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白酒漲價的原因
對於白酒漲價,來自業內外及媒體方面的聲音很多,一般的通用解釋是糧食、包裝材料、原輔料、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一路上升。作為一個在行業工作15年的營銷人,究竟如何看待漲價背後的原因呢?
實際上,白酒漲價,雖有原材料如紙張、糧食、人力成本等不斷上升的原因;更是消費結構升級帶來的價位持續上移。
我們都知道白酒生產工藝對產品帶來的成本壓力究竟有多大。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無論投資拉動、成本推動,還是經濟結構調整,其最終的一個表現結果就是,從最上游的初級產品到相關的下游產品,價格上升是必然規律。這也是經濟學理論中關於通貨膨脹的一種類型。
既然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漲價,從成本推動角度看,白酒漲價就是經濟大勢在白酒產業的必然表現。
投資、消費和出口——GDP的三駕馬車,拋開出口,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是推動成本上漲的一個原因,這是從生產領域推理的結論。那麼從消費角度看又有什麼不同?沿著這一思路分析,我發現一個很吃驚的結論:消費者要求的價位越來越高,是白酒不斷漲價的核心原因!
為什麼說消費者喝酒價格越來越高推動了白酒漲價?我們每個人都仔細想想,幾年前同學朋友戰友之間自飲或聚飲喝什麼價位的酒?現在呢?我曾對身邊的不少朋友做過喝酒場合和消費價格的口頭調查:在鄭州市場,十年前的自飲和聚飲大多數在每瓶酒30元左右,現在低於80元的酒幾乎都感覺拿不出手了。
再看政商務招待,十年前喝酒大約集中在每瓶100~200元之間,極少數貴賓的往來招待大概300~400元。現在招待最高級的貴賓,至少800元每瓶;一般的客人招待,單瓶酒也在300~500元之間。
價格低了感覺拿不出手的背後是什麼?就是白酒消費的一個本質需求——面子——消費者「個人面子」或者說政商務的「集體面子」在升值!無論哪個消費,因為個人或單位的「面子」越來越值錢,也就推動了白酒價格的不斷抬升。
也就是說,因為消費者個人或者組織法人的收入越來越高,從身份、地位、圈層的匹配要素看,需要消費價格越來越高的酒,所以推動了白酒的漲價——或者借新產品順勢漲價。說到底,企業的漲價行為,只是迎合了消費者對白酒的一個潛在的本質需求而已。
同時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原因,就是「茅台」價格成了市場的風向標,是「茅台」價格的上漲不斷刺激著消費者心智的改變,讓大家對在不同場合消費什麼價位的白酒,有了自然而然的心理認知。
因此歸根結底,白酒漲價的根本原因,一是「茅台」作為行業龍頭的不斷漲價拉升了消費者心理認知與消費定勢;二是消費者和單位的面子升值推動了消費價格的提高。在雙向作用的推動下,形成了自2003年以來連續七年的白酒漲價。
如果這個觀點會挨罵,不妨請每個人站在消費者角度再想想,白酒不屬於生活必需品,不是剛性需求。從微觀經濟學分析,供給和需求都存在彈性,那麼對一線和二線強勢品牌持續不斷的漲價,你為什麼要買單呢?通俗點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僅此而已。
B. 白酒為什麼漲 有什麼原因
誰都知道酒是陳的香,所以不漲是不可能( ノД`)
在儲藏過程中很多芳香物慢慢釋放出來,所以口感上是時間才能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