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葡萄酒法國文化

葡萄酒法國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3 17:52:39

A.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人類文明

法國著名化學家馬丁·夏特蘭·古多華(1772 1838)曾說過:「酒反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許多東西,它向我們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肉體和生命。它是涉及生與死、性、美學、社會和政治的網路全書。」 葡萄和酒的象徵意義在宗教上隨處可見。耶穌創造的有關酒的第一個奇跡是在佳娜的婚禮上,他把水變成了美酒。耶穌說:「我是真正的葡萄,我的父親是種植葡萄的農民。」對耶穌的門徒來說,酒是上帝之子的鮮血。在聖體聖事等儀式上,葡萄和酒受到了教士們的普遍青睞。在中世紀的藝術畫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被表現得像一串壓榨機下的葡萄。直到18世紀,人們還認為喝下去的酒會在體內變成血液。在疫病流行時,所有的人都會喝酒避邪。
酒會使人陶醉。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醉酒在民間是神聖的。但基督教反對醉酒,因為「歡樂之源的酒會像毒蛇一樣咬人」。在古希臘,除了音樂家和舞蹈家,其餘人不得參加宴會飲酒。古羅馬男子嗅妻子之口以探其是否偷偷喝酒,如若聞到酒味則會將其處死。無神論與人文主義改變了宗教的嚴格戒律。哲學家柏拉圖和蒙田都曾提倡有節制地飲酒。在文藝復興時期,詩人贊美美酒帶來的創造力。在這一時期的文藝作品中,帝王和王子常以善飲的形象出現。 從很古老的時候開始,人們已將酒與藝術、善與美兄弟般地結合在一起。在希臘神話中,維納斯因為酒才與巴克科斯相逢,酒又因此被認為給人類帶來情愛和歡娛。幾乎所有的藝術都贊美美酒給人帶來的陶醉和靈感。
16世紀義大利畫家阿爾欽博托把金秋之神繪成酒神模樣,他們的形象既表現出青春的緊張,又表現出在轉瞬即逝的和諧中所煥發出的精神。畫家佛朗西斯科·德·科雅,查爾斯·福朗索瓦,德比涅,和奧古斯丁·赫努(AugusteRenoir)等的繪畫均就葡萄及葡萄豐收時的採摘場景加以表現,以展示大自然的慷慨無私。福朗索瓦·米勒的畫表現了箍桶匠酒桶的粗壯,亞吉納·布丹(EngèneBoudin)的畫表現的則是波爾多葡萄酒桶的運輸場面。
在伏爾泰的小說中,我們會讀到這樣的句子:「克拉里·艾黎克斯親手倒出泡沫濃濃的阿伊葡萄酒,用力彈出的瓶塞如閃電般劃過,飛上屋頂,引起了滿堂的歡聲笑語。清澈的泡沫閃爍,這是法蘭西亮麗的形象。」

B.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歷史

法國的葡萄酒歷史十分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來到了法國馬賽地區,並帶來了葡萄樹和葡萄栽培技術。公元前51年,凱撒征服了高盧地區,正式地葡萄樹栽培便在此展開。隨著葡萄種植區域不斷向北擴展,公元3世紀,Bordeaux和Burgundy開始為供不應求的葡萄酒市場釀制葡萄酒。公元6世紀,隨著教會的興起,葡萄酒的需求量急增,加之富豪對高品質葡萄酒的需求,加快了法國葡萄酒業發展的腳步。中世紀時,葡萄酒已發展成為法國主要的出口貨物。
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法國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這無異於去捅一個馬蜂窩,因為那些酒庄個個都很自以為是,然而勝出者只能有一個。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推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兩周後,Syndicat of Courtiers拿出了他們的分級,包括58個酒庄,1個超一級,4個一級,12個二級,14個三級,11個四級和17個五級。超一級酒庄為:呂薩呂斯酒堡(d'Yquem),四個一級酒庄為:Lafite-拉菲(Rothschild)、拉圖(Latour)、瑪歌(Margaux)和紅顏容(Haut-Brion)。
幾乎所有的等級園均來自梅多克,唯一例外就是Haut-Brion(紅顏容,又譯奧比安),來自格拉夫產區。其他的產區也沒有包括在內,而且所有評出的酒庄全部集中在波爾多左岸地區,右岸的Cheval Blanc(白馬)這樣在18世紀就已經十分出名的酒庄也沒有包括在內,這不得不說明是這次分級制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這個分級制度內,同一級的酒庄也是有先後之分的,比如Mouton-Rothschild(木桐)就是二級酒莊裡的第一把交椅。但是這種做法招來了很多批評。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去了一封信,說明在同一等級內沒有先後之分,商會於是對名單進行了修改,統一級酒庄內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才將此事平息。 自從1855年後,酒庄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現在名列分級制度的等級園內的有61個酒庄。當然即便是酒庄更名易主,如果其歷史上是等級園,他還將保持等級園的位置。唯一的一次變動就是1973年,在Philippe Rothschild男爵不斷努力下,Mouton Rothschild(木桐)由二級酒庄升級為一級酒庄。也就形成了現在世所共知的「五大名庄」。
在此之後,格拉夫地區和聖·愛美隆地區在上個世紀中葉也進行了酒庄分級,只不過沒有像梅多克地區那樣分成5個等級。所有這些進入酒庄分級的酒庄都稱為「列級酒庄」,在酒標上能夠看到「Grand Cru Classe」的字樣。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紅酒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紅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
波爾多瑪格麗紅紅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丹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紅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自從古代英勇無畏的水手把葡萄樹枝從尼羅河的山谷和克里特島帶到希臘、西西里和義大利南部,再由此傳入法國之後,葡萄的種植和釀酒技術在這塊六邊形的國土上得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提升和發揚光大。葡萄酒文化不僅表現了法蘭西民族對精緻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國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部分。

C.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飲酒文化

選擇精緻悅目而又科學的酒具,正確的飲酒方法是酒文化中另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莫里哀曾把漂亮的酒瓶比作自己的愛人:「美麗的酒瓶,你是那樣溫柔;/美麗的咕嘟聲,你是如此動人。/但我的命運充滿嫉妒。/啊!酒瓶,我的愛人,/如果你永遠是那麼美滿,/又為何要倒空自己?」 法國11個主要葡萄酒法定產區是:阿爾薩斯、波爾多和阿基坦、薄若萊、勃艮第、香檳-阿登、干邑市、南部-比利牛斯,雅文邑及西南葡萄產區、普羅旺斯蔚藍海岸、東比利牛斯-魯西永、羅納河谷和盧瓦爾河谷。(來自:法國旅遊發展署《法國葡萄酒之旅》一書)
法國十大葡萄酒產區:香檳產區、阿爾薩斯產區、勃艮第產區、薄若萊產區、普羅旺斯-科西嘉島產區、羅納河谷產區、朗格多克產區、西南產區、波爾多產區、盧瓦爾河谷產區。 談論葡萄酒文化,就不能不提及採摘葡萄的文化。收獲葡萄是法國農業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烈日下采葡萄很辛苦,但充滿歡樂。到處可見快樂的人群,隨處可聞愉快的歌聲。在著名的波加萊榨汁歌中,可以聽到這樣的歌詞:「滾滾的美酒,快裝滿酒壺……」每年新酒上市時,法國餐館都會忙乎一陣。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館開始出售各種牌子的新酒,而親朋好友、同事、戀人們則會去餐館相聚,品嘗新酒。空氣中到處飄揚著豐收的節日氣氛。

D. 法國浪漫的葡萄酒文化簡介!

1888年冬天,修拉在巴黎引起人們的注意,塞尚在艾克斯隱居地埋頭工作,這時一位熱情的荷蘭青年離開巴黎,到法國南部去找南方強烈的光線和色彩。 ——貢布里西《藝術發展史》 英國前廣告人彼得·梅爾所寫的《山居歲月》使得法國南部地區普羅旺斯一下子名聲大噪起來,其實這片充滿陽光和色彩的土地早已頻頻出現在了塞尚,梵谷,莫 內、畢加索、夏卡爾的畫筆下;如果你駕車經過漫天遍野的熏衣草和向日葵地,你就會發現畫布上的色彩原本就是忠實於大自然的。而熱烈明亮的地中海陽光給這里 的人和景都染上了樂天和歡娛的色彩。難怪普羅旺斯的生活情趣成為法國濃墨重彩的一筆。 普羅旺斯位於法國南部,從地中海沿岸延伸到內陸的丘陵地區,中間有大河「Rhone」流過,很多歷史城鎮,自古就以靚麗的陽光和蔚藍的天空,令世人驚艷。

這里既有充滿激情的都市馬塞、尼斯,也有溫文爾雅的大學城艾克斯、阿維尼翁,還有那些逃過世紀變遷的中世紀小村落。荒蕪的峽谷、整齊的田野、原始的山脈… 所有這些都被包圍在不到150平方英里的普羅旺斯之中。你很難找到什麼地方能象普羅旺斯一樣,將過去與現在如此完美的融合。穿越在普羅旺斯的古城和小山村 里,我們驚異地發現,數百年前的城牆和建築至今還完好地站在那裡,沉靜地敘述著歷史,任何人到了這里都要學會放下我們城市裡慣有的匆忙步伐,而去慢慢地品 味陽光下搖曳的樹葉,石牆上見人不驚的小鳥和空氣中彌漫的熏衣草香。上帝賜予的氣候造就了普羅旺斯豐富多樣的水果蔬菜和其他農副產品,另外當地盛產橄欖和 各種香料,羅勒、墨角蘭、百里香、香薄荷、迷迭香加起來便構成為法國南部聞名爾遐的香草園,使最傳統的菜式都生色不少。普羅旺斯烹調方法就是以橄欖油,番 茄,茄子,節瓜和各種香料為基礎,配以海鮮或其他原料,營養豐富,健康自然。富於地方特色的菜點包括蒜味美奶滋(aioli) (一種用香蒜蛋黃醬伴以蔬菜及魚塊的美食)、釀青椒、南瓜及蕃茄、pistou湯(加入羅勒、橄欖油、蒜頭及巴馬乾酪煮成的豆湯)、酒香牛肉、亞爾 (Arles)香腸、馬賽海鮮濃湯(bouillasse)及蒜泥蛋黃醬燉魚湯(bourride)等。而甜品經常用上蜜糖、杏仁、乾果和密餞等材 料,好像果脯、果凍、糖霜香葉和花瓣、茉莉花和玫瑰花醬、糖漬橙皮和檸檬皮、朱古力橙皮(florangette)、柑橘乾和鳥結糖等等。

在品嘗當地佳餚的同時,又怎麼少得了普羅旺斯的美酒呢。當地的葡萄酒中最為出名的就算是桃紅葡萄酒了,其產量佔全區所有葡萄酒的80%。實際上,桃紅葡萄 酒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葡萄酒。葡萄酒的顏色取決於釀造過程中果皮、果肉與果汁接觸時間的長短。一般來講,果皮的顏色最深,果肉和果汁的顏色較淺。在傳統的 釀酒工藝中,果皮與果肉、果汁在一起浸泡很短的時間後就被分離開,因而得到的葡萄酒酒液清澈,顏色呈現淡淡的玫瑰紅色,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桃紅葡萄酒。這種 古老的釀酒工藝一直持續到羅馬時代末期,與今天的工藝大不相同。而後,人們的消費習慣發生轉變,越來越注重葡萄酒的顏色,紅色葡萄酒也才因此大行其道。

普羅旺斯的葡萄酒產區也是法國最古老的葡萄酒產區。上天賜於普羅旺斯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全年3000小時的陽光照射時數,保證葡萄苗在生長期享有足夠的 陽光,而地中海濕潤的海風又讓它們免受酷曬與乾燥之苦。因而普羅旺斯地區的葡萄園也頗多,除了著名的C?tes de province產區外,Coteaux d`Aix-en-Provence,Les Baux-de-Provence,Coteaux Varois,Bandol,Bellet,Palette和Cassis等葡萄園也是盛名遠播。這個地區出產的葡萄酒將近70%都是桃紅葡萄酒,口感圓 潤,柔順爽口。人們喜歡桃紅葡萄酒的原因,還因為它清爽宜人。與紅酒不同,桃紅葡萄酒適宜冷藏,攝氏5度最佳。炎炎烈日下,法國人更習慣飲一杯桃紅葡萄 酒,為的就是那清冽舒暢的感覺。 近年來,普羅旺斯的葡萄酒在亞洲也漸受青睞。因為它和香辛濃烈的亞洲菜餚有天生的和諧;它的新鮮能「壓住」亞洲菜餚中熱烈的調味料,所以當它和燒烤類的食 品,微辣的食物搭配時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當然如果你純粹迷醉於它的色澤,那麼也可以在黃昏時斟上一杯,不妨想像一下眼前的夕陽也映照著地球另一處的普羅 旺斯,雖然我們身居鬧市,也可以給自己放飛一個廣袤的天地,有句法國諺語就是這樣說的,「你的想像有多大,你的天地也就有多大。」

E. 比較地道的法國紅酒文化,最好是在法國的朋友解釋下!

樓主,本人在法國留學,期間去法國翡馬在波爾多的葡萄園摘過葡萄,對於回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我聽法國友答人擺起,說到法國紅酒文化肯定要先從法式熱吻說起,中世紀,喝葡萄酒是男人的特權。後來雖然允許女人喝葡萄酒,但女人喝酒依然是禁忌!據說丈夫外出回家後,為了確認妻子有木有喝酒,才有了跟妻子接吻的風俗。
——現在法國人喝酒,如果有女士在場的話,肯定要請女性先喝。現在很多美女喜歡喝葡萄酒,美容養顏的嘛,強烈推薦你喝法國翡馬葡萄酒。另外醫學界有個名詞叫做法蘭西奇跡,愛吃大魚大肉的法國人,心臟類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國家低,專家認為這是法國人愛喝紅酒的緣故哦!

F. 法國葡萄酒的文化

法國葡萄酒飲用的基本次序
1、香檳和白葡萄酒飯前作開胃酒喝,紅白葡專萄酒佐餐時喝,干邑在飯後配甜屬點喝 ;
2、白葡萄酒先喝,紅葡萄酒後喝 ;
3、清淡的葡萄酒先喝,口味重的葡萄酒後喝 ;
4、年輕的葡萄酒先喝,陳年的葡萄酒後喝 ;
5、不甜的葡萄酒先喝,甜味葡萄酒後喝 。
· 法國葡萄酒與餐食搭配的基本原則
1、紅葡萄酒配紅肉類食物,包括中餐中加醬油的食物 ;
2、白葡萄酒配海鮮及白肉類食物 。
· 法國葡萄酒與中餐的搭配
紅葡萄酒:川菜、烤鴨、叉燒肉、燒雞、香菇、火腿、醬熏類食品 ;
白葡萄酒:油炸點心、海鮮類、清蒸類 ;
香檳酒:點心、魚翅類 。
· 法國葡萄酒與西餐的搭配
紅葡萄酒:乳酪、火腿、蛋類、牛羊排、禽類、獸類、野味、內臟類 ;
白葡萄酒:沙拉、乳酪、巧克力、鵝肝、海鮮、蝸牛 ;
香檳酒:茶點、布丁、火雞。

G. 法國紅酒的歷史文化

·考古學家考證,人類在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葡萄酒釀造。
·通常認為,葡萄酒起源於公元前6000年的古波斯,那時有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
·古希臘人喜歡葡萄酒。荷馬史詩中多次提到葡萄酒。古希臘的葡萄酒神是迪奧尼索斯 ( Dionysos). ·古羅馬人喜歡葡萄酒,有歷史學家將古羅馬帝國的衰亡歸咎於古羅馬人飲酒過度而人種退化。古羅馬的酒神是巴克斯(Bacchus)。
·古羅馬帝國的軍隊征服歐洲大陸的同時也推廣了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公元1世紀時,征服高盧 (今法國),法國葡萄酒就此起源,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羅訥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
·葡萄酒在中世紀的發展得益於基督教會。聖經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上說 「麵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視為聖血,教會人員把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作為工作。例如,法國勃艮第產區的葡萄酒釀造就歸功於修道士們的精心栽培及從羅馬遷居於阿維農的教皇們的喜好。
·葡萄酒隨傳教士的足跡傳播世界。西方葡萄酒的在17世紀傳入中國也是傳教士所為。
·1864年,葡萄蚜蟲災害曾席捲法國,法國的大部分葡萄園被毀,幸虧人們發明了把法國葡萄枝嫁接在抗蟲害的美國葡萄根上,才使法國葡萄種植絕處逢生。

H. 急求在線關於法國葡萄酒文化中翻法

,aéélepointchauddel'attentiondesdiverspays.Beaucoupd'expertsoriginned,leconstituantexistantetl'influenceculturelleàl'histoiredelaculturefrançète.Simultanémentlesgoûtsfrançaisauvinderaisinestégalementrare,lasociétéentièée.Laculturefrançaisedevinderaisinestunepiècefrançaisedeculture,cegenred'çaisebeaucoupdedomaines,etacontinuéleprésent.Lesétudesceux-ci,estutilepénètrededansencoreplusàl'essencefrançaisedecultureetàl'arrangementfrançaisdedéété

I. 法國葡萄酒文化是什麼可以說下嗎

法國(France)雖然不是葡萄酒的發源地,但幾個世紀以來,法國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產業和文化中都具有無可替代的影響力。從產量上法國是世界第二產酒大國,同時它也是也是全球高檔葡萄酒的中心。法國提倡用法律來保證葡萄酒的質量,它所創建的葡萄酒法也是整個歐洲效仿的典範。

法國葡萄酒起源於公元1世紀,最初的葡萄種植在法國南部的隆河谷,2世紀時到達波爾多地區。歷史悠久的傳統葡萄種植技術和釀造工藝,與最現代、最嚴格的葡萄酒釀造方法相結合,使法國葡萄酒更具貴族氣質。法國葡萄酒是法國優雅文化的表現,凝聚著法蘭西歷史。歲月更迭,葡萄酒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法國葡萄酒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傳統釀造工藝,法國葡萄酒被世人奉為經典極品。

法國葡萄酒追求完全自然環境的體現,不同的氣候、土壤、品種、釀造工藝、儲存環境及時間,都會使葡萄酒的風格各具特色。法國葡萄酒有一個更重要的理念是人文層面的人文屬性及歷史積淀,法國葡萄酒之所以最好,就是因為法國在上述各種因素上的具備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即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些就是法國葡萄酒所謂的Terroir”風土)。不同的Terroir,造就了法國葡萄酒萬千風姿,讓眾多葡萄酒愛好者為之著迷。

J. 法國葡萄酒文化的法國酒道

在中國和日本有茶道,在法國則有酒道,法國人浪漫已為世人所知,在法國飲酒則可謂人生之一大享受。品味一頓豐盛的法國大餐,飲飲酒,已經不僅僅是「吃飯」而已,它還代表著一種禮儀、一種品味、一種浪漫及一種精緻的享受。就像愛情一樣,需要人細細思量、細細體會而且永遠令人著迷!同時,因為吃法國菜耗時極長,也是觀察對方耐心及教養的最佳時機!
法國人對酒很講究。一餐中可以飲幾種不同的酒,而且是先後次序分得清清楚楚。大致上是分為餐前酒,又叫開胃酒、餐酒及餐後酒。
餐前酒有馬天尼、威士忌加冰、棗子酒、甜白酒等。最流行的卻是一種叫Ricard的,這酒要加三至四倍水稀釋,變成白色才喝。味道很怪,顏色又濁,像開稀的鮮奶,一點不像酒,倒像葯水。此外在婚宴、壽宴里也有粉紅色的香檳。還有一種以野草莓做的果汁加大量白酒或香檳沖的餐前酒,也很可口,叫Kir。伴著餐前酒一起的下酒食物,多是咸芝士餅仔、橄欖、花生米等。主客一面飲一面打開話題,單是餐前酒可以花去二小時。
餐前酒後,正餐酒有幾個可能:一是紅酒,二是白酒或粉紅酒。紅酒要配肉、白酒配海鮮。紅酒在開餐前兩個小時就得放在餐桌上,讓它的溫度與室內相同,這樣才能嘗到紅酒的真正味道。因為法國人貯藏紅酒多是在地窖里,地窖的溫度比室內溫度低許多。

閱讀全文

與葡萄酒法國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