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己釀的老白酒灌在塑料桶里發酸了,有什麼方法脫酸
如果量不多的話不喝就算了,塑料裝東西都發酸了,最好是少喝吧,喝了怕對身體不好哦,吃完酒這個東西不容易壞,但是都已經發生了味道,自己要衡量自己的安全衛生生命問題。採納
『貳』 釀酒過程怎麼排酸
通過蒸餾排酸
釀酒基本原理和過程主要包括:酒精發酵、澱粉糖化、制曲、原料處理、蒸餾取酒、老熟陳釀、勾兌調味等。
1
(酒精發酵 酒精發酵是釀酒的主要階段,糖質原料如水果、糖蜜等,其本身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等成分,經酵母或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可直接轉變為酒精。 酒精發酵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生化過程,有一系列連續反應並隨之產生許多中間產物,其中大約有30多種化學反應,需要一系列酶的參加。酒精是發酵過程的主要產物。除酒精之外,被酵母菌等微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質及糖質原料中的固有成分如芳香化合物、有機酸、單寧、維生素、礦物質、鹽、酯類等往往決定了酒的品質和風格。酒精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的二氧化碳會增加發酵溫度,因此必須合理控制發酵的溫度,當發酵溫度高於30~34℃,酵母菌就會被殺死而停止發酵。除糖質原料本身含有的酵母之外,還可以使用人工培養的酵母發酵,因此酒的品質因使用酵母等微生物的不同而各具風味和特色。
2
澱粉糖化 糖質原料只需使用含酵母等微生物的發酵劑便可進行發酵;而含澱粉質的穀物原料等,由於酵母本身不含糖化酶,澱粉是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組成,所以採用含澱粉質的穀物釀酒時,還需將澱粉糊化,使之變為糊精、低聚糖和可發酵性糖的糖化劑。糖化劑中不僅含有能分解澱粉的酶類,而且含有一些能分解原料中脂肪、蛋白質、果膠等的其他酶類。曲和麥芽是釀酒常用的糖化劑,麥芽是大麥浸泡後發芽而成的製品,西方釀酒糖化劑慣用麥芽;曲是由谷類、麩皮等培養黴菌、乳酸菌等組成的製品。一些不是利用人工分離選育的微生物而自然培養的大麴和小曲等,往往具有糖化劑和發酵劑的雙重功能。將糖化和酒化這兩個步驟合並起來同時進行,稱之為復式發酵法。
3
制曲 酒麴亦稱酒母,多以含澱粉的谷類(大麥、小麥、麩皮)、豆類、薯類和含葡萄糖的果類為原料和培養基,經粉碎加水成塊或餅狀,在一定溫度下培育而成。酒麴中含有豐富的微生物和培養基成分,如黴菌、細菌、酵母菌、乳酸菌等,黴菌中有麴黴菌、根黴菌、毛黴菌等有益的菌種,「曲為酒之母,曲為酒之骨,曲為酒之魂」。曲是提供釀酒用各種酶的載體。中國是曲櫱的故鄉,遠在3000多年前,中國人不僅發明了曲櫱,而且運用曲櫱進行釀酒。釀酒質量的高低取決於制曲的工藝水平,歷史久遠的中國制曲工藝給世界釀酒業帶來了極其廣闊和深遠的影響。 中國制曲的工藝各具傳統和特色,即使在釀酒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傳統作坊式的制曲工藝仍保持著原先的本色,尤其是對於名酒,傳統的制曲工藝奠定了酒的卓越品質。
4
原料處理 無論是釀造酒,還是蒸餾酒,以及兩者的派生酒品,制酒用的主要原料均為糖質原料或澱粉質原料。為了充分利用原料,提高糖化能力和出酒率,並形成特有的酒品風格,釀酒的原料都必須經過一系列特定工藝的處理,主要包括原料的選擇配比及其狀態的改變等。環境因素的控制也是關鍵的環節。 糖質原料以水果為主,原料處理主要包括根據成酒的特點選擇品種、採摘分類、除去腐爛果品和雜質、破碎果實、榨汁去梗、澄清抗氧、殺菌等。 澱粉質原料以麥芽、米類、薯類、雜糧等為主,採用復式發酵法,先糖化、後發酵或糖化發酵同時進行。原料品種及發酵方式的不同,原料處理的過程和工藝也有差異性。中國廣泛使用酒麴釀酒,其原料處理的基本工藝和程序是精碾或粉碎,潤料(浸米),蒸煮(蒸飯),攤涼(淋水冷卻),翻料,入缸或入窖發酵等。
5
蒸餾取酒 所謂蒸餾取酒就是通過加熱,利用沸點的差異使酒精從原有的酒液中濃縮分離,冷卻後獲得高酒精含量酒品的工藝。在正常的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酒精的沸點是78.3℃,將酒液加熱至兩種溫度之間時,就會產生大量的含酒精的蒸汽,將這種蒸汽收人管道並進行冷凝,就會與原[FS:PAGE]來的科液分開,從而形成高酒精含量的酒品。在蒸餾的過程中,原汁酒液中的酒精被蒸餾出來予以收集,並控制酒精的濃度。原汁酒中的味素也將一起被蒸餾,從而使蒸餾的酒品中帶有獨特的芳香和口味。
6
酒的老熟和陳釀 酒是具有生命力的,糖化、發酵、蒸餾等一系列工藝的完成並不能說明釀酒全過程就已終結,新釀製成的酒品並沒有完全完成體現酒品風格的物質轉化,酒質粗劣淡寡,酒體欠缺豐滿,固以新酒必須經過特定環境的窖藏。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後,醇香和美的酒質才最終形成並得以深化。通常將這一新釀製成的酒品窖香貯存的過程稱為老熟和陳釀。
7
勾兌調味 勾兌調味工藝,是將不同種類、陳年和產地的原酒液半成品或選取不同檔次的原酒液半成品按照一定的比例,參照成品酒的酒質標准進行混合、調整和校對的工藝。勾兌調校能不斷獲得均衡協調、質量穩定、風格傳統地道的酒品。酒品的勾兌調味被視為釀酒的最高工藝,創造出釀酒活動中的一種精神境界。從工藝的角度來看,釀酒原料的種類、質量和配比存在著差異性,釀酒過程中包含著諸多工序,中間發生許多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轉化產生幾十種甚至幾百種有機成分,其中有些機理至今還未研究清楚,而勾兌師的工作便是富有技巧地將不同酒質的酒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混合調校,在確保酒品總體風格的前提下,以得到整體均勻一致的市場品種標准。
『叄』 米酒如何脫酸如何防止變酸
放幾顆紅棗幹下去。
『肆』 自釀葡萄酒有點酸,怎麼脫酸
首先可以先過濾殘渣,用以減緩發酵的速度,再通過熏蒸方式用高溫殺滅發酵菌
同時可在此過程中按自己的口味加點冰糖進行調甜。
在以盡量不攪動的原則下,將葡萄酒出鍋放涼,這時的葡萄酒酒體會更加醇厚。
『伍』 白酒廠壓排酸大能否用食用級碳酸氫鈉除酸
白酒廠壓排酸大能用食用級碳酸氫鈉除酸
用飽和碳酸氫鈉除HCl會產生氣體雜質CO2.
H2中的HCl用NaOH溶液除
Cl2中的HCl用飽和NaCl溶液除
H2S中的HCl用飽和NaHS溶液除
『陸』 發酵酒時怎麼控制ph值,高,低。了用什麼辦法解決
pH值的問題
由於酒石酸有很強的作用,它能使葡萄酒的pH值保持在3.0左右,此時它又能保持酒中微生物的穩定性。在利用組合酵母發酵的過程中,當酒液酒精濃度達到5-6%時,一種酵母會控制發酵——釀酒酵母。隨著發酵的進行,酒液中糖分減少,微生物的食物來源也減少。此時,乳酸菌開始轉化蘋果酸(將其轉化成乳酸),而醋酸桿菌又能將乙醇轉化成乙酸(醋)。不過醋酸桿菌需要氧氣才能活動,所以如果桶的密封性較好,就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在pH值達到3.8時,我們仍可以添加二氧化硫來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隨著pH值增加,二氧化硫的添加量也越多。添加的二氧化硫會附著在糖分或其它化合物上。剩餘的二氧化硫會成以自由的狀態存在,或叫做「無束縛二氧化硫」。當pH值為3.4時,葡萄酒中自由二氧化硫的濃度要高於35mg/L才能達到保護葡萄酒不受微生物破壞的目的。而pH值為3.8時,二氧化硫的濃度要達到90mg/L。而法律規定,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不能超過400毫克/升。雖然pH值高時葡萄酒更清澈,但這也不容易做到。我們需要考慮到,當pH值超過3.8這個臨界點時,我們就需要為葡萄酒加酸。
葡萄酒的感官
由於pH值會影響天然色素,所以它對紅葡萄酒的顏色有很大影響。如果從一開始就記錄葡萄酒顏色與pH值的關系,你很快就能從顏色上判斷葡萄酒的pH值。pH值高的葡萄酒會有比較暗淡的紅色,最後發展成為紫茄色。pH值低的葡萄酒會有明亮的粉紅色邊緣和充滿活力的紅色調。當然,葡萄品種也會產生影響,但通常情況下,當你透過杯子來觀察葡萄酒邊緣的顏色時,如果呈紫色,那麼酒pH值就很高。pH值高的酒通常被描述為「鬆散的」、「平淡的」,不過也很難肯定酸度高的酒就是好酒。例如當雷司令葡萄酒的糖/酸平衡時,雖然pH值很高,但嘗起來甜味更多一些。
低溫穩定
當葡萄酒的pH值高於3.65時,不適合使用低溫穩定法。低溫穩定的目的是讓酒石酸氫鉀以晶體的形態沉澱下來,這樣裝瓶後就不需再令做處理了。當pH值高於3.65時,這些晶體鹽就充當了酸的作用,所以當去掉這些沉澱是,酒的pH值也會升高。所以,當pH值低於3.65時,低溫穩定法會降低pH值。pH值低於3.65時,酒石酸氫鉀並不呈酸性,所以去掉後會導致酒的酸度提高。
因此我們就要討論這個問題:酒中到底需要添加多少酒石酸呢?總酸度在0.65%左右時,紅葡萄酒需要加多少酒石酸呢?酒石酸添加過多,葡萄酒就會太酸而且無謂。以下是一些建議:
1.用酒石酸增酸。為了讓葡萄酒的pH值達到3.8且不讓酒過酸,要避免使用低溫穩定法。在增酸時的一條常用法則是:每升葡萄酒中添加1克酒石酸時會使pH值降低0.1(當然這只是個指導性的原則,當添加計量較大時一定要先做試驗)。
2.用酒石酸增酸。為將pH值降到3.65一下,且知道葡萄酒會變酸,但隨後使用低溫穩定法。在這一方法中,低溫穩定法會讓pH值再下降0.1-0.2(視酒石酸氫鉀的含量而不同)。當pH值達到3.4-3.5的水平時,我們就可以用化學脫酸法去掉多餘的酒石酸。但化學脫酸法會丟失很多香氣物質,所以要用試驗確定使用添加劑的數量。
3.用pH值低的酒調配(調配前要做實驗,確保調配後的酒能讓人喜歡)。這算是前兩種方法的一個補充,調配是釀酒過程中的一門藝術。
4.使用陰離子交換器。不過,只有規模較大的酒廠才有離子交換器,因為它的成本太高了。
『柒』 用什麼方法使已經酸了的老白酒脫酸
脫酸,是化學用抄語,指採用加鹼中襲和的方法除去游離脂肪酸。
粗油中含有約0.5%以上的游離脂肪酸,米糠油中游離脂肪酸含量高達10%。游離脂肪酸影響油脂的穩定性和風味,可採用加鹼中和的方法除去游離脂肪酸,稱為脫酸、
脫酸就是脫除毛油中(或者肉類中)所含游離脂肪酸的工序,脫酸的方法有鹼煉、水蒸汽蒸餾、溶劑萃取等。
『捌』 燒酒為什麼要排酸
酸味物質也是白酒裡面很重要的一種成分,它和其他香味物質一起形成白酒里的芳內香,容但是如果超量,會造成白酒味道不協調。
一般糧醅酸度在1.5-2.5g/L,而大麴丟糟則在3g/L左右,但不超過3,5g/L。排酸就是控制白酒里的酸味物質比重。
『玖』 百香果酒如何脫酸而且不那麼甜
百香果酒
主料
百香果10-20個 冰糖250g
五十七度高粱酒1000ml
百香果酒的做法步驟
1. 將釀酒容器洗凈,不得留有生水。將百香果切半,用勺子挖果瓤放進容器里。
2. 將冰糖和米酒倒入容器內蓋好蓋子。
3. 等待兩個月,百香果酒就香氣四溢可以品嘗了。圖為過濾後的酒,濾出來的百香果還能再泡第二回。
4. 慢慢沉澱後的果酒…
5. 這是兌了雪碧的,很好喝。
小貼士
酒和糖的比例一般是的10:3。按這樣的做法還可以做芒果酒、葡萄酒、桑椹酒
百香果酒
材料
百香果兩個,九江雙蒸酒
做法
1.百香果兩個對半切開
2.連殼一起放在瓶子里,加入九江雙蒸浸過面
3.把殼取出,用干凈的勺子把果肉掏出繼續泡在酒里浸泡一個月
百香果酒
百香果8-10個
黃冰糖8兩
海天米醋3.5度的1瓶
壺與果洗凈晾乾,不能用水份.把百香果里的籽與果一起用湯匙小心挖出放入壺中,一層果一層冰糖,最後倒上米醋即可.輕敲壺底讓空氣向上排出.蓋緊壺蓋.
以後的每天,有空就搖搖壺,以便美味均勻.在壺上貼上標簽,註明製作日期.至少放三個月後可以喝了,每人每天不超過200ML,用開水或冷水沖開後飲用.飯後最佳 ,試試吧 祝你好運.
『拾』 高粱酒製作。配糟排酸不徹底會怎麼樣
會影響口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