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青島啤酒董事

青島啤酒董事

發布時間:2021-01-28 07:06:28

① 青島啤酒日照分公司詳細地址和電話,還有那的董事長現在是誰

山東省日照市海曲東路35號

0633 8265358
8266180

② 青島啤酒的董事長是誰

金志國1975年進入青島啤酒公司前身青島啤酒廠工作,歷任職員、動力處處長回,1994年任青島啤酒廠廠長助理,答1996年10月出任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2000年8月任青島啤酒總經理助理兼北方事業部總經理、西安公司總經理,2001年8月就任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08年6月就任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③ 一杯滄海的原文部分

不測風雲
2001年7月31日,天氣炎熱,正是每年啤酒銷售的旺季。當時在青啤北方事業部擔任總經理的我正忙碌於沖刺夏季業績,忽然聽到了一個巨大的噩耗。
我的老上司、青啤公司的總經理彭作義,由於身體過度勞累,傍晚在海邊游泳時心臟病發作猝然去世,年僅56歲。
當時青啤正處於擴張後整合的關鍵階段,彭總走了。痛失主帥的青啤籠罩在一片悲戚之中。可以說,作為在中國啤酒界可圈可點的「並購英雄」,「彭作義」這個名字將被永遠銘刻在中國啤酒的發展史上。
噩耗傳來,我立即趕回青啤總部,悲痛和復雜的心情難以形容。彭總的突然離去,為未來的青啤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懸念。一時間,社會各界和全國的媒體都對這個懸念非常關註:沒有彭作義的青啤將何去何從?青島啤酒縱橫捭闔的經營策略會不會發生改變?
我記得那時董事長李桂榮說,彭總的逝世是青啤巨大的損失。事實上,後來幾年的歷史證明了這句話,它同樣適用於整個中國啤酒行業。可以說,如果沒有彭作義帶領青啤倡導資本運作的並購理念,啤酒行業不會在當時掀起全國市場重組的大潮,今天的中國啤酒行業也不一定會出現如此深刻的資本運作和格局調整。更為重要的是,彭作義帶領青啤大舉擴張並購,實際上引發了全面整合、優勝劣汰、強者為王的國際啤酒行業生存法則開始在中國大地悄然興起。
眾所周知的是,彭總離世之前,從未指定過接班人。
8月12日,青啤召開了緊急的高層會議決定,宣布青啤公司總經理暫由董事長李桂榮代行職責,並將盡快選出總經理候選人並正式任命。此時,全青啤公司領導層最擔心的就是軍心動搖,讓對手乘虛而入。但這個繼任者並不好選。青啤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繼任者的推舉和確定首先取決於其股權結構:截至2001年3月2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股本為100000萬股,其中國家股39982萬股,法人股5333萬股,流通股20000萬股,H股34685萬股。第一大股東為青島市國有資產管理局。青啤雖然是股份制,主要經營者由董事會來聘任,但青啤的性質還是國有,所以在主要的人事安排上,當地政府和省政府都有足夠的話語權乃至最終決定權。
8月16日,李董事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是青島啤酒公司的非常時期,但青啤的發展絕不會因彭作義的去世而放慢或改變。他說,青啤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和健全的董事會制度,並已經形成了一個讓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管理平台,如今這個平台依然存在,因此青啤會有第二個、第三個彭作義出現。
李董事長不得不走到台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彭總的後事,穩定公司的情緒,他緊急接待了所有分公司的領導人和公司所在地的政府領導人以及所有的重要客戶,對他們每一個人講青啤是集體領導,青啤的戰略不會變。
然後,他和市裡領導一起研究接班人的標准。他緊急召回了所有的事業部負責人和在青島的中層幹部,開始醞釀新的人選。在此後的二十多天里,青啤內部對新總經理的人選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在公司面臨轉折的關鍵時刻,青啤的高層管理人員表現出了極高的團隊素質。沒有人把問題的焦點集中在某個具體的人身上,更沒有出現爭權奪利的場面。大家共同關心的是,青島啤酒發展到現階段需要什麼樣的人來掌控,來帶領大家繼續向前走。大家眾說不一,最後,董事長說:「我們先放開那些『四化』、廉政、業績方面的標准。就看青啤現在最需要什麼。」經過客觀務實的分析和研究,關於「新的總經理應當符合怎樣的標准」很快有了答案。
在「發展是主旋律」的今天,青啤的領軍人物首先必須具備創新精神,應該是創新型的人才;第二,此人要懂市場、懂營銷,具備很強的市場拓展能力。
董事長分析,幹部有管理型,有創新型。創新型的幹部遇事求變,管理型的幹部遇事求穩,創新型的幹部是理想主義者,管理型的幹部是現實主義者。此時,青啤需要的是懂市場的創新型領導。
重託如山
8月18日,第十一屆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幕。
青啤公司在全國15個省市並購的40餘家企業以及他們生產的100多種青島啤酒系列產品無一例外地「回家」團聚,向人們展示了一支龐大的青啤家族。在啤酒節的新聞發布會上,李董事長告訴急切的記者們,近期將確定青啤公司繼任總經理的人選,該人選將在青啤內部產生,對於這一點,董事會成員已基本達成了共識。他強調說:「好人裡面選能人』是政府標准,『能人裡面選好人』是企業標准。現在青島市的主管領導和組織部門都已與青啤董事會交換過意見,大家基本認同『能人裡面選好人』這個標准。誰行就誰上,就推薦誰,要排除社會干擾因素和傳統習慣的影響。」
應該說,在外界的眼裡,我在青啤公司的組織序列里並沒有很大的機會。我那時不過是一名中層管理者,和我級別相仿以及在我之上的管理者有11人之多。
組織部門和董事會在整個青啤公司進行了「你心目中的未來掌舵人應該是誰」大規模民意調查,以及中高管理層的無記名投票中,我的得票率超過了70%。當我剛剛得知這一結果時,感到非常驚訝,心裡湧起了一股股暖流,同時也感到肩上巨大的責任。真的,他們的手中不是一張薄薄的選票,而是青啤沉甸甸的未來。我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么多人會把信任給予我,其中還有一些是我的上級領導。
直到今天,我都被深深地感動。有這么好的團隊,這么好的員工,這么好的品牌,青島啤酒沒有理由不發展,沒有什麼困難不可以克服。青島市組織部副部長和主管工業的副市長根據這個結果分別找青啤的幹部談話,最後他們對董事長說:「老李,你真是有一個好班子。」
市裡的領導說:「人選能這么集中到一個中層幹部上,大家都推薦他,說明了幾個問題:第一是這個班子的成員基本上不論資排輩,第二是沒有什麼幫派觀念;第三是大家確實是以公司利益為重。」
彭總出事之後,組織部門曾經找我談話,問我對這個危急情況的看法,我毫無保留地說:「能接青啤的班的人,只有我。這個時候就別客氣了,我就是青啤唯一最合適的接班人。」
我愛人當時非常反對我接這個班,她擔心我的身體,心疼地說,來接這個攤子你是找死。但是,我要說,我三十多年來長的這點兒本事都是青啤培育的,在青啤的緊急關頭,我一定要站出來。
2001年8月29日,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宣布,經控股股東提名,董事會選舉通過,由我出任青啤公司總經理。
這個結果超出了所有媒體的猜測。他們一直都把目光集中在青啤的幾位功勛卓著的副總身上,誰也沒有想到青啤最終會選擇時任總經理助理、北方事業部總經理的我來接掌大局。
青啤的競爭對手華潤對我上任的評價是:他懂啤酒。上任伊始,我知道很多人都等著看我的三把火,但是我一直按兵不動。我心裡很明白,對於一個百年的老企業來講,很難只用三把火就把它迅速革新成基業長青的企業,我的實力也不能簡單地用三把火來衡量。剛剛上任,千頭萬緒都亟待整合,我應該先從哪裡入手呢?
文化不是一天能改良出來的,制度的建設也需要一個過程,我想,還是應該從大家能看得到、體會得到的關鍵點下手,具體來說,就是從拉動業務成長入手。
所以,我一頭就扎到市場里去,「貼著地皮跑,潛入水底游」,把市場的問題找出來,到一線去解決問題。我用三四個月在全國轉了個遍,摸市場。直到今天我還保留著這個習慣,每過兩三個月我就要下去轉一轉,一年要花兩百多天在外邊,在上面只聽匯報,會造成信息不對稱,做決策就會出偏差。
我「貼著地皮」跑了一圈之後,發現了第一個問題。青啤擴張之後,要往外派管理者,那麼,我們派的是什麼人呢?都是以往管理工廠的人。因為派的人不合適,沒有管市場的專長,以至於當地的市場打不開,利潤急劇地下滑,公司上下都著急,於是就頻繁地換人,最後連管理工廠的人都沒得派了,當時彭總有句玩笑話說:「把派幹部的人派出去得了。」
發現這樣的問題之後,我就提了第一個觀點——人人都是人才,但是你需要進行自我革命,自我轉型。我逐一和市場一線的管理人員談話,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求,推心置腹地對他們講經傳教,所謂的「經」就是市場觀、品牌觀,所謂的「教」就是做市場做品牌的方法。經過這樣的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的交流傳導,一線幹部增強了對品牌和市場的認識,感悟到了營銷的真諦,同時也使我對他們有了較充分的認識,對他們做市場的能力也摸得比較
清楚,做到了心中有數。
另一方面,我們從組織角度著手,開始對派出的人進行培訓,給大家信心,證明大家可以轉型成功。我們開始建立一些規矩,比如定期溝通會議制度、營銷專題會議制度、最佳實踐交流制度、輪崗輪職制度、「回家看看」制度等一系列的促進學習交流和轉型的辦法,並不惜花重金聘請世界著名營銷專家給我們做營銷專業培訓,營銷學最基本的4P、4C理論和方法開始植入青啤。令我汗顏的是,市場經濟發展了這么多年後,青島啤酒才開始真正建立起規范的、系統的營銷體系,青啤的營銷人才才開始有了雨後春筍般成長的土壤和環境。
我堅定地提出「合適的人干合適的事」這一人才觀,可以說,這是我上任後在用人方面做了一個顛覆性的改革,這實際上是我向組織傳導「走專業化道路」的一個信號,今天的青島啤酒,正是在沿著專業化道路健康行進。我們的組織部門非常靈敏地捕捉到這一變化的契機,立即開始將改革的斧子砍了下去,一時間波瀾四起。青啤的老傳統、舊習俗開始接受挑戰性變革。
在外部,八個事業部的老總被我換掉了七個,沒有協同管理能力的工廠廠長也換了不少。我對總部職能部門的組織機構重新進行了調整,將功能弱化的戰略管理、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營銷管理、組織體系管理等進行了強化,組建了戰略發展總部、人力資源總部、營銷總部、信息管理總部、管理推進總部等;原有的中層幹部全部就地免職,重新競爭上崗。一夜之間,大家感受到了我的硬派作風。大家意識到,總部原有的官僚的、粗放的、動作遲緩的、不思創新的舊習,將會隨著這次改革不復存在。但是在調整中,我把持了一項原則,就是一邊改革一邊調整,化整為零,把大風大浪變成不斷的小風小浪。
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我在青啤工作了三十多年,上上下下全都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說很多人是從小一起光著腚長大的,怎麼處理老鄉、同學、一同進廠的朋友等熟人的關系,避免形成小圈子?我認為還是靠競爭機制來解決,所有的崗位都規定公開競爭上崗,按能力聘用,優勝劣汰。
接下來,要變的事太多了。首先是我們的戰略必須要變。鑒於青啤所走的是一條快速擴張之路,那麼我們的管理家底怎樣?我們的資本家底怎樣?我們的文化家底怎樣?我們的品牌家底怎樣?等等,隨著我提出的青啤發展戰略要從「做大做強」,轉向「做強做大」,青啤發展的這些核心資本將率先遭遇競爭和挑戰,我們不得不變。於是,我上任以來的三把火變成了摸清家底、適時求變、在變革中求發展的自我革命。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勢,我帶領著我的團隊耐住了寂寞,耐住了性子,和組織一起承受了五年的沉寂和五年的變革之痛,苦練內功、修身養性、厚積薄發,終於贏得了青島啤酒健康、快速的可持續發展。
我剛上任時,青啤董事長李桂榮給過我如此的評價:具備統籌規劃、獨當一面的經驗和能力,,同時也具備總攬全局的戰略眼光,並具有很強的開拓和創新意識,完全能夠勝任風險大、挑戰性強的工作。通過上任後的成績,大家都認同了他的評價。這些對我的褒獎,我認為都源於青啤,這個我一輩子成長和磨煉自己的搖籃。
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
在人生的機遇面前,我曾經犯過兩次傻。
與如今那些一路從大學、MBA、外企等溫室里成長出來的經理人不同,我這一代人的經歷要艱難得多。從小,我就是一個非常好強、立志將來一定要成功,而且必須成功的人。可以說是環境造就了我這樣的性格。
我父母都是孤兒,我母親6歲就沒了父母,而我的父親11歲成了孤兒。後來,這樣兩個孤兒走到一起,靠一件小棉襖從外地漂泊到了青島,然後借了別人家的一個門洞成親,這個門洞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家。這種困難的境遇使我母親一直生活在焦慮之中,我記得我剛懂事的時候她只有三十多歲,但她從那時就開始每天擔心她會不會也突然去世,萬一她離開之後誰來照顧我們,我們後面的生活怎麼辦?
我家當時的家境十分困難,很難吃到飽飯。我家門外有一棵槐樹,到了春天剛剛發芽的時候,槐花和葉子就都被我們摘下來吃掉,我們甚至吃過糊火柴盒的麵糊。家中只有我一個男孩,在山東人傳統的思想里,我就是家裡的頂樑柱,沒有任何借口把養家的責任推給其他人。改變家境是我的使命。在那樣的困境里,我從小就想,我必須要成功。這種執著使我在後來的工作中,堅持干什麼都要把它干好。
1975年我高中畢業,還是「文革」時期。當時青島有一個新政策,家中的老大可以安排就業,我的運氣還算比較好,畢業後被分配到國營青島啤酒廠。當時,青啤在輕工系統根本算不上熱門企業,工資也不高。當年的熱門企業是生產自行車、手錶、縫紉機、照相機的工廠,就連紡織廠、絲織廠、印染廠都比啤酒廠工資高,卷煙廠更是熱門。我剛進廠的時候是洗瓶工、鍋爐工,我是從最底層的苦力活開始做起的。
但是我有個信念,干哪一行就要在
哪一行做到最好。洗瓶子就要在這一幫
洗瓶工中幹得最好,這樣你才有可能被選拔去干別的工作。燒鍋爐也一樣,當時我是鍋爐燒得最好的,所以後來廠里挑選我去搞技術。因此,不管在什麼工作崗位上,只要把它做到最好,你就有下一個發展機會。這就是每個人應該實現的階段性目標。
我至今都很相信這個信念——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你就是成功者。哪怕是生產一粒紐扣,如果做到第一,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我不但要求自己干什麼都要拿第一,而且要求速度要快,我會給自己提出時間規劃。我一直有一種規劃意識,這可能是我與同齡人最不同的地方。
拿洗瓶子來說,我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年時間內做到最好;做鍋爐工時,人家休息的時候喝茶、聊天,而我在旁邊看數理化,因為我要在最短時間內做到最好。我可以驕傲地說,我看書的習慣從來沒有間斷過,而且別人看書是為了現學現用,我看書是為未來做儲備。這樣的學習習慣,使我在技術理論和操作經驗上都比同齡人強。這時候,第一個機會出現了。
……

④ 復星集團董事長為啥要收購青島啤酒

往淺了說就是復星集團董事長的啤酒情節,往深了說就是全球C2M的需求。

⑤ 雀巢同意將中國水業務出售給青島啤酒,青啤董事長這樣回應


8月28日,跨國集團雀巢公司突然宣布將其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水業務出售給青島啤酒集團。此次的交易。雀巢公司將本地品牌大山,雲南山泉及位於昆明,上海和天津的三家水業務公司。通通出售給了青島啤酒集團。據雙方協議,青塔啤酒集團將生產和銷售雀巢優活品牌的產品,而雀巢公司也表示兩家公司致力於無縫交接。這些交易將不會影響消費者市場通路客戶售賣點和員工。

⑥ 青島啤酒也是中國上市公司百強

是的

青島啤酒強化公司治理 位列中國上市公司百強

通過制度創新 實現規范運作
青啤作為中國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其運作的原則在於需要符合境內境外監管的要求,因而在內地上市公司中率先做出了諸多積極的探索,在不斷的創新中,贏得了作為上市公司運營楷模的「上市公司典範」地位。其中,「董事會中外部董事佔多數」、「獨立董事」和「首席獨立董事」的三大創新,成為其領先於諸多上市公司的根源。
青啤率先在內地上市公司中建立了一個外部董事佔多數的董事會,其成員由來自啤酒、法律、金融、財務等領域的專家和學者組成,外部董事利用專業知識和經驗保障了決策上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防範了戰略決策的風險,保護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率先在內地上市公司中推行「獨立董事制度」是青啤創新的又一舉措。在青啤,獨立董事占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以上。青啤每年都會安排獨立董事單獨與董事長進行經營管理情況的溝通,並通過定期編寫證券市場的動態信息、工作匯報等多種形式,定期向獨立董事提供相關資料,使得獨立董事能夠及時了解公司的業務發展、競爭和監管環境,確保其對公司的經營決策做出正確的判斷。青啤還率先建立了「首席獨立董事」制度,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志國坦言,首席獨立董事的設立首先是對董事長權力的制衡。
此外,青島啤酒董事會還有一個創新的做法,就是安排公司審計師單獨與審計委員會成員(均為獨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溝通公司內部經營管理相關問題,並就公司財務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解釋。這些制度的設立,使青啤在公司內部治理上,形成了結構的制衡性,有效地提高了企業決策的效率、准確性和科學性。

透明產生信用 信用獲取支持
金志國認為:「說是一種承諾,做是一種責任。當說與做達到一致的時候,就是承諾和責任相匹配的時候,只有這樣才會真正建立起企業的信用。」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青啤近年來在信息披露工作中除堅持真實、准確、完整的原則外,還根據境內外監管要求的不同,提出並遵循「三從原則」,即從嚴不從寬、從長不從短、從重不從輕的原則,充分保證了信息披露的質量。凡涉及信息披露的內容,均由董秘按照兩地不同的監管要求,在獲得董事會授權後於第一時間向兩地監管機構做出匯報,並根據監管要求同時在內地和香港指定信息披露媒體上做出公告。
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就會收獲良好的信用回報。自2007年開始,青啤根據市場發展形勢,實施積極的「整合與擴張並舉」發展戰略,以繼續保持在國內啤酒行業的領先地位。為了支持公司實施這一新的發展戰略,需要利用資本市場再融資。2008年4月,青啤公司發行了15億元分離交易可轉債,在股市形勢不樂觀的情況下,最終青啤的認股權證行權獲得了圓滿成功,行權期內行權的數量占可行權數量的比例達81.46%,募集資金11.9億元。
利用資本市場募集的寶貴資金,青啤積極推進做強做大啤酒主業的戰略,通過國內並購或新擴建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擴大了國內市場份額和規模,為廣大投資者創造了更高的回報,今年前三季度,青島啤酒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47.3億元,同比增長12.70%,其盈利能力大幅增強,前三季度利潤同比增長達79.3%。
內部風險控制 讓企業更健康
健康的形象離不開健康的企業運營「體質」。這其中,日臻完善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功不可沒。近年來,青啤在內部風險控制工作上不斷創新,開展了系統和全面的風險辨識評估工作,通過對企業當前和潛在的內外部風險信息進行採集篩選、辨識整理及分析評價,形成了企業的風險事件信息庫,並根據風險信息的種類和等級,建立了風險分類體系,同時繪制了企業總部、營銷中心和生產廠三個層面的風險圖譜,明確了各種風險事件對應的管理責任部門,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水平。
為了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青啤在銷售及收款、采購及付款、成本費用、對外投資、擔保、關聯交易等環節均制定了較為完善的控制制度和程序,並嚴格執行。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在每年召開的審議年報和中期報告的會議上,均會聽取公司內部控制建設情況,並督導公司進一步完善內控體系,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到貫徹實施。
隨著青啤的發展壯大,內部風險控制體系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保障作用。2009年上半年,應收賬款僅占營業收入的0.79%,壞賬風險大大減少。
金志國表示:「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於企業的健康發展及提高投資者的信心,青島啤酒需要以超前的意識、高度負責的精神和規范的操作,來探索和實施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青島啤酒要為中國的民族工業健康發展做出有益探索。」

⑦ 青島啤酒的董事長是誰

金志國1975年進入青島啤酒公司前身青島啤酒廠工作,歷任職員、動力處專處長,1994年任屬青島啤酒廠廠長助理,1996年10月出任青島啤酒西安有限公司總經理,2000年8月任青島啤酒總經理助理兼北方事業部總經理、西安公司總經理,2001年8月就任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2008年6月就任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⑧ 青島啤酒金志國董事長通訊地址

10分想拿金志國的通信地址,挺難的,呵呵。金志國好像在東海路五四廣場旁邊的辦公室那邊比較多。

⑨ 復星集團郭廣昌董事長為啥要收購青島啤酒

往淺了說就是復星郭廣昌的啤酒情節,往深了說就是全球C2M的需求。

閱讀全文

與青島啤酒董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