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法國波爾多馬森堡克羅蒂維拉經典珍藏紅葡萄酒價格
不知道抄有這樣一支波爾多酒,而且從名襲稱構成上來看,用詞誇張,不符合波爾多法定產區酒的一貫風格,要不就是國內經銷商故意將一支好好的波爾多酒翻譯得嘩眾取寵。所以,光憑這個中文名稱,無法判斷到底是一支什麼樣的酒。
⑵ 法國紅酒的歷史
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是伴隨著法國的歷史與文明成長和發展起來的。葡萄酒文化已專滲透進法國屬人的宗教、政治、文化、藝術及生活的各個層面,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作為世界政治、經濟與文化大國,法國葡萄酒文化也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情趣。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⑶ 西班牙紅酒(葡萄酒)十大品牌是哪些
答:更多西班牙紅酒(葡萄酒)請網路搜索"愛上葡萄酒",將您喜歡的西班牙葡萄酒一網打盡,下面重點推薦十大品牌吧!
1、 皇家珍藏2003
特點:皇家珍藏2003香氣強烈伴隨丁香與月桂樹葉等一系列豐富氣息,這款酒濃重的深紅褐色帶著幾份陳釀感,入口非常強勁,水果醬和洋李乾的濃香充滿口腔,經過陳釀後呈現出的棕色突出沉穩特質,更易被用作慶祝合作成功。
適合場合:非正式商務合作
2、 貝加西西利亞-瓦堡拿5年—2003
特點:貝加西西利亞以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釀制傳奇葡萄酒瓦堡拿5年—2003。這款酒質量極佳,單寧絲般柔滑,有乾的黑醋栗的香味,水果味和酸味均衡,保證了它的陳年能力,在醉意中喚醒回憶。
適合場合:好友聚會小酌
3、 黑牌瑪斯拉普拉納 1500ml—2002
特點:黑牌瑪斯拉普拉是在1979年巴黎世界葡萄酒奧林匹克大賽上第一款在盲品的情況下擊敗著名法國紅酒Chateau Latour的西班牙紅酒。瓶身美麗的深寶石紅色外表讓它看起來更符合郊外的寧靜深邃,橡木桶中陳年帶來的烤麵包香為其增添了越桔和櫻桃醬的香氣。單寧柔滑的口感會為悠長。
適合場合:遠離塵囂的郊外生活
4、 特級大城堡—2001
特點:特級大城堡是桃樂絲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酒園之一,其栽培歷史可追溯到13世紀。這款酒奇異、深沉而復雜的香氣體現了該酒極佳的質感。香草味道充滿柔和的溫存,成熟的紅莓果又會產生微酸甜蜜入口時的迥異風格足夠喚起對其他葡萄酒的回憶,幾秒鍾後,它漸漸變得溫暖,沉醉中讓美好家庭歡樂變得如此清晰。
適合場合:家庭聚會
5、 奧瓦帕樂酒庄科龍園門西亞
特點:介於清爽多酸的Rias Baixas白酒與粗獷濃烈的Toro紅酒之間,門西亞葡萄酒帶有紅色李子和天然的辛辣味容易被浪漫的情人接受。豐富果味的精巧口感讓曖昧時刻存在纏綿味道。經過法國橡木桶陳釀後葡萄酒酒變得柔和精緻,讓愛也濃於其間。
適合場合:浪漫情人間
6、 菲斯奈特黑牌氣泡葡萄酒
特點:菲斯奈特是世界最大的以香檳傳統釀製法釀制汽泡酒的生產商,黑色磨砂的瓶身透露出從未有過的穩重,而在口感方面卻突出清新淡雅令人回味持久,一個人沉靜時,濃郁果香讓淡黃色酒液多了迷人味道,氣泡豐富而持久賦予其完美個性。
適合場合:一個人的安靜
7、 瑞格爾候爵酒
特點:園里奧哈陳年特釀優質法定產區干紅葡萄酒瑞格爾侯爵酒園被譽為里奧哈地區最優秀的酒庄,出品的上等佳釀將優雅與強勁的特質完美結合。此酒呈現出深沉的石榴紅色,邊緣櫻桃般的迷人色澤令人饞涎欲滴。豐饒濃郁的土司芬芳與於香草氣息相互交融,單寧優雅柔滑之感留給懂酒人細細品味。
適合場合:懂酒人間的細細品味
8、 德莫•羅德瑞茲蘭澤格高地2005
特點:德莫•羅德瑞茲蘭澤格高地2005是一款象徵男人成熟穩重的經典代表之一,它入口後的飽滿感以及復雜的煙熏味和熏烤味等馥郁豐饒味道極富吸引力。相比之前的葡萄酒而言,它擁有更多清澈而豐富的層次以及泥土味和香辛味。而簡潔瓶身設計使其更具大氣。
適合場合:成熟男人的休閑相聚
9、 桃樂絲王冠3000ml—2005
特點:與夥伴一起分享成功,任何佳釀都無法與頂級紅酒相比。桃樂絲家族早在17世紀就開始在巴塞羅那南部賓納戴斯地區古老的加泰朗鎮釀造葡萄酒。桃樂絲王冠2005這款葡萄酒口感肥腴豐厚富有果味和肉味的單寧結構,散發的順滑煙熏味道縈繞舌尖,久久無法忘卻。適合場合:為成功乾杯
10、阿里安—2004
特點:在Alvarez家族希望發展當時釀酒方法的激發下,阿里安誕生了。1991年阿里安初上市之時,就贏得了國際的廣泛關注和認可,並在當年由世界權威葡萄酒雜志《葡萄酒鑒賞家》列入「前100名最優秀葡萄酒「的行列。阿里安 – 2004採用純棠蘭尼羅葡萄釀制,品嘗起來帶有怡人的橡木味和活潑的漿果氣息,沁人心脾,品嘗者完全可以感受到濃厚果香在口。
⑷ 義大利紅酒vinea tempranillo crianza價格查詢
很多紅酒愛好者更偏愛進口紅酒。進口紅酒的價格千差萬別,既有一瓶上萬的珍藏紅酒,也有很多幾十元一瓶的。小編為大家篩選了一些消費用進口紅酒的價格,主要是法國波爾多、西班牙和義大利的紅酒。數據來源於酒圈網。
法國波爾多紅酒
愛麗香波爾多AOC干紅葡萄酒2011(Alliance Bordeaux AOC rouge) 49元
卡布蘭權威大獎賽金獎葡萄酒2010(Chateau Capblanc Rouge Grand Vin De Bordeaux) 78元
弗倫古堡法國波爾多紅葡萄酒(Chateau Fourreau) 78元
薩博庄園超級波爾多金獎葡萄酒(Chateau Sablie Rouge Bordeaux Superieur) 78元
吉娜斯聖約翰花堡紅葡萄酒(Fleur Saint Jean Vin de Table Rouge) 99元
塔利斯城堡波爾多干紅葡萄酒2011(Chateau Taris Bordeaux AOC rouge) 99元
聖皮爾庄園波爾多法定產區紅葡萄酒(CLOS SAINT PIERRE Bordeaux Rouge AOC) 102元
葡達特拉酒庄波爾多紅葡萄酒(Procata Chateau Chaubinet Rouge AOC) 118元
寶雅古堡法國超級波爾多原裝AOC干紅葡萄酒(chateau bel air bordeaux superieur) 168元
貝樂十字城堡格拉芙干紅葡萄酒(Chateau Belle Croix Graves) 168元
百利安庄園紅葡萄酒(Chateau Haut Belian Rouge) 175元
情人庄園紅葡萄酒(Chateau Valentin) 188元
西班牙紅酒
西班牙桃樂絲公牛血干紅葡萄酒(Sangre de Toro) 115元
朱麗安史威特格蘭富都酒庄佳釀紅葡萄酒(Bodegas chivite Gran Feudo Crianza) 145元
瑞格爾侯爵酒園1860精選天帕尼洛紅葡萄酒(Marques de Riscal Riscal 1860 Tempranillo) 146元
馬丁歌達仕酒庄四部詩歌紅葡萄酒(Cuatro Pasos「Cuatro Pasos」 Mencia) 146元
桃樂絲王冠干紅葡萄酒(Torres Coronas) 152元
朱麗安史威特酒庄格蘭富都陳年特釀紅葡萄酒(Bodegas chivite Gran Feudo Reserva) 155元
義大利紅酒
坎帕尼奧拉庄園卡塔多阿瓦拉紅葡萄酒(Nero D'Avola Cataldo) 69元
窗外風景干紅葡萄酒(Vina Da Tavola Rosso Red) 77元
坎帕尼奧拉太陽城堡比薩紅葡萄酒(Rosso Piceno Castel del Sole DOC) 88元
丹鳳園紅葡萄酒(Torresella Refosco) 118元
瑞德芭得里諾干紅葡萄酒(Re Teodorico Bardolino) 128元
西卓半干紅葡萄酒(斯特拉紅葡萄酒)(Citra Montepulciano) 130元
⑸ 西班牙紅酒品牌有哪些
1,貝加西西利亞酒庄
貝加西西利亞酒庄(Vega Sicilia)出產的葡萄酒堪稱西班牙葡萄酒界的「酒王」,是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葡萄酒之一。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它已經成為西班牙最知名和最昂貴的葡萄酒。
2,菲斯奈特酒庄
菲斯奈特(Freixenet)是一家來自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Catalunya) 的家族企業,擁有150年歷史,生產了全球著名的葡萄酒包括黑牌起泡酒和金牌起泡酒。
3,瑞格爾侯爵酒庄
瑞格爾侯爵酒庄(Marques de Riscal)一直是葡萄酒行業領先的典範企業,在1858年就成為里奧哈地區第一家採用波爾多方法釀造葡萄酒的葡萄酒廠家。
4,德莫·羅德瑞茲葡萄酒酒庄
德莫·羅德瑞茲葡萄酒酒庄位於西班牙(Spain)拉里奧哈(LaRioja)里奧哈(Rioja)葡萄酒產區,創立於1994年,主要葡萄品種為丹魄。
5,羅瑞娜酒庄
羅瑞娜酒庄(laurona)位於西班牙蒙桑特(Montsant)葡萄酒產區中心,塔拉格納(Tarragona)省以西約40公里的法爾塞特(Falset)。
⑹ 各國皇室的御用名酒是什麼
世界各國對國宴用酒的標准都不相同,例如,有「生命之水」美譽的伏特加,其優良品質和良好口碑流傳至今,百年來經久不衰。剛誕生時,只供皇室飲用,是宮廷御用酒,現仍是俄羅斯國宴酒,由世界第七大酒業公司McDOWELL公司生產。而路易卡斯堡葡萄酒則在法國被指定為皇室用酒。 法國浪漫香檳氣泡舞 「Elaine, je mappelle elaine, je suis une fille ,comme les autres」,法國連續25周冠軍單曲在耳邊響起,剎時大腦中閃現的只有「性感」一詞,世間能配得上如此呢喃回轉之音的恐怕只有香檳(Champagne)。正式的場合,香檳是成功愉悅氣氛的高潮點;情人浪漫的小聚,香檳堪稱甜蜜溫存的開場白,極盡性感之能事,「I go to bed with a drop of Chanel no.5 and wake up with a glass of Piper」,瑪麗蓮·夢露的金句一出,香檳一下子得到全世界女性的擁戴。 公元1世紀法國香檳產區就出現了第一個葡萄園,美酒熏陶下的法國似乎註定就是羅曼蒂克的民族,老一代的性感小貓碧姬?芭鐸、中間力量蘇菲?瑪索,新一代奧黛麗?多杜,無不是性感與優雅獨立並存。而傳聞都說法國男人天生浪漫,那倒不盡然是,工作接觸中感覺法國男性就像是自傲甚至有些刻板的高盧雄雞,直到8小時以外才恢復幽默、寬容、體貼的紳士風度。還記得齊·達內在世界盃賽場上展現的「鐵頭功」嗎?那是法國男性大膽、隨性與創意的另一面。 香檳之薦:白雪黑鑽香檳,Piper-Heidsieck Cuvee Rare 所屬的白雪酒庄成立於1785年,擁有34,000公頃的葡萄園,曾被14家皇室家族指定為香檳供給商。現任釀酒師赫吉·加繆(Regis Camus)獲得「2004年度最佳釀酒師」稱號,是白雪酒庄第七次獲此殊榮。白雪黑鑽呈燦爛閃光的金色,泡沫精緻持久,氣息層次豐富,開始是礦泉的微妙感覺,隨之是溫暖柔和菠蘿與熱情果風味帶來的享受,酒體豐滿充滿活力。這款香檳曾多次獲得國際大獎,其中包括2005年英國Decanter金質獎章,不愧為香檳愛好者心目中璀璨的明珠。 瑞典伏特加之冰火兩重天 外表冰酷內里炙熱的伏特加是嚴寒地帶人們的恩物,難捱的寒冬小酌一杯伏特加,入得喉來冰涼的酒液瞬時化為燃燒的火花。19世紀瑞典伏特加酒之王拉爾斯·奧爾森·史密斯(Lars Olsson Smith)發明連續蒸餾法,祛除伏特加中的所有雜質,創造出絕對純凈的伏特加,成就了瑞典伏特加品牌。如今的瑞典Absolut伏特加,由波普藝術家Andy Warhol設計出經典的磨砂瓶身,它的活力概念,靈活的推廣手法,受到全球年輕時尚人群的熱捧。 如同伏特加的品質,瑞典人貌似冷峻的外表下隱藏的是親和、活潑的個性,瑞典國王古斯塔夫(Carl XVI Gustaf)便以平民作風著稱,每天早上自己駕車從郊外住所開到王宮上班,下班後又自己駕車回家,而王儲維多利亞公主更是如普通人般便以平民作風著稱,每天早上自己駕車從郊外住所開到王宮上班,下班後又自己駕車回家,而王儲維多利亞公主更是如普通人般隱姓埋名在美國大學里度過進修時光。極簡、實用主義更是在瑞典傢具製造業中可窺一斑,宜家IKEA在中國甚至全球都深入人心。 伏特加之薦:無極伏特加Level,超高端伏特加品牌,秉承ABSOLUT「顛覆傳統極致」的品牌定義,將兩次連續蒸餾和分段蒸餾渾然糅合,同時選用瑞典Ahus高質量的冬小麥和流淌多年的深井水在當地釀制而成,從而將絲潤口感與醇和口味的完美平衡達致極限。 蘇格蘭威士忌的精神家園 蘇格蘭是威士忌的精神家園,幾乎所有拜訪過這片英倫三島北部地區的來訪者都被這里的景色所震撼。這里不僅僅擁有粗獷而美麗的風景,更養育了勇敢而善良的人民。獨特的地貌與多變的氣候,使世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堅韌而執著,正是雨、雪、陽光和高山泉水等自然因素和那裡執著努力的人們,造就了醇和完美的威士忌。 北蘇格蘭高地(Highlands)肥沃的紅土特別適合威士忌原料大麥的種植,這里是單一麥芽與調配威士忌的天堂產區,濕冷的天氣有助於酒精在橡木桶內緩慢地醇化,調配蘇格蘭威士忌(Blended Scotch Whisky)占蘇格蘭威士忌總產量的95%,以一種或多種穀物威士忌作為基底,並且混合了一種或多種麥芽威士忌之後調配而成,迷人的煙熏味正是調配威士忌的魅力所在。 威士忌之薦:Johnnie Walker,黑牌威士忌世界上最暢銷的高級蘇格蘭威士忌,由40多種不同地區的蘇格蘭威士忌調配而成,每種威士忌都至少在橡木桶中陳釀超過12年。細細品嘗將會感受到Johnnie Walker黑牌威士忌深邃復雜的口味:首先是絲絨般醇厚順滑的口感,然後享受到迷人的煙熏味,混合了清新的水果味和豐富的果子味,其中還可以品嘗出濃郁的香草味。最適合凈飲、與水或蘇打水混合飲用,也可以與乾薑水等其他軟飲料混合飲用。 希臘茴香魅誘入酒來 類似中國香料八角的大茴香居然也能製成奇妙的蒸餾酒。茴香酒流行於北非及地中海沿岸,往杯中透明的酒倒入水或冰塊,1秒之內酒液便混濁起來,變成乳白色的懸濁酒,奧妙就在於內里茴香精油的「烯」物質的稀釋並結晶成白色體。如八角鹵水般的味道一開始著實讓人難以下咽,但就如老煙槍般,茴香酒迷們簡直可以說是為這奇味上癮,就如重慶人愛花椒般。茴香酒在希臘則叫歐索Ouzo。 希臘男子如同神話中的美男,五官十分清晰挺拔,手執一杯Ouzo,閑坐於小酒館中,與身後的白屋藍海相映襯,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但凡歷史淵源深厚的國家,節奏似乎都是慢一拍,希臘亦是如此,一般不到上午11點人們不會起床,起來吃個早午餐,下午四五點便下班,而一天真正的生活便開始了,真是羨煞我等所謂的現代人,為生計所忙遠不如希臘人來得瀟灑,難怪愛琴海邊的希臘如今也成為新婚夫婦蜜月旅遊勝地。 茴香酒之薦:普洛瑪莉(Plomari) 來自阿瓦尼提斯島(Arvanitis),目前唯一一種用軟木塞的茴香烈酒,正是時下希臘最流行的品種。 中國黃白對決兩分天下 在北方,小至酒館的燒刀子,大到正式宴席的五糧液,酒精濃度在40度以上,這與北方冬季的寒冷因素息息相關。周總理喜喝茅台,醬香型的美酒便漸漸作為國宴用酒登上了大雅之堂。北方人的個性與白酒確實相似,醇烈而朴實,在酒桌上猶是,幾杯白酒落肚面紅耳赤之際便能稱兄道弟,與國外的烈酒文化有所不同,中國的酒桌上仍講究勸酒猜枚,喧鬧萬分,這與時下流行的優雅品酒實在相去甚遠,算是不小的遺憾。 長江以南,溫和含蓄的南方人則篤愛糯米釀制的黃酒。傳說中在黃帝的時代杜康發明了酒,流傳至今,足有幾千年歷史。如今紹興黃酒最為出名,原因則和戰國時代勾踐有關,紹興的水和土都非常清靜,糯米亦極為優質,勾踐時代大力在此獎勵釀酒,如今紹興已成為酒鄉。秋季溫一壺熱酒正是蟹宴好時節,南方民眾恰似這壺黃酒,溫熱而不沸騰,含蓄但缺乏些許決斷,難怪北方人總說南方人精明,可能亦只是表達方式的誤解。黃酒最好的詮釋便是咸亨酒店孔乙己那一壺黃酒,一碟茴香豆,道盡人生酸甜。 日本精緻有道大吟釀 清酒稱得上是日本的「國酒」,酒器精緻得如熏香用的瓷瓶,小口小口抿來,雅緻得很。這純米釀造出的液體,酒精度為15度左右,普通清酒分為「純酒」及「本釀造」,受歐洲高檔烈酒的啟發,日本人也造出了清酒中的奢侈品「吟釀」及「大吟釀」,其中,大吟釀的釀制過程不加入任何酒精,純米也會磨掉外層保留精華後加以釀制,酒體透明帶有玉米般的純凈,滿室醇香。 平心而論,日本是一個喜愛鑽研及堅忍的民族,休閑的體驗到了日本均被發展成了「道」,劍道、茶道、花道,還有武士道,但凡稱之為道,便多了幾分哲理的深奧意思,窮於研究使日本人的生活越發精緻,但也讓人累得喘不過氣來,夜光下的日本街頭,充斥著8小時解放後的放縱氣息。吟釀亦有道,品味時應像洋酒般在口中回味,細品其香氣,搭配的食物更應清淡,切不可以紅肉來配之,那將完全破壞清酒的那一抹清香。大吟釀,如同一位清麗的日本女子依偎在側,溫柔而撩人心緒。 清酒之薦:高砂大吟釀,高砂酒廠1899年創立於北海道的旭川,是全日本唯一一家利用冰室(Ice Dome)釀酒的酒廠。在冰室中懸吊著酒袋,讓原酒在冰室中慢慢過濾滴落,收集而成的大吟釀酒,之後再貯存於大雪山山麓、美瑛之丘的雪中度過冬天,於春天將貯存於雪中的酒取出,這就是充分利用北海道大自然的寒冷所釀制出來的北國美酒。
希望採納
⑺ 法國紅酒的分類 越詳細越好
給你篇法國葡萄酒最詳盡攻略:
法國在香水與時裝之外,就屬美食最讓人神往。美食,當然就有佳釀,法國葡萄酒,就是法國菜的神髓。
如果說法國民族最特殊的一點是對個人主義的尊重,有三樣東西最能顯示出這個強烈的民族性:葡萄酒,咖啡與乳酪。法國人品嘗這三樣東西,絕對堅持個人化的品味,管他那個牌子廣告打的轟轟烈烈,我自有我所愛,誰也改不了,這是所謂的個人風格。所以,這樣一塊六角形國土,說大不大,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紅酒種類與乳酪口味。法國總統季斯卡下台之後接受記者專訪,被要求給自己七年的執政一個評價,他回答到:『治理一個連乳酪都有數千種的國家,我自認為做得還不錯。』可見一般。
要對這么龐雜的葡萄酒文化做一個深入了解,必須投入相當大的心力,筆者絕對不敢自稱了解,關於葡萄酒的知識,都是來自林裕森先生以及他膾炙人口的大作:《葡萄酒全書》與《法國葡萄酒翻譯字典》。在巴黎與林先生相識五載,獲益匪淺,論對葡萄酒研究用力之深,林裕森先生當屬第一人。
【DONEE】
法國人為何喜歡喝葡萄酒?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其實難以三言兩語交代清楚的問題。追溯葡萄酒在西方世界的起源,從聖經上就有記載猶太人種植葡萄釀酒的史實,我們來看一段舊約聖經雅歌的章節:
願君以熱吻與我接吻!因為你的愛撫甜於美酒。你的香氣芬芳怡人,你的令名香液四射,為此少女都愛慕你。願你拉著我隨你奔跑!君王,願你引我進你的內室;我們都要因你歡樂踴躍,贊嘆你那甜於酒的愛撫;怪不得眾少女都愛慕你!耶路撒冷女郎!我雖黑,卻秀麗,有如刻達爾的帳棚,又似撒耳瑪的營幕。你們不要怪我黑,是太陽曬黑了我。我母親的兒子向我發怒,派我去看守葡萄園;而我自己的葡萄園,我卻沒有去看守。我心愛的!請告訴我:你在哪兒放羊?中午又在哪兒卧羊?別令我在你伴侶的羊群間,獨自徘徊!
雅歌是聖經中最美的詩篇,看似男女互訴衷情,實際上充滿對上主無限的崇敬與愛慕。以色列人自詡為上帝的選民,所以用這樣近乎情人之間的愛戀來描述與上主的關系。當然,解釋聖經不是我們的責任,從這段經文中,我們至少看到了在兩三千年前,今天中東一帶,就已經有葡萄種植,以葡萄釀酒的農業傳統。法國是重要的天主教國家,不知各位有沒有注意到,一直到今日,教宗公開發表非宗教性的演講時,都是用法文,顯示出法國在天主教世界的重要性,所以,法國人當然也讀聖經,也知道葡萄酒在天主教的意義,新約瑪竇福音中最後晚餐一節,耶穌將盛了葡萄酒的杯子交給門徒說:『你們都由其中喝罷!因為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葡萄酒是耶穌的聖血,所以是天主教徒的聖物。當然,到今日不見得大家喝葡萄酒時都懷有宗教情感,但是兩千年來的習慣早已根深蒂固。
這是歷史淵源,但是空有葡萄酒的神聖性,想喝卻找不到葡萄來釀酒也是枉然。所以,自然環境條件就很重要了。法國有幸擁有最適合生產葡萄的氣候,這個條件讓法國獨霸全球葡萄酒生產數個世紀,也因為這個優勢,讓法國釀酒文化精益求精。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個人主義,則是讓法國擁有這么多不同種類葡萄酒的臨門一腳。各個產酒地區土質不同,氣候也有微小差異,但是對酒的品味是主觀的,所以你愈是說我的酒怪怪的,我就偏要做得跟你不一樣。這是一個心理上的動力,到來自羅亞爾河流域的朋友家作客,別指望餐桌上會出現隆河谷地出產的酒,這是人之常情,故鄉來的總是最好,不是嗎?幾個世紀來對主觀品味的堅持,讓各個產酒區特色更明顯,不斷改良之後的衍生支系也日漸龐雜,形成今日百家爭鳴的熱鬧景緻。
盡管如此,極端的主觀之外,還是存在一些基本的客觀標准,否則就不會有品酒師這個頭銜存在,葡萄酒的優劣也就沒有標准可言。從產地來看,法國有七大主要葡萄酒產區及所謂的五大產區,進入產區介紹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葡萄酒與其搭配的菜餚之間的關系。
各類葡萄酒與食物的搭配
干白酒
干白酒口感清爽,屬於酸度高的酒,最常用來當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殼類的海鮮。主菜方面可以搭配清淡的蒸、烤魚類,或水煮海鮮,味道濃一點的,可配簡單的雞肉或豬肉。乳酪方面則可以配酸度高的羊奶乳酪。這類酒相當容易搭配食物,對偏好清淡菜式或是口味不太重的人,相當適宜。
濃厚型干白酒
以 Chardonnay白酒為代表,經橡木桶發酵培養,口感甘而不甜,豐厚圓潤,酒香變化多端而氣息濃烈。口味甘美的龍蝦,鮮甘貝和螯蝦等是最佳良伴。主菜類則可以搭配有醬汁的魚或禽類,都是口感厚重的菜色,讓菜餚與佳釀彼此爭奇斗艷,是相當有意思的搭配方式。但是這類酒不適合清淡的菜色。
甜白酒
配菜的種類很廣,也可以當餐前酒,配鵝肝醬,味重的藍霉乳酪,或是餐後的甜點(巧克力甜點除外)。
玫瑰紅酒
可以搭配簡單的菜餚,如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白肉等等。地中海地區用橄欖油和大蒜調味的菜也相當適合。玫瑰紅酒較沒有強烈的特性,所以常常用來搭配難配的菜,例如加了許多醋或大蒜的菜。
清淡型紅酒
例如Beaujolais Nouveau。這種酒可以搭配肝和肉醬做成的肉凍,肉腸之類簡單的食物,或是豬肉,小牛肉等等白肉,以及內臟單菜與清淡乳酪。在每年十一月新酒上市之時,總是可以在巴黎大大小小的餐館看到顯目的招牌,對老饕而言,這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時刻。
高單寧型紅酒
如波爾多區的高級紅酒即屬此類,可以搭配精緻調理的紅肉類菜餚,口味強勁的野味配上香濃的醬汁,是法國餐飲中最吸引人的選擇之一。
香檳
風味變化多端,適合多種不同菜式。以白葡萄為主釀制的香檳,口味較淡,以果香為主,是相當好的餐前酒。較為陳年的香檳,則可以搭配精緻的魚類菜色,或是陳年的干乳酪。以紅葡萄製成的香檳口感較濃厚,香味也濃,適合搭配魚子醬,海鮮類。至於粉紅香檳則口味更豐厚,搭配野味最適當。
【REGIONS】
法國生產的紅酒有七大生產地包括∶波爾多(Bordeaux)、勃根地(Burgundy)、香檳(Champagne)以及阿爾薩斯 (Alsace)、羅亞爾河谷地(Loire Valley) 、隆河谷地(Cotes Phone)與蘭格多克/魯西雍(Languedoc/Roussillon)等其中又以氣候溫和土壤富含鐵質的波爾多產地最具代表。
法國波爾多市外圍又細分幾個產區,大致都分布於紀宏德河(Estuaire de la Gironde)流域,不但產量大且生產許多品質優良的紅酒,被喻為『世界葡萄酒寶藏』,這個區域有最出名的五大產區,這些產區約有九千多家酒庄,我們可以找到夙負盛名的五大酒庄為各位稍加介紹。
法國五大葡萄酒產區
產區介紹(根據 1855 年上好波爾多葡萄酒分等系統)
梅鐸 (Médoc) 32,110英畝 (只生產紅酒)
龐馬魯 (Pomerol) 1,803英畝 (只生產紅酒)
聖達美莉安 (St-émilion) 12,676英畝 (只生產紅酒)
格拉夫 (Graves) 5,992英畝 (生產紅酒和不甜白酒)
蘇玳 (Sauternes) 3,499英畝 (只生產甜白酒)
法國五大名酒庄
Chateau Margaux (位於梅鐸區)
Chateau Latour (位於梅鐸區)
Chateau Mouton-Rothschild (位於梅鐸產區)
Chateau Lafite-Rothschild (位於梅鐸產區)
Chateau Haut-Brion (位於格拉夫產區)
梅鐸(Médoc)
梅鐸是波爾多紅酒代表產地,生產上好的高品質葡萄酒,上梅鐸(Haut-Médoc)位梅鐸南部紅酒產區;包含幾個非常著名的地區生產合作社 (commune)產區如聖達士蒂(St-Estéphe),寶雅克村(Pauillac),瑪歌(Margaux)等,不少世界聞名的酒庄就位於這些地區生產合作社內,特別是寶雅克村及瑪歌村,酒價曾高達數千美元,此區內大約有七十個村莊,另較有名的村莊有聖朱利安村(St-Julien)及聖達士蒂村 (Saint-Estéphe),此區內的特級酒庄有六十一個,其中有四個被排名於五大酒庄 內。
波爾多區最具代表的五大產區以及上梅鐸的六個重要的次產區,由北至南為
聖達士蒂 (St-Estéphe) 2,875英畝
寶雅克 (Pauillac) 2,667英畝
聖朱利安 (St-Julien) 2,084英畝
利斯塔克 (Listrac) 1,531英畝
慕里斯 (Moulis) 1,185英畝
瑪歌 (Margaux) 3,067英畝
龐馬赫魯 (Pomerol)
本區是波爾多生產紅酒上好產區中面積最小的,它的產酒量只有St-Emilion產量的15%,導致酒不但罕見且昂貴,雖沒正式分等系統,此區特級酒庄大約有十三家,但一直未有完整法定分級制度將它列出,其中Pétrus酒庄一直被視為第一特級酒庄。
聖達美莉安(St-Emilion)
本區產酒量約等於整個梅鐸產區的30%,擁有法國最美的田園景色,正式分等系統要比梅鐸晚一世紀,到1954年才正式分級並於1986年修訂,其中的Ausone級Cheval-Blanc酒庄在Premiers Grand Crus分級中享有特殊地位,以下共有十二個可媲美梅鐸各級酒庄的頂級一等酒庄和大約七十個頂級酒庄
格拉夫(Graves)
自1987年起,位於北部較好的產區被劃分為另一法定產區,稱為Pessac Leognan。最著名酒庄為Chateau Haut-Brion(在1855年分等系統中已見過),1959年分等中其它產良質格拉夫紅酒約有十二家酒庄
【APPELLATION】
一般酒標上多半會寫明酒庄名(Chateau de ---)、產區、產區認證、年份、等級、釀造者及裝酒地點等七項,一瓶酒的品質優劣從各條件的排列組合就可以清楚看出端倪。
產區好壞決定於自然條件,由於波爾多地區是土壤富含鐵質的礫石地,加上氣候溫和,所以孕育出香甜可口的優良葡萄品種。
A.O.C相當於地方檢定局許可認定的,不一定每瓶酒都有。年份除了越老越好以外,還得考慮當年氣候狀況和葡萄樹種收成狀況來決定,一般來講因為葡萄酒從裝瓶後仍會繼續成熟到最佳風味,年份在五至十年最佳,這點和威士忌白蘭地不一樣,各年氣候相關葡萄種收成好壞等級表(日照時間長短,平均氣溫…等等)。
卷標上的等級屬高級紅酒依排列順序劃分為:
特級一等酒 Grand Cru Classe
一等酒 Premier(1er)Cru
優等酒 Grand Cru Classe
二等酒 Second Cru Classe
有的或只有寫Grand vin不再細分等級,這些不分等級的酒大致均屬中上等級的酒,有些酒庄以前曾經得過獎或經過認定,而現在所生產的酒也可能未加以分等。
裝酒地點最好是在城堡(酒庄)內裝,有些酒商會買較便宜的酒來分裝或不同的酒混裝再裝於美美的瓶子,一來吸引消費者二來降低成本,這些酒就比較沒有品質保證,所以最好認明『MIS EN BOTEILLE AU CHATEAU』字樣,意思就是『城堡裝酒』而非其它酒商。有釀酒者的簽名也表示對酒的品質有所保證?
產區認證A.O.C.
A.O.C.是一系列復雜而特殊的管制系統嚴格地規定每一法定產區所使用的葡萄品種、葡萄的產地、種植方式和單位面積產量,酒的釀造方式和酒精含量等等,以確保瓶中的酒具有該法定產區的風味。這項措施起源於某些不肖酒商乘機將較差產區(在蟲害發生前這些產區可能都不是種植葡萄,而是榖類作物)的酒冠上好產區名義行銷的種種投機行為,如此不但消費者被欺騙,好產區酒商的權益也受到損害,於是在這些酒商的的壓力下,法國政府才開始實施酒的產區管製法律。然而上述管制的進度很慢,一直到1920年代,現今的管製法律雛型才出現。最先被採用的管制標准最初是用來限制產區產量上限以維持產品品質,其中的一些規定因為已經受到公認而被直接取用。
所謂A.O.C.,全文為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ée,可譯為法定產區管制。同好對於Appellation Controlée這兩個字可得要記住,因為佔法國所有葡萄酒產量25%的A.O.C.是法國酒中最高等級的酒,而A.O.C.酒的卷標上一定會出現 Appellation Controlée兩個字,不同的是介於兩字之中的法定產區的名稱,如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ée,或Appellation La Tache Controlée。酒要符合某產區的各項規定後才能冠上該區名義行銷。每一法定產區所管制的項目大同小異,基本的規定為:
-確實的產區:即A Bordeaux C酒所使用的葡萄必須產自波爾多內。
-葡萄品種:每一法定產區都有規定能使用的葡萄品種,可能是單一品種或多種品種調配。
-葡萄種植方式:包括種植間隔,修前枝葉方式等。
-單位面積葡萄酒產量的限制:葡萄酒產量與酒的品質是成反比的,因此需設上限,限制葡萄酒的產量。
-釀酒方式:有時還包括酒的陳年規定。
-酒的最低酒精含量:事實上這也涉及葡萄的成熟度,因為酒精來自於葡萄中的糖分,兩者是成正比的。
-需經專家組成的委員會品嘗評定及格。
這些地區生產合作社可以成為獨立的A.O.C.,如Appellation St. Julien Controlee;換句話說,St. Julien是比Haut-Médoc更細的法定產區。
除了A.O.C.酒外法國葡萄酒還有其它分類:
優良地區葡萄酒(Vins Delimités de Qualité Supérieure,V.D.Q.S)等級在A.O.C.下一級,地區葡萄酒(Vins de Pays)這個新分類管制葡萄酒產區和生產方式,但是沒有法定產區及優良產區餐酒來得嚴格。日常葡萄酒(Vins de Table)屬於最普通的葡萄酒等級,沒有產區或品種的標示,價格低廉,餐廳通常裝入玻璃瓶中散裝供應。
1855年分級系統
1855年,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行,波爾多的葡萄酒經紀人被要求為梅鐸的酒依價格制定等級,經紀人因為主辦單位承諾不會將這個分級標准延續下去而答應,於是1855年的分等系統因此誕生,這個分級系統主要分為三部分:
-頂級酒庄(Grand Crus Classé)controlée
-Grand Crus Exceptionnels
- 中級酒庄(Crus Bourgeois)事實上這是梅鐸1855年分等系統的附加等級,這些酒庄品質雖不差,但並不達到六十一個評定酒庄價與質的要求條件。1855年的分級系統在業界相當知名,不過其後不少情況有改變,有些酒庄已不存在,有些葡萄園因為並購其它相鄰的園區而產量增加了數倍,這種情形是法律上允許的,一些著名的頂級一等葡萄園像:Chateau Margaux,一度因擁有它的家族沒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投注在庄園上,使得酒的品質與價格下降了,在1977年時,希臘一個 Mentzenopoulos家族以美金一千六百萬元代價買下Chateau Margaux後,投注大量資金與心血,酒的品質才又再恢復到頂級一等水準。聖祖利安的Chateau Gloria在有1855年分等系統時尚未存在,聖祖利安市長Henri Martin買下了不少二等葡萄園的土地,因此它所生產的酒雖不包括在分等系統里,但卻屬上等品質。現今的釀酒技術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它比1855年時的技術要好得多,因生產較好的酒。某些在1855年分等系統中被列級的酒庄現今應被降級,某些則應升級。這些都是酒庄本身人事上的變動,但也影響整個生產活動,以及業界對其產品的評價。
來源:搜酒網 http://www.souwine.com/?article-32.html
⑻ 法國葡萄酒在法國歷史及其工業上的地位
在植物學上來說,葡萄樹是人類最早栽種的植物之一,人類懂得將葡萄釀成酒的歷史也很久遠,而自文明萌芽,葡萄酒就一直在所有人類重要場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在宗教儀式或慶典上,都用葡萄酒來鎮定或凈化身心,甚或治療傷病。
葡萄酒的起源據考證應為波斯,那時的埃及人、希臘人和羅馬人都喜歡濃且酒精度較高的葡萄酒,而且通常添加了很多香料,然後再加水去稀釋,聖經中至少521次提及葡萄酒,希臘的葡萄酒神是Dionyaos,而羅馬的酒神則為Bacchus。
隨著羅馬領土的擴大,葡萄樹的栽種也擴展開來,腓尼基人創立現在的馬賽時,將葡萄酒的釀造技術傳給當地居民,不過真正有系統地將葡萄樹的栽種,在高廬做全面性推廣的,卻是羅馬人。
公元一世紀時葡萄樹已遍布整個羅訥河谷(Rhone Valley);二世紀時葡萄樹就在波爾多和勃根地出現;三世紀時已抵達羅亞河谷(Loire Valley);最後在四世紀時出現在香檳區和摩澤爾河谷(Moselle Valley)。
原本非常喜愛大麥啤酒和蜂蜜酒的高廬人,很快就愛上了葡萄酒,並且成為傑出的葡萄果農,他們所生產的葡萄酒大受羅馬人的歡迎,逼得當時的羅馬皇帝杜密遜為了保護羅馬的葡萄果農,下令拔除高廬一半的葡萄樹。後來的羅馬皇帝普若巴斯全面授權高廬人栽種葡萄樹,才重新建立起法國葡萄種植的傳統。
四世紀初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公開承認基督教,在彌撒典禮中需要用到葡萄酒,這更助長了葡萄樹的種植。
法國葡萄酒真正成為葡萄酒的代名詞,始於十二世紀,因為這個時候法國葡萄酒才開始外銷,主要是銷售到英國和德國一帶的國家。十三、四世紀因著人口暴增及商業的發達,使得葡萄酒的消費增加,更助長的葡萄酒的發展,到了十八世紀,原本掌握在僧侶及貴族手上的葡萄酒產業,則因葡萄酒的商業行為而完全轉入了葡萄果農和商人的手中。
到了十九世紀,鐵路的發達協助了法國南部葡萄酒的營銷,使得北部產區逐漸沒落,一直到現在,法國葡萄酒的生產釀造還是大多集中在法國南部。
1935年國葡萄酒才出現法例管制,上好葡萄酒由法定產區(AOC)法例管制;1949年出現優良地區餐酒(AO VDQS)的管製法令;1979年出現地區餐酒(Vins de Pays)和日常餐酒(Vins de Table)的管製法令,至此,法國葡萄酒的分級才臻完整,也正因為法國葡萄酒有完整且嚴格的管制措施,因此法國葡萄酒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贊譽與認同。
沒有人能夠否認葡萄的栽培歷史幾乎和人類歷史一樣悠久.《聖經》中記載,諾亞乘方舟經歷了大洪水之後建立了最早的葡萄園.而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也提到葡萄和葡萄酒.
公元一世紀,古羅馬軍隊征服高盧,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公元二世紀時擴展到波爾多地區.從此法國葡萄酒開始了二十個世紀的輝煌.
"如果法國沒有了葡萄酒,古巴有了雪茄,中國沒有了絲綢和瓷器,這些國度的人還能有幾分驕傲 "來自台灣的著名葡萄酒鑒賞家林裕森說.對他來說,葡萄酒不僅承載著法國的文化,葡萄酒瓶更承載著一種哲學.
葡萄酒的品嘗哲學沒有品酒者會否認法國葡萄酒是法國優雅文化的表現.雖然歲月更迭,葡萄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也從原始走向現代,但是凝聚著法蘭西歷史的葡萄酒一直散發著優雅的光芒.林裕森曾學習法國哲學,後又在普羅旺斯一個葡萄酒大學學習葡萄酒知識.巴斯德說"在一瓶葡萄酒中蘊含著比世界上所有書本更多的哲學".林裕森一直信奉著這一名言."除了酒杯的材料和質地影響品酒人的情趣外,最重要的是葡萄酒的葡萄來源,還有釀造和珍藏."在林裕森兩本葡萄酒著作《酒瓶里的風景———布根地葡萄酒》和《城堡里的珍釀———波爾多葡萄酒》中,他試圖教會品酒者什麼是真正的好酒.在《酒瓶里的風景》一書中,他幾乎用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以布根地葡萄酒為例探討到底有多少因素影響了我們喝到的每一瓶葡萄酒的風味.林裕森說,對於每一個酒庄產出的葡萄酒,品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有的可以比作豐腴的女人,有的可以比作淳樸的小夥子,有的感覺是懷春的少女,有的讓你覺得是情人的眼淚.
在森裕森看來,如果在沒有欣賞到酒的色澤和芳香之前就把酒喝下去,就是放棄了對品酒最基本的享受.
此外,品酒也是有步驟的:在拿起酒杯前,必須停止說話.品嘗前,向上舉起酒杯,用眼觀賞美酒飽滿,清澈,亮麗的色澤,輕輕晃動酒杯,讓酒香散溢開來,再用鼻子嗅一嗅,然後開始品嘗.酒杯應該是杯口小,容量大的高腳玻璃杯.斟酒時,一般倒一半或最多三分之二,以便酒的香味集中在酒杯的上部.
享用不同的菜餚須選配不同的酒,為此他開始研究歐陸食材,試圖找出每種酒與每種食物的最佳組合.酒瓶中的網路全書在法國多年的生活讓林裕森認識到,葡萄酒之於法國就像血液之於人.
法國著名化學家古多華曾經說"葡萄酒反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許多東西,它向我們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體和生命.它是涉及生與死,性,美學,社會和政治的網路全書."林裕森說葡萄酒從它面世伊始就蒙上了濃濃的宗教氣息.對於耶穌的信徒來說,葡萄酒具有崇高的精神內涵,他們認為葡萄酒是上帝之子的鮮血.在歐洲,很多儀式都需要葡萄酒,葡萄酒受到了教士們的普遍青睞.
在社會變動中,葡萄酒也扮演重要角色.在疫病流行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喝葡萄酒能避邪.在文藝復興時期,葡萄酒帶給詩人們無限的創造力.這一時期的文藝作品中,帝王和王子常以善飲的形象出現.
莫里哀曾把葡萄酒比作自己的愛人,溫柔,美麗,動人,又充滿嫉妒和虛榮.幾乎所有的西方文人都曾用不同的文字表現過葡萄酒的美,葡萄酒回饋給他們的則是無窮的靈感來源.
從普羅旺斯開始葡萄的產區對於葡萄酒的好壞有著最重要的影響.雖然波爾多等產地聞名遐爾,但是林裕森更喜歡普羅旺斯.他這樣描繪普羅旺斯:耀眼的眼光,明亮的生活色彩,盛產的水果.在普羅旺斯他找到了不一樣的精神,那就是享受生活,並思考生活……
品嘗葡萄酒要從品嘗普羅旺斯開始.即便在普羅旺斯,每一處的葡萄園也有著完全不同的面貌,而釀成的酒的風味也同樣受到這兩股力量的影響.
林裕森最關心的主題是一瓶葡萄酒如何透過它的顏色,香氣和口感傳遞葡萄酒原產土地的特色.對他而言,一瓶葡萄酒不僅是是否精細,優雅,均衡或多變,更重要的是,透過視覺,嗅覺和味覺是否可以從這瓶酒中讀出有趣的意境.那些為了市場需求而依照行銷理念釀造出來的葡萄酒,對他來說,有歷史和文化,缺乏靈魂和迷人的特質.
在法國的幾年裡,林裕森幾乎跑遍了整個法國的葡萄庄園.對於普羅旺斯,他一直心懷感激.在他眼裡有兩個普羅旺斯,一個像夏日的粉紅酒;一個像冬日的粗獷紅酒,溫熱圓熟與強烈粗獷混合的感覺讓他迷戀.他認為酒瓶中裝的是一個意象,這個象是關於葡萄酒的,也是關於人生的.
在法國近百年葡萄酒歷史中,天然、無污染、純手工的理念一直被葡萄酒釀造者所遵循著,其中,「純手工」所要傳達的更多表現為一種態度:法國葡萄酒在酒農的眼中如同是自己的孩子,從葡萄生長到採摘,從釀造到出售的整個過程,無時無刻不被酒農所精心呵護著,這點點滴滴間的差異,正體現了法國人對於葡萄酒的熱衷和迷戀,也成就了被世人奉為經典的法國葡萄酒,成就了那獨一無二的口感與品質。
何謂「手工葡萄酒」呢?許多人以為在釀造和陳釀的過程中道道工序都要手工來完成才可以稱得上是手工葡萄酒,其實不然,這在工業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也並不現實。手工葡萄酒的定義並不是不用機械,運輸車,傳送帶,裝瓶機等都要用到。而是法國手工葡萄酒所強調的正是那些從葡萄種植,釀造到灌瓶過程中,被工業化設備所取代的重要細節。手工流程突出的是手工化種植與維護和人工採摘:手工種植葡萄,手工採摘葡萄,手工分檢好粒,傳統木製器械破碎葡萄,與工業葡萄酒機械化相比,大大排除了不好的葡萄粒,葡萄梗和殘余葉子。在法國勃艮第地區,還有超過90%的酒農是採用人工收獲葡萄的方式。成本上肯定比規模化、機械化生產的成本高很多,但質量上顯而易見,手工流程保證了每一粒葡萄的品質和新鮮度,使酒質更出色。
傳統工藝還突出表現在發酵,釀造和陳釀過程中傳統手工工藝的細膩。更加避免了工業葡萄酒在這些機械化環節中造成的過度氧化作用,使酒質發酸。
總而言之,工業化生產的葡萄酒是工藝流程的產物,是被大量復制的標准化產品。而手工釀出來的酒,是一個手工藝人勞動的結晶,凝結了釀酒者的心血,也凸現了法國手工葡萄酒的檔次和品質。
鎏法世家手工葡萄酒均為法國獨立釀酒者聯合會提供,法國獨立釀酒者聯合會是法國最知名的葡萄酒專業權威機構. 在國內外葡萄酒業享有崇高的地位, 其特色在國際上廣為人知. 所有加盟酒庄,庄園和城堡必須是小規模獨立生產者, 在這一領域, 只有釀酒世家和經驗豐富的釀酒者才具備. 受到法定產區劃分和聯合會公約的限制, 每個釀酒者只能經營自己土地上的葡萄. 從種植, 採收, 釀酒, 裝瓶到品嘗, 必須由本庄園獨立完成, 所以控制嚴格, 產量有限, 葡萄酒品質超群. 因其有特色的傳統釀酒工藝, 法國獨立釀酒者在各種葡萄酒刊物指南和品酒競賽中屢獲大獎, 每款酒視為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鎏法世家精選手工葡萄酒有百分之三十為法國綠色葡萄酒,法國綠色食品認證組織是歐洲綠色食品認證組織的分支機構. 對於法國綠色葡萄種植園有著嚴格的認定和監控作用. 從大氣、土壤、用水、採摘、釀造、灌裝到儲藏, 有機農產品配料到人工生產設備的使用過程中, 任何因素構成間接影響與直接危害的均不能頒發綠色種植園證書. 在法國, 對綠色食品的認識遠遠大於其它國家, 每個人懂得健康食品的重要性, 酒也不例外. 在獨立釀酒者心裡, 好酒的品質來源於陽光和土地, 所有種植環節應符合大自然規律, 遵循植物生態理論, 所有工藝環節全部由人工完成, 這就是獨立釀酒者與酒商的根本區別.
聯合會提供的酒全部經過鎏法世家在法國的地區品酒師品嘗,品酒師到每個酒庄了解酒庄規模,歷史文化,葡萄園管理,釀造方式,酒窖管理等,精選出三分之一的葡萄酒提供給中國市場,完全保障了葡萄酒質量。從法國獨立釀酒者聯合會到法國綠色食品認證,再加上法國地區品酒師的精挑細選,嚴格通過層層篩選,鎏法世家誓在為您提供最優秀的葡萄酒服務,為您帶來象徵著品味和時尚的法國手工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