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葡酒知識 > 菲諾紅葡萄酒

菲諾紅葡萄酒

發布時間:2021-01-29 09:39:01

A. 紅葡萄酒、白葡萄酒的適宜侍酒溫度

1.大部分紅酒最佳侍酒溫度是華氏62度到65度(約17℃—18℃),適宜在一個涼爽的室溫環境下飲用。離開這個溫度區間就會影響酒的口感,溫度偏高,紅酒中的酒精被過分強調,溫度偏低,酒的酸味可能過重。
根據常識,也許白葡萄酒最好是冷凍。可事實沒有這么簡單。如果酒過於冰冷,它的味道和特質就會變得遲鈍,高品質的白葡萄酒更是如此。
對於侍酒溫度各家莫衷一是,但是有一些基本原則可以遵循。你可以使用一個數字或者普通的酒溫度計以便獲取准確的侍酒溫度。但是最好還是習慣去感受酒瓶以此來判斷溫度,這樣最終你會本能地覺察到溫度計是否准確。
2.起泡酒(Sparkling wine):部分需要華氏45度(約7℃)左右,但是陳年酒品需要大約華氏50度到52度(約10—11℃)。
3.桃紅和紅葡萄酒(Rosés and blush wines):華氏50到55度左右(約10—13℃)。
4.普通白葡萄酒(Simple, inexpensive whites):華氏48到53度左右(約9—12℃)。
5.優質陳年白葡萄酒(Good bottle of aged white wine):優質白葡萄酒不需要寒冷的侍酒溫度,在華氏58度到62度左右(約14—17℃)。
6.淡紅酒(Light red wines):像博若萊(Beaujolais)這樣果味清淡的紅酒的侍酒溫度大約在華氏57度到62度(約13—17℃)。
7.大部分紅酒(Most red wines):大約在華氏62度到65度(約17—18℃);一些比較高級的優質酒品侍酒溫度大約在華氏68度左右(約20℃),但是絕對不能超過華氏70度(約21℃)。
8.甜白酒(Dessert wines):大約在華氏45度到50度左右(約7—10℃),但是優質蘇特恩白葡萄甜酒(Sauternes)需要暖一點,大約在華氏58度左右(約14℃)。
9.加強葡萄酒(Fortified wines):像波特(Port)和大部分雪利(Sherry)這種烈度葡萄酒的侍酒溫度大約是華氏62度到65度(約17—18℃),但是菲諾雪利酒(Fino Sherry)的侍酒溫度大約在華氏55度(約13℃)。
資料來源中奢網:
http://taste.chinaluxus.com/Drk/20111207/94420.html

B. 菲諾雪利酒(Fino)適合搭配什麼菜

保守來的說法是紅酒配紅肉自,白酒配白肉。
當然,這只是一種保守的說法,其實紅酒的搭配您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味別出心裁。
「曾經一位朋友,手上一直有一瓶奧地利的葡萄酒,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食物搭配,有一天他欣喜地發現這種酒和香菜搭配在一起味道非常好。」譚子江告訴記者。
當然,幾乎沒有什麼酒是可以萬能搭配的,但您需要遵從一個原則,口感醇厚的搭配口味濃郁的食物,口感清淡的搭配清爽的食物,而酒往往要比食物味道強一點,這樣酒才可以駕馭住食物的味道。在國內有的菜系偏甜,最好不要搭配干紅,而適合單配半甜的紅酒。

C. 喝紅酒吃什麼

搭配的基本要點:

1、食物的重量與酒的酒體。

2、食物的香氣濃郁度與酒的香氣濃郁度。

3、酸的食物與高酸的酒

4、 甜的食物與甜酒

(這些原則將避免酒與食物相互抵觸,或者某一方強於另一方,重點因素是讓酒與食物的搭配可以相互呼應。)

5、耐嚼的肉配含有單寧的酒

6、鹹的食物配偏甜或高酸的酒

7、脂肪和油膩的食物配高酸的酒

(這些原則搭配可以展現出食物和酒中的香氣特點。)

1、 食物的重量與酒體:

首先要點是匹配食物和酒的重量,較重的食物如野味、烤肉。需要重酒體的酒,口感厚重的紅酒是最佳選擇。酒體比起酒的顏色和香氣是重點因素。和肉類的搭配中,重酒體的白葡萄酒比輕酒體的紅酒更加適合。清淡的食物比如白肉和魚,則需要更加細致的酒來搭配。盡管白葡萄酒是最長見的選擇,輕酒體、低單寧的紅酒也可以與它搭配。菜品湯汁的構成(調料)也是不能忽視的,比如用濃郁的奶油調味時,則需要酒體飽滿的葡萄酒去匹配食物以及風味,賦予光滑的奶油、黃油的口感。

2、食物的香氣濃郁度與酒的香氣的濃郁度:

這是第二個重要因素,香氣的濃郁度與酒體相似,但並不盡同,想像一個食物非常重,但是香氣很清淡,比如說煮熟的馬鈴薯或者米飯都是質量較重香氣清淡的食物。再比如綠青椒香氣濃郁而口感卻很輕。葡萄酒也一樣,細致的葡萄酒和風味強烈的食物就不匹配。此外還要考慮的是食物烹飪的方法,比如蒸的食物,用香氣清淡的葡萄酒更加合適,烘烤的食物則用重酒體香氣濃郁的葡萄酒,這種搭配會給食物增加更多的風味。燉的食物口味較重,就需要香氣濃郁的葡萄酒。

3、 酸的食物與高酸的酒:

食物里的酸味會讓葡萄酒喝起來酸度會低一些,會減少酒的活力和新鮮。因此,任何食物里的酸度必須和酒里的酸度相搭配,比如西紅柿、檸檬、菠蘿、蘋果和醋都有很高的酸度。比如於義大利的食物中經常用到西紅柿和橄欖油以及一些較酸的材料,因此義大利的食物就需要選擇高酸度的葡萄酒(義大利葡萄酒就以高酸度著稱)。

4、甜的食物與甜酒:

當我們吃一些甜的食物時,干型的酒喝起來就比較尖酸,口腔會比較難受。所以甜的食物最好和甜度相同的甜酒搭配,晚收、貴腐、麝香葡萄酒都是甜品的理想搭配。

5、油質、鹹的食物和單寧:

單寧和油質的魚結合就會產生讓人難受的金屬味,因此我們盡量避免魚和紅酒搭配,但是低單寧比較清爽的紅酒可以和魚肉搭配。鹹的食物可以降低高單寧紅酒中的苦味。

6、 耐嚼的肉和高單寧紅酒:

單寧會和蛋白質其反應,蛋白質可以軟化單寧在口中的干澀。食物含有很多的蛋白質,尤其是半熟的紅肉,比如烤肉、燉肉、牛排與高單寧的西拉、赤霞珠就很搭。那麼,相對清淡、果味、低單寧的紅酒,比如博若來和瓦爾波里切拉紅酒和白肉搭配就很好。

7、鹹的食物和甜酒或高酸的酒:

鹹的食物會增強甜味,義大利熏火腿和無花果就是一個經典的搭配。酒的原理也是一樣,例如羊乳乾酪和蘇玳甜酒、波特和藍莓乳酪都是很經典的搭配。鹹味的食物和酸的搭配也很好,比如橄欖、牡蠣和酸、干型、輕酒體的白葡萄酒搭配。盡管既不是甜酒和高酸度的酒,菲諾雪利酒和橄欖、咸堅果搭配很好。

8、高脂肪、油膩的食物和高酸的酒:

具有高酸度的酒和油質的食物搭配就很好,例如蘇玳配鵝肝醬,酸度將降低鵝肝的肥膩感。清爽的葡萄酒比如雷司令和沒有經過橡木桶陳年的義大利巴貝拉葡萄酒與油膩食物搭配就很好,如烤鴨、烤鵝。油炸的食物也需要搭配高酸的葡萄酒。

9、食物和酒中的香氣特點:

食物里的香氣特點經常和酒里的香味相互補充又形成反差。食物里的主導香味通常來自於香料。

10、 煙熏類食物:

葡萄酒必須能和煙熏食物搭配,例如輕度烘烤的三文魚和干型香檳,烤豬肉和微甜的酒(德國的雷司令),燒烤和強烈的橡木桶葡萄酒(澳洲的西拉),越重的煙熏味和越重的橡木味搭配。帶有辛香味(辛料、白鬍椒、黑胡椒、丁香、桂皮、豆蔻、生薑)的成熟多汁的不經過橡木或輕微橡木的葡萄酒(辛香會提升橡木桶的風味)與帶有香料味的食物可以讓食物香味提升。(,比如紐西蘭的長相思、智力的美樂、法國的瓊瑤漿和辛香食物搭配)。辛辣味能減輕酒中的甜味,增加干型酒中的澀味。

D. 紅酒penfolds icon release shiraz grange

澳洲著名紅酒:奔富葛蘭許
休•約翰遜(Hugh Johnson)曾說:「葛蘭許(Penfolds Grange)是南半球的一級名庄酒,盡管採用西拉(Shiraz)釀造,但就其風格而言,相較於羅訥河谷葡萄酒,它更像波爾多。這也正好印證了馬克斯•舒伯特(Max Schubert)所言,他的釀造靈感就來源於拉圖(Chateau Latour)。」

一、葛蘭許的兩位締造者——馬克斯•舒伯特和雷•貝克韋斯

馬克斯•舒伯特生於1915年,出生地Moculta位於南澳巴羅薩谷東面的荒涼山間,這里是一個路德蘭教徒集聚的地方。老舒伯特是一位鐵匠,在當地一家小農機設備廠上班。在那個還在普遍使用馬作為動力的時代,舒伯特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得力的馬夫。在15歲那年,他就在位於努瑞烏特帕(Nuriootpa)的奔富酒廠求得一份工作。他負責酒庄馬匹的管理,並將樣酒等運往悉尼的品鑒室。而他對這份工作的付出和熱情也引起了時任奔富經理海伯特•萊斯利•奔富•海藍(Herbert Leslie Penfold Hyland)的注意,並讓他在釀酒實驗室作為助理品鑒師。

雷•貝克韋斯(Ray Beckwith)是另一個對葛蘭許的誕生起到重要影響的人物。他生於一個富裕的酒桶製造商和農具貿易商家庭。如他的兩位兄弟一樣,他也對科學有著與生俱來的熱情。在羅斯沃斯學院(Roseworthy College)求學期間,他從師於有著「澳大利亞釀酒學之父」之稱的阿蘭•羅伯•希金伯翰(Alan Robb Hickinbotham)。1935年,貝克韋斯就在奔富開始了其釀酒生涯,那時他才僅僅23歲而已。他在100歲高齡時接受采訪中曾回憶道:「那時酒廠擁有105個12噸重發酵桶,我要全部負責照看。」

也就是貝克韋斯來到奔富之時,舒伯特也被提拔到奔富位於阿德萊德附近的瑪吉爾酒廠工作。而奔富•海藍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男孩的對葡萄酒有著異常的敏感與好奇心,於是就資助他到南澳礦業大學(South Australian School of Mines)學習釀酒理論。在那裡,舒伯特在阿爾弗雷德•維塞(Alfred Vesey)的指導下很快就掌握了葡萄酒調配的要領,並與貝克韋斯一起發現了如何保證葡萄酒的穩定。最終,舒伯特成為了助理釀酒師,並與貝克韋斯一起首次採用不銹鋼發酵桶和溫控設備來釀酒。

二、葛蘭許的靈感源泉

舒伯特從小就受到人們的歧視,因為他是那些曾被流放到澳大利亞的德國人的後裔,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德國裔澳大利亞人都被誣陷為里通外國,也因此很多德國姓氏都改成了英式姓氏。不過,舒伯特為了證明自己是100%澳大利亞人,主動申請服役,盡管時任奔富經理弗蘭克•奔富•海藍(Frank Penfold Hyland)已經說明參戰的人員可能面臨被解僱的風險。戰爭是殘酷的,舒伯特也不願多提及。他曾在希臘、克里特島、中東、斯里蘭卡以及新幾內亞等地服役,後來由於感染痢疾而回國。

戰後,菲諾雪利酒大受歡迎,而奔富也在舒伯特和貝克韋斯的幫助下抓住這一機遇,得到了大力發展。由他們倆改善的優質雪利酒快速釀造法令奔富受益頗豐。在奔富主席弗蘭克•奔富•海藍去世後,其遺孀格拉迪斯(Gladys)成為酒庄莊主,她非常賞識舒伯特的雪利酒,並資助他去西班牙的赫雷斯(Jerez)學習最新的釀酒技術。不過,帶著豐富的釀酒知識以及對釀酒的好奇與熱愛,舒伯特卻一路北上從赫雷斯學習到了波爾多,並在那裡,領略到了克里斯蒂安•克魯茲(Christian Cruse)釀造陳年潛力可達40-50年的波爾多紅葡萄酒的魅力。舒伯特回憶說:「即便陳年那麼久,這些酒還能擁有如此濃郁的果香和風味。而理論上,澳大利亞也有出產這樣的酒的潛力,關鍵是需要對氣候、土壤、葡萄種植以及釀造工藝逐步進行改善而已,不過這個過程至少需要20年。「

三、葛蘭許誕生記——十年磨一劍

在回到澳大利亞後,舒伯特開始將他所學和領悟運用到葡萄酒釀造上來。他首先採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馬爾貝克(Malbec)以及西拉(Syrah)釀造波爾多風格的葡萄酒,不過以失敗告終。原來,澳大利亞的赤霞珠生產不足,而法國橡木桶有昂貴,因此對於奔富這種走商業化葡萄酒路線的酒庄來說,這幾乎不可實現。

因此,舒伯特開始嘗試採用西拉釀造葛蘭許,並採用美國密蘇里產橡木桶陳年,釀造工藝也改成了純澳大利亞風。在1951年,舒伯特首次開始了葛蘭許的釀造,採用位於瑪吉爾的葛蘭許園老藤西拉和產於邁克拉侖威爾的老藤葡萄釀酒。葡萄在11.5-12度Baume採摘,這意味著 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也在11.5到12度左右,酸度在6.5-7克/升。

舒伯特特意將該酒珍藏5年之後才裝瓶,然而,從奔富位於悉尼總部的品鑒室的反饋信息來看,市場效果並不佳,盡管人們對其的期盼與日倍增。舒伯特說:「結果是災難性的。原因很簡單,沒人喜歡葛蘭許。這簡直難以置信,我也第一開始懷疑我的能力,並發誓一定要證明給那麼不喜歡我的酒的人看,他們是錯誤的。後來在阿得萊德山區和瑪吉爾又舉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多次品鑒會,不過反應也不比悉尼的好到哪裡去。最終,在1957年份酒釀造之前,我收到了一份來自總部的關於停止釀造該酒的書面決定。」信件由時任經理格雷斯•朗哈斯特(Grace Longhurst)所寫,直指舒伯特故意釀造出了如此多的賣不出去的葡萄酒。更糟糕的是,他回憶說:「這樣的批評也直接影響了整個公司的形象,這似乎一切都完了。」

然而,舒伯特卻無意停下他前進的腳步。幸運的是,他還得到了另一位冒險家傑夫雷特•奔富(Jeffret Penfold)的支持。只不過,葛蘭許的產量更少而已,而且還是在瞞著悉尼總部的人釀造的,這正如法國人在戰爭期間將他們的偉大葡萄酒藏好以避開德國人的掃盪一般。直至去世,舒伯特還在公開抱怨,整整三個年份他都沒有買到新的美國橡木桶。他還私下裡開玩笑說,他還瞞著總部人員走私了一些新橡木桶。

最終,在舒伯特的堅持下,葛蘭許終於在60年代證明了作為頂級澳大利亞葡萄酒的強大窖藏潛質,並以其獨特風格成為市場上的新標桿。

E. 雪利酒是不是西班牙的特色葡萄酒


雪利酒「雪莉酒」是由西班牙語Jerez的音譯化而來,在西班牙,它的名字應該是「赫雷斯」酒。而和很多的歐洲名酒的得名規律一樣,它也以產地得名。
雪莉酒:主要的類型
正如我們今天所知,雪莉酒作為一種加強酒在各種橡木桶中熟成,這種陳釀體系被稱為索萊拉(Solera),誕生與18世紀晚期。
菲諾(Fino):採用白葡萄品種Palomino釀成,在發酵過程中葡萄酒達到15%以後迅速加入酒精,在薄薄的一層酵母膜中進行陳釀,稱作開花,至少經過2年的陳釀。帶有刺激性的芳香,非常之干。
曼薩尼亞多(Manzanilla):以菲諾的形式釀成,但與廢奴有所不同的是必須產於Sanlucar de Barrameda。超市的空氣令雪利酒的開花更厚。靠近海洋地區為精緻的葡萄酒增添了一絲鹽味。
En Rama:也就是「生」的意思,直接從索萊拉系統最下面一層得到。因此葡萄酒顏色更濃,風味更加復雜。目前還沒有對En Rama的常規定義。
儲藏雪莉:菲諾和曼薩尼亞多可保存12-18個月。一些陳年菲諾可能還有更長時間的發展。打開之後,還可放入冰箱中保存一個星期。
主要分類

雪莉酒有兩種不同的種類,分類方法以釀造過程中「開花」或「不開花」為分別。所謂的開花,就是指在釀酒過程中,有些酒的表面會浮上一層白膜。有白膜的稱為「開花」,這就是菲諾(Fino)雪莉,味道不是很甜,但輕快鮮美。是一種很好的飯前開胃酒。另外,「不開花」的就是沒有白膜的,稱作奧羅索(Oloroso),味道濃郁甜美。輕快、甜美、濃郁,而且酒精濃度較高(一般葡萄酒為17%~22%)。通常作為飯後酒。
如果細分則雪莉酒的種類很多,分別為干型、甜型和混合型

F. 海鮮大咖怎麼搭配葡萄酒

尋找葡萄酒與海鮮的最佳搭配第一類葡萄酒:香檳、普羅塞克(Prosecco)起泡酒、卡瓦(Cava)起泡酒不管是法國的香檳、義大利的普羅塞克還是西班牙的卡瓦等起泡酒,都是煎炸型食物的最佳伴侶。因此,對於煎炸型的魚和海鮮來說,起泡酒就是最好的配酒了。如果你真的不喜歡起泡酒,那麼可以用葡萄牙的綠酒(VinhoVerde)來代替。
第二類葡萄酒:白詩南(Chenin Blanc)、長相思(Sauvignon Blanc)、灰皮諾(PinotGrigio)這些白葡萄酒是白魚類菜餚的精英級配酒。對於簡單烹飪出來的清瘦型白魚,比如比目魚、大比目魚、白斑魚、鯛魚、生蛤蚌、牡蠣等,搭配朴質清新的干型白詩南和灰皮諾葡萄酒再好不過了。這兩種葡萄酒可以降低菜餚的油膩感,它們還可以搭配一些脂肪量較高的魚和海鮮,比如條紋鱸、鯰魚、龍蝦、蝦和貽貝等。如果你想要一些跟這類葡萄酒風格相近但又不落俗套的酒款,那麼可以選擇義大利的維蒙蒂諾(Vermentino)或者希臘的阿斯提可(Assyrtiko)葡萄酒
第三類葡萄酒:霞多麗(Chardonnay)、白富美(FumeBlanc)、維歐尼(Viognier)這些葡萄酒的酒體都比較飽滿,尤其是經過橡木桶陳釀的霞多麗葡萄酒,它非常適合搭配條紋鱸、螃蟹和生牡蠣,甚至也可以搭配龍蝦。需要注意的是,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更適合搭配口味濃郁的魚和海鮮。比如,她蟹湯(she-crab)屬於一種濃郁的肉湯,用霞多麗來搭配就非常美妙。一些比較油膩的魚,如藍魚和鱔魚,則最好搭配白富美、維歐尼和義大利的格里洛(Grillo)葡萄酒。
第四類葡萄酒:瑪珊(Marsanne)、瑚珊(Roussane)、雷司令(Riesling)、瓊瑤漿(Gewurztraminer)這些都是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而且它們都帶有一絲絲的甜味,最適合搭配亞洲的海鮮菜餚和辛辣味的海鮮。比如產自法國羅訥河谷(RhoneValley)的瑪珊、瑚珊葡萄酒最適合搭配亞洲風味的菜餚,而瓊瑤漿特別適合搭配越南菜。白葡萄酒+海鮮。
第五類葡萄酒:阿爾巴利諾(Albarino)、華帝露(Verdelho)這兩種葡萄酒主要產自西班牙和葡萄牙,它們具有一些非常特別的個性,可以完美搭配甲殼類海鮮如螃蟹、貽貝、扇貝、蛤蚌和龍蝦。
第六類葡萄酒:干型菲諾雪利酒(FinoSherry)對於簡單蒸、煮、煎、烤出來的蝦類菜餚,干型菲諾雪利酒是最完美的選擇。紅葡萄酒+海鮮
第七類葡萄酒:黑皮諾(PinotNoir)、佳美(Gamay)、桑嬌維塞(Sangiovese)、歌海娜(Grenache)這些都屬於酒體偏輕、口感偏淡的紅葡萄酒,非常適合搭配多肉、肥膩、口味重的魚如三文魚、金槍魚、青槍魚、箭魚、鯖魚、藍魚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紅葡萄酒來搭配辛辣口味的海鮮,不然喝起來會感覺到一種惹人不快的金屬味。
第八類葡萄酒:桃紅葡萄酒當魚或者海鮮是用比較濃重的醬料調制出來時,用桃紅葡萄酒搭配比用白葡萄酒要合適一些。桃紅葡萄酒還可以作為酒體飽滿的白葡萄酒的替代品。在夏天,用一瓶桃紅葡萄酒搭配煎箭魚或者金槍魚排再好不過了。桃紅葡萄酒也非常適合搭配用土豆做成的海鮮湯。

G. 雪莉酒「鎖喉」西班牙產相關資料。價錢大約多少一支

http://hi..com/grace_ww/blog/item/db9ef10e3eed55e436d122c2.html

雪莉酒的法定產區命名為雪莉酒(Jerez/Xerez/Sherry,即赫雷斯葡萄酒)和桑盧卡爾一德巴拉梅達陳年白葡萄酒(Manzanilla de Sanlucar de Barrameda),其葡萄種植區就座落在加的斯省(Provincia de Cadiz)的西端,集中在赫雷斯一德拉弗隆特拉(Jerez de la Frontera),聖瑪利亞港(PuertodcSantaMafia)和桑盧卡爾一德巴拉梅達(Sanlucar de Barrameda)三座城市四周,形成了一個包括沿海地區在內的三角形區域。瓜達爾基維爾河(Rio Guadalquivir)從桑盧卡爾一德巴拉梅達北邊流入大西洋。

獲准種植的葡萄品種

白葡萄:赫雷斯雪利葡萄(Palomino de Jerez);上等雪利葡萄(Palo mino Fino);佩德羅一希梅內斯(Pedro Ximenez);麝香葡萄(Moscatel)。

歷史

雪莉酒也許可以說是至今仍在生產的最古老的醇酒。腓尼基人早在公元前8世紀就開始在地中海地區從事小麥、橄欖和產自大西洋地區的葡萄酒的貿易活動,至今人們還會間或在海上發現一種密封的雙耳細頸小底瓶,而瓶中的液體很可能就是當時釀造的葡萄酒。公元2世紀,古羅馬人確實曾對這一地區出產的葡萄酒十分推崇,但人們認為雪莉酒的名稱(Jerez或Sherry)來源於赫雷斯市的阿拉伯語名稱雪莉斯(Scheris)。

雖然阿拉伯人在13世紀遭到驅逐,但這一名稱卻保留了下來,在莎士比亞時代,雪莉白葡萄酒(Sherry-Sack)被認為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土地

質量最好的土地位子上赫雷斯地區(jerez Superior),被稱作白土地(Albariza)。富含白堊的土壤在雨季吸收水分,在雨季結束後逐漸變干,形成一個乾燥的硬殼,向葡萄反射陽光,同時向葡萄樹的根莖提供水分。葡萄園的海拔介於略高於海平面的高度和大約45公尺之間。

氣候

當地的氣候完全屬手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溫和。降雨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葡萄

雪莉葡萄(Listan,亦稱作「上等雪莉葡萄」一Palomino Fino)是赫雷斯傳統的葡萄品種,佔葡萄種植面積的95%。其餘葡萄種植區栽種的品種主要是佩德羅一希梅內斯葡萄(Pedro Ximenez)和少量的麝香葡萄(Moscatel)。

葡萄酒概述

葡萄酒種類有高度酒(Vinos Generosos);菲諾雪莉(Fino);阿蒙蒂亞雪莉(Amontillado) :一種酒精度較高的榛子味白葡萄酒,因與蒙蒂亞酒相似,被稱作阿蒙蒂亞雪利;歐洛索雪莉(Oloroso);帕洛—科爾達多雪莉和拉亞雪莉(Palo Cortado y Roya) :前者是一種氣味與阿蒙蒂亞雪莉相似的赫雷斯歐洛羅索雪莉。後者也屬於赫雷斯歐洛羅索雪莉,但口感較為粗糙而未完全發酵的高度葡萄酒;曼薩尼亞雪莉(Manzanilla);烈性高度酒(Vino Generoso de Licor)

赫雷斯的命運、聲望和歷史與當地生產的高度葡萄酒(雪利酒)密切相連。赫雷斯葡萄酒主要分為兩大類:菲諾雷雪莉(Fino)和歐洛羅索雪莉(Oloroso)。在菲諾雪莉的表層生成了一層味道新鮮爽口的酵母薄膜,而歐洛羅索雪莉則沒有這種情況。貯存1年後,菲諾雪莉和歐洛羅索雪莉都將被順序存放在裝有酒底子的木桶中,借年份更長的酒提味·酒廠一方面將酒齡最長的葡萄酒投放市場,一方面將新酒存入酒桶,一出一進,周而往復。新酒在依次分階式混合法中不斷汲取酒齡更長的葡萄酒的口味與特點。

菲諾雪莉(Fino):一種形成了酵母薄膜的葡萄酒,產千赫雷斯或聖瑪利亞港。酒齡在5-9年之間。

曼薩尼亞雪莉酒(Manzanilla);一種產於氣候涼爽的沿海城市桑盧卡爾一德巴拉梅達的菲諾雪利。酒齡在5-9年之間。

歐洛羅索雪莉(Oloroso) :一種形成了酵母薄膜的葡萄酒,產於上述三個城市。酒齡在10-15年之間。

阿蒙蒂亞雪莉(Amontillado):陳化期較長的醇酒,酒齡在10-15年之間。

克林姆雪莉(Cream):用佩德羅一希梅內斯葡萄或麝香葡萄釀制的甜酒。酒齡在5-15年之間。

閱讀全文

與菲諾紅葡萄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維斯紅酒怎麼樣 瀏覽:743
白酒t20什麼意思 瀏覽:544
白酒可以對什麼喝 瀏覽:115
長城紅酒一瓶喝不完能放多久 瀏覽:405
法國紅酒臭嗎 瀏覽:961
楓塔妮紅葡萄酒價格 瀏覽:160
法國葡萄酒的關稅 瀏覽:514
鹿頭的紅酒什麼牌子 瀏覽:961
93年矛藝白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594
濃烈的雄黃酒 瀏覽:954
法國人熱愛紅酒 瀏覽:680
怎麼就知道紅酒好不好 瀏覽:344
五大連池原漿一號啤酒廠 瀏覽:646
一瓶葡萄酒10萬什麼牌子 瀏覽:117
南非白葡萄酒savage 瀏覽:42
一頓白酒多少箱 瀏覽:553
哈爾濱啤酒與青島啤酒多少度 瀏覽:25
雷歐庭紅葡萄酒 瀏覽:812
後海啤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9
紅酒忌諱什麼葯一起吃 瀏覽: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