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啤酒的玻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啤酒瓶是用石英砂做的。
製作流程大致為:設計確定並製造模具後,再專加上其他輔料屬一起在高溫下溶化成液態,然後注入模具,冷卻、切口、回火,就形成玻璃瓶。
因為啤酒里含有酒精等有機成份,這些有機物對人體有害,這些有機物會溶於塑料酒瓶中,從而對人體造成危害。所以就要求裝啤酒的瓶子由於啤酒的特殊性必須要耐壓而且能夠保鮮,所以啤酒瓶保鮮性能好,又耐壓,因此目前用的都是石英砂為原材的玻璃。
『貳』 盛酒的容器用什麼材質比較好
酒在不同的容器中貯存,變化不相同,從而影響著酒的風格。
白酒生產過程中的傳統貯(盛)酒容器,有酒壇、酒瓮、酒海、酒(木)箱、酒簍等。目前釀酒業使用的貯存容器,可以分為陶瓷容器、血料容器、金屬容器、水泥池四類。
1. 陶瓷容器
以陶壇、陶罐、陶瓮為最多,是用陶土燒制而成,一般形狀為圓形,大腹小口,外部塗釉或內外塗釉。是我國最古老的人工製作的貯酒和盛酒容器,使用的歷史最長、應用最廣泛。過去流通過程中用的幾乎都是小型的陶壇、陶罐,用來運輸和售賣散酒。
陶瓷容器的優點是可以保持酒質,空氣容易進入,從而促進酒的老熟,而且成本較低。酒在陶瓷容器中貯存越久,則溶出的金屬越多,酒的顏色越黃。所以,酒的顏色與貯存年限有關。在相同年限中,容器的材質和質量不同,著色度相差也很大。在陶瓷類容器中,不論是陶瓷容器還是鑲嵌瓷磚的水泥貯存池,鈣的溶出量最多,鎂的溶出量次之,再次是銅和鐵的溶出量。據研究,這些金屬離子溶於酒中,對酒的老熟起到重要作用。
陶瓮是我國釀酒業廣泛採用的一種傳統貯存容器,是長期生產實踐的理想選擇。至今,一些名優酒廠仍然使用陶瓮貯存原酒和成品酒,對陶瓮的質量精挑細選,十分注意。
2. 血料容器
中國傳統貯酒容器是用荊條或竹篾編制而成酒海、酒壇、酒簍等,用多層桑皮紙裱糊,塗血料製成。還有用木板製成的酒箱或水泥池內裱糊多層桑皮紙並塗以血料,作為貯酒容器。以上兩者統稱血料容器,它是中國傳統的貯酒容器,有悠久的歷史。
「血料」是用動物血(多用豬血)和石灰製成的一種具有可塑性的蛋白質膠質鹽,與酒精形成半滲透的薄膜,這種薄膜的特性是水能滲透而酒精不能滲透,對酒度30度以上的白酒有良好的防滲作用,30度以下的白酒因為水的所佔比例較大,容易滲透血料紙而引起損耗,貯存過久,還會將血料紙層泡軟而致使脫落。所以不宜用血料容器來貯存30度以下白酒。
血料容器的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成本較低,不易損壞。大型的酒簍(酒海)、酒箱每個裝酒可達5噸以上。據說血料容器貯酒會對酒質的保持起良好作用。用酒海裝酒,超過三年,雖酒度不變但酒色有變黃的趨向。
3. 木製容器
白酒釀造中一般不使用純木製容器,白蘭地、威士忌使用橡木桶貯存,可得到特殊效果。
4. 其他容器
隨著酒業生產的發展和現代材料的不斷出現,不少制酒者採用了金屬大型容器,來解決陶瓷、血料容器貯存量小的問題。
不銹鋼容器。不銹鋼穩定性極好,不易氧化耐腐蝕,目前酒廠大量使用不銹鋼容器來貯存白酒。
貯酒池(水泥池)。是現代生產酒業的一種大型貯酒容器。用鋼筋水泥結構,建築於地下、半地下或地上。
有的人認為將尚未成熟的酒裝瓶加蓋密封,也可以老熟。這是不對的。單靠瓶頸僅有的一點空氣,氧化反應不能充分進行,只有水分子與乙醇分子的締合能夠進行,這顯然是遠遠不能達到使酒老熟的目的的。
『叄』 啤酒是怎樣製成的做啤酒需要什麼原材料
我們都知道啤酒是聚會必不可少的東西,那麼啤酒是怎樣製作成的呢?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處理、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雖然啤酒是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對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適量飲用啤酒對心臟和高血壓患者亦有一定療效,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但是切不可酗酒,更不能酒後開車阿。
『肆』 釀造啤酒需要什麼材料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2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2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伍』 雪花啤酒易拉罐是什麼材質的謝謝各位了,,越詳細越好
易拉罐網路名片
易拉罐1959年,美國俄亥俄州帝頓市DRT公司的ERNIE.C.FRAZE(艾馬爾·克林安·弗雷茲)發明了易拉罐,即用罐蓋本身的材料經加工形成一個鉚釘,外套上一拉環再鉚緊,配以相適應的刻痕而成為一個完整的罐蓋。這一天才的發明使金屬容器經歷了150年漫長發展之後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為制罐和飲料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易拉罐發源於美國又盛行於美國。
1940年,歐美開始發售用不銹鋼罐裝的啤酒,同一時期鋁罐的出現也成為制罐技術的飛躍。1963 年,易拉罐在美國得以發明,它繼承了以往罐形的造型設計特點,在頂部設計了易拉環。這是一次開啟方式的革命,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和享受,因而很快得到普遍應用。到了1980年,歐美市場基本上全都採用了這種鋁罐作為啤酒和碳酸飲料的包裝形式。隨著設計和生產技術的進步,鋁罐趨向輕量化,從最初的60克降到了1970年的21~15克左右。市場需求狀況 北美供需趨向穩定 進入90年代後,北美易拉罐供求雙方市場不斷擴大,到90年代末供需趨向 穩定,增長幅度較緩。目前,北美地區的易拉罐生產線共有169條,生產線平均速度為1522罐/分,年總生產能力約1090億只,市場需求量約1070億只,預測到2004年罐生產線經過優勝劣汰之後數量有所下降約剩下157條,生產線速度將提升1630罐/分。古巴目前易拉罐年生產能力為3億只,年需 求量2.3億只。據行家預測,總體上北美供需市場增幅很小,已趨向穩定,但會在新罐形如700ml規格,及用於功能型飲料方面的250ml規格有所增長。美國近幾年的易拉罐需求量 單位:億只 年 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需求量 1010 982 991 1007 1020 1040 1070 歐洲供需兩旺 歐洲2000年飲料罐總需求量達到355億只,2001年上半年已達18 0億只,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主要原因是飲料市場需求增長6%,啤酒增長 5%,促進了飲料罐需求增長。 2000年德國增長幅度最快達到37億只,領先歐洲的領頭羊英國,英國的 增長量為3000萬只左右,西班牙和萄葡牙增長幅度為10%,增長總量為26 億只。西班牙飲料罐需求量已繼英、德之後增長最快的地區,去年總需求量達到5 2億只,有望繼續增長,米維薩是西班牙最大的一家制罐企業,1999年銷售額 達1.55億美元,近幾年來銷售額都是強勁上升趨勢,而1991年這家罐廠銷 售額僅為4500萬美元。由於罐商看好西班牙、萄葡牙的市場需求,美國後天冠 業集團正在西班牙建一條易拉罐生產線,採用馬口鐵材料生產330ml飲料罐, 年產7.5億只,預計2002年投產。 波蘭對金屬包裝容器需求量不斷上升,預計到2004年用於包裝的金屬材料 消費量將達到340萬噸,CANPAK罐業公司在波蘭已有3條生產線,年生產 能力超過18億只,還有配套的3條易拉蓋生產線生產202、206規格易開蓋 。目前正在建造二條生產500ml鋁質量拉罐生產線,初期生產能力為年產6億 只,之後計劃增長拉伸機把生產能力提高到8.5億只,若需求繼續增長將會再上 二條線。 澳大利亞由於紅牛功能飲料250ml裝流行,2000年易拉罐需求增長6 0%,總量為10億只。據行家預測今後一段時間歐洲易拉罐需求量將保持在4% ~5%的增長幅度。 南美生產過剩問題緩解 90年代中期南美地區易拉罐需求顯示出巨大潛力,促進罐業迅速發展,總生 產能力達到300億只,隨著罐生產能力的不斷擴大,到了90年代末期生產能力 已過剩30%。隨著需求量的不斷增長,目前生產能力過剩已縮至21.6%,到 2004年有望縮至10.5%左右。 巴西是南美最大飲料、啤酒消費市場,也是包裝容器需求增長最強勁的地區, 年消費鋁質易拉罐90億只,年消費鋁材12.5萬噸,其65%用於啤酒包裝, 其餘用於飲料,共有8家罐廠和3家易開蓋廠,預計今後需求量將以5%遞增。此 外,在鋼質包裝容器方面,年消費近70萬噸馬口鐵,人均消費約4kg,其中6 5%用於食品方麵包裝,6%用於罐蓋生產,其餘用於化工及其它方麵包裝。 墨西哥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僅次於巴西,年生產能力為70億只,很快將達到9 0億只。近幾年需求量都穩步上升。 墨西哥包裝容器需求情況 單位:億只 1997 1998 1999 鋁質 59 65 68 鋼質 33.6 36.3 40集團化生產占優勢 總部在英國的歷時恆(REXAM)是世界頭號飲料包裝容器製造商,年產量 超過400億只,2000年集團總銷售額與1999年相比上升17%,利潤上 升18%。而在罐包裝容器主面與1999年相比猛增95%,易拉罐品種方面利 潤大幅上升的原因是2000年7月收購了美國一家大型罐廠——國家制罐公司, 由這家罐廠獨家為澳大利亞紅牛功能飲品提供250ml罐,這種罐的成本比33 0ml低,而銷售價卻較高。該公司也在俄羅斯近郊建有工廠,在1999年和2 000年間銷售額增長50%左右。 僅管為了獲得歐盟對Rexam收購國家制罐公司的認可,對集團內的罐廠進 行改組,轉讓在英、德、法的一些罐廠,但仍然是世界興號飲料包裝容器製造商, 在歐洲罐市場佔有40%的市場份額。在全球共有144家工廠,年總銷售額中飲 料罐佔75%。 皇冠和波爾是世界上較大制罐集團,皇冠集團擁有223家工廠,分布50個 國家,在全球中每5個飲料罐就有一個來自皇冠,在北美、歐洲等地每3個食品罐 就有一個來自皇冠。 波爾在北美的年總生產能力約350億只,在美國擁有35%的鋁質二片罐市場份 額。庫爾茲是美國一家大型啤酒廠,年產45億只罐、蓋配套給該公司的啤酒包裝 ,為了降低罐包裝成本,庫爾茲裝制罐廠部分與波爾進行合資,使罐業走向專業化 。 這些集團化的製造商,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從技術進步、原輔材料采購,設 備更新換代等降低產品成本方面都有很強的優勢。金屬材料趨向鋁板材 製造易拉罐的材料有兩種:一是鋁材,二是馬口鐵。美國用於包裝容器的鋁金 屬材料消費1998年達到199.92萬噸,比1997年增長2.24%,成 為第二大消費市場,佔全年鋁消費量的21.6%。美國在易拉罐方面的材料始終 採用鋁板材,每年約有40%鋁板材用於易拉罐方面的生產。歐洲14%左右鋁金 屬材料用於飲料生產,由於鋁質金屬的較高回收再使用價值,出於對環境保護的考 慮,現在已開始大量轉向鋁材方面,1999年生產的易拉罐有63%採用鋁材, 比1998年增長2%。2000年比1999年增長9%,英國1999年為6 6%,2000年增長6%,芬蘭、瑞士、希臘、義大利、波蘭等罐市場開始傾向 採用100%的鋁材,德國為10%,法國、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各約30%。 由於鋼罐比鋁罐成本低約千分之七美元,在南美地區鋼罐主導飲料包裝市場, 但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以及對資源的循環使用方面考慮,包裝材料鋁質逐步替代 鋼質。巴西現在採用率為65%,今後兩年會增長10%。在噴霧罐方面,過去一 直是由鋼質主導地位,而從2000年開始已有許多產品轉向鋁材,增長率達到2 %~3%,隨著拉伸技術在生產噴霧罐方面的應用,鋁質類噴霧罐將逐步佔領市場 。鋁的回收 鋁在包裝業中強勁對手來自PET材料,PET材料可以通過注塑模具製成奇 異外觀,而鋁材就相對較難,但二種材料的價格上存在很大的差異,PET受石油 價格影響,而鋁可通過自己的回收循環使用,降低材料成本,且受到環境組織的重 視。 近年來歐美及一些易拉罐消費活躍地區,不斷提高鋁罐及鋁質包裝材料的回收 率,在回收方面開展較早的國家,已不再爭論廢鋁罐回收價值問題,而已變成日常 的工作,而開展較晚的國家正在十分努力去做。美國是這項目開展較早也是回收率 最高的國家。德、荷在歐洲起著領頭羊作用。墨西哥提倡100%回收率。 近幾年美國廢罐回收率 % 年 份 1997 1998 1999 2000 回收率 60 56 57.9 62.5 1999年美國廢鋁、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單位:萬噸 消費 回 收 回收率 鋁質包裝 232 134.2 57.9% 鋼質包裝 235 137.68 58.6% 環境學家認為鋁罐與其它包裝容器相比更具有環保性,就其容器而言,反復回 收減少環境污染;就其使用的材料而言,鋁材反復使用有效節約資源,保持地球環 境,而其它包裝容器如普遍盛行的塑料、PET材料而言,都源於石油,石油的不 斷開采,將會造成資源的枯竭。 1999年一些國家的廢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 % 國 家 美國 日本 德國 荷蘭 義大利 英國 澳大利亞 回收率 58.6 82.9 80 75 10 30 73 註:①歐洲鋼質包裝容器回收率總水平為47%。 ②日本1998年鋁罐回收率為74.4%,有79%再使用於鋁罐材的製造。 五 不斷進行技術改進和資產重組 為了保持易拉罐在飲料、啤酒包裝方面佔主導地位,罐業不斷進行技術改造, 降低成本和改進外觀已成主旋律。美國皇冠集團為更大幅度降低成本,已研究出被 稱為「超級蓋」的鋁質易開蓋。並推向市場。據稱這種產品與原來產品相比可節約 材料10%,目前這種產品年產能力18億只,正加快擴大生產計劃,以滿足需求 ,近期將實現年產70億只的生產能力。此外,該公司還開發使用環保型製冷材料 的自冷罐,首批推向市場3500萬只,這種自冷罐在拉環拉啟後不到三分鍾,就 可實現飲料溫度下降15℃。 在降低材料使用厚度方面,北美已從204規格罐口轉向202規格,使用的 鋁質材厚度降到0.259mm,鋼質材料為0.22mm。 對金屬彩印中油墨量的控制,採用密度法以消除不同觀察者對同一圖案顏色的 感覺和意會的差異,以及光線充足與否對顏色判斷影響,可以對顏色中油墨含量作 定量分析。對罐形外觀改進所實施的浮雕及異形狀工藝成本方面也得到有效控制。 摘取2001年世界金屬包裝容器桂冠的逼真人物圖案及動物圖案的易拉罐產品, 可以看出金屬彩印技術的成果及轉向。 國際較大型的一些罐業集團,以及易拉罐設備模具製造商近年來都在進行資產 重組,以更有效進行控製成本。國內易拉罐業仍在困境中 國內易拉罐業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雖然只有二十年的歷史,卻走過了 三次危機。第一次是1988年實行銀根緊縮的政策背景下,國內輿論界對易拉罐 生產和消費是否符合國情展開激烈論戰。當時易拉罐被視為高消費、崇洋風,同時 國家將原輔材進口關稅由20%提高到40%,生產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第二次危 機發生在1989年6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飲料市場一落千丈,易拉罐 業陷入困境。第三次是「匯率風波」。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國內易拉罐業迅 速發展,原來罐廠擴容,新建廠增加,從而達到年產100億只的生產能力,但由 於需求量始終未能有效突破,生產過剩導致了第四次危機。 近幾年,國內對易拉罐的需求量始終保持在60億~70億之間,因此國內罐 廠仍然未能擺脫困境。這一方面是國民的傳統消費習慣及消費水平的影響,玻璃瓶 仍主導著啤酒包裝。另一方面是易拉罐已不再被視為高消費品或成為時尚消費,但 又由於具有一定經濟水平的消費價位,而難於成為大眾消費從而替代玻璃瓶,像德 國近年來易拉罐已逐步取代啤酒玻璃瓶包裝。再者,目前由於罐業大多數處於困境 中,以及受相關行業影響,罐廠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進行大幅度技術改造,去降成 本,從而使總體價位降下來促進消費有難度。隨著市場競爭加激,優勝劣汰法則必 將在國內罐業中表現出來,國內罐業必將參照國外罐業發展的路子,進行技術改造 ,進行資產重組以求發展。據行家預測,到2005年中國用於包裝方面的鋁金屬 費量達到90萬噸,約占鋁金屬總消費量的14.3%。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環保方面的重視,國內易拉罐歷經第四次危機之 後將迎來燦爛的日子。 總之,易拉罐業的發展與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息息相關,經濟發展促進環保意識提高,促進對有效資源的循環使用,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陸』 啤酒的原材料是什麼做的
【啤酒生產】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製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
麥芽製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後熟。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篩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發芽:浸水後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於除去根芽,焙燥後的麥芽水分為3~5%。貯存:焙燥後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後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啤酒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後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准,盡量減少CO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於當地銷售。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採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鹼液2~5%,40~70℃)浸泡,然後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後,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罐裝:罐裝啤酒於1935年起始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戰後經一系列技術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國的瓶裝與罐裝之比已為52:46。罐體材料為鋁或銅。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後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後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逐漸減少。增添塗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採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啤酒生產新技術
主要有7種。濃醪發酵:1967年開始應用於生產。是採用高濃度麥汁進行發酵,然後再稀釋成規定濃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產設備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6°P左右。快速發酵:通過控制發酵條件,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產量。快速發酵法工藝控制條件為:在發酵過程某階段提高溫度;增加酵母接種量;進行攪拌。連續發酵:1906年已有啤酒連續發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業化的應用。主要應用國家有紐西蘭、英國等。由於菌種易變異和雜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風味等問題,使啤酒連續發酵工藝的推廣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產啤酒的研究:70年代開始研究,目的在於大幅度縮短發酵周期。實質上是為了克服菌種變異、雜菌污染問題,而且是更為快速的連續發酵工藝。已取得的成果為:前發酵由傳統法的5~10日縮短為1日,可連續穩定運行3個月。圓柱圓錐露天發酵罐:1966年起開始應用於生產。其主要優點為:可縮短發酵周期,節約投資,回收CO和酵母簡便,有利於實現自動控制。目前單罐容積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質一般為不銹鋼。純生啤酒的開發:隨著除菌過濾、無菌包裝技術的成功,自70年代開始開發了不經巴氏殺菌而能長期保存的純生啤酒。由於口味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有的國家純生啤酒已佔整個啤酒產量的50%。低醇、無醇啤酒的開發:為汽車司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一種清涼飲料。它的特點是酒精含量低。無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豐富,口味淡爽,有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柒』 啤酒用什麼做的
【啤酒生產】
啤酒生產大致可分為麥芽製造、啤酒釀造、啤酒灌裝3個主要過程 。
麥芽製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麥貯存:剛收獲的大麥有休眠期,發芽力低,要進行貯存後熟。大麥精選:用風力、篩機除去雜物,按麥粒大小篩分成一級、二級、三級。浸麥:在浸麥槽中用水浸泡2~3日,同時進行洗凈,除去浮麥,使大麥的水分(浸麥度)達到42~48%。發芽:浸水後的大麥在控溫通風條件下進行發芽,形成各種,使麥粒內容物質進行溶解。發芽適宜溫度為13~18℃,發芽周期為4~6日,根芽的伸長為粒長的1~1.5倍。長成的濕麥芽稱綠麥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終止綠麥芽的生長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長期貯存;使麥芽形成賦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質;易於除去根芽,焙燥後的麥芽水分為3~5%。貯存:焙燥後的麥芽,在除去麥根,精選,冷卻之後放入混凝土或金屬貯倉中貯存。
啤酒釀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發酵、貯酒後熟3個過程。
原料粉碎:將麥芽、大米分別由粉碎機粉碎至適於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將粉碎的麥芽和澱粉質輔料用溫水分別在糊化鍋、糖化鍋中混合,調節溫度。糖化鍋先維持在適於蛋白質分解作用的溫度(45~52℃)(蛋白休止)。將糊化鍋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兌入糖化鍋後,維持在適於糖化(β-澱粉和α-澱粉)作用的溫度(62~70℃)(糖化休止),以製造麥醪。麥醪溫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兩種。蛋白、糖化休止時間及溫度上升方法,根據啤酒的性質、使用的原料、設備等決定用過濾槽或過濾機濾出麥汁後,在煮沸鍋中煮沸,添加酒花,調整成適當的麥汁濃度後,進入迴旋沉澱槽中分離出熱凝固物,澄清的麥汁進入冷卻器中冷卻到5~8℃。發酵:冷卻後的麥汁添加酵母送入發酵池或圓柱錐底發酵罐中進行發酵,用蛇管或夾套冷卻並控制溫度。進行下面發酵時,最高溫度控制在8~13℃,發酵過程分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發酵5~10日。發酵成的啤酒稱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含量低,不宜飲用。後酵:為了使嫩啤酒後熟,將其送入貯酒罐中或繼續在圓柱錐底發酵罐中冷卻至0℃左右,調節罐內壓力,使CO溶入啤酒中。貯酒期需1~2月,在此期間殘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漸沉澱,啤酒逐漸澄清,CO在酒內飽和,口味醇和,適於飲用。過濾: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為商品,啤酒在-1℃下進行澄清過濾。對過濾的要求為:過濾能力大、質量好,酒和CO的損失少,不影響酒的風味。過濾方式有硅藻土過濾、紙板過濾、微孔薄膜過濾等。
啤酒灌裝
灌裝是啤酒生產的最後一道工序,對保持啤酒的質量,賦予啤酒的商品外觀形像有直接影響。灌裝後的啤酒應符合衛生標准,盡量減少CO損失和減少封入容器內的空氣含量。
桶裝:桶的材質為鋁或不銹鋼,容量為15、20、25、30、50l。其中30l為常用規格。桶裝啤酒一般是未經巴氏殺菌的鮮啤酒。鮮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長,適於當地銷售。
瓶裝:為了保持啤酒質量,減少紫外線的影響,一般採用棕色或深綠色的玻璃瓶。空瓶經浸瓶槽(鹼液2~5%,40~70℃)浸泡,然後通過洗瓶機洗凈,再經灌裝機灌入啤酒,壓蓋機壓上瓶蓋。經殺菌機巴氏殺菌後,檢查合格即可裝箱出廠。
罐裝:罐裝啤酒於1935年起始於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軍需而發展很快。戰後經一系列技術改造,需要量逐步上升。1966年,美國的瓶裝與罐裝之比已為52:46。罐體材料為鋁或銅。罐裝啤酒體輕,運輸攜帶和開啟飲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發展很快。
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裝:自1980年後投放市場,數量逐年增加。其優點為高度透明,重量輕,啟封後可再次密封,價格合理。主要缺點為保氣性差,在存放過程中,CO逐漸減少。增添塗層能改善保氣性,但貯存時間也不能太長。PET瓶不能預先抽空或巴氏殺菌,需採用特殊的灌裝程序,以避免攝入空氣和污染雜菌。
啤酒生產新技術
主要有7種。濃醪發酵:1967年開始應用於生產。是採用高濃度麥汁進行發酵,然後再稀釋成規定濃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它可在不增加或少增加生產設備的條件下提高產量。原麥汁濃度一般為16°P左右。快速發酵:通過控制發酵條件,在保持原有風味的基礎上,縮短發酵周期,提高設備利用率,增加產量。快速發酵法工藝控制條件為:在發酵過程某階段提高溫度;增加酵母接種量;進行攪拌。連續發酵:1906年已有啤酒連續發酵的方案,但直到1967年才得到工業化的應用。主要應用國家有紐西蘭、英國等。由於菌種易變異和雜菌的污染以及啤酒的風味等問題,使啤酒連續發酵工藝的推廣受到限制。固定化酵母生產啤酒的研究:70年代開始研究,目的在於大幅度縮短發酵周期。實質上是為了克服菌種變異、雜菌污染問題,而且是更為快速的連續發酵工藝。已取得的成果為:前發酵由傳統法的5~10日縮短為1日,可連續穩定運行3個月。圓柱圓錐露天發酵罐:1966年起開始應用於生產。其主要優點為:可縮短發酵周期,節約投資,回收CO和酵母簡便,有利於實現自動控制。目前單罐容積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質一般為不銹鋼。純生啤酒的開發:隨著除菌過濾、無菌包裝技術的成功,自70年代開始開發了不經巴氏殺菌而能長期保存的純生啤酒。由於口味好,很受消費者歡迎。目前有的國家純生啤酒已佔整個啤酒產量的50%。低醇、無醇啤酒的開發:為汽車司機、婦女、兒童和老年人飲用的一種清涼飲料。它的特點是酒精含量低。無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豐富,口味淡爽,有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
『捌』 自製啤酒需要什麼材料
自己製作啤酒你需要有製作啤酒的設備,啤酒設備有了就要准備做酒的原材料,酒花,酵母等。
相關的做酒工藝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再你購買啤酒設備的時候廠家都會告訴你或是啤酒設備裡面就包含了。
『玖』 鋁制啤酒桶能否用來盛白酒
鋁制啤酒桶不能用來盛白酒,白酒中的酸味物質容易腐蝕鋁皮材質,會使酒中溶入有害物質,現在沒有那個酒企還用鋁材質的容器盛裝白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