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釀制客家娘酒
先把糯米像蒸飯一樣把它蒸熟—等待冷卻—將冷卻的糯米飯放入水缸中,往水缸加適量版白酒後密權封(客家人一般用廢棄的棉被密封水缸)—等待發酵(1個月左右)—取出發酵的酒水,放到桶般大小的酒缸中,然後把酒缸擺好(一般是擺在田裡),四周圍灑上谷殼,點燃,待酒煮沸後往酒中加入紅曲調色增香—客家娘酒製作即完成,最後把酒密封保存,供日後飲用。大概就是這樣,一般不同人製作的娘酒口味都不一樣,不過都大同小異,甜甜的微香的味道
⑵ 怎樣在家自己做白酒
准備材料:酒糟:適量、木桶:一個、大碗:一個、鋁鍋:一口、毛巾:適量回、水:適量。答
1、首先准備一個干凈無水的木桶,然後倒入適量的酒糟壓平。
⑶ 白酒娘如何製作
酒釀就是醪糟也叫甜米酒,原來是四川小吃,用蒸熟的米飯,加入酒葯,就是專一種釀酒的酵母,經過發酵屬,一部分澱粉醣化,產生一些酒精,然後加水煮開,殺死酵母。喝時可以加雞蛋等。味道甜而有酒味,喝多了對於酒量小的人也可以喝醉。
製作方法:
1、糯米洗凈後,以清水浸泡隔夜,撈起瀝乾。
2、將酒麴壓碎成粉末狀。
3、將糯米鋪於蒸籠布上,以大火蒸30分鍾成糯米飯。所有粽子為佳,蓋上鍋蓋,以大火煮沸10分鍾後,改為小火,繼續煮1.5小時即可。
4、取糯米飯冷卻至溫熱程度(約38℃),將米麴粉拌入攪拌均勻。
5、將糯米飯裝入罐內,平鋪於罐中不要壓緊,並於米飯中央留中空,以便出酒。
6、蓋緊罐蓋,以舊棉被密裹保溫,1-2天後取出即可食用,若不立即食用,應放入冰箱中。
作用:
可做各類酒釀小吃,代表小吃:酒釀圓子
也有豐胸的作用,代表:酒釀蛋
⑷ 正宗煨熟客家糯米酒娘醪糟月子酒怎麼做
月子米酒的材料:
精裝糯米10斤,陶制壇子一個,酒麴適量,大桶一個,高度白酒2斤,一次性手套.
1、購回陶制壇子後,用清水浸泡2天,之後倒出水曬干壇子;
2、糙糯米倒到大桶中,加入清水浸泡一晚備用。
月子米酒的做法:
1、將浸泡好的糙糯米瀝干水倒入高壓鍋或電飯鍋中煮熟(因為米已提前浸泡加水的時候只要能沒過米就可以,否則煮出的米飯會很爛);
2、將煮好的糯米飯倒入大的簸箕中攤開,可在旁邊放一個電風扇吹風,以利於米飯快速冷卻下來;
3、將酒麴用手在碗中壓成粉未狀,待米飯徹底冷卻後撒在米飯上面,雙手穿上一次性手套將米飯充分拌均勻
4、將與酒麴充分拌均勻的米飯放入壇子中,壓實後在中間開一個井口,以方便24小時後觀察出酒情況,之後在壇口蓋上一塊干凈的毛巾,將壇子在放一張毛毯中包裹起來;
5、以現在的氣溫一般24小時後會出酒水,屆時可以打開毛巾用耳朵在壇口聽裡面的聲音,一般會有發酵時的「吱吱」聲響;
6、確認出酒後,仍要蓋上毛巾靜置2天,後倒入高度白酒浸泡(作用是可以讓米酒保持長期不壞,越存越香).
7、最後一步,便是讓酒壇子密封保存,如果需要用到酒釀時,一定要用干凈無水無油的勺子將酒釀取出,之後繼續密封,一般保存2-3年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⑸ 白酒娘怎麼吃有營養
酒釀就是醪來糟也叫甜米酒自,用蒸熟的米飯,加入酒葯,就是一種釀酒的酵母,經過發酵,一部分澱粉醣化,產生一些酒精,然後加水煮開,殺死酵母。喝時可以加雞蛋等。味道甜而有酒味,喝多了對於酒量小的人也可以喝醉。
製作方法:
1、糯米洗凈後,以清水浸泡隔夜,撈起瀝乾。
2、將酒麴壓碎成粉末狀。
3、將糯米鋪於蒸籠布上,以大火蒸30分鍾成糯米飯。所有粽子為佳,蓋上鍋蓋,以大火煮沸10分鍾後,改為小火,繼續煮1.5小時即可。
4、取糯米飯冷卻至溫熱程度(約38℃),將米麴粉拌入攪拌均勻。
5、將糯米飯裝入罐內,平鋪於罐中不要壓緊,並於米飯中央留中空,以便出酒。
6、蓋緊罐蓋,以舊棉被密裹保溫,1-2天後取出即可食用,若不立即食用,應放入冰箱中。
⑹ 我想知道酒麴是怎麼做成的酒又是怎麼娘成的
一、殷商時代——散曲
在殷商時代,人們已經能成熟地、大規模地制曲和用曲釀酒了。這從殷墟發現的釀酒遺址中用大缸釀酒的情況和出土的商代青銅器中酒器之多,可以得到說明。但那時的酒麴,也就是曲櫱,是鬆散的發霉發芽的穀粒,所以叫散曲。它含有有用的微生物不很純,糖化和酒化力也不很強,所以釀酒時的酒麴的用量很大。
不是隨便什麼東西爛了都能叫酒的。釀酒有兩個重要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一是澱粉糖化,二是酒精發酵。這兩個過程必須由糖化菌,酵母菌來進行。微生物多了去了,能出酒的不多,培養出來更不容易我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武丁時期就已掌握了微生物「黴菌」生物繁殖的規律,已能使用麥芽、谷芽製成櫱,作為糖化發酵劑釀醴,使用穀物發霉製成曲,把糖化和酒精發酵結合起來,作為糖化發酵劑釀酒了。《尚書》就有「若作酒醴,爾惟曲櫱」的記載。可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以制曲培養微生物釀酒的國家。
二、周代——麥曲
到了周代,由於酒麴的發展,曲櫱這個名稱的含義也有了變化。曲,專指酒麴,種類也增加了,例如《左傳》中記有「麥曲」的名稱,在「曲」前加麥字限制,可見已不止一種曲。因為谷芽中含有糖化酵素即糖化酶,所以人們用它來制飴糖。當時制的散曲中,一種叫黃麴黴的黴菌已佔了優勢。黃麴黴有較強的糖化力,用它釀酒,用曲量較之過去有所減少。有趣的是由於黃麴黴呈現美麗的黃色,周代王室也許認為這種顏色很美,所以用黃色制定了一種禮服,就叫「曲衣」。黃色後來成了歷代帝王家的代表色。
三、兩漢時期——餅曲
兩漢時期,曲的種類更多了,例如有大麥制的,有小麥制的;有曲表面長有黴菌的,有表面沒有長黴菌的。特別是當時除了散曲外,還出現了製成塊狀的曲,叫餅曲,而且不止一種。
從鬆散的曲到成塊的曲,不只是形式的變化。因為餅曲外面和內部接觸空氣面不一樣,外面有利於麴黴的增長,內部則有利於根霉和酵母的繁殖。根黴菌有很強的糖化力,也有酒精發酵力,它能在發酵中,不斷繁殖,不斷地把澱粉分解成葡萄糖,使酵母菌好再將葡萄糖變為酒精。
東漢時代,有種叫「九醞酒法」的釀酒法,用曲量僅及原料的百分之五,這表明當時的曲已是根霉為主,且曲的作用也從糖化發酵劑變成了所需要的微生物繁殖的菌種。從散曲到餅曲,是酒麴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四、晉代——小曲
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從晉代第一次在文獻中出現以來,名稱繁多,宋代 <<北山酒經>>中共有四例。其製法大同小異:採用糯米或粳米為原料, 先浸泡蓼葉或蛇麻花,或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團。
小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根霉,據有關科技工作者分離鑒定,在分離到的828株毛霉科的黴菌中,其中根霉佔643株。根霉不僅具有糖化作用,還具有酒化酶, 故具有酒化作用。小曲中還有許多其它微生物,現代工業微生物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菌種,繼續為人類做出貢獻。
五、宋代——紅曲
紅曲,是紅麴黴寄生在粳米上而成的曲。紅麴黴雖然耐酸、耐較濃的酒精、耐缺氧,但生長的慢,只有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繁殖,所以成為我國南方福建、廣東、台灣一帶釀酒的重要酒麴。宋代我國已以能較普遍地製作紅曲了。
紅曲製作工藝難度較高,稍有不慎紅麴黴就很容易被繁殖迅速的其它菌所壓倒。無怪明代李時珍贊美說:「此乃窺造化之巧者也。」
五、元代——大麴
元代以來,蒸餾燒酒開始普及,很大一部分麥曲用於燒酒的釀造。 因而傳統的麥曲中分化出一種大麴,雖然在原料上與黃酒用曲基本相同,但在製法上有一定的特點。到了近現代,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便成為兩種不同類型的酒麴。明清時期,河南,淮安一帶成了我國大麴的主要生產基地。
大麴是從麥曲中分化出來的,故在古代酒的文獻資料中大麴的概念並不明確。一般指曲的形體較大的麥曲。這里所說的大麴,是指專門用於蒸餾酒釀造所用的麥曲。大麴與黃酒所用的麥曲的主要區別在於制曲原料,曲型和培養溫度這三個方面。
六、現今——麩曲
白酒釀造中麩曲的使用是中國釀酒業的一次重大改革。自從1955 年確立了以麩曲,酒母為核心的《煙台釀酒操作法》以來,這一方法得到了大力的推廣, 現在已成為我國白酒生產的主要操作方法之一。其主要優點是麩曲的糖化發酵力強,釀酒原料的利用率比傳統酒麴提高10%-20%左右;麩曲的生產周期短, 而且便於實現機械化生產。液態法白酒也是在麩曲法的基礎上形成的。但是麩曲法生產的白酒香氣香味等方面較為欠缺。不少廠家則採用多種微生物發酵(如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等)加以彌補。
現代酒母雖然從本質上來說與古代的酒母是相同的, 但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現代酒母是純種培養的酵母菌,而古代的酒母(如<<北山酒經>>中所提到的)實際上是用於作種子的酒醅。
⑺ 怎樣在家裡製做米酒的酒娘
醪糟
材料:圓糯米,酒麴
做法:
1,將圓糯米洗凈用水泡一會兒,然後用鍋蒸熟。需要注意的是,鍋一定要洗凈,不能粘上一點油星,否則會讓煮好的米壞掉。
2,米煮好後放涼,將其打松,然後攔入磨碎的酒麴餅。
3,在攔好的米飯中間挖個洞,你會看見有點水流出來,在米飯上面再撒些酒麴,灑少許涼水在酒麴上。
4,用棉被將其包上放在陰涼處等其發酵。如果是夏天,大約需要3日左右,你就會看見米內有水出來,這水就是米酒。
5,等到有2/3的米粒飄到上面來後,醪糟就做好了。
6,然後可以把它密封好,放在冰箱里,隨用隨取,可保質2個月。
醪糟食用方法參考:
1、直接食用:開瓶後用勺取出直接食用,細膩潤滑、醇香甜蜜。
2、作醪糟飲料:
A、熱飲:取適量醪糟,加適量開水,白糖攪拌後冷卻即可飲用。
B、冷飲:將熱飲放入冰箱冷凍後取出即成冷飲。
C、果汁醪糟:在上述飲料中加入檸檬汁、橙汁、草霉汁等果汁製成風味別致的果汁醪糟。
3、醪糟湯圓:選將適量水煮沸後加入湯圓,待湯圓浮出水面即加入適量醪糟、白糖,煮沸3-5分鍾即可食用,可做早點、宵夜。
4、醪糟雞蛋:先將適量水和雞蛋(去殼)煮沸,加入適量醪糟和白糖,再煮3-5分鍾即可食用。
5、作調料:
A、作泡菜、醬腌菜配料,可調整風味。
B、做火鍋調料,可增加醇香和回甜味。
C、拌入蒸菜、燒菜、可調香調味,去腥除膻。
D、根據你的創意和需要,還可作其他調料,豐富你的生活。
⑻ 怎樣製作客家娘酒
客家釀酒是一種糯米釀造的甜酒,酒精度比較低,估計也就是15度左右,在客家地區的家庭十有七八都會自己釀造。
本人采訪釀酒大師王民玉:客家娘酒製作最好在冬至以前完成,因為天氣好,釀的酒更好。
梅州客家娘酒的製作步驟?
(1)選料:黃酒選取糯米為原料,晚季稻更好,用圖片上這種粗糙糯米。
(2)浸泡:把糯米浸泡半天左右,夏天二小時即可;
(3)蒸米:入米進鍋蒸,又稱蒸酒,蒸米環節很重要,先用大火加熱,沸後再用文火,將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如果米粒焦糊,黃酒將有殘味,制酒失敗);註:自己食用現在高壓鍋即可,比米飯干一點,顆粒狀。
(4)冷卻:將蒸熟的米飯起鍋攤開晾涼;
(5)加入酒餅粉未(起發酵作用):在糯米內拌入酒餅粉未,將拌好酒丙粉未的糯米放入陶器壇中壓實,面上再撒上一層酒餅粉末,封好口發酵,大約24小時後,壇內溫度自然上升,看到有酒娘流出,再添加高度白酒(10斤糯米4斤白酒比例)冬天則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壇子保溫。封好口放置自然發酵2年以上,才可取酒,這樣保存酒質會更好。)
(6)取酒:壓榨酒糟,分離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壇中,用碗蓋住,再用另一個碗反扣,以防雜物落入。
(7)炙烤:在壇子四周圍上谷糠或者稻草,陰火炙烤一天,把酒煮沸,既滅菌又讓酒的口感更醇香。
(8)封壇飲用:自然冷卻,放置一周後,淘汰沉澱物,封好酒壇放置,待隨時飲用。
以上就是製作客家娘酒的過程。
⑼ 酒釀怎麼做的
有專門做酒釀的發酵粉,可以在超市中購買到米飯,蒸熟晾涼後拌入發酵粉,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發酵就可以
⑽ 酒娘酒做法
酒娘酒做法
1、糯米洗凈後,加入漫過糯米半厘米的清水煮熟,煮熟後的糯米飯打散冷內卻到不燙容手的溫度。
2、取酒餅丸小半顆磨碎,加入少量溫開水溶解,然後將酒餅水拌入糯米飯中。
3、拌好的糯米飯放入無水、無油、密封性好的容器里,稍稍按緊實,在糯米飯表面再撒上酒餅粉。
4、容器密封,放在溫暖的地方(一般是26度),冬天室溫達不到這個溫度的話,可以用一床被子捂著。
5、3-5天後,糯米飯發酵軟綿、出水並發出酒香味,嘗一下,是酸甜可口的味道,就算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