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紅酒百科 > 統一進口紅酒

統一進口紅酒

發布時間:2021-01-31 09:55:52

⑴ 同樣是紅酒,為什麼進口和國產這么大差別

進口紅酒,特別是舊世界國家的紅酒與國產紅酒在產業鏈不同,造成很多差距。舊世界國家(法國、義大利、德國)他們葡萄酒的產業鏈大都是統一的,從葡萄樹的種植、管理、採摘、釀造都是在同一的酒庄完成,追求的利益是「品質」。國產紅酒的產業鏈是分開的,農民種葡萄,紅酒廠家收購葡萄酒釀酒,他們追求的利益是分開的,不統一。果農追求產量,廠家追求「質量」。

進口紅酒和國產紅酒的區別如下:

⑵ franzia紅酒統一統一價格多少錢

沒有統一的價格,大概就是6、70左右,每個進口商不一樣,現在紅酒價格很透明!

⑶ 進口紅酒和國產紅酒的區別

一、釀造技術區別

相比國外那些幾百年,上千年的釀酒技術傳承的國家,我國葡萄酒/紅酒行業才興起幾十年,其文化及技術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我國紅酒的生產方式上面,都是採用現代釀酒技術,直接利用機器進行工業生產,生產出來之後,直接進行灌裝,進入市場銷售。而國外葡萄酒(紅酒)釀造一般要要經過橡木桶長時間陳釀的,所以說,在酒的品質上面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了。


以上是傲魚紅酒酒庄對「國產紅酒與進口紅酒的區別」的回答。

⑷ 進口紅酒不會有750毫升,進口的是75cL。這句話什麼意思

75cL就是759毫升的意思。法國常用和習慣的容量表示方式是「釐升:cl」而不是「毫升ml」。

酒標信息的表述方式:

(1) 裝瓶地點(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

指葡萄酒裝瓶的地點為生產酒庄。並不是所有的酒庄都有能力進行獨自裝瓶。

(2) 酒庄名稱(Chateau Margaux)

這既表示葡萄酒的生產商——瑪歌酒庄,也可以認為它是葡萄酒的品牌。

(3) 葡萄酒類型(Grand Vin)

此類信息可包括餐酒、起泡葡萄酒、甜酒和白葡萄酒等。

(4) 酒庄商標(瑪歌酒庄城堡圖像)

這部分內容要麼是酒庄的商標,要麼是酒庄城堡的圖像。如果標的是酒庄的商標,就必須是酒庄的真實圖像。

(5) 年份(1996)

年份是指此酒葡萄原料的收獲年份。影響年份好壞的因素有很多,如天氣。1982就是法國波爾多產區非常出色的一個年份。

(6) 列級信息(Premier Grand Cru Classe)

意即瑪歌酒庄是波爾多一級庄。並不是所有的酒庄都被列級,當然,只要是被列級的酒庄就必須把自己的級別表示出來。

(7) 產區(Margaux)

指酒庄所在的產區(多指行政方面)的名稱。

(8) 法定產區名稱(AOC)/次產區(Appellation Margaux Controlee)

酒庄在葡萄的栽培和葡萄酒的釀制過程中都必須遵循此AOC的相關要求。

(9) 酒精含量(12.5% Vol。)

法國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12%至15%之間。

(10) 生產商(S.C.A. Chateau Margaux Proprietaire a Margaux-Franc)

生產商有可能是酒庄本身,也有可能是酒庄所屬的大型公司。

(11) 容量(75 cl)

葡萄酒標准瓶的容量為750 ml (或75 cl)

(4)統一進口紅酒擴展閱讀:

但說到正標,兩種容量標識方法都有,沒有統一的規定,可能有的是按法國本國的習慣標識,有的考慮是採用和國際接軌的方式進行標識。

比如法國波爾多的「五大」名庄中,瑪歌的標准瓶和小容量瓶均採用釐升標識法:75cl及37.5cl;拉菲的標准瓶採用釐升75cl,但小瓶採用毫升375ml;而拉圖的標准瓶和小容量瓶均採用毫升標識。所以酒瓶正標上的容量標識方法,兩種都是正常的,不能作為鑒別依據。

如果要從容量標識上對是否法國原瓶進口進行初步簡單鑒別,應看酒瓶底部內圈玻璃瓶身上的刻度容量標識,一般均應標為75CL。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國紅酒

⑸ 我有原裝進口的紅酒,應該如何賣掉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國產葡萄酒質量參差不齊,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主要集中在張裕、長城和王朝。同時,國產葡萄酒還存在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眾多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國產葡萄酒品牌之間的競爭很多時候還停留在價格競爭階段,這給進口葡萄酒帶來了良好的品牌導入機會和空間。

雖然一些知名葡萄酒企業已經認識到品牌的效應,也在進行品牌資源整合,比如中糧集團整合三家「長城」葡萄酒生產企業,並形成統一的「長城」標識,全力打造長城「三足鼎立」的品牌格局。這為進一步治理市場跟隨者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奠定了基礎。

但是,目前很多葡萄酒企業在構建品牌上依然停留在基礎層面,忽略了品牌識別傳播、訴求傳遞、理念傳達等立體化、全方位傳播系統化、持續化構建,且缺乏品牌戰略的持久性。

相反,進口葡萄酒企業擅長的是對品牌構建的毅力和耐力,而這些正是國產葡萄酒企業需要學習的。為什麼國外品牌,不管是包裝、文化還是理念的塑造,都非常到位,這就是他們對品牌的執著與追求完美理念的詮釋。

「第一」要勝過「更好」

品牌是什麼?有人說品牌是一種符號。其實,品牌就是消費者選擇的理由。卡斯特推出的產品為什麼在短短幾年時間取得了較大的成功,難道卡斯特推出的酒是最好的嗎?答案是未必,但是它已經出現了品牌效應。現在,消費者在挑選進口葡萄酒時非常茫然,品牌太多了,形象都差不多,讓人難以辨別。

在葡萄酒市場嚴重同質化的今天,產品是當 「萬金油」還是當「一招鮮」?

放眼看去,不管是進口葡萄酒還是國產葡萄酒,都在理直氣壯地聲稱自己的產品種類多,背景好,個個都有神奇的文化底蘊,結果在消費者心目中成為了「萬金油」,造成了嚴重的行業信任危機。對此,該怎麼辦?

筆者認為,要扭轉當前的市場現狀,只有造就消費者信得過的品牌,才能成就葡萄酒產品的好市場。當問起中國第一位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是誰時,很快就會有人說出許海峰這個名字,但問起第二位是誰時?可能就說不出來了。市場領先法則說明:「第一」要勝過「更好」。創造出一種新品類,在人們心中先入為主,比起努力讓人們相信你可以比產品首創者提供更好的產品要容易得多。

按照一般的經驗,最先印入消費者腦海的品牌,平均而言,比第二的品牌市場佔有率要多一倍。品牌定位就是要找出這種「第一」,創造品牌之間的差異。

葡萄酒發展到今天,「成分論」早已是「明日黃花」,產品的品牌差異化賣點已經成為當今的市場利器。

要成就企業品牌,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只是高喊自己的產品比別人的好是行不通的,而是要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口號,以差異化讓消費者認可你的「與眾不同」。

品牌定位的核心是在確定目標市場後,通過對目標市場的細分找到產品差異化進行定位,鎖定目標人群,並結合行業特點,將產品定位在「打造XX葡萄酒第一品牌」。根據傳播學先入為主「誰喊得最早,誰就是第一」的原理,以行業先驅的品牌導向帶動市場,實現企業的品牌塑造,最終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品牌推廣要選好方式、方法

眾所周知,中國的葡萄酒產業最缺乏秩序感。

中國是有品牌,但還沒有像可口可樂、耐克、西門子、微軟這樣的「強勁品牌」。中國有很多曾經一度很知名的品牌慢慢地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失敗企業通常的回答是市場太激烈,競爭對手太強大,商家及消費者太不忠誠。市場意味著競爭,對手不是慈善家,商家、消費者都是絕對的機會主義,誰給他們更多利益和價值,他們就跟誰跑。這些
都無法改變,可以改變的是葡萄酒企業自身的行為。

縱觀葡萄酒市場,國內葡萄酒品牌運營商大都以傳統渠道為主。模式環節多、單一、缺乏創新、信息不暢、受制於經銷商。葡萄酒企業要重獲新生,必須適應當前的市場環境,勇於創新,敢於開拓,用先進的營銷理念、科學文章來源於中國紅酒網的營銷手法、全面的營銷升級來創造輝煌。這一點主要針對新品上市或新進入市場的品牌而言。

葡萄酒在經營分銷渠道時,應選擇有價值的分銷商,除了用高額的渠道利潤吸引分銷商外,還應當適度給予推廣層面的支持,培養消費者的忠誠度,從而真正保證分銷商的忠誠。

筆者認為,葡萄酒零售終端中最重要的是紅酒屋、西餐廳、高檔超市和大型葡萄酒零售網站,經銷商可以根據自身產品定位進行終端布局。有實力的企業可以同步運作這幾類終端,但需要避免線上線下的價格沖突。細心人會發現,一些品牌已經同時出現在各大葡萄酒網店、連鎖酒屋和大型超市,實現了核心終端的廣泛布局。對於團購直銷,很多人認為這是個不可復制的資源,但對葡萄酒而言,如果充分發揮娛樂式營銷、俱樂部營銷和會員制營銷的潛力,完全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會員。

葡萄酒市場推廣的本質是堅持其原產地葡萄酒文化的價值核心。因此,進口葡萄酒經銷商在市場推廣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渠道模式。渠道的模式有很多種,但是能夠適應某類進口葡萄酒市場運營商的資源和產品文化個性的卻不多。傳統的商超只是進口葡萄酒的一種生存模式,在企業的現有資源能夠達到且運營成本低的渠道終端是其必然選擇,但這些終端多是以銷售產品為主,而非品牌,因此能夠展示產品原產地的文化風情的渠道終端才是最具吸引力的。所以,創造與原產地的異域風情相關聯的終端是進口酒經銷商的首選。

體驗營銷。文化要有傳播過程才能影響更多的消費者。如定期舉辦品鑒會形式的原產地文化交流,是鎖定忠誠消費群體引導其對葡萄酒文化認識並接受的重要過程,而這也是目前成功率很高的市場推廣模式。

故事營銷。故事有文化故事與產地故事兩種,其目的不僅是為了體驗異域風情,還要解開更多的國內消費者對於葡萄酒的未解與好奇,因為葡萄酒的文化本質不僅在於其是一種酒,更是文化的延伸。此外,到原產地實地考察的文化之旅不僅能夠滿足國人出國旅遊的願望,更是對目標群體的洗腦過程,對於經銷商同樣有效。

資料庫營銷。目前,中國葡萄酒市場及消費文化依然處於培育階段,由於干紅葡萄酒的口感與中國消費者傳統的偏甜口感存在差異,使其難以形成循環消費。市場是由無數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組成的,所以,要找到對於干紅產品和產地文化認同的消費者及潛在群體,並讓他們成為傳播者才是根本。因此,做好資料庫工作,是目前國內諸多進口葡萄酒推廣機構的重點。

葡萄酒市場一直在變化,正如葡萄酒業的發展逐漸分出新世界、舊世界一樣。舊世界強調的天然、手工、木桶釀造儲存、苛刻的品質條件,最終被新世界的工業化、不銹鋼塔發酵、釀造方法所改良,這多多少少說明葡萄酒業也在應對市場的變化。

經銷商找准路子是關健

葡萄酒的文化牌不能丟,但並非所有的葡萄酒品牌都適合打文化牌。

目前,國內葡萄酒市場上不同層級的品牌沒有分隔開來,都在打文化牌,講究產地,講究酒庄文化的背書。事實上,真正需要打文化牌的是那些高端葡萄酒品牌,比如頂級葡萄酒拉菲、拉圖,它們的消費對象是對價格不太敏感、掌握了葡萄酒的品鑒方法、有著特別偏好的葡萄酒愛好者。而更多的葡萄酒品牌應該跳出傳統文化的窠臼,回歸其快速消費品的本質。

如果葡萄酒回歸快速消費品的產品定位,不談文化只談使用價值,談葡萄酒特有的減肥、美容、保健功效,又將如何呢?

國內的葡萄酒企業為什麼在做市場培育和消費者教育的時候,不從更能引起消費者關注的健康、養生、美容等角度入手,而非要從繁瑣到讓人厭煩的葡萄酒文化入手呢?1991年,美國一家電台重點介紹了葡萄酒的神奇功效,葡萄酒含有抗氧化劑,可以抑制細胞衰老、改善人的心腦血管狀態、預防癌症,葡萄酒立刻成為「健康食品」,在美國市場的銷量上升了44%。

如果國內的葡萄酒經銷商們找對了路子,出現爆發式增長也並非難事。

⑹ 如果要進口紅酒,直接聯系國外酒庄官網可以的嗎

可以呀 不過還是要到國外酒庄實地勘察過了解清楚比較好些,像聖健酒業就是有專業的團隊在國外 這樣才能放心運作。至於要貨的多少 你得和酒庄那邊談判決定的,

⑺ 進口紅酒和國產紅酒的最大區別在哪裡

一、釀造技術區別

相比國外那些幾百年,上千年的釀酒技術傳承的國家,我國葡萄酒/紅酒行業才興起幾十年,其文化及技術上存在一定的差距的。

目前我國紅酒的生產方式上面,都是採用現代釀酒技術,直接利用機器進行工業生產,生產出來之後,直接進行灌裝,進入市場銷售。而國外葡萄酒(紅酒)釀造一般要要經過橡木桶長時間陳釀的,所以說,在酒的品質上面二者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了。


以上是傲魚紅酒酒庄對「國產紅酒與進口紅酒的區別」的回答。

⑻ 進口紅酒,請問

一、進口葡萄酒企業應該具備的主體資質

中國企業要從事進口葡萄酒業務除了一般經營性企業所必需的工商、稅務等手續外,在注冊的營業范圍內還應包括酒類經營資格,具備進口酒類經營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

還需要到相關部門辦理下列手續:到當地商務廳領取《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登記表》,經過備案登記後才具備對外貿易資格。

對外貿易經營者應憑加蓋備案登記印章《登記表》在30日內到當地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稅務等部門辦理開展對外貿易業務所需要的手續。

二、進口葡萄酒的進口稅

進口瓶裝葡萄酒現行稅率(所徵收的稅項,以人民幣交納):

1、 關稅:14% (關稅:CIF ×14%);

2、 增值稅:17% (增值稅:(CIF+關稅額)×17%);

3、 消費稅:10% (消費稅:[(CIF +關稅額)/ (1~10%)]×10%)。

三稅:關稅 消費稅 增值稅 這三種稅,在海關填發完稅憑證之日起15日內交納,是由海關來代征的。

三、辦理「中文注冊商標」

進口酒類(不包括免稅進口酒類)應根據我國《食品標簽通用標准》和有關規定加貼中文標簽。口岸進口食品衛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對監督檢驗合格的加貼「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簽發衛生證書(正本、副本)。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準進口。 海關憑對外貿易經濟主管部門簽發的進口貨物許可證和口岸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機構簽發的放行通知單並征稅後驗放。

進口的桶裝原裝酒、半成品酒驗收入境,再經小瓶分裝、勾兌、過濾、貯存等加工工序後,使用國外品牌並在我國境內銷售的,按進口酒類管理。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的有關規定自2000年1 月1日起對經檢驗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統一加貼CIQ(即檢驗檢疫)標志。 加貼CIQ標志的進口食品范圍包括:酒類、飲料類、乳製品類、糖果巧克力類、罐頭類、堅果炒類以及定型包裝的食用油類。椐介紹,檢驗檢疫標志的基本內容為中國檢驗檢疫的英文縮寫「CIQ」,基本樣式為圓形,銀色底藍色字,標志尺寸以標志的外圓直徑為准,分為15mm、25mm兩種。

進口葡萄酒經營企業應到當地商品檢驗檢疫局領取表格,准備下列申報文件:

1、 企業營業執照;

2、 葡萄酒質量檢驗檢疫報告;

企業需將所對應的進口葡萄酒樣酒由國家商檢總局檢驗並出具檢驗報告。

3、 生產廠商《生產許可證》原印件及譯文(此證應為出產國當地的有關機構或組織出具);

4、 生產廠商《衛生許可證》原印件及譯文(此證應為出產國當地的有關機構或組織出具);

5、 生產廠商《葡萄酒生產工藝流程》原印件及譯文(只需要簡單的葡萄酒生產工藝流程說明示意,並加蓋企業印章或負責人簽署。);

6、 中文商標設計樣張。

保留原正面標簽顯示的外文並在中文標簽上必須有對應譯文,且中文品名字體要大於外文品名字體。樣張必須是原樣大小,可以是彩色列印件。

以上資料齊備後,通過當地商檢局上報國家商檢局審核批准,發放「中文注冊商標批准書」,一款酒對應一個商標。如果一款酒再申請一個商標,葡萄酒的中文名稱不得相同。而如果申報的中文名稱已有重復的,需要另外起名。

四、進口葡萄酒到岸報關清關的程序

食品飲料的進口到岸手續是先商檢後海關。假如商檢關未過,貨物不準入關,要被退回。

商檢要在貨物監管區對所申報貨物進行核對:包裝是否符合標准,中文注冊商標是否完備。另外還要對貨物文件進行審核,包括出口國出具的衛生免疫證、產地證、質量保證書等等。對於葡萄酒以「托」來打包包裝的,如果是採用木托,還必須審核出口國出具的「熏蒸證明」。另外,就是對貨物進行抽檢。一般是按貨物總數的千分之一進行抽檢。檢驗是否符合國家進口食品衛生標准,另外剩餘的抽檢樣品備存。

在商檢檢驗完畢後,同時進行海關申報納稅。程序和其他進口貨物一樣。要注意的主要是海關審價人員對所申報進口葡萄酒到岸價真實性的審查。這一點必須要准備一些說服資料,以免海關不信任並且由海關定價(當然會比原申報價高很多),造成企業的沉重負擔。

注意:

1、商檢手續:報檢時需提供產地證、衛生證書、合同、發票、裝箱單、提單等單證,首次進口還需提供標簽審核申請表、中文標簽樣張(3份)、原標簽及中文翻譯件(各3份)(注名產地)、反映產品特定屬性的證明材料,必要時向施檢部門提供檢驗報告、衛生證明文件以及貨物特殊申明證明文件,接受檢驗檢疫並辦理標簽審核。預包裝飲料酒中文標簽樣張需按GB10344-2005《預包裝飲料酒標簽通則》要求自行製作。對監督檢驗合格的加貼「進口食品衛生監督檢驗標志」,簽發衛生證書(正本、副本)。監督檢驗不合格的不準進口。

2、報關手續:箱單、發票、合同、通關單、付匯證明、提單、提貨單等。

補充:

貨物的報檢與報關:

海關上船進行邊防檢查――船東卸貨――買方得到賣方郵寄的加蓋公章的正本提單―――附其他單據交由買方貨代報關(發票、箱單、從船公司換回的提貨單、報關委託書、進口貨物報關單、如果需要商檢的還有商檢證,其他證明)―――用復印件報檢,(熏蒸證明為正本),得到報檢證明――交關稅和增值稅,將交款單交由貨代給海關通關放行―――海關在提貨單上加蓋公章,得到貨物貨物調離單,通關證明(一次放行)――憑加蓋海關公章的提貨單向船公司提貨(二次放行)。―――查驗貨物――ok

費用:

以EXW條款為例,大致費用如下:

國外當地提貨費、港口費、報關費

國際空運費或海運費

保險費(如需上險)

到港報關等費用

外貿公司代理費我們一般都是貨值的1%

酒要法檢的還有法檢費

進口要做標簽還有標簽費

具體還可能會產生很多港雜費用

⑼ 在哪能買到原裝進口的紅酒就是完全不帶中文漢字的那種(只要真,不考慮價格)

原裝進口的基本上幾大葡萄酒電商平台都是,例如也買、品尚等,但是你要的不帶中文漢字是不可能在正規平台是買到的,因為這是法律規定的,背標必須是有中文說明的,否則是違法銷售。

⑽ 求推薦原裝進口乾紅。。

04年的迪仙復、 06年的魯臣制世家 06年的大炮嘉芙莉 都不錯這都是列級庄的價格都在四位數以上。
05年的布萊城堡波爾多中級庄的也不錯,樂享久業正好在做中秋優惠活動打對折,前兩天朋友剛喝一瓶,蠻對我口味的,口感也不錯。你自己要去喝,別人說的沒用,每個人喜歡的口味都是不一樣的。

閱讀全文

與統一進口紅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