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紅酒百科 > 法國太陽神紅酒

法國太陽神紅酒

發布時間:2021-02-04 14:05:18

1. 寧夏有名的葡萄酒品牌

1、西夏王葡萄酒

西夏王葡萄酒,即西夏王葡萄酒業(集團)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寧夏版農墾集團權西夏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其前身為寧夏農墾玉泉營葡萄酒廠。

2、賀蘭山葡萄酒

賀蘭山葡萄酒,為寧夏葡萄酒品牌之一,屬於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

3、御馬葡萄酒

御馬葡萄酒是出自御馬國際葡萄酒業(寧夏)有限公司的品牌,該公司創建於1998年,由加拿大籍華人尹向彬先生投資1.5億元新建的一個集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企業。

4、蒲尚酒庄

蒲尚酒庄是銀川蒲尚葡萄酒有限公司的品牌,該品牌產品有蒲尚酒庄馬瑟蘭干紅、蒲尚酒庄春華干紅、蒲尚酒庄秋實干紅。

5、賀蘭山東麓葡萄酒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寧夏平羅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2. 太陽神照相偵察衛星對法國有哪些影響

經過多年抄苦心研製,法國第襲一顆照相偵察衛星「太陽神-1A」於1995年7月7日由「阿里亞娜」火箭發射升空,從而使法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之後,第四個擁有偵察衛星的國家。「太陽神-1A」的研製成功,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因為它可以幫助法國乃至歐洲在偵察領域擺脫美國的控制,建立獨立的防務體系。

背景

偵察衛星在現代戰爭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1990至1991年的海灣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時美國動用了幾乎所有類型的偵察衛星,把包括「飛毛腿」導彈在內的伊拉克部隊的一舉一動看得一清二楚,所以能輕而易舉地贏得這場戰爭。

其實,法國早在1960年就曾考慮研製偵察衛星,用以觀測和分析機場、港口、公路等具有軍事意義的場所情況。法國國防部於1977年正式提出「薩姆羅」照相偵察衛星計劃,1986年將其改為「太陽神」。

經驗證明,過去兩個超級大國提供的信息和情報經常殘缺不全而且無法經常依靠,比如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前,美國曾向法國出示了一組由美國偵察衛星拍攝的有關伊拉克軍事目標的照片,但拒絕將這些照片留給法方使用。此舉深深刺痛了法國,從而更堅定了研製自己的偵察衛星的決心。

3. 求關於葡萄酒的故事

古希臘的酒神是誰?
古希臘神話里的酒神狄奧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與狂歡之神,也是古希臘的藝術之神。據最流行的傳說,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萊公主(Semele)所生的兒子。宙斯的妻子赫拉(Hera)是只醋壇子,凡是宙斯與別人相愛,她一定要作陷害性的報復。赫拉勸誘懷了孕的西姆萊公主請求宙斯現出本相,以證明愛情的神聖性。原來,宙斯與人間女子相愛時,都以化身出現。在西姆萊的請求下,宙斯表示同意。宙斯是希臘宗教和神話里的主神,他的威力太大,西姆萊這個凡間女子無法承受,結果被雷霆擊死。宙斯從西姆萊的腹中取出未足月的胎兒,縫入自己的大腿。宙斯在這段時間里成了瘸腿。兒子足月後出生,取名為「狄奧尼索斯」 意思是「宙斯瘸腿」。這樣,狄奧尼索斯出生過兩次。
狄奧尼索斯的生死神奇傳說以及他同美女阿里阿德涅的婚姻,使得他在有些地方,人們幾乎把他和太陽神阿波羅(Apollo)同等對待。酒神的表徵是一個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纏繞而成的花環,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圖爾索斯杖和一隻叫坎撤洛斯的雙柄大酒杯。在早期的繪畫藝術中,他被描繪成一個蓄須男子,但後來又變成了一個有女性味道的青年男子,並常由女祭司們陪伴和長笛演奏者們簇期著。希臘國家博物館的古幣館中陳列著一枚鑄有狄奧尼索斯頭像的古希臘錢幣。酒神面帶希臘眾神所共有的平靜表情,他的頭發用葡萄蔓結成發髻,葡萄葉裝飾著他的前額,猶如頭戴王冠。
早在公元前7世紀,古希臘就有了「大酒神節」(Great Dionysia)。每年3月為表示對酒神狄奧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舉行這項活動。人們在筵席上為祭祝酒神狄奧尼索斯所唱的即興歌,稱為「酒神贊歌」(Dithyramb)。與比較莊重的「太陽神贊歌」相比,它以即興抒情合唱詩為特點,並有蘆笛伴奏,朗然起舞的酒神贊歌受到普遍的歡迎。到公元前6世紀左右,酒神贊歌開始負盛譽,並發展成由50名成年男子和男孩組成的合唱隊、在科林斯的狄奧尼索斯大賽會上表演競賽的綜合藝術形式。偉大的酒神贊歌時代也是偉大的希臘抒情合唱詩盛行的時代,井導致了古希臘戲劇、音樂藝術的發展。古希臘的悲劇、喜劇和羊人劇都源於「大酒神節」。
羅馬的酒神是誰?
羅馬帝國時期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他是葡萄與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歡與放盪之神。在羅馬宗教中,有為酒神巴克斯舉行的酒神節(Bacchanalia)。這個節日從義大利南部傳人羅馬後,起初秘密舉行,且只有女子參加,後來男子也被允許參加,舉行的次數多達一個月5次。節日期間,信徒們除了狂飲外,還跳起狂歡的酒神節之舞。這種成了狂歡酒宴的節日使羅馬元老院於公元前186年發布命令,在全義大利禁止酒神節。但多年來這一節日在義大利南部卻沒有被取締。
有關巴克斯酒神的出生,在梵蒂岡博物館收藏的一塊古代浮雕上記錄了與狄奧尼索斯類似的場景。從西姆萊女神腹中取出巴克斯後,朱庇特主神( Jupiter)將孩子置於大腿中三個月,從浮雕中可以看見巴克斯足月後正從父神的腿中降臨出來。此時,站在一旁的畜牧神海爾梅斯(Hermes)手捧衣衫,准備為幼神接生,而掌握生、死、命運的三位帕爾卡女神(Parques)則要為新生的幼神禱告。十七世紀義大利著名畫家卡拉瓦喬,以他「無情的真實」表現手法創作了《年青的巴克斯》等多幅已克斯酒神形象。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美國蓋洛(Gallo)葡萄酒公司的蓋洛牌商標上,畫了一隻公雞,公雞的上端則畫了一個穿寬松長袍的羅馬酒神巴克斯,並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快樂的蓋洛老爺爺」。該公司在各地搞促銷活動時,還常常僱傭一個人穿著寬松長袍,裝成巴克斯酒神的樣子,身前身後還各掛一塊廣告牌,上面寫著:「啊哈,快樂快樂,請買蓋洛」。巴克斯酒神在羅馬帝國時期名聲不好,在羅馬的教義中作用也不大,但『移民」到美國後,即展示了非凡的廣告魅力,使蓋洛公司的葡萄酒佔領美國25%的市場,並成為美國最大的葡萄酒出口商,蓋洛兄弟也從赤貧的義大利移民後裔,成為美國酒王。
諾亞( Noah)醉酒是怎麼回事?
古希臘人和羅馬人有他們的葡萄酒神,希伯萊人則有自己的有關葡萄和葡萄酒的傳說。《聖經·舊約·創世記》是希伯萊民族關於宇宙和人類起源的創世神話。書中記載,上帝(God)在創造了宇宙、世界、光明與黑暗以後的第三天,開始在地球上創造有生命的植物,其中也包括葡萄。第五天則創造了各種動物;第六天,他用泥土創造了世上第一個男人——亞當( Adam),然後,取亞當的肋骨創造了第一個女人——夏娃(Eva),他們就是人類的祖先。
亞當與夏娃的子孫中,有一個名叫諾亞的男人,十分虔誠地信奉上帝,而且十分善良。當上帝發現世上出現了邪惡和貪婪後,決定要用洪水淹沒世界,但願意赦免諾亞一家。諾亞遵循上帝的旨意,挑選世上潔凈的植物和配對的動物,帶著他的三個兒子,登上了漆過松脂的柏木大船,即著名的諾亞方舟( Noah』sark)。上帝連降了四十晝夜的滂沱大雨,洪水泛濫,水位比大地上最高的山峰還高出七公尺。150天以後,洪水漸漸退去,世上就剩下諾亞一家和方舟里的動植物。
此後,諾亞開始耕作土地,開辟了一個葡萄園,並種下了第一株葡萄。後來,他又著手釀造葡萄酒。一天,他喝了園中的酒,赤身裸體地醉倒在帳蓬里。他第二個兒子可汗( Coham)看見後,去告訴兄弟西姆(Sem)和雅弗(Japhet),後兩人拿著長袍,倒退著進帳篷背著面給父親蓋上,沒有看父親裸露的身體。諾亞酒醒後,就詛咒可汗,要神讓可汗的兒子迦南一族做雅弗家族的奴隸。自己酒後失禮,卻遷怒於兒子,更有甚者,還要罰自己的孫子為奴。『酒後無德」,看來古今中外都是一樣的。
《聖經》里,隨處可見葡萄園與葡萄酒的記載。據法國食品協會( S0PEXA)的統計,《聖經》中至少有521次提到葡萄園及葡萄酒。
1872年,英國博物館的約翰·史密斯成功地解釋了巴黎盧浮富所藏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該篇文字被命名為「伊爾加美許敘事詩」,其中第九、十兩章記敘了大洪水來臨之前,人們造方舟以便乘坐的故事。在敘事詩中,提到了僱主請造船工人飲用葡萄釀成的紅、白葡萄酒。
古埃及的酒神是誰?
俄賽里斯(Osiris)是古埃及主神之一,也是公認的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他統治已故之人,並使萬物自陰間復生,如使植物萌芽,使尼羅河泛濫等。對俄賽里斯的崇拜遍及埃及,而且往往與各地對豐產神和陰間諸神的崇拜相結合。在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67-前1085)以前,俄賽里斯的形象是一具干屍,雙臂交叉在胸前,一手拿著彎仗,另一手拿著連枷,額下胡須編成辮,頭戴阿特夫冠,即上埃及白色王冠,兩側各飾一根紅色羽毛。
什麼法典是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就如同建在古巴比倫城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空中花園」被徹底毀掉一樣,文明古國巴比倫的文獻大都湮滅了,卻留下了極有價值的《漢穆拉比法典》(Code of Hammurabi)。漢穆拉比(?-公元前175O)是巴比倫第一王朝的第6代國王,自公元前1792-前1750年統治巴比倫。他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並把首都巴比倫城(位於伊拉克巴格達之南88公里)建成財富顯赫的商業和行政中心。漢穆拉比在位期間,提倡科學,獎勵學術,頒布了著名的《漢穆拉比法典》。法典被刻在巴比倫馬爾杜克神廟內一座閃長岩石柱上。這282條法律包括經濟條款、家庭法,以及刑法和民法。其中就有4條是關於酒的買賣以及飲酒的規定。據專家們的意見,該法典中所指的酒就是葡萄酒。因此,古巴比倫的《漢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最早涉及葡萄酒的法典。

4. 被譽為紅酒之神的是誰

葡萄酒之神——狄俄尼索斯

葡萄酒歷史源遠流長,要准確地追溯其始於何時有些困難。據考古發掘,葡萄酒的出現大約始於公元前五千至七千年前,那時在小亞細亞至中東一帶有很多與葡萄酒有關的神話傳說,隨後流傳到了世界各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Dionysus,羅馬人稱其為巴克斯)的故事了。
狄俄尼索斯是希臘神話中的酒神,他的父親是太陽神宙斯,母親是人間的一位美女名叫茜美莉。宙斯的工作是在日間發出光輝以照耀大地,很多時他會以美男子的形態出現在人類的世界裡,與茜美莉相見之下便立生情愫。可是有一次宙斯的火焰不小心將茜美莉給燒死了,只剩下了一個受孕的子宮。傷心的他就利用茜美莉的子宮在月圓之夜誕下了狄俄尼索斯。而狄俄尼索斯首先就學會了種葡萄,跟著就發明了葡萄酒的製法,於是他便成為葡萄酒的始祖。
在狄俄尼索斯年輕的時候,他與父親一樣喜歡在人類的世界裡遊玩。他在寧靜的海邊遇上了一位美麗的少女,她是一位公主,名叫亞麗雅,兩人立時熱戀起來。在結婚時狄俄尼索斯贈給他妻子一個黃金頭冠以示愛意。可是美人命薄,他妻子不久就死去了,傷心的狄俄尼索斯將妻子的金冠向天投去。而在希臘神話里,狄俄尼索斯的星座就是在金牛座以東,到現在仍然閃閃生輝的金冠星星座了。
除了希臘崇拜酒神外,埃及的古代壁畫中亦有提到酒神的名字,羅馬亦有酒神巴克斯的傳說。此外,舊約聖經亦有記載諾亞乃是葡萄酒的製造者。天主為了懲罰墮落的人類而下了四十晝夜的雨,洪水毀滅了大地的一切,就只剩下了諾亞一家。當洪水退卻後,諾亞便在土地上播下了葡萄的種子。收成後,由於一家人吃不了,葡萄就開始發酵,而他因此便發現了葡萄酒的釀造方法。

5. 傳教士和希臘葡萄藤有什麼關系

一、關系
據聖經傳說,亞當和夏娃被驅逐出伊甸園時,唯一的身外之物就是夏娃頭上戴著的那一頂用葡萄藤編織的帽子。從此,葡萄被人們視為神聖之物,幸福和吉祥的象徵。詩人說:"神將葡萄賜予人類,人們則將葡萄釀製成酒,從此便有歡樂。"在尼羅河畔的墓地里,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裝葡萄酒的陶土罐;在希臘的一座莫窟里,有太陽神阿波羅和勝利女神共同向造成物主敬獻葡萄的浮雕圖像。中世紀歐洲教會頒布禁酒令時,唯一沒有禁止的酒,就是紅葡萄酒。傳說是浪漫而令人神往的,紅葡萄酒正是帶著這種浪漫的色彩和神秘的氣息,從歐洲到亞洲,悠悠飄過人類幾千年的文明。 19世紀中葉,一群法國傳教士,帶著對聖經遠渡重洋,到東方傳經。他們在人間仙境香格里拉的一個名叫茨中的村寨里,建起了磚木經構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種下了從法蘭西帶來的葡萄枝條。在以後的一百多年裡,他們用這種紫色葡萄釀造出宗教活動中所必需的紅葡萄酒。為此,法國傳教士專門請當地人打制了一套釀造葡萄酒的銅制器皿。在茨中村的藏民家裡,每年都按照法國傳統的方式釀制干紅葡萄酒。每當夏未初秋葡萄成熟的時節,茨中村到處飄散著葡萄酒的芳香。走進每一戶村民家裡,都能喝到地道的法國式葡萄酒。
二、
1傳教士,指的是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很少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也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著絲綢之路送出它的信仰。
2傳教士,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
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使徒」,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說教的傳道人。

6. 電影一部有愛神 太陽神的叫什麼電影

「愛神、太陽神」是電影《神戰:權力之眼》。講述了古埃及充滿了魔法、妖怪、神仙。無情的黑暗之神賽特,奪取了原本屬於天神荷魯斯的埃及王權,並讓曾經繁榮和平的國家陷入沖突與混亂。

人類的存亡與世界的安定岌岌可危。一位年輕的竊賊貝克被神所眷顧,為拯救世界和自己的真愛踏上了一場驚險的奇幻旅程。為了成功,他必須尋求並得到強大的荷魯斯神的幫助,與其組成一個看似不太可能的英雄聯盟。

隨著人類生命的危在旦夕,兩個英雄站了出來,開啟了對抗邪惡的不歸路,作為荷魯斯與貝克強有力的敵人,賽特指派心腹為他們的對抗製造重重艱難險阻。

(6)法國太陽神紅酒擴展閱讀

《神戰:權力之眼》是由美國頂峰娛樂公司出品的冒險奇幻片。

由亞歷克斯·普羅亞斯執導,尼可拉·科斯特-瓦爾道、布蘭頓·思懷茲、查德維克·博斯曼、艾洛蒂·袁、科特妮·伊頓、盧夫斯·塞維爾、傑拉德·巴特勒、傑弗里·拉什領銜主演。

1、艾洛蒂·袁飾演哈索爾、愛神

艾洛蒂·袁(Elodie Yung),1981年2月22日出生於巴黎,法國女演員。由於出演《暴力街區2》和《企業戰士2》為國內觀眾知曉。

2、傑弗里·拉什飾演太陽神

1951年7月6日出生於澳大利亞昆士蘭的圖瓦巴,澳大利亞影視演員。1998年,拉什憑借在《莎翁情史》中的表演,在奧斯卡、金球獎及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協會獎等評選中獲得最佳男配角提名。

7. 英國、法國、美國、埃及的名勝

英國有不少名勝古跡,其中最為人熟識的古跡之一是古羅馬在英格蘭北部興建的「長城」(Hadrian's Wall)雖然古羅馬圍牆橫貫英格蘭北部,但是,規模遠遠不及中國的長城。這是其中一個重建的碉堡。英國東部城市科爾切斯特(Colchester)是古羅馬時代英國地區的重鎮。這是當年興建的堅固城牆的殘留部分。
不過,英國的歷史並不在羅馬人在公元第一世紀軍事占據才開始的。在英國境內,有不少遠古大石建築,足以證明英國文化的久遠歷史。這是著名的「巨石陣」。一些專家認為「大石陣」是遠古人類用來標志每年日最長,夜最短的「夏至」日的石構建築。每年夏至日,太陽都從其中兩塊大石中間升起。不過,比較著名的「巨石陣」規模更大的是Avebury的另外一個古老石陣,年代久遠得多。當然,除了龐大的石構建築外,例如康沃爾等地方也有不少新石器時代的較小型石構建築。這是其中一例。專家稱,這是古代墓葬的遺跡。除了大石構築之外,英國也有一些大型白堊圖案,在一些邊遠的山坡上,這是其中一幅比較有名的白馬圖繼羅馬人之後入侵英國的是來自北歐的盎格魯薩克遜人。他們留下了不少造型獨特的石刻。

大家可能也聽說過英國文學中的阿瑟王與圓桌武士的故事。據信阿瑟王是盎格魯薩克遜時代末期的人物。不少人都深信這個故事,而在溫切斯特,確實有這樣一張圓桌,但專家稱,這可能是500多年前的製品。

雖然阿瑟王是否真的存在,仍存爭議,但是,一些考古學家就發現了記載著阿瑟王名字的石刻,年代大致與故事中所述的相符。

還是英國的
巴斯的羅馬浴室和巨石陣。
散布各地的教堂和古堡:愛丁堡城堡,鄧迪城堡,溫莎堡,聖保羅大教堂,西敏寺……
倫敦的塔橋,議會大樓……
牛津和劍橋

英國雖然面積不大,但它是個美麗的(beautiful)國家,文物古跡比比皆是,自然風景秀麗,旅遊資源非常豐富。許多城市(city),如"萬花之城"倫敦(London)、"北方雅典"愛丁堡(Edinburgh)、大學城牛津(Oxford)、劍橋(Cambridge)、古色古香的約克城、莎翁故鄉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盛譽的旅遊名城。目前,被聯合國(the United Nations)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名勝古跡和天然景觀就有14處,即倫敦塔(the Tower of London)、威斯敏斯特宮(國會大廈)、布倫海姆宮、坎特伯雷主教堂、巴斯城、索爾茲伯里郊區的巨石陣、鐵橋峽、方廷斯修道院及園林、達勒姆的大教堂和古城堡、哈德良長城、圭內斯的城堡群、蘇格蘭的聖基爾達群島、北愛蘭的"巨人之路"和太平洋上的英國屬地亨德森珊瑚島。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其長,都是極受遊客青睞的觀光熱點,是世界有名的旅遊勝地。

法國的
艾菲爾鐵塔 La Tour Eiffel
艾菲爾鐵塔建於1889年,由建築師艾菲爾所設計。

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建成後頗受爭議,聯名抗議的各界人士達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馬。

豈料,鐵塔建成後,竟產生了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一舉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建築,甚至成為巴黎乃至法國的象徵。在1931年紐約帝國大廈落成前,艾菲爾鐵塔保持了45年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地位。

全塔高320米,塔樓分三層,一、二樓有餐廳、咖啡座等,三樓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從此遠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區。

開放時間:9月1日到翌年6月9日電梯開放時間為9∶30~23∶00,階梯開放時間為9∶30~18∶30;6月10日到8月31日電梯及階梯開放時間均為9∶00~24∶00,第三層眺望台只在夏季開放。

門票:電梯:成人第二層7.3歐元、第三層7.5歐元、頂層10.7歐元,12歲以下兒童第二層2.3歐元、第三層4.1歐元、頂層5.9歐元;樓梯:成人3.8歐元,25歲以下3歐元;3歲以下兒童免費。

凱旋門
位於巴黎西面的拉德芳斯區。其形狀像大門,方型中空。雖被稱之為門,實際上是一座很摩登的現代化大樓。這座新凱旋門是由百多位世界級設計家的設計中挑選出來的,由丹麥建築師約翰奧德圖先生勝出,於1982年興建,耗10年建成。整座凱旋門都鋪上雪白的大理石,冰瑩艷麗。長寬均為105米,從外型上看,就好象是一座通洞大火柴盒。令人驚奇的是它與盧浮宮正中的方形廣場同大。建築內部特設的透明玻璃升降機,價錢為30FF,頂部設有瞭望台,在此可鳥瞰大巴黎的景觀。

巴黎名勝古跡
以夏特勒(Chatelet)廣場為基點,其周圍到香榭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這塊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熱鬧的地點。市中心的「中心」是為塞納河所圍繞的西堤島(Cite)上的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Conciergerie)。西堤島之北,是協和廣場(Pl. de Concorde)、巴黎歌劇院(即加尼埃歌劇院)、馬德蓮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羅浮宮(Palais Louvre)、杜勒麗花園(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於右岸市中心這一地區。從卡盧索凱旋門(Arc de Triumphe Caroussel)為起點,進入杜樂麗花園,經協和廣場方尖碑,順著香榭大道直通莊嚴的凱旋門,再延續到拉德芳斯(La Defense)的方舟建築(Grande Arche),這條中軸線是舉世知名的風景線。
若以香榭大道為分界線,往西看,巴黎的象徵——艾菲爾鐵塔、榮軍院(Les Inval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馬特山丘上的聖心堂(Basilique Sacre Coeur)白色尖頂彷如地標似地聳立,是僅次於艾菲爾鐵塔高度的巴黎地標景物。

世界級的法國料理
巴黎是世界的美食之都,大廚師的地位等同於富豪名流,備受尊崇;五星級餐廳傲視群倫,是社會的談論焦點、觀光客的話題;頂級餐廳打出「一生一次奢華的口號」,讓人一生似乎缺憾無限;所謂的法國美食還有一個不便:不一定華衣金縷,但西裝領帶、裙裝高跟鞋總是不能馬虎,禮節更得按步就班,才能保有翩翩風度。巴黎之所以為美食之都就因為大街小巷都有不辱美食之都名號的餐廳、酒館、飯館;服裝呢?不必拘束,你看,簡衣便鞋的小說家走進來了;口叼煙斗、淺色卡其褲的退休銀行家就喜歡他熟悉的街角餐館的老位子;從法國南部來巴黎找表演機會的一對姐妹就愛小巷中老伯的家鄉味……。咖啡,喝露天咖啡,在巴黎是全民運動,更是一種悠閑的表徵。法文里的「Cafe」源自阿拉伯文,而巴黎咖啡館歷史已有300多年,第一家就是聖日耳曼區著名的普寇餐廳(Le Procope)的前身,而一路發展下來咖啡館已經成為巴黎文化以及生活的一部份,這也是法國人引以為傲的地方了。
而巴黎咖啡館的特色並不像美式日式或義式的咖啡在玩弄各種加味的香料,他們純脆以香淳的黑咖啡為主,也就是Expresso,最主要還是在品嘗氣氛與環境,嫌黑咖啡太濃的人,倒是可嘗試蠻有特色的歐雷咖啡(咖啡加牛奶)。

第戎

第戎(Dijon)位於勃艮第地區葡萄酒鄉而為富蔗之地,保留了許多舊時貴族的豪華宮殿和遺跡,以古堡著稱全國,人與人之間既友善又活潑,那裡的氣氛會把你深深迷戀,市內幾座博物館有眾多意識品及宗教聖物,值得細細觀賞。第戎現為勃垠第首府,從巴黎搭乘TGV只需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車站距離市中心很近,加上主要觀光點十分集中,跟著地圖按圖索驥即可,相當適合從事一天的徒步之旅。
說起第戎,其主要特產是蝸牛菜和芥末。中世紀時期,第戎的宮殿常舉辦大行宴會,但現在已無法知道當時的餐桌上是否也上過蝸牛菜。不過有確切記載的是14世紀勃艮第公爵在一次宴會上用掉了320升芥末。第戎芥末其特殊風味是由高級的芥末子,加上當地葡萄酒於未成熟葡萄發酵所調制而成,通常由顆粒狀和糊狀兩種。1747年就成立Grey Poupon 芥末店久有盛名,想在以moutande maille 之名經營,顧客絡繹不絕,店家特別推薦含有葡萄酒Au Vin Blanc,只要15F。除了芥末以外,用來裝芥末的陶瓷瓶也可以當成藝術品收藏。
同時,第戎也是法國知名的酒鄉,不只擁有舉世聞名的葡萄酒、更加引人入勝的是鄉土佳餚的美食吸引力,因此熱愛美酒美食之旅的人,絕對不能錯過此紅酒區。而市區內歷代勃根第公爵所遺留下來壯麗的建築、世紀的豪宅,也為這個城市憑添了許多故事。在歷經許多戰亂、重整、以及不斷發展下,其古城風味的依舊風采迷人、優雅的建 、佳餚美酒,以至繪畫美術等豐富的文化資源,將第戎當地的人文及環境創造出獨樹一格的生活藝術及品味,使得今日第戎古城在法國的地位千古不下。

里昂

法國繼巴黎之後人口最多的城市要數里昂了,它位於法國的東南部,是座歷史悠久的古老城市,特別是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人文遺產城市之後,它的地位就更加顯著了。里昂舊城的最中心布滿了中世紀的建築和教堂,這就使它獲得得了「擁有一顆粉紅的心臟」之城的美稱。
近來年,里昂在工商、交通和科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包括郊區在內,人口已達126萬,成為法國僅次於巴黎的第二大都市區和經濟文化中心,在國際上也享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里昂名勝古跡

白萊果廣場(Place Bellecour)
里昂的城市中心是那個巨型的白萊果廣場,它是一度被稱為皇家廣場,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騎馬雕像是廣場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說唯一的點綴。白萊果廣場同一般中心廣場的最大區別是,它的地面全部是由紅土鋪成,這一物征雖沒有使它美麗無比,但卻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喜歡它的人將之稱為一個「巨大的網球場」。廣場的紅色調卻同里昂舊城建築的紅屋頂及其他溫暖的色調極為和諧。白萊果廣場曾是19世紀中期里昂紡織工人暴動的重要舞台。
廣場周圍盡是19世紀初建造的四五層樓房,花店、咖啡座、餐館林立,是市民的最佳休憩場所。廣場東南面坐落著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藏品種類繁多,相當精采。

老城區
沃土廣場堪稱里昂心臟,繼續北上便是前面提到的絲織業中心克魯瓦魯斯。西去過索恩河,里昂老城(Vieux Lyon)則映入眼簾。這睡舊街區保存著許多15到17世紀的古色蒼然舊宅居,橙紅色調鮮艷醒目。沿著狹窄的街巷信步走去,幾百年前的建築物和一帶凝重的空氣混合起來,令人感受到濃厚的古老氣氛,彷彿置身於中世紀。許多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連,使人感到時代變遷下,里昂久遠的歷史傳統。

聖讓首席大教堂
徘徊舊街區,在索恩河畔可以看到斑剝古老的聖讓首席大教堂(Primatiale St-Jean),這座教堂並不算特別宏偉,但卻以資格老、地位高著稱,它已有近千年歷史,兼具羅曼和哥特式風格。據說,里昂大主教享有首席大主教的地位,因而他的座堂冠以首席大教堂的名稱。這里曾目睹過教皇約翰二十二世加冕的典禮,也曾歡慶過法王亨利四世與王後瑪麗·德·美第奇的盛大婚典。這些都是當是市民至今仍津津樂道的歷史事件和榮耀。

富爾維耶爾山丘
抬頭遙望大教堂西邊的富爾山丘,那裡高聳著一座被視為里昂標志的聖母院(Basilique Notre- Dame),可利用登山纜車抵達,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這座教堂建於19世紀,外觀由拜占庭和中世紀風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裝飾,玻璃閃耀著五彩斑斕的花紋,內有精美的鑲嵌畫和壁畫。右邊相連的聖母禮拜堂塔頂上,馬利亞塑像亭亭玉立,在陽光下金光閃閃。站在教堂左側的平台上,可俯瞰里昂景色,那一望無際的紅瓦屋頂,恰似一片紅雲,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
聖母院南邊不遠,便是高盧——羅馬文化博物館(Muse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它依山勢而建,極富創造力,充滿巧思的設計。入口處設在五樓,每經一朝代,便下一層樓。一路蜿蜓下來,便走過了歷史的長河。鎮館之寶是1528年發現的克勞狄青銅板,上面銘刻著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說。還可以欣賞到許多藝術品,例如戰車車輪或青銅海神塑像。從窗戶望出去是兩座羅馬露天劇場,恰似中國園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於羅馬時代。兩千年前的里昂即以這一大一小兩座劇場為中心,周圍有城牆圍繞,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氣吞山河的凱撒大帝就是以這里作為征服高盧的基地。現在附近街道已無當時的景況,只能在羅馬劇場遺跡上緬懷過去的光榮。

馬賽

馬賽(Marseille)是法國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城市人口123萬。該市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環抱,景色秀麗,氣候宜人。馬賽東南瀕地中海,水深港闊,無急流險灘,萬噸級輪可暢通無阻;西部有羅納河及平坦河谷與北歐聯系,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全港由馬賽、拉韋拉、福斯和羅納聖路易四大港區組成,年貨運量1億噸,為法國對外貿易最大門戶。馬賽是法國的一個重要工業中心,這里集中了法國40%的石油加工工業,福斯-塔爾泊一帶有4個大型煉油廠,每年能處理石油4500萬噸。馬賽的修船工業也相當發達,其修船量佔全國此行業的70%。新港區有大小船塢10個,其中第10號船塢長465米,寬65米,深11~12.5米,能修理世界最大的船隻--80萬噸級的油輪。
馬賽幾乎可以說是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它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一世紀並入羅馬版圖,後衰落幾近絕跡,10世紀再度興起。1832年港口吞吐量已僅次於英國倫敦和利物浦,成為當時世界第三大港。1792年法國大革命期間,馬賽人高唱《萊茵河戰歌》進軍巴黎,激昂的歌聲鼓舞著人們為自由而戰。這首歌後來成為法國國歌,被稱為《馬賽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聚集在港內的法國軍艦拒絕向納粹德國屈服,全部壯烈自沉,馬賽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建於可俯視全鎮的高地上的是聖查理中央車站。這是一座同時附有地鐵的現代化車站。出口附近設有、貨幣兌換處、銀行、浴室等等,應有盡有。如果你想在這里停留數日,應很好地利用地鐵和巴士。將M這個字母彎曲成箭頭形的是地下鐵標志。
先讓我們從中央車站眺望整個城市全貌,對它的方向和位置關系有個大致的把握。位於正面稍高的岩石山上的白色教堂,是賈爾德聖母院,塔上的瑪麗亞像放射出金色的光芒。遠處是漂浮著伊福島的地中海,而眼前則是停泊著遊艇和船隻的舊港。在舊港中央的貝爾朱碼頭,每天清晨便會響起漁民和魚販及其他買魚者的叫賣、計價還價等喧囂聲。從這個碼頭至伊福島有遊船。在馬賽老港口的伊福島上,有法國名作家大仲馬在他的小說《基度山伯爵》里曾著力描寫的伊福古堡。加德聖母院屹立在48米的高地上,塔頂有高10米的守護神像,這里是馬賽著名的朝聖地。從舊港延伸出去的大街叫卡努比埃爾大街。沿著這條街朝與舊港反方向看,便會看到建有美術館等設施的一片蔥綠中的隆夏宮(Palais Longchamp)。
走下車站那寬闊的大理石台階,繼續朝雅典大街(bd.d'Athenes)步行5分鍾,便來到伽農比爾大街。如果是聖誕節前,在這條大街的左邊會擺出一些可愛的聖誕玩偶(以五彩粘土塑成的基督誕生像)。向右拐,沿著商店林立的大街走下去,便是舊港,空氣中飄浮著潮水的香氣。

下面是美國的
美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部大西洋沿岸多為平原丘陵,森林資源豐富,湖泊眾多,重要的城市有首都華盛頓、紐約、波士頓、費城、邁阿密;中部的大平原是重要的農牧區,6400公里長的密西西比河縱貫南北,重要的城市有亞特蘭大、芝加哥、休斯敦以及新奧爾良等。在大平原的西部大山區,有著名的科羅拉多大峽谷和黃石國家公園;靠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區有風光綺旎、陽光燦爛的加里福尼亞州,舊金山和洛杉磯以及西海岸的重要城市西雅圖。在北部近加拿大邊界附近,有著名的五大湖游覽區,其中最壯觀的景點是尼亞加拉大瀑布。此外,位於美國西面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島也是全球聞名的度假勝地。

正因為美國的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個創立國家公園的國家。比較有名的是黃石公園、優勝美地、大峽谷等,知名度不高但生態景觀特殊的有紅木國家公園、冰河國家公園、火山湖國家公園,也是喜好大自然的旅客可參考的去處。

東北新英格蘭一帶,是歐洲人最早開發的地區,人文景觀具有歐洲風味,秋天楓葉紅時,格外漂亮,可來此享受北國秋天的氣息。南部佛羅里達海灘則是度假勝地,可充分體驗南美的拉丁風情。大片的中西部草原和馬克吐溫所描述的密西西比河風光,純朴而美麗。紐約的現代氣息、洛杉磯的好萊塢文化、舊金山的迷人海港、紐奧良的爵士音樂,拉斯維加斯的賭城,童話世界迪士尼,風靡全球的NBA,無不體現著美國的驚人創造力和無所不包的文化元素。

最後是埃及的
開羅的景點:
埃及博物館:是世界上最著名、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館。該館收藏了古埃及從史前時期至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像、繪畫、金銀器皿、珠寶、工藝品、棺木、石碑、紙草文書等共30餘萬件,其中大多數展品年代超過3000年。
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不用介紹了吧
薩卡拉梯形金字塔:此梯形金字塔市金字塔之鼻祖,始建於公元前2650年,乃舊皇朝亞瑟王所興建,實為古法老王的墳墓。
孟菲斯古城遺跡:古埃及王國時代的首都,曾十分繁榮。這里有拉美西斯二世時代的神廟遺跡、第18王朝的斯芬克斯石像和第26王朝的王宮遺跡等。
尼羅河:坐遊船在尼羅河上游一段,輕松休閑.

亞歷山大的景點:
龐貝神柱:原是為紀念黛奧克雷軒皇帝在此分糧賑濟災民而立,柱腳上刻有紀念他的文字,後來卻成為海航者的指標。目前,它已在亞力山大孤獨的屹立了1600年,也許,還會再屹立個1600年。
亞歷山大燈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中,唯一有實際作用的,它為進入古埃及港口城市亞歷山大的船隻導航。
簡單的:
開羅:吉薩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埃及博物館,孟菲斯,薩卡拉階梯金字塔,漢·哈里里集市,薩拉丁城堡,默罕默德阿里清真寺,蘇丹·哈桑清真寺

亞歷山大:地下陵墓,龐貝神柱,科特貝城堡,蒙塔扎花園,古羅馬劇場,希臘博物館(未開放)

依斯瑪利亞:蘇伊士運河,巴列夫防線,埃以博物館

盧克索:卡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帝王谷,哈首普蘇特女王神廟,王後谷

阿斯旺:阿布辛貝勒神廟,菲萊神廟,阿斯旺大壩,未完成的方尖碑,努比亞博物館

科翁坡:科翁坡神廟

埃杜夫:埃杜夫神廟

8. 葡萄酒的起源

葡萄酒的起源
[編輯本段]
關於葡萄酒的起源,眾說紛紜,有的說,起源於古埃及,或古希臘,抑或希臘克里特島(Crete)。而據現有的葡萄酒檔案資料來研究分析,確切地說,應是一萬年前我們共同的祖先釀造了葡萄酒,從而隨著葡萄酒文化流傳到今天。
據史料表明,葡萄栽培和釀造技術,是隨著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從小亞細亞(AsiaMinon)和埃及,在到達希臘及其諸海島之前,先流傳到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義大利的西西里島,北非的利比亞和義大利,從海上到達法國瀕臨地中海東南的瓦爾省(Var)境內靠海的普羅旺斯地區和西班牙沿海地區;與此同時,通過陸路,由歐洲的多瑙河河谷進入中歐諸國。
在上述最早的發源地,在生活和勞動中,偶然發現了在大自然中早已生長著的野生葡萄,從而釀造出最原始的飲料,日後稱之為葡萄酒。人類隨著火的發現和應用,而進入捕魚、狩獵、家畜飼養和農業的時代。在此漫長的歲月中,穀物種子和葡萄苗木或葡萄蔓藤一起流傳於世,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葡萄酒釀造。通常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時有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在新石器時代,瀕臨黑海的外高加索的安納托利亞(Aratolia)(古稱小亞細亞)、喬治亞和亞美尼亞,已成為部落的群居區。這是由於當時這些地區,氣候溫和與土地肥沃,所以遠離該地區的原始部族人,紛紛遷移至此定居。在綠樹成蔭的山丘地帶種植葡萄,而在平原地區的廣闊田野,從事農業生產。從而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日漸向遠方流傳。
在希臘,在考古發掘中,在一座古墓窟里,發現墓壁上有一幅公元前二世紀的浮雕;希神阿波羅(Apollon)和勝利女神(Victoire)共向造物主(God)敬獻葡萄的景觀;古希臘人喜歡葡萄酒。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臘的葡萄酒神是迪奧尼索斯(Dionysos).
在古埃及,特別在尼羅河河谷地帶,從發掘的墓葬群中,考古學家發現一種底部小圓,肚粗圓,上部頸口大的盛液體的土罐陪葬物品;經考證,這是古埃及人用來裝葡萄酒或油的土陶罐;在埃及十八代王朝時期的納黑特(Nakht)古墓中,發掘出一幅壁畫(fresco),上有一站著面略向左側一方而穿一白色服裝的貴夫人,從其左腳跟起,經頭部向右腳跟,用一串葡萄蔓藤葉飾物圍著,而在其兩側,左為一狼頭人身,而右則為一美麗年輕的仕女,他們各擎一長圓形酒杯似向女主人從頭上澆葡萄酒之狀。
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 (今法國),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古羅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紀傳入中國也是傳教士所為。
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據史料記載:
約離現今,耶穌基督誕生4000年時,由於海陸交通,縮短了時空距離,酒文化通過文人筆下的文章或詩歌流傳開來。此時的埃及,雖然它的農業。手工業和航海已很發達,但其進步的曙光才剛剛露頭……。但到公元前1085年左右,相傳埃及神話中的地獄神的奧西里斯(Osiris)被公認為葡萄樹(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
至於對法國而言,從歷史的長河中,這與鄰國的義大利,日後成為世界四大陸上,栽種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最發達的國家,並從中得益非淺。當然,法國的氣候和地理環境,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適宜葡萄的生長。從8月開始的三個月中,從南向北,整個法國處於喜悅的葡萄收獲期。在此期間,法國的葡萄產區,沉湎於品嘗葡萄新酒的醇美的歡樂之中。
據法國兩位名畫家的作品中顯示出:
公元1574年到1665年,法國畫家尼古拉•普森(Nicolas Poussin)畫的一幅畫:秋天,一群從巴勒斯坦來的打工者,正在法國葡萄園中採摘串串成熟的葡萄放入附近的籮筐中;
公元1789年至1863年,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斯(Eugere Delocrcix)所作的一大型壁畫:希神巴克科斯(Bacchus)正在把一大陶盆中盛放的葡萄酒喂一頭大獅子。
此外,法國學者在墓葬中發現公元前一世紀的一幅浮雕,上有一酒販正在出售葡萄酒給一位消費者的場景。

綜觀上述史話,葡萄酒為全人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料,也為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幸福的源泉。至於葡萄酒的起源說,已並不重要,讓它留待史學家們繼續去挖掘和研討的學術問題;而對於現代人來說,飲葡萄酒,尤其是名貴的葡萄酒,這是一種美好的享受,並為人類創造了一份不小的財富。

葡萄酒的歷史
[編輯本段]
考古學家證明,葡萄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紀。起源不太明確的葡萄的釀造技術從沒有停止過改進,而實際上這又是一個自然的發展過程。
多少世紀以來,葡萄酒曾是一種保存時間很短的手工作坊產品。今天的大型商業化的葡萄酒產品應歸功於一些發明創造,如高質量的玻璃和密封的軟木瓶塞,以及19世紀法國葯物學家巴思特有關發酵的微結構的發現。
葡萄酒的演進、發展和西方文明的發展緊密相銜。葡萄酒大約是在古代的肥沃新月(今伊拉克一帶的兩河流域)地區,從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某處發現的。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西元前四千至三千年)歸功於肥沃的土壤所致,也是釀酒用的葡萄最初開始茂盛生長的地區。隨著城幫的興盛取代原始的農業部落,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也廣泛地將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當羅馬帝國於在西元五世紀滅亡以後,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巨細靡遺的記錄有助於培植出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葡萄品種。西元768年至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其權勢也影響了此後的葡萄酒發展。這位偉大的皇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布根地(Burgundy)產區的「可登-查理曼」頂級葡萄園(grandcru Corton-Charlemagne)也曾經一度是他的產業。
大英帝國在伊莉莎白一世女皇的統治下,成為擁有一支壯大的遠洋商船船隊的海上強權。她的海上貿易將葡萄酒從許多個歐洲產酒國家帶到英國,英國對烈酒的需求,亦促成了雪莉酒、波特酒和馬德拉白酒類的發展。
在美國獨立戰爭的同時,法國被公認是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佛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吹將歐陸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本土美國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給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十九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給毀於一旦了。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啟發了新的農業技術,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了。
自20世紀開始,農耕技術上的利多發展使得各地釀制葡萄酒的業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像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的侵害。葡萄的培育和釀制過程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用好、品質佳的葡萄酒。今天,葡萄酒在全世界氣候溫和的地區都有生產,並且有數量可觀的不同葡萄酒類可供消費者選擇。 從早期的農業社會一直到現在,葡萄酒釀造的進展歷程可說是一篇令人著迷不已的傳奇史;也披露出葡萄酒在西方文化中的根本意義。

9. 怎麼晾葡萄酒

第一套
一,第一道是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從梳子狀的枝梗上取下來。因枝梗含有特別多的單寧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二,壓榨果粒。釀制紅酒的時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時壓榨的,紅酒中所含的紅色色素,就是在壓榨葡萄皮的時候釋放出的。就因為這樣,所有紅酒的色澤才是紅的。

三,榨汁和發酵。經過榨汁後,就可得到釀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釀制好酒。葡萄酒是透過發酵作用而得的產物。經過發酵,葡萄中所含的糖份會逐漸轉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發酵過程中,糖分越來越少,而酒精度則越來越高。通過緩慢的發酵過程,可釀出口味芳香細致的紅葡萄酒。

四,添加二氧化硫。要想保持葡萄酒的果味和鮮度,就必須在發酵過程後立刻添加二氧化硫處理。二氧化硫可以阻止由空氣中的氧使葡萄酒所引起的氧化作用。新酒在發酵後大約3周左右,必須進行第一次沉澱與換桶。第二次沉澱要4至6周。沉澱的次數和時間上的順序,完全就是所要達到的口味。

五,葡萄酒在桶中存了3至9個月以後,就要裝瓶了。以前,葡萄酒瓶以軟木塞來封口,現在(2001年以後)很多科技革新的裝瓶廠都採用新式的真空密封的旋轉式酒瓶。

第二套
A. 除梗:所謂除梗,是指為了避免葡萄酒中有多餘的苦澀味道,而將梗從果實上除去。
B. 破碎:將果皮搓破輕輕壓碎,稱之為破碎。
C. 發酵:在破碎的葡萄(連同果皮及種子)中加入酵母菌。因紅酒的顏色來自果皮,而澀味則是種子所釋放出來的味道。
D. 榨汁:以榨汁機榨出發酵後的葡萄酒。
E. 發酵:將榨出的葡萄酒與果皮、種子分開,接著僅使葡萄酒在發酵。本階段是決定葡萄酒味道的關鍵,完全發酵熟成者即為不甜口口味的葡萄酒。
F. 除渣:發酵完之後,溶解殘存的物質會自動沉澱,可順利地被除去,此一過程稱之為除渣。
G. 熟成:接著裝入酒桶使之能夠充分熟成,熟成期間約為兩年(但亦有熟成未滿兩年者)。
H. 裝瓶:熟成後即可裝瓶。

10. 為什麼凡爾賽宮到處都裝飾著太陽神阿波羅塑像和象徵太陽王的飾物

凡爾賽宮的建立,代表了法國17世紀以專制君主生活為中心的文化。為了提高君王威信並刻意美化宮廷生活,這個展示國王權威的最佳場所,在宮殿建築上和雕刻、繪畫、工藝等方面,都充滿了彰顯「太陽王」氣勢的豪奢風格。

路易十四認為惟有太陽才能賦予群星光芒,使大地充滿光輝,最適合用來代表皇權,因而他選擇太陽作為自己的象徵。凡爾賽宮到處都裝飾著太陽神阿波羅塑像和象徵太陽王的飾物。自1663年開始,路易十四就召集當時最富盛名的建築師勒沃為自己建造這座宮殿園林。同時他也竭力使凡爾賽宮成為全歐洲最令人矚目的藝文中心和時尚舞台。他召集眾多畫家、劇作家、詩人,音樂家,付給他們豐厚的薪金,以各種歌功頌德之作裝飾這座豪華宮廷。他還命人在宮殿、庭園內舉行盛大表演,法國著名劇作家莫里哀、拉辛的很多作品,都曾在此首演。後世無法確知建造凡爾賽宮到底花了多少費用,但據推算,可能相當於當時國家預算的三到四倍。完工後的凡爾賽宮殿約可住進1000名貴族及4000名侍從,另有數千名貴族則住在凡爾賽宮周圍的市鎮中。自此,凡爾賽由一個森林小村莊一躍成為擁有數萬人口的城市。

自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歐洲各國首都紛紛掀起模仿凡爾賽宮的熱潮,如維也納的貝爾德勒宮、森布侖宮,拿波里的卡塞達宮,德國的夏洛田堡宮,聖西斯宮及俄國的聖彼得堡等,都被喻為凡爾賽宮第二。特別是德國和奧地利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宮殿,多少都受到凡爾賽宮的影響。

閱讀全文

與法國太陽神紅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