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樂夫普勒干紅葡萄酒

樂夫普勒干紅葡萄酒

發布時間:2021-02-04 23:37:23

㈠ 樂夫普勒葡萄酒真假怎麼區分

這款酒可是法國波爾多梅多克的列級名庄第二級的酒庄,不過如今屬於中等版檔次的二級庄,根據權年份好壞,國內價位一般在600-3000元不等,這款酒在國內其實知曉度並不高,所以仿冒也比較少,只要是正規平台在這個合理價位段內購買的,基本不會有假,如果要鑒別,最簡單的就是看酒塞的質量,這種酒款一定會用高檔次的整隻橡木塞,而且長度較長,上面會有清晰的酒庄印記,而仿冒的很多都是用合成顆粒橡木塞。

㈡ 法國葡萄酒的分級制度,高手進

年酒庄分級體制是波爾多歷史發展的一面鏡子。這份葡萄酒目錄不僅表現了波爾多葡萄園的等級劃分,還反映出了本地區的歷史淵源、葡萄酒貿易及酒庄情況。

受其地理位置決定,波爾多很早就與貿易結下了不解之緣。波爾多城始建於加龍河岸邊,早在古羅馬時期,這里就成為將內陸葡萄酒銷往義大利的海運集散地。後來,當波爾多地區大面積栽種葡萄並成為葡萄酒的重要產地後,葡萄酒貿易繼續進行,並以海運對外銷售為主。一個原因是其國內銷售不堪重稅:在法國,高品質葡萄酒的消費者都是生活在巴黎和宮廷的王公貴族,而波爾多葡萄酒在運往巴黎的長途旅行中要經歷重重關卡,多次上稅;那些離巴黎較近的葡萄產地,如勃艮第或香檳省,那裡出產的酒路途近,上稅少,價格便於接受。

因此,波爾多葡萄酒從一開始就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在17 世紀,其買主主要是荷蘭人和英國人,他們都要求波爾多葡萄酒要具有個性和高品質,但方式不同。

荷蘭人要求葡萄酒的價錢要好,質量位居其次。因為他們購買葡萄酒主要是為了轉手運往海外殖民地,精緻細膩的酒不易完好無損地運抵目的地。為了使葡萄酒在長途運輸中得到很好保存,並使其成熟得恰如其分,荷蘭商人採用了一些技術手段,例如,裝酒前先在儲酒桶內燃燒硫磺,起到滅菌作用,防止葡萄酒變質,這比巴斯德發現細菌還要早幾百年。荷蘭人雖然不知道其科學依據,但在實踐中發現硫磺可以抗菌,有助於葡萄酒的保存。多虧了這些技術手段,荷蘭人向我們揭示了波爾多葡萄酒不必在淺齡時飲用,恰恰相反,待其成熟後效果更佳。

英國人是波爾多葡萄酒的另一批愛好者,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需求。英國人買酒是為了自己消費,船運也很快捷,因此,英國人需要的是高品質葡萄酒。波爾多葡萄酒在英國上流社會成為時尚,以至於酒價不斷攀升。在17 世紀40 年代,客戶只需訂購梅多克產區(Medoc)的葡萄酒就能得到高品質的保證,當時的葡萄酒價目單顯示,波爾多酒已經按其幾大產區來劃分了。但隨著時間推移,客戶要求更為細化,主要鎖定在幾個釀酒技術出色的村鎮。從17 世紀下半葉起,酒的目錄中也出現了一些格拉夫產區(Graves)酒,如碧砂村(Pessac)。

在其後的幾十年間,英國人對波爾多酒產地的認識越來越細化了,在細化到村鎮後,他們又進一步細化到了一些著名酒庄。一般認為,這始於奧比安酒庄(Haut-Brion)主人德·彭塔克(Arnaud de Pontac)的商業創意。在倫敦1666 年大火後的重建過程中,彭塔克派他的兒子去倫敦開了家酒館,名叫「彭氏總店」,作為展示其酒庄葡萄酒的窗口。很快,這個酒館及其葡萄酒就風靡倫敦上流社會。買波爾多酒時直呼庄名,成為很體面的事。到17 世紀末,客戶已不再滿足於只訂購碧砂村的酒,他們會要求酒商提供奧比安酒庄的葡萄酒。

奧比安酒庄不是唯一一個被英國消費者所認知的酒庄。還有另外三個酒庄也同樣知名:位於瑪歌村的瑪歌酒庄(Margaux)、位於波雅克村(Pauillac)的拉圖酒庄(Latour)和拉斐酒庄(Lafite)。這四家酒庄的葡萄酒,品質無與倫比,聲名遠播,供不應求以致價格遠高於其它波爾多酒。因此,奧比安酒庄、瑪歌酒庄、拉圖酒庄和拉斐酒庄自成等級,人稱:「一級酒庄」。

在 18 世紀中葉,其它酒庄也認識到了,提高葡萄酒的質量能帶來商業利益。他們開始致力於釀造好酒來吸引英國有錢人的注意。有幾家酒庄逐漸在市場上建立了好名聲,雖然他們的酒價還沒有一級酒庄那麼高,但已經很接近了,這些酒庄被稱作「二級酒庄」。

這一等級包括十二家酒庄。此時,其它一些酒庄也開始從其村鎮名號下脫穎而出,它們雖然還沒有象一級和二級酒庄那麼出名,但其質量越來越好,在分級體系中註定會佔有一席之地。

1787 年春,當傑弗遜(後來成為美國第三任總統――譯者注)到訪波爾多時,這一分級體系才剛剛收錄了「三級酒庄」這一等級。隨著三級酒庄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人們又考慮在它下面再添加一個等級。19世紀20 年代的酒價表顯示了這一分級體系的變遷:四級酒庄面世,三級酒庄行列里又補充進了一些新面孔。至19 世紀50 年代早期,波爾多葡萄酒的商業等級已經包含了六十家酒庄,分為五級。

酒庄在分級目錄上的排位與其葡萄酒在市場上的售價有著直接聯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酒庄在名錄上最初的排位會與其後來表現出的真實水平產生差異,這種現象在19 世紀上半葉越來越多,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例如,某些低級酒庄的葡萄酒售價與高級酒庄相同。

當時,這個從高到低排列的商業分級系統,是根據酒庄的表現與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在17 世紀初,最講究的葡萄酒產自格拉夫;其後,梅多克成為優秀的葡萄酒產區,大獲成功,其酒價也大幅攀升。

到19 世紀中葉時,只有奧比安酒庄的酒價才能媲美梅多克酒,奧比安酒庄成為入圍最高等級的唯一一款格拉夫酒。除它外,波爾多其它任何產區的葡萄酒都不能奢望與梅多克酒賣得一樣貴。

這個分級體系還是當地葡萄酒貿易的基石。所有參與者,包括酒庄生產者、酒商和經紀人,都對每個酒庄的等級耳熟能詳。分級表本來是為業內人士而定,但它卻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整個19 世紀,這個分級表曾多處出現,特別是在當時越來越多的面向葡萄酒愛好者的著作中,諸如《葡萄酒名庄全圖》(於連1816 年著)、《古老與現代葡萄酒的歷史》(亨德森1824 年著)、《當代葡萄酒的歷史與現狀》(李丁1833年著)。這個分級表也曾在國家政治文件中被多次提及,例如1855 年英國議會的《英法貿易關系報告》、法國農業與商務部主持的《1847和1848 年葡萄種植與產量變化的調研報告》。在當時大量出版的旅遊指南中,這個不斷變化的分級表也被廣為引用,如1825 年後多次再版的《外國人旅行指南》及《波爾多:紅酒之鄉》一書(庫克著,1846年出版,後更名為《波爾多及其葡萄酒》,成為波爾多酒的聖經)。當時,這個分級表每次再版印刷時,波爾多的酒庄、酒商和經紀人都要根據最新市場情況來調整,消費者也都習慣於根據這個分級表來了解波爾多最好的葡萄酒。

酒莊主人都以入圍列級酒庄為榮,但這個分級表更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每年春天,當新酒出窖准備銷售時,酒莊主人都要與酒商一起給葡萄酒定個合理價格。作為法國最大的省份,波爾多主要的經濟活動就是葡萄酒,可以說,定價合理與否,關乎波爾多的經濟前途。試想,幾千家酒庄生產者賣酒給幾百名酒商,如果每年都從頭討價還價,會是怎樣的混亂。分級成為簡化談判程序的有效手段。

在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分級表都起著市場價格表的作用,它使交易雙方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出發點,並快速計算評估出當年葡萄酒的合理價格。譬如,某酒庄一直按三級酒庄在賣酒,如果三級酒庄的價格公認為每瓶100 法郎,這個價錢就會被買賣雙方所接受,並以此為基礎討價還價。

根據當時的習慣(這個習慣延續至今),有些酒庄故意推遲其當年新酒的上市,以觀察市場對當年新酒價格的反應,因為搶先發布酒價沒有益處。

1855 年,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行。來自法國各省和世界各地的名優產品雲集一堂。波爾多商會選取了一些葡萄酒送展。展會組織者遇到了一個尷尬的問題:每個酒庄只能有6 瓶酒送選,這個數量僅夠展台陳列和評委會品酒用。世博會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們無法親口品嘗多姿多彩的波爾多葡萄酒,他們只能看到陳列在櫥窗里的葡萄酒,並得到一張波爾多葡萄酒的詳細酒單。這個酒單旨在介紹波爾多葡萄酒的豐富性和出色表現,以吸引世人注意。這個酒單還會附上一張由波爾多商會責成葡萄酒經紀人公會制定的波爾多名酒分級表。

當時,制定分級表的任務攤派給了波爾多的經紀人們,因為在葡萄酒貿易的三方(生產者、酒商、經紀人)中,只有經紀人才具備全面的眼光。酒庄生產者最了解他們的酒,但對他們的酒離開酒庄後的命運卻不甚了解;酒商非常了解市場,但對葡萄酒的生產條件卻不甚了了。只有葡萄酒經紀人才能集兩方認識於一身,他們常年出入酒庄,對葡萄園有直接的認知,與市場的聯系又使他們對葡萄酒的貿易有著具體認識。

1855 年4 月5 日,波爾多商會致函葡萄酒經紀人公會,要求他們提供「一份本省紅葡萄酒全部列級酒庄的名單,盡可能詳細和全面,要明確每個酒庄在五個級別中的歸屬及其地理位置」。由於世博會在當月就要開幕,時間非常緊迫。幸運的是,經紀人公會早已擁有了一切必要信息,所以他們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提供了最好酒庄的名單。4 月18 日,名單出爐,稱為「1855 年分級體制」,在150 年後的今天,該分級仍被世界葡萄酒界所尊崇。

這個分級表不局限於波爾多商會運往巴黎參展的那些酒,事實上,大多數列級酒庄都沒有參展:查閱當年的原始文件,我們發現,所有未參展的酒庄,其名字後面都標上了「缺席」的字樣。

同樣,這個分級表也不局限於在1854 年表現優異的葡萄酒,分級是基於每款葡萄酒多年來的表現,只有那些質量長期穩定的葡萄酒才能入圍。總而言之,一家酒庄之所以能入圍1855 年分級體系,唯一的理由便是:其固有表現表明,它能夠長期穩定地釀制優質葡萄酒。

隨著時間的推移,葡萄酒經紀人所制定的1855 年版分級表逐漸樹立起了權威,達到了此前的任何一版所無法企及的高度。在整個19 世紀下半葉,它是波爾多最優質葡萄酒的代表。當然,對葡萄酒愛好者來說,這個分級表僅供參考,它並不防礙市場根據酒的質量變化來重估其價格。一些酒庄的經驗表明,1855 年分級體系的高明之處在於,它並不禁止市場給予優質葡萄酒一個更合理的商業價值。在此後的150 年間,原分級表只有過兩次變化:1973 年6 月木桐酒庄(Mouton Rothschild)晉級一級酒庄、1855 年9 月16 日康特麥酒庄(Cantemerle)補選五級酒庄。實際上,葡萄酒的售價總是根據其質量優劣而變動,根據年份不同,列級酒庄的酒價總會圍繞其在1855 分級中的「正式」排位而上下波動。

時至今日,葡萄酒經紀人在1855 年作出的這一評比結果,不僅能很好地反映波爾多葡萄酒的現狀,而且卓有成效,不僅對列級酒庄,而且對整個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都起著巨大的推廣作用。世界上沒有任何葡萄酒產區能像波爾多一樣有如此權威的分級體系。這張分級表無與倫比,對選購葡萄酒的新手來說,它起著指南的作用,是可靠性與品質的保證。「1855 年列級酒庄(Grand Cru Classe en 1855)」的酒標是一個傳奇的質量保證,人們總是很自豪地用它來招待貴賓。

現在,這張古老的分級表已經成為整個波爾多葡萄酒的助推器,在許多新興市場,如20 世中葉的北美市場和幾十年後的亞洲市場,人們都陸續認識到了波爾多葡萄酒的高品質,一飲為快。

值此1855 年分級制度誕生150 周年之際,世界葡萄酒界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作為波爾多葡萄酒卓越品質的見證,這張分級表存在的巨大價值。分級表及其入圍酒庄,給我們的精神和肉體帶來了雙重的感動:它代表著一種神秘狀態,揭示出在不完美的現實世界裡追求完美的可能性;這種追求體現在葡萄酒中,給全世界葡萄酒愛好者帶來了如此美妙的享受。

Premier cru classé - 特級一等葡萄酒 (波爾多左岸)

- Chateau Haut-Brion (奧比昂)
-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菲)
- Chateau Latour (拉圖)
- Chateau Margaux (瑪歌)
-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木桐) (武當王))

Deuxième cru classé - 特級二等葡萄酒

- Chateau Brane-Cantenac (布蘭妮—康帝)
- Cos d′Estournel (愛士圖爾)
- Chateau Ducru-Beaucaillou (寶嘉龍)
- Chateau Dufort-Vivens (杜夫—維旺)
- Chateau Gruaud Larose (拉露絲)
- Chateau Lascombe (力士金)
- Chateau Léoville Las Cases (雄獅)
- Chateau Léoville Poyferré (樂夫普勒)
- Chateau Léoville Barton (樂夫巴頓)
- Chateau Montrose (玫瑰山)
-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Baron de Pichon(碧尚 拉龍)
- Chateau Pichon 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 (拉郎德伯爵夫人)
- Chateau Rausan-Ségla (瑚贊 塞格拉)
- Chateau Rauzan-Gassies (瑚贊 歌仙)

Troisième cru classé - 特級三等葡萄酒

- Chateau Boyd-Cantenac (波依—康帝)
- Chateau Calon-Ségur ( 卡龍世家)
- Chateau Cantenac Brow (康帝 布朗)
- Chateau Desmirail (得世美)
- Chateau Ferrière (費里埃)
- Chateau Giscours (吉事客)
- Chateau d′Issan (迪仙)
- Chateau Kirwan (麒麟)
- Chateau Lagrange (拉虹)
- Chateau La Lagune (拉貢)
- Chateau Langoa Barton (郎歌巴頓)
- Chateau Malescot Saint Exupéry (瑪樂事)
- Chateau Marquis d′Alesme Becker (阿萊斯姆—貝克侯爵)
- Chateau Palmer (帕爾梅)

Quatrième cru classé - 特級四等葡萄酒

- Chateau Beychevelle (龍船)
- Chateau Branaire-Ducru (芭內 杜克)
- Chateau Duhart-Milon-Rothschild (迪阿米龍)
- Chateau Lafon-Rochet (拉芳—羅榭)
- Chateau La Tour Carnet (拉圖—嘉內)
- Chateau Marquis de Terme (德美侯爵)
- Chateau Pouget (寶爵)
- Chateau Prieuré-Lichine (力仙)
- Chateau Saint-Pierre (聖皮埃爾)
- Chateau Talbot (大寶)

Cinquième cru classé - 特級五等葡萄酒

- Chateau d′Armailhac (達瑪雅克)
- Chateau Batailley (芭塔葉)
- Chateau Belgrave (百家富)
- Chateau Camensac (卡蔓沙)
- Chateau Cantemerle (坎特美樂)
- Chateau Clerc Milon (米龍修士)
- Chateau Cos Labory (寇斯5—拉博利)
- Chateau Croizet-Bages (歌碧)
- Chateau Dauzac (杜扎克)
- Chateau Grand-Puy Ducasse (杜卡斯)
- Chateau Grand-Puy-Lacoste (拉寇斯)(大鱷)
- Chateau Haut-Bages Libéral (奧巴里奇)
- Chateau Haut-Batailley (奧—芭塔葉)
- Chateau Lynch-Bages (林貝吉)(靚次伯)
- Chateau Lynch-Moussas (浪琴慕沙)
- Chateau Pedesclaux (百德詩歌)
- Chateau Pontet-Canet (龐特—卡內)
- Chateau Tertre(杜黛爾)

波爾多右岸聖埃米利永1955年列級酒庄:

GrandCruClasséA:共2家:
ChateauAusone (奧松)
ChateauChevalBlanc (白馬)

GrandCruClasséB共13家:
Angélus
Beau-SéjourBécot
BeauséjourDuffauLagarrosse
Bélair-Monange
Canon
ClosFourtet
Figeac
LaGaffelière
Magdelaine
Pavie
PavieMacquin
TroplongMondot
Trottevieille

㈢ 波爾多的列級酒庄一直以來沒有增減數量變化,會不會現在有些酒庄達不到標准

波爾多的幾個著名產區,都有各自的列級酒庄分級制度,有些(如聖達美隆)是大概每10年左右就要重新評定一遍的,不合格的會降級,一貫優秀的低級酒庄也有機會升級。而左岸梅多克地區的列級酒庄分級制,是國內最熟知的,也是從1855年的58家到現在的61家,除了庄園間的分合以及唯一一次破格升級(木桐在1973年由2級升為1級),沒有其它的官方增減。你說的波爾多列級酒庄,應該就是指的這個:梅多克的列級名庄分級制(奧比昂位於配薩克—雷奧良,是特例)。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又沒有官方的升降級制度,到如今,確實有部分酒庄,已經明顯的達不到自己所處級別的水準要求,甚至連列級酒庄的水平都很難達到,僅相當於中級酒庄的級數,而且,這樣的酒庄還不是個別的,大概有上十支。除了一級名庄都是實至名歸,其它2~5級中都有這樣的酒庄存在,3級和5級中是最多的,按產酒村算,瑪歌村的沒落名庄數量是最多的。

5級名庄中,波亞克村的歌碧(Chateau Croizet-Bages)和波亞克村的百得詩歌(Chateau Pedesclaux)是被普遍的認為僅僅達到中級普通酒庄的級數,其它也很沒落但稍稍強一點的還有上梅多克的百家富(Chateau Belgrave)和上梅多克的卡門薩克(Chateau Camensac)。

4級名庄中,瑪歌村的寶爵(Chateau Pouget)也是連列級酒庄的水準都達不到,僅相當於中級酒庄的水平,另一支瑪歌村的德達侯爵(Chateau Marquis de Terme),也是很長時間都不能達到4級的水準,現今甚至退化到中級酒庄的水平。

3級名庄中,瑪歌村的狄士美(Chateau Desmirail)和瑪歌村的碧加侯爵(Chateau Marquis d'Alesme Becker)也僅僅是相當於中級酒庄的水準,瑪歌村的費里埃(Chateau Ferriere)雖然近年酒質有所提升,但也是達不到3級的水平。

2級名庄的情況普遍較好,有很多酒庄,如雄獅庄、愛士圖爾、碧尚女爵等,已經比較接近1級名庄的水平了,但有一支:瑪歌村的杜霍庄(Chateau Durfort-Vivens),是顯然達不到2級水準的。

㈣ 法國紅酒都有哪裡些品牌

光波爾多左岸的梅多克區就有接近一萬個酒庄或品牌,整個法國,數十萬個品牌是有的,你想知道哪些?

㈤ 樂夫普勒城堡紅葡萄酒2002多少錢

850元左右

㈥ 求世界品牌紅酒的介紹!

法國波爾多的名庄酒有61家,法國勃艮第的康帝庄的羅曼尼康帝最貴,中國的國際品牌有張裕
王朝
長城

㈦ 樂夫普勒酒庄有副牌酒嗎

波菲庄園,又名樂夫普勒庄園 (Château Léoville-Poyferré)位於法國波爾多聖朱利安產區,1855年波爾多葡萄酒的官方分級中被評級為15個二等列級酒庄之一(Deuxièmes Crus) (Second Growths)。

波菲庄園歷史與現狀

波菲庄園是一個位於法國波爾多的Saint-Julien)產區的葡萄酒庄。波菲庄園(Château Léoville-Poyferré)也是這個地區所出產的紅葡萄酒的品名。這的葡萄酒在1855年波爾多葡萄酒的官方分級中被評級為15個二等列級酒庄之一(Deuxièmes Crus) (Second Growths)。

波菲庄園也是三個Léoville庄園之一,它的兄弟庄園巴頓庄以及雄獅庄都起源於宏偉的Léoville庄園。Léoville庄園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期間統治著整個聖朱利安地區。庄園的分裂起於1769年,當時的莊主Blaise de Gascq去世,由於他沒有子嗣,因此庄園由家族中的四個成員,Las-Cases-Beauvoir,他的兄弟和兩個姐妹繼承。1826年,Hugh Barton買下庄園的一部分,並命名為Leoville Barton,這就是巴頓庄園的由來。剩下的四分之三仍然由家族掌管,侯爵的那一部分在1815年由他的兒子Pierre-Jean繼承。隨後,Pierre-Jean又在老一輩手中接管過庄園的大部分,餘下的一小部分由他的妹妹Jeanne繼承。這是庄園第二次分裂,並於1840年正式確立。Pierre-Jean擁有了原來Léoville庄園的一半,形成了後來的雄獅庄園Chateau Léoville-Las Cases。珍妮則擁有原來庄園的四分之一,她的女兒後來嫁給了Baron Jean-Marie de Poyferré,因此她擁有的這片葡萄園便成了以後的波菲庄園。著名的1855年分級中,三座Léoville庄園都被評為了二級名庄。

雖然直到今天,庄園一直沿用著保芙家族的名稱,但他們掌管庄園並不是很長時間。Baron Jean-Marie de Poyferr男爵的兒子由於對投資判斷失當,被迫在1866年變賣大量資產以還清所欠的債務,其中就包括波菲庄園。隨後庄園由Baron dErlanger和Armand Lalande買下。拉龍家族,通過聯姻以後也就是Lawson家族,一直掌控著庄園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來,他們將波菲賣給居弗利埃家族Cuvelier family。令人驚訝的是,雖然居弗利埃家族致力於波爾多葡萄酒貿易,而且已經買下了Chateau Le Crock,隨後又買下Chateau Camensac,但他們卻沒有選擇直接經營波菲庄園。他們僱用了Roger Delon來管理庄園,他來自於掌管著雄獅庄園的Delon family。起初一切都進行得非常順利,波菲庄園的酒質也隨之提升,但隨後的幾十年庄園的狀況便惡化了。

1978年,波菲庄園再次易主,這一次它被一個名叫Didier Cuvelier的會計師買下。於是,Didier Cuvelier自1979年起開始掌管波菲。庄園隨後引進了大量的現代化設備,而酒窖在1984年重建之後,在1990年又再一次修繕,1983年建成了地下水儲藏室,一間品酒室還有增加了大量的新橡木桶。在迪迪爾·居弗利埃的管理下,波菲庄園的狀況開始好轉。

這塊優質的葡萄園寶地有著較高比例的老葡萄樹,使得這個酒庄充滿了無限潛力。這出產的葡萄酒變的越來越醇厚復雜,波菲庄園正在成為聖.朱利安的一顆耀眼新星。

波菲庄園(Château Léoville-Poyferré)總覽

產區:聖朱利安區(Saint Julien)

位置:庄園本身與雄獅庄園相鄰,而葡萄園則分布得有些零散,遠至聖朱利安產區的西部地區。

主產葡萄:58%赤霞珠,31%美樂,9%小維度,2%品麗珠

平均樹齡:35年

種植面積:80公頃,其中有20公頃用於生產副牌酒穆林·雷切庄園Chateau Moulin Riche

種植密度:8,500株/公頃

平均單產:8,750升/公頃

土壤:來自吉倫河的砂礫土以及由風力堆積而成的沙土

釀造法:傳統方法。在每年更新1/3的橡木桶中存放20個月。

陳釀:在每年更新80%的橡木桶中陳釀18-20個月。

建園時間:1840年

庄園等級:1855梅多克評級列級酒庄第二級 (Deuxieme Grands Cru Classé)

現任莊主:Didier Cuvelier

品牌:

Chateau Leoville Poyferre波菲庄園 (正牌酒)

Pavillon de poyferre波菲紅亭(副牌酒)

Chateau Moulin Riche穆林·雷切庄園(副牌酒)

Pavillon des Connetables (三牌酒)

年產量:

波菲庄園(正牌酒):20,000箱

穆林雷切庄園(副牌酒):17,000箱

特性: 老年份的波菲庄園葡萄酒有著相當有特色的各種芬芳復雜的紅果香,如櫻桃,蘑菇的芳香。它在酒度,酸度和單寧之間展示了完美的均衡性。華麗柔軟的酒質之外還顯得極為優雅細膩,而且有著非常優越的陳年潛能。

收起

㈧ 那個公司有法國波爾多1855 梅多克(Medoc)葡萄酒酒庄所有酒庄的同一年份的紅酒我想用於投資收藏。

你是要61名庄的同一年份的61支嗎?如果需要我公司有

㈨ 法國紅酒有哪些最出名的酒庄

這些都是法國一到五級庄園的酒,你可以看看emiers Crus 一級酒庄

Ch

㈩ 波爾多都有哪些著名的葡萄酒庄園

1855年法國葡萄酒的評級主要是針對波爾多左岸,當時由「四大」酒庄位列一級,加上1973年榮升一級的木桐酒庄 (Mouton-Rochschild),一起被成為「五大」:

-拉斐酒庄 Lafite-Rochschild,1855年評級時列第一位;
-拉圖酒庄 Latour,歐洲首富畢諾擁有的酒庄;
-瑪歌酒庄 Margaux,胡錦濤副主席訪法時參觀的酒庄;
-木桐酒庄 Mouton-Rochschild,其酒標上的羊頭圖案很著名;
-奧比安酒庄 Haut-Brion,號稱"格拉夫之王",唯一非梅多克產區的頂級酒

1855年評級中,索坦(Sauternes)產區的伊甘酒庄(Chateau d'Yquem)是唯一被評為一級酒庄的甜白葡萄酒酒庄。另外,未參評的波爾多右岸酒庄有兩家被業屆公認水準不遜於"五大":
-伊甘酒庄 Yquem,號稱"天下第一酒庄",其貴腐甜酒確實獨步江湖;
-白馬酒庄 Cheval Blanc,右岸聖愛米倫(Saint Emilion)產區的兩大酒庄之一;
-奧松酒庄 Ausone,右岸聖愛米倫(Saint Emilion)產區的兩大酒庄之一;

上述八個酒庄加起來被稱為"八大"。但如果從酒的價格來看,波爾多歷年來最貴的葡萄酒往往並不是這「八大」,一般情況下,玻美侯(Pomerol)產區柏翠酒庄(Chateau Petrus)是最貴的酒,其特有的隕石土壤,使其酒質獨特,在Robert Paker評分表中長期位列一級酒庄行列,加之美國酒迷自70年代以來的追捧,使其身價倍增,一瓶酒動轍就得上萬元人民幣。

波爾多酒庄等級

波爾多是法國唯一採用「列級酒庄」制度的地區,專門針對酒庄分了三六九等,而無論酒庄是否易手,是否還是保留了原有的品質。而勃艮第(Burgundy)或香檳區(Champagne)這樣的大多數法國產區,僅針對葡萄園進行分級,其實這才是真正考慮了自然和土地特點。波爾多的「列級酒庄」制度彷彿和法國葡萄酒尊重土地精神不太相符,也算是歷史遺留的特殊政策優待了。

波爾多有四個產區對酒庄進行了分級劃分,包括梅多克(Medoc)、聖愛米倫(Saint Emilion)、格拉夫(Graves)和索坦與巴薩克 (Sauternes, Barsac)。他們的分級方式都各有不同,在各產區的具體介紹中會分別闡述。

波爾多下級區域細分

波爾多主要下屬產區
梅多克 (Medoc)
格拉夫與貝沙克-雷奧良 (Graves, Pessac-Leognan)
索坦與巴薩克 (Sauternes, Barsac)
聖愛米倫 (Saint Emilion)
玻美侯 (Pomerol)
實在太多了把主要的說說好了。

閱讀全文

與樂夫普勒干紅葡萄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