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有的白酒加水後變渾濁
其一,高級脂肪酸及其酯類物質,其具體成分為棕櫚酸、亞油酸、油酸及其乙酯類,這些高級脂肪酸及其乙酯在酒度下降或低溫下,溶解度降低易析出形成混濁。
其二,其它酯、酸、醛、酮等物質及部分醇溶性物質,當酒度降低、溶解度達到一定的臨界值時,這些物質易析出,出現失光、混濁現象,同時這些物質的溶解度與溫度也具有-定的關系,氣溫越低,溶解度越低,越易產生混濁失光。
其三,加漿用水,水質與酒質也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如果加漿水硬度過大,水中的鈣、鎂離子及無機鹽類在酒中也會形成混濁和沉澱。
鑒別方法:
1.看
將白酒倒入酒杯後(醬香酒的酒色透明或微黃),輕輕的將酒杯晃動一下看酒液流動的速度,其速度比水流動的速度要慢,其原因是白酒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這些元素會直接影響到白酒酒體的稠度和豐富度。
2.拈
酒液在手指間您能感覺到絲滑中帶澀與拈動熱巧克力的感覺相似為好酒,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酒分子裡面有一層酯化物薄膜富含的酯類物質與水分子,在酒中長期的互相交融滲透形成的,所以酒體才會有絲滑帶澀的感覺。
3.搓
將白酒倒入手掌中雙手搓干再輕嗅糧香和撲鼻的糟香,這一辯認方法簡單快捷。這樣做是因為白酒在形成風味質量前,要經過嚴格工藝處理,如果白酒中出現邪雜味、糠味、窖泥臭和霉味等就是人為疏忽導致的為劣質酒,白酒能保持糧食原有風味是優質白酒的象徵。
4.品
品酒的過程中,好酒具有入口柔和、香氣飽滿、醇香馥郁、回味悠長等特點。
5.聞
真正的好酒豐富的香氣緩緩飄進鼻腔,最開始聞時有飯、糧香及復合陳年老酒香氣,這種香氣讓人有馨香飄逸的感覺。
6.融油
白酒中富含酯類和醛類物質,這些物質使好的白酒酒體具有融油性的特點,如果您想測評一款酒的好壞時您可以在酒中滴一滴食用油,如果食用酒在酒中能自然均勻擴散和下沉則為好酒。
7.看執行標准(主要用來鑒別,白酒大致可分為液態法白酒、固態法白酒,以及固液法白酒。代表意義:
①液態法GB/T20821:是食用酒精勾兌的。
②固液法GB/T20822:用不高於30%的固態純糧基酒+食用酒精+香精+水勾兌出來的。
③固態法:真正的糧食酒!
8.手搓法
①取一滴酒置於手心,然後兩手摩擦稍許,酒生熱後發出的氣味清香,則為上等酒;若氣味發甜,則為中等酒;若氣味臭苦,必為劣酒無疑。
②將酒瓶倒置,查看瓶中酒花的變化,若酒花密集上翻且立即消失,不均勻分布,酒液渾濁,即為劣質酒;若酒花分布均勻,上翻密度間隙明顯,且緩慢消失,酒液清澈,則為優質酒。
③取食用油一滴,置於酒中,若油在酒中不規則擴散,下沉速度變化明顯,則為劣質酒,若油在酒中較規則擴散和均勻下沉,則為優質酒
9.燒鹼法
用氫氧化鈉,即大家常說的燒鹼,把要檢測的白酒2兩加入燒鹼2克放入試管,然後放入熱水中加熱十分鍾,好的白酒會顯示為黃色,但是勾兌的劣質白酒完全不會變色。
鑒別原理:優質白酒為糧食釀造,劣質的白酒是工業酒精勾兌香料,不會起化學反應。
2. 白酒變渾濁是什麼原因
白酒邊渾來濁有幾種原源因:
純糧食白酒原度加水會邊渾濁,因為純糧食白酒里微量成分含量豐富,很多是溶於醇不溶於水所以會出現白色沉澱物或者絮狀物。
在零下10°以上的地方南方的酒會有絮狀物,北方的酒都是經過四階過濾處理,這樣就不會出現絮狀物。
成品酒包裝的時候衛生標准不過關,出現很多固形物等
3. 白酒出現渾濁怎麼處理
由於酒中雜質多,質量不是太好。
搖動酒瓶,如果出現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版花,堆花權時間在15秒鍾左右,酒的度數應該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鍾左右,酒的度數為57度—60度。
把酒瓶慢慢地倒置過來,對著陽光或燈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較好。
(3)白酒變渾濁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白酒不同於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酒精)。傳統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葯力、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
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4. 白酒變渾濁是酒質有問題嗎
你的自產白酒酒度是多少?
倒入的酒杯是否經過刷洗,去除油脂類的物質?
造成回渾濁的原因答:
1、酒度低。酒度低香味物質(包括高級脂肪酸乙酯等)易析出,難溶於水,能溶於酒精的物質析出。
2、酒杯裡面有油脂類的物質溶解到酒水中,置換出不易溶解到低度酒的高級脂肪酸乙酯。
5. 白酒放置很久後變渾濁,還能喝嗎
我們中國的酒文化其實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尤其是宋朝的時候就已經發明出了蒸餾酒,所以我們在飯桌上喝酒,彷彿就是一件相當自然的事情,不管是跟自己的親朋好友,還是跟自己的領導同事們在一起,都是一種「無酒不歡」的狀態。好酒喝進肚子里,不僅可以緩解我們的情緒,更是得可以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
而且,這種原理也可以當做日常生活中鑒別純糧白酒的一種方法,因為不飽和脂肪酸顆粒源於植物,而這種植物酒精酒是不存在的,所以,可以試一下,在冰箱里放兩杯酒,一杯純糧酒、一杯酒精酒,冷藏一會端出來,這時候你會看到純糧酒會變得渾濁,而酒精酒和放置前是沒有差別的。
其實我們國內有一款竹筒酒,不管是從品質上還是口感上都是特別好的,可以選擇嘗試著喝一喝,酒不僅在口感上更加醇厚,白酒的顏色也會有淡淡的黃色,剛倒出來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清香感,味道是特別好的。
6. 白酒為什麼會渾濁
由於酒中雜質多,質量不是太好。
搖動酒瓶,如果出現小米粒到高粱米粒大的酒花,堆花時間在15秒鍾左右,酒的度數應該是53度—55度;如果酒花有高粱米粒大小,堆花時間在7秒鍾左右,酒的度數為57度—60度。
把酒瓶慢慢地倒置過來,對著陽光或燈光觀察瓶的底部,如有下沉的物質或有雲霧狀現象,說明酒中雜質多。如酒液不失光不渾濁,沒有懸浮物,說明酒的質量較好。
(6)白酒變渾濁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白酒不同於黃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銅、鋅,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磷、鐵等,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傳統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助葯力、增進食慾、消除疲勞,陶冶情操,使人輕快並有禦寒提神的功能。
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可使血液中的含糖量降低,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對循環系統及心腦血管有利。
白酒的生活妙用:
1、去腥:炸魚時,將魚在白酒中浸泡一下,再掛糊油炸,可去泥腥味。如果手上有了魚蝦腥味,將少許白酒滴於手心,相互搓擦,再用清水沖洗,即可去掉。
2、去除碘跡:在衣物上的碘酒污跡處,塗些白酒進行揉搓,碘跡可消退,對付衣物上的膏葯跡也可用此法。
3、防止臭腳:新膠鞋或球鞋內,用白酒噴入至海綿墊不能吸收為止,晾乾後再穿,則不會臭腳。
7. 為什麼有的白酒加水後變渾濁呢
加水以後,酒度數降低了,酒裡面的高級脂肪酸被分解出來了,產生了絮狀物,所以就渾濁了。
白酒低溫下變渾濁正是由於其中的高級不飽和酸以及酯類物質引起的,包括棕桐酸、油酸、亞油酸及其乙酯類物質。
這幾種高級脂肪酸乙酯均為不飽和脂肪酸乙酯,性質不穩定,只溶於酒精,隨著溫度的降低溶解度也急劇降低,在低溫下引起渾濁,甚至在低溫環境下久置一段時間後,會凝聚產生白色絮狀沉澱物。
所以,白酒在低溫情況下出現渾濁或絮狀物是正常的現象,不用擔憂。而且,在醬香型白酒國家標准(GB/T26760-2011)中也規定:當酒的溫度低於10度時,允許出現白色絮狀沉澱物質或失光。10度以上時應逐漸恢復正常。
另外,低溫下渾濁失光、有白色絮狀物析出也正是純糧酒的典型特徵。
(7)白酒變渾濁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酒的香氣來源及判斷原理:
高級脂肪酸乙酯是白酒香氣的主要來源,沒有這類物質存在,白酒就不會有各具特色的香氣,也就不會有十二香型的白酒區分。這些脂類物質在白酒中佔比只有2%,但總的種類卻有幾百上千種,十分復雜。
白酒根據主體香氣區分香型,比如濃香型白酒主體香氣成分為已酸乙酯,清香型白酒主體香氣成分為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因為不同脂類的微量組合,各種香型之間才各有千秋。
如果酒裡面沒有這些脂類成分,白酒就只有味沒有香,失去了一大半喝酒的樂趣;而且這些脂類成分會使酒體變得醇厚柔和,更好入口。
老酒之所以會越來越醇厚,也是因為脂類成分的含量增加。這些絮狀物不僅會在低溫下出現,如果白酒度數降低也會析出。因此就有酒中加水看是否變渾濁判斷糧食酒的方法,使用的就是該原理。
8. 白酒業普遍存在問題,白酒渾濁是什麼原因
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一直很喜歡喝東北的白酒,可為什麼就是在大城市裡面很難買到呢?
只能到東北的菜館裡面才能喝到
9. 白酒為什麼會出現混濁和沉澱
白酒出現渾濁和沉澱的原因有可能是:
1、白酒出現渾濁一般是因酒度降低後,酒體版中醇溶性的香味成分因權酒精度降低導致的溶解度降低析出的緣故,這其中主要是酒中高沸點的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的混合物。
2、渾濁也有可能是因蒸餾時候尾酒接的過多導致酒體酒精度偏低,上述高沸點的酯類物質溶解度降低導致。
3、渾濁有可能是因氣溫較低,特別是冬天,有時放在室外降溫後的瓶酒中會出現白色絮狀沉澱,當放回室溫後又恢復溶解變成澄清。這也是系酒中香味成分隨溫度降低導致其溶解度降低的緣故。
4、出現沉澱有可能是加漿水硬度(水質中鈣鎂離子含量過高)過高,其與酒中香味成分發生反應產生白色的沉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