是,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如果人們長期大量飲用啤酒,也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專家稱為「啤酒病」。 在酒類飲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當於一兩多白酒的酒精含量。但如果無限制地飲用,累積的大量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長期大量飲啤酒,會增加心臟、腎臟的負擔,造成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成為「啤酒心」。心肌組織中出現脂肪細胞功能減弱,引起心動過速。 由於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所含營養成分大部分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形成「大肚子」,特別是肥胖者更不宜多飲。 有關資料還表明,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草酸、烏核苷酸等,它們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促使結石形成。 鮮為人知的是,多飲啤酒還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飲用大量啤酒會使血液中鉛的含量增高,造成智力下降,嚴重時還會形成痴呆症。美國癌症專家發現,大量飲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險性要比飲烈性酒的人高3倍;澳大利亞專家調查發現,每天飲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腸癌。摘自:《生活時報》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7336471.html
C. 啤酒肚是因為喝啤酒形成的嗎
目前人們普遍認為,喝啤酒會導致啤酒肚的出現。但德國弗萊堡醫學院的科爾教授指出,版比較一下啤酒權、葡萄酒、香檳酒的卡路里含量可以看出,啤酒的卡路里含量是最小的。這個結論可能會讓很多人感到吃驚。因此,可以說啤酒不是引發啤酒肚的罪魁禍首。
D. 請問為什麼喝啤酒會上癮的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表明,飲用啤酒時會在大腦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使人們產生更多飲用啤酒的渴望。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啤酒的特殊口味可引發大腦中多巴胺的生成。具有酗酒家族史的人們具有更高的多巴胺指數,多巴胺是與大腦回報和愉悅中心區域相關的一種神經遞質。印第安納酒精研究中心副主管大衛-卡雷肯博士說:「我們認為這是首次人類實驗表明酒精飲料口感效果,沒有任何來自酒精的醉酒效應,能夠引起大腦回報中心區域的多巴胺活躍性。」
這項研究掃描了飲用啤酒和運動飲料佳得樂的49位男性測試者,結果表明飲用啤酒者比飲用佳得樂具有更顯著的多巴胺活躍性,同時,測試者在飲用少量啤酒之後表示更渴望飲用啤酒,但這種效應不會出現於運動飲料,雖然運動飲料的口感更佳。
每位男性測試者每15分鍾飲用15毫升啤酒,因此他們不會感覺到酒精作用。英國蘇塞克斯大學實驗心理學教授戴-斯蒂芬斯教授指出,這項研究首次令人信服地證實了啤酒口味可在大腦產生特殊刺激效果。他強調稱,雖然具有暗示性,但這項研究並不能被認為對大腦具有調節作用,同時,這項研究還表明並非所有啤酒飲料都具有類似的效果。
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彼特-安德遜教授指出,眾所周知,飲酒可產生包括口味、氣味、想像和個人習慣等各種暗示性信息。這種渴望通常表現於劑量依賴性,意味著將消耗更多的劑量。該研究表明味覺影響大腦功能伴隨著產生渴望,這並不令人驚奇,如果口味增大人們飲用啤酒的渴望,相應地會影響大腦功能。目前,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經心理葯理學》雜志上。
E. 經常喝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危害
飲酒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經常飲用的酒有啤酒、葡萄酒及白酒。各種酒的來源,釀造工藝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數各不相同。酒精度數通常是指酒中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計)如北京啤酒含乙醇5.4%,葡萄酒含乙醇約11-16%,通常稱11-16度,白酒含乙醇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稱為低度白酒。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第七條是「如飲酒應限量」,並有一段文字說明過量飲酒的害處。少量飲低度酒並不一定有害,但過量飲酒甚至酗酒肯定是有百害而無一益。那麼究竟可以飲什麼酒?又如何限制飲酒的量呢? 流行病學研究中的大量數據提示,如果每天飲酒量不超過24克乙醇,即相當於540毫升啤酒,200毫升果酒,60毫升40度的白酒則危險性降低。 長期飲酒可以導致體內多種營養素缺乏。酒是純熱能食物之一。在體內可分解產生能量。但不含任何營養素,過量飲酒第一減少了其它含有多種重要營養素(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的攝入.其次,可使食慾下降,攝入食物減少,以及長期過量飲酒損傷腸黏膜,影響腸對營養素的吸收,以上都可導致多種營養素缺乏。 酒中乙醇對肌體的組織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對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臟。連續過量飲酒能損傷肝細胞,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進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過量飲酒影響脂肪代謝。乙醇減慢脂肪酸氧化,可能有利於膳食脂質的儲存,肝臟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發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 此外人群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長期過量飲酒會增加高血壓,腦卒中危險。酗酒還可引發暴力事故等,對個人健康及社會治安都有害。 最近人們常常談到果酒的有益作用。法國有一項報告發現某些飲酒地區的冠心病較其它地區少。但是,心臟病危險性的減少不能全都歸因於紅酒中的某些成分,因為在法國紅酒消費量高的地區,蔬菜和水果的消費量也多,而蔬菜和水果的抗氧化能力較高。這些資料表明是飲果酒者的生活方式(如吸煙較少,蔬菜,水果消費量高等)導致了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減少。 綜上所述飲酒對人體健康有利有弊,少量飲用低度酒有些益處,但長期多量飲酒有害。尤其對青少年及孕婦。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對酒精的危害更為敏感。因此青少年不能飲酒。乙醇對孕婦的有害作用波及胎兒發育,甚至誘發胎兒先天性畸形,所以孕婦絕對禁止飲酒。 過量飲酒:危害不淺 雖說「無酒不成席」,同時,酒也是「穿腸毒葯」,過量飲酒帶來的危害也不少。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了意外,多少人把命斷送在這酩酊酣熱之際,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間。 令人扼腕,過量飲酒釀悲劇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的一項統計資料表明,在我國,近年來飲酒人數一直呈上升趨勢。目前,我國男女飲酒率分別為 84.1%和29.3%,其中16.1%的男性和2.5%的女性為每日飲酒。1982年我國酒依賴的發病率僅為0.16‰,到了 1990年已上升了3倍多,且酗酒者出現低齡化現象,女性的比例不斷增加。 世界衛生組織一組數據顯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是麻疹和瘧疾的總和,而且也高於吸煙引起的死亡率和發病率。在中國,每年有114100人死於酒精中毒,占總死亡率的1.3%;致殘2737000人,占總致殘率的3.0%。 說到飲酒引發的悲劇,上海市肝病研究中心主任瞿瑤教授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一位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後,肝功能剛恢復正常出院的中年患者,適逢新春佳節婚宴接二連三,開始他還能牢記出院時醫生的一再囑附,做到了不管什麼酒,也不管什麼人勸說,確實一滴不沾。可就在一次特殊的餐桌上,一位摯友問他聞到什麼味道時,他終於也拒絕不了撲鼻而來的茅台誘惑,心想只飲一小杯嘗嘗新總該不會出事吧!可就是在喝下這杯酒後的第二天,他發現自己小便發黃了,乏力、惡心……就是這杯酒引起他肝炎復發,並很快發展成急性重型肝炎,終因搶救無效而丟掉了性命。 過量飲酒不僅釀成了不勝枚舉的悲劇性事件,而且還嚴重影響到個人甚至國家的形象。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就是其中的一個。 據說,1994年9月的一天,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從華盛頓飛回莫斯科,按計劃他將在途中與愛爾蘭總理雷諾茲進行 40 分鍾會談。就在離開華盛頓的前一天,美國總統柯林頓宴請他,盡管餐桌上沒有烈酒,但葡萄酒應有盡有,葉利欽只吃了一小塊肉,卻頻頻舉杯,杯杯見底。葡萄酒上頭之後,葉利欽的話多了起來,說了不少粗話、「三級笑話」。翻譯官為了「凈化」他說的臟話,絞盡了腦汁。當飛機抵近會面地點善農機場時,葉利欽醒酒了,夫人把襯衫遞給他,但他扣紐扣的手總不聽使喚。陪同的官員見事不妙,經過一番討論後,決定讓副總理代表總統與雷諾茲舉行短暫的會談。當副總理下機後,葉利欽掉下了眼淚,對陪同官員羞愧地說:「你們這么做,讓我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 過量飲酒,身體很受傷 「飲酒過量,最受傷的莫過於肝臟。」瞿瑤教授指出:「酒最核心的化學物質是酒精(即乙醇),常說的醉酒,實際是酒精中毒。因為酒精入體內90%以上是通過肝臟代謝的,其代謝產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細胞代謝紊亂,是導致酒精性肝損傷的主要原因。據研究,正常人平均每日飲 40 克~ 80 克酒精, 10 年即可出現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 160 克, 8 ~ 10 年就可發生肝硬化,這是多麼聳人聽聞的數字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厲有名教授告訴記者,他帶領一個科研小組,曾對浙江省城鄉共 2 萬人口做了一個有關酒精攝入等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人群酒精性肝病患病率為 4.34%,連續 5 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者,48%的人會患有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基本發生在飲酒年數大於5年,酒精總攝入量超過100千克的飲酒人群中。 有研究表明,過量飲酒比非過量飲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腫的發生率高出兩倍以上,甲狀腺癌發生率增加30%~150%,皮膚癌發生率增加20%~70%。婦女發生乳癌的機會增加20%~60%。在食管癌患者中,過量飲酒者佔60%,而不飲酒者僅佔2%。乙型肝炎患者本來發生肝癌的危險性就較大,如果飲酒或過量飲酒,則肝癌發生率將大大增加。 除此之外,過量飲酒還會對身體其他部位產生不良影響: 大腦 攝入較多酒精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機能及情緒反應都有嚴重傷害。飲酒太多會造成口齒不清,視線模糊,失去平衡力。 生殖器官 酒精會使男性出現精子質量下降;對於妊娠期的婦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會使未出生的嬰兒發生身體缺陷的危險性增高。 心臟 大量飲酒的人會發生心肌病,即可引起心臟肌肉組織衰弱並且受到損傷,而纖維組織增生,嚴重影響心臟的功能。 胃 一次大量飲酒會出現急性胃炎的不適症狀,連續大量攝入酒精,會導致更嚴重的慢性胃炎。
希望採納
F. 為什麼長期喝啤酒會產生啤酒肚
每個男人的基因不同,引發「啤酒肚」的可能性也不同。一般來說,青少年有「啤酒肚」往往是因為營養過剩;對於中年人而言,睡眠質量問題是主因。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深睡眠階段也隨之減少,由於睡眠質量差,荷爾蒙的分泌會隨之減少,荷爾蒙的缺乏會使體內脂肪組織增加並聚集於腹部,而且年紀越大影響越明顯。
此外,很多中年人長時間坐著辦公,缺乏運動,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囤積。在工作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不少人會飲食過量,導致消化不良,這也易造成體重超標。也有人認為「心寬體胖」,胖起來是一種無憂無慮的表現。大多數的男性結了婚以後,身體就迅速發胖。一般男人的體內有大約300億個脂肪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細胞就會增重一些。因此,幾乎每一個男人在30歲以後總是要比以前重一些,並且他的基因、荷爾蒙和減慢了的新陳代謝都開始對他的腹部產生影響。喝啤酒與腰圍沒關系
傳統觀念認為過量飲用啤酒將使人出現大大的「啤酒肚」,但最新研究顯示,喝多少啤酒實際上與人的腰圍沒有關系。
歐洲研究者發現,好飲啤酒者出現啤酒肚乃至肥胖的概率並不比不喝啤酒的人高。雖然啤酒算不上減肥飲料,但也並不是造成飲酒者超重的原因。研究者發現,排除如身體運動及教育等因素,經常喝啤酒的人與那些不喝或者很少喝的人相比,腰圍並不會較大,且體重也不會更重。
然而,在那些愛喝酒的男性中,不吸煙的人比吸煙的人更易發胖。最近,英國和捷克的研究人員對近2000名捷克人的飲酒習慣與身體肥胖狀況進行了隨機抽樣調查,發現「啤酒肚」與喝啤酒多少並沒有多大關系。實際上,一杯啤酒的熱量僅為150卡路里,脂肪也只有0.3克,而且啤酒含有蛇麻子等物質,還可以降低得心臟病、糖尿病的概率。因此,一天喝一杯啤酒沒問題。
「啤酒肚」危害多多
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稱,美國每年大約花750億美元用於治療與肥胖有關的疾病,這些錢數已超過了用於治療吸煙、酗酒引起的疾病。如果說全身肥胖在中年以後出現的概率較高,而腹部肥胖(「啤酒肚」)則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腹部肥胖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重視,因為很多國家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不重視腹部肥胖,「啤酒肚」很可能成為影響健康的最危險的殺手之一。
腹部肥胖是加速衰老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證明有15種以上導致死亡的疾病與腹部肥胖有直接關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栓死、乳腺癌、肝腎衰竭等。此前,有研究表明,挺著「啤酒肚」的男性得高血壓的概率是正常男性的8倍,得冠心病的概率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腦溢血和腦梗死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很常見。消除「啤酒肚」要多方面努力
要想消除「啤酒肚」,需要從多方面共同努力,比如,平時吃飯吃7分飽;每天至少運動30分鍾;睡前洗個溫水澡,改善睡眠狀況等。
注意酒量:酒精含能量較高,它可阻止體脂的消耗,還降低意志力。如果你想飲些酒,最好與汽水混起來喝。多喝水和低能量飲料。
G. 長期喝啤酒都有哪些危害
長期喝啤酒會對身體造成的危害:
1、啤酒心。如果無節制地濫飲啤酒,體內累積的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增加腎臟的負擔,心肌組織也會出現脂肪細胞浸潤,使心肌功能減弱,引起心動過速,加上過量液體使血循環量增多而增加心臟負擔,致使心肌肥厚、心室體積擴大,形成「啤酒心」。長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亂等;
2、啤酒肚。由於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致使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從而易導致血脂、血壓升高;
3、結石和痛風。有關資料還表明,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它們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而且可誘發痛風症;
4、胃腸炎。大量飲用啤酒,使胃黏膜受損,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上腹不適、食慾不振、腹脹和泛酸等症狀;
5、癌症。飲啤酒過量還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美國癌症專家發現,大量飲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險性要比飲烈性酒的人高3倍;
6、鉛中毒。啤酒釀造原料中含有鉛,大量飲用後,血鉛含量升高,使人智力下降,反應遲鈍,嚴重者損害生殖系統,老年易致老年性痴呆症。
合理飲用啤酒適量適溫: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拉罐量),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啤酒瓶量),每次飲用100~200毫升更為適宜。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於最佳狀態,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再者不宜與腌熏食品共餐。宜食水果及清淡菜餚,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下酒食物。
(7)喝啤酒產生擴展閱讀: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啤酒含有豐富的糖類、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稱為「液體麵包」,適量飲用,對散熱解暑、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和消除疲勞均有一定效果。對於健康人群而言,啤酒也並非洪水猛獸,但飲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適度適量,並且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不要空腹喝冰啤酒,否則可加重啤酒對胃腸道的刺激;
2、不要將啤酒和汽水、白酒等飲料一起喝,否則可能會讓身體吸收更多酒精,損傷各個器官;
3、盡量不要和海鮮一起吃,海鮮和啤酒都富含嘌呤,同吃可能會讓人體尿酸含量增加,或會誘發結石或是痛風;
4、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有胃腸道疾病、肝病和痛風患者不宜飲用。
H. 喝啤酒多了會產生啤酒肚嗎
大部分人都是的,因為酒精傷肝膽使脂肪得不到去除,肚皮部分又缺少運動,多會變肥
I. 喝啤酒過量會對身體產生什麼不良反應
過量飲用來啤酒,不但起不源到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效果,相反還促進了動脈血管硬化、心臟病和脂肪肝等病的發生、發展。另外一些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患者就不宜飲用啤酒,因喝啤酒會造成胃黏膜損害,引起病人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噯氣頻繁、食慾減退。萎縮性胃炎病人症狀尤其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