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5年中國酒類年總產量達多少噸
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5年1-6月生產白酒6237369.66千升,生內產葡萄酒490538.64千升,生產飲料酒32621815.04千升,啤酒行業累計產量2456.91萬千容升 下半年的數據估計要到16年1月份才能發布。
B. 全國啤酒銷量最高排名是怎樣的
排名第一的啤酒,它就是雪花啤酒,相信很多都並不陌生,有的人經常喜歡喝,因為這個回品牌的啤酒口答感要比其它品牌都要號,它的卻是看起來就喝它的名字一樣,泡沫比較白,所以才會受到這么多人的歡迎。
「雪花的快速發展沒有什麼獨到之處,我們不過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華潤雪花的高層這樣說到。
C. 中國幾個大啤酒企業的產銷量是多少
括弧內是2008年全年銷抄量,09年的數字各大企業暫時還沒發布,但排名大致相同: 第一、華潤雪花集團(610萬噸,僅雪花單品牌,不包括藍劍等地方品牌)第二、青島啤酒集團(538萬噸)第三、百威英博集團(490萬噸)第四、燕京啤酒集團(422萬噸)
D. 2005年中國各大啤酒集團的銷量各多少噸(如青啤,華潤)
目前全國現有內資啤酒集團近27家,其中"跨省作業"的就有11家之多。按產量劃分,青島、燕京、專華屬潤位居第一集團,三家年產量均在300萬噸以上。第二集團里的哈啤、重啤、珠江也在快速發展,三家的年生產能力達到了100萬噸以上。從各大啤酒集團的市場布局來看,燕京啤酒主要立足華北輻射江西、湖南等地。青島啤酒則在牢固占據山東市場的同時,將勢力擴張至湖北、江蘇、福建等15個省,而華潤的市場主要集中於東北、四川等地。在優勢市場布局上,三大品牌各自為營。
E. 誰知道北京啤酒年銷量多少噸
十萬多
F. 中國的啤酒這幾年的全國產量是多少啊,哪裡有統計的數據
呵呵!太多專業雜志和報紙上統計的非常詳細,基本到月,到廠的數據都有滴.
好象去內年全國總銷量是3700萬千升容.華潤/百威英博/青島/燕京四巨頭.
還有你要滴進出口數據,在每期啤酒科技上都有滴.這雜志好象每個啤酒廠都有訂.
G. 廣東省2019年啤酒銷量是多少萬噸
朋友廣東省2019年的啤酒銷量是20萬噸。
H. 請問全國白酒,紅酒、啤酒的年銷售量和金額,各種酒的市場份額是多少
白酒行業:2013年1-12月,全國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累計產量.20萬千升,同比增長7.0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1.5個百分點;累計完成銷售收入5018.01億元,同比增長1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804.87億元,同比下降1.9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0.44個百分點。
啤酒行業:全國規模以上啤酒企業2013年總產量為5061.54萬千升,同比增長4.59%,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提高1.53個百分點;累計完成銷售收入1814.08億元,同比增長9.27%;實現利潤125.81億元,同比增長21.48%。
葡萄酒行業:2013年1-12月葡萄酒累計產量117.83萬千升,同比下降14.59%,增速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1.49個百分點;完成銷售收入408.17億元,同比下降8.52%;累計實現利潤43.81億元,同比下降20.06%。全年進口瓶裝葡萄酒27.90萬千升,增速4.70%,增速與年初的38.27%相比回落超過33個百分點;進口散裝葡萄酒8.91萬千升,同比下降26.71%。
發酵酒精行業:1-12月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產量911.55萬千升,同比增長7.40%;完成銷售收入830.35億元,同比增長7.55%;實現利潤41.62億元,同比增長0.98%。
黃酒行業:全國規模以上黃酒企業87家,1-12月完成銷售收入153.91億元,同比增長12.23%;實現利潤17.12億元,同比增長16.34%。
其他酒行業:1-12月累計完成銷售收入228.68億元,同比增長15.46%;實現利潤28.87億元,同比增長13.76%。來源:糖酒快訊
I. 關於 中國白酒銷量/中國洋酒銷量/中國啤酒銷量
2008年中國白酒銷量突破千億元
http://www.chinaguaranty.net 2008-11-25 人氣:50 信息來源: 消費日報
近日,美國高盛集團以5200萬美元完成對口子窖業25%股權的收購,外資入主白酒業再下一城。隨著中國白酒國際化的推進,外資進入中國白酒行業的趨勢似乎不可逆轉。而在全球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高盛積極入主口子窖,證明了中國白酒行業存在著巨大的魅力。
據了解,目前我國白酒市場的年銷量已經突破千億元,且每年仍以12%的速度持續增長,其中,高端白酒的增長速度更是達到20%以上。但是因為文化和釀造工藝的差異,外資進入白酒行業的門檻較高,往往只能通過收購的方式進入。
從2005年開始,外資開始大舉進入我國白酒領域。2005年,世界五百強之一的「泰國酒王」——TCC出資5500萬元整體收購玉林泉酒業,拉開了外資進入中國白酒行業的序幕。
2006年底,全球最大的酒業集團——帝亞吉歐受讓水井坊第一大股東四川全興集團43%的股權,通過此後的股權轉讓,目前帝亞吉歐已獲得四川全興集團49%的股權。
2007年5月,隸屬法國路易威登集團的酩悅軒尼詩酒業公司與劍南春達成協議,以近1億元的價格控股後者旗下的文君酒廠;今年3月,劍南春再次出手,與瑞典V&S合作天成祥,後者獲得51%的股權。
軒尼詩和瑞典V&S這兩家外資寓意在於通過自身的運作,對白酒進行升級改造。而此次高盛入主口子窖則完全是出於財務投資。這是最保守的投資模式,也是需要大量資金支撐的口子窖最需要的投資模式。
然而,有了資本不一定就能打造出真正的白酒品牌。外資的注入也許會改變白酒格局,資本只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還不是決定因素。
此外,若洋酒企業與本土烈酒企業進行合作,由於彼此相去甚遠的經營理念和文化背景,雙方能否迅速融合也是一個需現實考慮的問題。
不過,人家外資不顧千山萬水、不念經營差異地來了,畢竟說明咱們的白酒是多麼地有吸引力。這一點,恐怕不必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