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醬香白酒是怎麼做
醬香型白酒「987」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台鎮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於其生產周期長,資金佔用巨大,在茅台鎮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工藝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採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採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後的醅料)→上甑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後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後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酵,每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共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後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後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後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後進行盤勾。盤勾後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後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②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
1、碎沙,醬香型白酒原料為「沙」,指的是紅纓子糯高粱。
2、大麴粉碎,醬香型白酒採用高溫大麴產酒生香,由於高溫大麴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麴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
3、下沙,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4、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後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
5、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採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後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
6、攤涼,潑水後的生沙,經攤涼、散冷,並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拌勻。
7、堆集,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麴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
8、入窖發酵,堆集後的生沙酒醅經拌勻,並在翻拌時加入次品酒2.6%左右。然後入窖,待發酵窖加滿後,用木板輕輕壓平醅面,並撒上一薄層稻殼,最後用泥封窖4cm左右,發酵。
9、精心勾兌,貯存三年的原酒,先勾兌出小樣,後放大調合,再貯存一年,經理化檢測和品評合格後,才能包裝出廠。
(2)醬香白酒怎麼釀擴展閱讀: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准(GB/T 26760-2011)由國家標准委正式發,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行業推薦性標准。這是我國醬香型白酒首份國家標准。
醬香型白酒國家標准中明確規定,醬香型白酒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酵產生的呈香呈味呈色物質,需以高粱、小麥、水等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製成,並對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儲存等均有詳細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醬香型白酒
網路——白酒釀造技術
③ 醬香白酒是怎麼釀造的,是純糧食酒嗎
醬香型白酒一般是用糧食發酵,第二個特徵是一定要加曲,但是不是純糧食酒不好說,很多以次充好。
我倒是建議你可以嘗嘗谷養康零添加純糧酒,
在京東上就有,真正的健康無添加,質量有保證,喝了還不上頭,非常好。
④ 醬香白酒怎麼做
醬香型白酒「987」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台鎮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於其生產周期長,資金佔用巨大,在茅台鎮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工藝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採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採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後的醅料)→上甑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後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後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酵,每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共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後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後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後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後進行盤勾。盤勾後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後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於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
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它在釀制過程中從不加半點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從不加一滴水,都是以酒勾酒。
----網路
⑤ 國台酒業的醬香型白酒是咋釀造出來的
國台酒業的醬酒可是歷經了春夏秋冬四季輪回,以一年為一個生產周期,兩次投料,九版次蒸煮,八權次發酵,七次取酒,凡30道工序,165個環節方能釀成,我們稱之為12987工藝。別問我咋知道的,我可是醬香型白酒忠實的消費者,自然了解咯!
⑥ 醬香型的酒是怎麼釀造出來的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麴→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翻拌→堆積→入窖→發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⑦ 醬香型白酒是如何釀制而成的呢
醬香型白酒因有一種類似豆類發酵時的醬香味而故名。因源於茅台酒工回藝,故又稱茅香答型。這種酒,優雅細膩,酒體醇厚,豐富,回味悠長。當然,醬香不等於醬油的香味,從成分上分析,醬香酒的各種芳香物質含量都較高,而且種類多,香味豐富,是多種香味的復合體。這種香味又分前香和後香。所謂前香,主要是由低沸點的醇、酯、醛類組成,起呈香作用,所謂後香,是由高沸點的酸性物質組成,對呈味起主要作用,是空杯留香的構成物質。茅台酒是這類香型的楷模。根據國內研究資料和儀器分析測定,它的香氣中含有100多種微量化學成分。啟瓶時,首先聞到幽雅而細膩的芬芳,這就是前香;繼而細聞,又聞到醬香,且夾帶著烘炒的甜香,飲後空杯仍有一股香蘭素和玫瑰花的幽雅芳香,而且5--7天不會消失,美譽為空杯香,這就是後香。前香後香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卓然而絕。
⑧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流程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麴→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翻拌→堆積→入窖→發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⑨ 自己怎麼釀醬香酒
醬香酒的發明歷程
說到醬香酒的發明,最早可追溯到清代的賴嘉榮,賴嘉榮祖籍福建,清道光年間,其祖父 以清軍統帶職務,受朝廷調遣,前往貴州仁懷地區駐防戡亂,公元1826年,解甲歸田,在地理環境獨特的茅台村創辦"茅台燒春"酒坊。
公元1862年,醬香(俗稱茅香)始祖賴嘉榮出生,其祖父得孫甚喜,把酒慶賀,酒興所致,豪氣干雲,收購貴州商人周秉衡的"衡昌燒坊"酒廠以記此事。賴嘉榮傳承祖業後,致力於烤酒技術和復雜的勾兌工藝的研究,成績斐然。
公元1902年,賴嘉榮突破了歷史上酒類釀造的傳統工藝,獨創"回沙"工藝和復雜的釀酒技術,研究出風格最完美的醬香大麴酒(俗稱"茅酒"),其酒質晶亮透明,微有黃色,醬香突出,令人陶醉,口味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開拓了白酒史上空前的神話,成為一代茅酒巨匠,從此引發了茅台鎮的醬海風雲,後人稱之為"醬香始祖"、"賴茅鼻祖"。茅台鎮"醬香型"酒也由此得名而名揚天下。歷經民國、解放直到現代的不斷發展,醬香酒已形成中國獨立一派的醬香酒文化。醬香酒的四個等級
醬香酒按其12987生產工藝,一年周期,兩次投料,9次蒸煮,8次發酵,7次取酒,存放3年,再做老酒勾調,到出廠時,前後經歷5年時間,是目前我國白酒中,生產周期最長的酒類。
醬香酒分為四級,分別是坤沙、碎沙、翻沙、串香四級,品質由高到低,著名的飛天茅台就是砷沙工藝的醬香大麴酒。醬香酒的市場現狀
現在說到醬香酒,必說茅台,茅台一騎絕塵,遙遙領先眾企,2017年以600億產值占據市場較大份額。茅台鎮上大多數酒廠都會給茅台酒廠做生產配套,為茅台廠提供大量的生產用基酒。
醬香酒的健康性,近年來受到市場的認可,茅台酒成為最具代表性的品牌,其它酒廠的生產份額相對較小,對市場產生的品牌影響較弱,也導致醬香酒市場發展,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
醬香酒的開發建議
1、生產
由於醬香酒的生產受制於原產地限制因素,因此,生產上醬香酒需要在茅台鎮完成,可以通過在茅台鎮上尋求規模較大、工藝嚴謹的酒廠做生產合作。2、品牌
更重要的是品牌規劃,畢竟現在的高端市場是茅台酒的天下,因此,應遵循建立品牌,先低後高的市場規律,而不是橫空出世,硬抗茅台的強大影響力。
3、定位
可以定位年青客群,而不是與茅台等一眾大佬爭奪傳統市場,醬香酒應該走下神壇,貼近社會大眾,而不是高高在上,應走出一條低價位、大數量、廣渠道的新路。這種錯位競爭定位對剛剛起步的品牌,尤其重要。
4、市場
制訂市場發展計劃,可以集中資源做區域市場,形成市場示範效應後,再推而廣之。在賣點上,強調歷史只是常規思路,社會大眾已經審美疲勞了,更重要的是抓住年青一代,也可以借鑒江小白的另類市場發展路徑,畢竟醬香酒的優秀酒質是可以征服年青一代。
⑩ 醬香型白酒是如何釀造的
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台鎮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於其生產周期長,資金佔用巨大,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工藝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採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採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後的醅料)→上甑(zèng)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pēi)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後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後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酵,每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共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後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後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後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後進行盤勾。盤勾後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後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於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型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
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在釀制過程中不加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不加水,都是以酒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