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白酒有什麼營養成分
白酒中除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外,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有的僅是水和乙醇。
此外,在釀制白酒的過程中,還會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包括雜醇油、甲醇、醛、鉛和氰化物,對人體健康有害。
白酒性溫,味甘苦辛,具有散寒氣、助葯力、活血通脈、增進食慾、消除疲勞、禦寒提神之功效。適量飲酒能夠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症的發生概率。飲用少量白酒特別是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
(1)白酒漫什麼擴展閱讀:
適量喝酒有助於身體健康,但專家認為,人們對「適量」很難把握。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適量飲用標準是:男性每天攝入酒精的量不宜超過20克,女性不宜超過10 克。研究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就越容易吸收酒精,對酒精所產生的作用也更加敏感,飲酒量也應該隨之減少。
對很多人來說,少量的酒精可以使人更加長壽,還可以降低人們患心臟病的可能性。特別是那些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患病概率高的人,最有可能從適量飲酒(每日一到兩口)中獲益。
但酒精對肝臟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大量並長期飲酒者中80%以上發展成為程度不等的脂肪肝,10%-35%發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最終發展為肝硬化。我國酒精性肝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酒精性肝病包括輕度酒精性肝損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
喝酒切忌「暴飲」。這樣的集中飲酒(對女性來說一次超過三口,對男性來說一次超過四口)不會給健康帶來任何好處,只會顯著地提高人們過早死亡的概率。一次性喝酒過多,會引起心律不齊,從而導致血液凝塊,這是心臟病的導火索。而且,如果每天喝酒超過兩口會使血壓升高,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可能。
⑵ 白酒知識
中國白酒的特點、名稱和起源
中國白酒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餾酒之一(其餘五種是白蘭地、威士忌、郎姆酒、伏特加和金酒)。中國白酒在工藝上比世界各國的蒸餾酒都復雜得多,原料各種各樣,酒的特點也各有風格,酒名也五花八門。
中國白酒在飲料酒中,獨具風格,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白酒相比,我國白酒具有特殊的不可比擬的風味。酒色潔白晶瑩、無色透明;香氣宜人,五種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氣馥郁、純凈、溢香好,余香不盡;口味醇厚柔綿,甘潤清冽,酒體諧調,回味悠久,那爽口尾凈、變化無窮的優美味道,給人以極大的歡愉和幸福之感。
我國白酒的酒度早期很高,有67°、65°、62°之高。度數這樣高的酒在世界其他國家是罕見的。近幾年,國家提介降低白酒度數,有不少較大的酒廠,已試製成功了39°、38°等低度白酒。低度白酒出現市場初期,大多數消費者不太習慣,飲用起來總覺著不夠味,「勁頭小」。90年代初,城市消費者已經開始習慣低度白酒,在宴席上已經逐漸成為一個較好的品種了。
白酒以前叫燒酒、高糧酒,建國後統稱白酒、白乾酒。為什麼叫白酒、白乾和燒酒?白酒就是無色的意思,白乾酒就是不摻水的意思,燒酒就是將經過發酵的原料入甑加熱蒸餾出的酒。
白酒的名稱繁多。有的以原料命名,如:高粱酒、大麴酒、瓜干酒等,就是以高粱、大麴、瓜干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酒。有的以產地命名,如:茅台、汾酒、景芝白乾、曲阜老窖、蘭陵大麴等。有的以名人命名,如:杜康酒、范公特曲等。還有的按發酵、貯存時間長短命名,如:特曲、陳曲、頭曲、二曲等。二鍋頭、回龍酒等,則又是以生產工藝的特點命名的。二鍋頭是我國北方固態法白酒的一種古老的名稱。現在有的酒仍叫二鍋頭。現在的二鍋頭是在蒸酒時,掐頭去尾取中間餾出的酒。真正的二鍋頭系指制酒工藝中在使用冷卻器之前,以古老的固體蒸餾酒方法,即以鍋為冷卻器,二次換水後而蒸出的酒。所謂回龍酒,就是將蒸出的酒重烤一次,即為回龍酒。
我國白酒起源於何時,眾說不一,尚無定論。
一種說法,起源於詔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雲:「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後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盪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薑不可與燒酒同用。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於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葯物學家李明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於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中國白酒的香型
我國白酒的香型,目前被國家承認的只有5種:即醬香、濃香、清香、米香和其他香型。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決於生產工藝、發酵、設備等條件。也就是說用什麼樣的生產工藝、發酵方法和什麼樣的設備,就能生產什麼樣香型的酒。如:醬香型白酒是採用超高溫制曲、涼堂、堆積、清蒸、回沙等釀造工藝,石窖或泥窖發酵;濃香型白酒是採用混蒸續渣工藝,陳年老窖或人工老窖發酵;清香型白酒是採用清蒸清渣工藝和地缸發酵;米香型白酒是採取濃、醬兩種香型酒的某些特殊工藝釀造而成;其他香型的酒如西鳳、董酒、景芝白乾等,其生產工藝也各有千秋。
醬香型白酒:亦稱茅香型,以茅台酒為代表,屬大麴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以醬香為主,略有焦香(但不能出頭),香味細膩、復雜、柔順。含瀘(瀘香)不突出,酯香柔雅協調,先酯後醬,醬香悠長,杯中香氣經久不變,空杯留香經久不散(茅台酒有「扣杯隔日香」的說法),味大於香,苦度適中,酒度低而不變。
濃香型白酒:亦稱瀘香型、五糧液香型,以瀘州老窖特曲及五糧液為代表,屬大麴酒類。其特點可用六個字、五句話來概括:六個字是香、醇、濃、綿、甜、凈;五句話是窖香濃郁,清冽甘爽,綿柔醇厚,香味協調,尾凈余長。濃香型白酒的種類是豐富多採的,有的是柔香,有的是暴香,有的是落口團,有的是落口散,但其共性是:香要濃郁,入口要綿並要甜(有「無甜不成瀘」的說法),進口、落口後味都應甜(不應是糖的甜),不應出現明顯的苦味。濃香型酒的主體香氣成分是窖香(乙酸乙酯),並有糟香或老白乾香(乳酸乙酯),以及微量泥香(丁乙酸等)。窖香和糟香要諧調,其中主體香(窖香)要明確,窖泥香要有,也是這種香型酒的獨有風格,但不應出頭,糟香味應大於香味,濃香要適宜、均衡,不能有暴香。
清香型白酒:亦稱汾香型,以山西汾酒為代表,屬大麴酒類。它入口綿,落口甜,香氣清正。清香型白酒特點的標準是:清香純正,醇甜柔和,自然諧調,餘味爽凈。清香純正就是主體香乙酸乙酯與乳酸乙酯搭配諧調,琥珀酸的含量也很高,無雜味,亦可稱酯香勻稱,干凈利落。總之,清香型白酒可以概括為:清、正、甜、凈、長五個字,清字當頭,凈字到底。
米香型白酒:亦稱蜜香型,以桂林象山牌三花酒為代表,屬小曲酒類。小曲香型酒,一般以大米為原料。其典型風格是在「米釀香」及小曲香基礎上,突出以乳酸乙酯、乙酸乙酯與B-苯乙醇為主體組成的幽雅清柔的香氣。一些消費者和評酒專家認為,用蜜香表達這種綜合的香氣較為確切。概括為:蜜香清雅,入口柔綿,落口甘冽,回味怡暢。即米釀香明顯,入口醇和,飲後微甜,尾子干凈,不應有苦澀或焦糊苦味(允許微苦)。
其他香型酒:亦稱兼香型、復香型、混合香型、屬大麴酒類此類酒大都是工藝獨特,大小曲都用,發酵時間長。凡不屬上述四類香型的白酒(兼有兩種香型或兩種以上香型的酒)均可歸於此類。此酒的代表酒——國家名酒董酒、西鳳酒。口感特點:綿柔、醇甜、味正、余長,其特有風格突出。
中國白酒知識介紹 - 博覽群識
⑶ 關於白酒的唯美句子
1) 讓我們輕輕地閉上眼,感覺香醇的液體攸然滑過舌尖,潤潤地過喉,滑滑地入嗓,暖暖地浮動在腹間,徐徐地游離在鼻吸里,悄悄地潛進血脈中……是美酒,讓人無法忘懷的美酒。她飄著芳香散著甘甜,輕輕柔柔就成了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2) 賞花歸去馬如飛,立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時已暮與賞花歸。《醉枕江山》
3)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歐陽修《浪淘沙》
4) 願多年以後還能提著老酒挽留舊友
5) 多年以後願你我舊友共飲老酒一醉方休
6) 是啊,酒在杯中情在心,深深地飲下這杯美酒!飲下這一杯杯含情的酒,飽含萬種風情的酒!有情的情,飽含濃烈友情的酒!
7) 美酒的美,是高山的美,河流的美;是極地的美,也是熱海的美;是仁和之美,友善之美,是和諧的美中庸的美!是包融的美!是大美不言的美!
8) 在美酒中,情懷無需言說,悲喜無需表達,推杯換盞時,杯杯美酒懂我們的英雄氣兒女情,懂我們的書生意氣俠客肝膽,懂我們的超然心態!
9) 喝酒,講究的是「人間路窄酒杯寬」。喝酒,講究的是「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喝酒,講究的是冷酒傷胃、熱酒傷肝、無酒傷心——最後一點尤為重要《貼吧》
10) 女孩的淚是淚流出眸男孩的淚是酒刺入喉
11) 有人星夜趕考,有人告老還鄉;有人在喝交杯酒,有人默默流眼淚。
12) 獨坐孤亭歌一曲,靜望雙燕酒一杯。扶欄側看池中物,笑問何時惹塵埃?
13) 胃殤獨創,三兩黃酒,不禁蒼涼,亂時千百傷
14) 秋風起思離愁仰望星空依舊心已醉不需酒不解愁更愁
15)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李白
16) 一簾幽夢長,子夜情未央。曉來誰染鬢成霜?淚落已千行。把酒酬月人茫茫,白了少年郎。對鏡愁容卷千丈,怎掩藏?暗思量,豈敢忘?——淺醉
17) 輕輕搖晃高腳玻璃杯中的淺玫瑰色液汁,一縷說不準是醇香、果香、清香濃縮而成的葡萄酒特有香氣,朴鼻而來沁人肺腑。輕抿一口,齒頰留芳,連打嗝、哈欠都韻味余香。
18) 桌上這碗紅酒宛如太陽,粉紅色的酒是其光芒,如果沒有紅酒,彷彿環繞在太陽四周的行星般的我們就無法發光。
⑷ 什麼叫「醬香型白酒」
醬香型亦稱茅香型,主要在中國唯一的原生態長江支流——赤水河畔,茅台、習酒、郎酒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麴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
實際上,醬香不是一種香,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香型。醬香是一種復合香味,是口感豐滿、聞香豐富的精釀酒品。
醬香酒之所以希貴,是因為它的背後,是雲貴高原難得的原生態赤水河環境、是數百年傳承的傳統工藝、是愈久彌香的歲月沉澱。在工業製品占據我們生活的時代,中國傳統白酒還保留著農耕時代的生產工藝,醬香酒更是獨具一格,環境價值、工藝價值、時間價值共同賦予了醬香酒的「貴族」氣質——這是醬香酒的三大核心價值。
⑸ 什麼白酒口感比較好
俗話抄說「蘿卜白菜,襲各有所愛」,根據個人口味不同,喜好的白酒口味也不一樣,下面簡單介紹幾種不同香型白酒及其典型代表,供大家參考一下。
1.醬香型白酒:酒色微黃而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醬香突出、幽雅細膩,空杯留香幽雅持久,優雅細膩,入口柔綿醇厚,回味悠長,酒度低而不淡,酒香而不艷,飲後不上頭。以茅台酒、金士力酒為代表。發酵工藝最為復雜。由於特定的土壤、水質、氣候環境和獨特的工藝,離開了茅台鎮就生產不出優質醬香型白酒。
2.濃香型白酒:無色(或微黃)透明,窖香濃郁,入口綿甜爽凈,香味協調,餘味悠長。以五糧液為代表。在名優酒中,濃香型白酒的產量最大。
3.兼香型白酒:清澈透明,醬濃諧調、幽雅舒適,細膩豐滿,回味爽凈,餘味悠長。有濃頭醬尾之稱,以西鳳酒為代表。
4.清香型白酒:無色、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澱,清香純正,入口綿甜,香味協調,醇厚爽冽,尾凈香長。以汾酒為代表。
5.米香型白酒:無色透明,蜜香清雅,入口綿甜,落落爽凈,回味怡暢。以桂林三花酒為代表。
白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在飲用白酒後要注意休息,萬不可酒後駕車。
⑹ 沒開封的白酒,擰開瓶蓋時酒漫出來是為什麼
一般復有2種情況:
1、白酒具有制揮發的特性,白酒企業一般為保證一段時間後,白酒的凈含量要超過標注的毫升數,所以在灌裝時寧願多灌點,這樣我們消費者是劃算的;
2、有些高端白酒瓶是人工吹制的,所以瓶內的容積不是完全一樣,那添加相同的酒液後,可能導致液面高低不一樣,一般請放心,不會少的
⑺ 什麼是醬香型白酒
醬香型亦稱茅香型,主要在中國唯一的原生態長江支流——赤水河畔,茅台、習酒、郎酒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為代表,屬大麴酒類。其醬香突出,幽雅細致,酒體醇厚,回味悠長,清澈透明,色澤微黃。
實際上,醬香不是一種香,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的香型。醬香是一種復合香味,是口感豐滿、聞香豐富的精釀酒品。
醬香酒之所以希貴,是因為它的背後,是雲貴高原難得的原生態赤水河環境、是數百年傳承的傳統工藝、是愈久彌香的歲月沉澱。在工業製品占據我們生活的時代,中國傳統白酒還保留著農耕時代的生產工藝,醬香酒更是獨具一格,環境價值、工藝價值、時間價值共同賦予了醬香酒的「貴族」氣質——這是醬香酒的三大核心價值。
⑻ 白酒搓到手上有啥好處
我們中國人喜歡喝白酒,白酒的歷史很長,而且已經根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中。白酒的口感也很豐富,好的白酒都是用糧食釀造的,喝起來清新爽口。適量的飲酒對人體健康也是有些許好處的,但是如果漫無目的的飲酒,對身體也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不管是自己在家吃飯,還是宴請客人,我們都習慣用白酒來招待,用來凸顯主人家對客人的重視。白酒的種類多樣,價格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如果我們對白酒不是特別了解的話,在招待一些懂酒的人士時,瓶身上有這幾行字,千萬不要拿出來,不然會讓自己尷尬至極。
酒在我國歷史上存在的時間是很長的。不管是古老的釀造工藝還是現在各種釀酒設備的出現,白酒的釀造都是很復雜而且很精確的。總的來說,根據釀酒時白酒的狀態可以將釀造方法分為三種,分別是固態法,液態法和固液法。
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三種釀酒方法之間的差別,固態法主要是用一些固態的基質來釀造白酒,最常見的就是大米和糯米還有高粱。而液態法則主要是勾兌酒,用香料和基酒調制而成的。固液法是將兩種方法綜合進行調制,屬於一種混合制酒的工藝。
盡管釀酒方法多樣,但最正宗、最純正的方法是固態法。用固態法釀制出來的酒的味道是最好的。現在我們國家的市場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白酒,不管什麼酒,酒瓶都會標注白酒的釀造方法。如果是採用液態法就會標注GB/T20821,如果採用固液法就會標注GB/T20822,用這兩種方法製作出來的白酒口感很差,所以在買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瓶身上是否有這兩行字,如果有的話就不要去購買了。
辨別一瓶白酒是否純正,除了需要看瓶身上的兩行字之外可以通過幾個小妙招來辨別白酒的優劣。第一個就是看白酒的滲透性。打開兩瓶不同的白酒,分別滴一滴在一張白紙上。白酒大部分成分是一些有機物和酒精,滲透率是遠遠低於清水的,因為裡面含有的脂類成分具有一定的粘性,會阻止白酒的滲透。滲透率太大的話就說明白酒中的有機物含量少,這種酒可能就是勾兌酒。
第二點就是看白酒的黏性、聞白酒的氣味。只需要將白酒滴一點在手上,用手反復揉搓,再用鼻子去聞,如果手上能夠感覺到黏性,並且聞起來有特別香的味道,就說明這種白酒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脂類物質含量很高,這種酒就是糧食酒了。
以上就是與大家分享的辨別白酒優劣的小方法了,在購買白酒的時候,除了觀察瓶身上的字樣之外,還可以用手去感受酒水是否有黏性,是否有香味。大家在買白酒的時候,可以用這些小方法來選擇出質量高的好酒
⑼ 唐三鏡張思漫:純糧釀造白酒與酒精勾兌酒有啥區別
有,糧食酒喝了不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