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啤酒百科 > 啤酒節木桶

啤酒節木桶

發布時間:2021-01-23 10:01:57

❶ 德國啤酒節的知識

Oktoberfest

德國啤酒節源於1810年德國慕尼黑Ludwig王子的婚禮及加冕儀式,逐漸發展成今天的德國啤酒版節。
浦東假日酒店權舉行一年一次的德國啤酒節,屆時,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際、不同膚色的人們將聚會在一起。在藍白相間為主色調的啤酒帳篷內,人們坐在長長的凳子上,一邊飲酒、用餐,一邊與德國樂隊同樂,欣賞著奇特的阿爾卑斯傳統樂器及熱情奔放的德國巴戈利亞樂曲,盡情享受這濃濃的德國風情和激動人心的場景。在樂隊的帶領下,客人還可以參加一些簡單的舞蹈,一起感受悠久的德國文化。
活動期間你會看到傳統慕尼黑啤酒節中出現的藍白相間的大帳篷,賽喝啤酒、角力等傳統德國游戲將出現在這里。藝術氣質濃郁的德國人在這樣的狂歡節上當然少不了音樂的點綴,德國民間樂隊在啤酒節期間大唱德國民歌、開朗活潑的金發碧眼女孩穿著五彩的民族服裝在桌子上跳舞

❷ 德國的啤酒節是幾月分

十月節是慕尼黑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驚人,所以中國人喜歡把他們的這個節日簡稱為啤酒節。在聯邦德國則叫十月節,從不叫啤酒節。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夏洛特?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他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為了表示國王對其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活動中,在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示助興。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參賽的官兵請求國王用新娘特蕾澤的名字來命名這個草坪,從那時起這個草坪就叫「特蕾澤」草地。

由於那次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以後就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它與德國其他的民間節日相比歷史較短。

從1810年到目前為止,慕尼黑的十月節,有176年的歷史。其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7年。自1946年以來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從而真正成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雖然叫十月節,但並不完全在十月舉行。它是從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開始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結束,歷時16 天。為了招來本國顧客和接待來慕尼黑旅遊的外國的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台,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個座位。廣場上到處是賣吃的和各類紀念品的攤販及各種游樂場所。大會組織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鮮的節目或游樂項目,例如聘請外國的藝術團體演出,還有耍蛇、馴獸等節目。另外,也舉辦許多有意義的展覽會,如現代電器展覽、優良小麥展覽等。總之,遊人不僅可以在這里吃喝玩樂,而且也可以獲得不少新的知識。

每逢十月節開幕那天,要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廠組織的五彩繽紛的遊行。開幕式在一個臨時搭起的大帳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長主持。中午12時,在12響禮炮聲和音樂聲中,市長用一柄木槌把黃銅龍頭敲進一個大啤酒桶內,然後擰開龍頭,把啤酒放出來,盛在特製的大啤酒杯中。市長飲下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節便正式開始了。

在慕尼黑喝啤酒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這里的啤酒質地很好,味道純正,而酒精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啤酒要低,僅為4.5%。二,這兒喝啤酒一般不用小杯子,而是用能裝半升或一升的陶罐子或同樣大小的玻璃杯。三,在有些有名的啤酒館里,人們都買裝在小木桶里的啤酒。酒桶放在桌上,隨喝隨倒。木桶不大,可裝10升啤酒。四,在十月節期間,各帳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雖然看上去她們都很苗條,但卻力大無比,雙手可拿10隻裝滿啤酒的大酒杯。

逛十月節不用買門票,但是,每個游樂節目都要買入場券。而啤酒價格也逐年上漲,但遊客每年仍在增加。在十月節期間,啤酒和肉雞的銷售量數目驚人。1981 年有遊客620萬,共喝掉420萬升啤酒。1984年遊客增加到700萬,喝掉了500萬升啤酒,食用了66萬只雞。現在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❸ 德國有啤酒節 那別的國家分別有哪些比較有趣的節日

美國
1. 元旦節(New Year's Day), 每年1月1日慶祝新的一年開始。人們舉辦各種各樣的新年晚會,到處可以聽到"辭舊迎新"的鍾聲, 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2. 林肯誕辰(Abraham Lincoln's Birthday), 每年2月12日,慶祝林肯誕辰, 為大多數州的節日。
3. 聖瓦倫丁節(St. Valentine's Day ),每年2月14日, 是3世紀殉教的聖徒聖瓦倫丁逝世紀念日。情人們在這一天互贈禮物,故又稱"情人節"(the lovers' day)。
4. 華盛頓誕辰(George Washington's Birthday),每年2月22日,慶祝華盛頓誕辰,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5.聖帕特里克節(St. Patrick's Day ), 每年3月17日, 是悼念愛爾蘭的守護神聖帕特里克的節日。
6.復活節(Easter Day, Easter Sunday),一般在每年春分後月圓第一個星期天, 約在3月7日左右。 該節是慶祝基督 ( Jesus Christ)的復活,過節人們吃復活節彩蛋( Easter Eggs),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7.愚人節(April Fool's Day), 每年4月1日, 該節出自於慶祝 "春分點" (Venal equinox)的來臨, 在 4月1日受到惡作劇愚弄的人稱為"四月愚人" (April Fools)。
8.母親節(Mother's Day), 每年5月份的第2個星期日,政府部門和各家門口懸掛國旗, 表示對母親的尊敬。在家裡,兒女們和父親給母親買些禮物或做些家務。
9.陣亡烈士紀念日(Memorial Day), 每年5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一, 紀念為美國獻身的陣亡烈士,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0.國旗日(National Flag Day),每年6月14日, 慶祝國旗的升起。
11.父親節(Father's Day), 每年6月份的第3個星期天,表示對父親的尊敬。 在家裡,兒女們和母親給父親買些禮物。
12.國慶節(Independence Day), 每年7月4日,慶祝美國建國,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3. 勞動節(Labor Day), 每年9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 表示對勞工的敬意,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4.哥倫布日(Columbus Day),每年10月12日,紀念哥倫布在北美登陸,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5.萬聖節(Halloween;Eve of All Saint's Day), 每年10月31日,孩子們多化裝成鬼, 打著燈籠或點燃篝火盡情地玩耍。
16.萬靈節(All Soul's Day), 每年11月2日,祭奠所有死者靈魂之日。
17. 退伍軍人節(Veterans Day),每年11月11日,表示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8. 感恩節 (Thanksgiving Day),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干且上帝所賜予的秋收,為美國的聯邦假日。
19.大選日 (Election Day), 每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星期二,選舉美國總統。
20.。 清教徒登陸紀念日(Forefather's Day),每年12月21日,紀念清教徒在美洲登陸。
21.聖誕節.(Christmas Day),每年12月25日,基督徒慶祝基督誕生的日子,是美國最隆重的節日。
二、 丹麥
1,新年
1月1日,丹麥人與世界各國人民一樣慶祝新的一年的開始。新年前夜,丹麥人喜歡在自家門前燃放煙花。有趣的是,丹麥人把煙花稱做「中國人」,因為火葯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製作煙花的技術也是從中國傳到丹麥的。除夕夜裡,一簇簇煙花飛上夜空,五彩繽紛,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

2.懺悔節
2月底。過去這是宗教齋戒期的前夜,現在是孩子們盛裝打扮的一個有趣的狂歡節日。這一天,孩子們穿上各種色彩華麗、樣式古怪的服裝,比如戴上禮帽或是蒙上佐羅式的眼罩,去敲鄰居家的門,要求贈予禮品。他們還聚集一堂,輪流用棒球球棒敲一個懸掛著的大木桶,當木桶被打破時,裡面的糖果糕點滾落出來,孩子們便歡天喜地地分而食之,而打破桶的幸運孩子就成為齋戒期的「國王」或「王後」。

3.復活節
春分過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就是復活節,一般在3月底或4月初。這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復活的一個宗教節日,按照傳統,復活節有不少很有特色的慶祝活動,蛋和兔子都是復活節的象徵,因為蛋孕育著新的生命,含有復活之意,兔子則因繁殖力很強,也被視為新生命的象徵。復活節時,商店裡會出售各種復活節小兔和彩蛋,有的是巧克力做成的。

現在復活節在丹麥恐怕已沒有多少宗教意義了,它是丹麥人借機放一周假的好日子。利用這個機會,丹麥人或是去挪威滑雪,或是去阿爾卑斯山旅遊,要不就乾脆呆在家裡修整花園。

4.愚人節
4月1日。愚人節是西方的傳統節日,

5.國際勞動節
5月1日。這是傳統的勞動人民的節日,也是丹麥的法定假 日。這一天,上了年紀的人在工會的組織下聚集在公園里,他們喝著啤酒,曬著太陽,也有人會發表演講。現在這個日子對丹麥人來說只是一個休假日,已經基本失去了原有的含義。

6.一系列宗教節日
夏季到來後,丹麥有一系列宗教節日。首先是大祈禱日,即復活節後的第四個星期五,這是丹麥特有的一個宗教節日,它把不同的宗教節日集中在這一天。接著是耶穌升天日,即復活節40天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四。然後是降靈節,即復活節後的第七個星期日,開始於6月份。其實這些節日原有的宗教意義都已不復存在,說到底是讓丹麥人在夏季里迎來一個又一個休閑的假日,因為暖暖的太陽、湛藍的天空對丹麥人來說實在是太難得了。

7.憲法日
6月5日。這是丹麥的法定節日,紀念l849年通過的第一部丹麥憲法。這一天丹麥到處懸掛起國旗,政治家們出來發表演說.宣傳自己的政治見解,選民們則悠然自得地坐在草地上休息,享受憲法為他們帶來的自由權利。

❹ 德國啤酒節的最大啤酒節

由於德國人將喝酒視為每天的「必修課」,各種酒館、酒屋、小客棧便多似天上的星星。僅人口100萬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啤酒館。幾乎每個踏進酒館的人至少都點半升啤酒佐餐,但人們最常點的還是一升。所以「一升」在慕尼黑及整個巴伐利亞可說是個「計量單位」,當地還盛行一諺語「有節制地一天喝一升,健康賽神仙」。人們也不只是進餐時才喝酒,幾乎是隨時隨地喝。德國各地幾乎都有「啤酒公園」,只要太陽一露臉,人們就蜂擁至啤酒公園,盡情享受一下大自然。
慕尼黑一向是公認的「啤酒之都」,每年秋季都會舉行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啤酒節——十月慶典。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紛至沓來,湧向慕尼黑,一品「巴伐利亞啤酒」,並親身體驗德國人民歡慶節日的熱鬧和喜悅。其實,早從公元1517年起,德國每隔7年就會在慕尼黑舉行一場「桶匠之舞」。這種花式舞蹈是由18人共同演出,他們不斷舞動桶箍,並把它們弄成王冠,在黑死病終止蔓延的年代,這些桶匠就是第一批通過歡樂的舞蹈而重燃希望之火的災民。而製造啤酒桶的這種職業,對整個啤酒業和飲酒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由於清潔大木桶的工作不僅費事又昂貴,所以如今僅剩下少數釀酒廠遵循古老的習慣將啤酒裝進大木桶中。桶裝啤酒的味道最是香醇。但真正的桶裝啤酒只有小酒廠才會有,其他在各大城市及民俗節中見到的木桶都是假的,只用來裝飾而已。
慕尼黑每年的二三月份還舉行著名的「四旬齋節」。每到這時,德國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匯聚在山城「Nockher-Berg」測試巴伐利亞四旬齋啤酒的品質。過去的測試是這樣的:一些「達官貴人」身著皮褲坐在木板凳上,然後開始暢飲新鮮啤酒,並在凳子上坐半個小時,等他們起身時,木板必須能夠貼著他們的皮褲,才表示啤酒真正通過了測試,不然就表示這種啤酒濃度太低,沒有資格成為「真正的四旬齋啤酒」。
政治人物仍在波克啤酒與音樂相伴下見面,儀式與前卻有不同:政治人物聚集之後便舉行開桶儀式(即將第一桶啤酒開封),好讓那些挑剔的嘴嘗過點評過。藝術家與演員也獲准參與這項儀式,他們可以用幽默機智的方式公開譴責政治人物的惡行,甚至公然揭露這些政治人物的「真面目」。這種活躍、充滿嘲諷的「政治大遊行」真算得上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戲劇演出,這都是啤酒節的功勞。另外,在斯圖加特、科隆、多特蒙德等地,也有啤酒節舉行,熱鬧非凡。

❺ 德國的啤酒節是從每年的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

十月節是慕尼黑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驚人,所以中國人喜歡把他們的這個節日簡稱為啤酒節。在聯邦德國則叫十月節,從不叫啤酒節。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夏洛特?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他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為了表示國王對其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活動中,在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示助興。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參賽的官兵請求國王用新娘特蕾澤的名字來命名這個草坪,從那時起這個草坪就叫「特蕾澤」草地。
由於那次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以後就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它與德國其他的民間節日相比歷史較短。
從1810年到目前為止,慕尼黑的十月節,有176年的歷史。其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7年。自1946年以來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從而真正成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雖然叫十月節,但並不完全在十月舉行。它是從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開始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結束,歷時16
天。為了招來本國顧客和接待來慕尼黑旅遊的外國的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台,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個座位。廣場上到處是賣吃的和各類紀念品的攤販及各種游樂場所。大會組織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鮮的節目或游樂項目,例如聘請外國的藝術團體演出,還有耍蛇、馴獸等節目。另外,也舉辦許多有意義的展覽會,如現代電器展覽、優良小麥展覽等。總之,遊人不僅可以在這里吃喝玩樂,而且也可以獲得不少新的知識。
每逢十月節開幕那天,要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廠組織的五彩繽紛的遊行。開幕式在一個臨時搭起的大帳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長主持。中午12時,在12響禮炮聲和音樂聲中,市長用一柄木槌把黃銅龍頭敲進一個大啤酒桶內,然後擰開龍頭,把啤酒放出來,盛在特製的大啤酒杯中。市長飲下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節便正式開始了。
在慕尼黑喝啤酒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這里的啤酒質地很好,味道純正,而酒精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啤酒要低,僅為4.5%。二,這兒喝啤酒一般不用小杯子,而是用能裝半升或一升的陶罐子或同樣大小的玻璃杯。三,在有些有名的啤酒館里,人們都買裝在小木桶里的啤酒。酒桶放在桌上,隨喝隨倒。木桶不大,可裝10升啤酒。四,在十月節期間,各帳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雖然看上去她們都很苗條,但卻力大無比,雙手可拿10隻裝滿啤酒的大酒杯。
逛十月節不用買門票,但是,每個游樂節目都要買入場券。而啤酒價格也逐年上漲,但遊客每年仍在增加。在十月節期間,啤酒和肉雞的銷售量數目驚人。1981
年有遊客620萬,共喝掉420萬升啤酒。1984年遊客增加到700萬,喝掉了500萬升啤酒,食用了66萬只雞。現在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❻ 啤酒節是從哪個國家開始的

啤酒節源於德國,1810年的十月,為了慶祝巴伐利亞的路德維格王子和薩克森國的希爾斯公主的婚禮而舉行德國啤酒節的盛大慶典。自那以後,十月啤酒節就作為巴伐利亞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保留下來。 每年從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人們傾巢而出,親朋好友相伴,戀人相依,歡聚在一起,喝著自製的鮮釀啤酒,吃著德國獨有的各式各樣的香腸和麵包,其間樂隊身著民族服裝穿梭於人群之中,嫻熟地演奏輕松歡快的樂曲。由於德國人將喝酒視為每天的「必修課」,各種酒館、酒屋、小客棧便多似天上的星星。僅人口100萬的慕尼黑就有3000多個每天都座無虛席的啤酒館。

幾乎每個踏進酒館的人至少都點半升啤酒佐餐,但人們最常點的還是一升。所以「一升」在慕尼黑及整個巴伐利亞可說是個「計量單位」,當地還盛行一諺語「有節制地一天喝一升,健康賽神仙」。人們也不只是進餐時才喝酒,幾乎是隨時隨地喝。德國各地幾乎都有「啤酒公園」,只要太陽一露臉,人們就蜂擁至啤酒公園,盡情享受一下大自然。喝啤酒時的習慣,日爾曼人也和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人不同,即不一定會佐配小菜,最多是咸麵包。假如喝的同時佐以乳酪或生火腿、香腸,這就已經成為正餐的一部分,而不算是下酒小菜了。有趣的是,啤酒在德國宗教史上也發揮過功勛作用:古代天主教徒在復活節前的四旬節需為紀念基督受難而禁食,其時便有修道院研發、生產的修塔庫啤酒賣。該種艾爾啤酒顏色很深,酒精濃度達到5.5%,又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用來作為補充和支撐禁食四十天的體能所需。

❼ 有關啤酒節

活動越多越新就來能越賺自錢.那時候大家都圖個開心,不會那麼在乎錢的
1.可以到國外找「原裝」酒娘,助興.
2.啤酒城內安裝ATM機
3.喝啤酒的最佳酒餚就是烤肉.可以從這方面下工夫,搜索世界各地有特色的燒烤.然後在啤酒節上推出,最重要要原味十足.
4.各種比賽活動,什麼飲酒冠軍,啤酒小小大力水手什麼(針對小孩子).還有攝影展什麼的,把大家自己拍的照片全拿到一個地方.看誰拍的最有意思.等等,好多,你讓大家玩的盡興,就賺錢了

❽ 德國的啤酒節是幾月幾日

十月節是慕尼黑的一個傳統的民間節日。因為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驚人,所以中國人喜歡把他們的這個節日簡稱為啤酒節。在聯邦德國則叫十月節,從不叫啤酒節。 1810年10月12日,巴伐利亞的王儲路德維希與薩克森王國的特蕾澤?夏洛特?露易絲公主舉行盛大的婚禮。王儲的父親約瑟夫決定為他兒子的婚禮舉行為期兩天的慶祝活動。為了表示國王對其臣民的恩典,在這兩天的活動中,在慕尼黑有4個地方向全體平民免費供應飯菜和飲料。王國的騎兵衛隊還在慕尼黑西南的一個大草坪上舉行賽馬活動和射擊比賽,以示助興。為了紀念這個節日,參賽的官兵請求國王用新娘特蕾澤的名字來命名這個草坪,從那時起這個草坪就叫「特蕾澤」草地。 由於那次慶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人們建議1811年再搞一次全民性的活動。以後就每年舉辦一次。這就是十月節的起源。它與德國其他的民間節日相比歷史較短。 從1810年到目前為止,慕尼黑的十月節,有176年的歷史。其間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辦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停辦7年。自1946年以來節日規模越辦越大,從而真正成了一個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雖然叫十月節,但並不完全在十月舉行。它是從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開始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結束,歷時16 天。為了招來本國顧客和接待來慕尼黑旅遊的外國的客人,慕尼黑的八大啤酒廠在節前就在特蕾澤大廣場上搭起巨大的啤酒大篷。每個帳篷里放有長條木桌和板凳。大篷的一端還有一個臨時舞台,由民間樂隊演奏歡樂的民間樂曲。帳篷一般可容納三四千人。最大的有7000個座位。廣場上到處是賣吃的和各類紀念品的攤販及各種游樂場所。大會組織者每年都要安排一些新鮮的節目或游樂項目,例如聘請外國的藝術團體演出,還有耍蛇、馴獸等節目。另外,也舉辦許多有意義的展覽會,如現代電器展覽、優良小麥展覽等。總之,遊人不僅可以在這里吃喝玩樂,而且也可以獲得不少新的知識。 每逢十月節開幕那天,要舉行盛大的開幕式和由各大啤酒廠組織的五彩繽紛的遊行。開幕式在一個臨時搭起的大帳篷里由慕尼黑市市長主持。中午12時,在12響禮炮聲和音樂聲中,市長用一柄木槌把黃銅龍頭敲進一個大啤酒桶內,然後擰開龍頭,把啤酒放出來,盛在特製的大啤酒杯中。市長飲下這第一杯,著名的十月節便正式開始了。 在慕尼黑喝啤酒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這里的啤酒質地很好,味道純正,而酒精含量比其他地方的啤酒要低,僅為4.5%。二,這兒喝啤酒一般不用小杯子,而是用能裝半升或一升的陶罐子或同樣大小的玻璃杯。三,在有些有名的啤酒館里,人們都買裝在小木桶里的啤酒。酒桶放在桌上,隨喝隨倒。木桶不大,可裝10升啤酒。四,在十月節期間,各帳篷里都由身穿巴伐利亞民族服裝的女服務員給顧客送酒。雖然看上去她們都很苗條,但卻力大無比,雙手可拿10隻裝滿啤酒的大酒杯。 逛十月節不用買門票,但是,每個游樂節目都要買入場券。而啤酒價格也逐年上漲,但遊客每年仍在增加。在十月節期間,啤酒和肉雞的銷售量數目驚人。1981 年有遊客620萬,共喝掉420萬升啤酒。1984年遊客增加到700萬,喝掉了500萬升啤酒,食用了66萬只雞。現在數量仍在不斷增加
記得採納啊

❾ 德國的啤酒節是從每年的幾月幾號到幾月幾號

慕尼黑啤酒節來:9月28日~自30日
德國慕尼黑啤酒節,世界上全世界最大規模、最富盛名的民間盛典,每年在九月末到十月初的時間,吸引無數的遊客前來慕尼黑旅遊、狂歡、感受饕餮盛宴。1810年,一場雍容華貴的皇室婚禮,鑄造了一個盛大的節日,傳承了200年。不僅慕尼黑當地人為之瘋狂,近年來每年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達到600萬人次以上,如此聲譽,加之醇香的啤酒,實在難以抗拒。如果身在德國,勢必會隨著人群不知不覺到達這座淺醉的浪漫之都——慕尼黑。

慕尼黑啤酒節直譯之名字本應為「十月節」(Oktoberfest),因在這個節日期間主要的飲料是啤酒,而且消耗量驚人,所以中國人喜歡把他們的這個節日簡稱為啤酒節。而在德國,人們還是叫「十月節」 (Oktoberfest),從不叫啤酒節。雖說本名是「十月節」,但節日並不完全只在十月舉行。因為天氣緣故,它後期被調整為從九月的最後一個星期開始到十月的第一個星期日結束,歷時16天。節日聚會地點佔地大概0.42平方公里,裡面提供10萬個座位,啤酒節期間除暢飲啤酒之外,主辦方還舉行一系列娛樂活動:賽馬、射擊、雜耍、攀岩,保齡球,鞦韆、游藝及戲劇演出、民族音樂會等。

閱讀全文

與啤酒節木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