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烹飪 選用什麼白葡萄酒好
西餐中有許多菜餚可用葡萄酒來進行調香和增香。西餐烹調中所使用的葡萄酒以優質葡萄酒為最多,但在法國有時也用「舍利酒」,這是一種發酵後再添加各種不同的微生物製成的具有特殊香味的葡萄酒。在法國本土的宴席上,用白葡萄酒烹制的魚類或蝦類菜餚屬高級菜餚之列,常常是用來招待貴賓的。在日本,人們往往在倒入鹵汁的冷麵里再添一小匙白葡萄酒,以使味道更加鮮美。
食品科學家經過分析化驗得知,葡萄酒中含有各種成分200多種,其中乙醇為12%~15%,另外還含有多種糖分、有機酸、無機物質、含氮物質、單寧以及酯類等各種呈味和呈香成分。葡萄酒中的乙醇是烹飪中產生香氣和去除腥膻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烹制動物性原料菜餚時。例如在烹制許多牛肉類、羊肉類菜餚的過程中,添加適量的葡萄酒則具有很強的去腥除膻、增香調味的作用。因為在肉類、魚類、禽類等原料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具有腥味的成分,如三甲胺、硫化氫、甲硫醇、四氫吡咯、四氫吡啶等。這些具有腥味的成分可以溶解在乙醇中,受熱後隨酒中的揮發成分一同揮發出去,從而達到除腥去臭的目的。同時,葡萄酒中的醇類(如乙醇)與原料中所含有的有機酸發生一定的化學作用,從而生成有令人愉悅的、香氣撲鼻的酯類化合物,這些酯均可起到使菜餚的香氣更加濃郁,菜餚的味道更加可口之目的。
在西餐菜餚的製作中,尤其是製作以動物性原料為主的菜餚時,使用少量葡萄酒,還可起到使原料中的各種血腥味、乳臭味、土腥味大為減少的功用。例如用羊肉、鯨魚肉、兔肉、豬肉等製作各類菜餚時,加些紅葡萄酒或是有意識的將原料在葡萄酒中浸泡一段時間,這樣就可使做出的菜餚基本上聞不到肉的異味和怪味。在加工製作動物內臟時加些葡萄酒,就會使製作出來的菜餚其色香味效果更好。例如在烤雞肉串和炒雞雜的調料中有意識的添加些葡萄酒,不但可去除雞的不良風味,而且使菜餚的口味更加誘人。葡萄酒對於除去某些不新鮮原料的異味時,也有比較明顯的效果。此外,使用白葡萄酒可以有效除去河魚的土腥味。一些白葡萄酒的口味也許會被牛肉或羊肉所掩蓋,但它們為板魚、蝦、龍蝦或烤雞脯佐餐都會將美味推到極高的境界。
此外還有多種葡萄酒可用於調味,目前,很多有調味作用的葡萄酒已應用於食品加工。德國的普通型葡萄酒美羅西賽G等品種,酒精體積分數為10%~ 12.5%,含精汁2.0%~3.5%,總酸0.20%~0.65%,可應用於肉類和魚類料理、調味料、沙司、果凍和點心中;甜味葡萄酒,含糖10%~20%,應用於製作點心。義大利料理專用的加香葡萄酒,酒中加入適當香料,可賦予食物香味,掩蓋魚或雞的不良氣味。食物浸入有香料的葡萄酒中再共煮可產生香味,用加香料(咖喱等)的葡萄酒浸漬雞肉與香腸後的肉湯與蔥共煮風味特佳。日本將葡萄酒濃縮10倍得到濃縮葡萄酒(精汁),幾乎不含酒精。紅葡萄酒精汁呈濃厚赤紅色,可應用於燉牛肉及各種沙司類的調味;白葡萄酒可替代食醋作調味品,效果極好。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知道,西餐製作菜餚的過程中只要恰到好處的添加些葡萄酒,不但可使菜餚的味道更加美好,而且香氣更加濃郁、誘人食慾。究其原因,這是由於在烹制西餐菜餚的過程中,因為加熱後會使葡萄酒中的乙醇與一些溶解在乙醇中的不良風味成分,一道隨熱氣揮發出去,留下了大部分的葡萄酒所持有的香氣。這種以增香為目的烹調,特別要注意菜餚在加熱時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香氣會明顯減弱。此外,在西餐用的辣醬油中,有時也要加入一定量的葡萄酒,其目的不僅是增加風味,還有起到對辣醬油光澤及外觀上的美化作用。各種沙拉通常不會對葡萄酒的風格產生影響,但如果其中拌了醋,則會鈍化口腔的感受,使葡萄酒失去活力,口味變得呆滯平淡。檸檬水是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其中的檸檬酸與葡萄酒的品格能夠協調一致。乳酪和葡萄酒是天生的理想組合,只需注意不要將辛辣的乳酪與體量輕盈的葡萄酒相搭配,反之亦然。
② 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其實干白葡萄酒和干紅葡萄酒所含的微量元素、維生素和其它營養成分都是差不多的,回只有個別含量答不同,象白藜蘆醇干紅葡萄酒約為1毫克/升;干白葡萄酒則為0.2毫克/升。這只是生產工藝不同所致,各有各的風格.再就是口感上,干紅葡萄酒突出的是單寧的質感,而干白葡萄酒需要足夠的酸度來支撐葡萄酒的質感及靈活性。
③ 求干白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區別以及干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
干白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區別在於其含糖量不同,干白的含糖量要低於4%,而白葡萄酒的含量可以高於這個數值。
干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
1)葡萄採收
白葡萄比較容易被氧化,採收時必須盡量小心保持果粒完整,以免影響品質。
2)破碎榨汁
採收後的葡萄必須盡快進行榨汁,白葡萄通常會先進行破皮程序,有時也會去梗。為了不會將葡萄皮、梗和籽中的單寧和油脂榨出,壓榨時壓力必須溫和平均,而且要適當翻動葡萄渣。
3)發酵前低溫浸滯
葡萄皮中富含香味分子,傳統的白葡萄酒釀制發直接榨汁,盡量避免釋出皮中物質,大部分存於皮中的香味分子都無法溶入酒中。近來發現發酵前進行短暫的浸皮過程可增進葡萄品種原有的新鮮果香,同時還可使白葡萄酒的口感更濃郁圓潤。但為了避免釋除太多單寧等多酚類物質,浸皮的過程必須在發酵前低溫下短暫進行,同時破皮的程度也要適中。
4)清汁發酵
白葡萄酒需要清汁發酵,採用傳統沉澱法,約需一天左右的時間才能澄清;離心分離器,比較方便,但動力太強,常將酵母菌一並除去而需添加人工酵母。傳統白葡萄酒發酵時在橡木桶中進行。在發酵過程中橡木桶的木香、香草香等氣味會溶入葡萄酒中使酒香更豐富。一般清淡的白葡萄酒並不太適合此種方法。不銹鋼罐發酵,白葡萄酒發酵必須緩慢以保留葡萄原有的香味,而且使發酵後的香味更加細膩。為了讓發酵緩慢進行,溫度必須控制在18℃~20℃之間。
5)陳釀
橡木桶中發酵後死亡的酵母會沉澱於桶底,釀酒工人會定時攪拌讓是酵母和葡萄酒混合,此法可使葡萄酒變得更圓潤。由於桶壁會滲入微量的空氣,所以經過桶中培養的白葡萄酒顏色較為金黃,香味更趨成熟。
白葡萄酒發酵完之後還需經過乳酸發酵等程序,使酒變得更穩定。由於白葡萄酒比較脆弱,培養的過程必須在密封的不銹鋼罐中進行乳酸發酵之後會減弱白葡萄酒的新鮮酒香以及酸味,一些以新鮮果香和高酸度為特性的白葡萄酒會特意以加二氧化硫或低溫處理的方式抑制乳酸發酵。
6)裝瓶前的澄清
裝瓶前,白葡萄酒中有時還會含有死酵母和葡萄碎屑等雜質必須清除。常見的有換桶、過濾法、離心分離器和皂土過濾法等等。所有的工序都結束後,我們就可以裝瓶了,裝瓶後干葡萄酒已經從葡萄完成了酒的蛻變。
④ 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功效有什麼不同
紅葡萄酒因為有果皮渣的存在,所以發酵後丹寧、色素等酚類物質溶解在葡萄酒中,這些物質除了促進血液循環外,紅酒中的單寧可去油膩、防止血管硬化和膽固醇增加率。
白葡萄酒因使用澄清葡萄汁發酵,也就不存在這些保健功效。但是白葡萄酒可以預防心臟疾病。
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在本質上沒有大差異,白葡萄酒是用澄清葡萄汁發酵的,而紅葡萄酒則是用皮渣(包括果皮、種子和果梗)與葡萄汁混合發酵的,紅色的來源就是果皮中的色素。
(4)萃取用白葡萄酒擴展閱讀:
紅酒儲存:
軟木塞:
軟木塞具有密度低、彈性佳、可伸縮性強、不滲透、抗腐壞、抗分解、抗變質等特性,可以保持葡萄酒品質經年不變。通常一般等級的葡萄酒所使用的軟木塞長度約3.5公分至5公分左右,比較優質的葡萄酒的使用的軟木塞長度多在5公分以上。
一般優質酒使用較長的軟木塞,但使用長軟木塞的葡萄酒並不保證一定是優質葡萄酒。
室溫:
我們常聽到某款酒最適合"在室溫下飲用",到底室溫是指多少度呢?其實室溫通常是指原產地的溫度,而不是中國的室溫。以法國葡萄酒而言,室溫通常是指16至18攝氏度左右。
對於幅員遼闊的中國而言,除了寒冬,這個溫度大部分都需要冷藏方式來達成,千萬不要將酒放在常溫狀態下,理所當然地認為那就是「室溫」。
⑤ 白葡萄酒和起泡酒有什麼區別啊,顏色看起來都差不多
1、定義不同
白葡萄酒:用優質葡萄釀制,參照國際名牌葡萄酒生產工藝,經版發酵陳釀權而成。
起泡酒: 所謂起泡酒,專業解釋是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大於1巴的葡萄酒。通俗的說就是會冒泡泡的酒。起泡酒是一種富含二氧化碳、適合於各種喜慶場合的酒種。
3、製作過程不同
白葡萄酒:買葡萄、洗葡萄、晾乾葡萄、選擇容器、握好葡萄放進容器、加封保存、啟封。葡萄發酵時間需要 20天至一個月左右。啟封後,撈出浮在上面的葡萄皮,就可以直接喝葡萄酒了。
起泡酒:葡萄採收、榨汁、發酵、培養、添加糖份、二次發酵、搖瓶去雜質、開瓶去除酒渣、補充和加糖。
⑥ 白蘭地和白葡萄酒有什麼區別
白蘭地和白葡萄酒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釀造技術、釀造原料、釀造方法。具體區別如下:
1、釀造技術上
白葡萄酒是發酵酒,白蘭地是蒸餾酒,白蘭地的酒精度更高,通常為40%左右,而白葡萄酒的酒精度通常為8%-15%。
2、釀造原料上
狹義上的白蘭地是以葡萄發酵後經蒸餾而成;而廣義上的白蘭地可以選擇所有水果釀制、蒸餾而成。以葡萄以外的水果釀成的白蘭地,應加上水果的名稱,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因此,白蘭地和白葡萄酒有部分重合之處。
3、釀造方法上
葡萄酒屬於發酵酒,完成發酵後即可轉入橡木桶進行陳釀。白蘭地屬於蒸餾酒,完成發酵後還需要經過蒸餾,方可轉入橡木桶進行陳釀。
(6)萃取用白葡萄酒擴展閱讀
白蘭地功效
白蘭地可幫助胃腸消化、驅寒暖身、化瘀解毒、解熱利尿之功效;是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能提高心血管的強度,是心血管病人的良葯。經常飲用白蘭地可幫助胃腸消化,秋天季飲用白蘭地,可以驅寒暖身、化瘀解毒,並對流行性感冒等病症有解熱利尿之功效。
白葡萄酒功效
1、保護視力
研究發現,喝白葡萄酒的人的視力可以得到改善。喝葡萄酒的人比不喝的得白內障的幾率低32%,比喝啤酒的人得白內障的幾率低43%。
2、預防乳腺癌
早有無數研究證明,紅葡萄酒可以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風險;白葡萄酒也具有相似的功能,對乳腺癌的預防作用尤其突出。
3、保護心臟
酒類飲料中的酒精本身就可以促進高密度脂蛋白的形成,預防血栓,保護心臟健康。從這一方面來說,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的功效同樣出眾。所以,如果你喜歡白葡萄酒多於喜歡紅葡萄酒,那沒關系,白葡萄酒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的能力。
4、保護肺部健康
喝葡萄酒可以改善肺部健康,尤其是白葡萄酒。科學家們已經發現紅/白葡萄酒中都含有多酚類和黃酮類物質,不過白葡萄酒和肺部健康的聯系更緊密。
⑦ 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有何區別
葡萄酒若以顏色區分,可分為白酒、紅酒和桃紅酒,但無論是紅葡萄或版白葡萄所壓榨出權來的果汁都是沒有顏色的,所以白葡萄酒也可以用紅葡萄釀造。紅葡萄酒由於在釀造時連葡萄的皮一起發酵,吸收紅葡萄皮所釋放出來的色素而成為有顏色的紅葡萄酒,如將紅葡萄皮與葡萄汁提早分離,酒的顏色則比較淡,即成為桃紅酒。每家酒廠的桃紅酒由於葡萄皮與葡萄汁接觸的時間長短不一,故顏色的深淺也不一致。白葡萄皮因沒有色素效果,故釀造時並沒有連皮一起發酵。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最大的區別在於紅葡萄酒要萃取皮中的色素和單寧,釀造方法和白葡萄酒有略微差異。
⑧ 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釀造工藝有何異同
紅葡萄酒的釀造工藝
紅葡萄酒必須由紅葡萄來釀造,品種可以是皮紅肉白的葡萄,也可採用皮肉皆紅的葡萄。酒的紅色均來自葡萄皮中的紅色素,絕不可使用人工合成的色素。
白葡萄酒釀造步驟:
1、採摘(Harvest)
2、破碎(Crushing):葡萄通過除梗機除梗後,會再放入破皮機將果實壓破,這樣能擠出葡萄皮表面的風味物質,使酒更香。
3、壓榨(Pressing):將葡萄皮和果汁分離出來。
4、發酵(Fermentation):這時會加入人工酵母進行發酵,發酵在產生酒精的同時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熱量,所以溫度的控制十分重要,通常來講,白葡萄酒的發酵溫度會在15-20 度之間,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會影響或中止發酵,白葡萄酒需要較低的發酵溫度,這樣會使酒的香氣顯的更加精巧細膩。發酵時間一般在 2-4 周。發酵完成後,死的酵母菌會沉澱到發酵容器底部,這種沉澱物質我們稱之為 Lees。
5、熟成(Maturation):剛釀造出來的酒,無論是口感還是香氣都十分的濃郁和強勁,需要一段時間使酒變的柔和,更容易被人接受。此時酒會倒入另一個容器(這個過程稱之為換桶 Racking),有時是橡木桶,有時是不銹鋼的容器,這會根據葡萄品種的不同和釀酒者的意願而決定。
6、裝瓶(Bottling):在白葡萄酒裝瓶前會對酒進行冷卻,去除酒中的酒石酸,讓酒變得比較穩定。做法是將溫度迅速的降到-4 度。如果沒有經過這個過程,酒在裝瓶之後會出現一些小的結晶,這些結晶有時會被誤認為碎玻璃或者酒的品質出現問題,酒石酸一旦形成後便不會溶解。
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工藝區別
紅葡萄酒一定是用紅葡萄品種釀制而成的。壓榨後的葡萄果實往往會在浸皮的情況下發酵1-2個星期,最終釀成的紅葡萄酒風味也較濃郁。由釀制過程可以看出,紅葡萄酒與白葡萄酒的主要差異之一就是廣泛存在於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單寧,它能使紅葡萄酒的口感更加干澀,同時能增強葡萄酒的酒體和風味。
白葡萄酒多數情況下是由白葡萄釀制而成的,釀制過程中一般會採取去皮去籽的步驟。多數白葡萄酒清淡酸爽,水果的香氣和味道都十分濃郁。
⑨ 白葡萄酒的功效和紅葡萄酒一樣嗎價格呢
1)單寧的存在是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之間的最重要的區別之一。白葡萄回酒是將葡萄原汁與答皮渣進行分離後,用葡萄汁發酵製成,所以,白葡萄酒的靈魂是酸(acid),而不是單寧。
從化學概念來講,單寧是一種帶負電荷的活性分子,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分子量一般在500~3000之間。在品酒過程中,單寧分子和唾液蛋白質發生的化學反應,會使口腔表層產生一種收斂性的觸感,人們通常形容為
「澀」。如果說「酸」是白葡萄酒的個性,那麼,「澀」就是紅葡萄酒的個性。
2)白葡萄酒釀造前必須去皮、梗、核,因為不須萃取顏色和丹寧。陳釀年份一般為1-3年,溫度25-28度,時間較短。紅葡萄酒釀造不必去皮,只要去梗和過核。因為葡萄皮中的丹寧(抗氧化)成分較多,
有助於提高酒的品質。陳釀期各有不同,佐餐酒只需3-5天,陳釀型葡萄酒還需裝木桶村12-18個月,名酒還要在特殊工藝下陳釀好幾年。溫度約18-22度。
3)葡萄酒除了有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外,紅酒中的單寧可去油膩,能防止血管硬化和膽固醇
增加率,白酒中的果酸則有去腥味的功效,故被公認是最佳的佐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