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描述白葡萄酒
白葡萄酒的口中品嘗
來源: 北京葡萄酒在線 作者 陸江 Total Views: 26263
關鍵詞:品嘗
1. 直觀感受部分:這部分包括味道,酒體和風味。
主要涉及的是用你口中的味覺、觸覺和嗅覺來感知葡萄酒的味道,酒體和風味。
味道:在白葡萄酒里通常比較容易出現甜和酸的味道。
白葡萄酒里含有甜味,一般來自於酒中的殘糖。主要是由於葡萄發酵時沒有把葡萄里的糖份完全轉化為酒精造成的。保留的甜度對品嘗者來說,有可能很明顯,也有可能感覺不到,這主要取決於濃度和每個人對糖的敏感度。
糖份能夠增加口中粘稠、膩的感覺;
酒精能減弱甜的感覺;
成熟的水果香氣會帶來甜的感覺;
白葡萄酒里含有多種酸,象醋酸、檸檬酸、乳酸和蘋果酸。酸能增加清新尖脆的口感;酸也能使酒中的果香感覺更新鮮活躍。
酒體:指的是酒在口中的重量和濃稠感覺。酒的成分組成了酒體,包括酒精、萃取物、糖分和單寧。
我們可以通過對牛奶的形容,使酒體的概念能比較容易地理解。脫脂牛奶在口中的清淡和水感,可以表述為「輕酒體」;全脂牛奶的略微濃稠,可以說是「中等酒體」;奶油的濃郁,可以被認為是「厚重酒體」。
風味:酒的風味通常就是指葡萄酒在口中的香氣。有時你可以在口中感覺到的香氣種類比鼻子聞的會更多,有時候卻要少些。
2. 總結部分:這部分包括收尾,平衡和復雜性。
收尾:指的是葡萄酒風味在咽下後在口中停留的時間。收尾有短暫、中等和長。一般認為收尾越長,酒質越好(當和味道是令人愉悅時)。回味指的是在較長收尾時反映出來的風味。
平衡:說一款葡萄酒是平衡,或和諧,指的是這款酒不是某項結構組成(酸度、酒精感、甜度或者單寧感)突顯,而是各項均衡。想一想在交響樂中各種樂器的演奏,追求的就是和諧,而不是單一用喇叭或小軍鼓突出的吵鬧。所以如果一項或是幾項(非全部)為主導,這酒就會被描述為「不平衡」、「生硬」或「散亂」。在白葡萄酒中,主要的因素是酸、酒精和甜度或者果味(甜度反映的是糖在酒中的味道;果味主要是成熟水果的風味)。這些因素有以下的關系:
酸度是靠酒精和甜度和果味來平衡的;
一款平衡的白葡萄酒應該是在口中感覺清新活躍,而不是太尖酸,或是太膩,或是來自酒精的熱感;
一款酸度過高的白葡萄酒,會讓人感覺尖酸甚至酸敗;
一款酒精過多的白葡萄酒,會使口中、咽喉有明顯熱感,就象白蘭地或干邑等蒸餾酒在口中的感覺一般;
一款糖份過多的白葡萄酒,會使口中感覺發膩和粗重;
所以可以說,較長的收尾和平衡是葡萄酒優質的一個標志。
復雜性:所有偉大的葡萄酒都是復雜的。復雜特質的葡萄酒有著多種不同的酒香和風味。一款酒如果是特別復雜的話,每次你嘗的時候,都會發現不同的風味或微妙的差別;風味在你的杯子里不斷發展變化。對應的來說,一款帶有很少香氣和風味的葡萄酒,我們稱之為「簡單」。當然葡萄酒並不是說一定要復雜才能令人愉悅的;很多簡單易飲的葡萄酒也能帶給我們不少快樂。
2. 請教如何用簡單方法鑒別白葡萄酒真偽!!!
第一步,看酒瓶外觀: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
看酒瓶的封蓋內是否有異樣?有沒有容被打開過的痕跡?
看酒瓶的背面標簽上面的國際條形碼是否是以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3。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中國法律,所有進品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 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第二步,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
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註: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
酒質變壞的顏色有渾濁感。
第三步,看酒塞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第四步,聞葡萄酒氣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第五步,品嘗葡萄酒的口感: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
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
好葡萄酒飲用時應該令人神清氣爽。
放一點小蘇打,溶解後顏色變暗則說明是真的,不變色或變淺則說明是假的
3. 如何自製白葡萄酒
釀白葡萄酒比釀紅葡萄酒復雜了點,關鍵在於清汁、低溫發酵,取汁、發酵過程避免接觸空氣的氧化。
1。白葡萄酒是清純葡萄汁發酵。新鮮葡萄回來後要立即壓榨取汁(盡量縮短操作時間,或者在密封塑料代內隔氧取汁),避免葡萄汁氧化,而後將葡萄汁滿瓶(防止氧化)低溫(防止在清汁前發酵啟動,放入冰箱保鮮層)靜置幾天後沉澱澄清,再後是用虹吸法吸出清汁,將沉澱的渾濁底子丟掉(呵呵,挺浪費的)。
2。白葡萄酒發酵溫度底(18-20度),盡量低溫緩慢發酵,據說會使酒更細膩。對於北方大部分地區來說,成熟葡萄收獲季節是10月前後,此時的溫度還在25度左右,所以,對於沒有製冷控溫發酵罐的廠家來說,做好白葡萄酒是件困難的事。
做10斤8斤白葡萄酒的方法是,裝瓶里放冰箱等待,等到氣溫降到20度以下的時候,再拿出來開始讓它慢慢發酵。
3。氣溫底,發酵速度緩慢,而且要盡量隔絕氧氣,所以採取在密封的瓶子每天定時放幾次氣的方法。
4。發酵結束立即虹吸除酒泥,滿瓶密封存放,呆過冬時再次虹吸出去酒石等沉澱。
5。白酒喝可以喝新鮮,過年的時候喝就合適。
4. 白葡萄酒怎麼喝最好
1.對於清淡無橡木桶味的干白葡萄酒來說,其口感清爽,酸度高,非常適合餐前的開胃酒。適合配搭生蚝等蚌殼類的海鮮冷盤。清淡的蒸魚,或白灼的海鮮也很對味。味道稍濃一點的,可以配簡單烹調的雞胸肉或豬裡脊。乳酪方面則是常帶酸的山羊奶乳酪是最佳的選擇。
2.甘甜濃厚型的白葡萄酒,可以搭配更有分量的菜色。這一類以霞多麗干白酒為典型,通常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口感圓潤,酒香也比較濃。與龍蝦、甘貝、螯蝦、螃蟹等做成的料理在口味上很契合;比較濃的,甚至可以配生煎鵝肝等較濃膩的前菜。加了鮮奶油醬汁的魚或禽類也可選擇這類白酒。不過,由於有橡木味,最好避免清淡的海鮮料理。
3.以麝香為代表的果香濃郁型干白酒,常有熱帶水果的甜香味,而且口感偏圓潤,酸度較低,獨特的風味非常適合用來搭配香氣濃郁,或富含香料、口味奇特的菜餚。麝香就特別適合難配酒的蘆筍。
4.半甜型的雷司令白酒,通常只是單喝,也可與較辛辣的印度菜、常帶甜味的日本料理或甚至有甜味的中式醬料特別契合,還可以和比較有個性的醬汁搭配,像咖哩、蝦醬、沙茶醬等搭配。另外,高酸度低甜度的甜品或者以水果入菜帶甜味的菜色,都值得一試。
5.甜味重的白酒類型眾多,貴腐甜酒香氣豐沛,口感濃甜,通常搭配飯後甜點最為恰當,也常被用來搭配肥鵝肝或是藍霉乳酪。葡萄結冰後榨汁釀成的冰酒,由於其酸味和甜味都很高,很適合搭配新鮮水果慕思或水果塔等。
5. 雪當利白葡萄酒
聖卡羅珍藏雪當利白葡萄酒Santa Carolina - Reserva Chardonnay 年份: 2007規格: 750ml產區:蘭佩谷級別:卡薩布蘭卡谷
呈現出亮麗的金黃色。混合了梨、無花果、菠蘿和香蕉等多種水果的香味。一旦入口,該酒將帶你領略成熟的熱帶果香、柔和的黃油味和隱隱約約的香草及太妃糖的味道。
Santa Carolina Chardonnay Reserva owns a bright gold/yellow colour. It features an intense combination of fruity aromas of pear, figs, pineapple and bananas. On the palate, this fruity, fresh and well-balanced wine features ripe tropical fruit and a soft, mild buttery texture, with hints of vanilla and toffee.
在智利國內,她是深受歡迎的老品牌,擁有超過130年的釀酒歷史;在國際上,她幾乎是無人不識的智利葡萄酒三大品牌之一,一個用女人的名字來命名的品牌聖卡羅。這位女士就是聖卡羅酒庄的創始人Dona Luis Pereira的太太Dona Carolina Iniguez。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愛,Dona Luis Pereira毅然決定用太太的名字Carolina來命名自己最鍾愛的釀酒事業,以象徵他對太太的愛像葡萄美酒那樣醇厚、豐富,代代相傳,流香百世。當然在酒庄名稱的翻譯上,我們只能選用簡易的名稱聖卡羅,方便大家記憶。 追溯時光,回到1875年,躊躇滿志的Dona Luis Pereira打算在智利這片土地上大展身手,他覺得智利的土壤和氣候都非常適宜釀造葡萄酒,為此,他邀請了著名的酒類學家Germain Bachelet偕同三位釀酒專家從法國波爾多帶著貴族名種的葡萄樹根來到了智利,兩家人聯合一起開始了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制。他們最終選定了智利最優質的土壤美寶谷(Maipo Valley)來種植嘉本納沙威濃、梅樂、白沙威濃和雪當利等法國名種葡萄。同時,為了讓釀制出來的葡萄酒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他們聘用了當時法國最有名的建築設計師Emile Doyer設計存酒的酒窖。這個酒窖設計精美,通風良好,溫度和濕度控製得恰到好處。現在,聖卡羅的酒窖因其經典的設計,已經成為國家級的保護文物,至今仍在繼續使用,這可是他們一直引以為傲的事呢。 對於聖卡羅酒庄來說,值得炫耀的不僅僅是一個酒窖。原來,聖卡羅葡萄園里的葡萄樹是由最正宗的法國波爾多葡萄樹發展而來的。相信大家都不會忘記,19世紀那一場蚜蟲的災難,摧毀了幾乎所有的法國波爾多葡萄園。現在,法國名莊裡種植的葡萄樹全部都是後期嫁接了美國葡萄樹後的變種。富有遠見的Dona Luis Pereira早在這場災難發生之前就把這珍貴的葡萄樹根帶到了智利,從而令這些樹苗避過了這場浩劫。因此,現在葡萄園里所生長的仍然是擁有千年釀酒歷史的法國名庄最正宗的葡萄樹繁衍下來的後代。既然擁有優良的貴族血統,當然還需要一位資深的釀酒師來把她調教成一款品質上乘的精品酒。目前,率領聖卡羅酒庄的首席釀酒師是Consuelo Marin。她在聖卡羅酒庄工作已經十年了,從小就在酒鄉長大的她是一個酷愛大自然的女孩,非常喜歡繪畫。她把對大自然的熱愛融入到葡萄酒的釀制過程中,就像對待她的繪畫作品那樣將葡萄酒打造成為一款藝術品是她的追求。 聖卡羅的葡萄酒有五個主要級別的產品,其中VSC系列是她的旗艦產品。她是採用庄園里質量最好、樹齡最老的葡萄樹所結出的果實釀造而成的,是一個高貴而且限量生產的葡萄酒系列。其次是聖卡羅的家族珍藏系列(Reserva de Familia),這個系列早在1875年庄園創建的時候就已經有了,當年莊主Don Luis Pereira經常會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選用聖卡羅家族珍藏的好酒來款待貴賓,足見此酒的份量。至於Barrica精選系列則是另外一個中高檔的產品,她主要是選用特定葡萄園里的優質葡萄釀造,用手工採摘,有極富個性的風味、酒質幽雅醇厚。第四個級別是庄園珍藏系列,是選用庄園里品質較好的葡萄釀造,所有酒都經橡木桶陳放,味道更復雜,酒質更圓潤。最後一個系列是葡萄品種系列Varietales,此系列產品非常經濟實惠,採用單一葡萄品種釀造,易飲易明,是智利非常受歡迎的日常餐酒。
6. 簡雷昂 霞多麗干白葡萄酒750ml/瓶求解
分類:葡萄抄酒 商品名稱:襲簡雷昂霞多麗干白葡萄酒750ml/瓶品牌:簡雷昂簡雷昂霞多麗干白葡萄酒750ml/瓶 簡介泛綠的淺金色。香氣強勁,起初是突出的橡木陳釀氣息(香草、烤麵包和
7. 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根據兩句詩說描寫的情景畫一幅簡筆畫
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作品注釋
涼州詞:唐樂府名,《晉書 地理志》:「漢改雍州為涼州」,《樂苑》:「涼州宮詞曲,開元中,西涼都督郭知運所進」, 屬《近代曲辭》,是《涼州曲》的唱詞,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涼州詞:王翰寫有《涼州詞》兩首,慷慨悲壯,廣為流傳。而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夜光杯:用白玉製成的酒杯,光可照明,這里指華貴而精美的酒杯。據《海內十洲記》所載,為周穆王時西胡所獻之寶。
欲:將要。
琵琶:這里指作戰時用來發出號角的聲音時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鳴奏助興。
沙場:平坦空曠的沙地,古時多指戰場。
君:你。
征戰:打仗。
白話譯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滿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們彈奏起急促歡快的琵琶聲助興催飲,想到即將跨馬奔赴沙場殺敵報國,戰士們個個豪情滿懷。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戰場上又何妨?此次出征為國效力,本來就打算馬革裹屍,沒有準備活著回來。
《涼州詞二首》是唐代詩人王翰的組詩作品。其中的這第一首詩渲染了出征前盛大華貴的酒筵以及戰士們痛快豪飲的場面,表現了戰士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曠達、奔放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意境開闊,語言華美,節奏明快,富有浪漫氣息。
詩人以飽蘸激情的筆觸,用鏗鏘激越的音調,奇麗耀眼的詞語,定下這開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猶如突然間拉開帷幕,在人們的眼前展現出五光十色、琳琅滿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這景象使人驚喜,使人興奮,為全詩的抒情創造了氣氛,定下了基調。
文學賞析
第二句開頭的「欲飲」二字,渲染出這美酒佳餚盛宴的不凡的誘人魅力,表現出將士們那種豪爽開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飲」未得之時,樂隊奏起了琵琶,酒宴開始了,那急促歡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將士們舉杯痛飲,使已經熱烈的氣氛頓時沸騰起來。這句詩改變了七字句慣用的音節,採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強了它的感染力。這里的「催字」,有人說是催出發,和下文似乎難以貫通。有人解釋為:催盡管催,飲還是照飲。這也不切合將士們豪放俊爽的精神狀態。「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聯想到「出發」,其實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來就是騎在馬上彈奏的。「琵琶馬上催」,是著意渲染一種歡快宴飲的場面。
詩的三、四句是寫筵席上的暢飲和勸酒。過去曾有人認為這兩句「作曠達語,倍覺悲痛」。還有人說:「故作豪飲之詞,然悲感已極」。話雖不同,但都離不開一個「悲」字。後來更有用低沉、悲涼、感傷、反戰等等詞語來概括這首詩的思想感情的,依據也是三四兩句,特別是末句。「古來征戰幾人回」,顯然是一種誇張的說法。清代施補華說這兩句詩:「作悲傷語讀便淺,作諧謔語讀便妙,在學人領悟。」(《峴佣說詩》)之所以說「作悲傷語讀便淺」,是因為它不是在宣揚戰爭的可怕,也不是表現對戎馬生涯的厭惡,更不是對生命不保的哀嘆。回過頭去看看那歡宴的場面:耳聽著陣陣歡快、激越的琵琶聲,將士們真是興致飛揚,你斟我酌,一陣痛飲之後,便醉意微微了。也許有人想放杯了吧,這時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麼,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場,也請諸位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早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見這三、四兩句正是席間的勸酒之詞,而並不是什麼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境和性格特徵的「理由」。「醉卧沙場」,表現出來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這和豪華的筵席所顯示的熱烈氣氛是一致的。這是一個歡樂的盛宴,那場面和意境決不是一兩個人在那兒淺斟低酌,借酒澆愁。它那明快的語言、跳動跌宕的節奏所反映出來的情緒是奔放的,狂熱的;它展現出的是一種激動和嚮往的藝術魅力,這正是盛唐邊塞詩的特色。
也有人認為全詩抒發的是反戰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戰爭以來生還者極少的悲慘事實,卻出以豪邁曠達之筆,表現了一種視死如歸的悲壯情緒,這就使人透過這種貌似豪放曠達的胸懷,更加看清了軍人們心靈深處的憂傷與幻滅。
8. 白葡萄酒的做法
葡萄酒在現代生活中,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具有高貴的象徵和保健功能廣受人們的喜愛,消費量不斷增大。葡萄酒是一種低度營養酒,清晰透明,醇香可口,其維生素含量豐富,並含有錳、鋅、鉬、硒等微量元素常飲能治療貧血,防止動脈硬化低血壓和腦血管等疾病,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市場上葡萄價格低廉,可自己動手釀制葡萄酒,沒有添加劑和防腐劑,是一種沒有污染的純綠色飲品。下面介紹一下家庭釀制葡萄酒的操作規程。
方法一:
第一步 :買葡萄
選購葡萄時,可以挑選一些熟透的葡萄,哪怕是一顆顆散落的葡萄也不要緊。這些葡萄一是容易發酵,二是價位相對較低。常見的葡萄、提子、馬奶子等,都可以用來製作葡萄酒。
第二步 :洗葡萄
由於葡萄表皮很可能殘留農葯,清洗葡萄的環節就相當重要,最好能夠逐顆清洗,再用自來水反復沖洗,同時剔除爛葡萄。
第三步 :晾乾葡萄
把葡萄盛在能漏水的容器中,等葡萄表面沒有水珠時就可以開始准備倒人酒壇了。
第四步 :選擇容器
酒壇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是玻璃瓶,但不主張用塑料容器,因塑料很可能會與酒精發生化學反應並產生一些有毒物質 ,有害人體健康。
第五步 :握好葡萄放進容器
雙手洗凈後,直接握葡萄,操作方法是:抓起一把葡萄使勁一握,然後放人酒壇中,再把糖放在葡萄上面,葡萄和糖的比例是 10:3,即 10公斤葡萄放 3公斤糖(不喜歡吃甜的朋友,可以放2公斤糖,但是不能不放糖,因為糖是葡萄發酵的重要因素)。
第六步 :加封保存
將酒壇子密封。如果是陶瓷罐,可以到賣黃酒的小店要點酒泥,加水後糊住封口。加封後,酒壇子需放在陰涼處保存,平時不要隨意去翻動或打開蓋子。
第七步 :啟封
天熱時,葡萄發酵時間需要 20天至一個月左右。啟封後,撈出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注意,如果喜歡酒勁足一點,只需延遲啟封時間就行了。啟封後,每一次舀出葡萄酒後,別忘蓋好酒壇的蓋子,以免酒味揮發。
方法二:
一、葡萄的選擇、清洗與破碎。選擇充分成熟的葡萄。用水反復沖洗葡萄,同時剔除爛葡萄並除梗,控凈水分備用。注意不要使用洗滌劑等用品,因為葡萄表面有天然酵母。然後用手或木棒將葡萄擠破,去除果梗。容器為塑料盆或鋁盆,不能用鐵制容器。紅葡萄破碎後可以直接進入發酵,白葡萄破碎後過濾取汁進行發酵。
二、調整葡萄汁。成熟的葡萄如果含糖量在 17%時,可產酒精度為 10度左右的葡萄酒。市場上買來的葡萄大多含糖量在 15~20%左右 ,如想葡萄酒度數增加 l度 ,可在 1升的葡萄汁中添加 17g糖;或直接在 10斤葡萄中加 2~3斤糖即可。具體操作為:先將糖溶解在少量的葡萄汁中,再倒入葡萄汁中。
三、初發酵。發酵缸可選擇瓷缸、瓷壇、玻璃缸等。葡萄皮表面攜帶有天然酵母菌,所以自製葡萄酒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加酵母。將調整後的葡萄漿放入己消毒的發酵缸中,容積占 80%,以防發酵旺盛時汁液溢出容器。發酵時,每天用木棍攪拌 4次(白天兩次,晚上兩次)。發酵過程中產生的 CO2會把果皮等托起浮在液面形成酒帽,要把酒帽壓下,這樣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
霉,變酸,同時可將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且排出 CO2使酵母得到氧氣,各部分發酵均勻。在 26-30~C的溫度下,初發酵經過 7--10天就能基本完成。若溫度過低,可能延長到15天左右。
四、過濾。當葡萄液中的氣泡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靜時,酒精味很濃、糖分相對很少,汁液開始清晰,即為初發酵結束。用干凈的管子把上層汁液虹吸,餘下的進行過濾,過濾的方法是用潔凈的布袋或紗布,進行擠壓或扭壓。
五 、後發酵及陳釀 。用分離出來的汁液,借著分離時帶入的氧氣使酵母恢復活動,酒中殘糖繼續發酵以提高酒度,此階段適溫為20℃。後發酵期間必須將容器裝滿(我們稱之為添缸),並且嚴格密閉。由於殘糖低發酵速度緩慢,發酵期較長,約需在 1個月內完成。後發酵結束後立即倒缸去除沉澱。經過後發酵酒中的酸與酒精發生作用產生清香的酯,加強了酒的穩定性。在後發酵及陳釀期間要進行多次倒酒。一般在釀酒的第一個冬天進行第一次倒酒,翌年春、夏、秋、冬各倒1次。釀酒後第 1年的酒稱為新酒,2~3年的酒稱為陳酒。貯藏時間越長,味道越濃,穩定性也越強。
六、澄清。葡萄酒除應具有色、香、味等品質外,還必須澄清、透明。自然澄清需要很長時間,若想快速澄清可採用加雞蛋 清的方法,具體方法為:每 100升酒加 2~3個蛋清,加蛋清前,要將蛋清打成沫狀,加少量酒攪勻再加入酒中,充分攪拌均勻,靜止 8~10天後即可 。
七、葡萄酒的調配。如飲用干酒葡萄無須調配即可飲用,也可根據個人口味不同,適當對葡萄酒進行調配,提高葡萄酒度、甜度或酸度,調製成適口的各類葡萄酒。
八、貯藏。家中貯藏葡萄酒,應注意保管,理論溫度 l2 度左右,7~18度都可以。要求避光,因為紫外線會使酒早 熟 ;貯藏缸或壇要密封,防止空氣進入,避免葡萄酒氧化;貯藏地過於潮濕,容易滋生細菌。取用時可一次取夠幾天飲用的量,然後把蓋子蓋嚴,放進冰箱保存,隨時飲用 。
方法三:
家釀葡萄酒的總體流程為原料選擇一消毒一漂洗一去梗一破碎一主發酵一去皮渣(渣集中在一起加糖繼續發酵至皮中營養耗盡,單獨貯存飲用或烹飪用)一後發酵一陳釀貯藏。具體過程 :
1)器皿准備。家庭釀酒總量一般在 10-100 kg,可用陶瓷缸或壇子。①發酵用的缸或壇等容器要有合適的封口蓋,能緊封缸(壇)的口。容器底邊有排料口更佳。②家庭自釀葡萄酒常用 5 kg裝的色拉油瓶或大可樂瓶等飲料瓶,容易收集、清洗。⑧攪拌用的棍、虹吸酒的塑膠管。50~100 ml的大注射器。所有容器和用具要依次用去污劑、清水、涼開水洗凈,再用 75%的酒精或高度白酒洗涮消毒。
2)原料選擇與處理。① 原料選擇。葡萄要充分成熟,在含糖量達到最高、含酸量降低到最低時採收為宜。釀紅葡萄酒的品種有佳里釀、巨峰、蛟龍珠、玫瑰香等,釀白葡萄酒的品種有龍眼、白羽、白雅等。家庭釀酒碰到合適的葡萄就可以了,不必追求專業品種。帶果皮釀造,就選擇果皮顏色深的。② 原料處理。將原料葡萄用清水沖洗干凈 ,除去果梗、青粒、霉粒等,以避免釀造的酒有異味。器具盡量使用好的不銹鋼用具,處理時葡萄籽不能壓碎,破籽會使酒產生澀味。
3)果汁中加糖。每產生 1%酒精度需要1.7g砂糖,釀出的葡萄酒其酒精度要達12%以上,才能長期保存。優質葡萄採收後,含糖量可達 17%~19%,般市售葡萄含糖量在 8%~14%之間。為了使酒精度達到12%以上,需要向果汁中加糖。一般加糖量為每 10 酒汁加 1~2糖。
4)主發酵。發酵是將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經酵母的作用產生酒和二氧化碳。紅葡萄酒的主發酵過程皮汁是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時已接人汁中,因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家庭自製葡萄在發酵時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主發酵的溫度控制在 15~25℃最好,不應超過 35℃。一般在超過 32℃時就要降溫。在 20~30℃條件下發酵 3-20 天。發酵開始有少量氣泡產生,隨著二氧化碳放出量增加,進入發酵高峰,泡沫上下翻滾並發出聲響,汁液溫度升高,糖分則下降。一般 2-3天後,就能分次加入白糖。主發酵需要空氣,目的是促使釀酒酵母繁殖。當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糖分下降到 1%左右,汁液開始清晰,膠體皮渣下沉,表示主發酵已接近完成,一般需 3~5天。此時,可採用虹吸法吸出清汁。之後,把皮渣放在一起加糖繼續發酵,再吸出清汁,此過程叫新酒分離。主發酵時,原料只裝瓶容積的 3/4。在主發酵開始 3~5天 ,每天攪拌或搖動 1~2次 ,使果皮充分接觸汁液。
5)後發酵。新酒分離出來後,就要盛入密閉容器中(大的果汁或可樂瓶)。如果覺得酒度不夠,可以再加糖,繼續發酵,以提高酒度。後發酵3~5周後,虹吸出清汁,裝滿新桶並蓋嚴。在15-18℃條件下需30天左右。
6)陳釀。在 8~12℃條件下需換桶 3~4次。第 1次在發酵後的 8~1O天;第 2次在頭次換桶後5O天;第3次在第 2次換桶後 90天。每次換桶最好都採取虹吸法。換桶結束後蓋嚴桶蓋。貯存溫度 10~25℃最適宜
7)澄清。在換桶過程中要及時澄清,方法是 30 L的原酒加入一個雞蛋的蛋清。倒出少量原酒與蛋清攪勻後倒入酒中攪拌,至酒液清澈透明。酒量少時要相應減少蛋清量。家庭釀造出的是干酒,用它作基料人工調配,會有各種特色和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