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歐洲之父」查理大帝為何種葡萄
提起查理大帝,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人物,是他建立了囊括西歐大部分地區的龐大帝國,統一西歐後加冕稱帝,在執政期間引入歐洲的文明,被後世尊稱為「歐洲之父」。查理大帝,742年出生於法蘭克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父鐵錘查理曾是手握大權的宮相,他的父親原來是法蘭克王國的大臣,之後在教皇的支持下,廢黜了末代君王取而代之,創立了加洛林王朝,因此,查理大帝後來與教皇還保持聯盟關系的主要原因。
查理大帝十二勇士是誰?其實這十二位勇士,在查理大帝征戰歷程中,為查理大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們就是名義上最早的騎士,也叫做聖武士。他們象徵著基督教中耶穌的十二位門徒,在這十二勇士中,聖騎士羅蘭的故事流傳最廣。聖騎士羅蘭,被稱為最偉大的騎士,他是查理大帝的遠親,不管在正史還是在野史上都有關於羅蘭的記載,而他最後也是死於加尼隆的出賣。關於這位騎士有什麼故事呢?當初查理大帝試圖竭盡全力在西班牙語撒拉遜人大打一戰,但由於加尼隆的出賣,兩萬多名的騎士和武士遭遇到了一支超過數十萬人的撒拉遜部隊的伏擊,雖說敵人十分龐大,超過了他們的五倍,但他們仍舊殺死了所有的撒拉遜人,羅蘭就差一點可以獲勝,他英勇的奮戰讓所有的敵軍都望風而逃。還以為就這樣勝利了,沒想到五萬撒拉遜人卷土重來,盡管羅蘭他們拼盡全力,卻始終是只剩下了大主教和羅蘭兩個人,最終羅蘭吹響號角,告訴大家要為羅蘭和同伴們報仇,大主教也讓羅蘭將其他十一位武士的屍體移到自己身邊,大主教要在死前赦免他們的罪,而羅蘭孤身一人,等待死亡,之後羅蘭便被一箭射死。
在羅蘭戰死之後,騎士並沒有衰落,相反進入到一個鼎盛時期。在當時,歐洲逐漸進入了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騎士精神被逐漸的發揚光大。
② 德國白葡萄酒查理天使
網購吧!德國查理天使甜白葡萄酒
貨號: ECM00172-01 價格:¥158.00
③ c羅的介紹
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Cristiano Ronaldo、C羅)1985年2月5日出生於葡萄牙馬德拉島豐沙爾,葡萄牙職業足球運動員,司職邊鋒、中鋒,效力於意甲尤文圖斯足球俱樂部。
④ 歐洲歷史上有沒有過人吃人的現象
當然有。歐洲吃人歷史漫長悠久。一項在烏克蘭Buran-Kaya III考古點的發掘發現,距今3.2萬年的歐洲古人類殘骸顯示出有身體切割痕跡。研究者表示同一時期的歐洲早期人類有可能是熟練的食人族。
澳洲新英格蘭大學的歷史學教授諾布的書《早期英國文學與文化中的葯用食人史》揭露了這樣一個事實:幾百年來,整個歐洲,包括皇室、教會和科學界都以含有人骨、人血和人體脂肪的葯物作為治病養生之法,從頭痛到癲癇無不涉及,此舉在16至17世紀達到巔峰,可見「食人」現象曾在歐洲頗為流行。自古以來並沒有西方人阻止「屍葯」醫生將其作為治療的工具。屍葯中應首推「木乃伊粉」,據說它是埃及古代帝王遺骸的粉末。在12到19世紀間,這是一種頗受歡迎的葯,可以治癒從頭疼到胃潰瘍等各種各樣的疾病。當然,它的受歡迎程度並非意味著木乃伊粉都是由帝王屍體殘骸製作的。實際上大多數是騙子偷盜的就近墓穴的乾枯屍體。
所謂蜜漬人療法譯成白話就是,將一名70歲或80歲的男性志願者浸泡蜂蜜中,然後只用蜂蜜喂他,直到他死去。通常情況下,這名男子只需一個月就死了。然後把他密封在一個裝滿蜂蜜的棺材中,存放100年。打開棺材時,用屍體製作的糖膏劑就可以治療斷裂和受傷的肢體等等。美國作家Mary Roach在其著作《不過是具屍體》中說明,在12世紀的阿拉伯市集中,如果熟門熟路,銀兩充裕,即可買到「蜜漬人」;蜜漬人的作法是將死人遺體浸漬在蜂蜜中,又稱「人體木乃伊蜜餞」。不過,這種蜜餞並非餐後甜點,而屬於口服用葯。
另一種令人作嘔的「屍葯」是「國王滴劑」。由於得到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王室批准,這種治療方法十分流行。查理二世在法國流放期間對化學充滿了濃厚興趣,用6000英鎊從喬納森-戈達德那裡買下這種療法的使用權。當時,戈達德不僅是名著名外科醫生,還是倫敦格雷沙姆學院的教授。這些滴劑是用人類頭骨的粉末製成的,據說具有促進健康和活力的功效。查理二世甚至親自製造並出售這種滴劑。 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英語講師路易絲-諾貝爾為寫她的新書《早期現代英語文學與文化中的葯用食人現象》專門研究了「屍葯」。她說:「這種獨特療法來自順勢療法,就好比以毒攻毒,你吃頭骨粉就能治癒頭疼。」
還有一種可能會更令人惡心的「葯物」就是角鬥士的肝臟和血液,它們是古羅馬時期治療癲癇的葯物。在競技場的致命較量後,有人就立即將這些材料收集起來。當時,人們可以看到有人從戰死的角鬥士的手臂上喝血。另外,街道上的小賣鋪有時還出售新鮮血液。
更糟糕的是,在17世紀,蒸餾大腦成了治療癲癇的葯物。相比之下,生肝就遜色多了。英國內科醫師約翰-法蘭奇和德國葯劑師約翰尼-施羅德都記載了這種用大腦治療疾病的方法。法蘭奇建議把一名死於暴力的年輕男子的大腦製成漿液,先浸泡在混合葡萄酒和馬糞的液體中半年時間,然後開始蒸餾。施羅德則呼籲使用另一種人腦處理方法:將百合花汁液、薰衣草和白葡萄酒注入3磅重的人腦中。他還深信一種更可怕的蒸餾方法更有效,例如選擇一具完整的屍體,將其剁成碎塊,接著把它們搗成糊狀,然後開始蒸餾。
同樣是在17世紀,英國內科醫師喬治-湯姆森認為人體部位不該浪費,就連糞便也可利用。一名垂死者的汗水是湯姆森治療痔瘡的處方。但如果你當地的劊子手並不細心,未能收集這些汗水,你可以用死者的手摩擦患病部位。同樣,許多人認為觸摸一個被絞死的人的手可以治療囊腫和疣。即使進入了19世紀,仍有許多報道說,有人在公開絞刑後用死者的手摩擦囊腫。
⑤ 法國紅酒八大名庄是哪幾個
拉菲庄園紅葡萄酒ChâteauLafite Rothschild
拉菲庄園坐落在波爾多,梅多克區的波亞克村北邊,以出產頂級干紅葡萄酒聞名,是世界上百萬家酒庄當中的佼佼者。「Lafite」一詞的拉丁語意思是「石頭」,後來演變成地方語「Lafitte」。其實這個詞是指拉菲庄所處的圓形礫石山丘。本庄最早的歷史記載可追溯到1234年。雖然拉菲憑借其出色的品質在十四世紀時期已享有盛名,但真正形成規模並享譽歐洲的卻是十七世紀。在1675年,拉菲被當時葡萄酒界的風雲人物西格公爵(J.D.Segur)購得。此時的西格家族已經同時擁有拉圖(ChâteauLatour)和木桐(ChâteauMouton)2家酒庄。十七世紀,法國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基本飲用勃艮第葡萄酒,而當時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婦龐巴迪卻對拉菲情有獨鍾,自此拉菲成為巴黎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釀。而自十八世紀初拉菲進入英國市場後,便被英國眾多識酒人士所收藏,其中1732-1733年期間,英國第一任首相羅伯特-沃爾波(Robert.Walpole)平均每三個月就要購買一桶拉菲。
1868年,銀行家巴龍-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de Rothschild)以八倍市盈率的價格買下本庄,成為拉菲酒庄的新主人,其家族經營一直延續至今。現任莊主埃里克-羅斯柴爾德男爵(Eric de Rothschild)上任於1974年,其銳意革新和苦心經營使得拉菲庄徹底擺脫了60-70年代的平凡陰影,並重新達到巔峰狀態。
拉菲至今仍保持著世界上最昂貴的葡萄酒的記錄(每瓶)。在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帶有時任美國總統湯馬士-傑弗遜(ThomasJefferson)簽名的拉菲以105,000英鎊的天價由Forbes雜志老闆Malcolm Forbes拍得。
目前,拉菲庄由羅斯柴爾德集團掌控,葡萄園種植面積約90公頃,平均樹齡在40年以上。庄園的葡萄種植採用非常傳統的方法,基本不使用化學葯物和肥料,以小心的人工呵護法栽培,待葡萄完全成熟才採摘。在收獲時熟練的工人會對每一串葡萄進行嚴格篩選,達不到要求不摘。葡萄送到壓榨房後還要經過高級技術工人進行二次精選,以確保被壓榨的每粒葡萄都達到高質量。
近些年,拉菲的主人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波爾多收購了多家列級酒庄,並在美國和南美等地也擁有多家葡萄園。
正牌:ChâteauLafite
副牌:Carruadesde Lafite
每一個年份的拉菲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內經過12-24個月的陳釀,具體時間需看當年的氣候與收成。某些推薦的年份如1982年,酒色深濃,香氣濃郁,層次感極其豐富,味道復雜,混合著黑加侖子、鉛筆芯、礦物質、煙草和咖啡香,其回味持續一分鍾以上,香氣久久縈繞不散,並且耐久藏。
推薦年份:1982、2000和2005年等。
拉圖庄園紅葡萄酒ChâteauLatour
拉圖庄園(ChâteauLatour)坐落在波爾多吉隆特河河口(Gironde),該酒庄由英國人在15世紀建成,當初是為了防止海盜侵略而建,後來到了16世紀便開拓為葡萄園。在16世紀到19世紀這段時期內,拉圖一直由當地享有盛名的希剛家族(Segur)所管理。這個家族在最巔峰時期曾經擁有拉菲、木桐王等幾個庄園,故在1855年波爾多列級酒庄評級中,拉圖與拉菲、木桐等均獲一級酒庄稱號。二戰結束之後,拉圖離開了希剛家族,幾經易主,相繼進入到幾個企業家手中。1993年法國零售業巨頭巴黎春天百貨(Printemps)收購了本庄園,並一直掌控至今。
「Latour」的法語意思是「塔樓」,其實只是一個信鴿塔,並非酒庄,但因其地處本庄園內,便成了拉圖庄的標志性建築。拉圖庄早在18世紀就已經為英倫貴族和王室所欣賞,當時的葡萄酒價格比波爾多其它名庄酒貴數倍。1787年,痴迷法國葡萄酒的美國前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就對拉圖酒庄贊賞有加。1855年在波爾多酒庄分級時贏得的榮譽,更加鞏固了其酒界的地位。
目前,拉圖酒庄擁有65公頃葡萄園種植面積,平均樹齡為40年。其中有47公頃葡萄園地處中心地帶,是釀造正牌酒的主要葡萄園。所有年份出產的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中陳釀18-22個月。拉圖對葡萄酒生產工藝是極其苛刻的,通常只有六成葡萄可以用來釀造正牌酒,如果遇到年份不佳時,可能會降至四分一甚至更低,其餘的葡萄酒只能作為為副牌酒的原料。
正牌:ChâteauLatour
副牌:LesForts de Latour
拉圖正牌一般至少需要10到15年才會成熟。成熟後的拉圖堡有極豐富的層次感,酒體豐滿而細膩。正如一位著名的品酒家所形容的,拉圖堡就猶如低沉雄厚的男低音,醇厚而不刺激,優美而富於內涵。而副牌酒體依然不輕,單寧扎實,層次感豐富,果香味濃烈。
瑪歌庄園紅葡萄酒ChâteauMargaux
位於波爾多左岸的瑪歌庄園(ChâteauMargaux)始建於1590年,據史料記載,Lestonnac家族為其第一任主人,可惜之後因為復雜的繼承關系,該家族逐漸脫離了對庄園的控制,此後幾經易主。1809年當地貴族Marguis de La Colonilla侯爵買下了庄園,花了15年時間建設庄園,終於建成了今天我們所見到的城堡,該城堡是梅多克地區最宏偉的建築之一。1977年經營連鎖店的Mentzelopoulos家族購買了本庄,並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從而大幅提高了葡萄酒的品質,並贏得了較高的聲譽。
瑪歌庄園在1855年波爾多葡萄酒評級時獲得列級酒庄第一級,同獲此殊榮的還有拉菲、紅顏、拉圖等名庄。瑪歌庄園在1590之後就不斷獲得眾多酒評家的嘉獎。早在1787年,對葡萄酒痴迷有加的美國前總統托馬斯-傑弗遜就將瑪歌酒庄評為波爾多名庄之首。而2001年11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法國途徑波爾多時,法國總統就特意安排胡主席參觀瑪歌庄園並親品1982年瑪歌。
庄園目前擁有78公頃葡萄園面積,平均樹齡45年。瑪歌庄園是在眾多波爾多名庄中比較恪守傳統的酒庄,庄園不僅堅持手工操作,而且仍然百分百採用橡木桶發酵和陳釀。而像拉圖、紅顏如此聞名的酒庄早已結合不銹鋼發酵了。
正牌:ChâteauMargaux
副牌:PavillonRouge ChâteauMargaux
每一個年份的瑪歌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中陳釀20-24個月,酒色優美,氣味優雅,結構緊密細致,余韻悠長;而副牌通常稱為瑪歌紅亭,雖為副牌,但其依然帶著正牌酒豐厚、悠長的氣息。
推薦年份:1996、2000和2005年等。
木桐庄園紅葡萄酒ChâteauMouton Rothschild
木桐庄園在1863年由富有的銀行家BaronNathaniel deRothschild買下,並更名為ChâteauMouton-Rothschild。而相隔十五年之後他堂兄也買下了同一村內的拉菲庄園,所以波爾多的五大名庄中Rothschild家族已擁有兩個。在1855年波爾多酒庄評級當中,木桐庄園沒有像拉菲那樣榮獲列級名庄第一名,直到1973的重新評選時才如願進入一級酒庄行列。
「Mouton」的法語意思是「羊」,因此,其部分葡萄酒的標簽主題也是「羊」。這是因其主人屬白羊星座,「羊」便成了酒庄的保護神。在木桐庄園兩百多年的歷史過程中,真正稱得上輝煌的時間是從1922年開始,因為當年只有二十一歲的巴龍-菲利普-羅斯柴爾德(Baron PhilippeRothschild)說服了父親正式成為了酒庄的經營者。巴龍-菲利普的一生為波爾多,甚至法國葡萄酒的發展歷程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是第一個在波爾多提倡在酒庄內完成釀酒和裝瓶的人,正是因為他的游說,波爾多才逃過成為石化工業園的命運。
木桐酒庄的產品除了擁有極其出色的酒質和收藏價值之外,還以其個性化的酒標聞名世界。1945年巴龍-菲利普首開先河請藝術家為酒庄葡萄酒的標簽繪畫。如著名的標簽:1945年代表二戰勝利的「V」字標簽和1953年紀念購買酒庄一百周年的「Nathaniel deRothschild」男爵的肖像標簽等。1959年,著名畫家畢加索的「酒神祭」也成了人們爭相收藏的對象。事實上,這一年份並非大年,但往往卻能在拍賣會上以天價成交,這就是標簽運用的價值體現。此後,木桐酒庄更加註重標簽的設計內容,因此,每年邀請世界各地的著名畫家或藝術大師為其作畫,用於木桐該年份的酒標。目前,木桐庄園屬於羅斯柴爾德集團,葡萄園種植面積約有82公頃,葡萄植株平均樹齡為45年。莊主為了保證其正牌酒的品質,每株葡萄藤只保留一個芽眼,以此來控制葡萄產量並提高質量。每一年份的正牌酒均在全新橡木桶內經過18-30個月的陳釀。
正牌:ChâteauMouton-Rothschild
副牌:LePetit Mouton de MoutonRothschild
木桐正牌層次分明的果香氣息和余韻十足的酒體堪稱無與倫比,入口後接踵而至的覆盤子、黑加侖、煙熏、橡木味令人感覺美不勝收。正牌某些推薦年份如1959,1982和1968均獲得了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的100分評價。
推薦年份:1959、1982、1986和2000年等。
奧比昂(紅顏)庄園紅葡萄酒Château Haut Brione
紅顏庄園(ChâteauHaut-Brion)坐落在波爾多加龍河左岸的格拉芙產區,地處波爾多市郊,距市中心僅2公里。該庄園早在十四世紀已經是一個成功的葡萄種植園,1550年由當地的貴族Jean de Pontac建成一個真正的庄園。其實,如果按照傳統的音譯,ChâteauHaut-Brion應該稱之為奧比安庄園,但「紅顏」的由來是因為該庄園的第一任女主人當時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大家閨秀,深得丈夫的百般疼愛,所以其丈夫將酒庄稱之為「紅顏」,意為美麗動人、浪漫典雅。
自十六世紀以來,本庄多次易主,擁有者當中大多是有歷史背景的不凡人士。其中有大主教、政府高官和海軍上將等。這些地位顯赫的主人無形中為本庄提升了地位。目前的擁有者是美國人ClarenceDiron。
紅顏庄園所在的貝沙克村(Pessac)是法國「酒庄」概念的發源地,早在十四世紀克萊門五世已在此修建了「ChâteauPape-Clement」。因此,本園還是出口英國的第一款葡萄酒之一,並遠遠領先於梅多克產區。十七世紀,成為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最喜愛的葡萄酒之一。
在1855年的波爾多評級中,紅顏庄不但成功躋身列級庄園的第一名,而且還是61個列級酒庄當中唯一來自格拉芙地區的庄園。紅顏庄園在1961年第一次提出打破傳統,引進不銹鋼發酵等一系列現代化釀酒技術,這種舉動在當時的大環境下是不可思議的。因為當時所有列級名庄均堅持傳統的釀酒方法,唯有紅顏庄提倡革新,而到了今天,法國波爾多的大部分酒庄早就接受和效仿了。
紅顏庄目前擁有43公頃葡萄種植園,平均樹齡40年,平均年產量在兩萬箱左右。此外還有2.7公頃葡萄園種植的是白葡萄品種賽美蓉和長相思,用來釀造波爾多為數不多的高端白葡萄酒,命名為ChâteauHaut-Brion Blanc。
正牌:ChâteauHaut-Brion
副牌:ChâteauBehans Haut-Brion;La ClarencedeHaut-Brion
紅顏正牌在全新橡木桶中陳釀24個月。其酒質特點和名字來源一樣,年輕時像個處於豆蔻之年的女孩,清純可愛,淡雅芳香,陳年之後則具備成熟女人的美麗,熱情大方,盡現媚態。值得注意的是,紅顏的副牌酒曾命名為:ChâteauBehans Haut-Brion,但自2007之後就更名為:La ClarencedeHaut-Brion,以紀念2010年Clarence Dillon家族擁有Château Haut Brion 75周年。
白馬庄園紅葡萄酒
白馬庄園雖位於聖愛美濃區,但地近玻美洛區,所以地文與其極為相近。土壤多為碎石、砂石及黏土;下磐則是含鐵質極高的岩層。玻美洛區兩個位列「白大」的康色揚堡及樂王吉堡(Ch. L』Evangile)等葡萄園與白馬堡的邊界就只有一條小道路。所以長久以來,白馬堡被視為是玻美洛的酒。白馬堡主要種植的葡萄和一般名園以卡本內·蘇維翁為主的情形不同,挑上了有蘇維翁「鄉下窮親戚」之稱,且較淡、色淺、早熟、單寧少、較香的卡本內·弗朗(66%)與美洛(33%),種植密度為每公頃約六千株。在全新橡木桶中的醇化期約十八至二十四個月。至於不是很理想的酒則充作二軍酒,也就是「小馬」。
白馬庄園[1]
白馬庄園最大的優點是年輕與年輕與年長期都很迷人,年輕時會有一股甜甜吸引人接受的韻味,酒力很弱。但經過十年後,白馬堡又可以散發出很強、多層次、既柔又密的個性。一九四七年份的白馬堡曾獲得波爾多地區「本世紀最完美作品」的贊譽。
為了充分利用其獨特的土壤,他們大比例地種植了卡本妮弗蘭克葡萄(57%)。這種極優雅的葡萄賦予白馬庄酒無可比擬的芳香和口感。策略上,它的產量控製得很低。卡本妮弗蘭克的強勁單寧酸與梅洛葡萄(41%)醇和的果香合得很好。收獲時節,葡萄酒要平均連衣浸3個星期,然後再倒出來。正土酒[(Grand Cru),園場等級稱謂,也指酒要全部在新的橡木桶藏釀18個月,而第二葡萄酒小伐爾(Petit Cheval)則在50%新的橡木桶藏釀12個月。正土酒是不經過過濾的。
白馬庄ChateauCheval Blanc坐落於聖達美隆法定產區。聖達美隆列級名庄中排位第一級,A組的兩個名庄中排名第一的酒庄。也可以講因為有了白馬庄而使聖達美隆法定產區增色不少。白馬庄佔地38公頃。聖達美隆以前最大的酒庄是飛卓庄(ChateauFigeac)。白馬庄目前的園地以前也是飛卓庄的一部分。後來由於飛卓庄一塊塊出售土地才有了獨立的白馬庄。
奧松酒庄(Chateau Ausone)
在1781年,本園當時的園主卡特納就為其取了一個響當當的園名——奧松庄園。奧松(Decimus Magnus Ausonius,310—394)是羅馬時代生於此地的一位羅馬教授、詩人,由於當過「太子太傅」——羅馬皇帝當太子時的老師,故官運亨通,官至當地總督及樞密院長老。他以愛酒出名,曾經在波爾多及德國擁有酒庄。當然,現在無法證明奧松老先生就是在歐頌園的現址上種植葡萄、喝酒吟詩的。不過,幸虧本園面積不大,歷代莊主還算爭氣,所以在1 9世紀中已躋身本地區最好的三五家酒庄之中。到了20世紀初,已無疑穩居本地區最好的酒庄之位。
在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奧松庄園一度表現平平,葡萄揀選隨便,陳釀用的橡木桶使用新桶比例太低,使得酒體薄弱,香味不足,大家懷疑歐頌庄園是否已到了該卸下本地區「第一名庄」頭銜的地步。最主要的原因是莊主、總管及釀酒師不是多病,就是到了退休年齡,難免使酒庄暮氣沉沉。一直到了1974年,莊主杜寶•夏隆去世,遺孀海雅(Helyett)沒有了照顧「病夫」的重擔,開始著手全面整頓庄園。次年,她就聘請剛讀完釀酒學業,年方20歲的德貝克(Pasal Delbeck)負責庄園的釀酒工作。由於德貝克是一位年輕、並無太多經驗的釀酒師,大膽任用他的決定造成了兩個所有權人的齟齬,並反目成仇。然而,此情形並未影響日後證明海雅的「識人之明」——德貝克表現極出眾,並使本園復興。海雅雖是目前代表伏替家族的兩位兄妹亞倫(Alain)和凱瑟琳(Catherine)的姨婆,且大家分住奧松庄園的兩邊廂房,但彼此不交談,來往只靠掛號信函。幾年來,為爭取本酒庄的經營權,兩家對簿公堂,互有輸贏。直到1996年1月,法院才確定經營權由伏替兄妹擁有。同時,法院也裁定本庄園總值約為950萬美元。
輸了官司後,78歲的海雅不願與侄孫輩們共事,便放出讓售風聲。1993年風風光光買下拉圖庄園的皮諾(Francois Pinault)早就垂涎奧松庄園,立刻開出103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海雅的股份,高過法院定價,也高出當年購買拉圖庄園平均地價一倍有餘。同時,皮諾也以同樣的價錢要求伏替兄妹讓售本庄的另一半股份。伏替兄妹左思右想始終捨不得離開奧松酒庄,而且依法國法律,共有人可以在1個月內擁有承購共同股份的優先權。於是伏替兄妹狠下心來,四處借貸,買下海雅姨婆的股份,成為本酒庄唯一所有人,皮諾先生收購本庄的企圖遂成泡影。這些年來,奧松酒庄由亞倫當家,並自1995年起聘請極有名的釀酒大師羅蘭(M.Rolland)擔任顧問。
在20世紀60至70年代,奧松庄園還不能和波爾多左岸五個一級庄園相提並論,價格大致差了30%~50%。但到了80年代,兩者價格已經打平。90年代開始,奧松庄園的價格已經超過木桐酒庄等。每年該酒庄僅有25,000瓶的產量,是上述諸名酒的1/10。
柏圖斯庄園Petrus
需要10-30年的陳釀時間.
世界上總有這么一種紅酒,它稀有,珍貴,神秘,高貴,甚至連想見一下它的尊容都十分困難.
這就是酒王之王柏圖斯.位於波爾多右岸產區的波美侯是波爾多最為珍貴的產區,總面積不超過740公頃,區內的酒庄數目不超過兩百個.這里雖然沒有左岸產區響當當的五大名庄,可柏圖斯的酒庄的名聲就足以超過五大名酒庄.柏圖斯是低調的,它對外界不屑一顧,卻以自己的方式立於整個波爾多葡萄酒之巔.
柏圖斯似乎就是整個波爾多葡萄園中的那塊世外桃源,它精細,精緻,釀出的每一滴葡萄園就如仙釀一般.柏圖斯似乎是上帝捧在手中的葡萄園,它的氣候和土壤是無與倫比的.爾柏圖斯的葡萄種植者們更像是為上帝釀造佳釀,呵護到了每一粒葡萄.柏圖斯的種植面積僅僅為12公頃,每公頃只種植5000多株,是整個波爾多名酒庄中種植密度最小的酒庄.對葡萄樹的管理更是達到了苛刻的地步,每棵葡萄只保留最好的那幾串葡萄,以保證葡萄有最好的品質.與其他酒庄不同的是,柏圖斯主要以梅洛為主要葡萄品種,達到了90%.如此追求完美的管理方式,使柏圖斯的梅洛葡萄被譽為是世界上最好的梅洛.
⑥ 簡述查理一世上斷頭台的經過
查理一世上斷頭台的經過:
由於認定國王對人民發動戰爭,軍事領袖們決定國王必須接受審判。下院這時也清洗了與懷特島上的查理議和的和平派。
1649年1月一個高級法庭建立起來,國王被帶到威斯敏斯特大廳受審。由於查理一世從最開始就不承認這個法庭的合法性,因而也不為自己的行為認真辯護。
27日,135名特別法庭中成員中59人簽署了由克倫威爾下達的處死國王的命令。罪名是背叛他的國家,背叛他的人民。
1649年1月30日早晨,在白廳宴會廳前搭起了斷頭台,查理一世面帶微笑,態度從容,為了維持自己王者的尊嚴,冷靜的說:死亡對我並不可怕,感謝上蒼,我已准備好了。
他先朗誦了自己做的一首詩,然後泰然自若的稱自己是人民的殉道者,自己走到斷頭台前,結束了49歲的一生。
(6)查理白葡萄酒擴展閱讀:
查理一世有很多的優秀品質,他隨和而一本正經,是個忠誠可愛的丈夫和父親,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還是一個審美者,願意為美好東西花錢。
他把很多優秀的藝術家文學家請到宮廷。但是他也有嚴重的不足之處,不勤快、缺乏幽默感。他還認為,只要能贏取戰爭並重新獲得自己的絕對權威,任何手段都是正確的。
因此他向蘇格蘭的長老派、英國的聖公會、愛爾蘭的羅馬天主教徒和議會軍的清教徒領袖做出各種互相矛盾並且不打算遵守的許諾,這樣他逐漸喪失了所有人的信任。
⑦ C羅的個人資料。詳細的
全名: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多斯·桑托斯·阿維羅(Cristiano皇馬時代的C羅 Ronaldo Dos Santos Aveiro) 昵稱:Ronaldo,Ronnie,Ronny,Cris 球迷愛稱:小小羅,羅小小,C羅 粵語譯名:基斯坦奴.朗拿度(C.朗拿度) 特長:盤帶 任意球 頭槌 突破 遠射 星座:水瓶座 屬相:牛(以農歷計算) 百米速度:10.50 前俱樂部:國民隊 里斯本競技 曼聯 首次擔任葡萄牙隊隊長:2007年2月6日 友誼賽對陣巴西 首次擔任曼聯隊隊長:2008年3月19日 英超對陣博爾頓(獨中兩元)
俱樂部簡歷
1998年之前:國民隊; 1998年加盟里斯本競技青訓營; 2002年入里斯本競技一線隊; 2002年10月7日,里斯本競技首秀:里斯本競技3:0摩里倫斯(獨中兩元); 2003年8月8日,以1224萬英鎊的身價從里斯本競技轉會曼聯; 2003年8月16日,曼聯首秀:曼聯4-0勝博爾頓(製造一粒點球); 2005年10月30日,c羅替補上場,一記頭槌打進曼聯英超第1000球; 2008年01月13日,職業生涯首個帽子戲法(曼聯6:0紐卡斯爾); 2008年5月21日,助曼聯勝切爾西獲得歐冠冠軍,成就賽季雙冠王; 2008年所獲榮譽:歐洲金球獎,世界足球先生,歐洲金靴獎,英超歐冠雙料mvp,英超歐冠雙料最佳射手; 2009年6月27日 (西班牙當地時間26日),皇家馬德里俱樂部官方網站消息,該隊正式宣布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加盟,簽約6年,雙方合同將於7月1日正式生效。與此同時,曼聯也在官方網站上宣布C羅轉會完成並證實轉會費為8000萬英鎊。8000萬英鎊的轉會費也改寫了足壇的最高紀錄。據西班牙媒體透露,C羅的年薪將達到1300萬歐元,比在曼聯效力時增長了550萬。2009總收入2550萬美元; 2009年8月30日,首場皇馬首秀:皇馬3:2拉科魯尼亞(處子進球
⑧ 今天收到一瓶 查理八世法國白蘭地 有人知道這好嗎 怎麼查不到的
白蘭地(Brandy)最早起源於法國。18世紀初,法國的查倫泰河(Charente)的碼頭因交通方便,成為酒類出口的商埠。由於當時整箱葡萄酒占船的空間很大,於是法國人便想出了雙蒸的辦法,去掉葡萄酒的水分,提高葡萄酒的純度,減少佔用空間而便於運輸,這就是早期的白蘭地。1701年、法國捲入了西班牙戰爭,白蘭地銷路大減,酒被積存在橡木桶內。戰爭結束以後,人們發覺貯藏在橡木桶內的白蘭地酒,酒質更醇,芳香更濃,而且還有晶瑩的琥珀色,這樣,世界名酒白蘭地便誕生了。因此,用橡木桶貯藏和貯藏的年限便成為釀制白蘭地的重要環節。
在法國當地流傳這樣一句諺語:男孩子喝紅酒,男人喝跑特(Port),要想當英雄,就喝白蘭地。人們授予白蘭地以至高無上的地位,稱之為英雄的酒。
白蘭地通常的意思是「葡萄酒的靈魂」。白蘭地一詞分狹義和廣義之說,從廣義上講,所有以水果為原料發酵蒸餾而成的酒都稱為白蘭地。但現在已經習慣把以葡萄為原料,經發酵、蒸餾、貯存、調配而成的酒稱作白蘭地。若以其它水果為原料製成的蒸餾酒,則在白蘭地前面冠以水果的名稱,例如蘋果白蘭地、櫻桃白蘭地等。
白蘭地的製作方法:
一、用白葡萄酒蒸餾製作白蘭地。原料酒的發酵工藝與傳統法生產的白葡萄酒(不宜用紅葡萄釀成的白葡萄酒蒸餾白蘭地,原因是在發酵時生成較多的雜醇油,蒸出的酒液質地粗糙)相同,當發酵完全停止時,殘糖已達到0.3%以下,在罐內進行靜止澄清,然後將上部清酒與酒腳分開,取出清酒即可進行蒸餾(酒腳要單獨蒸餾)。白蘭地是一種具有特殊風格的飲料酒,它對於酒度的要求不高,一般在60-70%(v/v)的酒精中,能保存它固有的芳香,因此白蘭地的蒸餾方法至今停留在壺式蒸餾機上(採用壺式蒸餾還另有益處就是壺是用銅製成的,在加熱蒸餾過程中,生成了銅的丁酸、乙酸、辛酸、癸酸、月桂酸鹽。這些鹽是不溶性的,故就除去了味道不夠好的這些酸,有利於白蘭地的質量)。
壺式蒸餾是採用直接火加熱進行兩個連續的蒸餾步驟。即先將原酒蒸成低度酒,在容量為150-500L的壺中加入新發酵好的原料酒,一直加熱蒸至蒸汽中含很少的酒精為止,約需8小時或更長時間,餾出液(即粗餾原白蘭地)酒度為24-32%(v/v)。取部分酒尾分開存放,把壺放空,再放入新的原酒及上次蒸餾所得的酒尾,進行第二次蒸餾。同法,進行第三次蒸餾。將3次蒸餾所得的主要餾出液合並後復蒸,復蒸時間要長些,約14小時,也要分去1%-2%的酒頭或部分酒尾,其主要餾出液的平均酒度為58-60%(v/v), 即為原白蘭地。將原白蘭地酒進行勾兌與調配,再經過貯藏和一系列的後加工處理,最後裝瓶出廠。
二、用葡萄皮或葡萄渣作原料製作白蘭地。將皮渣裝在桶中,將容器密閉,使其發酵,因皮渣本身都帶有酵母菌,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容器裝滿後,將口密閉,頂部留一氣孔,使二氧化碳氣逸出。發酵時間一般需要10-15天,溫度適宜,只需 7-8 天。發酵完畢後,即可放入蒸餾器進行蒸餾,方法同上。
白蘭地的特點:
1、白蘭地有一種高雅醇和的口味,具有特殊的芳香。
白蘭地中的芳香物質首先來源於原料。法國著名的Kognac白蘭地就是以科涅克地區的白玉霓、白福兒、格倫巴優良葡萄原料釀制的。這些優良葡萄品種含特有的香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到原白蘭地。原白蘭地是指通過蒸餾得到的、還未調配的白蘭地。
優質白蘭地的高雅芳香還有一個來源,並且是非常重要的來源,那就是橡木桶。 原白蘭地酒貯存在橡木桶中,要發生一系列變化,從而變得高雅、柔和、醇厚、成熟,在葡萄酒行業,這叫「天然老熟」。在「天然老熟」過程中,發生兩方面的變化:一是顏色的變化,二是口味的變化。原白蘭地都是白色的,它在貯存時不斷地提取橡木桶的木質成分,加上白蘭地所含的單寧成分被氧化,經過五年、十年以至更長時間,逐漸變成金黃色、深金黃色到濃茶色。新蒸餾出來的原白蘭地口味暴辣, 香氣不足,它從橡木桶的木質素中抽取橡木的香氣,與自身單寧成分氧化產生的香 氣結合起來,形成一種白蘭地特有的奇妙的香氣。
2、合格的白蘭地,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程序,那就是調配。調配也稱勾兌, 是白蘭地生產的點睛之筆,它使葡萄酒的感觀、香氣和口感實現高度的和諧統一。 怎樣調配是各葡萄酒廠家的秘密,各廠都有自己的配方和自己的調配專家。作為白蘭地調配大師,不僅需要精深的釀酒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需要異常靈敏的 嗅覺、味覺和藝術鑒賞能力。白蘭地有一個特點,它不怕稀釋。在白蘭地中放進白水,風味不變還可降低酒度。因此,人們飲白蘭地時往往放進冰塊、礦泉水或蘇打水。更有加茶水的,越是名貴茶葉越好,白蘭地的芳香加上茶香,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白蘭地的貯陳:
新蒸餾所得的白蘭地,香味不圓熟,質地粗糙,須在橡木桶中陳化。陳化前要稀釋至酒度為50%(v/v)左右。稀釋用水在使用前可加入50g/100L的無鐵的糖色。酒桶應放在地上酒窖陳化白蘭地,不應放在地下酒窖貯藏。因為地下酒窖通風不良,不能使白蘭地充分氧化,影響老熟。最適宜的貯藏室溫是15-25℃,相對濕度為75-85度。白蘭地貯藏期越長越好,陳釀時間越久,白蘭地的風格越柔順,香氣也越精美,價格就越高昂,但這並不等於說,白蘭地可以無限制陳釀於木桶中,酒本身也有一個從未熟到成熟到衰老的過程。先在新桶中陳化1年後轉入舊桶,再陳化5-10年甚至20-30年,一般不超過50年。
白蘭地酒之所以經貯陳後,口感醇和,芳香濃郁,是因為所用的橡木桶對白蘭地有微妙的「交換作用」,使本來沒有顏色的酒,神奇地變成橡木桶的琥珀色,而且增添了白蘭地特有的香氣。不過白蘭地本身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因為一部分白蘭地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蒸發掉。
據說,僅在法國Cognac(干邑)地區,一年蒸發掉的酒約2000萬瓶,難怪有人笑稱這些蒸發掉的酒是給天使偷喝去了。由於橡木對白蘭地的酒質影響很大,因而酒廠對木材的選擇和酒桶的製造也非常講究。
首先,被伐下來的橡木,須經兩年以上的風干以後,才可以用來做木桶,以防橡木中的水分滲出而影響白蘭地的醇美口味;並且,所有的木桶都應該純粹用橡木鑲嵌而成,其間不用一顆鐵釘或一滴膠水,也不能用鋸子來割,以確保貯陳過程不影響酒的色澤和口味。這就要求木匠師傅以聰明智能和嫻熟的技巧,利用自然界物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將木條用火烤彎,互相吸合造成酒桶,這種酒桶的大小以350公升的容量最合適。裝入像木桶中的酒因進入一部分空氣中的氧氣,會使酒質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復雜的化學反應並發展酒香;另外,橡木桶的溶解物質和它的微生物,對於白蘭地的老熟和產生酒香影響極大。酒里的酒精也會蒸發一部分,使酒的烈度降低,並且橡木桶的顏色也逐漸滲入酒中,使原本無色的酒變為晶瑩的琥珀色,味道也大有改進。
最好的白蘭地是由不同酒齡、不同來源的多種白蘭地勾兌而成的。兌酒師要通過品嘗儲藏在桶內的酒類來判斷酒的品質和風格,並決定勾兌比例。兌酒師都有自己的配方,絕不外傳。勾兌後的白蘭地在適當的容器中和諧6個月就可裝瓶。白蘭地與葡萄酒不一樣,不在瓶中沉澱,裝瓶以後就成為定型產品。只要密封後避光、低溫保存就可長期留用。勾兌的白蘭地酒度在國際上一般標準是42-43度,我國的酒度標準是38-44度。
品質優良的白蘭地為了突出貯陳年限,抬高酒價,酒瓶的商標上還要有醒目的特殊標記,這些標記各有不同的意義。
★3年陳/★★4年陳/★★★5年陳
V.O.10-12年陳
V.S.O. 12-20年陳
V.S.O.P. 20-30年陳
F.O.V. 30一50年陳
X.O. 50年陳
X. 70年陳
E.Especial 特別的/O.Old 老陳/P.Pale 淺色、清澈的、指米加焦糖色/S.Superior 優越的或soft柔順的/V.Very 非常/X.Extra 格外的,特高檔的/C.Cognal 干邑/F.Fine 好的、精美的。
這些標記的含義不都是很嚴格的,不僅代表的酒齡沒有嚴格的確定,相同的標記在不同的地區和廠家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盡相同。
干邑白蘭地(Cognac)
眾所周知,白蘭地最著名的產地當屬法國,然而當人們提到極品白蘭地的時候,不是泛指法國白蘭地,而是指干邑白蘭地(Cognac)。干邑,是法國南部的一個地區,位於夏朗德省(Charente)境內。干邑地區的土壤、氣候、雨水等自然條件特別利於葡萄的生長,因此,這個地區所生產的葡萄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但這並不是說好的葡萄就一定可以釀出優質的白蘭地。干邑是法國白蘭地最古老、最著名的產區,干邑地區生產白蘭地有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加工釀造工藝,干邑之所以享有盛譽,與其原料、土壤、氣候、蒸餾設備及方法,老熟方法密切相關,干邑白蘭地被稱為「白蘭地之王」。
干邑白蘭地酒體呈琥珀色,清亮透明,口味講究,風格豪壯英烈,特點十分獨特,酒度為43度。
干邑白蘭地的原料選用的是聖·愛米勇(saint Emilim)、哥倫巴(colombard)、白瘋女(Folle Blanche)三個著名的白葡萄品種,以夏朗德壺式蒸餾器,經兩次蒸餾,再盛入新橡木桶內貯存,一年後,移至舊橡木桶,以避免吸收過多的單寧。
干邑是白蘭地的極品,干邑產品受到法國政府的嚴格限制和保護,依照1909年5月1日法國政府頒布的法令:只有在干邑地區(包括夏朗德省及附近的7個區)生產的白蘭地才能稱為干邑,並受國家監督和保護。這七個產區及其質量和產量分別是:
產 區 質量 產量
Grande Champagne (大香擯區) 一級 14.65%
Petite Champagne (小香擯區) 二級 15.98%
Borderies (邊林區) 三級 4.53%
Fins Bois (優質林區) 四級 37.82%
Bons Bois (良質林區) 五級 22.19%
Bois Ordinaires (普通林區)
Bois Communs 六級 4.38%
干邑白蘭地的名品很多,遠銷世界各地,常見的有:
人頭馬V.S.O.P (Remy Martin V.S.O.P)、馬爹利V.S.O.P(Martell V.S.O.P)、軒詩V.S.O.P (hennessy V.S.O.P)、拿彼侖V.S.O.P (Courvoisier V.S.O.P)、普利內V.S.O.P(Polignae V.S.O.P)、百事吉V.S.O.P(Bisquit V.S.O.P)、長頸F.O.V(F.O.V)、藍帶馬爹利(Ribbion Martell)、人頭馬俱樂部(Remy Martin Club)、軒尼詩X.O(Hennessy X.O)、馬爹利X.O(Martell X.O)、人頭馬X.O(Remy Martin X.O)、卡米X.O(Camu's X.O)、拿破崙X.O(courvoisier X.O)、人頭馬路易十三[ Remy Mattin Louis x Ⅲ(Par- adise)] 、天堂軒尼詩(Hennessy Paradise)、天堂馬爹利(Martell Paradise)、金像V.S.O.P(Otard U.S.O.P)、金像X.O(Otard X.O)、海因V.S.O.P(Hine V.S.O.P)、海因X.O.(Hine X.O.)、卡姆斯V.S.O.P(Came's V.S.O.P)、大將軍拿破崙(Courvoisier Napolone)、奧吉爾 V.S.O.P(Augier V.S.O.P)、金路易拿破崙(Louis P'or Napolone)等。
V.S.O.P以下級別的雜牌較多,質量也參差不齊。
雅邑白蘭地(Armagnac)
僅次於干邑的是雅邑白蘭地,雅邑位於干邑南部,即法國西南部的熱爾省(Gers)境內,以產深色白蘭地馳名,雖沒有干邑著名,但風格與其很接近。酒體呈琥珀色,發黑發亮,因貯存時間較短,所以口味烈。陳年或遠年的雅邑白蘭地酒香襲人,它風格穩健沉著,醇厚濃郁,回味悠長。留杯許久,有時可達一星期之久,酒度為43度 。當地人更偏愛雅邑。雅邑也是受法國法律保護的白蘭地品種。只有雅邑當地產的白蘭地才可以在商標上冠以Armagnac字樣。雅邑自蘭地的名品有:卡斯塔濃(Castagnon)、夏博(Chabot)、珍尼(Janneau)、索法爾(Sauval)、桑卜(Semp)。
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白蘭地:
除了干邑、雅邑以外,世界上還有其它許多國家和地區生產葡葡蒸餾酒,均可稱之為白蘭地(Brandy)。
法國白蘭地(Franch brandy):指除干邑、雅邑以外的法國其它地區生產的白蘭地,與其它國家的白蘭地相比,品質上乘。
西班牙白蘭地(Spanish brandy):除法國以外,西班牙白蘭地是最好的。有些西班牙白蘭地是用些厘酒(Sherry)蒸餾而成的。目前許多這種酒,是用各地產的葡萄酒蒸餾混合而成。此酒在味道上與干邑和雅邑有顯著的不同,味較甜而帶土壤味。
美國白蘭地(American brandy):大部分產自於加州,它是以加州產的葡萄為原料,發酵蒸餾至85proof,貯存在白色橡木桶中至少兩年,有的加焦糖調色而成。
除此之外,葡萄牙、秘魯、德國、希臘、澳洲、南非、以色列和義大利、日本也主產優質白蘭地。
⑨ 請問一下查理天使發夾貴嗎
香氣:富有荔枝、杏和水蜜桃氣味 口感:酒體結構優雅,充滿濃郁的內荔枝、水蜜桃、蜂蜜容和輕微香料口感 適飲溫度:6℃-8℃ 配餐建議:煎鵝肝、乳酪、巧克力蛋糕、布丁 適飲期:若經精心存放則可陳年最少10年 點評:中度酒體的甜白葡萄酒,富荔枝、杏。
⑩ 南非葡萄酒的基本概況
在南非,葡萄栽培主要集中在南緯34度的地中海式氣候區域,該區域內西部氣候涼爽,有著理想的大規模種植優良葡萄品種的條件,形成了從海邊向內陸不超過50公里沿海的葡萄酒種植和釀酒區域。
開普山脈從天幕一直綿延到這一世界上最美麗的葡萄酒產區。葡萄園主要集中在山谷兩側和山麓的丘陵地區,使得葡萄種植能夠獲益於多山地形和不同地質所帶來的多樣的區域性氣候。
高低不平的地勢以及山谷坡地的多樣性,再加上兩大洋交匯,尤其是大西洋上來自南極洲水域寒冷的班格拉洋流向北流經西海岸,減緩了夏季的暑熱。白天,有海上吹來涼風習習,晚間則有富含濕氣的微風和霧氣。適度的光照也發揮了很大作用。這樣,地形差異和區域性氣候條件創造了葡萄品種和品質的多樣性。 追溯葡萄栽培和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我們會曲曲彎彎地伸展到7000多年以前的時空。
盡管有證據證明葡萄酒的釀制始於公元前6000年的波斯,然而關於早期釀酒方面的文字記載很少。後來,葡萄酒釀造傳到了埃及,那裡有公元前5000年關於葡萄酒的文字記載。
幾乎同時,腓尼基人也開始釀造葡萄酒。公元前2000 年,希臘人和克里特人開始釀酒。克里特人尤以出口優質葡萄酒而著名。
公元前1000年,西西里島、義大利以及北非的大部分開始了種植葡萄。500年後,葡萄酒釀造傳到西班牙、法國南部以及阿拉伯半島。大約在公元前100年,印度北部和中國也有了葡萄酒生產。巴爾干各國和北歐是在此之後的事情了。
隨後,葡萄酒的歷史遭遇了1000年的停滯,原因是羅馬帝國的衰敗和歐洲中世紀的「黑暗時代」禁錮了它的發展。16世紀的探險家們再次加快了葡萄酒的發展步伐,1530年,葡萄種植傳到了墨西哥和日本。30多年後,阿根廷引進了葡萄樹,隨後是秘魯。接下來的一個里程碑便是1655年在開普(即南非)種植葡萄,再後,1697年在加利弗尼亞,1813年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連接兩大洋的開普
葡萄與葡萄酒的發展與文明的傳播緊密相連。 我們回首過去,看看早期的葡萄和葡萄酒,很明顯,使用各種方法和技術釀造出風味各異的葡萄酒時,其基礎原理沒有什麼變化。我們有趣地注意到,數千年前的葡萄種植者們就懂得選擇、培育葡萄品種。他們甚至會克隆技術,培育出優良品種並釀造出富有特色的優秀的葡萄酒。
古希臘人用來描述葡萄酒的形容詞不少於18個,羅馬人則有80多個。一些羅馬葡萄酒陳放了200多年看上去仍然可以飲用。羅馬人開創的葡萄種植和葡萄酒釀造的許多技術至今仍然在使用。
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開普建立驛站的初期,目的很簡單:為他們公司往返印度的商船補充食物。但是後來形勢的發展大大超出了初衷,驛站成了商埠,促成了葡萄酒業的繁榮,也促成了一個民族的誕生。
首任總督里貝克
開普首任總督里貝克於1655年種下了第一株葡萄,並於1659年2月2日親自用開普葡萄釀出第一批葡萄酒。 隨後,葡萄的種植在Roschheuvel (即Bishopscourt和 Wynberg)大面積展開。里貝克著力鼓勵農民種植葡萄,雖然大部分農民極不情願。
最初,許多葡萄園遭受挫折,主要原因是農民對葡萄栽培毫無經驗。1679年史戴爾繼任里貝克之後,情況有了好轉。他對葡萄栽培和釀酒不僅滿懷熱情,而且造詣很深。
(馮-德-史戴爾)
他在自己的農庄Constantia建立起葡萄園,首次釀造就出好酒。後來,這里的酒成為世界著名品牌。今天,只要談到世界名牌酒,都會提及Constantia 酒。
山腳下的葡萄園
荷蘭幾乎沒有葡萄酒傳統,南非葡萄酒業只是在1680至1690年大批法國胡格諾教徒逃亡開普以後才開始繁榮的。作為宗教難民,胡格諾教徒們幾乎身無分文,賴以謀生的只有他們的一技之長,他們將自己嫻熟的葡萄酒釀造技術與新的環境條件相結合。隨著歲月流逝,他們的文化和技能給南非葡萄酒業和開普的生活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18世紀是南非葡萄酒業的困難時期。由於其葡萄酒的質量還不如人意,所以,出口到歐洲和遠東市場很困難。橡木桶的匱乏,造成葡萄酒陳化不好。一些用於陳化葡萄酒的木桶甚至用來鹽漬過腌肉。同時,針對不同地區選育出各自最好的葡萄品種、使釀酒技術與當地各方面條件相適應,也是南非葡萄酒業那時面臨的難題。
舊時的橡木桶
19世紀前半葉給南非葡萄酒業帶來了一次繁榮。英國人佔領開普和隨後英法戰爭的爆發,為南非葡萄酒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戰爭期間,法國封鎖了英吉利海峽,致使英國不得不從南非大量進口葡萄酒)。葡萄酒產量在45年期間得到極大的增長,由最初的五十萬升增長到四百五十萬升。
然而,在1861年災難降臨,英國最終解決了它與法國的沖突,南非葡萄酒的出口再次受挫。1886年在開普首次發現葡萄根瘤蚜病害,接踵而至的就是葡萄樹大量死去。
1899年英布戰爭開始,葡萄酒業陷入混亂。大量的新葡萄園造成葡萄產量過剩,接下來便是25年的蕭條時期。
英布戰爭
是查理-科勒扭轉了頹況,在他的努力下,1918年誕生了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它是葡萄種植戶和釀酒商的代言人、顧問、市場開拓者、利益保護者,它給南非葡萄酒業帶來了穩定、增長和繁榮。
1906首個合營葡萄酒廠Drostdy Ko-operatiewe Keller Beperkt成立。
1918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成立,將南非葡萄酒業從災難中拯救了出來。
1925開普敦大學貝霍爾德教授(Abraham Izak Perold)成功地用黑品樂Pinot Noir與神索Cinsaut (又名Hermitage) 進行異花授粉培植出南非自己的葡萄品種Pinotage (Pinot + -tage)。她兼具黑品樂勃艮地式的經典細膩和神索的易栽培及高抗病品質。
貝霍爾德教授與Pinotage
1935斯坦倫堡農庄釀酒有限公司Stellenbosch Farmers' Winery (SFW) Limited 成立。
1936德國移民Johann Graue買下利德堡酒庄,他在50年代使用冷發酵法釀造出白葡萄酒。
1940葡萄酒烈酒控製法令(修正案)通過。 優質葡萄酒有了最低限價。
1945蒸餾酒公司(Distillers Corporation)成立。
1950以生產金酒著稱的Gilbeys 公司在南非成立分公司。
1955葡萄種植與釀酒研究學院(VORI) 成立。稱為「Nietvoorbij」
1959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 (KWV) 推出一款半甜型酒《Lieberstein》,它改變了南非人的飲酒習慣。
1961首款1959 年份Pinotage葡萄酒以《Lanzerac》為品名投放市場。
1964《Lieberstein》葡萄酒銷售三千一百萬升,成為全球銷量最大的瓶裝酒。
1965斯坦倫堡農庄釀酒有限公司(SFW)、Monis酒庄、利德堡酒庄三家合並。
1968蒸餾酒公司在斯坦倫堡的「Papegaaiberg」 山裡建造了《Bergkelder》酒廠,它的隧道式酒窖在南半球是首創,這個五十萬瓶儲量的大型地窖為紅葡萄酒提供了極好的自然陳化條件。
Bergkelder隧道式酒窖
1973葡萄酒原產地法規制定。
1975南非首次稀有葡萄酒拍賣會在利德堡舉行。
1979葡萄酒業的綜合教育機構--開普葡萄酒學院(CWA),10月在斯坦倫堡成立。
酒類企業由政府批准開始實施。
1980關於普通餐酒含糖量的規定得到修改,含糖量超過30克/升的葡萄酒首次投放市場。
1983獨立的團體《開普釀酒同業公會》The Cape Winemakers' Guild (CWG)成立。
1984風味葡萄酒進入市場。
1985《開普釀酒同業公會》(CWG)首次舉辦葡萄酒拍賣會。
1990葡萄酒原產地法規修訂。
南非葡萄酒烈酒出口協會(SAWSEA)成立。
1991首屆瓶裝酒博覽會開幕和首屆葡萄酒大獎《Veritas》獎評獎揭曉。
1992取消配額制度。
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培訓課程與開普葡萄酒學院(CWA)合並。
《Méthode Cap Classique Association》成立。
1993波特酒生產者聯盟成立。
1995《Pinotage》酒聯盟成立。
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 國際分會(KWV International)成立。
1996斯坦倫堡葡萄園有限公司(Stellenbosch Vineyards (Pty) Ltd)成立。
199712月1日,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注冊為一家私營公司。
《ARC Infruitec-Nietvoorbij》成立。
1998議會批准新的酒法案(三級制度)。
開普葡萄酒學院(CWA)注冊為獨立托拉斯。
1999新的酒法案由於被控違憲而退回議會重新修訂。
南非葡萄酒工業托拉斯(The South African Wine Instry Trust)成立,此舉推動了葡萄酒工業的改造並促進了出口。
2000首屆專門展示南非葡萄酒的展會——《開普葡萄酒2000》舉辦。
南非葡萄酒烈酒出口協會(SAWSEA)更名為南非葡萄酒(WOSA),這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組織,代表南非葡萄酒出口商的利益,旨在創立國際性的南非品牌。
《Chenin Blanc》酒聯盟成立。
斯坦倫堡農庄釀酒有限公司(SFW)和蒸餾酒公司合並為一個公司:《Distell》,後來成為南非葡萄酒大鱷。
2001《Muscadel》酒聯盟成立。
2002《開普葡萄酒2002》,展示南非葡萄酒業巨大成功的一個盛會。
澳大利亞BRL Hardy 公司和南非斯坦倫堡葡萄園(SV)宣布合資,這是首次地方工業與國外合資。
《Wine Instry Ethical Trading Association》(WIETA) 成立。
《Shiraz》酒聯盟成立。
葡萄種植者合作協會(KWV)一分為二:KWV有限公司,主營貿易; Wijngaard 合營公司,為葡萄酒生產廠商提供服務並保障他們的利益。
一些葡萄酒生產廠開始採用螺旋瓶蓋裝白葡萄酒。 分級制度
20世紀70年代起草的」Wine of Origins」產地分級制度(簡稱WO)劃分了南非酒標上所標注的產區。部分定級制度還借鑒了法國的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lée (AOC)系統,WO制度的出台主要是希望通過酒標來更精確的告訴顧客酒的產地和品質,因此除了產區上的制定參照了老世界的做法之外,像法定許可的葡萄品種,如何搭建葡萄格架,灌溉手法和採摘限量等等都沒有被制定到這次的制度當中。WO分級中的產區被分成四個等級:地理大區(像開普敦地區)、地域大區(像 Overberg)、接著才是地區(像Walker Bay),最後才是次區(像Elgin)。上述地理大區、地域大區、地區的劃分主要還是根據行政意義上的界限,而真正參照葡萄酒產業數據和風土劃分的區域則是最小的次區單位,平時我們談論和選購南非葡萄酒的時候主要還是以地域大區和地區作為依據。
大部分的南非酒酒標還是比較簡單易懂南非的酒標主要提供地理方面的出產信息,主要依據既有的WO分級系統進行標注。比較具有的南非特色的「單一葡萄園指定葡萄酒」,這些葡萄園被政府指派生產某種特殊的葡萄酒,在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葡萄必須是從指定酒園生長出產的葡萄。標注「Estate Wine」的葡萄酒意味著從葡萄的採摘,釀制以及裝瓶都是在同一個產業直屬的單位中進行。南非葡萄酒公告牌機構正在運作一個自願性質的項目,旨在可以通過在酒標上的認證來讓消費者更方便的區分葡萄酒的品質。在這個認證過程中,也有一些比較「硬性」的規定,比如那些適合久藏的高品質葡萄酒必須含有85%以上在酒標上所示年份採收的葡萄。如果在酒標上標注單一葡萄品種的話,這個品種的葡萄必須在葡萄酒的釀酒用葡萄中佔到85%的比例。混釀葡萄酒(通常是加本蘇維翁和黑比諾的混釀產品)必須標注參與混釀葡萄的釀造配比,但是如果一起搗碎並參與發酵的兩種葡萄則不能標注為混釀產品。2006年新出台的規定指出,35%的南非葡萄酒廠牌已經參與到這個規范化行動中去,比例應該更高。
酒標規定
由於南非有自成一派的農業學術體系,因此有時候在說明葡萄酒的品種時會在酒標上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歧義,但是由於出口總量的增加,這種情況比起前兩年,這種情況已經好許多了,但是為了不要讓一瓶貼著含有歧義標簽的南非酒在下次的某此購物中難倒你,以下的解釋也許會對你有用。首先需要消除歧義的就是在南非種植面積居首的Chennin Blanc,南非人更願意叫它Steen。其他容易產生誤會的葡萄品種還有Riesling雷司令(南非荷蘭語Weisser Reisling),Crouchen(南非荷蘭語Cape Riesling),Trebbiano(南非荷蘭語Ugni Blanc),Sémillon賽美蓉(南非荷蘭語Groendruif)以及Muscat of Alexandria亞歷山大玫瑰(Hanepoot)。好在後面的五種在種植面積上都排不進前十,因此其實只要記住Chennin Blanc在南非的特殊名詞就基本上能夠應付大多數的南非葡萄酒酒標。 恆溫
溫度是儲藏干賓利葡萄酒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樣重要的是保持溫度的穩定性。酒的成份會隨溫度的高低變化而受影響,軟木塞也會隨溫度的變化而熱脹冷縮,特別是年久的彈性較差的軟木塞。絕大多數酒櫃配備有提升內部溫度的加熱器或PTC,以至無論環境溫度如何變化,都可保持溫度穩定。櫃內空氣也由內置風扇的作用而確保酒櫃內不同位置溫度分布的均勻和一致性。
濕度
相對濕度在65%為長久儲藏之最佳環境。但是,相對濕度能保持在55%和80%之間也算很好。如濕度偏低,空氣就通過變乾的軟木塞進入酒瓶而氧化干賓利葡萄酒,酒水也會滲入軟木塞;如濕度偏高會產生異味,同時損壞標簽。
平直擺放
干賓利葡萄酒瓶應始終平直擺放儲藏,以便酒與軟木塞的接觸。這樣可以保持軟木塞的濕度,以及酒瓶良好的密封作用,避免空氣進入導致干賓利葡萄酒氧化、熟化。干賓利葡萄酒瓶豎直擺放儲藏時,酒和軟木塞之間易存在空隙。因此干賓利葡萄酒平直擺放最佳,擺放時酒的水平度至少需達到瓶頸部位.
振動
頻繁的振動會干擾干賓利葡萄酒沉澱物的穩定。沉澱物隨著干賓利葡萄酒的儲存時間而自然產生,但可能因受振動而重新變回到液態,受到抑制。另外振動也能破壞酒的結構成份。酒櫃箱體內的高科技靜音避震壓縮機製冷系統,配上防震橡膠墊圈,溫度控制更精確同時不產生凝露,精心呵護典藏名酒。 紫外光
紫外線
破壞有機化合物可使干賓利葡萄酒早熟或老化, 尤其丹寧酸,它主要影響著干賓利葡萄酒的芳香,味道以及結構,以致品嘗或聞起來猶如大蒜或濕羊毛的味道; 因此干賓利葡萄酒最好儲藏在沒有光線的地方,尤其是對名貴的酒,注意避免陽光,特別是照明燈光,因為這兩種光在400mm之下含有特殊的有害光波。然而,我們的白色LED燈不僅是照明設備,因不含紫外線光波成為眾多藏酒愛好者的最佳選擇,它的另一個好處還在於不傳導熱量影響酒的溫度.
空氣流通
在潮濕的環境中,空氣的流通主要是防止細菌成長。侵濕的軟木塞易產生有害氣味, 強烈的氣味穿透軟木塞改變干賓利葡萄酒原有的品質。箱內的風扇吸收新鮮空氣,均勻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