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托提尼2008桑嬌維塞干紅葡萄酒價格是多少
從標題的葡萄品種來看,你說的這款酒最大的的可能性是一款義大利的葡萄酒。至於級價格,信息不夠,無法分析。
作為桑嬌維塞的原產國,義大利無疑是桑嬌維塞的天堂。2000年,桑嬌維塞在義大利的種植面積達到了 69,790公頃,遍布超過一半以上的義大利葡萄酒產區,而它對托斯卡納、艾米利亞-羅馬涅(Emilia-Romagna)、馬凱(Marches)和翁布利亞(Umbria)這4個產區來說尤為重要,特別是享有著其聖地家園地位的托斯卡納。托斯卡納出產的桑嬌維塞可以說是最為優質的,包括聞名全球的基安帝葡萄酒(Chianti)和蒙塔希諾布魯奈羅葡萄酒。基安帝葡萄酒中至少要含有70%以上的桑嬌維塞,需經過最短6個月時間的橡木桶陳釀,一般帶有紅色水果、草本植物、香醋、野味和煙熏風味;而蒙塔希諾布魯奈羅葡萄酒則必須使用100%桑嬌維塞釀造,展現出動人的豐富感、濃郁度和復雜性,帶有水果、香料和可樂的香氣。雖然義大利許多餐酒(IGT)級別的葡萄酒使用國際葡萄品種與桑嬌維塞進行混釀以增加葡萄酒的色澤,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釀酒師們意識到了桑嬌維塞品種特性的重要性,開始提倡使用100%高品質的桑嬌維塞釀制葡萄酒,上文提到的蒙塔希諾布魯奈羅葡萄酒就是100%桑嬌維塞葡萄酒最出色的代表。
全世界至少有幾百萬款葡萄酒,除了頂級的幾百款,沒有人能記住所有。
如需要簡單的分析和評估,請拍下高清的正標和背標,我們需要從酒標上得到這款酒的產地,葡萄品種,年份,等級,罐裝方式,凈含量,酒精度等等信息。
通過酒標得到的信息再通過類似的酒款得到大概的價格,口感等等信息
⑵ 梅歌庄園干紅葡萄酒 2007 的價格是多少
商品名稱:法國• 百樂-卡赫 梅歌庄園干紅葡萄酒
法定原產地:波爾多 布拉伊產區回
品名:梅歌庄園干紅答葡萄酒
葡萄品種:10% 赤霞珠、90% 梅鹿輒
栽種面積:2 公頃
種植密度:5500 株/ 公頃
年平均產量:50 到55 百升/ 公頃
釀造方法:波爾多傳統釀造方法
熟化:法國橡木桶18-24 個月
飲用溫度:18 度左右
儲存條件:避光恆溫卧放
生產酒庄:波爾多梅歌酒庄
梅歌庄園干紅葡萄酒是經法國釀酒專家採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以梅鹿輒、赤霞珠等世界著名紅葡萄品種為原料,精心釀造,並在法國橡木桶中貯存,庄園生產、庄園灌瓶,是法國法定原產地酒中的精品。中度酒體,清新雅緻,口感平衡易飲。
如果您想要深入了解葡萄酒,您可以關注葡萄酒商務網哦!
⑶ 錢多斯品諾塔琪干紅葡萄酒,價格多少
南非酒,正標看不清,不知道具體的酒庄信息。
品種不錯。南非特色品種。
南非價格不透明。
這款酒估計在100左右。
⑷ 卡蘭克干紅葡萄酒價格
紅葡萄酒是選擇皮紅肉白或皮肉皆紅的釀酒葡萄,採用皮汁混合發酵,然後進行回分離陳釀而成的葡萄酒答,這類酒的色澤呈自然寶石紅色、紫紅色、石榴紅色等。它的酒精含量在8%~20%,是營養豐富,味道甘甜醇美,並能防治多種疾病的飲料,最早盛行於法國,在歐美和世界各地都很流行
⑸ 名仕庄園赤霞珠干紅葡萄酒價格
赤霞珠抄高級干紅葡萄酒選用世界襲優質葡萄酒產區—煙台地區生產的世界著名葡萄品種赤霞珠為原料,採用義大利和法國先進釀酒設備及現代最先進釀酒工藝精心釀造,再經橡木桶陳釀而成。酒液呈寶石紅色,晶亮透明,乾果香、奶油香香氣馥郁。酒體豐滿平衡,實為干紅精品。
價格500到1000不等
⑹ 張干紅葡萄酒多少錢一瓶
◆一瓶茅台酒多少錢?15年茅台貴賓酒為3060元,一斤裝,如果以半兩的杯子來盛,也就20杯;3060÷20,每杯等於153元。不便宜。
◆如果是飯店餐桌上普通的大眾類白酒,就算100元吧,倒20杯,每杯相當於5元,不貴。
◆如果是二鍋頭呢?最普通的紅星二鍋頭一瓶也就8元,8÷20,每杯僅為4毛錢。
以上三種情況中,相信第一種與我們大多數人無緣。
第二種情況倒是常見,花5塊錢,一杯酒就可以回到從前。
至於第三種情況,說實在的,對於好飲的人來說,我相信大部分人(特別是北方人)都喝過紅星二鍋頭。嗜酒如命的人,向來「嗜」得都很便宜。
用這樣的一杯酒回到從前,只需要破費4毛錢。
可悲吧?我們曾經無數次地用區區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很便宜地(說難聽點是「很賤」)毀滅了自己!
當然,我並不是財迷,我也知道健康、幸福是不能用價格來計算的。
但是,我們毀滅自己卻有價格,並且相當便宜!
買酒時看到GB/T10871你就要小心一些了,一定要注意,標准醬香型白酒的國標是GB/T26760,二者是有區別的。
如何鑒別酒的好壞
要想鑒別酒的好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一下如何做裸體酒。裸體酒就是給酒點一把火,把它的酒精燒光,把酒的衣服給扒下來,這個時候剩下的酒就叫裸體酒,這是一種酸酯分離的手法。純糧釀造的酒做裸體酒之前是清澈透明的,做成裸體酒之後會變得很渾濁,入口細細品味會有糧食發酵的酸味,酸味之後會有一點淡淡的甜味,甜味之後又會有一點淡淡的酒糟味,舌根上還會帶有一點淡淡的苦味。如果入口是像小便一樣騷澀的味道,那它裡面一定加了食用酒精——不管是薯干酒精、糖蜜酒精還是玉米酒精,它們都有這個特徵。
白酒塑化劑真相:是「必需品」,並非神馬塑料管子
最近,由湘西酒鬼酒被媒體送檢檢出塑化劑導致的中國白酒信任危機愈演愈烈,十幾天來,整個在中國股市上白酒板塊蒸發掉上千億市值。在香港,自稱是茅台投資者的網民「水晶皇」購買茅台後送檢,結果顯示,號稱中國最好的白酒的茅台,似乎也難逃塑化劑的魔咒。「水晶皇」的這次送檢,由於購買和送檢過程未經第三方見證,且僅送檢了一家檢驗機構,所得出的茅台的塑化劑數據是否可信還有爭議,但仍導致白酒行業的極大震撼。12月12日,在貴州茅台有限公司在貴陽的記者會上,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馬勇為茅台辯解稱,即便是按「水晶皇」所送檢的,DHP檢出值3.3的結果,按照歐盟相關標准每日每公斤體重50微克的耐受量折算,每人每天喝兩斤茅台酒,仍符合歐盟食品安全標准給出的人體耐受量的限值。但問題是,本不該出現在食品中的化工制劑,為何出現在釀造白酒中?但廣州的新聞周報《時代周報》昨天刊發的報道稱,塑化劑的使用,在中國白酒,尤其是目前市場主流的勾兌白酒中非常普遍。塑化劑事件曝光後,雖然各大白酒廠家對外界宣布,所以有塑化劑產生,是因為在釀制及運輸過程中,由輸送管道和裝酒容器為塑料製品而致,並稱已在全面整改,而茅台之前也對媒體表示,已經基本杜絕了生產過程中塑料製品的使用。據該報道,在中國當前的釀酒行業中,凡是以勾兌為主的酒業,基本都有塑化劑的產生。而中國多數白酒含有塑化劑,最主要的原因是—勾兌。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為節約糧食,推動釀酒工業發展,新工藝的勾兌白酒被提上前台。這就是後來中國白酒勾兌的開端。目前中國市場上的白酒,以川、貴為原酒輸出大省。除此之外,任何品牌的所謂名酒,基本上以上述兩省的「原酒」進行二次勾兌。勾兌酒(包括眾多所謂「名牌」)在勾兌過程中,除了用「酒頭」(原酒),還要用到一種神奇的「食品添加劑」,如果不用這種「食品添加劑」,制出來的白酒口感就會差很多。大量白酒生產廠家無一例外地全部使用這種「食品添加劑」,造成白酒塑化劑嚴重超標。根據該報調查,市場上可以購買到這類的勾兌添加劑。勾兌白酒大量使用和添加塑化劑,主要的作用是防止出現液體分層。眾所周知,酒精溶於純水,但食用酒精不是純酒精,勾兌過程中必須要加香精等眾多添加劑,故採用勾兌工藝的酒水如果不添加塑化劑,長時間放置會造成上半部分喝著是水味,下半部分喝著是酒精加香精味。此外,塑化劑還可以增加濃稠感,也就是白酒行業中常說的掛杯。此外,很多廠家對外宣傳自己的高檔白酒是所謂年份酒這個噱頭,因為年份越久價格越高。關鍵是,眾多酒廠根本沒那麼多窖藏,消費者判斷年份長短的唯一依據,是色澤和黏稠度。這就給生產廠家提供一個機會—靠塑化劑來增加酒的黏稠度,標注年份越久的添加得越多。塑化劑是塑料工業的傳統叫法,在塑料工業中,這類酯類有助於改善塑料的理化性質,如韌性等,所以新的塑料製品聞起來往往有很濃烈、很特殊的香氣。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唐敏告訴該報記者,現代人追求享樂,白酒里原有的醇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香味無限的追求,而大部分有機化學反應過程極為緩慢。中國古人並不知道「窖」與「香」之間的關系,把「香」的來源歸功於「窖」,因「窖」而「香」,而不知道是因為釀制白酒里的雜質,如:有機酸,跟醇結合構成酯,而所謂的「窖香」就是酯香味,所以才有了把白酒分為「窖香」、「窖藏」等概念。唐敏說,現在的白酒生產廠商很懂化學,不再用「窖藏」辦法提升香味。為了獲取最大限度的經濟回報,最多快好省的辦法就是:酒精或原酒+水+酯。這個「酯」其實就是塑化劑。有的地方還把「酯」取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陳化劑。唐敏還表示,除了個別有大量酒窖能藏酒的廠家,其餘所謂「10年陳釀」、「5年陳釀」,基本都是用食用酒精+水+酯來勾兌。國內最早推出「年份酒」的是白酒業老大貴州茅台。茅台公司先後推出了15年、30年和50年,後來又增加了80年「年份酒」,而繼茅台推出所謂「年份酒」後,各家白酒上市公司都跟風效仿,依次推出了五花八門、眼花繚亂的「年份酒」。該報稱,年份酒純屬玩的一個噱頭,因為從生產流程上就能清楚看到,只有茅台或許能有點幾十年前的存酒,具體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在30年前,即上世紀80年代初,茅台酒產量只有200噸,其他品牌的年份酒哪裡來的就不言而喻,哪來那麼多的「年份酒」?許多品牌的年份酒,如實在一點,是加了幾滴確實是三十年前窖存酒,只是幾滴而已。不實在的,就是剛從包裝車間出來的成品,裝在精美的禮品盒子中,和平時的普通酒沒任何區別,但只要加上「年代」二字,身價馬上就是幾萬到幾十萬。茅台酒設計師、高級工藝設計師馬熊的說法,價格不菲的茅台年份酒根本就不上市,從廠里出來,直接被有頭有臉的部門或人物從廠內提走,每瓶年份茅台至少5萬元,年代越久遠,價格越高,30到50萬屬常態。購買者,從公款到個人都有,但以公款為多。酒鬼酒塑化劑超標一曝光,行業潛規則整個暴露,該報斷言,塑化劑就是中國白酒行業的三聚氰胺事件
⑺ 進口乾紅葡萄酒如何看質量
一種簡單的辨別葡萄酒好壞的方法:
將紅酒少量滴於白色紙巾上,觀察酒被紙巾吸收後留下的痕跡,如果留下的均勻的紅色痕跡,酒比較純正。如果看到酒痕跡顏色很淺但均勻,則酒不夠純正,如有一圈紅暈,中間卻為淡色或無色,則有參假可能呢。
怎樣從香氣分辨紅酒。「香氣分析」是品嘗葡萄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在分析葡萄酒的香氣時,通常需要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次聞香在酒杯中倒入1/3容積的葡萄酒,在靜止狀態下分析葡萄酒的香氣。在聞香時應慢慢地吸進酒杯中的空氣。在此期間應當注意,酒杯托起時應盡量避免搖動,將鼻孔接近液面聞香。第一次聞香聞到的氣味很淡,因為只聞到了擴散性最強的那一部分香氣。因此,第一次聞香的結果不能作為評價葡萄酒香氣的主要依據。
第二次聞香在第一次聞香後,搖動酒杯,使葡萄酒呈圓周運動,促使揮發性弱的物質釋放,進行第二次聞香。第二次聞香又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液面靜止的「圓盤」被破壞後立即聞香,這一搖動可以提高葡萄酒與空氣的接觸面,從而促進香味物質的釋放。第二階段是搖動結束後聞香,葡萄酒的圓周運動使葡萄酒杯內壁濕潤,並使其上部充滿了揮發性物質,使其香氣最為濃郁、最為優雅。
好的葡萄酒不僅口感平衡,而且香氣怡悅,且具有馥郁、罕見等特徵,即具有個性和風格。在第二次聞香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葡萄酒香氣的濃度。如果香氣濃郁、完整,則說明葡萄酒芳香、醇香;相反,如果香氣淡,或不具有香氣,則屬於平淡、無味、淡弱。
1、顏色:想要看出葡萄酒的顏色,最好要有一個白色背景——一條餐巾或一塊亞麻桌布——並將酒杯放在它前面。紅酒的顏色有:紫、紅寶石、紅、磚紅、紅棕、棕。顏色會告訴你許多有關酒的事。例如紅酒,當它們變老時會失去色澤。基本上有幾個理由可以解釋紅酒的顏色為什麼彼此不同:
它的年齡。
不同葡萄品種有不同的顏色。
該酒在木桶陳內陳年。
2、搖晃:為什麼要晃酒?為了讓氧氣進入酒內。搖晃會使醋、醚和乙醛釋放出來,並和氧氣發生化學作用使酒產生香氣。每個人都很會搖晃酒,你可以用任何自己的方式來做——用左手,右手,兩只手指頭……
3、聞酒:現在你已經搖晃酒使香氣釋放出來了,酒聞起來像什麼呢?它有哪些形態香氣呢?精確地指出酒的氣味背後意義是,讓你能辨識出酒的某些特性。以下是經常用到的對酒氣味的形容詞:酸的、走味、芳香、平淡、澀、新鮮、馥郁、溫厚、苦的、誘人的葡萄味、焦味、青澀、硫磺味、清淡、酒味薄弱、清亮、成熟、金屬味、香草味、木塞味、霉味、綜合味、果香、果仁味、年輕……毫無疑問,氣息清亮、馥郁、滿厚、成熟、誘人的酒是好酒。
4、品嘗:對大部分人來說,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並快速地吞下去,但事實上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舌頭味蕾去做的事情。味蕾布滿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你如果像大部分人一樣牛飲的話,就忽略掉所有那些重要的品嘗味蕾了。葡萄酒業有句諺語:「買酒配蘋果;賣酒配乳酷」蘋果會把葡萄酒中的缺陷呈現出來,乳酪則有使葡萄酒氣味變柔順的傾向,留下使你更覺愉快的品嘗滋味。品酒時你應想到什麼?注意最重要的品嘗知覺以及它們發生在口腔內舌頭上的部位。你只能感受到4種味覺——甜、酸、苦和咸——不過你可以聞到200種以上不同的氣味。
5、回味:當你有機會品嘗過葡萄酒後,好好坐一會兒並回味所品的酒。想想看你剛才的體驗,再問問自己下面問題以及協助你加深印象。酒是否:
清淡,中度濃郁,或濃郁?
單寧太強或太澀?令人感到愉悅嗎?或沒有單寧的味道?
餘味持續多久?
2: 每個酒瓶上都有標簽,它們的位置和字母大小都有嚴格規定。標簽上有豐富的信息,仔細地閱讀它們能幫助我們了解其品質,有經驗的只要看了標簽就能大概知道該酒的味道了。
一般標簽上註明有產地、葡萄品種、年份、裝瓶地和分級。只有商標上標明了產地和年份的酒才有可能是好酒;如果在標簽上發現了A.O.C.,這三個字母就已經保證它是最好的產地和最真實的原料。最富有盛名的葡萄產地還常常在標簽上註明「特等庄園(Grand Cru)」等字樣。
了解葡萄酒,首先要知道如何選酒,紅酒、白酒還是玫瑰紅葡萄酒,是勃艮第Bourgogne酒、乾爽的阿爾薩斯Alsace葡萄酒還是葡萄酒女王波爾多Bordeaux,是產地酒Vins de Pays,還是法定產區酒A.O.C.;還要懂得如何保存酒、如何喝酒,在什麼時候喝,在多少溫度下最美味,應該和什麼菜餚搭配,喝多少才算有節制;為了能和大家更好的分享,還應該知道如何評論酒。
法國擁有一套嚴格和完善的葡萄酒分級與品質管理體系。種植地區、土質、氣候、葡萄樹的排列、品種以及種植者的種植方法、釀造方法、保存方法,還有裝瓶方法以及當年的收成等等都是評級時要考慮到的因素。葡萄酒的鑒別方法
一、看酒瓶外觀
• 看酒瓶標簽印刷是否清楚?是否仿冒翻印?
• 看酒瓶的封蓋是否有異樣?有沒有被打開過的痕跡?
•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的國際條形碼是否以3字打頭:法國國際碼是3。
• 看酒瓶背面標簽上是否有中文標識:根據中國法律,所有進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標,如果沒有中文背標,有可能是走私進口,則質量不能保證。
二、看葡萄酒液
• 看葡萄酒的顏色是否不自然?
• 看葡萄酒上是否有不明懸浮物?(註:瓶底的少許沉澱是正常的結晶體)
• 酒質變壞時顏色有渾濁感
三、看酒塞標識
• 打開酒瓶,看木頭酒塞上的文字是否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一樣。
• 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
四、聞葡萄酒的氣味
• 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嗆人的氣味,就變質了。
五、品葡萄酒的口感
• 飲第一口酒,酒液經過喉頭時,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順的,問題酒則有刺激感。
• 咽酒後,殘留在口中的氣味有化學氣味或臭氣味,則不正常。
3:酒評人品嘗鑒別葡萄酒,是為了給這款酒一個公正的評價,大多數人的品嘗鑒別,則是為了出於要購買的目的,兩者目的不同,出發點也不一樣,一是站在評判者角度,一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由於出發角度的不同,反應在品嘗鑒別的標准上,便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酒評人雖然有著專業的水準,頭頂著耀眼的光環,他們的一些鑒別方法,對我們平常購酒,可能起不到太大的幫助。原因很簡單,酒評人面對的往往都是一些頂級酒,起步較高,也不用考慮價格購買等因素,我們消費者們則不然,我們所面對的,是魚目混珠的參差不齊的葡萄酒市場,稍不留神就可能買到假酒,或者被賣家忽悠,花冤枉錢!對此剛入門的酒友應有所體會。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了葡萄酒的成色概念,並提出葡萄酒的成色,可以體現出葡萄酒的品質。許多朋友也很關心,應怎樣鑒別葡萄酒的成色,下面我就談一下平時購買葡萄酒時,我們應怎樣鑒別葡萄酒的成色,希望對剛入門的酒友們能有所啟發!
對於經驗老道的酒友,看一款葡萄酒的成色,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時甚至不用品嘗,直接憑顏色就可以得出結論,這都是憑借長期積累的品酒經驗,和對葡萄酒深刻理解的結果。葡萄酒的成色對於剛入門的酒友其實也不難,只要我們有了葡萄酒的成色意識,掌握幾點方法,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就很容易做到了!
判斷一款葡萄酒的成色,即使我們不問年份,不問產地,僅憑葡萄酒的顏色、口感、再通過醒酒實驗,就很容易判斷出這款葡萄酒的大致成色了!通過這種方法,我先介紹一下,我們經常飲用的干紅葡萄酒的成色鑒別方法。首先是顏色,一般顏色越濃的干紅,成色也會相對較高。這是因為釀酒葡萄成色越高,不但其它有效成分增高,葡萄皮中的色素也會增高。所以一些釀酒葡萄像赤霞珠、希拉、美樂等,隨著成色的增高顏色會更深一些。對此有些朋友可能會有異議,可能會說葡萄酒的顏色,不就是來源於葡萄皮嗎,只要在葡萄酒釀造過程中,浸皮時間長一些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這種說法其實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現在中國的干紅釀造企業,是不會浪費葡萄皮中色素的,恨不得把葡萄皮中的最後一粒色素都榨取出來。一些成色低的葡萄釀造出的干紅,不管如何浸皮,葡萄酒的就像摻了水一樣,顏色是很淡的。這里應提一下,經過長期陳年的葡萄酒顏色一般會變淡,由原來的紫紅色轉為磚紅色。葡萄酒的陳儲不是為了陳年而陳年,陳年的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好的口感,有些成色低的葡萄酒即使經過陳儲,也不會變成陳年美酒,只能說這種酒被氧化了,沒有飲用價值。
干紅葡萄酒成色的口感測試法:在我們測試干紅成色的時候,對它的美感要求,應先放的寬松一些,並且應先掌握干紅葡萄酒釀造中一些基本常識,和目前世界葡萄酒的生產狀況。一般成色越高的葡萄酒,其有效成分單寧、糖分、酚類物質等含量越高,這些葡萄酒喝起來口感就會越苦澀,酒體會越強勁。我們所喜歡的濃郁、優雅型的口感的干紅葡萄酒,其實就是這種高成色葡萄酒經過多年醇化,口感彼消此長的結果。陳年的過程,也是葡萄酒從生澀強勁酒體口感,到柔順優雅型口感轉換的過程。知道了這些基本常識,我們在判斷葡萄酒成色的時候就好辦多了!可以依據葡萄酒的酒體感覺,以葡萄酒口感越強勁,回味越柔順濃郁,葡萄酒成色就越高的原則。對干紅葡萄酒的成色進行綜合判斷。我們在品嘗葡萄酒的時候,有時會用到一些比喻,開始的酒體感覺形容為頭,回味口感形容為尾,於是就有了頭長尾短、頭重尾輕等描述。判斷一款干紅的成色,可根據頭尾的感覺,與此消彼長的常識來綜合作出判斷。由於葡萄酒的成色,是形容葡萄酒品質的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成色的高與低也是相對的,只有在比較中才能更好的領會。我們在日常品酒中,最好為自己找一款葡萄酒作為參照標准,再把對這款酒的品嘗後的感覺記住,以此為標准經過比較來判斷。測試葡萄酒成色還有另外一個方法,也很有效,就是醒酒測試法。
醒酒就是人為地讓葡萄酒與空氣接觸,可以打開木塞,也可以導入潷酒器,測試時間可以是幾小時,也可以是一周時間不限制。一些成色低的葡萄酒,開瓶即喝還可以,如果剩下的酒敞口放到第二天再喝的話,就變得簡直難以下咽了。這是因為隨著酒中單寧的減弱,酒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出來的結果。一些成色高的陳年時間短的葡萄酒則不然,會隨著醒酒時間的延長,單寧變得更加柔和,回味更豐富,有的會帶點回甘的感覺,口感變得越來越好。
通過醒酒成色測試,我們還可以為所購的葡萄酒的儲存,提供一些指導意見,高成色的葡萄酒,儲存可以更隨便一些,溫度越高其成熟越快,成色低的應盡快喝掉。
世界葡萄酒產業,這些年盲目擴張,特別是一些新世界的葡萄酒產業,苦於儲存積壓的成本壓力,有些高成色的葡萄酒陳儲時間很短,有的甚至一年就匆忙出廠,這部分酒價格一般比較便宜,開瓶即喝口感苦澀,但經過醒酒或儲存口感會大為改觀。
我們有了葡萄酒的成色意識、鑒別方法、鑒別標准,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再參照葡萄酒的價格,就可以能為自己選購物美價廉的葡萄酒了。
以上是我介紹干紅葡萄酒成色的一些鑒別方法,其實在我們了解葡萄酒知識時,應多多動腦,應學會全面分析反對刻板教條,避免拿一些葡萄酒常識生搬硬套。我們每個人生活環境口感喜好不一樣,對葡萄酒的喜好標准理解程度也不一樣,但葡萄酒成色和這些並不矛盾。有些朋友品酒多年,有的甚至還參觀過葡萄酒酒廠,盡管這樣,葡萄酒生產企業與我們之間,就像一個魔術師與觀眾一樣,看似透明,其間總會隱藏一些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生搬葡萄酒知識中一些教條性的東西,有時會掩蓋一些低質量葡萄酒缺陷,給那些不仁的廠家商家們,兜售低質產品,帶來貌似合理的口實,這樣不利於葡萄酒市場的健康發展。中國目前的葡萄酒文化,絕大部分源於歐洲葡萄酒強國,這種葡萄酒文化的傳播最終受益的還是這些國家,我雖然從不主張排外,但更重要的,我們要買到物有所值的產品。
葡萄酒的成色概念 ,是反映葡萄酒品質的硬性指標,我們每個葡萄酒消費者組成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我們對葡萄酒的理解程度,會直接對葡萄酒的產業產生促進作用。如果分析葡萄酒產業與葡萄酒文化的關系話,中國與歐洲的區別,大致可以概括為:歐洲是由葡萄酒產業發展出了燦爛的葡萄酒文化,而中國則是葡萄酒文化在推動著葡萄酒產業的發展。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將顯得更加重要。
4:看標示,區別原汁葡萄酒和半汁葡萄酒。原汁含量100%的葡萄酒是不可能也絕對不可以添加白砂糖或山梨酸鉀等成份的,應該說全汁葡萄酒任何東西都不能添加。全汁葡萄酒如果添加了白砂糖,它的酒精度就會提高;更不能添加山梨酸鉀,因為山梨酸鉀是防腐劑,它是化學物質,添加到全汁葡萄酒內就會破壞葡萄酒成份,進而影響到葡萄酒的酒質。如果一種紅葡萄酒標明含有葡萄全汁、白砂糖、山梨酸鉀,那應該無疑就是半汁葡萄酒。
看外觀。應選購外觀澄亮透明,有光澤,其顏色與酒的名稱相符,色澤自然、悅目;香氣平衡、協調、融為一體,香氣幽雅,令人愉快;口感舒暢愉悅、柔和,酒體豐滿完整,餘味綿長的葡萄酒。而不要去購買混濁無光,顏色與酒名不符,沒有自然感,色澤艷麗,有明顯的人工色素感;有突出暴烈的水果香(外加香精),酒精味突出,有其他異味;有異味,異香突出,酒體單薄,沒有後味的葡萄酒。
鑒別真假葡萄酒,還有一招就是在葡萄酒中加鹽酸和氫氧化鈉,優質的葡萄酒遇酸顏色變深,而加入鹼後顏色恢復原狀。劣質的葡萄酒加入酸、鹼都不會變色。市民家中如果沒有酸、鹼,也可以用白醋和食用鹼代替。
⑻ 波爾多2009干紅葡萄酒官方價格是多少
2009年是2010年之前被公認的二戰之後世紀大年,超過大眾所認知的1982年。
波爾多是法國西南部回的一個產區,它答的大區域被兩條河分成左岸,右岸和兩海之間,左岸以礫石為主,適合種植赤霞珠,右岸以黏土為主適合種植梅洛,而兩海之間出的都是不太好的酒。整個波爾多低級酒庄也有,高級酒庄也有,所以你沒問酒庄只能告訴你官方價格從一點幾歐元一瓶的普通酒到一千多歐元一瓶的名庄酒都有
⑼ 波爾多法定產區的LES Moutins Bordeaux拉霧田酒庄干紅葡萄酒的價格是多少
市場價格在100-150元左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