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啤酒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麦芽由大麦制成。来大麦是一种坚硬的源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
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
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
酒花的种类:结球果:结球果在早秋时采集,并需迅速进行高燥处理,然后装入桶中卖给酿酒商。
球粒:将碾压后的结球果在专用的模具中压碎,然后置于托盘上。
托盘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环境下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
球粒地形状适于往容器中添加。
提取液:酒花结球果的提取液现在广泛应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种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口味。
提取液应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加入,这样更有利于控制最终的苦味轻重。
特别的提取液可用来组织光照反应的发生,从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产。
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
② 啤酒是怎么来的
啤酒名称的由来:
啤酒在我国的出现还不到一百年。只是从本世纪初才传入我国,属于外来酒种,就是人们所说的“洋酒”。就拿啤酒的“啤”字来说,中国过去的字典里是不存在的。后来,有人根据英语对啤酒的称呼“Beer”(贝尔)的字头发音,译成中文“啤”字创造了这个外来语文字,又由于具有一定的酒精,故翻译时用了“啤酒”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据遗留的文字记载考证,啤酒已有约5000年的历史。今天,啤酒已发展成为世界酒类中生产量与消费量最大的酒种,世界上约有165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啤酒,世界一年啤酒生产量达1亿多吨,世界人均消费量20升以上,成为国际上通用的饮料。
我国是近年来啤酒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1994年全国啤酒产量突破1400万吨大关,已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国。
啤酒家族面面观
淡色啤酒;浓色啤酒;黑啤酒。
其它啤酒:在原辅材料或生产工艺方面有某些改变,成为独特风味的啤酒。如:纯生啤酒、全麦芽啤酒、小麦啤酒、浑浊啤酒。
按生产方式:可将啤酒分为鲜啤酒和熟啤酒。鲜啤酒是指啤酒经过包装后,不经过低温灭菌(也称巴氏灭菌)而销售的啤酒,这类啤酒一般就地销售,保存时间不宜太长,在低温下一般为一周。熟啤酒,是指啤酒经过包装后,经过低温灭菌的啤酒,保存时间较长,可达三个月左右。
按啤酒的包装容器,可分为瓶装啤酒、桶装啤酒和罐装啤酒。瓶装啤酒有350毫升和640毫升两种;罐装啤酒有330毫升规格的。
啤酒的由来
啤酒,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粤语将其读作“卑酒”,这是百分之百的译音。因我国无此酒,便突出它们的主要原料是“麦”,称之为“麦酒”(当年的驻外使节、游历官员所说的“麦酒”均指此物),上海方言中,它的读音是“皮(啤)酒。”
无论是“啤”、“卑”、“皮”都是Beer的音译,其实Beer也不是英语,乃是德语Bier的转化。虽然德国的慕尼黑有“啤酒”之乡的美称,然而啤酒也并不起源于德国,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居民早在几千年前便已开始用大麦酿酒,后来经由希腊人和罗马人传入欧洲,大概在公元纪元前不久,在今天属于法国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塞尔瓦兹酒”,它是用大麦、燕麦或稞麦酿造而成,酒精的度数比现代啤酒高得多,但它是可以稽考的今天啤酒的远祖。
无论啤酒起源于哪里,它已成为我们今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那么啤酒究竟是一种什么酒呢?实际上啤酒是以麦芽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糖化发酵而制成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和二氧化碳及少量乙醇,属低酒精度饮料。
以我国著名的青岛啤酒为例。青岛啤酒是选用浙江、河南优质的两棱大麦、大米和著名的青岛啤酒花和崂山矿泉水精心酿制的。酒液呈浅黄色,清澈透明,味道纯正爽口,苦中带甜,具有明显的酒花和麦芽香味。它除了含有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之外,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大大提高了营养价值,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另外,据推算,1升啤酒所产生的热能相当于250克面包或800毫升牛奶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啤酒有“液体面包”的美称。
此外,啤酒中的酒花浸出物和鲜啤酒中的酵母等都有健胃、助消化和利尿作用,酒液中的二氧化碳和酒花所产生的爽口的苦味相互配合,还有增进食欲的功效。
有一点需要说明,啤酒有11度、12度、14度之别,一般人都以为这是说它所含酒精的度数,其实不然,这里的“度”是指麦芽汁的浓度,“12度”是指每公斤麦芽汁含有糖类120克,这样啤酒所含的酒精,多半是4.4度(一公斤啤酒含44毫升)。麦芽浓度在“18”、“20”之间的,即“黑啤”它所含酒精常在4~5度之间。麦芽汁浓度在7~9度的通常称之为“淡啤”。
何为“淡啤酒”呢?原来,美国人把啤酒称为“Ale”。这个本为萨克逊语的字,原指未经加入“忽布”(hop即酒花)的麦酒。现在则指比较淡的啤酒。Ale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大多数人均称为“淡啤酒”为Small Beer。“忽布”是Hop的译音,现在把它叫做“酒花”、“香蛇麻”,是一种多年生、缠绕的草本植物,有雌雄之别,酿造啤酒时只用它的雌花,不用雄花,在花的基部附着有称为酒花香脂的黄白粉状脂质体,它是由树脂、芽香油及苦味物质所组成。啤酒所特有的苦味,来自酒花中的“苦酸乙”,醇厚的香味,来自它的芳香质树脂。
啤酒的生产,自从有了啤酒花并把啤酒花应用到啤酒生产之后,有了很大的进展。啤酒花的优点很多,可以抑制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啤酒的存放时间,增加啤酒中的苦味和香味,产生雪白的泡沫,喝起来清凉爽口。此外,啤酒花还有强心、镇静和抗结核的功能。因而对高血压、肾脏病引起浮肿的病人,以及心脏病和结核病患者,如适当饮用一些啤酒,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啤酒的种类很多,其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从大麦制成啤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主要是发酵世界里的各种“魔术师”分工合作的结果。一般是先把大麦制成麦芽。把大麦浸于水中2~3天,让它们慢慢地“胖”起来,再把它转移到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房子”里,几天之后,它就慢慢地吐出绿色的麦芽。这时,麦芽上形成了大量的淀粉酶。这些淀粉酶悄悄地“爬进”麦粒里,把贮存在麦粒里的淀粉溶解(即液化)并糖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的麦芽糖。此外,还有一些蔗糖。接着,麦芽就被运去加温烘干。根据啤酒种类的不同要求,麦芽烘干有低温干燥(做浅色啤酒用),也有高温干煤(做黑啤酒用)。说明麦芽的干燥对啤酒的风味、色泽均有很大影响。
其次,要选择啤酒用水。水是啤酒的主要成分之一,优良的水不应当合影响糖化发酵的杂质,优良的水能提高酒的质量并赋予酒独特的风味,例如我国的青岛啤酒,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啤酒之所以品质优良,是和该地区的水质分不开的。除此之外,酿造啤酒还与啤酒花和对酵母的培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那么,怎样将这些原料酿制出啤酒呢?具体做法是先将麦芽制成麦芽汁。把麦芽与水混合,磨成砂粒大小的麦芽粒,在温水中浸泡,并长时间搅拌,使含有麦芽粒的麦芽糖、蔗糖等溶解于水中,这时麦芽中的淀粉由于淀粉酶的活动进一步产生更多的麦芽糖,但淀粉还有一部分作为糊精留在麦芽汁中,因为啤酒是低度酒精,所以在啤酒的制造中,只需糖化60%左右的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就够了,其余的碳水化合物则作为糊精留下,使它赋予啤酒更大的营养价值。麦芽汁煮好后,即进行澄清、过滤。在澄清的麦芽汁中加入啤酒花煮好后,按发酵类型的要求迅速冷却到适当的温度,再根据对麦芽的浓度要求进行稀释,接入啤酒酵母进行发酵。
啤酒酵母来到麦芽汁之后,由于酵母本身就含有丰富的麦芽酶,先把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接着又“大口吞吃”葡萄糖,排出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叫做啤酒的前发酵。这时仍有残余的糖,因此还要进行后发酵,使酒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啤酒清澈及纯化。啤酒的后发酵是在密闭罐中进行的,时间长达1~4个月之久,温度在0~2℃。后发酵结束,即可过滤、装瓶、杀菌(生啤酒不杀菌),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啤酒。
③ 啤酒是怎么做出来的
http://food.newmaker.com/disp_art/1130006/12930.html里面还有酿造啤酒的流程图
一、啤酒工艺过程
啤酒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制麦、糖化、发酵、罐装四个部分。
在计算机及检测设备的配合下,借助监控组态软件平台,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控制方案,实现生产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精确调节,确保生产工艺要求。
几十年来的啤酒产业发展,是一个工业化到自动化不断演变的过程。啤酒产业的未来也应与其它流程行业相似,逐渐向管控一体化方向过渡,使生产数据更好地整合到经营决策渠道,生产控制模型将愈加趋于合理,智能化程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麦芽由大麦制成。大麦是一种坚硬的谷物,成熟比其他谷物快得多,正因为用大麦制成麦芽比小麦、黑麦、燕麦快,所以才被选作酿造的主要原料。没有壳的小麦很难发出麦芽,而且也很不适合酿酒之用。大麦必须通过发麦芽过程将内含地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除了一般的麦芽,还可使用结晶麦芽或烘烤的麦芽作为各种酿造类型的成份。结晶麦芽是经由蒸汽处理的麦芽,慢慢炖煮后再干燥处理,它的颜色较黑,并有如咖啡般的味道。烘烤过的麦芽则经干燥后并在热度较高的回转鼓室中烘烤处理,它能使啤酒含有焦味,颜色变黑。产地的不同,麦芽的品质就会有很大的区别。总的来说,全世界有三大啤酒麦产地,澳州、北美和欧州。其中澳州啤酒麦因其讲求天然、光照充足、不受污染和品种纯洁而最受啤酒酿酒专家的青睐,所以它又有金质麦芽之称。
酒花是属于荨麻或大麻系的植物。酒花生有结球果的组织,正是这些结球果给啤酒注入了苦味与甘甜,使啤酒更加清爽可口,并且有助消化。酒花的种类:结球果:结球果在早秋时采集,并需迅速进行高燥处理,然后装入桶中卖给酿酒商。球粒:将碾压后的结球果在专用的模具中压碎,然后置于托盘上。托盘都被放置于真空或充氮的环境下以减少氧化的可能性。球粒地形状适于往容器中添加。提取液:酒花结球果的提取液现在广泛应用在所有的啤酒品种中,而提取方法的不同会产生迥然不同的口味。提取液应在工艺的最后阶段加入,这样更有利于控制最终的苦味轻重。特别的提取液可用来组织光照反应的发生,从而能使啤酒可以在透明的容器中生产。不同品牌选用不同的优质酒花,例如世好啤酒仅仅采用洁净之国新西兰深谷中的“绿色子弹”酒花。
酵母是真菌类的一种微生物。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酵母是魔术师,它把麦芽和大米中的糖分发酵成啤酒,产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发酵产物。这些微量但种类繁多的发酵产物与其它那些直接来自于麦芽、酒花的风味物质一起,组成了成品啤酒诱人而独特的感官特征。有两种主要的啤酒酵母菌:"顶酵母"和"底酵母"。用显微镜看时,顶酵母呈现的卵形稍比底酵母明显。"顶酵母"名称的得来是由于发酵过程中,酵母上升至啤酒表面并能够在顶部撇取。"底酵母"则一直存在于啤酒内,在发酵结束后并最终沉淀在发酵桶底部。"顶酵母"产生淡色啤酒,烈性黑啤酒,苦啤酒。"底酵母"产出贮藏啤酒和Pilsner。
狮王集团在全球任何地方生产的啤酒都仅仅采用狮王总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酵母银行"的菌种。在那里,狮王的科研人员致力于纯种酵母菌的培殖,和开发新菌种以满足消费者对新口味啤酒的不断需求。狮王集团定期把世好啤酒、莱克啤酒和太湖水啤酒酿造所需要的酵母菌用澳大利亚空运至中国,以维护每瓶狮王啤酒口味的统一性。而贝克啤酒所用的酵母菌则全部定期从德国贝克公司空运至中国。
精炼糖:在某些啤酒中精炼糖是重要的添加物。它使啤酒颜色更淡,杂质更少,口味更加爽快。狮王酿造的太湖水啤酒和莱克啤酒中,通过加入大米来获取精炼糖,使啤酒的口味更加清爽,以符合苏南消费者口味的需要。
水:每瓶啤酒90%以上的成份是水,水在啤酒酿造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啤酒酿造所需要的水质的洁净外,还必须去除水中所含的矿物盐(一些厂商声称采用矿泉水酿造啤酒,则是出于商业宣传的目的)成为软水。早先的啤酒厂建造选址得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有洁净水源的地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过滤和处理技术的成熟,使得现代的啤酒厂地点选择的要求大为降低,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来水、地下水等经过过滤和处理,使其达到近乎纯水的程度,再用来酿造啤酒。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出于环保的考虑,越来越多有社会责任心的啤酒生产企业开始放弃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地下水来酿造啤酒,而开始采用价格相对较贵的自来水。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狮王啤酒饮料(苏州)有限公司的粉碎塔的高度相当于7层楼房。
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螺旋桨,以及大量的温度与控制装置。在糊化锅中,麦芽和水经加热后沸腾,这是天然酸将难溶性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变成为可溶性的麦芽提取物,称作"麦芽汁"。然后麦芽汁被送至称作分离塔的滤过容器。
麦芽汁在被泵入煮沸锅之前需先在过滤槽中去除其中的麦芽皮壳,并加入酒花和糖。
煮沸:在煮沸锅中,混合物被煮沸以吸取酒花的味道,并起色和消毒。
在煮沸后,加入酒花的麦芽汁被泵入回旋沉淀槽以去处不需要的酒花剩余物和不溶性的蛋白质。
冷却、发酵:洁净的麦芽汁从回旋沉淀槽中泵出后,被送入热交换器冷却。随后,麦芽汁中被加入酵母,开始进入发酵的程序。
在发酵的过程中,人工培养的酵母将麦芽汁中可发酵的糖份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生产出啤酒。发酵在八个小时内发生并以加快的速度进行,积聚一种被称作"皱沫"的高密度泡沫。这种泡沫在第3或第4天达到它的最高阶段。从第5天开始,发酵的速度有所减慢,皱沫开始散布在麦芽汁表面,必须将它撇掉。酵母在发酵完麦芽汁中所有可供发酵的物质后,就开始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层稠状的沉淀物。随之温度逐渐降低,在8~10天后发酵就完全结束了。整个过程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做严格的控制。当然啤酒的不同、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发酵的时间也不同。通常,贮藏啤酒的发酵过程需要大约6天,淡色啤酒为5天左右。
发酵结束以后,绝大部分酵母沉淀于罐底。酿酒师们将这部分酵母回收起来以供下一罐使用。除去酵母后,生成物"嫩啤酒"被泵入后发酵罐(或者被称为熟化罐中)。在此,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进一步沉淀下来,使啤酒的风格逐渐成熟。成熟的时间随啤酒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在7~21天。
经过后发酵而成熟的啤酒在过滤机中将所有剩余的酵母和不溶性蛋白质滤去,就成为待包装的清酒。在狮王,独特的双重过滤工艺,不但对酿造产生的杂质去处更彻底,而且使酒液特别清澈,晶莹的水光使饮用者在享受啤酒美味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视觉的享受。
每一批狮王啤酒在包装前,还会通过严格的理化检验和品酒师感官评定合格后才能送到包装流水线。
成品啤酒的包装常有瓶装、听装和桶装几种包装形式。再加上瓶子形状、容量的不同,标签、颈套和瓶盖的不同以及外包装的多样化,从而构成了市场中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狮王可以生产当代任何一种包装形式的产品。
瓶装啤酒是最为大众化的包装形式,也具有最典型的包装工艺流程,即洗瓶、灌酒、封口、杀菌、贴标和装箱。
越是离生产日期近的啤酒,即越是新鲜越是好喝。从酿酒厂生产出来的啤酒,通过运输到分销商处,再从分销商处到零售商处,最后到消费者手中,高效及通畅的分销渠道是确保消费者饮用到新鲜啤酒的保证。狮王目前已经在全国20余个省内建立了分销网络,特别在苏南地区,狮王的分销网络已经可以覆盖并服务每一个啤酒零售点。
④ 啤酒的做法是什么
准备材料:麦芽提取物(麦芽汁或干货)、蜱酒花、特种谷物、酵母:适量。内
1、把特殊谷容物放在一个谷物袋里(像大的茶袋一样)。然后把它们泡在一个装有十公升66度热水的桶里三十分钟。
⑤ 啤酒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麦啤酒因其泡沫比大麦啤酒更洁白细腻,并具有明显的水果酯香味,很受消费者的喜爱。小麦啤酒在微型啤酒线上开发较早,但同时也存在很多质量问题,为了完善其成品质量,方便工人操作及学生培训,我们在济南龙泰啤酒科技开发公司的协助下,在其研制生产的微型啤酒生产线上对小麦啤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新的改革与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原料选择
1、原料:(1)小麦芽。其技术指标为:水分〈5%,蛋白质〈 12%,无水浸出率〉84%,色度〈5EBC,糖化力〉300 WK,α-氨基氮〉150 mg/100 g,粗细粉差为1.5-1.8 %。
(2)优质麦芽。其技术指标为:水分〈6%,无水浸出率〉80%,色度〈4EBC,糖化力〉250 WK,α-氨基氮〉170 mg/100 g。
2、酒花:苦酒花采用新疆产苦酒花,其α-酸含量为7%;香酒花采用德国产香花,其α-酸含量为3.5%。
3、食用级乳酸,用于调节糖化醪的酸度,以改善麦汁的质量。
二、麦汁制备
配料及粉碎
小麦芽和大麦芽的添加量各为50%,料水比为1:3.5。
粉碎时,因小麦芽无皮壳,可粉碎的细些,以增加比表面积,提高糖化速度;大麦芽采用增湿法粉碎,要求皮破而不碎,内容物越碎越好,但为了提高过滤速度,应尽量粗些,粉碎度一般掌握在谷皮35-40%,粗粒40-49%,细粉15-20%。
2、糖化
为了防止粉状物结块而不利于糖化以及提高酶的活力,投料温度为37℃。因小麦芽蛋白质含量较高,为使蛋白质充分降解,蛋白质休止阶段分两段进行,45℃进行20分钟,52℃进行40分钟。糖化阶段为了增加可发酵性糖的含量,糖化温度限制在63—65℃糖化,直至无碘反应为止。同时为保证糖化效果,在糖化过程中用乳酸调节糖化醪的pH值为5.2—5.4。
3、过滤
洗糟时,待残糖降至2.50BX以下时停止过滤,以防止洗糟过度麦汁中的多酚类物质过度溶解,影响麦汁的色泽和质量。
4、煮沸
因小麦芽麦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成分,为了将高分子蛋白质很好地凝固析出,应略微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控制在100分钟以内。因微型纯生小麦啤酒是一种含有大量鲜活酵母的浊酒,即使酒液中含有蛋白质浑浊,对酒液影响也不会太大,为节约能源,也可根据蒸发强度的大小,适当缩短煮沸时间,但是最短不宜少于70分钟。
为保证啤酒的风味,酒花分三次加入,第一次添加酒花是在麦汁初沸前5分钟加入,其主要目的是压泡,防止溢锅,采用苦酒花;第二次是在麦汁煮沸后40分钟加入酒花,多采用香酒花;第三次是在煮沸终了前10-20分钟添加,应添加香酒花。为了维持成品小麦啤酒的口味、风格的一致性,必须保证每百升麦汁含α-酸4—5g。
三、发酵工艺
在发酵过程中,为确保小麦啤酒的酯香味风格,我们选用英国爱丁堡上面纯种培养酵母。
酵母接种量:1%
酵母接种温度:15-16℃
发酵温度:20-22℃
发酵时间:2-4天
实验表明,发酵过程中,发酵温度越高,酵母增殖速度越快,高级醇和酯的生成量也越大,为了生成最大量的高级醇和酯,应使主发酵温度尽量高一些,但同时应注意,在主发酵阶段温差波动不能太大,以防止破坏酵母的活性及作用。同时,由于主发酵温度太高,为防止杂菌的污染,应注意管道、容器灭菌的情况。以及做好用于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压缩空气的净化工作,以确保充入麦汁中的氧气达到无菌要求。
在发酵过程中,当残糖降至4.30BX时,开始保压,保压5天后,将发酵液温度降至6℃,恒温恒压24小时,然后再降至0— -1℃保持4-8天,即可下酒。
结束语:
采用此法酿制的微型纯生小麦啤酒,泡沫洁白细腻,挂杯持久,醇厚感强,并有特殊的水果酯香味,口感较好。
⑥ 啤酒是用什么做的
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版二氧化碳的低酒权精度酒,被称为“液体面包”,是一种低浓度酒精饮料。啤酒乙醇含量最少、故喝啤酒不但不易醉人伤身、少量饮用反而对身体健康有益处。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之一,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
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千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⑦ 啤酒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啤酒,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粤语将其读作“卑酒”,这是百分之百的译音。因我国无此酒,便突出它们的主要原料是“麦”,称之为“麦酒”(当年的驻外使节、游历官员所说的“麦酒”均指此物),上海方言中,它的读音是“皮(啤)酒。”
无论是“啤”、“卑”、“皮”都是Beer的音译,其实Beer也不是英语,乃是德语Bier的转化。虽然德国的慕尼黑有“啤酒”之乡的美称,然而啤酒也并不起源于德国,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居民早在几千年前便已开始用大麦酿酒,后来经由希腊人和罗马人传入欧洲,大概在公元纪元前不久,在今天属于法国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塞尔瓦兹酒”,它是用大麦、燕麦或稞麦酿造而成,酒精的度数比现代啤酒高得多,但它是可以稽考的今天啤酒的远祖。
无论啤酒起源于哪里,它已成为我们今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那么啤酒究竟是一种什么酒呢?实际上啤酒是以麦芽为原料、啤酒花为香料,经过糖化发酵而制成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和二氧化碳及少量乙醇,属低酒精度饮料。
以我国著名的青岛啤酒为例。青岛啤酒是选用浙江、河南优质的两棱大麦、大米和著名的青岛啤酒花和崂山矿泉水精心酿制的。酒液呈浅黄色,清澈透明,味道纯正爽口,苦中带甜,具有明显的酒花和麦芽香味。它除了含有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之外,原料经过糖化、发酵后,大大提高了营养价值,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另外,据推算,1升啤酒所产生的热能相当于250克面包或800毫升牛奶所产生的热量,所以啤酒有“液体面包”的美称。
此外,啤酒中的酒花浸出物和鲜啤酒中的酵母等都有健胃、助消化和利尿作用,酒液中的二氧化碳和酒花所产生的爽口的苦味相互配合,还有增进食欲的功效。
有一点需要说明,啤酒有11度、12度、14度之别,一般人都以为这是说它所含酒精的度数,其实不然,这里的“度”是指麦芽汁的浓度,“12度”是指每公斤麦芽汁含有糖类120克,这样啤酒所含的酒精,多半是4.4度(一公斤啤酒含44毫升)。麦芽浓度在“18”、“20”之间的,即“黑啤”它所含酒精常在4~5度之间。麦芽汁浓度在7~9度的通常称之为“淡啤”。
何为“淡啤酒”呢?原来,美国人把啤酒称为“Ale”。这个本为萨克逊语的字,原指未经加入“忽布”(hop即酒花)的麦酒。现在则指比较淡的啤酒。Ale是比较文雅的说法,大多数人均称为“淡啤酒”为Small Beer。“忽布”是Hop的译音,现在把它叫做“酒花”、“香蛇麻”,是一种多年生、缠绕的草本植物,有雌雄之别,酿造啤酒时只用它的雌花,不用雄花,在花的基部附着有称为酒花香脂的黄白粉状脂质体,它是由树脂、芽香油及苦味物质所组成。啤酒所特有的苦味,来自酒花中的“苦酸乙”,醇厚的香味,来自它的芳香质树脂。
啤酒的生产,自从有了啤酒花并把啤酒花应用到啤酒生产之后,有了很大的进展。啤酒花的优点很多,可以抑制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啤酒的存放时间,增加啤酒中的苦味和香味,产生雪白的泡沫,喝起来清凉爽口。此外,啤酒花还有强心、镇静和抗结核的功能。因而对高血压、肾脏病引起浮肿的病人,以及心脏病和结核病患者,如适当饮用一些啤酒,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啤酒的种类很多,其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从大麦制成啤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这主要是发酵世界里的各种“魔术师”分工合作的结果。一般是先把大麦制成麦芽。把大麦浸于水中2~3天,让它们慢慢地“胖”起来,再把它转移到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房子”里,几天之后,它就慢慢地吐出绿色的麦芽。这时,麦芽上形成了大量的淀粉酶。这些淀粉酶悄悄地“爬进”麦粒里,把贮存在麦粒里的淀粉溶解(即液化)并糖化,从而形成了大量的麦芽糖。此外,还有一些蔗糖。接着,麦芽就被运去加温烘干。根据啤酒种类的不同要求,麦芽烘干有低温干燥(做浅色啤酒用),也有高温干煤(做黑啤酒用)。说明麦芽的干燥对啤酒的风味、色泽均有很大影响。
其次,要选择啤酒用水。水是啤酒的主要成分之一,优良的水不应当合影响糖化发酵的杂质,优良的水能提高酒的质量并赋予酒独特的风味,例如我国的青岛啤酒,捷克斯洛伐克的比尔森啤酒之所以品质优良,是和该地区的水质分不开的。除此之外,酿造啤酒还与啤酒花和对酵母的培养管理等因素有关。
那么,怎样将这些原料酿制出啤酒呢?具体做法是先将麦芽制成麦芽汁。把麦芽与水混合,磨成砂粒大小的麦芽粒,在温水中浸泡,并长时间搅拌,使含有麦芽粒的麦芽糖、蔗糖等溶解于水中,这时麦芽中的淀粉由于淀粉酶的活动进一步产生更多的麦芽糖,但淀粉还有一部分作为糊精留在麦芽汁中,因为啤酒是低度酒精,所以在啤酒的制造中,只需糖化60%左右的可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就够了,其余的碳水化合物则作为糊精留下,使它赋予啤酒更大的营养价值。麦芽汁煮好后,即进行澄清、过滤。在澄清的麦芽汁中加入啤酒花煮好后,按发酵类型的要求迅速冷却到适当的温度,再根据对麦芽的浓度要求进行稀释,接入啤酒酵母进行发酵。
啤酒酵母来到麦芽汁之后,由于酵母本身就含有丰富的麦芽酶,先把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接着又“大口吞吃”葡萄糖,排出乙醇和二氧化碳。这个过程叫做啤酒的前发酵。这时仍有残余的糖,因此还要进行后发酵,使酒中的二氧化碳增多,啤酒清澈及纯化。啤酒的后发酵是在密闭罐中进行的,时间长达1~4个月之久,温度在0~2℃。后发酵结束,即可过滤、装瓶、杀菌(生啤酒不杀菌),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啤酒。
装酒最好的还是木头,只是木头瓶子成本太高,用罐头装是最坏的选择,因为会起化学反应。玻璃瓶保鲜效果是很好的,但不如木头的。所以酿啤酒都是用橡木桶,而出售时用玻璃瓶子装。
全球71%的啤酒用玻璃瓶装,我国是世界上玻璃瓶使用比例最高的国家,达80%。然而,玻璃瓶重,不耐冲击,易破损,不但不便周转和携带,还导致啤酒制造和运输过程的成本升高,影响人身安全。
因此,啤酒包装容器塑料化逐渐成大势所趋,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装啤酒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多种塑料啤酒瓶技术应运而生。一些发达国家或采用多层复合、表面涂覆等改性技术,提高了PET瓶的气体阻透性;或利用热定型等技术提高耐热性;或利用新型塑料材料PEN成型、可重复灌装啤酒瓶等。
尽管目前工艺技术尚需完善和创新,安全与环保对策还有落实,而且生产成本偏高或过高,但随着塑料啤酒瓶制造工艺不断完善和创新,量产化后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以仅相关法规的逐步建立,塑料啤酒瓶将受到众多啤酒厂商和消费者的欢迎,其发展前景看好。
⑧ 啤酒怎么做出来的
啤酒生产
啤酒生产大致可分为麦芽制造﹑啤酒酿造﹑啤酒灌装3个主要过程 。 啤酒
麦芽制造
有以下6道工序。大麦贮存﹕刚收获的大麦有休眠期﹐发芽力低﹐要进行贮存後熟。大麦精选﹕用风力﹑筛机除去杂物﹐发芽适宜温度为13~18℃﹐发芽周期为4~6日﹐根芽的伸长为粒长的1~1.5倍。长成的湿麦芽称绿麦芽。焙燥﹕目的是降低水分﹐终止绿麦芽的生长和的分解作用﹐以便长期贮存﹔使麦芽形成赋予啤酒色﹑香﹑味的物质﹔易于除去根芽﹐焙燥後的麦芽水分为3~5%。贮存﹕焙燥後的麦芽﹐在除去麦根﹐精选﹐冷却之後放入混凝土或金属贮仓中贮存。
啤酒酿造
有以下5道工序。主要是糖化﹑发酵﹑贮酒後熟3个过程。
原料粉碎﹕将麦芽﹑大米分别由粉碎机粉碎至适于糖化操作的粉碎度。糖化﹕将粉碎的麦芽和淀粉质辅料用温水分别在糊化锅﹑糖化锅中混合﹐调节温度。糖化锅先维持在适于蛋白质分解作用的温度(45~52℃)(蛋白休止)。将糊化锅中液化完全的醪液兑入糖化锅後﹐维持在适于糖化(β-淀粉和α-淀粉)作用的温度(62~70℃)(糖化休止)﹐以制造麦醪。麦醪温度的上升方法有浸出法和煮出法两种。蛋白﹑糖化休止时间 啤酒及温度上升方法﹐根据啤酒的性质﹑使用的原料﹑设备等决定用过滤槽或过滤机滤出麦汁後﹐在煮沸锅中煮沸﹐添加酒花﹐调整成适当的麦汁浓度後﹐进入回旋沉淀槽中分离出热凝固物﹐澄清的麦汁进入冷却器中冷却到5~8℃。发酵﹕冷却後的麦汁添加酵母送入发酵池或圆柱锥底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用蛇管或夹套冷却并控制温度。进行下面发酵时﹐最高温度控制在8~13℃﹐发酵过程分为起泡期﹑高泡期﹑低泡期﹐一般发酵5~10日。发酵成的啤酒称为嫩啤酒﹐苦味犟﹐口味粗糙﹐CO2含量低﹐不宜饮用。後酵﹕为了使嫩啤酒後熟﹐将其送入贮酒罐中或继续在圆柱锥底发酵罐中冷却至0℃左右﹐调节罐内压力﹐使CO2溶入啤酒中。贮酒期需1~2月﹐在此期间残存的酵母﹑冷凝固物等逐渐沉淀﹐啤酒逐渐澄清﹐CO2在酒内饱和﹐口味醇和﹐适于饮用。过滤﹕为了使啤酒澄清透明成为商品﹐啤酒在-1℃下进行澄清过滤。对过滤的要求为﹕过滤能力大﹑质量好﹐酒和CO2的损失少﹐不影响酒的风味。过滤方式有硅藻土过滤﹑纸板过滤﹑微孔薄膜过滤等。
啤酒灌装
灌装 是啤酒生产的最後一道工序﹐对保持啤酒的质量﹐赋予啤酒的商品外观形像有直接影响。灌装後的啤酒应符合卫生标准﹐尽量减少CO2损失和减少封入容器内的空气含量。
桶装﹕桶的材质为铝或不锈钢﹐容量为15﹑20﹑25﹑30﹑50L。其中30L为常用规格。桶装啤酒一般是未经巴氏杀菌的鲜啤酒。鲜啤酒口味好﹐成本低﹐但保存期不长﹐适于当地销售。
瓶装﹕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采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空瓶经浸瓶槽(硷液2~5%﹐40~70℃)浸泡﹐然後通过洗瓶机洗净﹐再经灌装机灌入啤酒﹐压盖机压上瓶盖。经杀菌机巴氏杀菌後﹐检查合格即可装箱出厂。
罐装﹕罐装啤酒于1935年起始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军需而发展很快。罐装啤酒体轻﹐运输携带和开启饮用方便﹐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很快。 啤酒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装﹕自1980年後投放市场﹐数量逐年增加。其优点为高度透明﹐重量轻﹐启封後可再次密封﹐价格合理。主要缺点为保气性差﹐在存放过程中﹐CO2逐渐减少。增添涂层能改善保气性﹐但贮存时间也不能太长。PET瓶不能预先抽空或巴氏杀菌﹐需采用特殊的灌装程序﹐以避免摄入空气和污染杂菌。
啤酒生产新技术
主要有7种。浓醪发酵﹕1967年开始应用于生产。是采用高浓度麦汁进行发酵﹐然後再稀释成规定浓度成品啤酒的方法。快速发酵﹕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在保持原有风味的基础上﹐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增加产量。快速发酵法工艺控制条件为﹕目的在于大幅度缩短发酵周期。实质上是为了克服菌种变异﹑杂菌污染问题﹐而且是更为快速的连续发酵工艺。已取得的成果为﹕前发酵由传统法的5~10日缩短为1日﹐可连续稳定运行3个月。圆柱圆 啤酒锥露天发酵罐﹕1966年起开始应用于生产。其主要优点为﹕可缩短发酵周期﹐节约投资﹐回收CO2和酵母简便﹐有利于实现自动控制。目前单罐容积在600Kl的已很普遍﹐材质一般为不锈钢。纯生啤酒的开发﹕随著除菌过滤﹑无菌包装技术的成功﹐自70年代开始开发了不经巴氏杀菌而能长期保存的纯生啤酒。由于口味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有的国家纯生啤酒已占整个啤酒产量的50%。低醇﹑无醇啤酒的开发﹕为汽车司机﹑妇女﹑儿童和老年人饮用的一种清凉饮料。它的特点是酒精含量低。无醇啤酒酒精含量一般在0.5~1%﹐泡沫丰富﹐口味淡爽﹐有较好的酒花香味﹐保持了啤酒的特色。