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紅酒百科 > solvia法國紅酒

solvia法國紅酒

發布時間:2021-02-10 07:02:25

『壹』 從西班牙畢爾巴鄂到法國布科怎麼走

作為環伊比利亞半島的第二站,選擇了一個從東部到西部過路的城市。選擇畢爾巴鄂(Bilbao),其實是火車方便。當然,也是沖著古根漢姆博物館去的。

清晨,陽光照醒了河,橋,還有古根漢姆

在河對岸觀察這個龐然大物

一個政府官員。

順著河邊走,很舒服。

各種不知名的河鳥,午休中。

回望古根漢姆。

秋天,有意境的季節。

過橋去近距離觀察吧!很有名的紅色橋。

大蜘蛛!

這只大貓本來只是為了一屆展覽,後來市民覺得好看,就留下了。每年都要換植物。

我喜歡這個綵球,又像水珠。

像在畫中。

這次展出的是一個建築師的作品,偷拍結構圖。

夜晚,很美。

噴火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小雨,有意境!

Bilbao市內沒有什麼好轉的,老城區有個集市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有一個古根漢姆是最出名的。裡面呢,就是正常博物館,如果是一天游,時間很充足,進不進去其實意義不大。除非是非常喜歡參觀博物館。可以在外面看看介紹,是哪個作家的作品再決定進去與否,畢竟,價格不便宜。
畢爾巴鄂景區介紹
畢爾巴鄂(Bilbao)是個人口超過100萬的大都市,是巴斯克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中心,也是比斯開灣(Golfo de Vizcaya)現代化成果的根本體現。大型建築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了畢爾巴鄂市的城市擴展和經濟發展。古漢根姆博物館(Museo Guggenheim)、議會宮(Palacio de Congresos)、艾烏斯卡杜納音樂廳(Palacio Euskalna)、諾曼福斯特(Foster)設計的地鐵、卡拉特拉瓦(Calatrava)設計的機場、新型有軌電車、各種現代建築項目……無不證明畢爾巴鄂勢不可擋的活力。

位於比斯開灣區域的畢爾巴鄂景色怡人,同時擁有森林、山區、海灘和海岸景色,每年吸引無數遊人前來觀光休閑。現代化的交通和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將巴斯克地區內畢爾巴鄂、維多利亞(Vitoria)和聖塞巴斯蒂安(San Sebastián)周邊地區的主要城市連接在一起。。
畢爾巴鄂交通

畢爾巴鄂(Bilbao)
畢爾巴鄂旅遊交通 飛機
Bilbao-Loiu機場是畢爾巴鄂於2000年投入使用的新機場,該機場的新建是為了滿足隨著旅遊業日趨發展而增長的遊客接待量,在2007年該機場接待旅客近430萬。

海路
P&O渡輪服務線路從水上將畢爾巴鄂同英國朴茨茅斯相連接,畢爾巴鄂港距市中心以西15公里。該線路服務從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之間一直由Acciona Trasmediterranea負責運營。

火車
利用火車旅行一般僅限於城市內部,但是西班牙鐵道網有3條線路將畢爾巴鄂同外界地區相連。RENFE火車站位於Plaza de Espana,路過該火車站的列車除了在畢爾巴鄂地區通行外,還有很多通往西班牙其他地區的。其中,每天有2趟列車開往馬德里。

公路
畢爾巴鄂市有13座橋連接河的兩岸,另外,城市還通過AP-8高速公路和歐洲公路網相接,通過A-8高速公路通往西班牙以北,AP-68高速公路則通往西班牙其他地區。

市內交通
地鐵
畢爾巴鄂地鐵系統有兩條線路,於1995年投入使用,每年有超過8500萬旅客乘坐該地鐵系統。兩條地鐵貫穿整個畢爾巴鄂地區,目前正在修建第三條地鐵線路。

巴士
畢爾巴鄂市有43條公交車線路,其中28條為普通巴士線路,7條迷你巴士線路(此線路普通巴士無法通過),8條夜晚線路。市內公交線路因其高效而優質的服務獲得過嘉獎。另外,還有超過100輛BizkaiBus巴士連接著畢爾巴鄂同部分Alava地區和Biscay的所有公交點。

有軌電車
為彌補地鐵的不足,畢爾巴鄂還擁有EuskoTran有軌電車服務。畢爾巴鄂有軌電車線路長4.4公里,在Basurto到Atxuri沿途共有12個車站。

計程車
在畢爾巴鄂,計程車非常容易叫到。如果您要去San Sebastian較遠的地方,計程車是最好的交通方式。

畢爾巴鄂遊玩最佳時間

畢爾巴鄂(Bilbao)
畢爾巴鄂的氣候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最高為35攝氏度,最低為零下4攝氏度。可以看得出,這里的氣候比西班牙北部其他地區要更加的溫和宜人。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盛行西北風。

全年降雨量約1000mm。

港口平均潮差:大汛高潮為4.1m,低潮為0.4m;小汛高潮為3m,低潮為1.4m。

畢爾巴鄂文化

畢爾巴鄂(Bilbao)
古根海姆博物館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在1997年正式落成啟用,它是工業城畢爾巴鄂(Bilbao)整個都市更新計劃中的一環。當初斥資一億美金動工興建,整個結構體是由加州建築師蓋里(FFrank O.Gehry),藉助一套v空氣動力學使用的電腦軟體逐步設計而成。這座博物館主要展出畢加索,塞尚,康定斯基,保羅•克利和安賽爾姆•基弗的作品,也有一些臨時性的展出。博物館活化了當地的經濟(巴斯克省的工業產品凈值因此成長了五倍這多),也為該市盈率帶來新生。

馬約爾廣場(PLAZA MOYUA)
馬約爾廣場(PLAZA MOYUA)在市中心,也是舊城的地理中心。環繞廣場的建築,差不多都是八、九層高的體量,樣式是古典與現代兼而有之,色彩更是深淺不一,年代從19世紀至今,看起來卻和諧地互為依存。有八條道路呈「米」字型交匯在此,形成廣場外側的環形路。

尤斯卡爾杜那宮(Palacio Euskalna)
尤斯卡爾杜那宮(Palacio Euskalna)在老造船廠原址上於1999年修建,是畢爾巴鄂市的會議中心及音樂廳。

大橋
穿越城市的內維隆河上,不僅有造型輕巧的沃蘭汀步行橋和跨過古根海姆的高速路大橋,還有其它許多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橋。Puente Eusklna橋,也是一座新修建好的現代化橋梁,一氣呵成的彎曲橋身,人車分行的寬闊橋面,粗壯堅實的工字鋼支撐,懸挑深遠的遮陽板,從造型、結構、功能分區到材料應用,都令人耳目一新。

畢爾巴鄂節日

畢爾巴鄂(Bilbao)
八月中旬,畢爾巴鄂的本地節日正式開始,此節日堪比聖誕節,異常隆重。最大的亮點莫過於FERIA游樂場,吸引成千上萬的本地市民和數以千計的外地遊客遊玩,擁有最浪漫的游戲「摩天輪」和最刺激的游戲「翻天轉」。

在西華人雖然參與戶外活動甚少,但是每年一次的FERIA,許多青年都會去湊熱鬧,叫上幾個哥們一起,結伴而游。凌晨一點後,中國人更是不約而同陸續到達,三五成群,或是成雙成對。

最刺激的「翻天轉」場地旁站滿了圍觀者,不少華人也在其中。此游戲每次僅可容納八位參與者,類似摩天輪在空中旋轉,但是要比坐摩天輪「恐怖」得多,機器旋轉速度極快,無規律的前旋轉和後翻轉更提高恐怖級別,而且座椅本身也會翻轉,所以空中不時發出陣陣的尖叫聲。

小華一行幾人餐館下班,便迫不及待得開車到FERIA游樂場瘋狂。一群人也被「翻天轉」的魅力所吸引,同伴幾人觀戰數個會兒便興奮起來,擦拳摩掌,也想上去刺激一番,買了五張票拉著大夥一起上去。小華本不想玩翻天轉,因自己膽小,再加上剛結束一天忙碌的餐館工作已疲憊不堪,但朋友的盛情難卻,又怕被朋友貶為膽小鬼,只好做了幾個深呼吸,壯壯膽,邁向了翻天轉的座位。當機器開始轉動,雙腳離開地面的那一刻後,他感覺就像經歷了十八層地獄,從四層樓跳下進入了鬼門關,整個靈魂被出竅,游盪在人世間,眼睛睜開一瞄,心跳立刻加速數倍,身體顫抖無力。漫長的三分鍾歷險終於結束,小華四肢無力,差點動彈不得,干嘔不止,看似只剩下半條命,而且因為營養不良貧血的原因,還出現臉色發白,頭暈炫目等症狀。同伴發現小華情況不妙,甚至打算打電話叫救護車了。經過十來分鍾的休息,他的情況稍微轉好,但對FERIA的所有游戲都已心有餘悸,此時更沒有任何快感,初到游樂場的興奮盪然無存,只想早些打道回府,躺在床上休息安神。

延伸閱讀: 畢爾巴鄂旅遊指南 (Bilbao Guide) - 西班牙出境游指南 | Yododo 游多多 http://www.yododo.com/area/detail/2-06-07#ixzz3RzqMZc2b
(本文轉載自游多多旅行網)
全程大部分都有高速的啊 歐洲大城市之間基本都有告訴公路的

法國的境內你走64號高速到了西班牙以後你換A-2 這條路距離最優化

你也可以從西班牙的北邊入境以後再走A-1

不要忘記採納回答哦
到西班牙半年,在窮游混了一陣子,一直在潛水和問問題,所以覺得該是時候做點貢獻了。
就從我住的地方阿爾卡拉寫起吧。

阿爾卡拉(Alcalá de Henares)是西班牙乃至全世界著名的大學城,這座城市就是一所大學,不同的系院分布在城市不同的角落。而在1999年的時候該校滿了它500歲生日,所以算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除了大學之外,這里還是西班牙文學標志性的作品《堂吉訶德》的作者塞萬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的家鄉,所以算是一座文化氛圍濃重的小城。

在阿爾卡拉的生活總體來說是非常恬靜的,沒有大城市的烏煙瘴氣,這里的環境非常的不錯。

首先城市第一個主要的景觀就是塞萬提斯廣場(Plaza de Cervantes),也算是市中心了,市政府、郵局和Guardia Civil(弗朗哥時期成立的一支類似我國城管人員的部門)的辦公室都在廣場周圍,旅遊咨詢中心也在廣場的東北角,可以要到城市地圖和公共汽車的路線圖。另外,廣場旁邊有一個麥當勞,一個Doner Kepap(就是國內的肉夾饃,不過是大型的),前面的步行街Calle Mayor上有Burger King,當然也不乏各種酒吧、飯店、雜貨店和煙店。推薦一家叫做「吳」的亞洲菜自助餐館,就在Calle Mayor上,周一到周五的午餐只需不到8塊錢,算是很合算的地方了。如果吃膩了快餐又想省點錢,這里是很好的選擇。不過需要注意這里的午餐開餐時間是下午1:30。

這個就是塞萬提斯廣場,前面照相的是我同學,請忽視。。。

廣場中央塞萬提斯的銅像,算是這里的象徵了吧。

這條街就是我家住的地方。

我讀的學校旁邊的修道院。

城市的另一個景點,聖依德豐所學院(Colegio Mayor de San Ildefonso),是1499年當時的紅衣主教受國王之名建造的,這里是西班牙文學最高獎項「塞萬提斯文學獎」的頒獎地點。

如果在十月中旬到這里,還能趕上一年一度的「塞萬提斯節」,是為了慶祝塞萬提斯而舉辦的只有在這里有的節日,節日持續三天,屆時整個塞萬提斯廣場加上Calle Mayor上到處都是小商小販擺攤賣東西(當然不會便宜,一包現炸的薯片還要三塊多),而且他們會穿上中世紀的衣服。

塞萬提斯廣場在塞萬提斯節的時候擠滿了人。

這個小攤上擺滿了小仙子。

聖依德豐所學院門口在塞萬提斯節時會舉行遊行活動。

小街夜景。

總的來說,這個城市是一個非常安靜又充滿歷史的小城。另外,由於離馬德里非常近(大巴和國鐵近郊線Cercanía到這里只需要四十分鍾),非常適合做one-day trip。當然如果想要小住一晚的話,城市裡也有些小型的旅館和2-3星的賓館。

另外一些小的tips:
1.國鐵站位於站前大道(Paseo de Estación)上,從國鐵站走到市中心塞萬提斯廣場只需十五分鍾,另外乘車也可以抵達,在站前不遠的地方可以坐7路車到"Plaza de Cervantes"站下,票價一歐元,不過個人覺得如果東西不多完全沒必要,在路上問一問路人很容易就可以抵達。另外從馬德里Atocha或Chamartín乘近郊線到這里的票價是3歐左右,需要30-40分鍾,每5-10分鍾就會有一輛。最後一輛時間大概是凌晨1點鍾。

2.大巴站位於城市的主幹道Via Complutense上,就在一座大型的家樂福超市對面。所有從馬德里來的車都在Avenida de América大巴站坐車,時間40分鍾,票價2.85歐。從大巴站走到塞萬提斯廣場幾乎就是一條直路,只需要不到十分鍾。大巴白天大概20分鍾一趟,徹夜運行,晚上11:00-早上7:00是半小時-一小時一趟。

3.該城的英廷購物中心El Corte Inglés位於比較偏遠的La Garena區,可以從塞萬提斯廣場乘坐1路到達。不過由於1路是環線所以需要問清方向。城市的另一個購物中心Al Campo也位於城外,可以在Paseo de Estación的盡頭加油站旁乘坐5路車到達。

Alcalá de Henares完。

[ 本帖最後由 donell_carey 於 2010-3-2 06:19 編輯 ]

回復 引用 舉報

2樓
donell_carey 4袋長老
發表於 2010-2-11 05:52 | 只看此用戶
馬德里(Madrid)

之前說過我住的城市離馬德里很近,不過說實話到了馬德里基本都是逛街,真正的景點倒還真是沒怎麼認真玩,比較慚愧。

首先說機場到市內的方法吧。馬德里的機場巴拉哈斯(Aeropuerto de Barajas)一共有四個航站樓,一般從國內到馬德里和歐洲的各家廉價航空都會停在一號航站樓,所以想必也是各位同學最有可能光顧的航站樓。出了航站樓跟著路標走就可以找到地鐵站,一、二、三號航站樓的地鐵站是在一起的,而位置則是在二號航站樓,所以一三航站樓下飛機的同學就要走一陣子了,而四號航站樓由於是新建的所以有自己單獨的一站。從地鐵站可以乘坐地鐵8號線(Nuevos Ministerios方向)到達馬德里的交通中轉站之一Nuevos Ministerios站。這站有國鐵站近郊線,另外也有6號線和10號線。這里需要說明一點,馬德里的地鐵票是統一1歐元(不過最近貌似漲價了?不太曉得,因為本人使用十次票。。。),換乘不收費。不過從機場到市裡的地鐵票需要加收1歐元的Suplemento。這種票在地鐵站入口的售票機上就可以買到(所以到市裡就是2歐元了),而從市內到機場沒地方買這種票,不過沒關系,因為到了機場的地鐵出站口門口會有專門賣1歐元Suplemento的售票機,買一個刷出去就可以了。另外還有機場大巴,這個從來沒坐過,跟著路標也能走到。只知道終點站是Avenida de América,票價大概是3歐左右。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馬德里的地鐵運行時間大概是從早上6:00到凌晨1:30,所以如果是凌晨到的同學就沒辦法坐地鐵了。而機場大巴聽說是徹夜運行的(因為我沒坐過所以也不敢下定論)。

到了馬德里首先就要去市中心的太陽門(Puerta del Sol)了,這里有著馬德里的標志雕像「熊與莓樹」。另外馬德里每年的新年倒數也在這里舉行,人多的。。。

熊與莓樹

太陽門北邊的大街就是著名的Gran Via,據說是為了效仿香榭麗舍大街而修建的。大街兩旁高樓成群,同時也有Zara、Mango、H&M等年輕人的牌子的專賣店,這里就是大部分年輕人購物的中心了。另外在大街盡頭有一家很大的英廷購物中心,就在地鐵Callao站出口處。旁邊還有Footlocker,音像和書籍的連鎖店Fnac以及西班牙本土個性品牌Desigual的專賣店等等。

Gran Via大街

走到Gran Via大街取右邊的街就可以走到馬德里著名的景觀廣場西班牙廣場(Plaza de España)。廣場上有些賣東西的商販。

廣場的噴泉

廣場上大大的堂吉訶德和桑丘班撒的雕像,天藍得讓人心醉。

另外在太陽門附近步行大概十分鍾有著馬德里最大的廣場Plaza Mayor(翻譯過來也是大廣場的意思。。。)。我去這里的時候時機不巧,相機沒電了,所以偷了一張與我同去的好友的照片。。。(為了保持個人隱私我將他做了模糊處理。。。)

太陽門前的Calle Mayor,前往Plaza Mayor的必經之路。

在馬德里,地鐵都是由一個菱形的標志標出來的,很好識別。

馬德里的地鐵,有一些線路由於很古老所以非常破舊。

另外就是舉世聞名的普拉多博物館了(Museo de Prado)。裡面有很多著名的畫作,不過由於鄙人沒有什麼藝術細胞所以逛了一下就出來了,不過據說內行人士在這里呆一天都不夠。

普拉多門前留影,代表我本人來過了。。。(人丑請勿拍磚- -)

另外10.12是西班牙的國慶日,在之前我提到的Nuevos Ministerios附近會舉行閱兵儀式,而鄙人也剛好趕上了這個機會現場目睹了西班牙的閱兵儀式。當然跟國內的大型閱兵是沒得比,規模小的多。一來國家本來就不大,二來這里每年都舉行閱兵。不過當然與國內的閱兵儀式也是不是很相同的,尤其是騎兵團,並排行進時氣勢還是有的。

馬德里人舉著「Larga Vida Al Rey(國王萬歲)」的標語。

騎兵團。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細節,就是在一群馬兒走過後,閱兵的路上難免留下馬兒的糞便。於是騎兵團成員走在前面,環衛工人就走在後面收馬糞,非常搞笑。

騎兵團成員

另外就是伯納烏球場(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皇家馬德里的主場。(本人還沒前往,所以偷了一張同學的照片哈哈!)

一些小Tips:

1.喜歡購物的朋友們除了在Gran Via之外,還有幾家英廷購物中心,其中比較大的位於Nuevos Ministerios以及Méndez Álvaro(就是馬德里公交南站外)。另外奢侈品品牌基本都位於Serrano地區,坐地鐵4號線就可以到達。

2.馬德里郊外有一座很大的打折村叫做Las Rozas,在這里全年大品牌都會有6-9折的折扣。到達這里的方法是坐地鐵3號線或者6號線到Moncloa下車,然後乘公交628路到達Las Rozas Village下車。

3.馬德里前往各地的大巴一般會從馬德里南站(Estación del Sur)發車,乘坐地鐵到Méndez Álvaro下車後跟著路牌走就能到,而這一站的國鐵站就在出站之後的站口對面。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大巴車會在Avenida de América發車,也有一部分會在皮奧王子站(Príncipe Pio)發車(主要是前往塞戈維亞的車在這里出發)。所以大家在購買大巴票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始發站是哪個大巴站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而大巴一般會在出發前20-30分鍾檢票上車,到點就走人不會等,所以請大家把握好時間。不過一般如果錯過了一班大巴車,可以到窗口與票務員溝通,如果下一班車還有空座位的話就可以跟司機說一下,司機會找巴士站的管理人員幫你改票,然後就可以走了。當然如果沒有空座位,就只好自認倒霉重新買票了。

4.馬德里的兩個火車站分別是阿托查(Atocha)和查馬丁(Chamartín)。所以買好火車票後一定要看好始發站。這兩個火車站乘地鐵和近郊線都可以到達。而且站內都有設旅遊咨詢中心。另外在Plaza Mayor也設有旅遊咨詢中心。

5.在馬德里前往各處基本都有地鐵連接,所以坐地鐵是最方便的方法。當然如果逗留時間長的話可以買10次票(Diez viajes),沒有時間限制,用不完可以以後來的時候再用,而且票價也比單買便宜些。。。比較劃算。

Madrid完(之後肯定會陸續添加的)。

[ 本帖最後由 donell_carey 於 2010-2-20 09:38 編輯 ]
回復 引用 舉報

3樓
donell_carey 4袋長老
發表於 2010-2-11 05:53 | 只看此用戶
瓦倫西亞(Valencia)

其實我當時去瓦倫西亞的時候並不是為了旅行,而是為了看當地的網球巡迴賽,動機不純,所以基本景點沒有怎麼玩(說實話這個城市確實沒什麼景點)。不過對我來說,我非常享受在瓦倫西亞的兩天時間,並不是因為景點,而是因為這個城市本身的氣氛。到了歐洲半年也玩了好多城市,不過這個城市一直占據著「我最喜歡的歐洲城市」首位。它非常干凈,天氣非常友善(由於靠海所以一年四季也不會很冷),這里的人也都非常的熱情,這里現代與古代的建築交錯,這里的特產飲料Horchata好喝的要死。。。。。。

從馬德里到瓦倫西亞有三種方式,大巴、國鐵和飛機。坐大巴的話需要4個小時左右,auto-res大巴公司的大巴往返大概在45歐元。國鐵從馬德里阿托查車站出發3個半小時左右到達。而飛機需要五十分鍾左右,大家可以選擇瑞安航空,經常會拋出10歐元往返機票。

由於我當時是坐大巴到的,所以就說說從大巴站到市中心的方法。當然可以乘坐地鐵,但是倒來倒去很麻煩,所以可以在站門口直接坐八路公交車到市中心的皇後廣場(Plaza de la Reina),只需要15分鍾左右。

皇後廣場,城市的中心廣場(廣場旁邊就有旅遊咨詢中心)。

皇後廣場前的大街

說了這次主要目的是去看網球。網球場。

舉行網球比賽的地方叫做科技藝術新城(Ciudad de Las Artesy y Las Ciencias)。這個地方非常的漂亮,另外據說裡面有歐洲最大的水族館(好多地方的水族館都如此自稱。。。),另外還有科技博物館和IMAX影院。從市政府廣場坐35路車到Autovia al Saler下車即可,大概會花20分鍾。

盡頭的建築就是舉行網球比賽的Ágora。

市政府廣場和郵局

大教堂

市政府廣場前的大路

絲綢交易市場(La Lonja),這個地方非常古老,已經被列入了世界遺產。

當時瓦倫西亞政府被爆腐敗,所以晚上市民們開始示威遊行。後面那位仁兄手裡舉的牌子上寫著"Cómo se puede votar un ladrón(怎麼能給一個盜賊投票)"。我不得不說西班牙人真的很喜歡遊行。

一些tips:

1.來了瓦倫西亞一定要品嘗這里著名的飲料Horchata,非常的好喝。一般市內會有當街叫賣的小販,一大杯Horchata要2.5歐。另外一種飲料叫做"Agua de Valencia",是一種雞尾酒,由紅酒、杜松子酒、伏特加和橙汁調制而成。喝的時候不會有感覺,不過後勁很足,所以一定要小心。
2.三月中旬春天到來的時候瓦倫西亞會有全球著名的法雅節"Las Fallas",當地人為了迎接春季的到來會製作大型的紙偶。而全城市民+遊客會在一周之內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紙偶,第一名的紙偶將會在節日之後收藏在當地的法雅節博物館(Museo de las Fallas)中(在市政府廣場坐15路車可以到達),而其他所有的紙偶都會在該節日的最後一天(一般是一個周日)的晚上在皇後廣場燒掉。由於這個節日非常著名,所以有想要參觀的同學們一定要提早(一般至少要一個月吧)訂住的地方,否則是沒什麼可能訂得到的。而且各個旅館會有不同程度的漲價,所以大家做好心理准備。

Valencia完。因為沒有認真玩這個城市,所以已經確定5.1假期會重遊這個城市,所以到時會重新更新。

[ 本帖最後由 donell_carey 於 2010-2-20 09:41 編輯 ]
回復 引用 舉報

4樓
donell_carey 4袋長老
發表於 2010-2-11 05:54 | 只看此用戶
格拉納達(Granada)

格拉納達位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地區,是西班牙在15世紀末結束的「收復失地」運動(Reconquista,也稱光復運動,是西班牙人與阿拉伯侵略者之間的戰爭)的最後一站,也就是說在接近800年的收復失地運動過程中這個城市一直作為阿拉伯人的反抗的堡壘。1492年,西班牙天主教雙王(Reyes Católicos)最終將其收復,也成就了光復運動的偉大勝利。因此這個城市可以說在氣質上非常有阿拉伯風味,而舉世聞名的阿蘭布拉宮(Alhambra)更是給這個城市添上了阿拉伯風的濃濃的一筆。

人們都說天氣是影響旅行的重要因素,這句話非常的正確。因為在今年一月初我與朋友到達安達盧西亞的時候這里陰雨連綿,導致整個行程都不是非常的令人愉悅。所謂舉世聞名的阿蘭布拉宮,在陰雨之下對於我們來說也只是與其他景點無異的地方而已。不過在夏天可以想像這里綠樹成蔭圍繞阿蘭布拉宮的美麗景色,相比還是非常出眾的。

剛到格拉納達時的天氣非常爛。一條大街。

『貳』 請問:澳洲紅酒,法國紅酒,美國紅酒它們的區別在哪呢

很多消費者都會問到,哪一國的葡萄酒比較好喝?美國?法國,還是義大利?這個問題經常困擾著初次品酒的消費者。面對市場產品琳琅滿目陳列,多半無從選擇。

舊世界的傳統 VS新世界的思維
著名英國葡萄酒作家,Mr. Huge Johnson 在最暢銷的世界名著《World Atlas of Wine》中,首先將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生產國家一分為二,那就是 舊世界葡萄酒 Old World 與新世界葡萄酒 New World。 舊世界葡萄酒源自於中亞高加索山脈,就是目前的喬治亞共和國所在地。經考古學家出土之葡萄酒瓮證明人類葡萄釀酒已經有七千多年的歷史,後來傳抵埃及、希臘與羅馬等地,再隨宗教傳遍東西歐洲國家。葡萄酒是古代重要經濟作物,先民經由觀察葡萄於各種土地生長的情形,了解到唯有尋找到適合耕種葡萄的貧瘠田地,才能釀造出酒精度高、質量優異、易於保存且口味豐郁之葡萄酒。數千年來,位於舊世界各產區也因氣候環境差異,逐漸發展培育出各地特性之葡萄品種,釀制出蘊含當地特有風味之葡萄酒。正如同台灣茶文化,各地因氣候、品種、發酵與烘焙方式之不同,而各自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風味與芳香。

而新世界葡萄始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隨歐洲新移民潮帶到當地種植的歐洲葡萄品種,傳抵至南美洲,開始致力於葡萄的耕種與釀造。早期發現歐洲種葡萄無法種植在美洲本土,經數年培育後及枯萎死亡,被當地原生之葡萄根瘤病芽蟲啃噬根部;除了在少數氣候特殊乾燥的南美洲國家例如智利與阿根廷外,歐洲種葡萄在美國幾乎無法生存。而美洲特有的美洲種葡萄 Vitis-Labrusca經發酵釀造後產生濃郁的狐臭味Foxy,為葡萄酒帶來不甚悅人的風味,口感不佳無法用來釀造。直到十九世紀末期,才由嫁接的方式,將美洲種做為樹根占木,葡萄能順利躲過當地之根瘤病芽蟲的吞噬,葡萄耕種這才正式於美洲落地生根。

美洲葡萄酒由於發展時間不是很長,像是種美國的葡萄樹大多仰賴人工灌溉才得以存活,不若歐洲傳統產區,除非嚴重旱災,否則在歐盟會員國的法定產區級(VQPRD/AOC) 人工灌溉葡萄田是嚴格禁止。在歐洲的傳統葡萄酒產區,無一不是經過數千年的實驗種植,才能天然地培育出適合當地氣候條件之葡萄品種,讓葡萄樹自然生長,讓自然去醞釀酒的滋味與風華,這樣的理念一直是歐洲高級葡萄酒的精神。其實就學理來說,貧瘠的土地刺激了葡萄樹根部向下尋找水源,但是樹根越往土地里鑽,所帶來的大量礦物質不但造就葡萄酒屬於土地的特殊風味,葡萄本身也因根部吸取之水分稀少,使得糖份濃度相對提高,本身也因帶有豐富礦物質而使葡萄酒有了屬於土地的芬芳。

十六世紀以後這些品種傳抵美洲後,部分環境適應力強的品種例如:Cabernet Sauvignon, Merlot 與Chardonnay等生長情形良好。但目前新世界葡萄酒釀造方式多以消費者喜好為目的,也就是說,新酒就必須充滿果香,口感柔順。即開即飲的消費方式。尤其剛開始接觸葡萄酒的新進消費者多不願意買一瓶酒,還必須小心地保存數年後才能盡嘗其味。新世界葡萄酒之所以能夠在世界各大酒展上鋒芒盡出,原因不外釀造方式的改變,也就是說利用科學的方式例如:低溫發酵(Low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藉以延長葡萄酒發酵期,增長許多酯類物質,增加了果香香氣,雖說使葡萄酒增加許多芳香,但這些在人工低溫環境下生成的脂類物質原本不屬於葡萄酒本身,這種人造的芳香分子很容易就隨溫度增加而散失,在瓶內保存的期也不長,但卻能滿足初學者或一般消費者即開即飲的需求。因此現代新世界釀造法可以說是以消費者需求為取向,為了滿足消費者,必須以各種現代科技方式達到這種要求,其中不乏以添加人工化合物的方式例如:橡木木削、橡木精或甘油等,省去繁雜瑣碎的橡木桶培養時間,增益葡萄酒之口感。

目前世界上葡萄酒釀造業有兩大思維:
第一種稱為 <自然預防釀造法> Oenologie préventif
另一種則稱為 <修正矯治釀造法> Oenologie correctif

自然預防釀製法最注重釀造前葡萄質量,讓葡萄自己去展現其風華,除需事先測量葡萄之最佳成熟度以外,最重要的是葡萄出生地的土質、向陽度與氣溫。以上三者在法文里稱之為 Terroir,這個無法直接翻譯成其它語言的字,其內在意含正如創立於十一世紀的勃根地西妥教團Cistercian僧侶這樣解釋這個字:Le lien entre une parcelle de vigne avec son sol, sa situation, son exposition et les caractère qu』elle confère au vin de façon stable au long des années pour établir sa typicité. (一塊葡萄田、其地質、地勢、向陽度與葡萄酒質間的關連,隨時間粹煉而保持恆久不變,孕育出這片土地特有風格。)這種葡萄酒的釀酒師,只是選擇最佳的方式,讓葡萄酒自己去詮釋屬於大自然的風味,而不是嘗試著去改變其自然風格。舉例來說,一瓶勃根地白葡萄酒產區,北起白酒村落Chablis 南至 Pouilly Fuissé ,若選擇同年份的六個生產白葡萄酒的村莊例如: Chablis, Meursault, Chassagne, Pouligny , Montagny, Pouilly Fuissé,雖然都是同樣的品種 Chardonnay,但是您會發現每一瓶酒都顯現出相當不同的性格、風味與芳香,這就是 Terroir 所給予葡萄酒之間各自不同的性格,在口感上著顯著差異。這就是來自大自然的葡萄酒 Le vin de terroir / the wine of Terroir。

新世界的思維
近代釀造業技術不斷創新,從原本單純保護發酵過程順利進行,到現今以科技提升葡萄酒質量。例如發酵菌種的篩選帶給葡萄酒不同的芬芳、低溫發酵可以增益葡萄酒的酯類芬芳、逆滲透濃縮法、冷凍粹取法等等。這些先進的釀造方式主要的用意都是在釀造出適合好喝的葡萄酒。

歐美釀造觀念分歧

筆者曾於許多國際場合,親眼見過歐美釀造業者對於葡萄酒定義的爭執,最精彩的莫過於去年十月於德國舉行的國際酒展,題目就是新世界與舊世界差異。首先發言的是一位來自紐西蘭的釀酒師,他認為法國高級葡萄酒產地,例如波爾多,葡萄酒酒質過於濃郁,往往需要數年瓶內熟成才能飲用,不符合現代消費者所需之即開即飲的消費習性。請問會有誰買下一瓶葡萄酒,然後苦等十年才來飲用呢?所以新世界葡萄酒才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此時,另一位法國勃根地釀造師則立即發言,他首先贊同這位紐西蘭釀酒師的說法,並認為科技可以改變葡萄酒的風味,釀造出好喝易飲適合消費者的葡萄酒。但是他話鋒一轉:『沒錯,葡萄酒在新世界,就像是棒棒糖一樣好吃,而且老少咸宜,一個小孩生下來一歲開始吃棒棒糖,兩歲也喜歡吃棒棒糖,三歲也可以,到了二十歲,他吃的只有這種沒有文化,不用大腦的食物。所以,新世界的葡萄酒就像是棒棒糖。如果一瓶葡萄酒只剩下品種的名稱,這瓶酒已經失去大地賜與的生命,只剩下人工調制的風味而已。
美國釀造大師 M. Beringer 曾經說過:"It is easy to make good wines, just start with good grapes, and practice for a hundred years. 要釀造出一瓶好酒是相當容易的事情,先培育出好的葡萄,然後再練習個一百年就會成功。"這位大師告訴我們什麼呢?筆者認為相當值得台灣釀酒業深思,因為到底我們要釀造的是什麼樣的酒,都操縱在我們的手中。要尋得適合的氣候、土壤,釀造出來的葡萄酒不只是好喝,還要具備深度與來自大地的滋味。這種渾然天成的葡萄,她的芳香在土地上已經開始孕育,在一年氣候里成長,在陽光中茁壯,釀酒師的工作只是像個接生婆。一瓶真正來自然的葡萄酒,其風華是大自然所賦,釀酒師的角色只是選擇最理想的方式,將葡萄裝到瓶子里而已。

『叄』 solvia xo酒

這個實際上就是一個 威士忌的酒它的度數比較高,容易上頭

『肆』 solvia是什麼酒

這位朋友抄,Solvia不是酒的品種。

Solvia是丹參,襲鼠尾草屬。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活血,通心包絡,去滯生新,調經順脈,安神寧心,治健忘怔仲,驚悸不寐。葯理實驗結果表明,丹參有擴張冠狀動脈作用。能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並使心率減慢,對防治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是大有益處的。又因丹參含維生素E,所以也應有抗衰防老作用。

丹參可混合米酒製成葯酒,養血安神。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失眠健忘。

丹參葯酒

不知道你從哪裡得來的這個酒,希望送酒的人不是在暗喻你丹(單)參(身)哈。

閱讀全文

與solvia法國紅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