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博覽會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博覽會

發布時間:2021-02-02 09:16:33

Ⅰ 98年法國波爾多葡萄酒

一般來說抄98年法國的紅酒不是一個好的年份,如果要的話「布根地」區產的紅酒還可以接受,真的要送禮的話,試試送比較出名的酒庄,如:五大庄「拉斐」「拉圖」「武當工」「紅顏容」「馬歌」,或者一級庄「白馬庄」「歐頌庄」靚次伯」,或者名星酒庄「飛龍世家」等等。這些都是世界有名的酒庄。
價格方面從一千多到上萬都有(比較出名的計算),看自己的接受能力了,因為紅酒有產區、等級、品種、正牌與副牌之分,法國的紅酒分得比較細。在這很難一一說明價格.
建議你去附近的富隆酒窖去買,因為紅酒比較齊全,而且還有專人作詳細介紹,但缺點是價格貴了點,大約是兩成,不過你對紅酒不熟的話會比較保險

Ⅱ 法國波爾多地區葡萄酒發展史

法國是以葡萄酒出名的國家,而葡萄酒最讓世人熟知產區就是波爾多地區。波爾多生產三分之一以上的AOC葡萄酒(原產地名稱管制酒)。www.winesstory.com。HERE紅酒知識

由於生產許多品質優良的葡萄酒,被喻為"世界的葡萄酒寶庫"。當地的紅酒不但有名而且產量又多,同時也生產白酒。波爾多地方的葡萄酒以種類豐富而聞名。

波爾多的紅酒由於色澤呈亮麗的鮮紅色,在英國被稱為紅酒,一般要在成熟後才適合飲用,酒質的特色是品味濃郁,風味沉著。

在波爾多地方,最有名的葡萄酒產區有梅鐸克(Medoc)、格雷夫(Graves)、蘇玳(Sauternes)、聖達米利翁(St.Emillon)、波慕羅(Pomerol)五大產區。

梅鐸克地區

梅鐸克(Medoc)是波爾多紅酒的代表產地,生產全世界最高級的葡萄酒。此地區特別有名的是寶雅克村及瑪歌村,有的高價位葡萄酒一瓶甚至高達數千美元。

梅鐸克地區大約有七十個村莊,除了上述兩個村莊之外,希望酒迷能記住的還有聖朱利安村及達士特夫村。

此外,梅鐸克地區有六十一個特級酒庄,其中Ch.Lafite-Rothschild、Ch.Margaux、Ch.Latour、Ch.Mouton、Rothschild與格雷夫地區的Ch.HautBrion並稱為五大法國酒庄,所生產的葡萄酒,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格雷夫地區

紅酒和白酒都有生產,都屬不甜的葡萄酒,是名酒佳釀的生產地區。

蘇玳地區

以生產甜味白酒聞名,其中的"Ch.d、Yquem"為頂級甜酒。

聖達米利翁地區及波慕羅地區

這兩個地區主要採用梅洛葡萄,以紅酒聞名,其風味介於波爾葡萄酒與布根地葡萄酒之間。

公元一世紀:波爾多的第一片葡萄園

公元一世紀,克爾克戰爭的移民來到波爾多,種下了波爾多歷史上的第一棵葡萄。他們根據波爾多的氣候特點選擇了一種叫波爾多葡萄酒史 Biturica的葡萄,這種葡萄相對比較耐寒,非常適合波爾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也許現在知道這個品種的人並不多,但它的確是赤霞珠(Cabernets)等品種的祖先。

十二世紀:葡萄酒商業口岸的誕生

1152年,Aquitaine(包括波爾多在內的法國西南部地區)的女公爵Aliénor與HenriPLANTAGENET結婚,Henri成為後來的英國國王。因此波爾多與英國的商業往來非常密切:英國人運來食物,紡織品和金屬,然後把葡萄酒拉回倫敦。

由於加侖河橫穿波爾多後直插大西洋,這使波爾多擁有了得天獨厚的運輸條件。大量的英國商船來往於英國和波爾多,使波爾多成為一個繁華的運輸港口。頻繁的商業往來極大的刺激了葡萄酒的發展。

十七世紀:荷蘭對波爾多的影響

17世紀,波爾多迎來了一些新的客戶:荷蘭人,漢莎聯盟的商人和布列塔尼人。他們購買大量的葡萄酒,然後在倉庫中全部蒸餾。酒庄為了滿足這些客戶的需要,增大了葡萄酒的生產量。波爾多也因此開創了葡萄酒商業的新紀元。

十八世紀:美洲新大陸

在18世紀,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大大促進了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通過與美洲的移民貿易,波爾多的葡萄酒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與美洲的葡萄酒進口量相比,英國的進口量還不到10%,但酒的質量遠遠好於出口美洲的葡萄酒,波爾多的葡萄酒讓倫敦人知道了什麼才是上等的葡萄酒。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瓶有瓶塞並密封良好的葡萄酒。在此之前,葡萄酒交易和運輸主要依靠木桶,標準的波爾多木桶容量為225升。

十九世紀:危機和繁榮

19世紀中期,可怕的霜霉病襲擊了葡萄園,葡萄酒業發展一度延緩。1857年,人們發現了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在解除了霜霉病的困擾之後,葡萄酒業開始復甦並再次持續發展。著名的1855年分級,誕生了一批鼎鼎大名的獵級酒庄。後來的工業革命和葡萄酒貿易自由化進一步促進了葡萄酒商業的發展,在此之後波爾多對德國,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的出口量也迅速增長。在1865年到1887年,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達到了頂峰。

二十世紀:葡萄酒立法的誕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葡萄酒面臨新的危機:生產中的舞弊行為和產品價格的下滑。為了保持波爾多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政府廢除了地方監控,開始起草新的原產地葡萄酒國家(1911年)。1936年成立了INAO和AOC,通過葡萄園地理條件,品種,產量,酒精度,種植方法和釀造工藝對產品進行嚴格控制。波爾多大約97%的葡萄酒受AOC監控。

從1955年起,graves和st-émilion地區相繼採用了新的酒庄分級規則,而其它地區仍然沿襲1855年的分級。1956年波爾多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霜凍,葡萄園損失慘重。但災難並沒有擊垮庄園主們,在勇敢的面對困難的同時,他們反而清醒的認識到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與世界葡萄酒的需求量息息相關,世界需求的增長直接影響本地葡萄酒的生產。同時,經過多個世紀的探索,釀造工藝和裝瓶工藝日趨完善,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也非常穩定,波爾多的整體產量常年穩定在60萬噸左右。

為了加深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波爾多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葡萄酒博覽會,屆時世界名酒雲集美麗寬敞的湖濱展覽館,在那裡你可以免費品嘗每個酒庄的頂級之作。而且波爾多葡萄酒學院擁有最著名的教授和最好的實驗室,她為酒庄提供著強大的技術後盾和優秀的釀酒師,每年都有數十名釀酒師從這里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在走過幾百年之後,法國的波爾多真正成為了世界葡萄酒的聖地,葡萄酒之都。

Ⅲ 為什麼國內的波爾多葡萄酒,有很多在瓶冒上有法國本土銷售的綠色付稅標是水貨走私貨

在法國境內銷售的葡萄酒都必須貼上這個圓形付稅標志,出口的不用,因為生產商不用為其支付增值稅。有時候中國也會出現帶有標志的酒瓶,這是因為酒商原本只是要在法國境內銷售,沒有出口的打算,生產商對同一款酒有銷往法國的配額和出口的配額。假如國外進口商量很大,那麼生產商可能會決定從他的法國配額中提取一些酒進行出口。而在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的法國葡萄酒進口量增長較快,相應的額定配額有點跟不上(中國的葡萄酒市場繁榮、錢多,酒商嗎,也就更願意做這邊的生意,有錢不賺是傻子),所以,國內市場上,已經貼付稅標的法國葡萄酒還是比較多見的,並不代表其渠道一定有問題。

圓形付稅標外圈的數字和字母,是代表一定的含義,結合具體圖例進行講解:數字指產地所在大區,如大區首府波爾多郵編33000,頂標數字33即其所在Gironde大區。3個可能出現的字母:R(Récoltant)種釀裝瓶全在自家莊里自己完成;E(Éleveur)收別人的果子自釀自裝瓶;N(Négociant)收原酒再創造或直接裝瓶。最後3位數字233是許可編號。圓形付稅標也不光有綠色的,綠顏色是AOC和VDQS級別的酒,藍顏色是VDP,VDT級別的酒,橙色是天然甜酒或liqueur等,黃顏色的是cognac等酒,灰色是果酒,紅色是朗姆酒等烈酒。

Ⅳ 為什麼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如此出名

波爾多地區最初是效忠英國的,整個英國最貴社會都已喝波爾多紅酒是時尚,然後在英國在全世界殖民運動中,把波爾多的酒帶到了全世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Ⅳ 波爾多紅酒

1855年,世界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當時的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命令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將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進行等級評定,這張波爾多葡萄酒等級表流傳至今,波爾多五大頂級酒庄(Chateau Lafite-Rothshild、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Chateau Reverdi、Chateau Monton-Rothshild)也由此聞名世界。
變革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特點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紅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名言
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
工藝
波爾多葡萄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紅酒清澈動人的顏色及酒中單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紅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波爾多既是一座城市又作為酒的名字,迄今為止是法國最大的精品葡萄酒產地並且被視為法國著名的產區。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多爾多涅河和吉龍德河谷地區。該區地域廣大,東西長85英里,南北70多英里,有葡萄園近11萬公頃,年均酒5億瓶左右,是舉世界公認的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幾乎所有的波爾多紅酒都由不同的葡萄品種混合釀制而成,主要是加本力蘇維翁與一定比例的梅洛以及加本力佛朗。
提起波爾多,人們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波爾多聞名世界的葡萄酒。有人會說,除了一瓶瓶標注「Bordeaux」的葡萄酒,我們還能聊聊波爾多的什麼話題呢?其實,在一瓶瓶來自波爾多的葡萄酒的背後,凝結著波爾多地區醞釀和培養葡萄酒文化的悠久歷史。曼妙多姿的波爾多葡萄酒是波爾多這塊土地的化身,葡萄酒當之無愧是波爾多得以文明的世界王牌。
波爾多地區,13000個種植者(酒庄或葡萄園) (約占整個法國的1/10),經營者113000公頃的葡萄園(約佔全法國葡萄種植面積的1/8),分為57個獨立的AOC(原產地監控命名)區;每年出產8.5億瓶葡萄酒,全部為AOC酒,佔全法國同類酒產量的1/4,假如把這些瓶子排隊,就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在波爾多有大約1/5的人口在以葡萄酒這一行業生活和發展。

更多詳細信息可訪問波爾多葡萄酒行業協會官方網站: http://www.bordeaux.com/cn

Ⅵ 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有何特色

世界著名的葡萄酒出產國主要包括「舊世界」的法國,義大利,德國,西班牙和「新世界」的澳洲,美國,智利,紐西蘭。但目前無論從文化上,歷史上,質量上葡萄酒愛好者都會公認獨占熬頭的始終是法國酒。那些售價不菲,被投資家追捧的世界名酒大部份是法國的列級名庄。
法國葡萄酒擁有嚴格的品質監管制度。其級別分別有:列級名庄(Grand Cru),中級庄(Cru Bourgeois),法定產區酒(AOC),准法定產區(VDQS),優良餐酒(VDP)及日常餐酒(VDT)。而法國酒中最富文化色彩,最具傳奇魅力的當然是「列級名庄」。
最出名的法國葡萄酒產區主要是:波爾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和香檳區Champagne以及阿爾薩斯Alsace、羅瓦河河谷Loire Valley、隆河谷地Cotes Rhone等,其中又以氣候溫和土壤富含鐵質的波爾多產地最具代表。波爾多以產濃郁型的紅酒而著稱, 而勃艮第則以產清淡型紅酒和清爽典雅型白酒著稱,香檳區釀制世界聞名、優雅浪漫的汽酒。
波爾多地區由來自中央山谷的多爾多涅河(Dordogne)和比利牛斯山脈的加倫河(Garonne),在波爾多附近交匯形成了紀隆德河(Gironde),由於紀隆德河(Gironde)的寬廣把波爾多的葡萄園分成了左右兩岸,兩個風格截然不同的葡萄酒王國。無獨有偶的是由於歷史的沉澱在巴黎也有左岸文學、右岸商業之分。
通常我們所說的左岸與右岸是指多爾多河以東的稱為右岸,在加倫河以西的,稱為左岸。還有就是在兩條河的交匯處有一塊平地稱為兩海之間(Entre-deux-Mess)。
左岸包括:梅多克產區(Medoc)、格拉芙產區(Graves)、索甸(Sauternes)和巴薩克產區(Barsac),當然最能代表波爾多左岸的還是梅多克產區。梅多克區自1855年始創名庄分級制度成為後來法國各名區分級制度的典範。梅多克區有61個列級名庄,分為5個級別,其中最為世人所知的是5大名庄中的四個就在這兒。梅多克區下轄聖愛斯台夫(Saint Estaphe)、波亞克(Pauillac)、瑪歌村(Margaux)等著名的村莊生產著頂尖的葡萄酒美酒, 5大名庄有3個在波亞克,他們是:拉菲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拉圖庄(Chateau Latour),木桐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一個在瑪歌村(Margaux),即瑪歌庄(Chateau Margaux)。加上格拉芙區的奧比昂庄(Chateau Haut-Brion)就組成了最早被世人所知的波爾多5大名庄。梅多克產區的主要種植品種是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種植比例達到了52%(但是在釀造紅葡萄酒的時候勾兌比例不一樣了,因為這兒說的是種植比例,包括釀造白葡萄酒的品種),梅多克產區整體位於紀隆德河口的低窪之中,按道理說,葡萄樹不適合種植在這種地理位置上,但是遍地撒滿了礫石的土地釀就世界頂級佳釀,我們無話可說,這就要全歸功於這片礫石土地,它有著自己的土地特點,貧脊、排水性好等完全適合赤霞珠的大面積種植,它在這兒能滋生出顏色深黑、口感豐厚、單寧緊密濃郁的紅葡萄酒,通常會添加一點口感肥美、果味香濃的梅洛(Merlot)來柔化它那堅實、剛硬的單寧所產生的澀味。在釀造葡萄酒的風格上,我們也一直在討論,是不是要有所革新,但是我們看到和喝到的是比較保守和傳統,和一河之隔的右岸有截然不同的景象(包括庄園的風格)。
格拉芙產區(Graves),位於波爾多市的南邊,出產的紅葡萄酒也是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為主,但是在和梅洛(Merlot)葡萄的勾兌比例上和梅多克產區有所區別,這就是我們喝格拉芙產區的葡萄酒時感覺到柔和,細膩但不失厚重,顯得比梅多克的葡萄酒要平易近人些,而且也可以在較早的時間享用,在這兒除了上佳的紅酒之外還有絕妙的白葡萄酒,也是全波爾多最精彩的干白葡萄酒,主要是由塞美隆(Semillon)和白索維濃(Sauvignon Blanc)這兩個經典的品種混合釀造而成;
索甸(Sauternes)和巴薩克產區(Barsac),就是世界最頂級的貴腐甜白酒所產地。
右岸最著名的產區要數聖艾米隆(St-Emilion)和龐馬魯(Pomerol)這兩個經典的產區了,聖艾米隆較靠近內陸的紅酒產區,種植梅洛(Merlot)的比例較高,比梅多克的圓潤可口,產區范圍大,分成一般的St. Emilion和較佳的St. Emilion grand cru,後者還分三級,最佳的是St. Emilion 1er grand cru classé,屬久存型的名釀,區內葡萄園達5千多公頃,擁有酒庄近一千二百個。其中以歐頌庄(Chateau Ausone )和白馬庄(Chateau Cheval Blanc)等級最高。
龐馬魯(Pomerol)與聖艾米隆(St-Emilion)隔鄰,只產紅酒,以高比例的梅洛(Merlot)葡萄著稱,強勁濃烈,卻有較圓潤肥美的口感,較早成熟,但亦耐久存,常帶有動物性酒香混合紅果及菌菇的豐富香氣。因產區小(波爾多生產紅酒上好產區中面積最小的),它的產酒量只有St-Emilion產量的15%,導致酒不但罕見且昂貴。雖沒正式分等系統,此區列級酒庄大約有十三家,但一直未有完整法定分級制度將它列出。最出名的是全波爾多價格最貴的酒王之王彼特魯庄園(Chateau Petrus),其次還有里鵬(Le Pin),卓龍(Tr-otanoy)等名庄。
右岸還有其他幾個著名的產區如:弗朗薩克(Fronsac)、卡農弗朗薩克(Canon Fronsac)、卡斯提雍丘(Cotes De Castillon)以及聖艾米隆產區(St-Emilion)和龐馬魯(Pomerol)的衛星區.
在1855年的波爾多列級酒庄名單裡面並沒有任何波爾多右岸的酒庄被選用,但是這並不代表波爾多右岸的葡萄酒在當時不如波爾多的梅多克紅葡萄酒,其實這里我們要說的是主要原因在於地緣關系。因為當時右岸的產區像聖艾米隆和龐馬魯所出產的葡萄酒,是不經過波爾多城裡的經銷商的(酒商和中介)銷售的,而是通過右岸的利布恩城(Libourne)里的酒商和中介商銷售到世界各地的,特別是最近幾年在右岸滋生的Vin de garage(車庫酒庄),有很多酒庄在這一輪的掏沙中受益非淺,酒價一路飆升,有點趕超「五大」的趨勢,也在一方面表現為媒體的推波助浪,如現在大名鼎鼎的位於龐馬魯區的Le Pin,就是一個例子,這些車庫酒庄所釀制的葡萄酒,盡量迎合在市場上最具影響力的酒評家的評價標准。無論是顏色,還是濃度、單寧、香味等都要達到指標。顏色要多深有多深,酒質要多濃烈有多濃烈,單寧要多強硬有多強硬,香味要多香有多香,只希望得到酒評家的幾句美言,藉此打開市場,賣個好價錢。因為車庫酒庄規模小,產量有限,難免故意擺出「物以稀為貴」的姿態,價格也叫得特別高。很多的葡萄酒雜志及其業內權威的葡萄酒網站上給出了很多負面的報道,這種依靠酒評家的單一舉薦,這樣挑畔波爾多傳統的釀酒方式與市場推廣方式對於整個波爾多是一次歷史的洗禮,我們也看到,在右岸的葡萄園主們比起左岸的葡萄園主們要顯得精緻(小)很多,在梅多克有很多都是上百公頃的葡萄名園,例如一級酒庄lafite,光是葡萄園就有100多公頃,面積甚至超過了很多著名產區數以十家的酒庄總和,而在右岸呢,他們是比較傳統的家族經營的酒庄,大部分的酒庄城堡其實都是些農舍,酒庄的面積很小,但是這也正是右岸的特色,沒有太大的管理成本,組織力比較強,個性十足,這也正是車庫酒庄流行的一個必然趨勢,我們現在也接受了右岸,顛覆傳統的右岸。
右岸的葡萄酒特色主要來自於土地和葡萄品種,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梅洛(Merlot),達到了68%,因為右岸的環境適合梅洛葡萄的生長,黏土和石灰石地塊基本都集中在山坡上。右岸是梅洛葡萄的天堂,香醇汁濃,肥美柔和構成了右岸葡萄酒的招牌風味。還有品麗珠在此產區也有極佳的表現,特別是在聖艾米隆(St-Emilion)地區,結合梅洛混合後可以得到堅實雄厚而且香氣迷人多變,陳年能力強的頂尖葡萄酒,而且在右岸,大多的葡萄酒可以更快的成熟。
波爾多酒庄分級和酒庄名錄
到目前為止,波爾多有四個產區針對酒庄做出分級排名。其中又以1855年巴黎萬國博覽會所做的城堡酒庄排名最為著名。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酒庄進行分級。於是波爾多商會把責任委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1855年4月18日,Syndicat of Courtiers根據當時波爾多各個酒庄的聲望和各酒庄葡萄酒的價格,確定了58個酒庄,命名為列級酒庄(Grand Cru Classe),分為五級,其中有4個一等酒庄(First Growths、Premier Grand Cru Classe或Premiers Crus),分別為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Chateau Latour, Chateau Haut-Brion, Chateau Margaux。12個二等酒庄(Second Growths或Deuxiemes Crus),14個三等酒庄(Third Growths或Troisiemes Crus),11個四等酒庄(Fourth Growths或Quatriemes Crus)和17個五等酒庄(Fifth Growths或Cinquiemes Crus)。這個分級裡面只包括梅多克地區的酒庄,唯一例外是格拉芙地區的酒庄Chateau Haut-Brion,名列列級一等酒庄的行列。在確定等級酒庄名單之初,同一等級內的酒庄也是有先後之分,但是這個做法遭到了廣泛的批評。不得以在1855年的9月,Syndicat of Courtiers給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去了一封信,說明在同一等級內沒有先後之分,商會於是對名單進行了修改,同一級酒庄內按照字母順序排列,才將此事平息。
自從1855年後截止2001年,酒庄的名稱、所有者、葡萄園甚至葡萄酒的質量都有很多變化,有的酒庄被分割,有的酒庄被合並,而定級從來沒有做過相應的修訂。1973年,終於對等級酒庄進行了一次修訂,無論酒庄是否更名易主,分割或合並,均保持最初評定的等級,唯一的例外是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在主人菲利浦男爵幾十年的努力下,從原來的二等酒庄晉升為一等酒庄。此時,一等酒庄的數量增加到5個,這5個一等酒庄就是人們常說的「波爾多五大酒庄」。其他的由於分家的關系,二級酒庄Chateau Rauzan 分成了Chateau Rauzan-Segla與Chateau Rauzan-Gassies兩家;二級酒庄Chateau Leville分成了Chateau Leoville Las Cases和Chateau Leoville-Poyferre以及Chateau Leoville-Barton三家;還有二級酒庄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分成了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和Chateau Pichon-Longueville-
Comtesse de Lalande;三級酒庄Chateau Boyd分成了Chateau Boyd-Cantenc和Chateau Cantenc-Brown;很遺憾的是四級酒庄Chateau Poujet-Lassale已經由於歷史性因數不復成在了;五級酒庄Chateau Batailley 分成了Chateau Batailley 和Chateau Haut-Batailley 。此時的等級酒庄已經增加到61個,其中一等列級酒庄5個,二等列級酒庄14個,三等列級酒庄14個,四等列級酒庄10個,五等列級酒庄18個,而這其中又以Margaux區有21個酒庄在列級名單裡面排在第一,Pauillac有18個,St. Julien有11 個,St- Estèphe有5 個和Haut Medoc區也有5個,其次就是那個例外的Graves區的Haut-Brion;還有要提醒大家的是,現在的很多酒庄名稱和1855年時定級的時候有少許的改變,如我們大家所熟悉的五級酒庄Pauillac產區的Chateau Lynch現在的名字是Chateau Lynch-Bages等。

Ⅶ 關於波爾多紅酒

1855年,世界萬國博覽會在巴黎舉行。當時的法國國王拿破崙三世命令波爾多葡萄酒商會將波爾多產區的葡萄酒進行等級評定,這張波爾多葡萄酒等級表流傳至今,波爾多六大頂級酒庄(Chateau Lafite-Rothshild、法國拉斯圖爾酒庄(chateau de lastours) 、Chateau Margaux、Chateau Latour、Chateau Haut Brion、Chateau Reverdi、Chateau Monton-Rothshild)也由此聞名世界。
變革
時過境遷,許多法國波爾多庄園的風貌已大有改觀, 庄園主歷經了數次變更,釀造方法也與先前有了不同,但這個分級法的原則至今仍被人們遵循,並推廣到法國乃至世界。古老的葡萄酒行會對波爾多來說,同樣值得一提。這是一個由社會名流和葡萄酒專業人士組成的非盈利性協會,他們身著古色古香的紅頂紅袍,系著白色披肩,舉行庄嚴盛大的儀式,隆重紀念與葡萄酒相關的節氣和活動。行會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特點
波爾多是法國最大的AOC葡萄酒產區。同樣是波爾多AOC等級的紅葡萄酒,在分級上還大有不同,通常是酒標上標稱的產區越小,葡萄酒的質量越高,所以酒庄(Margaret Red)的酒最為名貴。在波爾多縱橫十萬公頃的葡萄園上,遍布大小酒庄8000多個,出產的葡萄酒各具風格,縱是一街之隔,風味亦截然不同,這也是波爾多葡萄酒令人著迷的原因之一。
名言
酒城波爾多有句名言:酒是釀造師的孩子。意思是說,有了優秀的釀造師,才能創造出高質量的酒。
工藝
波爾多瑪格麗紅葡萄酒的高貴源於它漫長而細致的釀造方式:葡萄汁在發酵過程中,浸皮的時間控制著葡萄酒清澈動人
波爾多的代表拉菲標志
的顏色及酒中單寧的含量;發酵完成後,需要將沉於發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來,這是一段緩慢而耐心的過程;接下來是選出品質最好的酒,同時將不同品種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質,還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種葡萄的風味,而且能結合出更為獨特美妙的口味。經過幾個月或更長的時間,葡萄酒從橡木桶中裝瓶封蓋。此時的紅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們透過軟木塞緩緩地呼吸,繼續發生著奇妙的變化,漸漸達到成熟。因此,波爾多葡萄酒大多適宜長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時間才能成熟。
波爾多既是一座城市又作為酒的名字,迄今為止是法國最大的精品葡萄酒產地並且被視為法國著名的產區。位於法國西南部,加龍河,多爾多涅河和吉龍德河谷地區。該區地域廣大,東西長85英里,南北70多英里,有葡萄園近11萬公頃,年均酒5億瓶左右,是舉世界公認的世界最大的葡萄酒產地。波爾多,幾乎所有的波爾多葡萄酒都由不同的葡萄品種混合釀制而成,主要是加本力蘇維翁與一定比例的梅洛以及加本力佛朗。
提起波爾多,人們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波爾多聞名世界的葡萄酒 。有人會說,除了一瓶瓶標注「Bordeaux」的葡萄酒,我們還能聊聊波爾多的什麼話題呢?其實,在一瓶瓶來自波爾多的葡萄酒的背後,凝結著波爾多地區醞釀和培養葡萄酒文化的悠久歷史。曼妙多姿的波爾多葡萄酒是波爾多這塊土地的化身,葡萄酒當之無愧是波爾多得以文明的世界王牌。

波爾多地區,13000個種植者(酒庄或葡萄園) (約占整個法國的1/10),經營者113000公頃的葡萄園(約佔全法國葡萄種植面積的1/8),分為57個獨立的AOC(原產地監控命名)區;每年出產8.5億瓶葡萄酒,全部為AOC酒,佔全法國同類酒產量的1/4,假如把這些瓶子排隊,就可以從地球排到月球!在波爾多有大約1/5的人口在以葡萄酒這一行業生活和發展。
葡萄酒產地
波爾多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地,每當人們提起波爾多時,聲音里總是充滿了敬畏和崇拜。也許你只是聽說波爾多,也許你或多或少了解波爾多的干紅葡萄酒,也許你還不知道波爾多的著名酒庄;但直到今天,波爾多依然充滿了神秘的色彩,還有那麼多的未知等著我們去破解,還有那麼多的美妙等著我們去挖掘。

Ⅷ 今年的法國葡萄酒展覽會在哪個城市

如果你說的是6月14-18號舉行的那個vinexpo 則是在法國波爾多
2016年將在香港

Ⅸ 有關波爾多葡萄酒歷史的問題

公元一世紀:波爾多的第一片葡萄園
公元一世紀,克爾克戰爭的移民來到波爾多,種下了波爾多歷史上的第一棵葡萄。他們根據波爾多的氣候特點選擇了一種叫波爾多葡萄酒史
Biturica 的葡萄,這種葡萄相對比較耐寒,非常適合波爾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也許現在知道這個品種的人並不多,但它的確是赤霞珠(Cabernets)等品種的祖先。
十二世紀:葡萄酒商業口岸的誕生
1152年,Aquitaine(包括波爾多在內的法國西南部地區)的女公爵Aliénor與Henri PLANTAGENET結婚, Henri成為後來的英國國王。因此波爾多與英國的商業往來非常密切:英國人運來食物,紡織品和金屬,然後把葡萄酒拉回倫敦。
由於加侖河橫穿波爾多後直插大西洋,這使波爾多擁有了得天獨厚的運輸條件。大量的英國商船來往於英國和波爾多,使波爾多成為一個繁華的運輸港口。頻繁的商業往來極大的刺激了葡萄酒的發展。
十七世紀:荷蘭對波爾多的影響
17世紀,波爾多迎來了一些新的客戶:荷蘭人,漢莎聯盟的商人和布列塔尼人。他們購買大量的葡萄酒,然後在倉庫中全部蒸餾。酒庄為了滿足這些客戶的需要,增大了葡萄酒的生產量。波爾多也因此開創了葡萄酒商業的新紀元。
十八世紀:美洲新大陸
在18世紀,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大大促進了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通過與美洲的移民貿易,波爾多的葡萄酒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與美洲的葡萄酒進口量相比,英國的進口量還不到10%,但酒的質量遠遠好於出口美洲的葡萄酒,波爾多的葡萄酒讓倫敦人知道了什麼才是上等的葡萄酒。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瓶有瓶塞並密封良好的葡萄酒。在此之前,葡萄酒交易和運輸主要依靠木桶,標準的波爾多木桶容量為225升。
十九世紀:危機和繁榮
19世紀中期,可怕的霜霉病襲擊了葡萄園,葡萄酒業發展一度延緩。1857年,人們發現了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在解除了霜霉病的困擾之後,葡萄酒業開始復甦並再次持續發展。著名的1855年分級,誕生了一批鼎鼎大名的列級酒庄。後來的工業革命和葡萄酒貿易自由化進一步促進了葡萄酒商業的發展,在此之後波爾多對德國,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的出口量也迅速增長。在1865年到1887年,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達到了頂峰。
二十世紀:葡萄酒立法的誕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葡萄酒面臨新的危機:生產中的舞弊行為和產品價格的下滑。為了保持波爾多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政府廢除了地方監控,開始起草新的原產地葡萄酒法律(1911年)。1936年成立了INAO和AOC,通過葡萄園地理條件,品種,產量,酒精度,種植方法和釀造工藝對產品進行嚴格控制。波爾多大約97%的葡萄酒受AOC監控。
從1955年起,graves 和 st-émilion 地區相繼採用了新的酒庄分級規則,而其它地區仍然沿襲1855年的分級。1956年波爾多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霜凍,葡萄園損失慘重。但災難並沒有擊垮庄園主們,在勇敢的面對困難的同時,他們反而清醒的認識到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與世界葡萄酒的需求量息息相關,世界需求的增長直接影響本地葡萄酒的生產。同時,經過多個世紀的探索,釀造工藝和裝瓶工藝日趨完善,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也非常穩定,波爾多的整體產量常年穩定在60萬噸左右。
為了加深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波爾多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葡萄酒博覽會,屆時世界名酒雲集美麗寬敞的湖濱展覽館,在那裡你可以免費品嘗每個酒庄的頂級之作。而且波爾多葡萄酒學院 擁有最著名的教授和最好的實驗室,她為酒庄提供著強大的技術後盾和優秀的釀酒師,每年都有數十名釀酒師從這里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波爾多-------無愧為真正的葡萄酒之都 !

Ⅹ 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好年份都有哪些

近幾十年來,印象中的好年份有:61、70、82、90、96、2000、2003、2005。其中96年的左岸內表現很好容,但右岸不如左岸;而2003年,也是個有爭議的年份,當年R.P.(羅伯特.帕克,當今全球最有影響力的酒評師)的評分普遍很高,而J.R.(英國最著名的酒評師)的評分比較一般。
在1982年,波爾多的八大名庄中,有超過半數得到R.P.的滿分評定,印象中有:拉菲、拉圖、木桐、柏圖斯、白馬,此外,還有雄獅庄、修道院紅顏容等著名佳釀也在這年拿到R.P.的滿分。有如此多的酒庄在同一年份拿到滿分,並且分布如此廣泛,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所以,82年又被稱為波爾多的「世紀靚年」。
而在最近的年份中,2000年也是波爾多的特優年份,如:國內能夠見到的年份中,2000年的拉菲價格,是僅次於82年份拉菲的。
而最近的特優年份,就是2009年了,在香港,尚未裝瓶的整箱12瓶75CL拉菲期貨價格,已經被炒到接近60萬港幣。

閱讀全文

與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博覽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