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跪求 釀酒出多少酒糟
一定的酒麴,一定的原料,一定的發酵工藝,都是不一樣的。我的出酒率在40-50%
㈡ 酒糟要多少種類
酒糟種類很多,白酒酒糟、啤酒酒糟、醋糟;白酒酒糟又有紅薯、木薯、高粱、小麥等五穀雜糧的酒糟。對於酒糟,種類不一樣,所含的成分不一樣。用途不一樣,配比不一樣。
㈢ 剩酒糟怎麼釀白酒
釀造工藝概括為:兩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的工藝過程。
茅台鎮為醬香型白酒生產集中地,選用當地優質高梁為原料,嚴格按照節氣,端午采曲、重陽投料。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共分清蒸下沙、混蒸糙沙共二次投料,一至七個烤酒輪次,概括為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
由於其生產周期長,資金佔用巨大,能夠嚴格按照這一傳統工藝生產的企業屈指可數。
兩次投料工藝流程:
1、清蒸下沙――採用總投料量的一半,經潤糧→配料→上甑蒸糧→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為清蒸下沙工藝流程;
2、混蒸糙沙――採用總投料量的另一半,經潤糧→配料(加入一次清蒸下沙後的醅料)→上甑(zèng)蒸糧蒸酒(這次蒸出的酒不作正品,潑回酒窖重新發酵)→下甑潑水→攤涼→灑酒尾→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pēi)為混蒸糙沙工藝流程。
九次蒸煮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混蒸糙沙後的醅料→上甑蒸酒為第三次蒸煮,第三次蒸煮後的醅料為熟糟,熟糟經攤涼→撒曲→堆積→下窖→封窖發酵→開窖取醅→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蒸煮,共九次蒸煮。
八次發酵指:清蒸下沙一次,混蒸糙沙一次,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過程中有六次封窖發酵,每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共八次發酵。
七次取酒指:混蒸糙沙上甑蒸酒後第一次取酒,熟糟→上甑蒸酒六個輪次循環後取六次酒,共七次取酒。經七次取酒後的酒糟為丟糟。
各輪次酒質量各有特點,分質貯存,三年後進行盤勾。盤勾後再貯存一年,經微調後出廠。
每輪次蒸餾得到的酒還可分為三個典型體,即窖底香型、醬香型和醇甜型。
1.窖底香型一般產於窖底而得名,己酸乙酯為主要成分。
2.醬香型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的主體香,對其成分目前還未能全部確認,但從分析結果看,其成分最為復雜。
3.醇甜型也是構成醬香型白酒特殊風格的組成分,以多元醇為主,具有甜味。
醬香型白酒酒液具有純凈透明、醇馥幽郁的特點,是由醬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風味融合而成。在釀制過程中不加香料,香氣成分全是在反復發酵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酒度一直穩定在52°~54°之間。在調配時,不加水,都是以酒勾酒。
本回答專業性由娛樂休閑分類達人 郭寶勝認證
滿意回答
醬香型白酒的釀造工藝流程 母糟 大麴→粉碎→曲粉 ↓ ↓ 高粱(下沙) →粉碎→配料→蒸酒蒸料→攤涼→加曲→ ↓ ↓ 酒尾 原酒→貯存→勾兌→再貯存→ →翻拌→堆積→入窖→發酵→出窖酒醅→高粱粉(糙沙)
編輯本段工藝說明
1.原料粉碎 醬香型白酒生產把高粱原料稱為沙。在每年大生產周期中,分兩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稱下沙,第二次投料稱糙沙,投料後需經過八次發酵,每次發酵一個月左右,一個大周期約10個月左右。由於原料要經過反復發酵,所以原料粉碎得比較粗,要求整粒與碎粒之比,下沙為80%比20%,糙沙為70%比30%,下沙和糙沙的投料量分別占投料總量的50%。為了保證酒質的純凈,醬香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上不加輔料,其疏鬆作用主要靠高梁原料粉碎的粗細來調節。 2.大麴粉碎 醬香型白酒是採用高溫大麴產酒生香的,由於高溫大麴的糖化發酵力較低,原料粉碎又較粗,故大麴粉碎越細越好,有利糖化發酵。 3.下沙 醬香型白酒生產的第一次投料稱為下沙。每甑投高粱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總投料量的50%。 (1)潑水堆積 下沙時先將粉碎後高粱的潑上原料量51~52%的90℃以上的熱水(稱發糧水),潑水時邊潑邊拌,使原料吸水均勻。也可將水分成兩次潑入,每潑一次,翻拌三次。注意防止水的流失,以免原料吸水不足。然後加入5~7%的母糟拌勻。母糟是上年最後一輪發酵出窖後不蒸酒的優質酒醅,經測定,其澱粉濃度11~14%,糖分0.7~2.6%,酸度3~3.5,酒度4.8~7%(V/V)左右。發水後堆積潤料10h左右。 (2)蒸糧(蒸生沙) 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層稻殼,上甑採用見汽撒料,在lh內完成上甑任務,圓汽後蒸料2~3h,約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應過熟。出甑後再潑上85℃的熱水(稱量水),量水為原料量的12%。發糧水和量水的總用量約為投料量的56~60%左右。 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約為44~45%,澱粉含量為38~39%,酸度為0.34~0.36。 (3)攤涼 潑水後的生沙,經攤涼、散冷,並適量補充因蒸發而散失的水分。當品溫降低到32℃左右時,加入酒度為30%(V/V)的尾酒7.5kg(約為下沙投料量的2%左右),拌勻。所加尾酒是由上一年生產的丟糟酒和每甑蒸得的酒頭經過稀釋而成的。 (4)堆集 當生沙料的品溫降到32℃左右時,加入大麴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10%左右。加曲粉時應低撒揚勻。拌和後收堆,品溫為30℃左右,堆要圓、勻,冬季較高,夏
㈣ 生產純糧酒都會產生酒糟,為什麼現在酒廠都看不到酒糟了
釀造白酒的糧食,要緊有大米、玉米、高粱等,有單一糧食釀造的,如茅台酒用高粱,五糧液則是用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糯米五種糧食釀造。古代白酒的釀造,無論何種香型,都有糧食拌曲,發酵,蒸酒的歷程。
現在,一方面酒糟成為可以賣錢的飼料了;另一方面,環保部分執法力度增強,誰家亂堆酒糟就會被罰款,以是你就看不到酒糟了。並且茅台鎮又成為了游覽景點,拉酒糟的車也不會走骨幹道,無數遊客都看不到。
當然,如果一個酒廠生產酒卻沒有酒糟,必然是有問題滴!
㈤ 生產一噸啤酒可以生產出多少的酒糟白酒又是怎樣
一噸啤酒約出三百KG左右酒糟,白酒不知道。
㈥ 一噸酒糟可以產多少沼氣
酒精廢醪液通過沼氣工程產生沼氣,產生的沼液用作液肥或者灌溉水 沼渣可以作固體版肥或權生產加工有機肥 現在這樣的工程很多 在很多酒精廠應用
一般每噸廢醪液產15~35m³沼氣 可以按20方計 相關文獻很多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查閱文獻
㈦ 白酒廠的酒糟!價錢多少! 做養殖用
這個是乾的,也是僅供參考!阿里巴巴上的。
㈧ 一斤原酒(白酒)出多少酒糟
你的這種說法很是新奇。
一斤糧食出多少酒糟比較靠譜,出酒與出酒率有關,生產工藝有關。
多年經驗告訴我:一斤糧食出糟一斤。
1噸投糧出糟大約在1噸。出酒工藝不同出酒率不同,一般30~50%出酒率之間波動。
㈨ 一噸高粱可以出多少酒糟
玉米、高粱澱粉含量百分之60到65,大米等米類70到80。水分10-15。
酒醅殘澱粉含量10-12,酒糟7-8。水分50-55。
出窖酒醅體積×澱粉濃度+新糧體積×澱粉濃度=(體積和)×入窖澱粉濃度
㈩ 100斤玉米出多少酒糟
100斤玉米一般作坊出60到70斤糟,那酒大約是30-40度;要是50度的酒大約是40斤糟。出酒率和澱粉含量以及可分解成葡萄糖的容易成都有關系,一般說,小米、大米、高粱、薯干、玉米出酒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