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鑒賞葡萄酒的入門者應先從哪些方面入手高手指點下,謝謝
你好,請仔細閱讀如下:
葡萄酒鑒賞由很多方面組成,要說完的話,都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行了,現給出品酒部分的給你看吧。
如何持杯
不要把你的大手一把抓住豐滿的杯肚,認為這樣拿杯最穩當,結果是手掌的溫度令杯中的酒開始升溫,特別是對於適飲溫度比較低的白葡萄酒和香檳、汽泡酒更不得體。握杯的手同時擋住了酒的身體,難以觀察它的顏色。
不必擔心持不穩酒杯,一個標準的葡萄酒杯腿有著足夠的空間來讓你握住,你也可以嘗試著像行家一樣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杯座。如果不習慣,不妨在杯腳到杯底之間,找到自己認為舒適的姿勢便可。
有時候我們會在電影里看到外國人拿酒杯也不一定是如此正規,許多好萊塢明星在電影節上也一樣用手捏住香檳杯的杯肚,為何他們如此握杯?這個問題在法國葡萄酒文化大使那裡的答案是:當他們站著或者走動的時候,可能會握住杯肚來以防酒液濺出來弄臟衣服。看來不是所有人都有把握能把細細的杯腿抓穩,而我猜想,並不是所有的外國人都非常了解葡萄酒文化,特別是在美國,他們有一部份人是喝著可樂或者啤酒長大,而在歐洲,由於氣候的原因,手掌的溫度或許不會對酒產生太大的影響,隨意的時候,法國人或許也會把姆指和食指伸到杯肚上去,以便於他們熱愛用雙手做誇張手勢的習慣。但是真正懂得葡萄酒的哪一個國家的人都不會這樣握杯,它除了是一個優雅的姿勢之外,還能在碰杯時帶來清脆美麗的聲音,如果是兩只被握住肚子的杯,它們相碰時一定是有點郁悶的響聲。
如何觀酒色
色、香、味是葡萄酒的三大要素,一杯酒,首先從觀色開始。
舉起酒杯透著光線觀看它的顏色。自然光是最適合觀察酒色的光源,螢光燈會令酒呈現不健康的紫褐色。正常的酒在光線下晶瑩無雜質,如果有渾濁的狀態,便是已壞掉的酒。
把酒杯傾斜45度,在白色的背景下進一步觀察酒的顏色。一般可以在酒杯後面襯一張白紙,為了便於觀察酒色,專業的品酒桌會選擇白色大理石當桌面。
紅葡萄酒的成長顏色一般是由紫色、紫紅色、棕紅色、褐色、淡褐色之間轉化。十六歲女孩子般的紅葡萄酒呈現著鮮亮的紫色,二十五歲的女人般的紅葡萄酒呈現紅色李子般的紫紅色,三十五歲的少婦呈現著成熟的棕紅色,當紅葡萄酒老了,它便是一種褐色甚至是夕陽落下之後的暗淡褐黃色。
白葡萄酒的成長顏色是從淺綠色、黃色、金黃色、深黃、金色、琥珀色之間轉化。少年的白葡萄酒像是青蔥的小草地,酒體中帶有淺淺的綠光;由於酒中的黃色素和微量的單寧氣化後會逐漸變為稻草黃或金黃,一般適合年輕時飲用的白葡萄酒金黃色時表示酒開始衰才,而適久存的白葡萄酒則可能正值最佳飲用期。若再經數十年的儲存酒色將變為琥珀色或者金色,有時略帶橙黃色反光,但幾乎所有干白酒都無法儲存到這種顏色,只有少數貴族白酒在呈顯琥珀色的時候表示正值其顛峰期。
如何搖杯
為了增加酒與空氣的接觸面,讓它的香味充分散發,促進它的氧化,我們要搖晃手中的酒杯。關於要順時針的搖還是逆時針的搖,留到下次遇上偏執的法國人再與他們去理論。一開始喝葡萄酒的人,還沒從握杯肚到捏杯腿中緩過神來,又要開始耍雜技般地搖起杯子,內心的恐怖一直隨著酒液的搖搖晃晃而揮之不去,最可怕的就是一個不小心,把酒飛到旁邊男人的白襯衣上,或者濺濕自己的胸。搖杯考驗著你喝酒的里程和對手中酒杯的重心把握,杯子搖得足夠多的人一般可以很漂亮地把杯子里的美人旋轉起來,而那些不經常搖杯的人總是小心翼翼轉動手腕。倒是有一個極為簡單的辦法來體會酒杯的重心:把酒杯放在桌子上,用食指和中指壓住杯底,在桌子上轉動,此種搖法可以很簡易地穩住酒的重心,不易於把酒搖出杯子。看著瑰麗的葡萄酒像紅舞裙一樣翩翩飛舞,就像你的舞伴已經在懷里輕盈地旋轉起來,同時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白葡萄酒便不必搖得如此劇烈,以避免酒的香氣過分散失。
而正吐著汽泡的香檳,更不需要勞駕你的手腕了,只需把杯子放到耳邊,傾聽香檳獨有的私語。
什麼是掛杯?
旋轉的葡萄酒停下來時,有一種透明的液體會附著於杯子內側,形成小酒滴往下流,稱為掛杯。這些小酒滴的成分主要是酒精,因此,如果小水滴多並且在杯壁上滯留的時間長,證明酒精的含量和含糖量比較高,掛杯與酒的品質並無關系,它只用來檢測酒里所含有的物質多少和酒精度的高低。酒精度越高的酒,掛杯流下來的時間越慢,同時也說明此酒的酒體比較豐厚,反之則是酒精度較低、輕度酒體。
如何入口?
這么簡單的事情如此大費口舌似乎有些可笑,但是酒如何入口卻真的有學問。不同的烈酒會講究停留在口腔的時間長短,而葡萄酒,是所有的酒裡面需要停留在口腔里時間最長的酒。不要淺淺地抿一口,如此無法完全體會它的全部,進入口腔的酒要足夠充滿整個口腔卻又要留出一點空間來讓它轉動。舌頭上的味蕾可以感受甜、咸、酸、苦四種味道,甜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鹹味味蕾在舌緣,酸味在舌頭後緣兩側,苦味則在舌根。甜味和酸味是葡萄酒中常出現的主要味道,苦味則只是偶爾出現而已,主要來自酒中的酚類物質,鹹味則不太容易察覺,主要來自酒中的礦物質。
除了味覺之外,口中葡萄酒的香味會透過口鼻之間的腔道被嗅覺感應到。入口之後的葡萄酒溫度升高,會開始散發出新的香味。為了清楚感受口中的香味,可以把酒含在口中,輕吸一口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直到所有味蕾都一一和它擁抱親吻之後,把酒吞下,香氣仍然會在口腔里回轉。如果急急把酒吞下去,便無法體會到酒里的世界,一口酒是一本書,要把它的每一章都翻看過再合上,而不要只看了封面便匆匆把它送走。
體會酒香
葡萄酒在成熟過程中千變萬化的各種酒香是品酒過程中最引人入勝的部分,卻同時也是我們所知最少的部分。葡萄酒香分為:一、葡萄原有的酒香,二、葡萄經發酵產生的氣味,三、陳年酒香。隨著儲存的時間,前兩種香味將慢慢被稱為「Bouquet」的陳年酒香所取代。葡萄酒中的乙醇、揮發酸和酯化物是造成陳年酒香的主要因素。此外還原變化也是酒香變化的主因。
並非所有的葡萄酒都會發展出「Bouquet」,一般普通的白酒、玫瑰紅酒及清淡型紅葡萄酒富含前兩種酒香,卻很難經得起一、兩年以上的儲存,有些五六個月後香味就開始變質。
大部分白葡萄酒吸引人的是年輕時來自葡萄及發酵的花香和果香,但有些優質耐久存的白葡萄酒在經數年的瓶中儲存後其香味會逐漸變為果醬、糖漬及酒漬水果和水果乾等較濃重的水果香。之後杏仁、核桃等乾果味及葯草味也將慢慢發展出來,使酒香變得豐富且濃郁。太老的白酒則常有肉桂、桂葉和肉豆蔻 (Muscade)等香料味及松露(Truffle)等菌菇味。
紅葡萄酒的陳年香氣通常在收成後的隔年夏天就會開始出現,幾年後將取代年輕酒香成為主要香味。紅酒香味變化的過程除了像白酒一樣由新鮮果香轉化成糖漬水果等濃重果香外,同時也根據品種或產區特性會出現各種不同的香味,如胡椒等香料味,蕨類等植物味,麝香等動物香或咖啡等焙烤味,同時酒香也將變得更和諧和餘味更長。過了極盛期的紅酒香味會逐漸消失且失去豐富性,但偶爾會出現松露、煙草和茶葉等稀有香味。此外,在老化過程中,酒香常會消失或變淡一段時間,之後再迴光返照地出現更濃郁豐富的果香。
葡萄酒香的豐富變化是葡萄酒最吸引人的地方。葡萄酒的香味和葡萄品種、釀造法、酒齡、年份、土質以及儲存時間的長短等等都有關聯。葡萄酒香味的品嘗可以從香味的濃度,品質以及種類三方面來看。香味引人的佳釀除了香味濃郁之外,是否細致優雅,豐富多樣,都是欣賞酒香的重點。
開瓶之後,隨著時間及氧化的不同程度,葡萄酒會循序散發出不同的香味。為了感受變化,可以先聞靜止時的酒香,再開始圈狀地晃動酒杯,促進酒與空氣的接觸,以感受香味的變化。每隔一段時間,因不同的氧化程度,香味會變換出多樣風貌。上等的葡萄酒不僅香氣要豐富有特色,而且更要有層次感,能夠變化多端。
品酒的次序
在安排品酒的次序時,最好將較清淡的酒安排在前面,可減少先品的酒對後品的酒造成干擾。所以通常干白酒會在紅酒之前,甜型酒會在干型酒之後,年份新的在年份老的之前。這是通則,例如年份較差的酒,即使陳年較長時間,也應安排在前面才合適。主要原則在於味道越重、越是香甜濃郁的酒應盡量安排到最後。
如何簡單地判斷是否好酒
判斷是否好酒的方法很簡單,只要酒含在口中感覺舒服就是好酒。每一瓶酒都有它自己的特點,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好酒,當然,這無法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唯有自己親口試了才能確定。
要判斷這瓶自己喜歡的酒是否優質,先觀顏色是否深澈透明有光澤;再聞其香味是否濃郁、品其味柔滑、復雜、平衡、優雅、有層次;最後回味是否平衡、優雅和長久。
品質越是好的葡萄酒越能帶給你一飲難忘的魅力,就猶如出眾的美女一樣,讓人過目不忘並深深印在腦中。如果你還沒有這種體驗,那麼證明你還沒有接觸到真正優質的葡萄酒。繼續多喝吧,你的品鑒能力也會隨著實際經驗的豐富而提升起來!
影響葡萄酒味道變化的因素
我們認為葡萄酒的味道會隨著成長的年份、喝酒的環境、喝酒人的心情而變化。何解?來自同一個庄園同一個年份的葡萄酒,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空間品嘗會有差異,這是十分正常的。因為葡萄酒是一個活的個體,不同的儲存條件、不同的開酒時間、飲用溫度會令酒產生不可預見的變化。還有,喝酒的人在什麼場合喝,什麼心情喝也會影響你對葡萄酒的感覺。總而言之,葡萄酒就是一個變化多端的奇妙液體,你會在她身上不斷地發現新的東西。
尋找酒里的氣味
葡萄酒的香味多半用生活中常有的香味作為描述的依據,我們也可以拿自己記憶中熟悉的香味來形容聞到的香味。在辨識時可先找出主香味,再慢慢找出其它附屬香味;先找出是屬於哪一大類的香味,再細分出是哪一種。較常在葡萄酒中聞到的味道可以略分為八大類,可以試著在你的下一杯酒里去尋找它們。
花香。屬於年輕葡萄酒比較常有的香味,久存之後會逐漸變淡消失。
水果香。是年輕新鮮的葡萄酒最常有的香味,隨著儲存的時間,新鮮水果香會逐漸變為較濃重的成熟果香。
乾果香。經過一段時期的瓶中培養,新鮮的水果香會慢慢轉變成果醬或糖漬水果的香味,甚至趨近於水果酒或乾果等較厚重濃膩的香味,是甜酒類常有的香味。
香料。這一類的香味除了來自橡木桶的香草味之外,大部分屬於葡萄酒成熟後發展出來的香味。
植物性香。葡萄酒中的植物性香非常多元,主要屬陳年香味。
動物性香。耐久存的紅酒經過長年的瓶中培養之後,濃郁腥烈的動物性香味會開始出現。產於西班牙和法國南部的Morvedre種葡萄釀成的紅酒經常有濃烈的動物性香味。
熏烤烘焙香。此類的香味和橡木桶中的培養有所關聯,特別是橡木桶在製造時熏烤的不同程度會影響酒中香味的變化。
其它類酒香。葡萄酒的香味非常的豐富多變,除了前面介紹的七類香味外,還有許多其它類型的香味
註:每一條答案,都匯聚著回答者的付出,請在選擇滿意答案後的選項時,慎重點選你的選擇。
『貳』 如何選購法國葡萄酒
酒標上豐富的信息,比價格更可靠。
AOC法定產區名稱。
酒精含量
在酒庄裝瓶,「Mis en Bouteille au Chateau」就是「在酒庄裝瓶」的意思,屬於品質最有保證的酒。非必要說明。
波爾多佳釀。「Grand Vin de Bordeaux」
酒庄的招牌圖片、照片
收成年分,酒必須用當年的酒釀制。
酒庄名稱
容量
生產批號ゴ星號是解讀重點。當然各產區的標簽略有不同,但基本的訊息是不會缺少的。
酒的類別:前面已說明法國葡萄酒的分類。在AOC法定產區酒類中,地名的標識在行政區級別上越小,酒越好。好產地的酒便是好酒。
裝瓶說明:「Mis ……」即在某地裝瓶,同樣是裝瓶地點的行政級別越小,酒越好。
酒庄的名稱:投資或精選好酒時最有用途。各區的酒都有自己的酒園分級榜可資參考,如波爾多區就可參考1855年的吉倫特特級酒園分級榜。欲知榜外名園就務請高人指點。
酒的年份:尤其對於投資者而言,是要緊的學問。好產地加好年份,酒自然好上加好。對於使用單一品種釀酒的酒區(如勃艮第,阿爾薩斯),年份更為重要。同一酒庄的酒,年份好的價格比年份差的高出不止數倍。對於喝酒的人而言,年份是判定適合飲用期的參照。
釀造葡萄酒有五要素:地理、土壤、氣候、葡萄、釀造技術,氣候要素以年份顯現,其餘四要素以產地確認。
3.法國葡萄酒酒標用語
appellation Controlee: 法定產區葡萄酒(AOC)
blane: 白葡萄酒(blanc de blanc指白葡萄釀的白酒)
brut: 香檳酒用語,不甜
Cave cooperative: 制酒合作社
chateau: 城堡酒庄
demi-Sec: 半干型葡萄酒,含些微糖份
domaine: 獨立酒庄
grand cru: 特等葡萄園,特等酒庄
mies en bouteille an ( de)在……裝瓶
mllesime: 年份
negociant: 葡萄酒商·(向酒農購買葡萄或已釀好的葡萄酒,經加工後裝瓶出售)。
premier(ler) Cru: 一等葡萄園,勃艮第的分級,介於特等葡萄園和普通葡萄園之間。
proprietaire recoltant: 自己生產和釀造的葡萄農
rose: 玫瑰紅酒
rouge: 紅葡萄酒
sec: 干型葡萄酒,不會糖份
Vin: 葡萄酒
Vin doux natural: 天然甜味葡萄酒
V. V. Q. S. : 優良地區葡萄酒
village: 法定產區中較優良品產地出產的葡萄酒,通常加在法定產區名之後
Vin de pays: 地區葡萄酒,鄉鎮酒。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
『叄』 法國紅酒 高檔酒和餐酒怎麼區分
1、意思不一
高檔酒:又稱AOC,由法國、摩洛哥、瑞士政府授予的權威標簽,來保版護特定產區的優質權葡萄酒。
餐酒:就是搭配一些簡單西餐和法式菜系的普通葡萄酒。
2、產地不一
高檔酒:只能用原產地種植的葡萄釀制。
餐酒:可以用該產區內的葡萄釀制。
3、級別不一
高檔酒:級別比餐酒高。
餐酒:級別比高檔酒中等。
4、注重點不一
高檔酒:注重葡萄酒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培植方式、修剪及釀酒方法。
餐酒:注重口感和酒桌上主菜搭配。
5、勾兌不一
高檔酒:不可和別地葡萄汁勾兌而成。
餐酒:可以由不同地區的葡萄汁勾兌而成。
『肆』 關於法國(各種)葡萄酒的知識,越詳細越好。
我有這方面的資料,很多,給你弄點,自己看。都是我平時搜集的。 你要是嫌看著麻煩,我可以從qq上傳給你。120760064 註明你要的是這些東西啊
法國葡萄酒小史
初識葡萄酒的 N個誤會
紅酒≠葡萄酒
在日常生活中,當談論到葡萄酒,人們更多地使用「紅酒」替代了「葡萄酒」。
假如按照顏色對葡萄酒進行分類,葡萄酒可以被去分為 「紅葡萄酒」、「白葡萄酒」
和「桃紅葡萄酒」,形成 「紅酒」代替「葡萄酒」的說法並不是因為白葡萄酒、桃紅葡
萄酒可以被忽略,在所有的葡萄酒產品種,紅葡萄酒大約佔六成,而白葡萄酒、
桃紅葡萄酒大約佔四成。造成 「紅酒」替代了「葡萄酒」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是國人
鍾情於紅色,紅色往往與喜慶、好運相關聯;其次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紅葡萄酒
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間,商家的過度炒作,使中國目前市場中紅葡萄酒占據將近九
成的市場份額。
當談論葡萄酒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 「紅酒」不能等同於「葡萄酒」,為了對得
起自己更應當關注「白葡萄酒」和「桃紅葡萄酒」,因為它們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干」葡萄酒的內涵
「干紅」、「干白」也是人們談論葡萄酒中使用頻度比較高的術語,對於初次接
觸葡萄酒的人很難理解其內涵。所謂「干」型的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量不大於 4
克」的葡萄酒,這種葡萄酒在品嘗的時候,明顯地不具有甜味。
「干」葡萄酒的稱謂,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證明葡萄酒是舶來的產品。
「干」葡萄酒是譯自英語的「Dry Wine」,「Dry」本意就有「不甜」的意思,假如將 「Dry
Wine」譯作「不甜葡萄酒」,想必就容易理解了。
當然,我們仍然需要繼續稱「Dry Wine」為「干葡萄酒」,除了因為「干葡萄酒」
已經獲得了法律地位,也因為從業者已經習以為常了。
標有 A.O.C.(或 D.O.C.)的葡萄酒≠高質量的葡萄酒
稍有點葡萄酒常識的人都知道,法國葡萄酒中有的酒標上往往標有 A.O.C.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ée)字樣,這是一個「限制使用原產地命名的法律
體系」,法國人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總結自己上千年葡萄酒生產歷史,把不同
的地區影響葡萄酒特性的因素採用法律條文的形式進行規范,之後,在歐洲的其
他國家也效仿這一法律,形成了義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 DOC體系。但是,
當前很多商業宣傳中,把標注有 「A.O.C.(或 D.O.C.)」當作「高質量葡萄酒」推介
給消費者,造成了消費者面對上千歐元一瓶和 10歐元一瓶同一個 A.O.C.的葡萄
酒而實在無法理解 A.O.C.的所要傳遞的信息了。
A.O.C.體系保證的是「葡萄酒的特點與傳統」,而不能簡單地認為「標有 A.O.C.
的葡萄酒就是高質量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年份越老越好
在宣傳葡萄酒文化的時候,經常有這樣的畫面:「主人昏暗的燈光下,布滿
蛛網的酒窖內,取出一瓶老年份(也可能正好是參觀者出生那個年份)的葡萄
酒……(一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撩撥的所有消費者對陳年老酒充滿神往,「老
酒」在市場中也就獲得了更多的追捧,甚至於一度出現過某個獲得市場認知的 「年
份」永遠也銷售不完的怪現象。
葡萄酒不都是越老越好,從量上來說,大部分的葡萄酒不具有多年陳放的潛
質,超過八成的葡萄酒都是適合在生產後幾年內快速飲用,這樣的葡萄酒存放十
幾年之後,可能僅有文物價值了,將新酒標注成為老酒是另外一回事。
葡萄酒的味道≠酸+澀
在多次品嘗中法庄園的葡萄酒時,有人疑惑地問:「你的酒不酸啊?」或者「不
夠澀啊?」。以此作為例證,首先沒有貶低發問人的想法,只是為了說明:在市
場中,有人在誤導消費者,把自己手中「酸、澀」的葡萄酒宣傳成為「葡萄酒的特
點」。
採用成熟完好的葡萄、合理的釀造工藝獲得的葡萄酒應當是協調而平衡的,
「過酸、過澀、過甜」都不是干型葡萄酒的基本特點。
甜葡萄酒≠帶甜味的葡萄酒
通過顏色變化鑒別葡萄酒的真偽不總是正確
在消費市場中,人們對假貨深惡而痛絕,在
「央視
315」節目中,曾經有專家
為觀眾演示鑒別真假葡萄酒的方法:將兩杯葡萄酒中添加鹼面,顏色由紅變蘭的
斷定為真的葡萄酒,而顏色不發生變化的為假葡萄酒。但是,這個鑒別方法不總
是正確的。
上述鑒別方法的科學依據是:葡萄酒中天然色素呈色性隨著酒酸鹼度的變化
而變化。假如造假酒所用的色素物質也具有這樣的特性,那麼,上述推論是不是
就不成立了?在生產中,作為食品添加劑的色素物質,有很多種具有這樣的特性。
葡萄酒配餐:「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
談到葡萄酒文化,就少不了討論葡萄酒配餐,因為絕大部分的葡萄酒是在進
餐的情況下被消費的。葡萄酒與菜餚的合理搭配,可以相互增色,因此,葡萄酒
配餐是葡萄酒推廣中永恆的話題。因此就有人總結「紅酒配紅肉,白酒配白肉」
這樣的論斷。
其實,葡萄酒配餐的深奧,遠不是這樣的一句話能夠涵蓋的。由於酒的年份、
產地、釀造方法等等的差異,以及同樣食材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造成的菜餚口味變
化,為葡萄酒配餐平添了無窮樂趣,有時候陳年存放的老熟的紅葡萄酒也可以搭
配魚等傳統意義上的白肉。假如非要用一句話精練出葡萄酒配餐的原則,到不如
選擇「味道相近,質地相似」。
葡萄酒博大精深,就像讀不完的書,只要你有興趣發掘,肯定就有新的收獲
法國葡萄酒花絮
法國葡萄酒的 4大等級
法國法律將法國葡萄酒分為 4級:
法國葡萄酒的 4大等級
1. 法定產區葡萄酒
2. 優良地區餐酒
3. 地區餐酒
4. 日常餐酒
法定產區葡萄酒,級別簡稱 AOC,是法國葡萄酒最高級別
——AOC在法文意思為「原產地控制命名」。
——原產地地區的葡萄品種、種植數量、釀造過程、酒精含量等都要得
到專家認證。
——只能用原產地種植的葡萄釀制,絕對不可和別地葡萄汁勾兌。
——AOC產量大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 35%。
——酒瓶標簽標示為 Appellation+產區名+Controlee。如附圖
優良地區餐酒,級別簡稱 VDQS
——是普通地區餐酒向 AOC級別過渡所必須經歷的級別。如果在 VDQS時
期酒質表現良好,則會升級為 AOC。
——產量只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
2%。
——酒瓶標簽標示為 Appellation+產區名+Qualite Superieure。如附圖
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英文意思
Wine of Country)
——日常餐酒中最好的酒被升級為地區餐酒
——地區餐酒的標簽上可以標明產區。
——可以用標明產區內的葡萄汁勾兌,但僅限於該產區內的葡萄。
——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
15%。
——酒瓶標簽標示為
Vin de Pays + 產區名
——法國絕大部分的地區餐酒產自南部地中海沿岸。
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 (英文意思
Wine of the table)
——是最低檔的葡萄酒,作日常飲用。
——可以由不同地區的葡萄汁勾兌而成,如果葡萄汁限於法國各產區,可稱
法國日常餐酒。
——不得用歐共體外國家的葡萄汁
——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
38%。
——酒瓶標簽標示為 Vin de Table
附:法國葡萄酒酒標用語
appellation Controlee: 法定產區葡萄酒(AOC)
blane: 白葡萄酒(blanc de blanc指白葡萄釀的白酒)
brut: 香檳酒用語,不甜
Cave cooperative: 制酒合作社
chateau: 城堡酒庄
demi-Sec: 半干型葡萄酒,含些微糖份
domaine: 獨立酒庄
grand cru: 特等葡萄園,特等酒庄
mies en bouteille an ( de)在……裝瓶
mllesime: 年份
negociant: 葡萄酒商·(向酒農購買葡萄或已釀好的葡萄酒,經加工後裝瓶出
售)。
premier(ler)Cru: 一等葡萄園,勃艮第的分級,介於特等葡萄園和普通葡
萄園之間。
proprietaire recoltant: 自己生產和釀造的葡萄農
rose: 玫瑰紅酒
rouge: 紅葡萄酒
sec: 干型葡萄酒,不會糖份
Vin: 葡萄酒
Vin doux natural: 天然甜味葡萄酒
V.V. Q. S. :優良地區葡萄酒
village: 法定產區中較優良品產地出產的葡萄酒,通常加在法定產區名之後
Vin de pays: 地區葡萄酒,鄉鎮酒。
Vin de table:日常餐酒
法國葡萄酒 10大產區
· 香檳產區 Champagne
· 阿爾薩斯產區 Alsace
· 盧瓦爾河谷產區
Vallee de la Loire
· 勃艮第產區 Bourgogne
· 汝拉和薩瓦產區
Jura et Savoir
· 羅納河谷產區 Rhone Valley
· 波爾多產區 Bordeaux
· 西南產區 Sud-Ouest
· 朗格多克-魯西雍產區 Languedoc-Roussillon
· 普羅旺斯-科西嘉產區
Provence et Corse
有些專家將香檳產區、勃艮第產區和波爾多產區列為法國三大代表性產區
· 香檳產區主要是起泡葡萄酒
· 波爾多產區主要是調配葡萄酒
· 勃艮第產區主要是單一葡萄品種的葡萄酒
附:十大產區圖
選酒
葡萄酒里含有啤酒和白酒中沒有的果實酸,這種果實酸實際上正是葡萄酒的
魅力。特別是干白葡萄酒等,因為有了這種酸味,在感到好喝以前,首先感到「酸」,
因此,這就難怪您疏遠葡萄酒。然而甜味可以軟化酸味,它具有使其變得好喝的
功能,所以最好先喝容易接受的白葡萄酒。剛開始,可以喝甜酸味搭配比較好的
半甜白葡萄酒,來熟悉葡萄酒,然後再喝乾白葡萄酒,玫瑰色葡萄酒等,來了解
各種葡萄酒的特性。
在選擇名牌產品時,一般看酒的透明度,白葡萄酒選擇顏色比較淺、淡黃色、
晶亮透明、無沉澱,而且長時間儲藏無變化的酒。內在質量要求微酸爽口,果香
酒香優美和諧。干紅葡萄酒除干白葡萄酒的特性外,還具有甜酸、苦、澀各味,
比較協調的特性。
葡萄酒按規定保存,一般來說,一年內不會出現沉澱,但是如果發生沉澱,
並不說明酒質變壞不能飲用,因為葡萄酒沒有保存期,只要按照一般酒,名酒的
飲前處理辦法去做,不僅可以飲用,而且酒的質量風味有時還會提高。
為什麼葡萄酒瓶子的底部都有一個小深溝?因為葡萄酒的固型物,一段時間
後凝聚沉澱下來,葡萄酒中的色素在氧化作用下也會發生沉澱,小深溝就是讓沉
淀物落在溝里,不易分散。因此宴會上用的陳年葡萄酒,都用白布把酒瓶包起來,
斜放在小籃子里,飲用時輕輕倒酒,以免酒瓶底部的沉澱因搖動而漂浮起來,影
響酒的外觀。
酒標就像是酒的身份證,包含了許多相關訊息。解讀一瓶葡萄酒的標簽,
能夠對其背景有了基本認識。
各葡萄酒產區酒標所標示的內容並不盡相同,但基本上有產地、葡萄品種、
年份、裝瓶地、分級等。有關產地的標示,越精確的品質越好,有些國家的酒標
上甚至會詳細標示出葡萄園、村莊、區域,以保證葡萄酒的品質。有時葡萄品種
也會出現在標簽上。
收成年份標示的年份是葡萄收成的年份,這是購買時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等級舊世界的酒可以從酒標看出等級高低,新世界沒有分級制度,所以沒標
出(舊世界是指法國、義大利等出產紅酒較早的歐洲國家;新世界是指南美洲諸
國及澳大利亞等較遲出產紅酒的國家)。
產區一項最重要的信息,代表著該酒的特色和口味,甚至等於該酒的名氣。
裝瓶者不一定是釀造者,但釀造廠自行裝瓶一定比酒商裝瓶的酒珍貴。
酒廠名購買時的另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因為同一產區不同酒廠的酒,質量也
1.法定產區葡萄酒 AOC
2.優良地區餐酒 VDQS
3.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4.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
第二步,如果是
AOC級別的葡萄酒,還可細分為很多等級
· 我們知道,法定產區葡萄酒
AOC在法文意思為"原產地控制命名"。-酒
瓶標簽標示為 Appellation+產區名+Controlee。
· 產區名標明的產地越小,酒質越好
例如,波爾多
Bordeaux大產區下面可細分為
MEDOC次產區、GRAVE次產
區等,而 MEDOC次產區內部又有很多村莊,如
MARGAUX村莊,
MARGAUX村莊內有包含幾個城堡(法文
Chateau),如
Chateau Lascombes。
——最低級是大產區名
AOC:例如 Appellation+波爾多產區 +Controlee,
——次低級是次產區名
AOC:如 Appellation+MEDOC次產區 +Controlee
——較高級是村莊名
AOC:如 Appellation+MARGAUX村莊 +Controlee
——最高級是城堡名
AOC:如
Appellation+Chateau Lascombes城堡
+Controlee
· 要了解法國葡萄酒,請記住法文詞"城堡"CHATEAU,也可譯為"酒庄"。
第三步,對於一些波爾多葡萄酒,它還有其特殊的分級方式,有更高的分級,
用法文的頂級酒庄
Premiers Grands Crus Classes 表示,請記住法文 CRU (意
為"葡萄酒產地" )
五大頂級酒庄:
——Chateau Lafite-Rothshild
——Chateau Margaux
——Chateau Latour
——Chateau Haut Brion
——Chateau Monton-Rothshild
第一步,看酒瓶外觀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看酒瓶的封蓋是否有異樣?有
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
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
3,上圖為
一種假波爾多干紅的背標,紅色圈選的是錯誤的國際碼。看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
有中文標識:根據中國法律,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有中文背標,
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第二步,看葡萄酒液
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註:瓶底
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酒質變壞時顏色有渾濁感
第三步,看酒塞標識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在法國,酒
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第四步,聞葡萄酒的氣味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第五步,品葡萄酒的口感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
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好葡萄酒飲用時應
該令人神清氣爽。
一些英國的頂級廚師和葡萄酒專家開始嘗試新的喝法。他們建議,喝紅葡
萄酒時可以吃些烤牛肉,這樣可以中和紅葡萄酒的酸味。但是,他們指出,喝白
葡萄酒時最好不要吃烤豬肉,因為夾雜著蘋果醬的豬肉使葡萄酒變得更酸,很難
喝。一位時尚的英國廚師做了一個嘗試,他在喝葡萄酒時加上辛辣的香料,味道
別具一格。有的英國廚師指出,最經典的搭配就是邊喝葡萄酒邊吃中國菜。豐盛
精緻的中國菜與華麗高雅的紅酒簡直是個完美的組合。當然,也有別出心裁者,
他們用黑胡椒來烤牛肉,然後和紅酒一起品嘗,紅酒的甜和黑胡椒的辣,搭配得
天衣無縫。
最有趣的搭配就是邊咬生薑邊喝葡萄酒。咬生薑的人先是覺得舌頭一陣發
麻,接著覺得有點辣,這時趁熱打鐵喝下一口葡萄酒,頓時覺得全身發熱,血液
循環加速。那種感覺真是又刺激又浪漫。
總之,喝葡萄酒搭配不同的食物是不同的新奇體驗。你只需把過去喝酒的習
慣拋棄,按照自己的愛好嘗試不同的喝法。這樣你就會驚奇地發現,喝葡萄酒也
可以那麼令人欣喜,令人沉醉。
常見的誤區
誤解一,葡萄酒越陳越香。其實,大多數酒需按酒瓶上標示的釀制日期兩年
(白酒)到三年(紅酒)內飲用。時間越長越好的酒有:產於法國波爾多的紅葡
萄酒、勃艮第葡萄酒、加利福尼亞產的高級干紅佐餐葡萄酒、高級義大利紅酒,
拌點心的酒如法國索泰爾納酒。(這只是簡單舉例)
誤解二:酒越貴越好。價格和質量往往是不成正比的。當酒的零售價超過
125美元時,就不能保證一分錢一分貨了。
誤解三:每種酒都需用不同形狀的酒杯。容量為 12安士的鬱金香形或球形
酒杯就是一種適合於通用的好酒杯。當盛酒時酒倒至杯的一半或少於一半即可,
因為留下的空間可以聚集酒香,提高你品酒時的口感。
誤解四:酒杯越貴,越能烘托出酒香。其實不然,好的酒杯只要有雅緻的杯
腳、清晰而豐滿的杯身,更重要的是,杯口要薄,因為杯口的形狀會影響酒到你
口後的味感。
誤解五:適合把酒放到冰箱上的裝飾架上。冰箱上放什麼都不合適,更何況,
冰箱消耗的熱量也會加速糟蹋你的酒。
誤解六:法國酒是最好的。現今好的飯局意味著全球的口味,好酒也是如此。
· 為什麼瓶口有層塑料封套?
——是為了防止蟲子咬軟木塞。
——有時,封套上留有小孔,這是為了葡萄酒能與外界呼吸交換,主要是淺
齡酒用。
· 為什麼瓶底有凹凸?
——這是為了葡萄酒瓶直立時能酒渣沉澱。
——越需要長時間貯存的葡萄酒,凹凸越深。所以,一般來講,好酒因需要
長期保存,瓶底凹凸都比較深,但瓶底凹凸深的酒不一定是好酒。
· 未開封的酒,如果瓶塞凸起或瓶口有粘液,說明該酒品質出問題了。
法國葡萄酒與酒杯的搭配
· 紅葡萄酒-鬱金香型高腳杯,——波爾多型與勃艮第型
——鬱金香型的理由:杯身容量大則葡萄酒可以自由呼吸,杯口略收窄則酒
液晃動時不會濺出來且香味可以集中到杯口。
——高腳的理由:持杯時,可以用姆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杯莖,手不會碰到
杯身,避免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 白葡萄酒-小號的鬱金香型高腳杯
——鬱金香型和高腳的理由:同紅葡萄酒杯
——小杯的理由:白葡萄酒飲用時溫度要低,白葡萄酒一旦從冷藏的酒瓶中
倒入酒杯,其溫度會迅速上升。為了保持低溫,每次倒入杯中的酒要少,斟酒
次數要多。
· 香檳(氣泡葡萄酒)
——杯身纖長的直身杯或敞口杯
——杯型理由:為了讓酒中金黃色的美麗氣泡上升過程更長,從杯體下部升
騰至杯頂的線條更長,讓人欣賞和遐想。
· 干邑-鬱金香球型矮腳杯
——矮腳杯型理由:持杯時便於用手心托住杯身,藉助人的體溫來加速酒的
揮發。
· 水晶葡萄酒杯名牌舉例:
——法國 BACCARAT水晶杯
——奧地利 RIEDEL水晶杯
法國葡萄酒與中西餐的搭配
· 法國葡萄酒飲用的基本次序
——香檳和白葡萄酒飯前作開胃酒喝,紅白葡萄酒佐餐時喝,干邑在飯後配
甜點喝
——白葡萄酒先喝,紅葡萄酒後喝
——清淡的葡萄酒先喝,口味重的葡萄酒後喝
——年輕的葡萄酒先喝,陳年的葡萄酒後喝
——不甜的葡萄酒先喝,甜味葡萄酒後喝
· 法國葡萄酒與餐食搭配的基本原則
——紅葡萄酒配紅肉類食物,包括中餐中加醬油的食物
——白葡萄酒配海鮮及白肉類食物
· 法國葡萄酒與中餐的搭配
酒別菜餚舉例
紅葡萄酒川菜、烤鴨、叉燒肉、燒雞、香菇、火腿、醬熏類食品
白葡萄酒油炸點心、海鮮類、清蒸類
香檳酒點心、魚翅類
· 法國葡萄酒與西餐的搭配
酒別菜餚舉例
紅葡萄酒乳酪、火腿、蛋類、牛羊排、禽類、獸類、野味、內臟類
白葡萄酒沙拉、乳酪、巧克力、鵝肝、海鮮、蝸牛
香檳酒茶點、布丁、火雞
· 什麼酒需要貯藏?
——在法國葡萄酒分級中屬於日常餐酒和地區餐酒的,不用貯藏,要隨時打
開喝。
——只有法定產區餐酒 AOC才需要貯藏。
——法國白葡萄酒不含單寧,所以一般不用貯藏。通常貯藏的是紅葡萄酒。
· 貯藏時間多久合適?
——愈陳愈好的觀念不適用與葡萄酒,因為葡萄酒有生命周期。
——貯藏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酒中單寧的含量,單寧多則需要貯藏時間長。通
常,好酒可以貯藏 15-25年,其他的一般不超過 10年。
『伍』 葡萄酒的分級
每個地方的紅酒劃分不同「
1、日常餐酒 (Vin de Table)
可用法國同一產區或不同個產區的酒調配而成。法國釀酒歷史悠久,調配技術高超,因而日常餐酒品質穩定,是法國大眾餐桌上最常見的葡萄酒。此類酒最低酒精含量不得低於8.5%或9%,最高則不超過15%。
2、地區餐酒 (Vin de Pays )
由最好的日常餐酒升級而成。其產地必須與標簽上所標示的特定產區一致,而且要使用被認可的葡萄品種。最後,還要通過專門的法國品酒委員會核准。
3、優良地區餐酒(V.D.Q.S)
等級位於地區餐酒和法定地區葡萄酒之間。這類葡萄酒的生產受到法國原產地名稱管理委員會(Institut National des Appellations d`Origine)的嚴格控制。
4、法定地區葡萄酒(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簡稱A.O.C)
最高等級的法國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都受到最嚴格的監控。只有通過官方分析和化驗的法定產區葡萄酒才可獲得A.O.C證書。正是這種非常嚴格的規定才確保了A.O.C等級的葡萄酒始終如一的高貴品質。
義大利葡萄酒分級制度
編輯
義大利葡萄酒分級義大利的產酒歷史悠久。出口量與法國均名列前茅,產地面積僅次於西班牙。義大利的20多個省,有300多個產區,用的都是本地的葡萄品種。義大利人有深厚的葡萄酒情結,他們把葡萄酒與麵包、橄欖油並列為餐桌上的三要素。而且義大利人認為,葡萄酒能激發人們對生活的靈感和激情。義大利的葡萄酒分級體系DOC制度的建立,從1963年開始制定到1966年正式實施,對義大利的葡萄酒規范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借鑒了法國AOC制度的經驗,該制度制定之初的葡萄酒等級只有2個,分別是DOC和VDT;1980年,義大利又增加了DOCG等級,1992年又增加了IGT等級。 [3]
西班牙葡萄酒分級制度
編輯
西班牙葡萄酒分級西班牙的葡萄酒分級可以說是很細致繁瑣的,最新的葡萄酒法於2003年修訂,將葡萄酒分為五級,後兩級為普通酒。
西班牙葡萄酒的級別,由國家產區管理機構(INDO)負責制定再由各產區當地管理委員會(Consejo Regulador)負責管理。共有五個級別,下面是從最低級別開始介紹。
一般等級
(VDM):最低一級,不管是哪個產區的酒混合的,只要其品質不符合其他更高品質規定的都可以標這個級別。就中國人的看法,只要是100%的葡萄釀造的酒就可以稱這個級別。
(VC ):這一級別稍微高一點,要標出葡萄的產區,但沒有生產方面的規定。
(VDLT):相當於法國的地區餐酒,產區的范圍比下面的DO級別要大而且要籠統,規定少而簡單。
高級別酒等級
(DO):法定產區等級葡萄酒。稱為(DO)產區必須要建立嚴格的管制系統,同時所產的葡萄酒還必須符合傳統和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目前西班牙已有一半的葡萄酒產區被評為(DO)。
(DOC):比DO更高一級,1991年創立,各方面要求都很嚴格。目前只有少部分地區符合這個規定。
窖藏級別
西班牙很重視(窖藏)橡木桶儲存和瓶中陳年,前者是(發酵後)入桶,後者是經過橡木桶的儲存後入瓶再放一段時間,這都令酒更加醇厚穩定。西班牙的酒法對每一級酒的窖藏時間都有明確的規定,只要看酒標就知道,酒的窖藏時間越長,酒的品質越好,價格就越貴。
Crianza ,一般窖藏級,葡萄酒是經過一定時間的窖藏的;最低規定,在(1年瓶中)和(1年小橡木桶)的時間共兩年。
Reserva,珍藏級,列入珍藏的紅酒,至少要窖藏36個月,其中12個月在桶里;白酒和玫瑰紅酒最少要窖藏24個月,桶里時間為6個月。
Gran Reserva,特級珍藏級,列入特級珍藏的紅酒,至少要用木桶放24個月,瓶陳時間為36個月。白葡萄酒和玫瑰紅酒要48個月,其中6個月在桶里。酒標上有沒有上述字樣的,則表示酒沒有經過窖藏,或藏得時間不夠,這叫(年輕酒)
德國葡萄酒分級制度
編輯
德國葡萄酒分級德國葡萄酒分級較繁雜,也很特別,是以葡萄的成熟度為標准來分級,而成熟度則主要以葡萄所含糖分的高低來劃分。簡單地說德國葡萄酒分為兩大類――高品質酒和普通酒。高品質酒對於原產地葡萄的品種選定、採收時期、所產酒的酒精度、酒標上所標注的內容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其中又分為QbA和QmP兩個等級。普通酒又分為地區餐酒(Landwein)和日常餐酒(Afelwein)兩個等級。
美國葡萄酒分級制度
編輯
美國葡萄酒分級美國沒有正式的葡萄酒分級制度,只有葡萄酒產地管制條例。所以對葡萄酒好壞的定位除價格外,還有重要評酒人士的打分,以及葡萄酒競賽和得獎情況等作為參考,要想買到優質的葡萄酒,特別是性價比高的酒是需要對具體的廠家有所了解和研究的。
美國的煙酒和槍械管制局於1983年頒布了葡萄酒產地管制條例(Approved Viticulture Area,也可稱為AmericanViticulture Area,簡稱AVA)。該條例雖以法國的法定產區管制系統(AOC)為參考,但沒有那麼多限制。條例只根據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土壤類型及氣候劃分產區,對產區可栽種的葡萄品種、產量和酒的釀造方式沒有限制,這也是與法國原產地控制條例最根本的區別。目前美國有大大小小170餘個AVA葡萄酒產區,其中有90多個是在加州。AVA的面積大小差別很大,常常是大包小,大產區里包含著幾個中產區,中產區里又有小產區,最小的AVA可以是單一葡萄園或單一酒庄的所在地。
澳大利亞葡萄酒分級制度
編輯
澳大利亞葡萄酒分級就像波爾多有1855年分級制一樣,澳大利亞也有一套被人們廣泛認可的分級制,即蘭頓澳大利亞葡萄酒分級制。這套由蘭頓拍賣行編制的非官方分級系統在1991年推出第一個版本,每隔5年修訂一次。由於澳大利亞的酒庄產業分散、產區葡萄品種眾多,同一家酒庄可能在幾個產區都有葡萄園,同一個品牌可能出品有不同品種的數款葡萄酒,所以蘭頓分級制的評定對象不是以酒庄或品牌為單位,而是以單一葡萄園酒款為單位。[4]
1991年的第一版分出3個等級,包括「傑出A類」、「傑出B類」、「優良類」;1996年修訂的第二版又分出4個等級,包括「傑出A類」、「傑出類」、「優良A類」、「優良類」;2000年修訂的第三版又把4個等級更名為「至尊類」、「傑出類」、「優良類」、「出色類」,從此成為固定的格式延續至今。
根據蘭頓拍賣行的定義,「至尊類」是「在市場上備受追捧和最珍貴的一級酒庄級澳大利亞葡萄酒」,「傑出類」是「具有強大市場號召力的基準優質葡萄酒」,「優良類」是「需求穩定而品質精美的葡萄酒」,「出色類」是「精品葡萄酒市場的主流或新興經典之作」。2010年發布的新版蘭頓分級系統(第五版)共有123款葡萄酒入選,分別為「至尊類」17款、「傑出類」32款、「優良類」36款、「出色類」38款。其中在「至尊類」中,第四版的11款「江山依舊在」,另外新增6款。這17款代表澳大利亞最高水平的「至尊類」葡萄酒,按產區分布,南澳大利亞州有9款、維多利亞州有3款、西澳大利亞州有3款、新南威爾士州有2款;從品種來看,有9款西拉、4款赤霞珠(含調配型)、2款霞多麗、1款黑比諾、1款雷司令。
蘭頓分級制的評選依據主要採用市場數據,包括來自蘭頓拍賣行的交易頻率、需求量、價格及銷售量等數據記錄,每款葡萄酒至少要跟蹤採集10個年份的市場數據。新版本修訂完成後,蘭頓拍賣行將印刷海報面向全世界的餐廳、酒行和酒吧公開發行。
智利葡萄酒分級制度
智利葡萄酒分級1995年智利頒發了新的葡萄酒法規,包括產區的4類范圍劃分,將智利葡萄酒產區分為5個產區(Regi6n Vi6vinicoh)和13個亞產區(Sub-regi6n),有些產區或亞產區又包含著小產區(Zom)或村鎮級(Area)產地。
該法規對葡萄酒商標也有具體規定,但不涉及葡萄酒等級的評定,而且也沒有具體的葡萄酒質量指標。所以,酒庄或酒廠可以隨意使用某些原則上應是較高品質酒的字樣,如:Gran reserve,Reserva privada和Superior等文字。
南非葡萄酒分級制度
南非葡萄酒分級與很多新世界國家一樣,南非也沒有葡萄酒分級系統,葡萄酒的質量一方面以價格為參考,另一方面可以查詢葡萄酒競賽及獲獎情況,葡萄酒專家的酒評和打分也很有參考價值。不過要找出自己最喜愛的葡萄酒,同時也是性價比好的酒是要花一些功夫,做足一些功課的。
1973年,南非的葡萄酒及烈酒管理局(Wine and Spirit Board)制定和頒發了一系列有關葡萄酒產區劃分、葡萄種植、葡萄酒釀制和標簽規格等方面的法規。在該法規的主導下,葡萄酒產地被劃分為產區(Region)、亞產區(District)和小區(Ward)。4個主要產區為:布利克河谷(BreekeRiverValley)、克林克魯(KleinKaroo)、沿海區(CoastalRegion)及奧勒芬茲河(OlifantsRiver),但有一些亞產區和小區不在以上4個大產區內。
『陸』 如何區分紅酒的等級
一、法國紅酒級別如何區分:法定產區葡萄酒 AOC;准法定產區VDQS;地區餐酒 VDP;日常餐酒 VDT。如果你購買的是法國葡萄酒,那麼可以看一下酒標,酒標上標明的是哪個等級,如果日常飲用,那麼VDP級別就是日常餐酒中最好的的紅酒了,在國外VDT級別的紅酒大家日常飲用的紅酒。
二、西班牙紅酒級別如何區分:西班牙也是一個紅酒大國,紅酒的等級可以分為DOC、DO、VdlT、VC、VdM,其中最後兩種就是日常餐酒,VC是最好的日常餐酒,如果想要送禮,那麼與法國AOC級別紅酒一樣,DOC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三、義大利紅酒級別如何區分:義大利葡萄酒按其質量層次從高到低分為以下級別:保證法定地區 (D.O.C.G) ;法定產區級 (D.O.C.);地方餐酒級 (I.G.T.);日常餐酒級 (V.D.T) 日常餐酒級。
四、德國紅酒級別如何區分:優質高級葡萄酒(QmP);高級葡萄酒(QbA);PGI;德國葡萄酒。
五、摩爾多瓦紅酒級別區分:摩爾多瓦的紅酒與別的國家一樣,也是有著法定產區到餐酒的等級,今天我們在這里還將為大家介紹一下摩爾多瓦各大產區的葡萄酒種類,以便消費者更容易選擇。
(6)法國葡萄酒的六要素擴展閱讀
1、看年份
這一點比較適合舊世界紅酒,所以選擇了法國或義大利的酒後,便要挑選一個「好年份」,味道必定與別不同。比如法國酒靠天定價,葡萄年份好壞與當年葡萄收割前雨水多少有關,雨水過多則葡萄酒釀出來偏淡。
2、看產地、產區
大的方面,先看是新世界的酒,還是舊世界的酒。歐洲的舊世界酒一般味道較為復雜、優雅,新世界酒口味則比較明快、討喜,很難說誰更好,就看個人口味偏好;再就是看產區,每個紅酒生產國都有不同產區,其各自風格、質量都是不一樣的,如法國波爾多和勃艮第就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3、看品類
按葡萄酒中含糖量分類,可分干、半干、半甜、甜四種。干葡萄酒飲用時覺不出甜味,酸味明顯;半干葡萄酒飲用時有微甜感;半甜葡萄酒飲用時有甘甜、爽順感;甜葡萄酒飲用時有輕微的甜醉感。
4、看外觀
葡萄酒的外觀大多數應該是澄清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在白色背景下從酒杯正上方看紅酒,渾濁的不好。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把酒杯側斜45度角來觀察紅酒與杯壁結合部的一層水狀體,它越寬則表明酒精度越高。
5、看香氣、口感
直至真正入口時,才可以感受到紅酒的質感、味道和層次。優質的紅酒停留在口腔內時應有幼滑感,慢慢感受到其香醇,然後味道會豐富起來;酒香會令你有回味感,而且在口腔內久久未能散去,同時這些香氣應該平衡、協調、幽雅、令人愉快。
『柒』 法國人怎樣喝葡萄酒
法國人在葡萄酒飲用過程中特別注重氛圍以及佐餐搭配。象法國這樣真正沉迷專紅葡萄酒的人會對它屬的色澤、氣味,甚至飲用的杯子都要一一加以區別。在不同的餐飲氛圍需要選擇不同的酒的品級。紅葡萄酒的品級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錯綜復雜,因此只有用佳釀這個詞才能形容。紅葡萄酒的種類不同,其飲用的年份也不相同。一般而言,知名度高及個性獨特的紅葡萄酒,要經過長期成熟才能領會到個中的風味,而大部分的白葡萄酒就是要品嘗其新鮮的果香風味,因此它的飲用期限不能太長,要盡早飲用。品酒在法國被視為一種高雅而細致的情趣,鑒賞紅葡萄酒更是有閑階層的風雅之舉。品酒可區分成5個基本步驟:觀色、搖晃、聞酒、品嘗和回味。只要有敏銳的感覺和靈性,付出相應的耐心和時間,你一定可以領略其中的玄妙和悠然。
A 觀看
品評紅葡萄酒先從眼睛開始,因為紅葡萄酒的外觀是其健康程度、品質特性及藏釀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首先應審視酒瓶包裝,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
『捌』 進口葡萄酒報關申報有哪些要素
進口葡萄酒報關申報要素:
1、中英文品名
2、申報品名
3、商品編碼
4、加工方法
5、酒精度數
6、紅酒級別
7、年份、產區
8、葡萄品種中英文名
9、包裝規格
10、品牌
11、發貨人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