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雪豹》中周衛國的原型是誰
根據周衛國在《雪豹》中的經歷猜測
1、周衛國的原型是黃國書
(1907-1987)中將,副軍長。原名葉炎生,台灣新竹人。早年就讀於台北師范,肄業於暨南大學。後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炮科和日本炮兵學校。曾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團及炮兵學校教官、教導師連長、營長、炮兵學校戰術主任及研究委員。後去歐美考察軍事,入德國炮兵學校、法國戰術學院深造。抗日戰爭前夕回國。抗日戰爭期間,曾任炮兵第九團團長、第五軍參謀長、混成旅旅長、新編第十三師師長、第七十八軍第四十三師師長。
日本投降後,任第九十二軍副軍長。1946年2月去台灣,任台灣警備司令部中將參議兼高參室主任。後又任台灣鐵道管理委員會委員。同年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台灣區域代表,並任大會主席團主席。1947年任立法委員。1950年12月任「立法院」第三屆「副院長」。1951年10月16日至1952年3月11日任「代院長」。後任「立法院」第四屆「副院長」,第五屆「院長」。曾任中國國民黨第八至第十二扁中央評議委員。1987年12月8日去世。1970年4月,黃國書因貪污事件(一說為遭台灣當局「行政院長」蔣經國整肅)辭去「立法院長」並遭沒產。而此沒收財產行動中,以圓山別莊周圍腹地面積最為闊。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曾親賜戰刀給一個中國軍人,並希望他留在納粹德國,但這個名叫黃國書的中國將軍最終還是放棄了在德國擔任軍官的機會,毅然回國參加了抗戰。
2、也許是抗日戰爭時的獨臂將軍---賀炳炎 不過還是有很大出入的,首先賀炳炎斷的是右臂,周衛國是左臂.抗日戰爭爆發後,賀炳炎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率部挺進同蒲鐵路北段的寧武、神池、朔縣一帶,在敵後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所以兩個人所屬的戰區也不一樣.1937年10月,指揮716團一部取得雁門關伏擊戰的勝利,殲滅日軍500餘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打出了八路軍的軍威。由此看出影片中描述的周衛國的作戰風格還是和賀炳炎有些相像的.1938年時賀炳炎升任為120師的司令員,而周衛國在抗戰結束後依然還是團長. 全國解放後,賀炳炎歷任第1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0年7月1日於成都病逝。
② 電視劇《雪豹》中演文章哥哥的是誰
③ 電視劇雪豹里周衛國的原型是誰
電視劇雪豹里周衛國是黎原將軍。
黎原生於1917年,河南人,中學畢業後考入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11期。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那年(1937年)8月,黎原畢業,隨國軍第87師參加了淞滬抗戰。戰斗中,黎原到260旅傳達命令,恰遇一群日軍沖到了旅部附近。
黎原隨即奪過旅長衛士的步槍,以准確的射擊將沖在前面的日軍連連擊斃,嚇得其餘敵兵掉頭就逃。
1938年4月,黎原實在看不下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經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董必武等人介紹,到延安參加了八路軍,並先後任八路軍三五九旅副營長、教導大隊大隊長等職。
從此,黎原在戰場上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充分發揮。特別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年僅34歲的黎原擔任第47軍第140師師長,率部入朝作戰。
在1951年年夏、秋季戰役中,黎原率部在40多公里的寬大正面進行陣地防禦,頑強抗擊了美軍10倍於己的 火力攻擊,血戰90多天,打得美軍王牌部隊寸步難行。
黎原不僅率部守住了陣地,而且還抓住戰機、主動出擊,將我方陣地向敵方推進了5至20公里,創造了我軍陣地防禦作戰的成功範例,受到志願軍總部和彭德懷司令員的通報表揚。而且,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上甘嶺賴以揚名的坑道戰法,也是黎原首創的。
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黎原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3)法國雪豹紅酒擴展閱讀:
電視劇《雪豹》簡介:
《雪豹》是由皓威、杜玉明執導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文章、陶飛霏等人主演,改編自業余狙擊手的網路小說《特戰先驅》。
該劇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
2010年7月20日於湖南電視劇頻道播出,9月27日於四川衛視全國首播,播出後該劇獲得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長篇電視劇提名、第26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等獎項。
④ 俄國蘇-35與法國陣風戰斗機!
樓主,你問的這個問題當然是有前提的,
第一,雙方都是單機作戰。
第二,雙方都是沒有信息支援,只靠自身雷達等作為信息來源。
第三,飛行員能力旗鼓相當。
第四,都有自己掛載的空對空武器。
請問是這樣的嗎?
如果按照目前航空技術水準來說,蘇35會在以下幾個方面佔得優勢。
一,先敵發現。
蘇35裝備的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差不多是陣風的兩倍。蘇35發現陣風戰機的距離是150km左右,配備中距彈超視距前半球射程超過100KM.陣風探測到蘇35的距離為100km左右,米卡中距彈前半球對沖射程50km左右,要知道陣風的機頭直徑很小,而蘇35的機頭直徑有90裡面那麼大,雷達水平明擺著的。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陣風探測到蘇35的時候,其實蘇35已經可以發射導彈了。
二,先敵開火。
上面的數據支持這個觀點,也支持這個現實。在陣風探測到蘇35的時候其實蘇35已經把導彈送出去了,正在飛向陣風的空中,此時發射的導彈可能會是R27當中的增程型,射程都超過120公里,此時導彈在加速,不知道陣風能否收到導彈威脅警報,如果可以的話這個時候陣風還可以掉頭,甩掉導彈,(其實在發現導彈剛發射的時候很多戰斗機都可以掉頭甩掉導彈)但是一直飛下去還是會被下一枚導彈追上,因為陣風的飛行速度比不上蘇35,航程也比不上,蘇35會像個魔鬼一樣追著陣風在天空中呼嘯而過,直到擊落陣風為止。如果在蘇35剛發射導彈的時候陣風沒有發出導彈威脅警報而是一直飛向蘇35,那麼在R27增程型接近陣風的時候,陣風會收到導彈威脅警報,但是已經進入導彈不可逃避區,陣風飛行員會做出反應,或者來個激烈動作躲避R27,但此時也是蘇35繼續發射R77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好時機,會有2枚R77繼續離開蘇35飛向陣風,就算陣風躲過第一波導彈打擊,那在陣風進入自己米卡射程之前就會被蘇35發射的2枚R77繼續追蹤,能否擊中就要再看飛行員的本事。可以計算,100公里導彈4倍音速飛行的話只要75秒鍾左右,而陣風此時離蘇35還有55公里以上的距離,此時2枚R77會繼續撲向陣風,對陣風來說,這是最糟糕的事情了,躲過2次總共4枚導彈的打擊這個可能性非常小。因為在陣風擺脫第一波導彈打擊之後,飛機已經減速,可能速度有點低,很難再很短的時間裡面做出高機動來擺脫下一批導彈打擊,而這個時候陣風能做的只是盡量擺脫導彈,而不是鎖定蘇35,蘇35還會保持繼續鎖定陣風的狀態,一旦再次脫靶還可以發射2枚導彈。依靠雷達和導彈的射程優勢,基本上載超視距空戰中陣風沒有還手的機會。
三,近距格鬥
蘇35在這方面會佔大便宜,除非這個時候陣風掛彈很少,而蘇35掛彈很多。但是雙方都會拋掉副油箱或者重量體積都大的導彈。要知道蘇35的兩台發動機一共有29噸推力啊,而陣風只有16噸推力。蘇35的突然轉向能力天下無敵啊,就算F22近距格鬥也不是對手。看過飛行表演的都知道,突然向上拉,或者水平轉彎,或者來個鍾擺動作,一下子就會要陣風的命。這些都沒有誇大,視頻上面看得到。
情況也許不是固定的,採用合理的戰術非常關鍵。陣風不一定註定要輸給蘇35,在超視距空戰中,只要飛行心裡素質過硬,對付超視距導彈可以採用突然轉向和轉彎,直接察過去,導彈也轉不過來擊中飛機。一直可以接近到貼身戰斗,在近距格鬥中就看飛機的性能和飛行員的水準了。
以上分析的都是硬性指標,也是中立的基礎上進行的,謝謝樓主觀看!
或許咱們可以在LOCKON裡面PK,和你單挑,哈哈哈哈哈哈哈!
⑤ 電視劇雪豹里周衛國用針管把葯打進紅酒里 讓一個哮喘的軍官喝了那是哪集
那不是黑狐嘛
⑥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有象中國雪豹部隊這樣的反恐部隊嗎分別是什麼名字
英國:SAS皇家第九空勤團
德國:SIG9邊防第九大隊
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
俄國:阿爾法特種部隊和信號旗特種部隊
⑦ 電視劇《雪豹》中的周衛國的父親周繼先真的是同盟會的創始人之一嗎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人
有。周繼先的原型是汪兆銘,他是同盟會的第一批成員;同樣是參加過刺殺滿清王爺的刺客;同樣是國民黨的元老級人物;同樣是敵占淪陷區的漢奸。
汪兆銘,祖籍浙江山陰(原紹興縣),出生於廣東三水,字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謀刺清攝政王載灃未遂,袁世凱統治時期到法國留學。回國後於1919年在孫中山領導下,駐上海創辦《建設》雜志。1921年孫文在廣州就任大總統,汪精衛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1924年任中央宣傳部長。後期思想明顯退變,於抗日戰爭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淪為漢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腫」病死。
歷史上的周繼先則是抗日烈士。少校。抗日戰爭時期任12軍29師85旅169團2營長,(原西北軍下屬韓復榘部,該軍後改編為55軍。)於1937年11月10日在山東臨邑縣壯烈犧牲。10日晨,日軍繼續進攻,守軍堅決抵抗。至下午1時,一千多日軍從陵縣方向趕來增援,向守軍右翼後樊家陣地以北包抄。守軍第八十五旅第一六九團作延伸戰線抵抗,陷入日軍炮火包圍中,營長周繼先陣亡。
《雪豹》簡介:
《雪豹》是由皓威、杜玉明執導的抗戰題材電視劇,由文章、陶飛霏等人主演,改編自業余狙擊手的網路小說《特戰先驅》。該劇講述了周衛國從富家子弟走上抗日道路,組建了雪豹特戰部隊最終成長為優秀指揮官的抗日英雄傳奇故事。
歷史上的同盟會成立背景:
1905年7月,在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牽線下,孫中山返回日本東京,倡導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
1905年8月20日,在東京赤坂區頭山滿提供的民宅二樓榻榻米房,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中國同盟會由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並而成),孫中山被推舉為總理,黃興等任庶務;除制定了《軍政府宣言》《中國同盟會總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並決定在國內外建立支部和分會,聯絡華僑、會黨和新軍,成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
其機關刊物是《民報》。孫中山為其總理,黃興為副總理。會上通過了孫中山起草的《中國同盟會宣言》、《中國同盟會對外宣言》以及由黃興等起草的會章。會章共30條,以後經過修改、成為24條。當天,還選舉了總部的主要幹部。孫中山被一致推選為中國同盟會總理。黃興被推為負責執行部的庶務。中國同盟會的本部設在日本東京。
中國同盟會確認其政綱為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十六字綱領,該綱領後又被解釋為三民主義學說;發行《民報》作為機關刊物(原名《二十世紀之支那》,為華興會機關刊物,同盟會成立後易名《民報》)。《民報》在章炳麟、陶成章等主編下,由胡漢民、汪精衛等執筆,與由康有為、梁啟超執筆的主張保皇的《新民叢報》展開激烈論戰,成為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
中國同盟會的前身是湖南華興會(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和廣東興中會(孫中山、胡漢民、汪精衛等)。繼興中會之後,全國各地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相繼出現,主要還有江浙光復會(陶成章、章炳麟、蔡元培、秋瑾等)、科學補習所等多個組織。
中國同盟會在1907年一度分裂。孫中山因未經眾議收受日本政府資助離開日本,導致光復會退出。孫中山與汪精衛、胡漢民等於南洋另組總部;而黃興則繼續支持孫中山。
⑧ 雪豹的原型人物是誰啊
周衛國的原型是黃國書
(1907-1987)中將,副軍長。原名葉炎生,台灣新竹人。早年就讀於台北師范,肄業於暨南大學。後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炮科和日本炮兵學校。曾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團及炮兵學校教官、教導師連長、營長、炮兵學校戰術主任及研究委員。後去歐美考察軍事,入德國炮兵學校、法國戰術學院深造。抗日戰爭前夕回國。抗日戰爭期間,曾任炮兵第九團團長、第五軍參謀長、混成旅旅長、新編第十三師師長、第七十八軍第四十三師師長。
日本投降後,任第九十二軍副軍長。1946年2月去台灣,任台灣警備司令部中將參議兼高參室主任。後又任台灣鐵道管理委員會委員。同年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台灣區域代表,並任大會主席團主席。1947年任立法委員。1950年12月任「立法院」第三屆「副院長」。1951年10月16日至1952年3月11日任「代院長」。後任「立法院」第四屆「副院長」,第五屆「院長」。曾任中國國民黨第八至第十二扁中央評議委員。1987年12月8日去世。1970年4月,黃國書因貪污事件(一說為遭台灣當局「行政院長」蔣經國整肅)辭去「立法院長」並遭沒產。而此沒收財產行動中,以圓山別莊周圍腹地面積最為廣闊。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曾親賜戰刀給一個中國軍人,並希望他留在納粹德國,但這個名叫黃國書的中國將軍最終還是放棄了在德國擔任軍官的機會,毅然回國參加了抗戰。
⑨ 雪豹VSOP白蘭地市場價格是多少
御鹿酒廠坐落於干邑區的中心,夏朗特河(Charente)的河畔旁。酒廠經過25年來幾乎沒什麼改變。御鹿家族始終以釀造最好的干邑為目標;他們從不大量生產,但卻製造最好的品質。也因此,酒廠不需要很大,酒窖也維持原有規模。 1791年,年輕的湯瑪仕.御鹿先生離開英格蘭的家鄉,前往法國開創未來。他選擇了干邑區,也許是因為他住在英國南部沿岸的家族成員經常走私法國的干邑,當法國大革命如火如茶的展開時,湯瑪仕因此被懷疑是間諜而監禁在雅納克(Jarnac)古堡城裡。 湯瑪仕被釋放後,娶了一位年輕女子Francoise Elisabeth,他的父親在雅納克經營一家干邑公司,婚姻帶給湯瑪仕事業上的成就,他成為家喻戶曉、備受尊崇的行家,也因為業務蒸蒸日上而揚名。 經過日積月累,湯瑪仕將製造干邑的藝術推向更新的層次,他逐漸拓展事業(雖然始終維持在一個小型的規模,如同現在),在1821年,公司正式更名為T h o m a s H I N E &C°,到1821年湯瑪仕去世時,他的傳奇故事早已廣為流傳。他留給世人一個知名、並且代表高品質干邑的名字 - 御鹿。 現今的御鹿酒廠,就和湯瑪仕在世上的時候一樣,座落在夏朗特河(Charente)河畔,旁邊是辦公室及酒窖,御鹿家族6個世代都在這座精緻的酒廠工作,以及研究如何製造出最好的干邑。在試酒室里,存放著一個世紀以上的樣品和筆記。在那些古老的酒窖之上,也就是那些鎖著著名年份干邑的酒窖最深處,就是酒窖總管的辦公室,在此,還是用湯瑪仕.御鹿先生的品檢標准來檢驗每一滴御鹿干邑出廠的品質。 御鹿嚴格的品管使得產品經常獲得國際間各種專業評酒協會的獎項,在過去三年裡,即得到了18座獎項。自1962年起,御鹿的高品質成為英國皇室唯一的御用干邑白蘭地,也是依莉莎白二世女皇的最愛。 御鹿成為干邑的首選有許多原因,總而言之,御鹿酒廠造就其成為干邑世界裡最珍貴的酒廠之一。第一個特點為御鹿是知名的特優香檳年份干邑的專家,御鹿對於年份干邑的收藏令人印象深刻,其年份可追溯到上一個世紀的開始,這些年份干邑都儲存在酒廠現址的酒窖中,受到干邑協會(Bureau National Interprofessionel Cognac)的監督。因此,御鹿在世界上具有釀造稀有珍貴干邑(當然是限量)的形象。 御鹿酒廠另一點特殊之處是專注在釀造所謂『最先抵達(early-landed)』的干邑,這是指將挑選出來的年份特優香檳干邑裝船運至英國的布里斯托(Bristol),在當地獨特的酒窖環境中熟成,此項風俗自19世紀開始至今御鹿也是少數只挑選干邑區內最著名的二個葡萄產區的酒廠之ㄧ,亦即位於干邑區最中心的大小香檳區,這兩區所生產的干邑特別適合長期陳年。御鹿只生長VSOP和更高等級的干邑。 御鹿干邑儲存的期間遠遠長過法國法令的基本規定,以期達到獨家高品質標准。御鹿的Antique XO(古典XO)一向儲存至少一個世代,這是酒廠將近250年來的傳統。這些高標准帶來的獎勵,遠超過單純的商業行為。御鹿經常得到國際間競賽的最高獎項;單單在過去三年裡,就得到了18座獎項。 蘇格蘭 仕高利達金牌調和威士忌Scottish Leader Blend ScotchWhisky,精選優質大麥麥芽,以純凈無污染的高山雪水來釀制,從發酵,蒸餾,橡木桶陳年,每一道製造手續,嚴謹蘇格蘭威士忌的釀制傳統。蘇格蘭仕高利達金牌調和威士忌,具有明顯的Speyside特色,高地與低地的組合,透出泥煤與新橡木桶交織而成的誘人香氣。 仕高利達金牌,含有相當高比例的陳年麥芽原酒,口感均衡圓潤,在2005年重新包裝在台上市,簡潔的外型,俐落的線條,更貼近消費者。Scottish Leader首席調酒師Ian MacMillan ,目前是Burn Stewart三間蒸餾廠的經理,它擁有30年以上的調酒經驗,於1991年加入團隊,它負責將麥芽威士忌,以復雜的混合藝術,調配出屬於Scottish Leader金牌的迷人風味。
⑩ 《雪豹》周衛國在歷史上的原型是誰
周衛國的原型是黃國書
(1907-1987)中將,副軍長。原名葉炎生,台灣新竹人。早年就讀於台北師范,肄業於暨南大學。後赴日本留學,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十九期炮科和日本炮兵學校。曾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團及炮兵學校教官、教導師連長、營長、炮兵學校戰術主任及研究委員。後去歐美考察軍事,入德國炮兵學校、法國戰術學院深造。抗日戰爭前夕回國。抗日戰爭期間,曾任炮兵第九團團長、第五軍參謀長、混成旅旅長、新編第十三師師長、第七十八軍第四十三師師長。
日本投降後,任第九十二軍副軍長。1946年2月去台灣,任台灣警備司令部中將參議兼高參室主任。後又任台灣鐵道管理委員會委員。同年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台灣區域代表,並任大會主席團主席。1947年任立法委員。1950年12月任「立法院」第三屆「副院長」。1951年10月16日至1952年3月11日任「代院長」。後任「立法院」第四屆「副院長」,第五屆「院長」。曾任中國國民黨第八至第十二扁中央評議委員。1987年12月8日去世。1970年4月,黃國書因貪污事件(一說為遭台灣當局「行政院長」蔣經國整肅)辭去「立法院長」並遭沒產。而此沒收財產行動中,以圓山別莊周圍腹地面積最為廣闊。 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曾親賜戰刀給一個中國軍人,並希望他留在納粹德國,但這個名叫黃國書的中國將軍最終還是放棄了在德國擔任軍官的機會,毅然回國參加了抗戰。(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